苏轼《喜雨亭记》解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1 01:43:53
苏轼《喜雨亭记》解析!
《喜雨亭记》表现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主旨( )以及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主旨( )有相同之处.
翻译:
今天不遗斯名,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雨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我希望答案是网上没有的
如果有的话我自己不会去看吗
正因为没有我才问的
应为我不瞎
《喜雨亭记》表现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主旨( )以及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主旨( )有相同之处.
翻译:
今天不遗斯名,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雨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我希望答案是网上没有的
如果有的话我自己不会去看吗
正因为没有我才问的
应为我不瞎
喜雨亭记》是苏轼的一篇散文作品,无论就其使 用的散文形式来看,或者就其表现的内容和给人的艺术感受来看,都是一篇值得我们注意的艺术精品.
“喜雨”一词在历史上出现较早.《春秋谷梁传》中 说,“夏四月不雨者闵雨也,六月雨者喜雨也”,这是第 一次出现的“喜雨”一词.用了“喜”字,说明人对于雨 的感受和评论,所以《尔雅》才说:“甘雨时降,万民以 嘉,谓之酉醴泉”,“醴泉”,代称雨,含有喜雨之意,将 它和生民的关系联系了起来.《庄子》中有段文章说到 春秋时的一次大雨的情况.“宋景公时,大旱三年.卜 之,以人祀乃雨.公下堂顿首曰:‘吾所以求雨者,为 人;今杀人,不可.将自当之.'言未卒,天大雨方千 里.”这种雨可以说都是喜雨,解救苍生于倒悬之苦, 与民生关系极大,所以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都对此有 所吟诵.《诗经》而下,曹植、谢庄、谢朓、鲍照等人都写 过一些喜雨诗,唐代的杜甫更是写了《春夜喜雨》、《喜 雨》以及《过白水明府舅宅喜雨》等以“喜雨”为题的 诗.以赋体的形式吟咏喜雨的也不在少数,比如晋傅 咸、六朝宋的傅亮、唐明皇、张说以及贾登的《喜雨赋》 等,很难说有名,但是那种给百姓带来甘霖,预示来日 丰收,生活将无忧愁的快慰心情却是表现了出来的. 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 声”了.
令人觉得奇怪的是,用散文的形式写作喜雨的, 在文学史上却并不多见.因此,苏轼的这篇散文《喜雨亭记》就显得十分突出了.当然,如果仅仅是因为前人 未写而自己写了这一题材,对文学史有所贡献尚不足 为奇.一旦后人接手写作,超越了前人的作品,那么前 者就只能有一点文学史的价值而谈不到什么艺术的 永恒价值了.苏轼的《喜雨亭记》却不是这样,因为它 自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许多令人品味的地方.也许正是这一点,使得后来的作家裹足不前,心甘 情愿地让苏轼一枝独秀了吧.
文章开始即点明了用“雨”命名的缘由,与“喜”字 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一共援引了历史上的三件事作铺 垫,说明古人有了喜事,常常受用这件喜事来命名,以 纪念喜事,或者也有预示将来喜事连连的意思.这三 件事都很有趣.因为它们与国家的政治都有关系,其 中并多少含有天人的关系.第一件事,相传周成王的 同母弟唐叔得一异禾,献给了成王.成王将禾转送了 周公.周公于是作了《嘉禾》一篇.第二件事,汉武帝于 公元前 116 年 5 月,在汾水上得一宝鼎,于是改年号 为元鼎元年.第三件事,鲁文公十一年,北狄鄋瞒国伐 鲁,鲁文公派叔孙得臣抗敌,获胜,并俘获了国君侨 如,于是特自己的儿子命名为侨如.最后这件事,对今 人来说,几乎困惑不解了.为什么将敌人的名称用作 自己儿子的名字 ? 这是颇为值得研究的事情.无论如 何,这是作者为要以雨志亭所作的铺垫,有了这一铺 垫,再说事和雨就有记述的道理了.这就像逻辑学中 大前提、小前提的三段论一样,有了大前提,后面的话 即好说许多,也容易让人接受.
苏轼到风翔府任职的第二年,建官舍,行政事,凿 池引流,美化环境,但不巧的是当地整整一个月没有 下雨,旱情显现,灾情就会是必然的结果了.大早望云 霓,百姓的忧愁是可想而知的.在这里,恰好显示了苏 轼笔墨的巧妙.我们知道,苏轼在写《后赤壁赋》的时 候,曾经说到自己孤独闲寂,正好有两个朋友来了;霜 露既降、明月诱人,想酒而樽空,贤妻正好献上了珍藏 多时的美酒;没有下酒之物,正好客人笑哈哈地拿出 了出水时鲜.一切就是那么巧,又那么惬人心意.这里 也同样如此.百姓们盼望下雨,望眼欲穿,结果是“乙 卯乃雨,甲子又雨”,这种句子,轻淡、简单,但不寡味, 很像甲骨卜辞中的语言,但甲骨卜辞中是占问、预测, 这里则是如实提供了,所以这种句子读来是令人心醉 的.够不够 ? “百姓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按,乙卯是四月初二日,甲子是四月十一日,丁卯是四 月十四日.半月之内连降了三场雨,前两次不足,第三 次一连下了三天.下得透,下得足,下得实在.要说好 雨,喜雨,这才真正称得上是好雨,喜雨 ! 杜甫的“随风 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总令人有细小入微不够大气的 感觉.这里我们要注意“民以为未足”一句的作用,这 一抑、一落,然后产生后面的三日大雨,效果才能够显 示出来.没有这么一句,当然也可以成立,但是读起来 就平软的多了.
凤翔是唐王朝的西京,曾经是晚唐人才和贵族的聚居地.苏东坡初仕凤翔府签书判官三年,可以说对他的人生价值关影响至重,正是由于家乡的纯朴民风,和周秦文化发祥故里文化的熏陶,对其文风产生影响.如果说一个人最难忘记的是自己的初恋,那苏东坡同样也忘不了在凤翔的美好时光,以致后来被贬黄州时,碰到当年的凤翔游侠少年陈季常,两人还忆起当年在凤翔北山纵马驰骋的场景;还有当年在凤翔之任上修的“引凤池”(凤翔东湖),居然后来在杭州西湖和广东惠州西湖二次克隆成功.那篇著名的《喜雨亭记》更是体现了其与民同乐的大同思想.
《喜雨亭记》
原文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大小不一,示其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与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译文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之事.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是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而高兴,生病的人因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于是,我在亭子里向客人举杯劝酒,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你们会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你们会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歉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上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
既用它来命名亭子以后,又接着来歌唱此事.歌辞道:“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短袄;假如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粮食.一场雨下了三天,这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说没有这力量.归功于天子,天子也否认.归之于造物主,造物主也不把它当作自己的功劳,归之于太空.而太空冥然飘渺,不能够命名它,我因而用雨来命名我的亭子.”
“喜雨”一词在历史上出现较早.《春秋谷梁传》中 说,“夏四月不雨者闵雨也,六月雨者喜雨也”,这是第 一次出现的“喜雨”一词.用了“喜”字,说明人对于雨 的感受和评论,所以《尔雅》才说:“甘雨时降,万民以 嘉,谓之酉醴泉”,“醴泉”,代称雨,含有喜雨之意,将 它和生民的关系联系了起来.《庄子》中有段文章说到 春秋时的一次大雨的情况.“宋景公时,大旱三年.卜 之,以人祀乃雨.公下堂顿首曰:‘吾所以求雨者,为 人;今杀人,不可.将自当之.'言未卒,天大雨方千 里.”这种雨可以说都是喜雨,解救苍生于倒悬之苦, 与民生关系极大,所以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都对此有 所吟诵.《诗经》而下,曹植、谢庄、谢朓、鲍照等人都写 过一些喜雨诗,唐代的杜甫更是写了《春夜喜雨》、《喜 雨》以及《过白水明府舅宅喜雨》等以“喜雨”为题的 诗.以赋体的形式吟咏喜雨的也不在少数,比如晋傅 咸、六朝宋的傅亮、唐明皇、张说以及贾登的《喜雨赋》 等,很难说有名,但是那种给百姓带来甘霖,预示来日 丰收,生活将无忧愁的快慰心情却是表现了出来的. 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 声”了.
令人觉得奇怪的是,用散文的形式写作喜雨的, 在文学史上却并不多见.因此,苏轼的这篇散文《喜雨亭记》就显得十分突出了.当然,如果仅仅是因为前人 未写而自己写了这一题材,对文学史有所贡献尚不足 为奇.一旦后人接手写作,超越了前人的作品,那么前 者就只能有一点文学史的价值而谈不到什么艺术的 永恒价值了.苏轼的《喜雨亭记》却不是这样,因为它 自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许多令人品味的地方.也许正是这一点,使得后来的作家裹足不前,心甘 情愿地让苏轼一枝独秀了吧.
文章开始即点明了用“雨”命名的缘由,与“喜”字 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一共援引了历史上的三件事作铺 垫,说明古人有了喜事,常常受用这件喜事来命名,以 纪念喜事,或者也有预示将来喜事连连的意思.这三 件事都很有趣.因为它们与国家的政治都有关系,其 中并多少含有天人的关系.第一件事,相传周成王的 同母弟唐叔得一异禾,献给了成王.成王将禾转送了 周公.周公于是作了《嘉禾》一篇.第二件事,汉武帝于 公元前 116 年 5 月,在汾水上得一宝鼎,于是改年号 为元鼎元年.第三件事,鲁文公十一年,北狄鄋瞒国伐 鲁,鲁文公派叔孙得臣抗敌,获胜,并俘获了国君侨 如,于是特自己的儿子命名为侨如.最后这件事,对今 人来说,几乎困惑不解了.为什么将敌人的名称用作 自己儿子的名字 ? 这是颇为值得研究的事情.无论如 何,这是作者为要以雨志亭所作的铺垫,有了这一铺 垫,再说事和雨就有记述的道理了.这就像逻辑学中 大前提、小前提的三段论一样,有了大前提,后面的话 即好说许多,也容易让人接受.
苏轼到风翔府任职的第二年,建官舍,行政事,凿 池引流,美化环境,但不巧的是当地整整一个月没有 下雨,旱情显现,灾情就会是必然的结果了.大早望云 霓,百姓的忧愁是可想而知的.在这里,恰好显示了苏 轼笔墨的巧妙.我们知道,苏轼在写《后赤壁赋》的时 候,曾经说到自己孤独闲寂,正好有两个朋友来了;霜 露既降、明月诱人,想酒而樽空,贤妻正好献上了珍藏 多时的美酒;没有下酒之物,正好客人笑哈哈地拿出 了出水时鲜.一切就是那么巧,又那么惬人心意.这里 也同样如此.百姓们盼望下雨,望眼欲穿,结果是“乙 卯乃雨,甲子又雨”,这种句子,轻淡、简单,但不寡味, 很像甲骨卜辞中的语言,但甲骨卜辞中是占问、预测, 这里则是如实提供了,所以这种句子读来是令人心醉 的.够不够 ? “百姓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按,乙卯是四月初二日,甲子是四月十一日,丁卯是四 月十四日.半月之内连降了三场雨,前两次不足,第三 次一连下了三天.下得透,下得足,下得实在.要说好 雨,喜雨,这才真正称得上是好雨,喜雨 ! 杜甫的“随风 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总令人有细小入微不够大气的 感觉.这里我们要注意“民以为未足”一句的作用,这 一抑、一落,然后产生后面的三日大雨,效果才能够显 示出来.没有这么一句,当然也可以成立,但是读起来 就平软的多了.
凤翔是唐王朝的西京,曾经是晚唐人才和贵族的聚居地.苏东坡初仕凤翔府签书判官三年,可以说对他的人生价值关影响至重,正是由于家乡的纯朴民风,和周秦文化发祥故里文化的熏陶,对其文风产生影响.如果说一个人最难忘记的是自己的初恋,那苏东坡同样也忘不了在凤翔的美好时光,以致后来被贬黄州时,碰到当年的凤翔游侠少年陈季常,两人还忆起当年在凤翔北山纵马驰骋的场景;还有当年在凤翔之任上修的“引凤池”(凤翔东湖),居然后来在杭州西湖和广东惠州西湖二次克隆成功.那篇著名的《喜雨亭记》更是体现了其与民同乐的大同思想.
《喜雨亭记》
原文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大小不一,示其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与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译文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之事.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是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而高兴,生病的人因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于是,我在亭子里向客人举杯劝酒,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你们会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你们会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歉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上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
既用它来命名亭子以后,又接着来歌唱此事.歌辞道:“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短袄;假如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粮食.一场雨下了三天,这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说没有这力量.归功于天子,天子也否认.归之于造物主,造物主也不把它当作自己的功劳,归之于太空.而太空冥然飘渺,不能够命名它,我因而用雨来命名我的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