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变动有哪些因素?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18:03:29
地壳变动有哪些因素?
地壳变动的证明
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来证明过去所发生的地壳变动.
自从地球形成依赖,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地、持续不断地进行着.只要我们平时细加观察,就不难找到地壳变动的痕迹.例如悬崖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都是地壳变动的信息.
地球内部的构造.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其形状与内部构造像鸡蛋.地球的最外层叫地壳;地壳下面的部分叫地幔,由软体物质组成;地球最中心的部分叫地核.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千米左右,地壳厚度为35千米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
地球的板块运动.地球表面水圈以下是岩石圈,岩石圈并不是一块完整的岩石,而是由大小不等的板块彼此镶嵌组成的,其中最大的有七块,它们是南极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非洲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上面每年以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速度漂移运动,相互挤压碰撞,运动的结果使地壳产生破裂或错动,这是地震产生的主要原因.
地壳运动(crustalmovement)是由于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它可以引起岩石圈的演变,促使大陆、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沟和山脉;同时还导致发生地震、火山爆发等.我国古代的学者对海陆变迁及地壳运动有所认识如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写到“尝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乃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
地壳运动示意图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叫地壳运动.
地球表层相对于地球本体的运动.通常所说的地壳运动,实际上是指岩石圈相对于软流圈以下的地球内部的运动.岩石圈下面有一层容易发生塑性变形的较软的地层,同硬壳状表层不相同,这就是软流圈.软流圈之上的硬壳状表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地壳同上地幔顶部紧密结合形成岩石圈,可以在软流圈之上运动.
在地球的内力和外力作用下地壳经常所处的运动状态.地球表面上存在着各种地壳运动的遗迹,如断层、褶皱、高山、盆地、火山、岛弧、洋脊、海沟等;同时,地壳还在不断的运动中,如大陆漂移、地面上升和沉降以及地震都是这种运动的反映.地壳运动与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紧密相联,它们可以导致地球重力场和地磁场的改变,因而研究地壳运动将可提供地球内部组成、结构、状态以及演化历史的种种信息.测量地壳运动的形变速率,对于估计工程建筑的稳定性、探讨地震预测等都是很重要的手段,对于反演地应力场也是一个重要依据.
对缓慢的地壳运动,可根据地质学(地层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等)、地貌学和古地磁学的考察,参考古天文学、古气候学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定.例如,大陆漂移学说是从古生物学、古气候学找到迹象,又通过古磁极的迁移得以确立的.现在根据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和岩石磁化反向的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地壳运动的演化.
对于现代地壳运动,一般采用重复大地测量的方法,如用重复水准测量来研究垂直运动;用三角测量或三边测量的复测来研究水平运动;用安放在活动断层上的蠕变计、倾斜仪和伸长仪等做定点连续观测来监视断层的运动.20世纪70年代后期,进而利用空间测量技术(激光测月、人造卫星激光测距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等)监测不同板块上相距上千公里的两点间的相对位移(精度可达2~3厘米),用以测定板块之间的运动.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海岸线的变迁,验潮站关于海水涨落的记录等,推断现代地面的升降运动.
分类
地壳运动示意图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也称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岛弧、海沟等.垂直运动,又称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拗陷、盆地和平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地壳运动控制着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影响各种地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形成各种构造形态,改变岩层的原始状态,所以有人也把地壳运动称构造运动.按运动规律来讲,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有些升降运动是水平运动派生出来的一种现象.
地壳运动按运动的速度可分为两类:①长期缓慢的构造运动.例如大陆和海洋的形成,古大陆的分裂和漂移,形成山脉和盆地的造山运动,以及地球自转速率和地球扁率的长期变化等,它们经历的时间尺度以百万年计.另如冰期消失、地面冰块融化引起的地面升降,也属以万年计的缓慢运动.②较快速的运动.这种运动以年或小时为计算单位,如地极的张德勒摆动,能引起地壳的微小变形;日、月引潮力不但造成海水涨落,也使固体地球部分形成固体潮,一昼夜地面最大可有几十厘米的起伏;较大的地震可引起地球自由振荡,它既有径向的振动,也有切向的扭转振动.
地壳运动形成
地壳运动使沉积岩层发生弯曲,产生裂缝、断裂,并留下永久形迹,这样就形成了地质构造.所谓地质构造就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和变位的形迹(结果).地壳运动是形成地质构造的原因,地质构造则是地壳运动的结果.我们知道地壳内部是一个炙热的流动的状态.而地壳的结构不是平均的.有的地方坚固,有的地方薄弱.流动在地壳中的物质还有巨大的压力,当他们在地壳中遇到相对薄弱的地方,由于高温高压的岩浆就会从这些薄弱的地方涌出,涌出后冷却形成火成岩.这些新的岩石不断的积压周围的岩石和地层,不断的把他们象两边推开.这样就造成了地壳的缓慢运动.比较典型的有大洋中脊,以及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
地壳运动产物
自地球诞生以来,地壳就在不停运动,既有水平运动,也有垂直运动.地壳运动造就了地表千变万化的地貌形态,主宰着海陆的变迁.人们可用大地测量的方法证明地壳运动.例如,人们测出格林尼治和华盛顿两地距离每年缩短0.7米,像这样发展下去,1亿年之后,大西洋就会消失,欧亚大陆就会和美洲大陆相遇.化石也是地壳运动的证据.在喜马拉雅山的岩层里,找到了许多古海洋生物化石,如三叶虫、笔石、珊瑚等,说明这里曾经是汪洋大海.文化遗迹也是很好的证据.意大利波舍里城一座古庙的大理石柱离地面4~7米处,有海生贝壳动物蛀蚀的痕迹,可见该庙自建成以后曾一度下沉被海水淹没,以后又随陆地上升露出了水面.另外,火山、地震、地貌及古地磁研究等都能提供大量的地壳运动的证据.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常常被保留在地壳岩层中,成为地壳运动的证据.在山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裸露地表的岩层,它们有的是倾斜弯曲的,有的是断裂错开的,这些都是地壳运动的“足迹”,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地球在地质时期的地壳运动,虽然不能通过直接测量得知,但在地壳中却留下了形迹.在山区岩石裸露的地方,沉积岩层常常是倾斜、弯曲的,甚至断裂错开了,这都是岩层受力发生变形的结果.在中国山东荣城沿海一带,昔日的海滩现已高出海面20~40米.福建漳州、厦门一带,昔日的海滩也已高出海面20米左右,说明这些地方的地壳在上升.我国渤海海底发现了约达7千米的海河古河道,这表明渤海及其沿岸地区为现代下降速度较大的地区.再如,美丽的雨花石产于南京雨花台,这些夹有美丽花纹的光滑的卵石,是古河床的天然遗物.雨花台大量堆积着卵石,说明这里过去曾有河流,以后地壳上升,河道废弃,才成了如今比长江水面高出很多的雨花台砾石.
褶皱
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便会发生弯曲变形,这叫做褶皱.地壳发生褶皱隆起,常常形成山脉.世界许多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等,都是褶皱山脉.它们是由地壳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在板块交界处发生大规模褶皱隆起而形成的.地壳运动褶皱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向斜常成为谷地或盆地.但是,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断层
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程度,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这叫做断层.
断层有地垒和地堑两种基本形态.中间凸起,两侧陷落的叫地垒,相反,中间陷落,两侧相对凸起的叫地堑.
在地貌上,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地堑)、我国地壳运动华山北坡大断崖(地垒)等.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地或高地(地垒),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地堑),如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了解地质构造规律,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有很大帮助.例如,含石油、天然气的岩层,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构造盆地,利于储存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在工程建设方面,如隧道工程通过断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工程加固措施,以免发生崩塌;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地壳运动学说
收缩说
核心思想:地球最初是熔融体,逐渐冷却.冷却是从外表开始的.地壳最先冷却形成,而后地球内部逐渐冷却收缩后,体积变小,这时地壳就显得过大而发生褶皱.(如同干苹果一样,外皮皱).存在问题:按这种理论,地壳上的褶皱分布应是随机的,但实事上褶皱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尤其是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说明地球并非由热变冷却.否定了收缩论的观点.
膨胀说
核心思想:地球曾有很高温的时期,同时在地壳下部有一个膨胀层,由于膨胀层受热膨胀,使地壳裂开,解释了一些深大断裂、洋脊、裂谷的成因.存在问题:无法解释大规模挤压褶皱,逆掩断层的形成.而且膨胀性应具有宇宙性,其它星球尚无发现.
脉动说
核心思想:由于地球内部冷热交替,导致地壳周期性的振荡运动(脉动)受热隆起,冷却地区坳陷.存在问题:忽视了水平运动.同时没有冷、热交替的证据.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说
李四光提出: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导是致地壳运动的重要原因.核心思想:地质构造可分为走向东西向的纬向构造带.走向南北向的经向构造带.当地球自转加快时,由于离心力作用,地壳物质向赤道集中,相当于受到南北向的挤压,形成纬(东西向)构造带.相反地球自转减慢时,地壳物质从赤道向两极扩散,形成经向(南北向)构造带.
地幔对流说
板块构造理论所畅导的,最早由英国的霍尔姆斯提出.核心思想:地幔物质热对流,带动驮在其上的岩石圈水平运动.存在问题:地幔物质能否热对流?对流的范围和规模有多大?
简而言之,这些观点只分析到了部分情况并没能分析到全部.以上这些观点长期共存正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类没有找到真正的造山运动和海底扩张的原因.如果找到了,就不可能有多个相互矛盾的理论共存.
发现历史
地球表层的大规模移动
传统地质学最早发现了地球表层的垂直升降运动,证据是在高山上发现海相的沉积岩,并且有海中特有的贝类化石.这表明某些大陆地区的地壳在过去的地质年代中曾经是海洋.地质学中有所谓海进和海退之说,表明局部地壳是有升降变化的.但是传统地质学否认地球表层曾有过大尺度的水平运动.地壳运动20世纪60年代以后总结了一系列的地学研究成果,证明地球表层在地球的历史中曾经有过大规模的水平位移,各大陆的相对位置曾有过显着的变化.最主要的证据是:①全球地震带勾画出6大板块的轮廓,证明地球表层的岩石圈不是完整的一块.②古地磁学的研究表明,由各大陆岩石磁性所得到的古地磁极位置不相重合,而根据各大陆不同地质年代的岩石磁性所绘制的极移曲线,在近代趋向重合于今地磁极位置.③大洋中脊两侧的磁异常条带,表明海底地壳在不断从中脊向两侧扩张,各板块所负载的大陆岩石圈随之发生水平漂移.
地球表层的垂直运动
由于6大板块和其他小板块的互相镶嵌式拼合,板块的水平向移动必然在板块边界和板块内部产生次生的竖直向运动:①板块消减带上海洋板块向地幔中以一定倾角下沉;②相邻的大陆板块边缘受消减运动的影响有牵连地下沉,地震时产生回跳;③大陆内部由于横向的推挤压力产生地壳的抬升或岩石圈的加厚,地质上产生岩层的褶皱,形成山脉和河谷.
另外,由于地幔物质的上涌在某些地区的岩石圈中可能产生拉伸的张应力,形成张性的裂谷或断陷盆地.从地壳均衡的方面说,地球表层的竖直向运动从根本上还受着地球重力的制约.
外力对地壳的改造
外力地质作用指的是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1、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环境下,由于气温、空气、水及生物等作用,使地壳中的岩石、矿物在原地遭受分解和破坏的地质作用.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变得松软或破碎.2、剥蚀作用是指地表的岩石和矿物,由于风化作用,可以使他们分解、破碎,在流水或风的作用下,将他们远离原地的作用.剥蚀作用在地表十分常见,它塑造了地表千姿百态的地貌形态,如风蚀作用可以形成蘑菇石,流水剥蚀作用可以形成沟、谷等.3、由松散的沉积物变为固结的沉积岩的过程称为成岩作用.各种沉积物最初都是松散的,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沉积物逐渐堆积,较新的沉积物覆盖在较老的沉积物之上,沉积物逐渐加厚,早期沉积物深埋在下,由于上面的沉积物的压力,下部沉积物逐渐被压实;同时由于孔隙水的溶解和沉淀作用,使颗粒互相胶结在一起;而且部分颗粒发生重结晶.最后,松散的沉积物固结成为岩石.沉积物经过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沉积岩.
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来证明过去所发生的地壳变动.
自从地球形成依赖,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地、持续不断地进行着.只要我们平时细加观察,就不难找到地壳变动的痕迹.例如悬崖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都是地壳变动的信息.
地球内部的构造.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其形状与内部构造像鸡蛋.地球的最外层叫地壳;地壳下面的部分叫地幔,由软体物质组成;地球最中心的部分叫地核.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千米左右,地壳厚度为35千米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
地球的板块运动.地球表面水圈以下是岩石圈,岩石圈并不是一块完整的岩石,而是由大小不等的板块彼此镶嵌组成的,其中最大的有七块,它们是南极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非洲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上面每年以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速度漂移运动,相互挤压碰撞,运动的结果使地壳产生破裂或错动,这是地震产生的主要原因.
地壳运动(crustalmovement)是由于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它可以引起岩石圈的演变,促使大陆、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沟和山脉;同时还导致发生地震、火山爆发等.我国古代的学者对海陆变迁及地壳运动有所认识如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写到“尝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乃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
地壳运动示意图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叫地壳运动.
地球表层相对于地球本体的运动.通常所说的地壳运动,实际上是指岩石圈相对于软流圈以下的地球内部的运动.岩石圈下面有一层容易发生塑性变形的较软的地层,同硬壳状表层不相同,这就是软流圈.软流圈之上的硬壳状表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地壳同上地幔顶部紧密结合形成岩石圈,可以在软流圈之上运动.
在地球的内力和外力作用下地壳经常所处的运动状态.地球表面上存在着各种地壳运动的遗迹,如断层、褶皱、高山、盆地、火山、岛弧、洋脊、海沟等;同时,地壳还在不断的运动中,如大陆漂移、地面上升和沉降以及地震都是这种运动的反映.地壳运动与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紧密相联,它们可以导致地球重力场和地磁场的改变,因而研究地壳运动将可提供地球内部组成、结构、状态以及演化历史的种种信息.测量地壳运动的形变速率,对于估计工程建筑的稳定性、探讨地震预测等都是很重要的手段,对于反演地应力场也是一个重要依据.
对缓慢的地壳运动,可根据地质学(地层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等)、地貌学和古地磁学的考察,参考古天文学、古气候学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定.例如,大陆漂移学说是从古生物学、古气候学找到迹象,又通过古磁极的迁移得以确立的.现在根据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和岩石磁化反向的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地壳运动的演化.
对于现代地壳运动,一般采用重复大地测量的方法,如用重复水准测量来研究垂直运动;用三角测量或三边测量的复测来研究水平运动;用安放在活动断层上的蠕变计、倾斜仪和伸长仪等做定点连续观测来监视断层的运动.20世纪70年代后期,进而利用空间测量技术(激光测月、人造卫星激光测距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等)监测不同板块上相距上千公里的两点间的相对位移(精度可达2~3厘米),用以测定板块之间的运动.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海岸线的变迁,验潮站关于海水涨落的记录等,推断现代地面的升降运动.
分类
地壳运动示意图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也称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岛弧、海沟等.垂直运动,又称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拗陷、盆地和平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地壳运动控制着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影响各种地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形成各种构造形态,改变岩层的原始状态,所以有人也把地壳运动称构造运动.按运动规律来讲,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有些升降运动是水平运动派生出来的一种现象.
地壳运动按运动的速度可分为两类:①长期缓慢的构造运动.例如大陆和海洋的形成,古大陆的分裂和漂移,形成山脉和盆地的造山运动,以及地球自转速率和地球扁率的长期变化等,它们经历的时间尺度以百万年计.另如冰期消失、地面冰块融化引起的地面升降,也属以万年计的缓慢运动.②较快速的运动.这种运动以年或小时为计算单位,如地极的张德勒摆动,能引起地壳的微小变形;日、月引潮力不但造成海水涨落,也使固体地球部分形成固体潮,一昼夜地面最大可有几十厘米的起伏;较大的地震可引起地球自由振荡,它既有径向的振动,也有切向的扭转振动.
地壳运动形成
地壳运动使沉积岩层发生弯曲,产生裂缝、断裂,并留下永久形迹,这样就形成了地质构造.所谓地质构造就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和变位的形迹(结果).地壳运动是形成地质构造的原因,地质构造则是地壳运动的结果.我们知道地壳内部是一个炙热的流动的状态.而地壳的结构不是平均的.有的地方坚固,有的地方薄弱.流动在地壳中的物质还有巨大的压力,当他们在地壳中遇到相对薄弱的地方,由于高温高压的岩浆就会从这些薄弱的地方涌出,涌出后冷却形成火成岩.这些新的岩石不断的积压周围的岩石和地层,不断的把他们象两边推开.这样就造成了地壳的缓慢运动.比较典型的有大洋中脊,以及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
地壳运动产物
自地球诞生以来,地壳就在不停运动,既有水平运动,也有垂直运动.地壳运动造就了地表千变万化的地貌形态,主宰着海陆的变迁.人们可用大地测量的方法证明地壳运动.例如,人们测出格林尼治和华盛顿两地距离每年缩短0.7米,像这样发展下去,1亿年之后,大西洋就会消失,欧亚大陆就会和美洲大陆相遇.化石也是地壳运动的证据.在喜马拉雅山的岩层里,找到了许多古海洋生物化石,如三叶虫、笔石、珊瑚等,说明这里曾经是汪洋大海.文化遗迹也是很好的证据.意大利波舍里城一座古庙的大理石柱离地面4~7米处,有海生贝壳动物蛀蚀的痕迹,可见该庙自建成以后曾一度下沉被海水淹没,以后又随陆地上升露出了水面.另外,火山、地震、地貌及古地磁研究等都能提供大量的地壳运动的证据.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常常被保留在地壳岩层中,成为地壳运动的证据.在山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裸露地表的岩层,它们有的是倾斜弯曲的,有的是断裂错开的,这些都是地壳运动的“足迹”,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地球在地质时期的地壳运动,虽然不能通过直接测量得知,但在地壳中却留下了形迹.在山区岩石裸露的地方,沉积岩层常常是倾斜、弯曲的,甚至断裂错开了,这都是岩层受力发生变形的结果.在中国山东荣城沿海一带,昔日的海滩现已高出海面20~40米.福建漳州、厦门一带,昔日的海滩也已高出海面20米左右,说明这些地方的地壳在上升.我国渤海海底发现了约达7千米的海河古河道,这表明渤海及其沿岸地区为现代下降速度较大的地区.再如,美丽的雨花石产于南京雨花台,这些夹有美丽花纹的光滑的卵石,是古河床的天然遗物.雨花台大量堆积着卵石,说明这里过去曾有河流,以后地壳上升,河道废弃,才成了如今比长江水面高出很多的雨花台砾石.
褶皱
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便会发生弯曲变形,这叫做褶皱.地壳发生褶皱隆起,常常形成山脉.世界许多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等,都是褶皱山脉.它们是由地壳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在板块交界处发生大规模褶皱隆起而形成的.地壳运动褶皱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向斜常成为谷地或盆地.但是,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断层
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程度,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这叫做断层.
断层有地垒和地堑两种基本形态.中间凸起,两侧陷落的叫地垒,相反,中间陷落,两侧相对凸起的叫地堑.
在地貌上,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地堑)、我国地壳运动华山北坡大断崖(地垒)等.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地或高地(地垒),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地堑),如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了解地质构造规律,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有很大帮助.例如,含石油、天然气的岩层,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构造盆地,利于储存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在工程建设方面,如隧道工程通过断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工程加固措施,以免发生崩塌;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地壳运动学说
收缩说
核心思想:地球最初是熔融体,逐渐冷却.冷却是从外表开始的.地壳最先冷却形成,而后地球内部逐渐冷却收缩后,体积变小,这时地壳就显得过大而发生褶皱.(如同干苹果一样,外皮皱).存在问题:按这种理论,地壳上的褶皱分布应是随机的,但实事上褶皱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尤其是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说明地球并非由热变冷却.否定了收缩论的观点.
膨胀说
核心思想:地球曾有很高温的时期,同时在地壳下部有一个膨胀层,由于膨胀层受热膨胀,使地壳裂开,解释了一些深大断裂、洋脊、裂谷的成因.存在问题:无法解释大规模挤压褶皱,逆掩断层的形成.而且膨胀性应具有宇宙性,其它星球尚无发现.
脉动说
核心思想:由于地球内部冷热交替,导致地壳周期性的振荡运动(脉动)受热隆起,冷却地区坳陷.存在问题:忽视了水平运动.同时没有冷、热交替的证据.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说
李四光提出: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导是致地壳运动的重要原因.核心思想:地质构造可分为走向东西向的纬向构造带.走向南北向的经向构造带.当地球自转加快时,由于离心力作用,地壳物质向赤道集中,相当于受到南北向的挤压,形成纬(东西向)构造带.相反地球自转减慢时,地壳物质从赤道向两极扩散,形成经向(南北向)构造带.
地幔对流说
板块构造理论所畅导的,最早由英国的霍尔姆斯提出.核心思想:地幔物质热对流,带动驮在其上的岩石圈水平运动.存在问题:地幔物质能否热对流?对流的范围和规模有多大?
简而言之,这些观点只分析到了部分情况并没能分析到全部.以上这些观点长期共存正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类没有找到真正的造山运动和海底扩张的原因.如果找到了,就不可能有多个相互矛盾的理论共存.
发现历史
地球表层的大规模移动
传统地质学最早发现了地球表层的垂直升降运动,证据是在高山上发现海相的沉积岩,并且有海中特有的贝类化石.这表明某些大陆地区的地壳在过去的地质年代中曾经是海洋.地质学中有所谓海进和海退之说,表明局部地壳是有升降变化的.但是传统地质学否认地球表层曾有过大尺度的水平运动.地壳运动20世纪60年代以后总结了一系列的地学研究成果,证明地球表层在地球的历史中曾经有过大规模的水平位移,各大陆的相对位置曾有过显着的变化.最主要的证据是:①全球地震带勾画出6大板块的轮廓,证明地球表层的岩石圈不是完整的一块.②古地磁学的研究表明,由各大陆岩石磁性所得到的古地磁极位置不相重合,而根据各大陆不同地质年代的岩石磁性所绘制的极移曲线,在近代趋向重合于今地磁极位置.③大洋中脊两侧的磁异常条带,表明海底地壳在不断从中脊向两侧扩张,各板块所负载的大陆岩石圈随之发生水平漂移.
地球表层的垂直运动
由于6大板块和其他小板块的互相镶嵌式拼合,板块的水平向移动必然在板块边界和板块内部产生次生的竖直向运动:①板块消减带上海洋板块向地幔中以一定倾角下沉;②相邻的大陆板块边缘受消减运动的影响有牵连地下沉,地震时产生回跳;③大陆内部由于横向的推挤压力产生地壳的抬升或岩石圈的加厚,地质上产生岩层的褶皱,形成山脉和河谷.
另外,由于地幔物质的上涌在某些地区的岩石圈中可能产生拉伸的张应力,形成张性的裂谷或断陷盆地.从地壳均衡的方面说,地球表层的竖直向运动从根本上还受着地球重力的制约.
外力对地壳的改造
外力地质作用指的是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1、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环境下,由于气温、空气、水及生物等作用,使地壳中的岩石、矿物在原地遭受分解和破坏的地质作用.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变得松软或破碎.2、剥蚀作用是指地表的岩石和矿物,由于风化作用,可以使他们分解、破碎,在流水或风的作用下,将他们远离原地的作用.剥蚀作用在地表十分常见,它塑造了地表千姿百态的地貌形态,如风蚀作用可以形成蘑菇石,流水剥蚀作用可以形成沟、谷等.3、由松散的沉积物变为固结的沉积岩的过程称为成岩作用.各种沉积物最初都是松散的,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沉积物逐渐堆积,较新的沉积物覆盖在较老的沉积物之上,沉积物逐渐加厚,早期沉积物深埋在下,由于上面的沉积物的压力,下部沉积物逐渐被压实;同时由于孔隙水的溶解和沉淀作用,使颗粒互相胶结在一起;而且部分颗粒发生重结晶.最后,松散的沉积物固结成为岩石.沉积物经过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沉积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