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嵇康 家诫 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8 12:44:19
嵇康 家诫 翻译
嵇康 家诫 翻译
译文:一个人活着却没有理想,就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人.而作为一个君子,只要用心,想做的事情都终能成就.而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在行动之前一定会先想好策略.如果要做的事就是心中最愿意做的事,即与你的志向是相符的,那么你就会做到心口合一,坚定不移,宁死也不放弃.在践行理想的过程中,偶尔会有松懈或力量不够的时候,但若能以之为耻,改变之并继续努力,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一定会到达想到的境界,得到想要的结果.
如果心里面觉得疲劳而身体力行方面也做得不够,被外在的物质或者内心的欲望所牵累,忍受不了眼前的患难或者心里小小的不快,则会开始考虑放弃之前的努力与成绩.想放弃,心中就会挣扎,陷入天人交战的境地.动摇挣扎的结果往往是由一向难以克服的情感、欲望取胜.由此,造成了半途而废或者在其实没有缺乏却还是直接失败的结果.这时,用他作防守不坚固,用他来进攻则太怯弱,与他定下誓约常常会被违背,而与他共同谋划时他又常常泄露消息.
遇到快乐的事情则控制不住感情,处在轻松的境地时就极度放松,根本无法控制.这样的人虽然天资很好,繁华美丽,但不会有优秀的成就;一整年都很勤快,也不会有一日功成名就的结果.看到这样的情况,君子就不得不叹息了.想当初,伍子胥做长吟时的心志,夷齐品性高洁的行为,柳下惠令人感佩的信念,苏武坚守节操的品德,可以说都很坚定.所以说,心里没有贪欲而平静,身体没有藻饰而接近自然之道的人,才是最能坚守理想的人!对居住之地的官员,只要尊敬他就好了,不应和他过分亲密,和他的往来也不宜太多,一定要去拜访的话,也应当注意控制时间,不宜处的太久.若是和其他人一起去拜访,那就不要单独和他一起走在最后,也不要在他家里留宿.之所以要你这么做,是因为官员喜欢问别人一些府衙之内看不到的事情,或者提拔、举荐他以为好的人(呃,这个炎不是很肯定……事实上,好多处都不敢肯定,仅凭我以为的理解了……我觉得这里的意思还可能是——让人揭发举报一些坏人坏事吧),这些都会遭人怨恨,有时会讲到别人提到的一些事,你在和官员谈话时总是免不了要有所答复,陷入两难境地,实在难办.如果能做到少说话,谨慎戒备,守好自己的言行口舌,就可以远离那种难以避免的被人怨恨或责备的境地了.
平时做人应当处清净高远之地,远离凡人俗事.如果有人来麻烦、叨扰,想要你为他做一些可能要冒生命危险的事,在推辞别人的请求时,语气应当是谦虚、真诚而礼貌的,要让他清楚的知道你从来不插手这类事情.如果那人的事情有冤屈或者真的很急,心里有些不忍,希望能够帮助他,那么可以采取表面上拒绝他,私下却偷偷想办法帮助他的策略.之所以要你这样做,是因为这样上可以预防、远离一些想要以此为借口拉拢、束缚你的人,中可以杜绝一些麻烦人士的请求,下可以保全自己一向的名声,这也是坚守志向的一个办法.在想去做一件事之前,一定要先自己审度一下看看可不可以去做,认为没有差错了,就可以放心的去做这件事.如果有人想要改变你的计划,那么他应该说出改变之后更好的计划.如果他讲的很对,你也不要因此感到自卑,觉得自己就不好了,妄自菲薄;如果他的理由不够充分,就改成以情分来请求你听他的话.他虽然一直那样说,但你不应受影响,而要坚持自己的初衷,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守自己的理想,这也是秉持志向的一个要点.
做人也不能太小气,不知变通只懂得坚持“清远”的形象,在遇见贫穷困苦的人时,如果有可以帮助、救济他的东西,就应当见义而为去帮助他.但如果有人为了从你那里得到什么好处而一直跟着你,你应当先在内心思考反省一番,感觉多自己拥有的东西已经是损坏无用的居多,而这次救济他人属“义”的成分少,则应当在权衡轻重后拒绝他.就算他一直跟着你求你,也应当拒绝.但在大部分情况下,如果人家来求你帮忙,一般都是因为他没有而你有,才会来求你,这种情况下答应他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如果你不按我说的去做,轻易就为别人竭尽所有,不忍心拒绝别人的当面请求,勉强自己去帮扶没什么交情的人,那就不是真正有远大志向的人.语言这个东西,是君子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应用之时,君子的是非态度等都会通过它轻易显示出来.所以,说话之时不能不谨慎.如果讲出一些话会产生一种难以停止的欲望,虽然本来很想讲,也应当考虑到一直讲下去的可能引起的过失与其他不当的后果,就应当先忍着不说.事后再来看自己不讲的这件事,也没什么不可以的,而说出来却可能有什么不当之处;因此能不说的话,也就尽量不说了,以保证少做些不该做的事.而且世俗之人传好消息很慢,坏消息倒是传得很快,又喜欢议论别人的过失短缺,这都是常人的喜欢的议题.这样的人坐在一起讨论的事情,自然不是什么高尚的话题.一点小小的变动消息,一点点的一样样,都被重视,其实根本不足以去附和回答.如果不是附和“义”的话就不说,细心安静的谨守值得尊敬的大道,难道不是减少后悔的一种办法?
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喜好,有赞许也有不认同甚至想与人争论的时候,但在你不知道这么做得失情况如何时,还是谨慎些,少去干预的好.姑且沉默着去观察,慢慢的自然会明白事情的是非可否.有时小小的正确其实算不得正确,而小小的错误也不算是错了,这些情况都不用去说话干预.就算是有人来问了,也可以告诉他说自己不知道而不予回答.在遇到别人争论的时候也是如此.如果遇到酒会,别人开始争论而且有越吵越厉害的趋势,就应当找个机会离开而不要有任何留恋.因为这是他们将要开始争斗的前兆,你坐在一旁看着一定会对是非曲直作出区分,届时就忍不住不说话,你一开口说话肯定是站在其中一个人那边,届时他不对的地方你也就以为对了,而另外一个人会认为你是私心想帮助这个人与他作对,心里面就对你有了怨恨讨厌之情.就算你能忍住不说,就坐着看他们争吵,但你明明看出了是与非,却不参与争论,这是有仁心却无用武之地,从义而言又是不可为的事情,因此你应当远离他们.而且大部分喜欢争辩诉讼的人,都是小人.就算其中有是非曲直之分,但你与他一起为之,就算是胜利了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呢?还不如远离他们饮酒自醉的好.如果偶然间讲了一些使人有所忌讳的话,而那个知道了这个的人如果节操不是很好,以这点作为威胁,你也不用怕这种小人,而因此被他利用.让他去说吧.假如能坚守以为对的言语,对那种小人的作为没有感觉不去理会,才算是真有志向的人.:假如要好的朋友、比邻而居的人,自己相聚(“庶几已下”到底什么意思呢?难倒我了……)还打算叫你一起的,应当以别的理由拒绝,不要跟着去.外表是荣耀华美的应当减少欲望,假如不是非常着急的事,就应追求最终达到无欲的境界,这是最美最好的境界.不需要作小小的卑微谦恭,应该在大处谦让;也无须计较小小的廉耻,而应当保全大节.比如遇到朝廷招募时让出官位,面临大义时宁愿牺牲生命,像孔文举请求代兄长去死依约,这是忠臣烈士才有的节操.
凡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不要勉强自己去知道别人都知道的事情.如果那人知道你知道他的私密,则将对你有所忌讳.假如你知道了不说,就像不知道一样.如果见到别人背着你在窃窃私语,就起来离开,不要使人忌讳.有时会遇到别人强迫你和他一起说,如果那人讲的内容都是邪恶艰险的,则应当正色对之,以道义之说导正他的言语.为什么?因为君子是不能容忍虚伪浅薄的语言.而且一旦事情败露,那人就会说某某人曾经知道我的事(很有可能是他告的密),以后应当对他有更多的戒备.凡人聚在一起说悄悄话,真是什么内容都有,如果你能猜测到他要说的话,一发现有说秘密的端倪就离开他,为什么要这样呢?假如你偶然知道了他的私事,与他观点一致倒也算了,如果不同他会担心你泄密,就会想着要将你除掉.如果他的本意不是善良的,而是跑来戏弄、耻笑别人的缺点,也不要因为是小事、小点就和他言说或者附和,因为最后变成完全不敢苟同就不好了;届时只要冰冷少话,一句话都不和他说,他势必不会讲太久,自己就会知趣的停下了.假如是平时相处得宜,共同饮酒畅谈的同好,这就是人道所能认可的沟通了,不需要想办法违逆他.一直都是这样了,倒也无须严肃的沉默以对.(这几句……有点……哎)别人赠送的马匹布帛、车辆衣服都应当坚定的拒绝.为什么呢?因为常人都轻看义而重视利,现在他送你这些东西,肯定都是有所企图的,希望有朝一日得到你的报答,这种“礼尚往来”是俗人喜欢做的事,却是君子最讨厌的.还有烦闷时不要离开家里,强迫别人陪你喝酒.自己不要喝,如果别人来劝你喝,那就接过来喝了,不要去责备或者违逆他.感到醉意的时候就停下来,千万不要喝到大醉,以至于无法自控的地步.

原文: 人无志,非人也.但君子用心,所欲准行,自当.量其善者,必拟议而后动.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於必济.若心疲体解,或牵於外物,或累於内欲;不堪近患,不忍小情,则议於去就.议於去就,则二心交争.二心交争,则向所以见役之情胜矣.或有中道而废,或有不成一匮而败之.以之守则不固,以之攻则怯弱.与之誓则多违,与之谋则善泄.临乐则肆情,处逸则极意.故虽繁华熠燿,无结秀之勋;终年之勤,无一旦之功.斯君子所以叹息也.若夫申胥之长吟,夷齐之全洁,展季之执信,苏武之守节,可谓固矣.故以无心守之安,而体之,若自然也.乃是守志之盛者也.所居长吏,但宜敬之而已矣,不当极亲密,不宜数往,往当有时.其有众人,又不当独在后,又不当宿留.所以然者,长吏喜问外事,或时发举,则怨或者谓人所说,无以自免也.若行寡言,慎备自守,则怨责之路解矣.其立身当清远.若有烦辱,欲人之尽命,托人之请求,则当谦言辞谢,其素不豫此辈事,当相亮耳.若有怨急,心所不忍,可外违拒,密为济之.所以然者,上远宜适之几,中绝常人淫辈之求,下全束修无玷之称;此又秉志之一隅也.   凡行事先自审其可,不差於宜,宜行此事,而人欲易之,当说宜易之理.若使彼语殊佳者,勿羞折遂非也;若其理不足,而更以情求来守.人虽复云云,当坚执所守,此又秉志之一隅也.不须行小小束修之意气,若见穷乏,而有可以赈济者,便见义而作.若人从我有所求欲者,先自思省,若有所损废多,於今日所济之义少,则当权其轻重而拒之.虽复守辱不已,犹当绝之.然大率人之告求,皆彼无我有,故来求我,此为与之多也.自不如此,而为轻竭.不忍面言,强副小情.未为有志也.   夫言语,君子之机,机动物应,则是非之形著矣.故不可不慎.若於意不善了,而本意欲言,则当惧有不了之失,且权忍之.后视向不言此事,无他不可,则向言或有不可;然则能不言,全得其可矣.且俗人传吉迟传凶疾,又好议人之过阙,此常人之议也.坐言所言,自非高议.但是动静消息,小小异同,但当高视,不足和答也.非义不言,详静敬道,岂非寡悔之谓?人有相与变争,未知得失所在,慎勿预也.且默以观之,其是非行自可见.或有小是不足是,小非不是非,至竟可不言以待之.就有人问者,犹当辞以不解.近论议亦然.若会酒坐,见人争语,其形势似欲转盛,便当无何舍去之.此将斗之兆也.坐视必见曲直,党不能不有言,有言必是在一人,其不是者,方自谓为直,则谓曲我者有私於彼,便怨恶之情生矣;或便获悖辱之言,正坐视之,大见是非,而争不了,则仁而无武,於义无可,故当远之也.然大都争讼者,小人耳.正复有是非,共济汗漫,虽胜可足称哉?就不得远取醉为佳.若意中偶有所讳,而彼必欲知者,若守大不已,或劫以鄙情,不可惮此小辈,而为所挽.引以尽其言.今正坚语,不知不识,方为有志耳.   自非知旧、邻比,庶几已下,欲请呼者,当辞以他故,勿往也.外荣华则少欲,自非至急,终无求欲,上美也.不须作小小卑恭,当大谦裕;不须作小小廉耻,当全大让.若临朝让官,临义让生,若孔文举求代兄死,此忠臣烈士之节.凡人自有公私,慎勿强知人知.彼知我知之,则有忌於我.今知而不言,则便是不知矣.若见窃语私议,便舍起,勿使忌人也.或时逼迫,强与我共说.若其言邪险,则当正色以道义正之.何者?君子不容伪薄之言故也.一旦事败,便言某甲昔知吾事,是以宜备之深也.凡人私语,无所不有,宜预以为意,见之而走者,何哉?或偶知其私事,与同则可,不同则彼恐事泄,思害人以灭?也.非意所钦者,而来戏调,蚩笑人之阙者,但莫应从小共,转至於不共;而勿大冰矜,趋以不言答之.势不得久,行自止也.自非所监临,相与无他宜适,有壶榼之意,束修之好,此人道所通,不须逆也.过此以往,自非通穆.匹帛之馈,车服之赠,当深绝之.何者?常人皆薄义而重利,今以自竭者,必有为而作鬻,货徼欢施而求报,其俗人之所甘愿,而君子之所大恶也.又愦不须离搂,强劝人酒.不饮自已,若人来劝,己辄当为持之,勿诮勿逆也.见醉薰薰便止,慎不当至困醉,不能自裁也.(本集.又略见《艺文类聚》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