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目 诚信与节约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0 14:18:03
题目 诚信与节约
解题思路: 这位同学你好!我给你收集了一些关于诚信与节俭的素材,希望你积累下来。同时希望我的回答对你的作文有帮助。
解题过程:
关于节约的素材
1、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辛尼加
2、节俭是你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3、舒适的享受一旦成为习惯,便使人几乎完全感觉不到乐趣,而变成了人的真正的需要。 ——卢梭
4、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 饥寒。——萨迪《蔷薇园》
5、奢侈只是从他人的劳动中获得安乐而已。——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6、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
7、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论语卫灵公》
8、财有限,费用无穷,当量入为出。——颜之推
9、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10、常将有时思无时,莫把无时当有时。——《增唐贤文》
11、静以养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12、侈将以其力毙。——先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13、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陆游
14、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含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训俭示康》
15、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16、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先秦《易传·否》
17、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先秦《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8、奢俭之节,必视世之丰约。——先秦《三国志·魏书·己凯传》
19、囚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先秦《墨子·节用上》
20、节用于内,而树德于外。——先秦《左传·昭公十九年》
身无长物
东晋人王恭,是孝武帝王皇后的哥哥,虽然担任高官,生活却一直简朴。 有一次 ,王忱来看他,朝他要一张竹席,王恭就把自己唯一的竹席送给王忱,自己坐草垫子,后来 五恭得知真相极为惊讶,王恭说:“您还不熟悉我,我做人没有多余的东西。
陶侃尚俭
东晋名将征西大将军命人将碎竹料收集起来,到后来需要建造大批战船时,这些 碎竹料正 好做竹钉都派上了用场。一位下属想办法节省下船篙的铁头,他知道后十分赞赏,下令将此 人提升了两级。
齑划粥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范仲淹小时候家里很贫苦,但是他坚持刻苦读 书,为了节省时间和节约粮食,他每天早上熬一小锅粥,等到冷下来结成块,他就带到学校 去当干粮,到吃饭时用刀划开,上午吃两块,下午吃两块。
蒸葫芦
有位叫郑庆余的人极为节俭,一天他请客,当着客人面他吩咐仆人说:“要蒸烂去 毛,不要把脖子拗断了。”大家以为必定是蒸鹅鸭之类,等了很久,仆人端出了清香的调料 ,又在每位客人面前各放了一碗粟米饭,一枚蒸葫芦,客人们只好偷偷笑着勉强进餐。
毛泽东生活俭朴
毛泽东同志在生活中一直保持着俭朴的本色。他在求学时就是“身无分文 ,心忧天下”,从不与人谈论吃喝;在长征中,他与红军战士同甘共苦;到延安去,他穿的 军装补了又补,照相时没帽子戴还借别人帽子用,为了改善生活条件,他和大家一起参加了 大生产运动。总理艰苦朴素周总理在生活上从来不搞特殊,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他伏案工 作多,衣服袖子破了,他就在肘部补个大圆补丁。为了保护袖子,他又做了袖套戴上。他的 衬衣总是补了又补,最后补得连自己也看不出其本来面目了。
朱德一生尚俭
朱德同志革命的一生,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一生。他在旧军队中官阶已 经很高,与他职位相当的人都娶姨太太,抽鸦片,而他却不图安逸,宁愿到欧洲勤工俭学, 过艰苦的生活。在井冈山,他与红军战士同甘共苦,一起挑粮,留下了“朱德的扁担”的佳 话。徐特立尚简朴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在延安时,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他虽然德高望重, 但在物质享受方面一直坚持低标准,和两位青年教师合住一孔窑洞,盖一床旧被子,在大食 堂里和大家吃同样的饭菜。邓小平开豆腐店
邓小平留法期间,在巴黎开了一家“中华豆腐店”留学生们轮流推磨豆腐 。中国豆腐这种新鲜的食品很快为巴黎人所接受,豆腐店生产的豆腐供不应求。就这样,留 学生们解决了勤工俭学问题,也为中共旅欧支部提供了活动经费。雷锋的节约精神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节约,他参军后,每月领到的津贴费 ,除了交团费,买书等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外,其它的全部存入了储蓄所。他的袜子总是补了 穿,穿了又补。变得面目全非了还舍不得买双新的。搪瓷脸盆和洗口杯有许多疤子,还不愿 意丢掉另买。他的内衣也补了许多补丁。但部队发夏装时,按规定每人可领两套单军装,两 件衬衣、两双鞋,而雷锋却只领一份,说是是“够穿了”。
关于诚信的素材
名言
1、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德国谚语
2、人生最可爱者惟其人之忠诚。——教洛基
3、本性流露永远胜过豪言壮语。——《莱辛莱辛寓言》
4、完全之诚实系高等思想之基础。——司脱朗
5、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6、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叟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丘《论语·述而》
8、人之操履无若诚实。——王曾
9、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己尤大。——杨简
10、颖人莫用,用人莫疑。——黄石公《素书》
11、宁可办事少许诺,不可许了诺办不了事。——沃星克
12、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已经死了。——赫伯特
13、信用象一面镜子,一有裂痕,就难以复原。——亚美路
14、信用是无形资产。——日本谚语
1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丘《论语》
1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17、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18、信则人任焉。——孔丘《论语》
19、轻诺必寡信,与其寡信,不如勿诺。——申涵光
20、言多变,则不信。——欧阳修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
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儿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儿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儿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气愤地对丈夫说:“我是哄儿子说着玩的,你怎么就真把猪杀了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他不懂事,还没有辨别能力,接触到的是父母,所以什么都跟父母学。你现在哄骗他,等于是在潜移默化地教他学会欺骗。再说,你现在欺骗了孩子,孩子以后自然也就不相信你了,你以后还怎么教育孩子?”
郭汲不失信于孩子
郭汲,东汉人,官至大司空、太中大夫。他一贯注重恩德,在当时声誉很好。郭汲在并州任职时,一次下去考察,途经美稷县,当地的孩子们闻讯后,自发地聚集到一起夹道欢迎他。郭汲不知情,就问:“小朋友,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说:“听说您要来,我们特来欢迎!”郭汲闻言赶忙下马,一一答谢。在美稷县办完事后,孩子们又闻讯赶来送郭汲,并问他什么时候返回。郭汲立即让随从计算返程的日期,告诉了他们。由于事情办得十分顺利,返回美稷县的日子比预期早了一天,但为了不失信于孩子们,郭汲下令在县城外的野亭露宿一晚,等到第二天才入城……
华歆以诚待人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逃难。有人想与他们一起逃走,华歆立即拒绝了他。 王朗说:“幸好船上还宽裕,有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追到了,王朗想丢下那个人。 华歆说:“既然已经答应了他怎么能因为情况紧急就扔掉呢?”于是仍带着那个人逃跑。
彭德怀为民请命
彭德怀为人刚正耿直,敢说真话。1959年,他因反对“大跃进”的盲目冒进而遭到错误的批判。一次,他指着茄子秧对侄女说:”茄子不开虚花,小孩不说假话 。我这个老头子就像小孩一样不说假话。”
陶行知教子
陶行知的儿子陶晓光22岁要到成都一个无线电修造厂学习工作,需要一份资 格证明书。晓光写信给马副校长要了一张晓庄学校的毕业证书。在重庆工作的陶行知知道此 事后非常生气,打电报要晓光将证明书立即寄回。他说:”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 做假秀才’之主张。’追求真理做真人’,决不向虚伪的社会学习和妥协。”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1.曹道云
曹道云,男,56岁,中共党员,上海市普陀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
作文素材——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我是一名公务员,把老百姓捧在手上,把老百姓举过头顶是我的信念,是我的承诺。”曹道云坚守这种信念与承诺,几十年如一日,为民政事业默默奉献。
曹道云为实现诺言,在全区率先提出了“应保尽保,应帮尽帮,应业尽业”的工作思路,建立了救助与就业双向联动机制,使8000多名申请低保但有劳动能力的人走上了工作岗位。他在全市率先提出了“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百姓受益”的发展社区慈善事业的思路。在全区建立了18个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点和13家社区慈善超市,并帮助华东师范大学建立了全国高校第一家经常性捐助接收点和慈善爱心屋。慈善帮困达到了10万余人次,募集善款2260万元。
曹道云率先探索建立了“政府购买式”、“家庭自助式”、“邻里互助式”、“功能输出式”等多种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建立了“十分钟为老服务圈”,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助洁、助乐、助托”等服务,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实施独居老人“守望工程”,为独居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关爱服务。率先开展“扶手工程”,解决老年人上下楼梯难问题。他还率先在公务员中建立以“助困、助老、助残、助医、助学”为主要内容的义工服务队伍,并实行公务员义工服务“一册通”,即公务员凭义工服务手册可以到本区57个义工服务点进行义工服务。义工服务手册被老百姓称为“群众满意记录册”。
曹道云推出了“医疗拥军”措施,方便部队官兵就近看病,解决了军人子女读书难和军嫂安置难的问题。他建立了全市第一家“婚姻家庭健康咨询室”,免费为婚姻当事人提供婚前体检、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咨询服务,还建立了“离婚劝和”机制,接受劝和咨询的当事人,劝和率达到52%。在为民政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中,他在机关干部中实施了“五心工程”,即对最可爱的人要热心,对最困难的人要关心,对老年人要孝心,对年青人要育心,对民间组织的法人要诚心,提出了全面建设“百姓民政”的目标。2004年普陀区民政局被评为上海市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普陀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
曹道云2006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获得上海市民政系统第三届孺子牛奖金奖,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武秀君
武秀君,女,46岁,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南甸镇滴塔村村民。
武秀君夫妇从事建筑施工生意多年,凭借诚信经营,树立了良好的商业信誉。5年前,武秀君的丈夫赵勇因车祸去世,留下个人名义的外债270多万元、债权300多万元。武秀君在承受巨大的家庭痛苦的同时,仍然没有忘记诚信,顶着家庭和债务双重压力,走上了代夫还债之路。
武秀君一一打电话告诉债权人自己的电话号码,并将丈夫的欠款签字改成她自己的名字。账目不清,她打电话重新核对;没有找她要账的人,她主动打电话承诺一定要把欠款还上。她领着工程队继续承揽工程,用挣来的钱、要来的欠款还债……就这样,5年里,她还清了数百笔欠款。别人欠她的钱,有的是折价偿还,有的始终拖欠,但都没有影响她主动还债。
武秀君第一个想到还钱的是一家银行的贷款。当武秀君克服困难把50万元全部还给银行的时候,这家银行的领导眼圈红了。为了帮助母亲还债,武秀君的家庭也行动起来,她大儿子出门尽量不坐车,节省下车票钱还债;上中学的小儿子一天只花1.5元,省下伙食费替母亲还债。当小儿子把自己省吃俭用省下来的380元钱存折递给妈妈时,母子二人抱头痛哭。
在武秀君还债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双方热泪盈眶的场面。有些债权人不好意思收,对她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这样的处境就不要还了,但她仍然坚持还给人家。在武秀君看来,大家是因为对丈夫信任才赊账,这份诚信的建立不容易,做人要讲诚信!2005年,丈夫去世3周年祭日那天,众多曾经和武秀君有过经济往来的合作伙伴、个体老板、银行领导等近千人自发赶去看望。在大家眼里,武秀君的行为正是对诚信最好的诠释。
武秀君的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以及辽宁电视台的多个频道报道。2006年,本溪市将武秀君评为文明市民,颁奖典礼的颁奖词这样写道:“她诚重如山,一诺千金,诠释着这个流金溢彩的时代最赞赏的诚信。人世沧桑,含泪坚强,最真最诚武秀君!”
3.徐丽珍
徐丽珍,女,20岁,共青团员,福建省寿宁县凤阳乡基德村村民。
2005年4月6日下午,在温州市区大南门名欧咖啡店当服务员的徐丽珍收拾座台时发现了一个路易·威登的大皮包,立即上交给办公室。按店里的规定,服务员捡到顾客的东西要交给办公室,并由大堂经理负责登记。徐丽珍主动将皮包上交后,当大堂经理打开皮包登记时,眼前的一切把他吓“坏”了——护照、身份证、120欧元现金、16.3万元的现汇现取汇票、十几个存折,其中一个存款余额写着1200万元……随后,咖啡店一边报警,让警方帮助寻找失主,一边通过包内名片联系失主本人,最后终于将所有的财物 “完璧归赵”,
作文素材
当失主法国法华工商联合会副会长王先生拿出1万元现金酬谢徐丽珍时,徐丽珍婉言谢绝:“这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朴实的一句话,折射出这位打工妹诚实纯朴的可贵品质。
捡包事件发生后,徐丽珍成了温州的新闻人物。许多市民打电话给她,赞扬她拾金不昧的精神;外地媒体的记者纷纷赶来,采访报道她的事迹。4月12日,一名温州小姑娘和她的父母、奶奶来到了徐丽珍打工的名欧咖啡店,他们不是来休闲消费的,而是特意来找徐丽珍合影留念。
2003年,初中毕业的徐丽珍外出打工。她打工的第一站是泉州。她在一家包装厂做工。进厂不久,她被小偷光顾,存折、钱包都被偷了。2004年初夏,徐丽珍到温州苍南县龙港镇做工。在龙港镇待了半年后,徐丽珍转到温州打工,没想到第一天就丢了包。当时,她在车站公用电话亭打电话,后来包就忘记拿了。或许,只有丢过东西的人,才能理解别人丢失东西的焦急心情。
2006年3月7日,在2005感动温州十大人物评选揭晓暨颁奖晚会上,仍在温州打工的徐丽珍一出场,观众席上爆发出阵阵雷鸣般的掌声。评选活动组委会这样评价徐丽珍:巨款是一道考题,来自贫困农家的女儿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案;一位新温州人,用一颗金子般的心,诠释着诚信的真谛;一个在她自己看来最平常不过的举动,见证了一个不染尘埃的灵魂。
4.范玉恕
范玉恕,男,55岁,中共党员,天津建工集团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副总工程师。
“老老实实做人,结结实实盖房”是范玉恕始终坚持的职业信条,他许诺:绝不向人民交付一平方米不合格的工程。
为兑现诺言,范玉恕把全部心血都用在了提高工程质量上。在每项工程施工中,他都坚持制定一个高于国家要求的质量标准,拿出一套质量创优的措施,建立一套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作出每道工序的质量样板。通过多年实践,他创造出保证工程质量的“8,1,15”工作法。1999年,范玉恕负责的所有工程质量全部优良,创造出天津建筑史上的“四个第一”,两次获得全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被誉为“群众信得过的建房人”。
为兑现诺言,范玉恕始终坚持“四个一样”:大事和小事一个样,外露工程和隐蔽工程一个样,分内事和分外事一个样,有要求和没要求一个样。工程无论大小,为确保所有工序都能达到一次全优,他每天死盯现场,严把质量关。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公休日和节假日,把自己负责的几十个工地转个遍。
为兑现诺言,范玉恕坚守一线阵地,坚持严细管理。2004年6月,范玉恕担任北京奥运工程——奥体中心运动员公寓工程项目经理,他向建设单位承诺,“奥运会运动健儿要夺金牌,奥运工程我们更要争第一”。当时正值酷暑,地面温度达到50摄氏度,他一天也没离开过施工现场,做到制订施工方案一盯到底,关键部位一盯到底,工艺难关一盯到底,交叉作业一盯到底,质量验收一盯到底,带领员工从一张图纸、一根钢筋、一块砖、一车混凝土抓起,严严实实地把住了每一道质量关,最终该工程被评为北京市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长城杯金奖。
30多年来,范玉恕先后组织完成了26项、近40万平方米的施工任务,工程质量项项优良。范玉恕以实际行动兑现了“不向社会交付一平方米不合格工程”的承诺。
范玉恕先后被授予全国十大杰出职工、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建设系统风云人物等荣誉称号,2002年当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
5.文花枝
文花枝,女,中共党员,25岁,原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导游员,现湘潭大学学生。
“我是导游,先救游客!”中国女孩文花枝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游客,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她以不惜生命、先人后己的行动,兑现了诚实守信、服务游客的诺言。
2005年8月28日,陕西洛川,一场旅游途中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车厢顿时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旅游大巴车被撞得严重变形,车内血肉模糊,乱作一团。危急时刻,车厢里传来导游文花枝“挺住!加油!”的鼓励声。这个声音虽然微弱,却透着一股沉稳、坚定,像黑暗中的一线光束,让受伤、受惊的游客从死亡的噩梦里看到生的希望。事后许多亲历者都说,正是这个很有穿透力的声音,给了大家支撑下去的勇气。其实,在这起6人死亡、14人重伤、8人轻伤的重大交通事故中,文花枝是伤得最重的一个,但重伤的她一直牢记着自己的神圣职责。当施救人员一次次向她走过来,她总是吃力地摇摇头说:我是导游,我没事,请先救游客!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救援时间里,她多次昏迷,但只要一醒过来,就不停地为大家鼓劲、加油。文花枝是最后一个被救出来的。她左腿9处骨折,右腿大腿骨折,髋骨3处骨折,右胸第4、5、6、7根肋骨骨折。
由于延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医生不得不为文花枝做了左腿截肢手术。她才20多岁,正是一个女孩最宝贵灿烂的青春年华。半个多月后,得知自己失去了一条腿的残酷事实,出事之后一直没有流泪的花枝流泪了。但几分钟后,再抬起头的她眼里已没有了泪水。也就是从这天起,花枝还是像从前那样,总是用微笑面对一切。
文花枝一直是一个用真诚和微笑对待游客的阳光女孩。她常说:作为导游就是要把游客当成朋友和亲人。每带一个团,她都按事先的承诺服务;每到一个地方,她都提醒游客购物要谨慎;每到吃饭的时候,她都先安排好游客,自己最后才吃。游客称赞,她是我们人品上的“导游”,是我们职业道德的“导游”。
2006年,文花枝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解题过程:
关于节约的素材
1、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辛尼加
2、节俭是你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3、舒适的享受一旦成为习惯,便使人几乎完全感觉不到乐趣,而变成了人的真正的需要。 ——卢梭
4、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 饥寒。——萨迪《蔷薇园》
5、奢侈只是从他人的劳动中获得安乐而已。——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6、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
7、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论语卫灵公》
8、财有限,费用无穷,当量入为出。——颜之推
9、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10、常将有时思无时,莫把无时当有时。——《增唐贤文》
11、静以养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12、侈将以其力毙。——先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13、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陆游
14、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含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训俭示康》
15、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16、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先秦《易传·否》
17、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先秦《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8、奢俭之节,必视世之丰约。——先秦《三国志·魏书·己凯传》
19、囚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先秦《墨子·节用上》
20、节用于内,而树德于外。——先秦《左传·昭公十九年》
身无长物
东晋人王恭,是孝武帝王皇后的哥哥,虽然担任高官,生活却一直简朴。 有一次 ,王忱来看他,朝他要一张竹席,王恭就把自己唯一的竹席送给王忱,自己坐草垫子,后来 五恭得知真相极为惊讶,王恭说:“您还不熟悉我,我做人没有多余的东西。
陶侃尚俭
东晋名将征西大将军命人将碎竹料收集起来,到后来需要建造大批战船时,这些 碎竹料正 好做竹钉都派上了用场。一位下属想办法节省下船篙的铁头,他知道后十分赞赏,下令将此 人提升了两级。
齑划粥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范仲淹小时候家里很贫苦,但是他坚持刻苦读 书,为了节省时间和节约粮食,他每天早上熬一小锅粥,等到冷下来结成块,他就带到学校 去当干粮,到吃饭时用刀划开,上午吃两块,下午吃两块。
蒸葫芦
有位叫郑庆余的人极为节俭,一天他请客,当着客人面他吩咐仆人说:“要蒸烂去 毛,不要把脖子拗断了。”大家以为必定是蒸鹅鸭之类,等了很久,仆人端出了清香的调料 ,又在每位客人面前各放了一碗粟米饭,一枚蒸葫芦,客人们只好偷偷笑着勉强进餐。
毛泽东生活俭朴
毛泽东同志在生活中一直保持着俭朴的本色。他在求学时就是“身无分文 ,心忧天下”,从不与人谈论吃喝;在长征中,他与红军战士同甘共苦;到延安去,他穿的 军装补了又补,照相时没帽子戴还借别人帽子用,为了改善生活条件,他和大家一起参加了 大生产运动。总理艰苦朴素周总理在生活上从来不搞特殊,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他伏案工 作多,衣服袖子破了,他就在肘部补个大圆补丁。为了保护袖子,他又做了袖套戴上。他的 衬衣总是补了又补,最后补得连自己也看不出其本来面目了。
朱德一生尚俭
朱德同志革命的一生,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一生。他在旧军队中官阶已 经很高,与他职位相当的人都娶姨太太,抽鸦片,而他却不图安逸,宁愿到欧洲勤工俭学, 过艰苦的生活。在井冈山,他与红军战士同甘共苦,一起挑粮,留下了“朱德的扁担”的佳 话。徐特立尚简朴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在延安时,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他虽然德高望重, 但在物质享受方面一直坚持低标准,和两位青年教师合住一孔窑洞,盖一床旧被子,在大食 堂里和大家吃同样的饭菜。邓小平开豆腐店
邓小平留法期间,在巴黎开了一家“中华豆腐店”留学生们轮流推磨豆腐 。中国豆腐这种新鲜的食品很快为巴黎人所接受,豆腐店生产的豆腐供不应求。就这样,留 学生们解决了勤工俭学问题,也为中共旅欧支部提供了活动经费。雷锋的节约精神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节约,他参军后,每月领到的津贴费 ,除了交团费,买书等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外,其它的全部存入了储蓄所。他的袜子总是补了 穿,穿了又补。变得面目全非了还舍不得买双新的。搪瓷脸盆和洗口杯有许多疤子,还不愿 意丢掉另买。他的内衣也补了许多补丁。但部队发夏装时,按规定每人可领两套单军装,两 件衬衣、两双鞋,而雷锋却只领一份,说是是“够穿了”。
关于诚信的素材
名言
1、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德国谚语
2、人生最可爱者惟其人之忠诚。——教洛基
3、本性流露永远胜过豪言壮语。——《莱辛莱辛寓言》
4、完全之诚实系高等思想之基础。——司脱朗
5、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6、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叟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丘《论语·述而》
8、人之操履无若诚实。——王曾
9、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己尤大。——杨简
10、颖人莫用,用人莫疑。——黄石公《素书》
11、宁可办事少许诺,不可许了诺办不了事。——沃星克
12、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已经死了。——赫伯特
13、信用象一面镜子,一有裂痕,就难以复原。——亚美路
14、信用是无形资产。——日本谚语
1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丘《论语》
1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17、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18、信则人任焉。——孔丘《论语》
19、轻诺必寡信,与其寡信,不如勿诺。——申涵光
20、言多变,则不信。——欧阳修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
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儿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儿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儿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气愤地对丈夫说:“我是哄儿子说着玩的,你怎么就真把猪杀了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他不懂事,还没有辨别能力,接触到的是父母,所以什么都跟父母学。你现在哄骗他,等于是在潜移默化地教他学会欺骗。再说,你现在欺骗了孩子,孩子以后自然也就不相信你了,你以后还怎么教育孩子?”
郭汲不失信于孩子
郭汲,东汉人,官至大司空、太中大夫。他一贯注重恩德,在当时声誉很好。郭汲在并州任职时,一次下去考察,途经美稷县,当地的孩子们闻讯后,自发地聚集到一起夹道欢迎他。郭汲不知情,就问:“小朋友,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说:“听说您要来,我们特来欢迎!”郭汲闻言赶忙下马,一一答谢。在美稷县办完事后,孩子们又闻讯赶来送郭汲,并问他什么时候返回。郭汲立即让随从计算返程的日期,告诉了他们。由于事情办得十分顺利,返回美稷县的日子比预期早了一天,但为了不失信于孩子们,郭汲下令在县城外的野亭露宿一晚,等到第二天才入城……
华歆以诚待人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逃难。有人想与他们一起逃走,华歆立即拒绝了他。 王朗说:“幸好船上还宽裕,有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追到了,王朗想丢下那个人。 华歆说:“既然已经答应了他怎么能因为情况紧急就扔掉呢?”于是仍带着那个人逃跑。
彭德怀为民请命
彭德怀为人刚正耿直,敢说真话。1959年,他因反对“大跃进”的盲目冒进而遭到错误的批判。一次,他指着茄子秧对侄女说:”茄子不开虚花,小孩不说假话 。我这个老头子就像小孩一样不说假话。”
陶行知教子
陶行知的儿子陶晓光22岁要到成都一个无线电修造厂学习工作,需要一份资 格证明书。晓光写信给马副校长要了一张晓庄学校的毕业证书。在重庆工作的陶行知知道此 事后非常生气,打电报要晓光将证明书立即寄回。他说:”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 做假秀才’之主张。’追求真理做真人’,决不向虚伪的社会学习和妥协。”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1.曹道云
曹道云,男,56岁,中共党员,上海市普陀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
作文素材——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我是一名公务员,把老百姓捧在手上,把老百姓举过头顶是我的信念,是我的承诺。”曹道云坚守这种信念与承诺,几十年如一日,为民政事业默默奉献。
曹道云为实现诺言,在全区率先提出了“应保尽保,应帮尽帮,应业尽业”的工作思路,建立了救助与就业双向联动机制,使8000多名申请低保但有劳动能力的人走上了工作岗位。他在全市率先提出了“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百姓受益”的发展社区慈善事业的思路。在全区建立了18个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点和13家社区慈善超市,并帮助华东师范大学建立了全国高校第一家经常性捐助接收点和慈善爱心屋。慈善帮困达到了10万余人次,募集善款2260万元。
曹道云率先探索建立了“政府购买式”、“家庭自助式”、“邻里互助式”、“功能输出式”等多种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建立了“十分钟为老服务圈”,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助洁、助乐、助托”等服务,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实施独居老人“守望工程”,为独居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关爱服务。率先开展“扶手工程”,解决老年人上下楼梯难问题。他还率先在公务员中建立以“助困、助老、助残、助医、助学”为主要内容的义工服务队伍,并实行公务员义工服务“一册通”,即公务员凭义工服务手册可以到本区57个义工服务点进行义工服务。义工服务手册被老百姓称为“群众满意记录册”。
曹道云推出了“医疗拥军”措施,方便部队官兵就近看病,解决了军人子女读书难和军嫂安置难的问题。他建立了全市第一家“婚姻家庭健康咨询室”,免费为婚姻当事人提供婚前体检、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咨询服务,还建立了“离婚劝和”机制,接受劝和咨询的当事人,劝和率达到52%。在为民政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中,他在机关干部中实施了“五心工程”,即对最可爱的人要热心,对最困难的人要关心,对老年人要孝心,对年青人要育心,对民间组织的法人要诚心,提出了全面建设“百姓民政”的目标。2004年普陀区民政局被评为上海市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普陀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
曹道云2006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获得上海市民政系统第三届孺子牛奖金奖,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武秀君
武秀君,女,46岁,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南甸镇滴塔村村民。
武秀君夫妇从事建筑施工生意多年,凭借诚信经营,树立了良好的商业信誉。5年前,武秀君的丈夫赵勇因车祸去世,留下个人名义的外债270多万元、债权300多万元。武秀君在承受巨大的家庭痛苦的同时,仍然没有忘记诚信,顶着家庭和债务双重压力,走上了代夫还债之路。
武秀君一一打电话告诉债权人自己的电话号码,并将丈夫的欠款签字改成她自己的名字。账目不清,她打电话重新核对;没有找她要账的人,她主动打电话承诺一定要把欠款还上。她领着工程队继续承揽工程,用挣来的钱、要来的欠款还债……就这样,5年里,她还清了数百笔欠款。别人欠她的钱,有的是折价偿还,有的始终拖欠,但都没有影响她主动还债。
武秀君第一个想到还钱的是一家银行的贷款。当武秀君克服困难把50万元全部还给银行的时候,这家银行的领导眼圈红了。为了帮助母亲还债,武秀君的家庭也行动起来,她大儿子出门尽量不坐车,节省下车票钱还债;上中学的小儿子一天只花1.5元,省下伙食费替母亲还债。当小儿子把自己省吃俭用省下来的380元钱存折递给妈妈时,母子二人抱头痛哭。
在武秀君还债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双方热泪盈眶的场面。有些债权人不好意思收,对她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这样的处境就不要还了,但她仍然坚持还给人家。在武秀君看来,大家是因为对丈夫信任才赊账,这份诚信的建立不容易,做人要讲诚信!2005年,丈夫去世3周年祭日那天,众多曾经和武秀君有过经济往来的合作伙伴、个体老板、银行领导等近千人自发赶去看望。在大家眼里,武秀君的行为正是对诚信最好的诠释。
武秀君的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以及辽宁电视台的多个频道报道。2006年,本溪市将武秀君评为文明市民,颁奖典礼的颁奖词这样写道:“她诚重如山,一诺千金,诠释着这个流金溢彩的时代最赞赏的诚信。人世沧桑,含泪坚强,最真最诚武秀君!”
3.徐丽珍
徐丽珍,女,20岁,共青团员,福建省寿宁县凤阳乡基德村村民。
2005年4月6日下午,在温州市区大南门名欧咖啡店当服务员的徐丽珍收拾座台时发现了一个路易·威登的大皮包,立即上交给办公室。按店里的规定,服务员捡到顾客的东西要交给办公室,并由大堂经理负责登记。徐丽珍主动将皮包上交后,当大堂经理打开皮包登记时,眼前的一切把他吓“坏”了——护照、身份证、120欧元现金、16.3万元的现汇现取汇票、十几个存折,其中一个存款余额写着1200万元……随后,咖啡店一边报警,让警方帮助寻找失主,一边通过包内名片联系失主本人,最后终于将所有的财物 “完璧归赵”,
作文素材
当失主法国法华工商联合会副会长王先生拿出1万元现金酬谢徐丽珍时,徐丽珍婉言谢绝:“这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朴实的一句话,折射出这位打工妹诚实纯朴的可贵品质。
捡包事件发生后,徐丽珍成了温州的新闻人物。许多市民打电话给她,赞扬她拾金不昧的精神;外地媒体的记者纷纷赶来,采访报道她的事迹。4月12日,一名温州小姑娘和她的父母、奶奶来到了徐丽珍打工的名欧咖啡店,他们不是来休闲消费的,而是特意来找徐丽珍合影留念。
2003年,初中毕业的徐丽珍外出打工。她打工的第一站是泉州。她在一家包装厂做工。进厂不久,她被小偷光顾,存折、钱包都被偷了。2004年初夏,徐丽珍到温州苍南县龙港镇做工。在龙港镇待了半年后,徐丽珍转到温州打工,没想到第一天就丢了包。当时,她在车站公用电话亭打电话,后来包就忘记拿了。或许,只有丢过东西的人,才能理解别人丢失东西的焦急心情。
2006年3月7日,在2005感动温州十大人物评选揭晓暨颁奖晚会上,仍在温州打工的徐丽珍一出场,观众席上爆发出阵阵雷鸣般的掌声。评选活动组委会这样评价徐丽珍:巨款是一道考题,来自贫困农家的女儿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案;一位新温州人,用一颗金子般的心,诠释着诚信的真谛;一个在她自己看来最平常不过的举动,见证了一个不染尘埃的灵魂。
4.范玉恕
范玉恕,男,55岁,中共党员,天津建工集团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副总工程师。
“老老实实做人,结结实实盖房”是范玉恕始终坚持的职业信条,他许诺:绝不向人民交付一平方米不合格的工程。
为兑现诺言,范玉恕把全部心血都用在了提高工程质量上。在每项工程施工中,他都坚持制定一个高于国家要求的质量标准,拿出一套质量创优的措施,建立一套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作出每道工序的质量样板。通过多年实践,他创造出保证工程质量的“8,1,15”工作法。1999年,范玉恕负责的所有工程质量全部优良,创造出天津建筑史上的“四个第一”,两次获得全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被誉为“群众信得过的建房人”。
为兑现诺言,范玉恕始终坚持“四个一样”:大事和小事一个样,外露工程和隐蔽工程一个样,分内事和分外事一个样,有要求和没要求一个样。工程无论大小,为确保所有工序都能达到一次全优,他每天死盯现场,严把质量关。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公休日和节假日,把自己负责的几十个工地转个遍。
为兑现诺言,范玉恕坚守一线阵地,坚持严细管理。2004年6月,范玉恕担任北京奥运工程——奥体中心运动员公寓工程项目经理,他向建设单位承诺,“奥运会运动健儿要夺金牌,奥运工程我们更要争第一”。当时正值酷暑,地面温度达到50摄氏度,他一天也没离开过施工现场,做到制订施工方案一盯到底,关键部位一盯到底,工艺难关一盯到底,交叉作业一盯到底,质量验收一盯到底,带领员工从一张图纸、一根钢筋、一块砖、一车混凝土抓起,严严实实地把住了每一道质量关,最终该工程被评为北京市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长城杯金奖。
30多年来,范玉恕先后组织完成了26项、近40万平方米的施工任务,工程质量项项优良。范玉恕以实际行动兑现了“不向社会交付一平方米不合格工程”的承诺。
范玉恕先后被授予全国十大杰出职工、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建设系统风云人物等荣誉称号,2002年当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
5.文花枝
文花枝,女,中共党员,25岁,原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导游员,现湘潭大学学生。
“我是导游,先救游客!”中国女孩文花枝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游客,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她以不惜生命、先人后己的行动,兑现了诚实守信、服务游客的诺言。
2005年8月28日,陕西洛川,一场旅游途中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车厢顿时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旅游大巴车被撞得严重变形,车内血肉模糊,乱作一团。危急时刻,车厢里传来导游文花枝“挺住!加油!”的鼓励声。这个声音虽然微弱,却透着一股沉稳、坚定,像黑暗中的一线光束,让受伤、受惊的游客从死亡的噩梦里看到生的希望。事后许多亲历者都说,正是这个很有穿透力的声音,给了大家支撑下去的勇气。其实,在这起6人死亡、14人重伤、8人轻伤的重大交通事故中,文花枝是伤得最重的一个,但重伤的她一直牢记着自己的神圣职责。当施救人员一次次向她走过来,她总是吃力地摇摇头说:我是导游,我没事,请先救游客!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救援时间里,她多次昏迷,但只要一醒过来,就不停地为大家鼓劲、加油。文花枝是最后一个被救出来的。她左腿9处骨折,右腿大腿骨折,髋骨3处骨折,右胸第4、5、6、7根肋骨骨折。
由于延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医生不得不为文花枝做了左腿截肢手术。她才20多岁,正是一个女孩最宝贵灿烂的青春年华。半个多月后,得知自己失去了一条腿的残酷事实,出事之后一直没有流泪的花枝流泪了。但几分钟后,再抬起头的她眼里已没有了泪水。也就是从这天起,花枝还是像从前那样,总是用微笑面对一切。
文花枝一直是一个用真诚和微笑对待游客的阳光女孩。她常说:作为导游就是要把游客当成朋友和亲人。每带一个团,她都按事先的承诺服务;每到一个地方,她都提醒游客购物要谨慎;每到吃饭的时候,她都先安排好游客,自己最后才吃。游客称赞,她是我们人品上的“导游”,是我们职业道德的“导游”。
2006年,文花枝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