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儒家思想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11/10 23:10:14
举例说明儒家思想
先秦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仁
先秦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现实地全身心地关注人的生活实践和品格塑造,不谈鬼神也不谈“彼岸”.他借“仁”树立人之为人的崇高理想.当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答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这种“仁”,也即对人类深广之爱的人道主义的理想境界,确实是仰之弥高,连尧舜这样孔子称赞不已的古代圣贤都不能完全进达.对于中国人来说,“仁”的神圣高度,绝不亚于人格化的“上帝”.所不同的是,人格化的“上帝”在“彼岸”,而“仁”却在现实世界的峰巅.孔子又确立了一些与现实密切联系、有确切内涵、人们可以作为目标为之奋斗以“近仁”的仁德,如“爱人”、“泛爱众”、“孝弟”、“忠恕”,以及为政者的“先教后诛”.使人们感到“仁”之道德巅峰仍是植根于大地,而不是虚无不可捉摸的,故而有了近仁的勇气和信心.
孟子为孔子哲学中的“仁”的理念提供了人性本善的形而上学根据.即“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而已.(告子上)”“恻隐之心,即不忍之情.这种动人的柔情是无所为而为,不是本能,似乎无关生命而在生命之外.它是由有所为而为的路子上解脱出来而成功地无所谓为而为 ,它未尝含有一个意思, 它表露出对他人的情不是预备作什么的.”(梁漱溟语)这有似于希腊伦理思想以及佛教华严宗对“善”的精神的诠释.
(二)礼
礼是仁这种内在品质修养要求的外化.孔子的“礼”的概念传承于周礼,周礼中的“礼”提出的是一种保持社会各种人“明份”从而使社会有序的思想.“礼”即是一种外在他律性的规范和典章制度,人们对礼的遵守主要是作为外在的典章制度去执行.而孔子的“礼”则是积淀在“仁”中的“礼”,已经扬弃了它的他履行性.“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为仁有己,而由人乎?”由此看来,“人而不仁”,则“礼”对于他完全是外在的异己的东西,是不情愿的束缚;“人而成仁”,则礼就成为他内在的本能一样的自觉德性或精神.“内仁外礼”就此统一起来,有了“仁”这种人文精神贯通的“礼”不再是拘泥僵化的典章制度.他已摒除了“不仁”的“麻木”,周流着“仁”带莱的灵动的活血.这是孔子对于以“仁”为内心导向的外向行为的最高评价标准.
(三)人治
以儒家对人和生活的关怀,必然对人所依存的群体社会寄以关切.君民同乐的太平治世,一直是先秦儒家笃信渴求的乌托邦.以其性善的理论基础,注重予人进行利导的礼治而不是对人实施纯粹强制的法治成为一种必然.先秦儒家所推崇的社会组织化方式,可归纳为“内仁外礼”,即以内化的“仁”的道德修养和外化的“礼”的规范典章来协调人们的行为,以达成社会的和谐状态.
管理学中将社会组织过程中,人们行为得到规范的原因来自于外部,即由他人控制而达行为规范的情况,称为“他组织”;而把人们因具有共同理想信念、伦理道德、价值观等导致的心理默契,自觉规范个人行为的情况,称为“自组织”.借助这两个概念及“和谐化辩证法”思想,可以得到“内仁外礼”的“自组织—他组织”谐协特征.
首先,孔子将仁解释为“爱人”,他既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准,又是现实管理中用作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为政治国的最高原则.于是“内仁”在强调发挥个人主观精神和道德修养的同时,“仁德”便成为人们内心体验和外在实践的道德规范,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具体行为.人生论的道德修养与为政治国的手段相结合,个人道德修养变成社会组织的手段,促使“内仁外礼”具有了“自组织”的功能.
其次,周公旦制周礼后,“礼”已成为整个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等各方面行为规则之总和.正因礼具有巩固国家政权,维护君主统治和治理国家的政治功能,使其构成法律的一部分,获得强制性权力和得到国家政权的支持.“礼”实质上是先秦儒家的“法”,作为客观、外在的制度,产生了规范人们行为的力量,并使“内仁外礼”获得了“他组织”的功能.
仁是主观道德修养,礼是客观制度规范;仁是内心自觉,礼是外在控制.他们互为因果、相伴相生,借助内外对耦结构产生了“内仁外礼”的整合关系,具有了“自组织—他组织”的谐协特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前文所讲的“礼”的自律性,是孔子建构的完美的“仁礼统一”,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状态,不能看作是孔子对“礼”的他律性之绝对否定.而“礼”的他律性正是通向“礼”的自律性这一境界的必经之途.关键在于“礼”必须是纳仁作其圭臬的礼.
人治即是仁治,即是礼治.
自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被定为一尊,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在宋朝,程、朱理学把儒家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儒家思想的创立人——孔子
先秦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荀子
汉武帝以后儒家代表人物
董仲舒,朱熹,王阳明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孔子管理思想的经典名言.孔子不但主张“德治化管理”,强调通过道德的教化来提高人们的道德自律性,使之能自觉遵守社会规范,达到管理的有序化;同时,还主张必须要用“礼”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用一定程度的强制手段来实现社会管理的目标.
由于古代的“礼”具有政治法律制度、道德行为规范、礼节礼仪的内容,它在古代有着重要的管理功能,如《周礼》中的大宰、小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等官职本身就是按“礼”的规定来设置的,这些官职又按“礼”的规定来管理国家的政务,因此它本身就是管理.荀子更是重视“礼”的管理作用,他提出“隆礼重法”的管理原则,他指出:“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荀子·议兵》)还说:“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王霸》)同时,荀子还强调用“法”来加强约束性管理,他说:“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现代经营管理,作为一种理论、一种技术、一种方法,它是可以学习,可以交流,可以吸取的.但是,经营管理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风格,却只能深深打上各民族的文化烙印.对此,日本的企业家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日本是属于“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对于儒家治国之道的应用,是由来已久的.明治维新以后,为适应日本工业化的需要,被称为“日本近代企业之父”的涩泽荣一倡导了“经济道德合一说”.这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不容忽视的因素.日本现代管理思想家伊藤肇指出:“日本企业家只要稍有水准的,无不熟读《论语》,孔子的教诲给他们的激励影响至巨,实例多得不胜枚举.”据初步统计,以人为本是儒家管理学最显著的、最基本的特征.现代的人本管理思想,最早是在西方的人际关系学派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与以儒学为代表的东方管理的人本思想是有很大不同的.在东方,儒学在两千多年前就把对国家的管理从神本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国家管理理论.儒学在它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传播到中国周边的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形成了儒学文化圈.儒学传到日本以后,结合日本民族自身固有的文化特质,发展了儒学,形成了有其自身特色J型管理理论,这个理论也有着鲜明的人本特征.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当代管理发展的主要倾向,认真研究东方的儒家的人本管理,吸收其有价值的东西,建设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国式人本管理,具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当今世界上的各种管理学说,几乎都强调以人为本.人本主义的哲学是我国先哲孔子最先发现,他是我国历史上首倡思想解放的思想家,他从殷商以来的天命神学中解放了“人”,从而发现了“人”,创立了人本主义的仁学.这比西欧在文艺复兴时才发现“人”要早一千多年,这不能不说是孔子的伟大之处.
儒家思想中的“为臣之道”
中国古代的儒家在仕途进退的问题上的基本态度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君臣之间的关系,则是君权至上,君主具有绝对的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为臣者必须绝对忠于君主,所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孟子认为君臣关系,应当是相互的尊重,相互对应的关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君臣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当君主的要仁慈守礼,为人之臣的,应诚信守职.事实上,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活中,过分强调臣子对君主的忠,而不管君对臣子的义务和责任,君臣关系就是一种主子与奴仆的关系.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主对他的臣民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当臣子的稍不如意,轻则削职罢官,重则性命难保,甚至落个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悲惨下场.天子喜怒无常,大发淫威,臣子就深受祸殃.无论君王是否正确,做臣子的唯有顺从.因此,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这一儒家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控制君权,防止其无限膨胀的作用.
这样以来,如果是遇到有道明君的话,政治清明,大道通行于天下,这时君子应积极投身社会政治事务,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有志之士者就应该积极进身仕途,施展才华,报效国家,这才是大丈夫之所为.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恪尽职守.人们心目中的理想的君主,应该是圣明仁慈,爱民如子,体恤民情,尊崇贤才.只有君圣臣贤,上下齐心,方能出现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喜人局面.为臣者要奉公守法,清正廉明,廉能生明.食了皇家五斗米,要解百姓千家愁,上为朝廷分忧,下为黎民百姓解难.要带头遵守朝廷的法度,正人先正己.手中有了权后,切不可忘乎所以,利令智昏,做出一些危害百姓的事来.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尽职尽责,克己奉公.做官的本来意义不是在于养家糊口,但有时也的确是因为要养家糊口才出来做官的.由于职务不同,所得到的俸禄薪水有高有低,尽管有时因薪水低难以养家,过着较清苦的日子,不以私爱害公义,不可贪赃枉法,更不能盘剥百姓.身为民之父母官,要为民分忧.手中有权,就要多行方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多兴办公益事业,造福百姓,解决百姓的实际困难.当官要秉公执法,处事公道,坚持正义原则,公正无私,为民作主.做臣子的应该安守本分,不要做出超越自己职权范围的事情,若是没有能力就应该让贤.
如果遇到的是一位无道昏君的话,吏治腐败,仕途闭塞.做臣子的要不怕冒颜犯上,据理力争,甚至是以死相谏,力挽狂澜,救民于水火,这才是为臣之本分,才是大忠.一味投其所好,阳奉阴违,阿谀奉承,欺下瞒上,虽是讨得主子的欢心,貌似忠心,实为大奸.不过,对这样的昏君,一定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古人说,伴君如伴虎,整日如履深渊,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可能会招来祸患.说话行事要小心翼翼,慎之又慎,忠心事主,不失臣道.有人说这不过是一种愚忠,为这样的昏君以身殉道,能说值得吗?这叫不知变通.忠臣不事二君,臣子不得有叛离之心,要从一而终,否则,被视为大逆不道.当臣子的,哪个不希望遇到个有道明君,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事”.若是君主昏庸到无法救药的地步的话,当臣子的往往会为求自保,对君主的过失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得过且过,尸位素餐.还有人则采取另一个方法,来个三十六计走为上,辞去官职,告老还乡.归隐山林,田园播种风雅颂.虽然归隐实为不得已而为之,总比提心吊胆过日子强得多,算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退隐后,失去朝廷的俸禄,经济状况发生改变.此时你要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切不可因为处境窘迫而磨灭了意志,有志之士无论身处何地,都要以天下为己任,志在四方.蓄势以待,等时机一成熟,东山再起.大丈夫能屈能伸,应付自如.不为居庙堂之高而喜,也不因为处江湖之远而忧.春秋时越国打败吴国后,范蠡归隐五湖而避祸,文种却遭杀身之祸.西汉初年,张良激流勇退得以全身,韩信贪图富贵却死于非命.道理很简单,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享太平.淡薄名利,视富贵如粪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求功名于当世,但留清名在人间.历史上有多少功臣,因居功自傲,争名夺利,没有激流勇退,结果自取其咎,最终没有得到好下场,这不能不引人深思.
儒家思想与中国茶道精神
中国茶道思想是融合儒、道、佛诸家精华而成,但儒家思想是它的主体.表面看,中国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其形式与价值取向不尽相同.佛教在茶宴中伴以青灯孤寂,要在明心见性;道家茗饮寻求空灵虚静,避世超尘;儒家以茶励志,沟通人际关系,积极入世.无论意境和价值取向不都是很不相同吗?其实不然.这种表面的区别确实存在,但各家茶文化精神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即:和谐、平静,实际上是以儒家的中庸为提携.
中国茶文化中,处处贯彻着和谐精神,无论煮茶法、点茶法、泡茶法,都讲究"精华均分".好的东西,共同创造,也共同享受.从自然观念讲,饮茶环境要协和自然,程式、技巧等茶艺手段既要与自然环境协调,也要与人事、茶人个性相符.青灯古刹中,体会茶的苦寂;琴台书房里体会茶的雅韵;花间月下宜用点花茶之法;民间俗饮要有欢乐与亲情.从社会观说,整个社会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友谊.中国人讲"人之初,性本善",中国茶道或许会更多唤起人类善的本性.
老庄及道家思想对茶文化的影响
中国茶文化吸收了儒、道、佛各家的思想精华,中国各重要思想流派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儒家从茶道中发现了兴观群怨、休齐治平的大法则,用以表现自己的政治观、社会观;佛家体味茶的苦寂,以茶助禅、明心见性.而道家则把空灵自然的观点贯彻其中.甚至,墨子思想也被吸收进来,墨子崇尚真,中国茶文化把思想精神与物质结合,历代茶人对茶的性能、制作都研究十分具体,或许,这正式墨家求真观念的体现.
有人说,儒家在中国茶文化中主要发挥政治功能,提供的是"茶礼";道家发挥的主要是艺术境界,宜称"茶艺";而只有佛教茶文化才从茶中"了解苦难,得悟正道",才可称"茶道".其实,各家都有自己的术、艺、道.儒家说:"大道既行,天下为公",茶人说:"茶中精华,友人均分".道家说:"道,可道,非常道".两个不过一个说表现,一说内在,表里互补,都是既有道,也有艺、有术.
古代道家思想与庄子在哲学观方面颇为接近,所以,人们常将老、庄并提.从自然和宇宙观方面,中国茶文化接受老庄思想甚深,强调天人合一,精神与物质的统一,这又为茶人们创造饮茶的美学意境提供了源泉活水.茶圣陆羽首先从研究茶的自然原理入手,不仅研究茶的物质功能,还研究其精神功能.所谓精神功能,还不只是因为茶能醒脑提神,制茶、烹茶、品茶本身就被看作一种艺术活动.既是艺术,便有美感,有意境,甚至还有哲理. 在中国,儒道经常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儒家主张"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大丈夫能屈能伸",条件允许便积极奋斗,遇到阻力,便拐个弯走,退居山林.所以,道家的"避世"、"无为",恰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柔韧一面,可以说对儒家思想是个补充.中国茶文化反映了儒道两家相辅相成的关系.老庄思想总起来说是着眼于更大的宇宙空间,所谓"无为",正是为了"有为";柔顺,同样可以进取.水至柔,方能怀山襄堤;壶至空,才能含华纳水.
佛理与茶理
谈到中国的茶文化,人们经常注意到与佛教有重大关系.日本还经常谈到"茶禅一味",中国也有这种说法.唐代茶文化所以得到迅猛发展与禅宗有很大关系,这是因为禅宗主张圆通,能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相协调,从而在茶文化发展中相配合.
禅,梵语作"禅那",意为坐禅,静虑.禅宗主张以坐禅修行的方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就是说,心里清静,无有烦恼,此心即佛.这种办法与儒家注重内心修养很接近,有利于净化自己的思想.禅宗其次主张逢苦不忧,得乐不喜,无求即乐.这也与道家清静无为得思想接近.
禅是中国化的佛教,主张"顿悟",你把事情都看淡些就"大觉大悟".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所以说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结起来.道家从饮茶中找一种空灵虚无的意境,儒士们失意,也想以茶培养自己超脱一点的品质,三家在求"静"、求豁达、明朗、理智这方面在茶中一致了.但道人们过于疏散,儒士们终究难摆脱世态炎凉,倒是禅僧们在追求静悟方面执着得多,所以中国"茶道"二字首先由禅僧提出.
熟悉中国茶文化发展史的人都知道,第一个从中国学习饮茶,把茶种带到日本的是日本学僧最澄.第一位把中国禅宗茶道带到日本的又是僧人,即荣西和尚.所以日本茶道以及"茶禅一味"说法也源自中国.在向海外传播中国茶文化方面,佛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从这一点说,佛家茶文化是起了带头作用的.
虽然多了一些,但是都是很仔细去找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哦,呵呵
(一)仁
先秦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现实地全身心地关注人的生活实践和品格塑造,不谈鬼神也不谈“彼岸”.他借“仁”树立人之为人的崇高理想.当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答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这种“仁”,也即对人类深广之爱的人道主义的理想境界,确实是仰之弥高,连尧舜这样孔子称赞不已的古代圣贤都不能完全进达.对于中国人来说,“仁”的神圣高度,绝不亚于人格化的“上帝”.所不同的是,人格化的“上帝”在“彼岸”,而“仁”却在现实世界的峰巅.孔子又确立了一些与现实密切联系、有确切内涵、人们可以作为目标为之奋斗以“近仁”的仁德,如“爱人”、“泛爱众”、“孝弟”、“忠恕”,以及为政者的“先教后诛”.使人们感到“仁”之道德巅峰仍是植根于大地,而不是虚无不可捉摸的,故而有了近仁的勇气和信心.
孟子为孔子哲学中的“仁”的理念提供了人性本善的形而上学根据.即“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而已.(告子上)”“恻隐之心,即不忍之情.这种动人的柔情是无所为而为,不是本能,似乎无关生命而在生命之外.它是由有所为而为的路子上解脱出来而成功地无所谓为而为 ,它未尝含有一个意思, 它表露出对他人的情不是预备作什么的.”(梁漱溟语)这有似于希腊伦理思想以及佛教华严宗对“善”的精神的诠释.
(二)礼
礼是仁这种内在品质修养要求的外化.孔子的“礼”的概念传承于周礼,周礼中的“礼”提出的是一种保持社会各种人“明份”从而使社会有序的思想.“礼”即是一种外在他律性的规范和典章制度,人们对礼的遵守主要是作为外在的典章制度去执行.而孔子的“礼”则是积淀在“仁”中的“礼”,已经扬弃了它的他履行性.“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为仁有己,而由人乎?”由此看来,“人而不仁”,则“礼”对于他完全是外在的异己的东西,是不情愿的束缚;“人而成仁”,则礼就成为他内在的本能一样的自觉德性或精神.“内仁外礼”就此统一起来,有了“仁”这种人文精神贯通的“礼”不再是拘泥僵化的典章制度.他已摒除了“不仁”的“麻木”,周流着“仁”带莱的灵动的活血.这是孔子对于以“仁”为内心导向的外向行为的最高评价标准.
(三)人治
以儒家对人和生活的关怀,必然对人所依存的群体社会寄以关切.君民同乐的太平治世,一直是先秦儒家笃信渴求的乌托邦.以其性善的理论基础,注重予人进行利导的礼治而不是对人实施纯粹强制的法治成为一种必然.先秦儒家所推崇的社会组织化方式,可归纳为“内仁外礼”,即以内化的“仁”的道德修养和外化的“礼”的规范典章来协调人们的行为,以达成社会的和谐状态.
管理学中将社会组织过程中,人们行为得到规范的原因来自于外部,即由他人控制而达行为规范的情况,称为“他组织”;而把人们因具有共同理想信念、伦理道德、价值观等导致的心理默契,自觉规范个人行为的情况,称为“自组织”.借助这两个概念及“和谐化辩证法”思想,可以得到“内仁外礼”的“自组织—他组织”谐协特征.
首先,孔子将仁解释为“爱人”,他既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准,又是现实管理中用作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为政治国的最高原则.于是“内仁”在强调发挥个人主观精神和道德修养的同时,“仁德”便成为人们内心体验和外在实践的道德规范,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具体行为.人生论的道德修养与为政治国的手段相结合,个人道德修养变成社会组织的手段,促使“内仁外礼”具有了“自组织”的功能.
其次,周公旦制周礼后,“礼”已成为整个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等各方面行为规则之总和.正因礼具有巩固国家政权,维护君主统治和治理国家的政治功能,使其构成法律的一部分,获得强制性权力和得到国家政权的支持.“礼”实质上是先秦儒家的“法”,作为客观、外在的制度,产生了规范人们行为的力量,并使“内仁外礼”获得了“他组织”的功能.
仁是主观道德修养,礼是客观制度规范;仁是内心自觉,礼是外在控制.他们互为因果、相伴相生,借助内外对耦结构产生了“内仁外礼”的整合关系,具有了“自组织—他组织”的谐协特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前文所讲的“礼”的自律性,是孔子建构的完美的“仁礼统一”,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状态,不能看作是孔子对“礼”的他律性之绝对否定.而“礼”的他律性正是通向“礼”的自律性这一境界的必经之途.关键在于“礼”必须是纳仁作其圭臬的礼.
人治即是仁治,即是礼治.
自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被定为一尊,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在宋朝,程、朱理学把儒家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儒家思想的创立人——孔子
先秦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荀子
汉武帝以后儒家代表人物
董仲舒,朱熹,王阳明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孔子管理思想的经典名言.孔子不但主张“德治化管理”,强调通过道德的教化来提高人们的道德自律性,使之能自觉遵守社会规范,达到管理的有序化;同时,还主张必须要用“礼”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用一定程度的强制手段来实现社会管理的目标.
由于古代的“礼”具有政治法律制度、道德行为规范、礼节礼仪的内容,它在古代有着重要的管理功能,如《周礼》中的大宰、小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等官职本身就是按“礼”的规定来设置的,这些官职又按“礼”的规定来管理国家的政务,因此它本身就是管理.荀子更是重视“礼”的管理作用,他提出“隆礼重法”的管理原则,他指出:“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荀子·议兵》)还说:“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王霸》)同时,荀子还强调用“法”来加强约束性管理,他说:“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现代经营管理,作为一种理论、一种技术、一种方法,它是可以学习,可以交流,可以吸取的.但是,经营管理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风格,却只能深深打上各民族的文化烙印.对此,日本的企业家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日本是属于“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对于儒家治国之道的应用,是由来已久的.明治维新以后,为适应日本工业化的需要,被称为“日本近代企业之父”的涩泽荣一倡导了“经济道德合一说”.这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不容忽视的因素.日本现代管理思想家伊藤肇指出:“日本企业家只要稍有水准的,无不熟读《论语》,孔子的教诲给他们的激励影响至巨,实例多得不胜枚举.”据初步统计,以人为本是儒家管理学最显著的、最基本的特征.现代的人本管理思想,最早是在西方的人际关系学派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与以儒学为代表的东方管理的人本思想是有很大不同的.在东方,儒学在两千多年前就把对国家的管理从神本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国家管理理论.儒学在它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传播到中国周边的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形成了儒学文化圈.儒学传到日本以后,结合日本民族自身固有的文化特质,发展了儒学,形成了有其自身特色J型管理理论,这个理论也有着鲜明的人本特征.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当代管理发展的主要倾向,认真研究东方的儒家的人本管理,吸收其有价值的东西,建设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国式人本管理,具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当今世界上的各种管理学说,几乎都强调以人为本.人本主义的哲学是我国先哲孔子最先发现,他是我国历史上首倡思想解放的思想家,他从殷商以来的天命神学中解放了“人”,从而发现了“人”,创立了人本主义的仁学.这比西欧在文艺复兴时才发现“人”要早一千多年,这不能不说是孔子的伟大之处.
儒家思想中的“为臣之道”
中国古代的儒家在仕途进退的问题上的基本态度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君臣之间的关系,则是君权至上,君主具有绝对的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为臣者必须绝对忠于君主,所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孟子认为君臣关系,应当是相互的尊重,相互对应的关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君臣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当君主的要仁慈守礼,为人之臣的,应诚信守职.事实上,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活中,过分强调臣子对君主的忠,而不管君对臣子的义务和责任,君臣关系就是一种主子与奴仆的关系.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主对他的臣民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当臣子的稍不如意,轻则削职罢官,重则性命难保,甚至落个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悲惨下场.天子喜怒无常,大发淫威,臣子就深受祸殃.无论君王是否正确,做臣子的唯有顺从.因此,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这一儒家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控制君权,防止其无限膨胀的作用.
这样以来,如果是遇到有道明君的话,政治清明,大道通行于天下,这时君子应积极投身社会政治事务,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有志之士者就应该积极进身仕途,施展才华,报效国家,这才是大丈夫之所为.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恪尽职守.人们心目中的理想的君主,应该是圣明仁慈,爱民如子,体恤民情,尊崇贤才.只有君圣臣贤,上下齐心,方能出现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喜人局面.为臣者要奉公守法,清正廉明,廉能生明.食了皇家五斗米,要解百姓千家愁,上为朝廷分忧,下为黎民百姓解难.要带头遵守朝廷的法度,正人先正己.手中有了权后,切不可忘乎所以,利令智昏,做出一些危害百姓的事来.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尽职尽责,克己奉公.做官的本来意义不是在于养家糊口,但有时也的确是因为要养家糊口才出来做官的.由于职务不同,所得到的俸禄薪水有高有低,尽管有时因薪水低难以养家,过着较清苦的日子,不以私爱害公义,不可贪赃枉法,更不能盘剥百姓.身为民之父母官,要为民分忧.手中有权,就要多行方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多兴办公益事业,造福百姓,解决百姓的实际困难.当官要秉公执法,处事公道,坚持正义原则,公正无私,为民作主.做臣子的应该安守本分,不要做出超越自己职权范围的事情,若是没有能力就应该让贤.
如果遇到的是一位无道昏君的话,吏治腐败,仕途闭塞.做臣子的要不怕冒颜犯上,据理力争,甚至是以死相谏,力挽狂澜,救民于水火,这才是为臣之本分,才是大忠.一味投其所好,阳奉阴违,阿谀奉承,欺下瞒上,虽是讨得主子的欢心,貌似忠心,实为大奸.不过,对这样的昏君,一定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古人说,伴君如伴虎,整日如履深渊,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可能会招来祸患.说话行事要小心翼翼,慎之又慎,忠心事主,不失臣道.有人说这不过是一种愚忠,为这样的昏君以身殉道,能说值得吗?这叫不知变通.忠臣不事二君,臣子不得有叛离之心,要从一而终,否则,被视为大逆不道.当臣子的,哪个不希望遇到个有道明君,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事”.若是君主昏庸到无法救药的地步的话,当臣子的往往会为求自保,对君主的过失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得过且过,尸位素餐.还有人则采取另一个方法,来个三十六计走为上,辞去官职,告老还乡.归隐山林,田园播种风雅颂.虽然归隐实为不得已而为之,总比提心吊胆过日子强得多,算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退隐后,失去朝廷的俸禄,经济状况发生改变.此时你要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切不可因为处境窘迫而磨灭了意志,有志之士无论身处何地,都要以天下为己任,志在四方.蓄势以待,等时机一成熟,东山再起.大丈夫能屈能伸,应付自如.不为居庙堂之高而喜,也不因为处江湖之远而忧.春秋时越国打败吴国后,范蠡归隐五湖而避祸,文种却遭杀身之祸.西汉初年,张良激流勇退得以全身,韩信贪图富贵却死于非命.道理很简单,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享太平.淡薄名利,视富贵如粪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求功名于当世,但留清名在人间.历史上有多少功臣,因居功自傲,争名夺利,没有激流勇退,结果自取其咎,最终没有得到好下场,这不能不引人深思.
儒家思想与中国茶道精神
中国茶道思想是融合儒、道、佛诸家精华而成,但儒家思想是它的主体.表面看,中国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其形式与价值取向不尽相同.佛教在茶宴中伴以青灯孤寂,要在明心见性;道家茗饮寻求空灵虚静,避世超尘;儒家以茶励志,沟通人际关系,积极入世.无论意境和价值取向不都是很不相同吗?其实不然.这种表面的区别确实存在,但各家茶文化精神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即:和谐、平静,实际上是以儒家的中庸为提携.
中国茶文化中,处处贯彻着和谐精神,无论煮茶法、点茶法、泡茶法,都讲究"精华均分".好的东西,共同创造,也共同享受.从自然观念讲,饮茶环境要协和自然,程式、技巧等茶艺手段既要与自然环境协调,也要与人事、茶人个性相符.青灯古刹中,体会茶的苦寂;琴台书房里体会茶的雅韵;花间月下宜用点花茶之法;民间俗饮要有欢乐与亲情.从社会观说,整个社会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友谊.中国人讲"人之初,性本善",中国茶道或许会更多唤起人类善的本性.
老庄及道家思想对茶文化的影响
中国茶文化吸收了儒、道、佛各家的思想精华,中国各重要思想流派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儒家从茶道中发现了兴观群怨、休齐治平的大法则,用以表现自己的政治观、社会观;佛家体味茶的苦寂,以茶助禅、明心见性.而道家则把空灵自然的观点贯彻其中.甚至,墨子思想也被吸收进来,墨子崇尚真,中国茶文化把思想精神与物质结合,历代茶人对茶的性能、制作都研究十分具体,或许,这正式墨家求真观念的体现.
有人说,儒家在中国茶文化中主要发挥政治功能,提供的是"茶礼";道家发挥的主要是艺术境界,宜称"茶艺";而只有佛教茶文化才从茶中"了解苦难,得悟正道",才可称"茶道".其实,各家都有自己的术、艺、道.儒家说:"大道既行,天下为公",茶人说:"茶中精华,友人均分".道家说:"道,可道,非常道".两个不过一个说表现,一说内在,表里互补,都是既有道,也有艺、有术.
古代道家思想与庄子在哲学观方面颇为接近,所以,人们常将老、庄并提.从自然和宇宙观方面,中国茶文化接受老庄思想甚深,强调天人合一,精神与物质的统一,这又为茶人们创造饮茶的美学意境提供了源泉活水.茶圣陆羽首先从研究茶的自然原理入手,不仅研究茶的物质功能,还研究其精神功能.所谓精神功能,还不只是因为茶能醒脑提神,制茶、烹茶、品茶本身就被看作一种艺术活动.既是艺术,便有美感,有意境,甚至还有哲理. 在中国,儒道经常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儒家主张"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大丈夫能屈能伸",条件允许便积极奋斗,遇到阻力,便拐个弯走,退居山林.所以,道家的"避世"、"无为",恰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柔韧一面,可以说对儒家思想是个补充.中国茶文化反映了儒道两家相辅相成的关系.老庄思想总起来说是着眼于更大的宇宙空间,所谓"无为",正是为了"有为";柔顺,同样可以进取.水至柔,方能怀山襄堤;壶至空,才能含华纳水.
佛理与茶理
谈到中国的茶文化,人们经常注意到与佛教有重大关系.日本还经常谈到"茶禅一味",中国也有这种说法.唐代茶文化所以得到迅猛发展与禅宗有很大关系,这是因为禅宗主张圆通,能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相协调,从而在茶文化发展中相配合.
禅,梵语作"禅那",意为坐禅,静虑.禅宗主张以坐禅修行的方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就是说,心里清静,无有烦恼,此心即佛.这种办法与儒家注重内心修养很接近,有利于净化自己的思想.禅宗其次主张逢苦不忧,得乐不喜,无求即乐.这也与道家清静无为得思想接近.
禅是中国化的佛教,主张"顿悟",你把事情都看淡些就"大觉大悟".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所以说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结起来.道家从饮茶中找一种空灵虚无的意境,儒士们失意,也想以茶培养自己超脱一点的品质,三家在求"静"、求豁达、明朗、理智这方面在茶中一致了.但道人们过于疏散,儒士们终究难摆脱世态炎凉,倒是禅僧们在追求静悟方面执着得多,所以中国"茶道"二字首先由禅僧提出.
熟悉中国茶文化发展史的人都知道,第一个从中国学习饮茶,把茶种带到日本的是日本学僧最澄.第一位把中国禅宗茶道带到日本的又是僧人,即荣西和尚.所以日本茶道以及"茶禅一味"说法也源自中国.在向海外传播中国茶文化方面,佛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从这一点说,佛家茶文化是起了带头作用的.
虽然多了一些,但是都是很仔细去找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哦,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