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氮共渗 内氧化为什么碳氮共渗过程中只在最后的30~60分钟供应氨气会防止工件表层的内氧化?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化学作业 时间:2024/11/20 05:29:13
碳氮共渗 内氧化
为什么碳氮共渗过程中只在最后的30~60分钟供应氨气会防止工件表层的内氧化?
为什么碳氮共渗过程中只在最后的30~60分钟供应氨气会防止工件表层的内氧化?
碳氮共渗,以渗碳为主同时渗入氮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渗氮层硬度虽高但渗层较浅,而渗碳层虽硬化深度大,但表面硬度较低的缺点.
1 介绍
碳氮共渗 - 介绍
碳氮共渗(carbonitriding)
以渗碳为主同时渗入氮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渗氮层硬度虽高但渗层较浅,而渗碳层虽硬化深度大,但表面硬度较低的缺点.
应用较广泛的只有气体法和盐浴法.气体碳氮共渗介质是渗碳剂和渗氮剂的混合气,例如滴煤油(或乙醇、丙酮)、通氨;吸热或放热型气体中酌加高碳势富化气并通氨;三乙醇胺或溶入尿素的醇连续滴注.[C]、[N]原子的产生机制除与渗碳、渗氮相同外,还有共渗剂之间的合成和分
CO+NH3⇔HCN+H2O
CH4+NH3⇔HCN+3H2
2HCN⇔2[C]+2[N]+H2
碳氮共渗并淬火、回火后的组织为含氮马氏体、碳氮化合物和残余奥氏体.深0.1.0mm的碳氮共渗层的强度、耐磨性与深1.1.5mm的渗碳层相当.为减少变形,中等载荷齿轮等可用低于870℃的碳氮共渗代替930℃进行的渗碳.
随着稀土催渗(碳稀土共渗)和可部分取代浅层渗碳与碳氮共渗的氮碳共渗或硫氮碳共渗(见多元共渗)的推广,碳氮共渗的应用面有变窄趋势.
在合金的高温氧化过程中,除了形成表面氧化物以外,氧可能溶解并扩散进入合金内部,与合金中较活泼的组元发生反应而形成颗粒状氧化物沉积在合金内部的过程.相应的氧化物称内氧化物.只有当合金的组成和浓度满足一定条件时才会发生内氧化,纯金属则不会发生.
我猜测,在最后的30~60分钟供应氨气可以使其作用时间较短从而达不到内氧化的条件,进而防止了工件表层的内氧化.
1 介绍
碳氮共渗 - 介绍
碳氮共渗(carbonitriding)
以渗碳为主同时渗入氮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渗氮层硬度虽高但渗层较浅,而渗碳层虽硬化深度大,但表面硬度较低的缺点.
应用较广泛的只有气体法和盐浴法.气体碳氮共渗介质是渗碳剂和渗氮剂的混合气,例如滴煤油(或乙醇、丙酮)、通氨;吸热或放热型气体中酌加高碳势富化气并通氨;三乙醇胺或溶入尿素的醇连续滴注.[C]、[N]原子的产生机制除与渗碳、渗氮相同外,还有共渗剂之间的合成和分
CO+NH3⇔HCN+H2O
CH4+NH3⇔HCN+3H2
2HCN⇔2[C]+2[N]+H2
碳氮共渗并淬火、回火后的组织为含氮马氏体、碳氮化合物和残余奥氏体.深0.1.0mm的碳氮共渗层的强度、耐磨性与深1.1.5mm的渗碳层相当.为减少变形,中等载荷齿轮等可用低于870℃的碳氮共渗代替930℃进行的渗碳.
随着稀土催渗(碳稀土共渗)和可部分取代浅层渗碳与碳氮共渗的氮碳共渗或硫氮碳共渗(见多元共渗)的推广,碳氮共渗的应用面有变窄趋势.
在合金的高温氧化过程中,除了形成表面氧化物以外,氧可能溶解并扩散进入合金内部,与合金中较活泼的组元发生反应而形成颗粒状氧化物沉积在合金内部的过程.相应的氧化物称内氧化物.只有当合金的组成和浓度满足一定条件时才会发生内氧化,纯金属则不会发生.
我猜测,在最后的30~60分钟供应氨气可以使其作用时间较短从而达不到内氧化的条件,进而防止了工件表层的内氧化.
碳氮共渗 内氧化为什么碳氮共渗过程中只在最后的30~60分钟供应氨气会防止工件表层的内氧化?
邯郸哪里有喷砂加工的?注:工件防止氧化
怎样防止铝在加工过程中氧化?
怎样防止铜生锈铜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变成绿色的锈,怎样才能防止铜生锈氧化?
氧气在线粒体内不参与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为什么是错的?
铝件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氧化现象?用什么方法可以避免其阳极氧化的发生.
怎么样防止铝合金工件氧化?3Q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1分钟,在这最后的一分钟内你最想做什么?
如何防止黄铜在半年内不氧化发黑?请朋友们帮忙解决,谢谢!
探究氨气在用三氧化二铬作催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时,为什么当三氧化二铬红热时要移去酒精灯?
在一定条件下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在此过程中有80%的氮气转化为氨气,然后用氨的催化氧化法制取硝酸.
植物进行光和作用的总反应式为( ).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炭的供应.则叶绿体内首先积累起来的物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