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香港回归后经历了哪些困境?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15:57:36
香港回归后经历了哪些困境?
香港回归后经历了哪些困境?
香港回归以来,各方面的状况令人乐观.
香港回归七年以来,尽管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但均度过了难关,香港“一国两制”经受住了考验,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香港经济在波动中发展,目前已出现强劲复苏势头.中央政府对香港支持不遗余力,是香港经济持续发展与政改循序渐进的重要保证.香港内部政改争议虽然日益激烈,但这是民主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

“一国两制”经受住了考验,并在实践中完善与发展

香港回归七年来,中央政府依据《基本法》处理香港事务,除了积极支持与配合香港政府及维护香港的自身利益外,未直接干预香港事务,保证了香港在“一国”下的“两制”的有效落实.香港特区政府在施政中,始终贯彻“一国两制”与“港人治港”的方针政策,维护了香港自由港地位与社会的相对稳定.

香港回归后,民众的抗议游行活动,甚至大规模的抗议游行,不论其动机如何,基本上均能依法行事,未引起严重的社会冲突,特区政府与中央政府并没有干预,这是香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重要体现,避免了在民主政治改革过程中出现社会动乱.香港依然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地方,左中右各种声音都有,种种批评特区政府的言论没有受到限制.

特别是香港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得到维护与发展.到2004年,香港连续七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也是香港第10次获得此一殊荣.香港自由经济体制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维持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信息中心与商务服务中心地位.回归后,香港特区政府不断改革,完善相关制度,提高效率,使得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与航运中心的地位更加巩固,世界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集中香港;香港股市是亚洲第二大、世界第八大股市.香港的集装箱装卸量继续维持世界第一宝座,香港新机场自1998年营运以来的航空货运量一直高居世界第一.这一切充分显示,香港回归后依然具有活力与发展潜力.

香港经济在困难与调整中发展

香港回归七年来,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特别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禽流感、SARS以及政治纷争等一次又一次的巨大冲击,香港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大起伏.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香港经济出现50多年来少见的负增长.随后,在国际经济大环境及内地经济发展带动下,香港经济在2000年实现10.5%的高增长.然而,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再次逆转,东亚地区经济出现普遍衰退,香港经济也再次陷入低潮,2001年出现零增长.此后,香港经济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2002年增长2.2%;2003年增长3.2%.1997-2003年,香港经济平均增长为3.1%.今年以来,香港经济复苏势头强劲,第一季度增长率达到6.8%,预计全年增长超过6%.

回归以来,香港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一是经济结构调整缓慢.制造业持续下跌,近十年平均每年净产值实质下降9%以上.特别是高科技发展进展不大,没有出现新的亮点行业,经济结构转型任务依然艰巨.二是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到2002年已达到700亿港元,去年则降至不到500亿港元,已经影响到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稳定与经济的健康发展,特区政府已采取多种措施,改善财政赤字,并在前不久发行政府债券,以改善财政情况.三是失业问题在回归后变得较为严峻.1998年以来,香港的失业率接连突破4%、6%、7%,2003年接近8%(7.9%).不过,随着特区政府的不断努力与总体经济情况的逐步改善,今年以来失业情况有所改善,2004年5-7月失业率降至7%,创26个月以来的新低,预计全年有望跌破7%.但香港经济处于转型期,结构性失业不易改变,失业问题仍将是香港面临的一个重要经济与社会问题.四是通货紧缩问题.1999年以来,香港已连续五年物价指数呈现负增长,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衰退平均幅度近3%.今年以来,随着国际经济开始景气及国际油价格的上涨,香港通货紧缩情况有所改善,但今年1-5月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跌幅较上年同期仍下降1.6%.另外,目前香港经济强劲复苏,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未来发展尚待观察.

制度建设与政改纷争问题更加突出

香港回归后,尽管特区政府依“基本法”行事,逐步推行政改,但因涉及面广,议题敏感,使得制度建设与政改纷争不断,已严重影响到香港的社会稳定.

香港特区政府为了提高执政效率,对香港官僚体制进行了适度改革,实施了“主要官员问责制”,即港府的施政成效责任由问责高官完全负责与承受.这一制度实施以来,尽管也有争议,但推动较为顺利,特区政府基本能够落实.

在落实《基本法》关于制订“国家安全条例”即“23条立法”问题上,中产阶级疑虑较多,社会争议较大,加上民主派将问题扩大化,引发了群众大规模抗议游行,最后特区政府在考虑维持香港社会安定的考虑下,不得不暂时延缓该条例的制订,可以说这是香港制度建设的一大挫折.

在香港行政长官与立法会选举问题上,香港内部争议更大.民主派不顾香港社会现实,急于提前进行全面直选,已涉及到对《基本法》相关条文的理解与解释问题,最后不得不通过人大常委会“释法”来解决争议.可以说,全国人大的“释法”,对香港的改制指明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大方向,避免急进的改革与不成熟的普选对香港带来的负面影响.香港民众与各政治团体应该珍惜这一机会,在协商中解决政改争议,在完善制度建设中推进民主发展.

今年以来,中央政府开始了与民主派的接触与沟通,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有助于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逐步推进香港政治制度的建立与民主发展.但应充分体认到香港复杂的政改矛盾不是一下子所能解决的,未来可能还会在某些问题上争议得更激烈,但只要遵循《基本法》、本着为香港的利益着想,终能找到一条解决之道.

在对待香港政制建设与民主发展问题上,关键是要培养熟悉民主运作的政治人才,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逐步推进.无论如何改革,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是“一国两制”下的香港.

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香港与内地合作不断深入

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使香港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维护了香港的社会相对稳定与经济发展.在香港回归六周年之际,中央政府回应特区政府的提议,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极大地稳定了香港企业界对香港经济的信心,而且也起到了促进香港经济迅速回升的作用.CEPA签署后,香港经济开始明显复苏,并在今年出现强劲增长;股市从此前的8000多点上涨到目前的12000多点;通货紧缩有所改善,失业率开始回落.

CEPA本身也取得实质性进展,到今年5月底,共有354家港澳公司向内地部门提出享受CEPA待遇申请,其中298家获得批准.港澳原产地货物以零关税进入内地市场的价值达3.3亿港元.CEPA还促进了港台经贸往来,2003年台湾对香港投资增长283%.特别是台湾银行加快进入香港,目前在港分行达13家,办事处6个,并开始以并购香港银行方式,希望通过CEPA机制进入内地市场,香港在两岸三地的中介地位进一步增强.

在香港回归七周年前夕,中央政府批准广东省政府提出的建议,建立“9+2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目前已建立了正式的合作框架,确立了八大合作领域,这对加强香港与内地经济合作又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对维持香港在亚太地区经济枢纽地位与国际商贸服务中心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改善香港经济,中央政府还采取了许多具体可行的政策.一是扩大开放内地居民赴港旅游特别是推动“香港自由行”,赴港旅游的内地居民持续增加,大大刺激了香港的消费与旅游市场,成为带动香港经济回升的重要支持力量.二是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合作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尤其是中央政府批准内地信用卡于今年初可在香港使用,及时性批准香港银行可以经营人民币存款、兑换与汇款等业务,为香港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业务.目前,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香港银行达39家,人民币存款额达60亿元(到4月底).三是为了支持香港政府发行政府债券及改善财政赤字状况,中央政府明确表示可动用外汇储备购买香港的债券,是对香港经济的又一有力支持.

香港与内地经济的联系不断增强,在香港企业加大内地投资与经贸合作的同时,内地企业纷纷赴港上市筹资,使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目前,内地在港公司达2000多家,资产总额达到2200亿美元.这些内地企业与资本已成为香港经济繁荣的另一支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