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0 15:00:23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1.很惭愧的,孔子身为我国乃至世界永垂不朽的一代圣人,但我并不了解他什么.一提起孔子,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画面和,那一句至理名言.
一个晚上,孔子独自一人站在一块小山坡上,就是这里的黄土啊,深深得埋葬着他的一位故友.皎洁的月光披洒在他满溢的回忆之中.他的眼神变幻着,仿佛是天上飞舞的云彩,然,却清澈如水.渐渐地,他像悟出什么道理似的,双眸变得像被一层温暖的月光笼罩一般柔和.然,却深不见底.此刻,连徐徐清风也不愿打搅这般静谧.终于,孔子的双颊滑下两滴晶莹的泪珠,悲喜交加,长叹一句.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这句话的意思是时间就像是汩汩涌动的江水一般,不分昼夜地奔跑,奔跑,永不停止.
但我更宁愿相信他是在上面我所描述的画面中吟出这千古名句的.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把玩着手中的钢笔,我打了个小小的哈欠.在抽屉的里面,还有一大堆的复习资料在等待我关切的眼神.看来,不上演一场新的愚公移山已不可能.努力吧,离期考已经没有多少天了.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呀,七路车来了.”我张望了一下.为了赶车,我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这时,不知从哪儿冒出一辆摩托车,它飞速前进,离我越来越近了.我顿了顿.恍惚间,我仿佛看到自己倒在地上,满地都是妖异的红玫瑰,煞是艳红,甚至到了刺眼的地步.此时,摩托车已从我面前掠过,只留给我一阵风,一阵冷彻入骨的风.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在许多伟人的笔下时间总充当着无情而强大的角色.那么,对于时间,我们只能把握了.
该奔跑就奔跑吧!该停下来就停下来吧!
2.没有一个时代不在讨论研究着孔子,就仿佛是一个人印证了那句话“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或许我们会一直对孔子的事迹有着两种目光,或褒或贬.无所谓外界的评论,实实在在的是孔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汉族.英文:Confucius,KungTze.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无论是孔子还是孔丘更或者是Confucius,可谓是家喻户晓了.
当孔子穿梭于个个时代,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他不仅和儒学息息相关,在思想或者文化,甚至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在那个时代里丝毫没有被受到重视.这不是他的错,儒家思想终究适应不了春秋时期的统治阶级.那个时期,孔子被落寞在所难免.
但是,伟大的孔子似乎又印证了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孔子的儒学从春秋时期的应运而生到战国时期已经成为巍然大宗,再到秦朝,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让儒学遭受严重打击.西汉时期在逐渐复苏,到了汉武帝时期已然成为正统思想.从此以后一路繁荣确立了正统地位……
这一思想在孔子在孔子逝世千年之后,仍然为我们现在所用以德治国的思想所延续着.当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以德治国“这四个字的时候,标志了现时代对孔子儒家思想吸收借鉴.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心中的“仁”就是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多么进步而令人折服的思想.无数的人,无论是政治家还是思想家,更或者教育家都孜孜不倦的研究者孔子的思想学术.
孔子主张学习的知识大体上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学习古代文献和典章制度方面得来的知识,这可以说是历史知识;二是从现实生活方面得到的知识,这可以说是现实的知识.
孔子怎么会想到自己在那时不受重用的思想成为了各界研究的经典.
无论如何站在孔子的角度学习和研究都似乎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纵然我们知道孔子的思想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他主要是注重观察而不大注重实践,特别轻视生产实践.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时代的缺陷性.但是这不会影响到孔子在这个中华民族,乃至在整个世界的影响.1988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曾经向世界提出“学孔子”.可见在整个世界里,孔子的地位不可忽视.
我们是新时代的栋梁,历史的磨练中仍然熠熠生辉的孔子思想不该在我们这个高科技化的时代里被落寞.我们作为高中生应该辩证的吸收孔子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许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人的任务了.
3.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学工科的,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滋味.
4. 孔子身长九尺,头成丘型,此人就是孔丘.孔子生于山东曲阜,三岁时就失去了父亲,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孔子的母亲颜徵在是个很有教养的人.她使孔子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久,母亲也离开了人世,孔子悲痛欲绝.孔子的年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因看不惯各国的风气而经常到不同的国家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到了晚年,孔子把全部的精力都花在编写《诗》、《书》、《礼》、《乐》、《易》和《春秋》上.这六经是中国文学界上的瑰宝,孔子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孔子生平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成为东方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论基础.以孔子为代表创立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时至今日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孔子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当代,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孔子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他虽然生活清贫,却始终不动摇对学习的坚强意志.他用自己祖先的名声来不断勉励自己刻苦学习.在二十多岁时,他做过一个小史,管理仓库,这个官虽然很小,但他却做得非常认真,他用已学过的知识,把每一个帐目都计算得清清楚楚,而且还是个清廉正直的好官.此外,孔子还是个虚心好学的人,他去拜见老子,向他请教了很多问题.老子知道孔子的名声,也不厌其烦地一一讲给他听.孔子从老子那儿回来后,门生渐渐多了起来,更受人尊敬了,这显然是孔子改正了原有的一些不足之处,这可以看出孔子不满足于现状,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 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孔子面对春秋末期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汲取夏商的文化营养,继承周代的文化传统,创造了以“礼”、“仁”、“中庸”、“教”与“学”为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孔子的学说内涵丰富,自成系统,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由来已久.孔子曾经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孔子认为,到了周代,“礼”发展得最完备,因此,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在孔子看来,“礼”是从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在《礼记·哀公问》中,他明确指出:“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所以,他认为讲礼,更重要的不在于形式,而在贯彻其内在精神. 孔子特别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对个人修养,他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教导学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又具有品德修养的意义.就方法论来说,其要点有二:一是“中”,二是“和”.对于这种“中”与“和”的思想,孔子主张不仅要作为一种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方法来看待,而且还应该通过修养和锻炼,把它融入自己的性行和品质中,成为人的美德.他曾经感叹地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所以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他自己在为人的风格上也做到了“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受到弟子们的尊敬.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与“学”的思想是他思想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以前“学在官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贵族.孔子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旧局面,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孔子自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他的学生来自十一个诸侯国,有各种出身的人.对于学习目的,孔子通过弟子的言论提出“学而优则仕”的主张,支持平民出身的学生从政施展才能.
在教学方法上,孔子善于发现学生各自在性格和学业上的特点,主张因材施教.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他循循善诱,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5.从前,我之所以读一本书是因为它来到了我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气或分几天读完它.后来,知道了有公共图书馆这等读书的好地方,我也懒得去翻书目卡片,只是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随手抓一本我能读得进去的书.再后来,通过网络,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可我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偶尔在浏览的网页上碰到一两本好书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时间和心情静下心来看,相逢或相违全凭运气.所以,我读《论语》也只是因为选了《中西经典选读》这门课,于是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学工科的,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滋味.
我给你提供了些素材,你自己发挥发挥.就是一个比较不错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