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典故《李陵别苏武》大致是怎么样的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7 09:35:31
典故《李陵别苏武》大致是怎么样的的
典故《李陵别苏武》大致是怎么样的的
李陵(?~公元前74年),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字少卿,陇西成纪(现在的中国中西部陕西静宁南边)人,是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的著名将军.长大后,李陵做了皇帝卫队的军官,擅长骑马和射箭,对士兵非常爱护.
  苏武(公元前140年~公元前60年),字子卿.杜陵(今中国中西部陕西西安)人,是西汉尽忠守节的著名人物.父亲苏建,曾经几次跟随名将卫青北击匈奴,后来做过代郡太守.当时的官僚制度规定,父亲做官的,其子可以先从品级较低的郎官入仕做官.苏武也是先任郎官,然后逐步升迁.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夏,武帝命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士卒出酒泉,迎击匈奴右贤王于天山.李广利以损失两万多人的高昂代价,消灭右贤王一万多人.后被匈奴包围,几乎不能全身而退.李广利尚未出师以前,武帝特地将李陵从边郡召回,命令他为李广利护送辎重,李广利是武帝宠姬李夫人的兄长,李陵坚决要求到前线杀敌.他带领五千名弓箭兵出发,没有骑兵.结果被匈奴骑兵围困起来.李陵用车围起来掩护,让士兵在后边射箭,和匈奴兵对抗.
  被安排给李陵殿后的是强弩将军路博德,路博德是一员沙场老将,为一后生殿后肯定不爽,于是上书:“如今已近初秋,匈奴兵强马壮,不易攻打,臣愿意与李陵等到明年春天再出兵匈奴,可以获全胜.” 武帝看了以为是李陵不敢出兵,要路博德上书,于是命令路博德出西河(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与因纡将军公孙敖会师于涿邪山(又名涿涂山,今蒙古满达勒戈壁一带);李陵则九月发兵,出遮虏障(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至东浚嵴山南龙勒水上察看敌情,然后沿太初元年祝野侯赵破虏进军匈奴原路回受降城休整士卒.并命令李陵将受命以来与路博德所说的都如实上报.并对李陵产生了怀疑.
  他在边疆浴血奋战,后方的人们所做的唯一一件事是等待他战死.这个令人心寒的事实是通过司马迁述说的.他不是第一个看到李陵灰暗终点的人,然而在朝廷官员中只有他敢于为李陵悲壮的降敌洒一掬热泪,说几句公道话(至少,史书是这样记载的).为此,他付出惨痛的代价.正因为这样,司马迁才被选为这幕惨剧的第一位见证人.
  李陵出兵后一段时间,被缇侯单于的三万大军包围,苦战数月,关键的时刻,汉军的军侯管敢因被一校尉的欺辱,将汉军前无援兵,箭矢粮草将尽的底细全部托出,单于大喜,命令急攻汉军.等到汉军撤至仡汗山(约位于居延泽正北方)口附近时,距离边塞不过一百多里,士卒尚有三千人,但是箭矢射尽.兵器尽毁.遂将大车遗弃,却车辐为兵器,进入峡谷之后,匈奴战局险要地段,投掷岩石猛烈攻击,汉军死伤惨重.再也无法前进一步.入夜之后,李陵独自一人提刀出营,查看敌情.但见篝火熊熊,人影焯约.回营之后,对左右军吏感叹道:“只要再有几十支箭,就可以脱离险境,可是如今连一支都没有了!天明之后,只能束手被擒.”于是李陵命令士卒每人带两斤干粮,一片冰,分散突围.到遮虏障回合.夜半时分.李陵与校尉朝廷年突围,汉军数十壮士仍死命相随李陵.而后在匈奴数千人的追击和围攻之下,朝廷年阵亡,李陵眼见全军覆灭,长叹到:“再也无颜回报陛下.”于是被俘,残余部众分数突围,只有四百余人逃回汉塞.
  最初,李陵捷报频传时,群臣纷纷上书祝贺,当李陵陷入困境的时候,都缄口不言;最后李陵兵败投降,又都上书痛斥李陵,这种见风驶舵的恶劣风气,令与李陵并无深交,但为人正直,又书生气十足的太史令司马迁愤恨不已,所以当武帝询问他时,司马迁十分坦然的直言相答:李陵自九月初赛,率孤军深入匈奴两千余里,“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与且缇侯三于近十万骑兵辗转苦斗三个月,歼敌一万余人,士卒死伤如积山,兵尽粮绝,救兵不至.即使全军覆灭,也为朝廷赢得了荣誉;李陵虽然被俘,恐怕是另有图谋,以求将来有机会报答陛下.
  但是,这样一番旨在宽慰武帝的言语,却被武帝误解为讥讽李广利用兵无能,特意为李陵开脱罪责,武帝一怒之下,又将司马迁下狱,处以残酷的腐刑.
  李陵兵败后的第二年,武帝后悔当时没有及时派出援军,致使李陵军全军覆灭,于是遣因纡将军公孙敖率军出塞,准备迎回李陵,不料公孙熬大败而归,回来对武帝说李陵在帮匈奴训练士兵,武帝大怒,杀了李陵全家.
  而实际上为匈奴训练士兵的是汉军边塞都尉李绪,降于匈奴之后得到单于礼遇,地位在李陵之上.李陵痛恨李全家因李绪被诛,派人将其刺杀.
  后单于钦佩李陵的英勇,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封其为右校王.
  后来苏武来到匈奴,本来苏武的任务是完成的很好的,结果由于副手张胜的贪功,被困匈奴十九年,单于为了让他放弃汉朝,还帮他结婚,但是他一直保持了自己的气节,期间,他和李陵成了朋友.
  昭帝即位后,朝廷掀起平反冤案的浪潮.任立政接受辅政大臣霍光、上官桀的委托,出使匈奴,迎接李陵归汉.此时的李陵已不需要这些了.尽管任立政信誓旦旦地想要证明霍光作出什么样的保证,李陵仍然斩钉截铁地回绝了:“大丈夫不能再受辱.”经过几次沉痛的打击,李陵已经很清楚,只要特权人物的意志大于一切的传统没有变,他李陵只能处于待人宰割的位置.回家?那边早已没有家了,难道为这一“回”还要抛妻离子么?
  不过李陵没有忘记苏武,他还在执著地等待着.在李陵的帮助下,苏武最终如愿以偿.虽然也面对亲情,但想到对汉朝的忠贞,他决绝地上路了.“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催,士众灭兮名已溃.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在李陵的悲歌声中,两个朋友就此诀别.
  李陵是看得明白.苏武回到大汉的第二年,就因儿子苏元参与燕王谋反案被罢免回乡.力保汉节十九年不失的功绩仅仅使他免于一死.赏赐散给亲友了,儿子被杀了,如今真是孤苦伶仃,穷困潦倒.昭帝死后,苏武因为参与了拥立宣帝,被赐爵关内侯.
  苏武有时会回忆他远在大漠的亲人,有时会回忆起李陵.这回忆比他在北海牧羊时对大汉的思念要多几分苦涩.再见他们真的是不可能了.可在昭帝元平元年,也就是他遭贬黜的第七个年头,深秋季节,他梦见李陵回来了.他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做这样反常的梦,直到看见那个胡人送的帛书.人死的时候,灵魂一定要回故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