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为什么会出现昭君出塞的历史现象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10:40:38
为什么会出现昭君出塞的历史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昭君出塞的历史现象
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出现了"南有大汉、北有强胡"的对峙局面.当时匈奴的势力范围包括东起大兴安岭,西到祁连山和天山,北面囊括了贝加尔湖,南达长城的广大地区.胡汉之间时有争战,百姓遭受苦难,冤冤相报何时了?和平解决、和谐相处成为人民大众的美好愿望,"和亲"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明智选择."和亲"是"化干戈为玉帛",解决民族纠纷的一种有效方式,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成熟和智慧."胡汉和亲"是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国农耕文化平等交往、相互融合的典范.
"昭君出塞"圆满完成了"胡汉和亲"的伟大使命,对于促进当时中华民族的统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两千年来一直为历代各族人民所称颂.中国文化是主张和平的文化,是包容性很强的文化.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多元一体",认为人类应该摆脱人类中心主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摆脱文化本位主义,坚持文化公平"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多元并存,和平共处.特别是在解决民族问题上,中国文化坚持不同民族之间的跨文明对话,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文明延续不断,中华文化纯种单传.这一方面得益于草原、黄河、长江之间地域广阔,三大主源文化互补共济;一方面就是和平、和谐、和合文化凝聚了多元一体的格局.由于中国人的这种"文化的自觉",所以我们有必要从大历史、大文化、全球的视觉重新认识"昭君出塞、胡汉和亲"的现代意义.
首先,昭君做为"民族友好使者"出塞之后,胡汉之间50多年友好相处,北国边疆出现了"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人民炽盛,牛马布野"的和平景象.昭君出塞、胡汉和亲做为历史上一种文化现象,创建了"华夏一统、胡汉一家、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变"血染沙场"为"交欢玉帛",实现民族之间"双赢对话"的中国方式.这对于现代中国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具有借鉴和启示的作用.
其次,纵观当今世界"恐怖主义"泛滥成灾,其根据在于西方文化的一个致命的缺陷:即文化的本位主义.文化本位主义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是唯一正确的,缺乏对异质文化的包容性,不能容忍不同文化价值并存不悖.文化本位主义必然导致民族本位主义和国家本位主义.本位主义狭隘的价值观在上世纪从欧洲燃起两次世界大战,然后是长期的冷战以及现在的恐怖主义.近日,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外交家和反恐专家认为:美国的"反恐战争"将以失败告终.本位主义"以牙还牙"的"单向思维",不仅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使恐怖事件进一步升级.而来至中国远古的故事--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告诉我们:人类完全可以更加明智、更加平和地解决争端.
第三,对于草原文化的深入研究使我们认识到:一部草原文化史就是一部多民族互相学习交融、团结奋斗、共同繁荣的历史;是多种文化在草原地区相互补充磨合、相互影响渗透,并创造出新的更加辉煌文明的历史.昭君出塞、胡汉和亲是民族文化互补融合的历史案例,是实现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国家统一的经典."长江女儿"、"伟大母亲"昭君也成为国内外有识之士公认的和平友好使者.历史的长河由远古流到今天,阴山上刻满祖先的语言,草原上撒满文明的诗篇,现在的内蒙古,离不开历史的根,文化的魂.做为模范自治区,我们借鉴和肯定昭君文化中的先进内涵,对于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实现长治久安、和谐共进,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虽然对昭君是悲剧但对国家来说却带来了福祉,也是功德,舍自己为国家昭君是伟大的
再问: 概括一下,好吗?
再答: 完成了"胡汉和亲"的使命,促进当时中华民族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