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成语要人物与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20 00:08:39
《水浒传》中的成语
要人物与故事,
要人物与故事,
1.心满意足
释义 形容心中非常满意.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一回:“两个小的,亦被武松搠死……武松道:‘我方才心满意足,走了罢休!’”
2.血雨腥风
释义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发坠山奄.”
3.一马当先
释义 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4.逼上梁山
释义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
5.不识泰山
释义 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6.飞檐走壁
释义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且说时迁是个飞檐走壁的人,不从正路入城,夜间越墙而过.”
7.人困马乏
释义 人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劳累.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七回:“马步三军没了气力,人困马乏.”
8.改邪归正
解释 邪:不正当、不正派;归:回到.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
来源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将军弃邪归正,与宋某等同替国家出力,朝廷自当重用.”
9.徇私舞弊
成语释义:徇:曲从;舞:舞弄,耍花样.为了私人关系而用欺骗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三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作弊,克减酒肉.”
10.天诛地灭
成语释义:诛:杀死.比喻罪恶深重,为天地所不容.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诛灭,神明鉴查.”
11.悬崖峭壁
成语释义:峭壁:陡直的石壁.形容山势险峻.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六回:“四面尽是高山,左右是悬崖峭壁,只见高山峻岭,无路可登.”
释义 形容心中非常满意.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一回:“两个小的,亦被武松搠死……武松道:‘我方才心满意足,走了罢休!’”
2.血雨腥风
释义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发坠山奄.”
3.一马当先
释义 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4.逼上梁山
释义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
5.不识泰山
释义 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6.飞檐走壁
释义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且说时迁是个飞檐走壁的人,不从正路入城,夜间越墙而过.”
7.人困马乏
释义 人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劳累.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七回:“马步三军没了气力,人困马乏.”
8.改邪归正
解释 邪:不正当、不正派;归:回到.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
来源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将军弃邪归正,与宋某等同替国家出力,朝廷自当重用.”
9.徇私舞弊
成语释义:徇:曲从;舞:舞弄,耍花样.为了私人关系而用欺骗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三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作弊,克减酒肉.”
10.天诛地灭
成语释义:诛:杀死.比喻罪恶深重,为天地所不容.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诛灭,神明鉴查.”
11.悬崖峭壁
成语释义:峭壁:陡直的石壁.形容山势险峻.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六回:“四面尽是高山,左右是悬崖峭壁,只见高山峻岭,无路可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