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所有中国传统节日.包含内容如下:1、节日名2、时间(农历)3、节日来历4、节日活动方式5、有关古诗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04:22:44
求所有中国传统节日.包含内容如下:1、节日名2、时间(农历)3、节日来历4、节日活动方式5、有关古诗句
6、文化价值社会意义
6、文化价值社会意义
中国法定节日有:新年(1月1日);春节(农历新年);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中国青年节(5月4日);护士国际节(5月12日);儿童节(6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记者节(11月8日).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此外,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著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大约在公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间).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次日,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裏“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裏万事如意.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著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过元宵节,有吃元宵和观灯的习俗.元宵以糯米粉为皮,内裹果料糖馅,圆形,是“团圆”的象徵.元宵节观灯始於公元一世纪,沿至当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节之夜,许多城市举办灯会,展出各种彩灯,造型新奇,千姿百态;在农村,则举行文娱活动,如放焰火、踩高跷、耍龙灯、扭秧歌、荡秋千等.
中和节在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此时正值惊蛰前后,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古时龙是神圣的象徵,所以就借龙来驱逐害虫.明代曾流行熏虫儿,二月二这天人们要把元旦祭祀余下的饼,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虫儿.在农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围宅一圈,再入院内绕水缸一圈,中引龙回.有趣的是,这天的饮食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中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现在的“龙须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这天剃头理发,叫“剃龙头”.妇女在这天还不动针线,据说是为了避免伤龙眼.也还有以蜡烛照房子墙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不过这个节日现已被人们遗忘了,但吃春饼等习俗至今还有.
清明扫墓祭祖 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做"踏青节".
端午悼念爱国先人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端午”.《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而产生的.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当秦国灭楚后,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罗江自沉;江边群众得知,便纷纷驾舟打捞屈原尸体.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人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习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谥艺,万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鱼把屈原的尸体吃了,后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船则表示去营救屈原.
农历七月初七夜,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是夕,陈瓜果子于庭中,女孩子结彩缕,穿七孔针.据说先穿完者为巧.“乞巧节”,又由於多是女孩子参加,故称“少女节”.
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传说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称“鬼节”.佛教徒这天要设“盂兰盆”,施斋供僧,举行诵经法会以及水陆道场、放河灯等宗教活动.中国大约是在梁武帝时(六世纪上半叶)始设“盂兰盆斋”的.现在,设“盂兰盆”的在民间少见,但放河灯的习俗却仍在一些地区流传下来.
中秋阖家团员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节最早源於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於《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祭奉之后,全家人分吃,表示阖家团圆欢聚.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重阳登高敬老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是魏晋以后兴起的节日.“重阳”、“重九”之名,肇于三国时代.主要有五种传统习俗.一是登高,此时秋高气爽、景色宜人,正是游历的好季节,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於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三是饮酒赏菊.农历九月正是菊花盛开之时,观赏千姿万态的秋菊,喝几盅菊花酒,也重阳节的乐事.四是食重阳糕.人们把粮食制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谓之重阳糕,而“糕”又与“高”谐音,食之谓可步步高升.五是开展敬老活动,从古至今重阳敬老之风绵延不绝.
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初八,俗称腊八.早先传说这天是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后来成为民间习俗,以示五谷丰登.
民间有这样一首俗曲;“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一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黑豆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股香.当家的过来忙祝赞,祝赞那灶王降吉祥”.它反映了过去民间祭灶的情景.这天由於特别热闹,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农历新年的“彩排”,所以又称过小年.现在尽管设有在祭灶的了,但每年腊月二十三前后卖的关东糖、至今仍是人们喜爱的传统食品.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此外,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著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大约在公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间).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次日,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裏“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裏万事如意.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著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过元宵节,有吃元宵和观灯的习俗.元宵以糯米粉为皮,内裹果料糖馅,圆形,是“团圆”的象徵.元宵节观灯始於公元一世纪,沿至当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节之夜,许多城市举办灯会,展出各种彩灯,造型新奇,千姿百态;在农村,则举行文娱活动,如放焰火、踩高跷、耍龙灯、扭秧歌、荡秋千等.
中和节在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此时正值惊蛰前后,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古时龙是神圣的象徵,所以就借龙来驱逐害虫.明代曾流行熏虫儿,二月二这天人们要把元旦祭祀余下的饼,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虫儿.在农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围宅一圈,再入院内绕水缸一圈,中引龙回.有趣的是,这天的饮食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中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现在的“龙须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这天剃头理发,叫“剃龙头”.妇女在这天还不动针线,据说是为了避免伤龙眼.也还有以蜡烛照房子墙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不过这个节日现已被人们遗忘了,但吃春饼等习俗至今还有.
清明扫墓祭祖 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做"踏青节".
端午悼念爱国先人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端午”.《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而产生的.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当秦国灭楚后,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罗江自沉;江边群众得知,便纷纷驾舟打捞屈原尸体.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人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习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谥艺,万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鱼把屈原的尸体吃了,后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船则表示去营救屈原.
农历七月初七夜,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是夕,陈瓜果子于庭中,女孩子结彩缕,穿七孔针.据说先穿完者为巧.“乞巧节”,又由於多是女孩子参加,故称“少女节”.
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传说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称“鬼节”.佛教徒这天要设“盂兰盆”,施斋供僧,举行诵经法会以及水陆道场、放河灯等宗教活动.中国大约是在梁武帝时(六世纪上半叶)始设“盂兰盆斋”的.现在,设“盂兰盆”的在民间少见,但放河灯的习俗却仍在一些地区流传下来.
中秋阖家团员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节最早源於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於《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祭奉之后,全家人分吃,表示阖家团圆欢聚.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重阳登高敬老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是魏晋以后兴起的节日.“重阳”、“重九”之名,肇于三国时代.主要有五种传统习俗.一是登高,此时秋高气爽、景色宜人,正是游历的好季节,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於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三是饮酒赏菊.农历九月正是菊花盛开之时,观赏千姿万态的秋菊,喝几盅菊花酒,也重阳节的乐事.四是食重阳糕.人们把粮食制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谓之重阳糕,而“糕”又与“高”谐音,食之谓可步步高升.五是开展敬老活动,从古至今重阳敬老之风绵延不绝.
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初八,俗称腊八.早先传说这天是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后来成为民间习俗,以示五谷丰登.
民间有这样一首俗曲;“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一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黑豆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股香.当家的过来忙祝赞,祝赞那灶王降吉祥”.它反映了过去民间祭灶的情景.这天由於特别热闹,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农历新年的“彩排”,所以又称过小年.现在尽管设有在祭灶的了,但每年腊月二十三前后卖的关东糖、至今仍是人们喜爱的传统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