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太平天国运动战役过程,附图.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3 00:16:31
太平天国运动战役过程,附图.
太平天国运动战役过程,附图.
前期准备及金田起义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与表亲冯云山、族弟洪仁玕从梁发《劝世良言》中吸取某些基督教义,后来自行洗礼,并在广东花县首创“拜上帝教”.
  1844年,洪秀全和冯云山到广西传教.
  1847年,洪秀全和洪仁玕到广州跟随美国美南浸信会传教士罗孝全学习《圣经》,因听洪秀全说曾梦见他自己是上帝的儿子,罗孝全拒绝给他施洗.洪秀全离开广州,重返广西桂平,与冯云山会合.7月,洪秀全与冯云山一起制定“十款天条”.
  1848年春天,拜上帝会的领导人之一冯云山被地方团练逮捕,送往广西桂平知县衙门囚禁.洪秀全前往广州欲以“传教自由”为由,找上层关系营救.后冯云山被信徒集资贿赂桂平知县,而得到释放.
  1849年,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结为异姓兄弟,并称东、西、南、北、翼五王.
  1850年9月初,洪秀全发布总动员令,会众立即到金田团营编伍,达两万人.同年11月太平军在蓉村江木桥伏击清军成功.农历十二月,他们在金田村内的韦氏大宗祠,举行拜上帝仪式,并宣布国号为太平天国.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拜上帝会众万人在金田村“恭祝万寿”起义,是为金田起义.洪秀全称天王,建立“太平天国”.同年3月23日,洪秀全封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萧朝贵为“右弼正军师”、冯云山为“前导副军师”、韦昌辉为“后护又副军师”.同年秋季,太平军占广西永安州(今蒙山县).12月在永安封五王,其他四王皆归东王杨秀清节制.南王冯云山制订了太平天国初期的官制、礼制和军制,又创造了一套独特历法,在太平天国内使用,并且实行公有财产制.
  因太平天国首义发生在广西,故有大量壮族人民参加了太平天国起义,西王萧朝贵, 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他的母亲是壮族人),北伐主将林凤祥、李开芳等等,皆为壮族人.太平天国第一位烈士、后被追封为嘏王的卢六以及后封的慕王谭绍光、赞王蒙得恩皆为壮人.卢六是太平天国起义前的洪秀全、冯云山最得力的助手,为发动太平天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摘自黄现璠撰《太平天国革命中的壮族子弟》
  1852年(咸丰二年)4月5日,太平军自永安突围,5月19日离开广西进入湖南省,5月太平军路经全州时,冯云山被清军炮火击中,6月伤重死亡.8月21日萧朝贵、石达开攻长沙(太平天国第一场硬仗),9月12日萧朝贵在攻城时战死.太平军攻长沙近三个月仍未能成功,撤围北上.
  1853年1月太平军攻克武昌,人数增至五十万,此后太平军进展较快,直至正式建国.
  定都、北伐、西征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在此,随即展开北伐及西征.
  1853年5月洪秀全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率2万多太平军将士北伐.北伐军虽然一度进至天津附近,因孤军深入,后援不继,最终在1855年全军覆没.但北伐军广大将士英勇奋战,震撼清朝心脏地区,牵制大量清兵,客观上对太平军西征起到了支持作用.
  与此同时,洪秀全派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赖汉英等率战船千余艘,兵员两三万人,自天京溯江而上西征.西征军的进展比较顺利,先后攻下安庆、九江、武昌等地.1853年秋,翼王石达开奉命出镇安庆,节制西征.1854年西征军在湖南遭遇新建立的湘军抵抗,湘军反攻至九江附近.1855年初,石达开大破湘军,复陷武昌.
  1856年3月,石达开在江西樟树大败湘军,至此,湘军统帅曾国藩所在的南昌城已经陷入太平军的四面合围,对外联络全被切断,可惜石达开适于此时被调回天京参加解围战,令曾国藩免遭灭顶之灾,未能给湘军以歼灭性打击,军事上潜伏着巨大隐患.5月石达开与秦日刚会师天京,参加天京解围战,大破清军江南大营,解除了清军对天京三年的包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天京事变
  太平天国前期,军政大事由军师负责,洪秀全退居幕后少理朝政,大权落在东王杨秀清手上.
  1856年(咸丰六年)6月,太平军攻破清军向荣的江南大营,解天京三年之围.向荣在8月9日死后,其死讯不久便传入天京,东王杨秀清见当时太平天国形势大好,另有图谋,假装“天父下凡”迫天王封他为“万岁”.
  韦昌辉在9月1日到天京,与秦日纲在夜间入城,2日凌晨突袭东王府,杨秀清及其家人被杀,东王部属、他们的家人及其他军民共2万多人亦被杀,史称“天京事变”.
  翼王石达开抵达天京后,责备韦昌辉滥杀,二人不欢而散,石达开当夜逃出城外,韦昌辉其后尽杀翼王府中家属.
  石达开从安庆起兵,声讨韦昌辉,此时在天京以外的太平军大多支持石达开.洪秀全为平众怒,11月2日将韦昌辉处死,不久又处死秦日纲和陈承瑢.“天京事件”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石达开远征
  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奉诏回京,被军民尊为“义王”,合朝同举“提理政务”.他不计私怨,追击屠
  [石达开]
  石达开
  杀责任时只惩首恶,不咎部属,连北王亲族都得到保护和重用,人心迅速安定下来.在石达开的部署下,太平军稳守要隘,伺机反攻,陈玉成、李秀成、杨辅清、石镇吉等后起之秀开始走上一线,独当一面,内讧造成的被动局面逐渐得到扭转.但天王见石达开深得人心,心生疑忌,对石达开百般牵制,甚至意图加害.为了避免再次爆发内讧,石达开不得已于1857年5月避祸离京,前往安庆.
  1857年9月,天王迫于形势的恶化遣使请石达开回京,石达开上奏天王,表示无意回京,但会调陈玉成、李秀成、韦俊等将领回援,并以“通军主将”身份继续为天国作战.此后,石达开前往江西救援被困的临江、吉安,拥戴他的安徽太平军将领大都留守安徽.因没有水师,无法渡过赣江,救援行动失败,石达开又于次年进军浙江,并联合国宗杨辅清进军福建,欲开辟浙闽根据地,与天京根据地连成一体.
  浙江是江浙皖清军的主要饷源,为阻止石达开攻浙,清廷急调各路兵马增援,最终不得不命丁忧在籍的曾国藩重任湘军统帅,领兵入浙.太平军在浙江取得许多胜利,但江西建昌、抚州失守后,入浙部队失去了后方,协同作战的杨辅清又在被天王封为“木天义”后从福建撤军,为免四面受敌,石达开决定放弃攻浙,撤往福建,后又转战到江西.石达开建立浙闽根据地的努力虽因内外矛盾以失败告终,却牵制了大量清军,为太平军取得浦口大捷、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等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是年冬,石达开经与部将会商,决定进攻湖南,取上游之势,再下趋湖北,配合安徽太平军作战,并伺机分兵入川.1859年春,石达开自江西起兵入湘,发动 “宝庆会战”.彼时湘军正计划分兵三路进攻安庆,闻石达开长驱直入湖南腹地,军心全线动摇,只得因势利导,全力援湘.面对湘军的重兵驰援,石达开孤军作战,未能攻克宝庆,被迫退入广西休整.
  1861年9月,石达开自桂南北上,于1862年初经湖北入川,自此,为北渡长江,夺取成都,建立四川根据地,石达开转战川黔滇三省,先后四进四川,终于1863年4月兵不血刃渡过金沙江,突破长江防线.5月,太平军到达大渡河,对岸尚无清军,石达开下令多备船筏,次日渡河,但当晚天降大雨,河水暴涨,无法行船.三日后,清军陆续赶到布防,太平军为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涨水所阻,多次抢渡不成,粮草用尽,陷入绝境.为求建立“生擒石达开”的奇功,四川总督骆秉章遣使劝降,石达开决心舍命以全三军,经双方谈判,由太平军自行遣散四千人,这些人大多得以逃生.剩余两千人保留武器,随石达开进入清营,石达开被押往成都后,清军背信弃义,两千将士全部战死.
  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在成都公堂受审,慷慨陈词,令主审官崇实理屈词穷,无言以对,而后从容就义,临刑之际,神色怡然,身受凌迟酷刑,至死默然无声,观者无不动容,叹为“奇男子”.
  天国后期战争
  天京事变起于1856年7月.在西线,这年11月,武昌、汉阳就因为粮尽援绝被迫撤退,曾国藩湘军水陆师立即长驱直入,兵临九江城下.在东线,清江南大营卷土重来,于1857年6月,攻陷江苏句容,11月,攻陷镇江,12月,就兵临天京,宽掘长濠,坚筑高垒,连营百余里,四面合围.到1858年3月,石达开放弃百战经营的江西,4月,九江失陷,西线湘军就进攻庐州和安庆.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为摆脱这种困境,把长江北岸清朝统治区内,因年荒粮尽的广大饥民编为军队,补充实力受到严重损失的太平军.又积极联络在淮河流域起义的捻军,封捻军首领张洛行为征北主将,争取捻军在太平天国的旗帜下共同战斗.
  当时摆在太平天国面前的首要任务,是解救天京的围困.太平军采取攻势防御,计划在西击败湘军,保住安庆,控制安徽;在东线消灭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在陈玉成和李秀成的指挥下,1858年8月,先发动浦口战役,攻破江北大营,打通天京北岸的交通.10月,挥军西上在庐州三河镇歼灭湘军最精锐的李续宾部.由于取得了这两役决定性的胜利,才扭转了天京事变后濒临覆亡的形势,粉碎了清军攻取天京的企图,从而稳定了太平天国后半期的战局.
  1859年12月22日,浦口江边营垒、隘卡尽被江南大营攻陷,第二天,保卫天京兴北岸及水上交通的九洑洲要塞又失陷,天京再被合围.1860年2月,太平天国定计先以轻兵袭破江南大营的饷源杭州,迫使江南大营调动精兵去救,然后迅速回师,在安徽建平集中大军,3月26日,一战而粉碎了江南大营,天京解围. 天京既解围,太平天国又制定了先东进、后西上的战略.于是乘胜东进,1860年4月16日克常州.23日克苏州.5月初六克浙江嘉兴.于是以苏州为省会建立起苏福省,建设成天京的东南屏障和物资供应基地.这是太平天国后期取得辉煌胜利的一年.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地在长江下游,要保卫天京,必须虎踞上游武昌、九江、安庆三重镇.自天京事变后,武昌先失,九江继陷,天京最后一道屏障只有安庆.太平天国守得住安庆,在军事上可以阻挡湘军东下进攻天京,在政治上可以保卫基层政权最巩固的安徽地区,在经济上可以保卫江南、江北产粮区的生产,使天京得到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安徽那时的战略地位,关系到太平天国的存亡.所以,东征告一段落,西上的战斗任务即紧接上了日程.西上的目标,是上取湖北,在战略上是力争上游,取得胜利,以粉碎湘军对安庆的围攻.
  1860年冬,太平天国以英王陈玉成统北路军,从皖北进蕲、黄,以李秀成统南路军,从皖南进江西,会师武昌,合取湖北.北路军于1861年二月,攻克湖北黄州,时武昌空虚,闻太平军将到,城中已发生混乱,唾手可得.那时候,英国海军提督何伯(J.Hope)带船队到汉口,出来干涉,陈玉成有了顾虑,他把进攻武昌的军队,改向麻城、德安一带进军.到了3月,又把精兵调回下游去救安庆.南路军也于1861年4月底进入湖北,克复了大冶、鄂城、通城、通山、兴郭、咸宁、嘉鱼、蒲圻等州县,再进则武昌动摇,敌人也要被迫撤退安庆的围师.而李秀成却从湖北退兵,经江西入取浙江.曾国藩后来说如果当日北路军于3月攻取武昌,或南路军于6月兵临武昌城下,他围攻安庆的军队就必定要撤走.可是,陈玉成、李秀成都竟功亏一筹,没有进行到底,遂致良谋硕算,付之东流.1861年7月26日,安庆被湘军攻陷.从此湘军以安庆为大本营,【踞上游之势,建瓴而下】,向天京进攻.南路军于8月入浙,虽收复浙江,却弥补不了安庆的失陷.北路军于安庆失陷后,退驻庐州,旋向西北远征,陈玉成孤军留在庐州,1862年4月,突围到寿州,被苗霈林诱俘,后被杀.长江以北,失了这一支大军的支持,保卫天京便困难了.
  当1860年夏克复苏州、嘉兴后,太平军即向上海进军,击败了由华尔指挥的洋枪队,7月,因嘉兴方面战事告急,便撤退.
  1862年,曾国藩开始实施三路进攻太平天国的计划,他一面派李鸿章率领新成立的淮军乘赶到安庆迎接的英商轮船去上海,一面派曾国荃率领湘军从安庆出动向天京进犯,同时,又派左宗棠率领湘军从衢州进攻浙江.
  1862年春,太平军在太仓州、嘉定、南翔、奉贤、青浦、宝山一路扫荡助清政府的英、法军队,并将其包围在嘉定城.而曾国荃的湘军却正在这个时候,进犯到了天京,洪秀全一日下三道诏令,把进攻上海的大军撤退回救天京.
  大军回到苏福省,开了两次军事会议,集议全局,向天王奏陈湘军有水师运输弹药物资,难与争锋,建议将苏福省粮食军火运回天京,广为积贮,用固守以制敌策,使敌顿兵坚城,待两年后,师老力疲,形见势绌,然后一举把它消灭.洪秀全不从,严命立即遵诏,并把在浙江汤溪前线抗击左宗棠湘军进犯的侍王李世贤军队也调回天京作战.九月,东线大军西上,进攻驻扎雨花台的湘军,但终因后勤运输困难,军队【未带冬衣】,【兵又无粮】,猛攻四十六天而不下. 由于苏、浙大军西调回天京作战,清军在外国侵略者的帮助下乘机在东线向太平天国发动疯狂的进攻.在江苏方面,先由美国流氓华尔带领,华尔被击毙后,由英国军官戈登带领的常胜军协助李鸿章淮军以上海为基地,向苏州进攻.在浙江方面,以英国海军总兵呟乐德克组织的常安军、定胜军,法国海军参将勒伯勒东、宁波税务司法国人日意格组织的常捷军协助左宗棠湘军向浙江进攻.这样,太平天国就陷于两面作战的泥坑之中.
  攻打湘军营垒不下,10月,天王洪秀全采用进北攻进战略,命李秀成率大军渡江,向上游进攻,迫使曾国藩撤退进犯天京的湘军以救上游.又命李世贤率军攻金柱关,通宁国、太平粮道,以接济天京.李世贤力战皖南,没有奏功,而汤溪於1863年正月失陷,浙东金华、绍兴等地全部被迫撤退.李秀成率领的大军进到皖北,给饥饿所困,死丧了几万人,从六安州狼狈归.五月回到天京,而淮军已攻陷太仓州、昆山,进逼苏州.
  8月,左宗棠部湘军攻陷浙江富阳,进逼杭州.10月,苏州失陷.这时,天京已不可能再守.
  天京陷落与太平天囯败亡
  [太平天囯后期形势]
  太平天囯后期形势
  天京已不可能再守,当时太平天国唯一的救亡良策,只有放弃天京,取道皖南,入江西,绕湖北,与攻克陕西汉中的西北远征军会合,踞西北,以图中原.苏州失守后,李秀成就回京奏请洪秀全执行这个救亡战略.洪秀全断然拒绝,硬要死守天京.
  1864年正月,天京被包围.在去年11月,洪秀全就特命干王洪仁玕出京到丹阳、常州、湖州等地去催兵解围.各处军队因天京无粮都不应命.而天京这样大的城池只留一万人防守,也还在缺粮.2月,杭州失守.这时候,苏、浙两省从城池撤出的军队都因缺乏粮食,不可能在当地继续作战,3月下旬,奉诏急救天京的西北远征军从陕西赶回到皖北边境,也因苏、皖地区遍地饿荒,被迫停留,无法抵达天京.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多日以野草充饥后病逝,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7月天京失守,李秀成带领幼天王突围,混乱中失散,于同月22日在江宁方山被俘,亲书供状数万字后,于8月7日被曾国藩杀害.10月幼天王洪天贵福在江西石城荒山山洞被搜俘,11月18日在南昌被凌迟处死.
  长江以南的太平军余部谭体元部队在1866年初于广东梅县被肃清,江北的太平军赖文光部投入捻军,于1865年杀清军名将僧格林沁,继续对抗清军直至1868年.
  东捻军于1868年1月5日在扬州东北瓦窑铺覆灭,西捻军于同年8月16日在山东茌平徒骇河被李鸿章消灭.
  最后一支使用太平天国年号的残余捻军袁大魁部于1869年在陕北保安被左宗棠消灭.
  1874年太平天国亡国十周年,杨辅清自美国易容潜返回福州加入绿营发展组织,遭到闽浙总督发现逮捕殉难,证实确有为数不详太平军涌入太平洋部份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