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的故事 和启示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2 02:42:51
关于诚信的故事 和启示
故事:
宋濂的故事
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注:宋濂,明初文学家)
晏殊诚实守信
古往今来,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诚实守信的.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
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晏殊当官后,每日办完公事,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后来皇帝了解到这个情况,十分高兴,就点名让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员.当晏殊去向皇帝谢恩时,皇帝又称赞他能够闭门苦读.晏殊却说:“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不去参加.我是有愧于皇上的夸奖的.”皇帝又称赞他既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相.
晏殊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的故事说明,
一个人为人的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
对于取得别人的信任是多么的重要啊!
中国古代的诚信故事比比皆是,有心者常信手拈来,用以教育子女,如公沙穆卖猪、管鲍之谊、范式守信、商鞅立木、季札赠剑、刘备三顾茅庐诚邀诸葛亮出山等等.有些因不守信用而致败亡的历史典故,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等,其警戒作用颇为明显;“狼来了”的谎言最终使自己葬身狼腹也极具震撼性.
启示:
诚实是金,黄金有价,诚信无价,诚信比黄金更贵重,诚信作为高尚的品格,可以为人们带来财富,但诚信本身并不是黄金.
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曾告诉我们:做人要“慎独”.意思是说,君子即使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会严格地自我反省,做到心中坦坦荡荡,行动光明正大.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而严正的朋友”王充说过:“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生活中,一件不吃偷来的石榴的事让我想起一次夏天的中午,我正巧去过别人家的果园前,突然有人大喊起来:“枇杷、枇杷,黄澄澄的枇杷!”我转过头一看,一大帮孩子,正围在枇杷树前.你一言,我一语,似乎在议论什么.我走近一听,原来是在议论怎么把枇杷摘下.一个稍大的同学就先动手,我叫了一声:“别摘,不能偷别人家的东西.”他还不听,我叫他下来,耐心地对他说:“你怎么能摘别人家的水果呢?人家的果子少了,心里肯定很难过,如果是你呢,你会怎么想?你知不知道‘诚实’,诚实就是实事求是,不说谎,不虚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一个诚实的人,就要说老实话,为人老实,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只有为人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你懂吗?”当时,他红着脸赶紧逃了.
有一次,我考试考了97分,卷子一发下来发现有一道题目错了,老师批对了.我本来不想对老师说.但一晚上我的心里忐忑不安,第二天,我鼓起勇气去向老师说:“老师,你把我的题目批对了,这本来是错的.应该减一分.”罗老师语重心长的说:“你们学习也很刻苦,学的这么苦,考试应该使你高兴高兴.有些人考50几分就没办法了,你说是吗?”我点点头,让老师帮我改了,就跑回教室了.
其实世界上有许多诚实,有用诚实校正成长的脚步,用诚信守护良知的天空……“诚信”这只是两个简简单单的字,但近年来,不少人把它遗忘了,甚至丢弃了.结果是,许多人的心灵被污染了.行为中的欺骗隐瞒多了,社会上的假冒伪劣泛滥了.为此我们倡导并和千千万万善良正直的人们一起,呼唤诚信,寻找诚信,在我们身边共同种植培育起诚信的森林,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宋濂的故事
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注:宋濂,明初文学家)
晏殊诚实守信
古往今来,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诚实守信的.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
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晏殊当官后,每日办完公事,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后来皇帝了解到这个情况,十分高兴,就点名让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员.当晏殊去向皇帝谢恩时,皇帝又称赞他能够闭门苦读.晏殊却说:“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不去参加.我是有愧于皇上的夸奖的.”皇帝又称赞他既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相.
晏殊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的故事说明,
一个人为人的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
对于取得别人的信任是多么的重要啊!
中国古代的诚信故事比比皆是,有心者常信手拈来,用以教育子女,如公沙穆卖猪、管鲍之谊、范式守信、商鞅立木、季札赠剑、刘备三顾茅庐诚邀诸葛亮出山等等.有些因不守信用而致败亡的历史典故,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等,其警戒作用颇为明显;“狼来了”的谎言最终使自己葬身狼腹也极具震撼性.
启示:
诚实是金,黄金有价,诚信无价,诚信比黄金更贵重,诚信作为高尚的品格,可以为人们带来财富,但诚信本身并不是黄金.
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曾告诉我们:做人要“慎独”.意思是说,君子即使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会严格地自我反省,做到心中坦坦荡荡,行动光明正大.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而严正的朋友”王充说过:“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生活中,一件不吃偷来的石榴的事让我想起一次夏天的中午,我正巧去过别人家的果园前,突然有人大喊起来:“枇杷、枇杷,黄澄澄的枇杷!”我转过头一看,一大帮孩子,正围在枇杷树前.你一言,我一语,似乎在议论什么.我走近一听,原来是在议论怎么把枇杷摘下.一个稍大的同学就先动手,我叫了一声:“别摘,不能偷别人家的东西.”他还不听,我叫他下来,耐心地对他说:“你怎么能摘别人家的水果呢?人家的果子少了,心里肯定很难过,如果是你呢,你会怎么想?你知不知道‘诚实’,诚实就是实事求是,不说谎,不虚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一个诚实的人,就要说老实话,为人老实,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只有为人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你懂吗?”当时,他红着脸赶紧逃了.
有一次,我考试考了97分,卷子一发下来发现有一道题目错了,老师批对了.我本来不想对老师说.但一晚上我的心里忐忑不安,第二天,我鼓起勇气去向老师说:“老师,你把我的题目批对了,这本来是错的.应该减一分.”罗老师语重心长的说:“你们学习也很刻苦,学的这么苦,考试应该使你高兴高兴.有些人考50几分就没办法了,你说是吗?”我点点头,让老师帮我改了,就跑回教室了.
其实世界上有许多诚实,有用诚实校正成长的脚步,用诚信守护良知的天空……“诚信”这只是两个简简单单的字,但近年来,不少人把它遗忘了,甚至丢弃了.结果是,许多人的心灵被污染了.行为中的欺骗隐瞒多了,社会上的假冒伪劣泛滥了.为此我们倡导并和千千万万善良正直的人们一起,呼唤诚信,寻找诚信,在我们身边共同种植培育起诚信的森林,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