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庸儒家学说中的中庸到底是什么? 如何解释呢?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1 07:45:36
什么是中庸
儒家学说中的中庸到底是什么?
如何解释呢?
儒家学说中的中庸到底是什么?
如何解释呢?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道与人道合一
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郑玄说:“言诚者天性也,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孔颖达说:“此经明至诚之道,天之性也.则人当学其诚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为而诚,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杀信著四时,是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学此至诚,是人之道也.不学则不得,故云人之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者,此复说上文诚者天之道也.唯圣人能然,谓不勉励而自中当于善,不思虑而自得于善,闲暇而自中乎道,以圣人性合于天道自然,故云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此复说上文诚之者,人之道也.谓由学而致此至诚,谓贤人也.言选择善事而坚固执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诚也.” 按照郑玄和孔颖达的解释,中庸之道的天道与人道合一为两种类型:一是圣人的天人合一,二是贤人的天人合一.圣人的天人合一是本能的天人合一.贤人的天人合一是通过学习而达到的天人合一.应该说,还有凡人的天人合一.《中庸》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可以说,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圣人,学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贤人,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的是凡人.不论是圣人、贤人,还是凡人,都能达到至诚、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惟困而不学者不能致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2)天性与人性合一
天道与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达到了那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创制天下的大纲,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
(3)理性与情感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表现在理性与情感的合一.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为了追求与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鬼神与圣人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了鬼神与圣人合一.《中庸》第二十九章:“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质证于鬼神没有疑问,就算是懂得认识了天;等到百代以后圣人出来也不会有疑问,就算是认识了人.说明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中的天包括鬼神,人则包括圣人.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含有圣人合一.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总称.所以古人的天的要领里也包含了死人(祖先)的成分,天字本身就是大人站在天下,头顶蓝天.
(5)外内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外内合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揭示了外内合一.其文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合外内之道,即外内合一,外内合天诚.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外内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或者说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或者说是知与行的合一.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道与人道合一
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郑玄说:“言诚者天性也,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孔颖达说:“此经明至诚之道,天之性也.则人当学其诚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为而诚,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杀信著四时,是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学此至诚,是人之道也.不学则不得,故云人之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者,此复说上文诚者天之道也.唯圣人能然,谓不勉励而自中当于善,不思虑而自得于善,闲暇而自中乎道,以圣人性合于天道自然,故云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此复说上文诚之者,人之道也.谓由学而致此至诚,谓贤人也.言选择善事而坚固执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诚也.” 按照郑玄和孔颖达的解释,中庸之道的天道与人道合一为两种类型:一是圣人的天人合一,二是贤人的天人合一.圣人的天人合一是本能的天人合一.贤人的天人合一是通过学习而达到的天人合一.应该说,还有凡人的天人合一.《中庸》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可以说,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圣人,学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贤人,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的是凡人.不论是圣人、贤人,还是凡人,都能达到至诚、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惟困而不学者不能致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2)天性与人性合一
天道与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达到了那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创制天下的大纲,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
(3)理性与情感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表现在理性与情感的合一.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为了追求与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鬼神与圣人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了鬼神与圣人合一.《中庸》第二十九章:“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质证于鬼神没有疑问,就算是懂得认识了天;等到百代以后圣人出来也不会有疑问,就算是认识了人.说明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中的天包括鬼神,人则包括圣人.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含有圣人合一.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总称.所以古人的天的要领里也包含了死人(祖先)的成分,天字本身就是大人站在天下,头顶蓝天.
(5)外内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外内合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揭示了外内合一.其文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合外内之道,即外内合一,外内合天诚.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外内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或者说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或者说是知与行的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