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求宗璞生平、著作、文革期间的遭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0 14:12:08
求宗璞生平、著作、文革期间的遭遇
求宗璞生平、著作、文革期间的遭遇
宗璞
  宗璞(1928—)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退休于中国社会科学业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中国著名作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1928年7月生于北京,十岁时随家庭南迁到昆明.上过南菁小学和西南联大附中.194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转人清华大学外文系,1951年毕业.曾在中国文联、文艺报等单位工作.1960年调《世界文学》编辑部.“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红豆》曾受到不应有的批判.“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后来又抱病奋力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其第一部《南渡记》已于1987年问世,获得了好评.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成名作为1957年的短篇小说《红豆》.新时期她开始大量发表作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三生石》(获第 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蜗居》、《我是谁》等.1988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南渡记》,1996年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四卷本《宗璞文集》.近年来又抱病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铁箫人语》
  宗璞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宗璞在病中苦耕,历时7年,《南渡记》的第二部《东藏记》终于面世.计划中尚有《两征记》、《北归记》,是总书名为《野葫芦引》的多卷长篇系列.
  宗璞以她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建立起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众多的人物命运和世相心态,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中缓缓展开,伏有大气磅礴的布局.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在阅读中竟令人有如置身于《红楼梦》的语境之中.读《东藏记》这样隽永而精致的小说,真是受益又享受.还有《紫藤萝瀑布》
  主要作品:
  《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弦上的梦》,《三生石》,《宗璞小说散文选》,《野葫芦引》:《东藏记》、《南渡记》、《两征记》、《北归记》,《总鳍鱼的故事》,《蜗居》,《我是谁》,《紫藤萝瀑布》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原本热情而单纯的宗璞,经历了预想不到的人世沧桑和民族灾难.文革中,她的家被抄,父亲被揪斗后关进“牛棚”,自己也在单位被红卫兵揪斗.十年里,她尝尽了人情冷暖,看遍了形形色色的丑恶和人性沦丧.或许正像其早期顺境造化了她一样,这一时期的痛苦、磨难和坎坷,也从反面“造化”了她——十年间遭遇的一切,不时震撼她的心灵,使她的梦幻破灭;极端压抑的生存境况,促使她能够认真思虑生命存在的底蕴.
  于是,等她搁笔十二载,1978年以短篇小说《弦上的梦》重登文坛时,她的创作虽仍保留了青年时代的那种清新、朴素、优美的风韵,但少了些单纯、透明,多了份沉郁和沧桑.无论是《弦上的梦》,还是《我是谁》、《三生石》等作品,都具有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意味,呈现出痛定思痛、悲愤深广的时代特色.与此同时,这一时期作品的女主人公,也由第一阶段单纯、清丽的年轻女性,改换为饱经沧桑却意志坚定的中年女性,如慕容乐、梅菩提等.这一转变,是时代给她的创作留下的深刻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