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诗歌是咋分类滴?有几种朗读方式?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3 01:59:54
诗歌是咋分类滴?有几种朗读方式?
现代诗歌,请求讲详细一点
诗歌是咋分类滴?有几种朗读方式?
现代诗歌的分类也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基本的有以下几种:
  (1)叙事诗:
  一种具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诗歌.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我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抒情诗:
  一种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诗歌.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
  (3)格律诗:
  一直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4)自由诗:
  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我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5)散文诗:
  一种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诗歌.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6)哲理诗:
  一种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歌.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绝句,新诗则一至四句均有出现.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白居易的《长恨歌》;苏轼的《琴诗》;陈毅的《冬夜杂咏.青松》.
  (7)题画诗:
  一种按图意或者为图配上文字的诗歌.我国题画诗的产生、历来被认为始于唐代,创始者为杜甫.如若说题画诗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以现有的资料看,那是唐代才有的事.若不是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而是把不直接题在画面上的吟画、题画、论画以及题扇画、题壁画、题屏风画都看作是题画诗的话,那么,从现有资料看,在六朝时已经有了题画诗.如《全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诗》中,就收有东晋桃叶的《答王团扇歌》三首,其一是:"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与郎却喧暑,相忆莫相忘."特别是由梁至北周的杰出诗人庾信,在梁朝时,曾作《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生动地描绘了屏风上的各优美画面.
  1、重音:(包括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
  ⑴ 语法重音指根据语法结构特点而重读的词语.
  由主语谓语构成的诗句,谓语是说明主语情况下,一般要重读.例如:“我们新鲜.我们净朗.我们华美.我们芬芳.”(郭沫若《凤凰涅槃,凤凰更生歌》)
  主谓宾结构的诗句,宾语重读.例如:“月光恋着海洋,海洋恋着月光.”(刘半农《情歌》)
  谓语前加上修饰语的诗句,则修饰语重读.例如:“霖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沈尹默《月夜》)“呼呼”“明明”这两个修饰语就取代了重音的位置.
  ⑵ 强调重音指为强调语意重点而重读的词语.强调重音没有固定的位置,朗读时要根据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来确定.下面几种情况应处理为强调重音:
  对表达诗人思想感情很重要的词语.例如:“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好”是人民对周总理最高的评价,表达了诗人和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敬意.
  表示对比,有突出句意作用的词语.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重读“死”和“活”,使两种人形成鲜明对比,极具艺术感染力.
  与上文有照应关系的词语.例如:“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郭沫若《天上的街市》)重音只有落在“灯笼”上,才能与上文“你看那朵流星”挂起钩来,构成比喻关系.
  为了强化听者印象,诗句中列举的同类成分.例如:“我们对着高山喊,我们对着大地喊,我们对着森林喊……”重读“高山”“大地”“森林”能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
  语法重音没有强调重音明显,一旦句中出现强调重音,语法重音便要服从强调重音.
  2、停顿:
  停顿表现在诗歌的朗读中主要指节拍.朗读时,根据诗句内部词语的疏密将其分成几段,以体现节奏的鲜明,语言的韵味,这样的停顿方式称为节拍.
  朗读新诗,不能机械地依据字数来划分节拍,要兼顾诗歌的内容和结构,各行的节拍数要匀称、均衡,使其有一种和谐整齐的韵律美.例如《天上的街市》第一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第一、三句为三个节拍,第二、四句不完全按照字数分为四个节拍,仍然是三个节拍,朗读新诗时,为了保持整齐和谐的美,宁可把句中词语挤得紧些,也不能把语意关系密切的诗行分成不同的节拍.
  3、语气:
  语气是人们用以表达感情和态度的声音,也就是俗语说的“口气”.诗人的思想感情是丰富而复杂的,有欢乐、愉快、悲伤、沉痛、压抑、沉重、激动、不安、惊讶、绝望、怀疑、感叹等各种感情.朗读时,要用相应的语气将其恰当的表达出来.例如臧克家的《三代》:
  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爸爸在土里流汗;
  爷爷
  在土里葬埋.
  诗人紧扣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摄取三个艺术画面.从时间上看,三个画面前后紧密相承.今天“在土里流汗”的爸爸到明天又该被埋葬了,到那时“在土里洗澡”的孩子必定还要重复父辈和祖辈的命运.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岁月不居,农民的境况却没有丝毫的更改.朗读时要选择低沉的语气、降抑的语调、舒缓的节奏,读出诗中包含的旧中国农民的痛苦、辛酸和诗人的同情、悲愤!再看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江山多娇人多情,
  使我白发永不生!
  对此江山人自豪,
  使我青春永不老!
  这是一首歌唱祖国壮丽河山的优美诗篇.它不仅展示了桂林的山水之美,抒发了诗人爱桂林、爱祖国的感情,而且让人感受到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朗读时,要以饱满的热情,亲切的语气,轻松的节奏,活泼自如的韵调,读出诗人的山水情,祖国心.
  从朗读新诗入手,坚持朗读训练,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文学趣味,提高语文素养都将起到良好的作用.
  下面说说朗诵技巧:
  1、理解诗意是朗诵的基础
  诗,无论是格律诗,还是自由诗,也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决不是无病呻吟、玩弄文字游戏,而都是有感而发,缘事而发.那么,诗人“感”什么?“事”什么,作为读者和朗诵者,我们要去体会、揣摩和理解,只有理解诗的内容,朗诵时才能表现与发挥.因此,我说:理解诗意是朗诵的基础.例如: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表现的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为爱情奉献一切的赤诚.那么,朗诵这首诗时必须突出主人公刚正不阿的性格和对爱情坚贞不渝的追求.每节的前半部分语调高亢,而后半部分语调则要舒缓.郭小川的《秋歌》,以秋为题,展现了祖国大地上广阔的秋景.从海岸的青松到江南的桂花,从草原的骏马到东北的青山,诗人以全景式的综览,描绘出一幅恢弘的画卷.
  2、把握感情是朗诵的前提
  感情这东西人人都有(除非没有灵魂),或爱或恨,或笑或哭,或喜或忧,如此等等.我们前面讲过:诗都是有感而发,缘事而发,诗人的情感又最丰富,因此,把握好原诗的感情和诵诗的感情尤为重要.怎样把握好呢?首先要了解诗歌的内容,其次要把握诗歌的主题,再次要体味诗人的情感,然后还要和自己的感情融合在一起,进行艺术再加工,使诗歌朗诵充满诗情画意,引人入胜.例如: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余光中的《乡愁》、陈毅的《梅岭三章》,感情截然不同.我们在朗诵时一定要注意.
  所以说,不同情感的诗要用不同的情感去朗诵.大家知道,苏轼和柳永都是宋代大诗人(词人),他们各自代表豪放派和婉约派.由于他们的风格不同,意境不同,所以有这么一个传说,苏轼管翰林学士时,曾问幕下士:“我词何如柳七?”幕下士答道:“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