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初中七年级人教版上下册历史总结分点总结(政治制度,经济,文化,思想,军事,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乡土史等)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11/11 00:43:09
初中七年级人教版上下册历史总结分点总结(政治制度,经济,文化,思想,军事,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乡土史等)
初中七年级人教版上下册历史总结分点总结(政治制度,经济,文化,思想,军事,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乡土史等)
1.秦国的商鞅变法:
答:内容:鼓励农民开垦土地;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耕战;建立郡县制.
意义:变法使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基础.
2、秦始皇的统一措施(对秦始皇的评价):
答:(1)、政治上,加强中央专制集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设立郡县制.
(2)、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
(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
(4)、军事上,为了抵御匈奴,修筑长城.
3、秦王朝进行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的统一,你认为好处在哪儿?秦的统一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力,其进步又在哪儿?
答:好处:统一文字解决了原先六国文字异形的状况,便利了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统一货币,将战国后期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流通的货币,解决了携带、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交流;统一度量衡,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统一车轨,解决了交通的不便,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和地区间的联系.
进步:(1)、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发展.(2)、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3)、有利于加强军事的力量.(4)、有利于巩固民族的团结.
4、汉武帝的巩固统一措施(对汉武帝的评价):
答:(1)、民族政策:北击匈奴(卫青和霍去病大败匈奴),河西屯边,西南开边,东北拓展,西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2)、经济政策:废半两钱,改铸五铢钱.在关中开凿六辅渠和白渠.治理黄河.
(3)、文化政策:“独尊儒术”(董仲舒提出),兴办太学(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5、六朝时期南方地区得以开发,最主要的原因:
答:(1)、南方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发展.
(2)、由于北方的长期战乱,造成人口大规模的南迁,一方面改变南方人少地广的局面,有利于垦辟荒地;另一方面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经过统治者和老百姓的长期开发.
6、从六朝经济开发的史实出发,联系当地实际,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对社会交流
对经济发展的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哪些?
答:无论是六朝的经济开发,还是当今改革开放,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带来了先进生产力和劳动力,促进闭塞、贫困、落后地区的开发;促进交通道路的畅通;促进先进技术的推广;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促进新兴城镇的兴起和繁荣.(再举例)
7、你是如何理解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含义?举出我国历史上体现这种浩然之气的事例?当今社会我们如何提倡这种浩然正气?
答: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发生什么变化,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不能变的,这就是这句话的含义.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举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司马迁忍辱负重著《史记》,文天祥正气歌,岳飞抗金.当今社会,仍有很多意志薄弱的人,经不起金钱和物质的利诱,成为腐败分子.社会大力宣传这方面的素材,鞭挞不良风气,形成一股正气,使浩然之气发扬光大;个人应加强做人准则、品行素养、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提高,使浩然之气蔚然成风.
8、百家争鸣:
思想家 代表 代表作 主张
儒家 孔子 《诗》、《书》、《春秋》 提出“仁”和“礼”的学说.他注意“因材施教”,教育学生对 “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学习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孟子 《孟子》 主张“仁政”,“民贵君轻”,重视人的作用.提倡做人要有骨气.
道家 老子 《道德经》 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子 《韩非子》 认为历史是发展变化的,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主张由君主掌握一切大权.
墨家 墨子 提倡兼爱、非攻、节俭.
兵家 孙武 《孙子兵法》

9、司马迁有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对照他和屈原的经历和成就,你如何看待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出哪些人生道理?
答:司马迁忍辱负重,为了成就《史记》;屈原愤而投江,为了表达对楚国的忠贞.一生一死,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但他们都是为了理想和抱负,体现了两位伟人的崇高人格.因此,他们都受到人民的尊敬、热爱和推崇.(感悟自己发挥)

初一下册
1、 对“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评价:
答:(1)、知人善任.他用人不计资历出身,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2)、虚心纳谏.唐太宗在位期间,进谏的大臣很多,以魏徵最著名.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在位20余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物价廉价,社会呈现出安定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
2、比较秦朝和唐朝:
秦朝 隋朝
统治时间 15年 38年
统一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力、兼并混战的局面,第一次实现全国统一 结束了自西晋以来的长期分裂割据状态,重建全国大一统的局面.
政治制度 1、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2、 郡县制 1、 三省六部2、 科举制
伟大工程 长城 运河
灭亡原因 1、 法律严酷2、 兵役、徭役繁重 1、 苛政猛于虎2、 骄奢淫逸,滥用民力
影响 1、 汉承秦制2、 汉接受秦亡教训,休养生息 1、 唐承隋制2、 唐接受隋亡教训,贞观之治
3、比较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他们有哪些共同点,哪些不同点?你对哪位皇帝评分最高?
答:他们的共同点:(1)、富有才干;(2)、英武果断;(3)、勇于创新.
不同点:(1)、秦始皇统治手段过于严厉,比较残暴.(2)、汉武帝也有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一面,虽有巩固国防、开疆拓土之功,但耗用民力过度给社会带来危害,好在尚能悬崖勒马.(3)、唐太宗则统治开明、宽容一些,能虚心地纳谏,容易听进意见,对民族关系的处理,主张“华夷一家”,尤为可嘉.
4、复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你用史实证明此论断:
答:(1)、三国时期: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领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夷洲),开始了大陆与台湾的大规模交往.
(2)、隋朝:朱宽率领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流求)
(3)、元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理澎湖和流求(今台湾).
(4)、清朝: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康熙时,台湾归于清朝版图,清政府设立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
(5)、二战后:日本投降后,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收复台湾、澎湖列岛,重新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5、比较秦汉与隋唐的官员选拔方式,列举它们的不同点,联系现实生活,你认为,推举与考试,哪种方式更容易得到人才?更能体现公平竞争的精神?
答:秦汉与隋唐官员选拔方式的不同点:秦汉时期是推举,隋唐时期是考试.推举往往要对被推举者长期观察或考核,如果推举人大公无私,严格遵照推举标准,认真考核人士,那么,推举方式确能获得贤能之士.反之,如果推举人徇私舞弊,不严守选举标准,那么推举方式就容易产生弊端.考试方式看重选拔者的学识,学识能力的考核,可以制订合理的考核评判标准,可以建立考试制度,更能体现公开、公平的选举精神.但是.如果考试内容不切实际或考核评判标准过于死板,那么,即便做到公开、公平,也不能获得真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