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子夜的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0 17:20:14
子夜的读后感
子夜的读后感
子夜读后感
茅盾的《子夜》,当初看的时候没想那么多,只是有点闲,或者说懒,懒的做别的,就找个大砖头打发时间,没想到自己能看进去. 心想着也就十几页,顶多几十页,就缴枪了,没想到,我意识到的时候,已经看完了. 《子夜》标志着茅盾的创作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成熟阶段,是我国现代文学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的长篇.它从一九三一年十月写起,至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完稿.在动笔以前,还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准备和构思的过程. 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的矛盾和斗争,是贯串《子夜》全书的主线.环绕这条主线,《子夜》反映了一九三零年左右革命深入发展、星火燎原的中国社会的面貌.1930年5月的一个夜晚,上海滩工业大亨吴荪甫和吴二小姐芙芳、姑老爷金融财阀杜竹斋正在戴生昌轮船局迎候从老家双桥镇避乱而来的吴老太爷.靠《太上感应篇》作精神依托、二十五年不曾跨出书斋半步的吴老太爷,实际上已是一具古老的僵尸,一到上海,资本主义都市的气息立刻使他风化了.吴老太爷因刺激过度得了脑溢血,当晚就咽了气.第二天,吴府大办丧事,各种人物云集吴家.主人公吴荪甫因投有巨大资产的家乡双桥镇农民造反,城里的裕华丝厂工人怠工,显得很是忧愁.但当他听到杜竹斋讲到金融买办赵伯韬、尚仲礼要拉他们组织秘密“多头”公司,搞公债投机时,眼里马匕闪出兴奋的光彩,丢下丧事立即找赵伯韬谈判,心里构思着一个大计划:吞下一切中小实业家,成为工业霸主.他和太平洋公司总经理孙吉人、大兴煤矿公司总经理王和甫几番筹划终于成功,组成了实业界财团“益中信托投资公司”.吴荪甫在公债投机中得手,“益中”仅花五六万就吞并了估价30万的八个厂.吴把汇集的全部资产做起公债来,先做“空头”,后改做“多头”.赵伯韬是上海公债市场里的魔王,有美国人撑腰,又和军政界有联络,神通广大.他要搞金融托拉斯来控制工业资本,并扬言要“直逼到吴老三垮台,益中公司倒闭!”吴荪甫既要扩厂搞实业,又要搞公债投机,资金紧缺.杜竹斋又在节骨眼上退出益中.一些储户纷纷要求提前取款.为了与赵伯韬斗到底,吴收买赵的情人刘玉英、经纪人韩孟翔做内线.但是阎军突然全线出动,四天之内要打到济南,公债猛跌,“多头”面临惨败的威胁.为了转嫁危机,吴荪甫下令工人工资按八成扣发,闹事者以武力镇压!工贼屠维岳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工潮掀起,吴荪甫被困在厂内,如惊弓之鸟,狼狈地从后门溜走.为了摆脱烦恼,寻求刺激,吴荪甫一伙带上交际花徐曼丽去江上游乐,由于开足马力,结果撞翻了一条舢板.赵伯韬找上门,扬言要实行全面经济封锁.益中终于败给了西方的“洋行”和东方的“会社”.吴荪甫感到自己要山穷水尽了.但他还是孤注一掷,要和赵伯韬进行最后的较量,甚至把吴府住宅的地皮都押了出来.“多头”与“空头”决战的时刻到了,赵伯韬掌握了吴荪甫一伙的底细.吴最后抛出150万“裁兵”公债,这时如果杜竹斋能加入吴的行列,吴就能取胜,但是杜竹斋趁他们压价时站到了赵伯韬的一边,大量扒进.吴荪甫一败涂地,准备用手枪自杀,但并未开枪.最后吴荪甫与少奶奶在子夜的钟声里出码头避暑去了. 通过上述这些描写,《子夜》揭示出了作为民族工业资本家的吴荪甫的两面的性质:他和帝国主义及其卵翼下的买办金融资本家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劳动人民,特别是工人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在帝国主义统治下,中国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永远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这是历史的必然的法则,谁也不能够改变或者动摇它.当时在有关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中,托派分子曾竭力散播帝国主义的入侵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占优势,中国社会性质已是资本主义的反动论调.他们抹煞华洋资本之间的差别,掩盖帝国主义扼杀中国民族工业这样一个铁的事实,企图用“左”的词句来反对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以达到他们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子夜》关于吴荪甫这个典型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的刻划,给了托派这种谬论以有力的回答. 除吴荪甫外,茅盾在《子夜》中还创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的思想面貌、精神状态都打上了时代和阶级的深刻印记.屠维岳是吴荪甫手下得力的鹰犬.正象作者着意渲染吴荪甫的才干和魄力一样,他也用不少笔墨渲染了屠维岳的“机警、镇定、胆量”.吴荪甫不能改变自己的失败命运,屠维岳的阴谋诡计也终于破坏不了排山倒海的工人运动.越伯韬是美帝国主义所拳养的买办金融资本家,是半殖民地的特有产物.他凭借蒋介石的法西斯政权的力量,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具有压倒吴荪甫的优势.他不仅操纵了上海的公债投机市场,而且还一手扼住了民族工业的咽喉.他狡狯、阴狠而剽悍,玩弄女性,荒淫无耻.作品虽然对这个人物的政治社会关系揭示得还不够充分,但从篇幅不算很多的描写中,已经淋漓尽致地刻划与暴露了他的流氓本性.冯云卿是在土地革命风暴下逃亡上海的“吃田地的土蜘蛛”.他把农民的血汗拿来换取大都会里的“寓公”生活,同时在公债市场上进行投机活动.通过他用自己女儿作“美人计”的一幕丑剧,作品一方面尖锐地揭示了走向灭亡路上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无耻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也突出地刻划了赵伯韬的卑鄙的形象.冯云卿的活动所占篇幅虽然不多,但却是全书不可缺少的部分.此外,如卖身权门、依靠资本家钱袋过活的李玉亭、范博文等一类所谓的“教授”、“诗人”,也都写得各具有特色.作者曾说,他打算把一九三年的“新儒林外史”“连锁到现在本书的总结构之内”,这个打算虽然没有全部实现,但从李玉亭、范博文等人物身上也多少显示了当时某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堕落、空虚的精神面貌. 茅盾特别擅长刻划人物的心理状态.他不是对它们作静止的和孤立的分析和描写,而是在时代生活的激流里,在尖锐的矛盾和冲突里来时行细致、深入的刻绘.他让吴荪甫同时在几条战线上作战,让他不断处在胜利和失败的起伏的波澜里,时而兴奋,时而忧虑,时而指挥若定,时而急躁不安.这样,吴荪甫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就毫发毕露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杜竹斋的唯利是图的性格,在公债市场的决战阶段显得分外清楚.李玉亭两面讨好的豪门清客的心里,在吴、赵两家明争暗斗最为紧张的时候暴露得格外分明.茅盾还在很多地方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情绪的变化,借以鲜明地显示人物的性格.他决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他写景即所以写人.有时是因情取景,有时是借景写情,情景交融,文无虚笔. 《子夜》的语言具有简洁、细腻、生动的特点.它没有过度欧化的语言,偶尔运用古代成语,也是恰到好处,趣味盎然.人物的语言和叙述者的语言,都能随故事和人物的性格发展变化而具有不同特色,使读者能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子夜》的艺术结构是宏伟而谨严的.全书共十九章,一、二两章交待人物,揭示线索;此后十七章,一环扣紧一环,头绪繁多而又有条不紊,各有描写重点而又共同服从于全书的中心.第四章写双桥镇农民起义,虽然这条线索没有得到继续发展,对全书说来使人略有游离的感觉,但它反映了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的面貌,显示了吴荪甫与农村封建经济的密切关系和他对农民起义的势不两立的态度,仍然是全书的一个重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组成部分.贯串全书的主线是吴荪甫和赵伯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但与此同时,又或实写,或虚写,处处显示革命力量的蓬勃发展.最后结尾处侧面带出工农红军的日益壮大,以此来对照吴荪甫失败的命运,指出了中国的真正出路所在. 《子夜》的成功决不是偶然的.同文学史上所有成功的作家一样,茅盾特别注意于研究人以及人和人的关系.他有广泛的社会经验,又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各种现象,揭示其重大的意义,形成作品的主题思想.《子夜》的孕育和产生正是这样的.茅盾对我国古典小说《水浒》和《儒林外史》特别喜子,又曾广泛地阅读外国著名作家的作品.对中外优秀文学遗产,他都能经过咀嚼,消化而加以吸收,取精用宏,“消化了旧艺术品的精髓而创造出新的手法”.这也是《子夜》获得成功的重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原因之一. 对于工农群众运动的描写,在《子夜》中不能算是成功的地方;特别是描写工人罢工斗争,缺点更为明显.作者用了很大篇幅来描写这方面的斗争,一方面是想展示作为民族资本家的吴荪甫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这种描写来批判当时“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但是因为正面形象过于单薄无力,不能显示出革命者英勇斗争的精神,所以作者的创作企图未能圆满地实现.作者后来曾经指出产生这方面缺点的原因:“这一部小说写的是三个方面:买办金融资本家,反动的工业资本家,革命运动者及工人群众.三者之中,前两者是直接观察了其人与其事的,后一者则仅凭‘第二手’的材料,——即身与其事者乃至第三者的口述.这样的题材的来源,就使得这部小说的描写买办金融资本家和反动的工业资本家的部分比较生动真实,而描写革命运动者及工人群众的部分则差的多了.” 《子夜》的产生,正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在反革命文化“围剿”中迈步前进的时候,它显示了左翼文学阵营的战斗实绩,从创作上证明了无产阶级文学是一种不可战胜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