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近现代史的 革命与 改良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5 16:11:04
如何看待中国近现代史的 革命与 改良
(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主要是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为代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2)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继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思想启蒙、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和新文化运动兴起,构成了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3)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学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思想历程.中国人民第一次真正找到自己的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1918年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后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1922年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标志开始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1927年工农武装割据的提出表明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1953—1956年三大改造,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1956年中共八大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探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
中国思想近代化发展的特征:
①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②学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复杂历程.③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几次重要思想争论或论战:
①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是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②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思想斗争,是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
③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掀起了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④问题与主义之争是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论战;⑤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继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思想启蒙、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和新文化运动兴起,构成了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3)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学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思想历程.中国人民第一次真正找到自己的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1918年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后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1922年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标志开始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1927年工农武装割据的提出表明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1953—1956年三大改造,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1956年中共八大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探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
中国思想近代化发展的特征:
①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②学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复杂历程.③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几次重要思想争论或论战:
①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是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②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思想斗争,是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
③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掀起了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④问题与主义之争是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论战;⑤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