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篇丰收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0 18:03:36
找一篇丰收的作文
丰收的味道
云朵奔涌着,把一缕缕七彩光线流泄到玉米地上.鸟儿低旋在玉米棵上空歌唱,玉米和人们一起走进暮色.
路上洒满了欢歌笑语,老人的脸上盛开着菊花,少妇的白皙的脸上有芍药在摆动,而孩子们的脸上挂满了一个个的红透的苹果.惹得鸟儿放声歌唱,羊群也撒了欢,全然不顾头顶上那一记记清脆的鞭响.然而这一切都淹没在拖拉机的哒哒哒的忙碌之中,远远望去,一座座的小山犹如蜗牛一般缓缓的在乡间小路上移动.
拖着疲惫的身体,哼着不知名的小曲,我也踏上了回家的路.此时,才感到手在隐隐作痛,肿胀的不敢屈伸,似乎有千百只小虫在钻咬我的手心,好像手心被磨裂了千百个小口.一旦,有了放松的机会,疼痛便随之而来.拜这些玉米所赐,我的双手已经遍体鳞伤了.手疼了,胳膊酸了,腿麻了,脚也肿了,就连肚子都呱呱叫了.
今年的玉米太大了,一只手都握不过来,直愣愣的斜插在玉米杆上,还经常和你的脑袋过不去,一个不留神,脑袋便和玉米撞出火花.似乎生怕丰收篮里少了它的位置.
说也奇怪,一投入到劳动之中,虽然又已经通身是汗,但感觉自己还有使不完的劲头,好似暗中有神仙相助!掰玉米时,大家兴致勃勃,干劲冲天.装车时,大家可是傻了眼.老天呀,这么多,什么时候装玩呀!我不禁感叹.愁死我了!可是婆婆却身先士卒,我哪敢落后呀?牙一咬,眼一闭,心一横,满脑子就是一个念头:装车!
一场激烈的战斗结束,车已经高不可攀,玉米都已经就位,只剩车下的人两手撑着腰,仰着头,呵呵的笑了.
稍不留神,已经到了家门口.刚才还觉得回家的路那么漫长,而此刻却和扑鼻而来的饭香撞个满怀.
“奶奶,今天晚上,您准是炖的鸡,真香呀!我的腿都迈不动步了……”未进家门,我便大喊大叫.
“馋丫头!就知道吃!累了吧,细皮嫩肉的,快来我看看,”说着,拉着我的手“你看看把孩子累的,快进屋躺一会,奶奶给你盛肉吃!”
“奶奶,我不累.一闻到鸡味就不累了!”
“这个傻孩子……”.我傻傻的会心一笑,一股暖流以透遍全身.
暮色开始四合,月亮悄然的爬上树梢,我好像在海底漫步,突然想起苏轼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感觉惬意!一片寂静,白日的喧嚣被蟋蟀的歌声淹没了.
带着疲惫的笑涡我悍然进入了梦乡.
好一个金秋的季节,好一个金秋的收获!
丰收
历史上的国王、皇帝的战争、起义,很容易被忘记.然而,某天的一小块时光,犹如难得的宝石一样深藏在现代繁华的都市里,于是,我想起了天坛.虽然从未去过天坛,但我见过天坛,在电视里和书本里,雄伟壮观、庄严肃穆的样子.有人说:“凡是美好的东西都是实在的,而美好的东西永远不会消逝,整个宇宙保存着美好的东西,就好象把珍珠串在项链里.”天坛就是一粒珍珠,串在时间的项链里,越是久远它越是光彩夺目.天坛是专为祭祀上天和祈求丰收的场所,分“圜丘”、“祈谷”两坛,同建在一个园子内.圜丘坛在南部,是天神的地方.祈谷坛在北部,是祈求丰收的地方.从明朝到现在,天坛都是古老传统的样子,然而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怀着诚意向它祈福.任何时代的人都希望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天坛走到现在,它也许更能懂得人们的心思,懂得大家祈诚的祝愿.其实并没有古和今、传统和现代的区别,人们共同的目的只是希望美好和幸福罢了,这就是我们共同祈祷的丰收.
天坛围墙平面南部为方形,象征地象,北部为圆形,象征天象,此墙俗称天地墙.这是依照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观念来的.于是天坛就变得神圣和庄严.这是我们国家的传统,也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我们朝拜它是在朝拜我们的祖先,朝拜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因为只有国家富强才能社会安康、人们幸福.现代的人们啊,应该懂得感恩,感恩我们的民族,它赋予我们坚强不屈的精神;应该懂得珍惜,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应该懂得进取,只有这样天神才会赐予我们丰收.
听说天坛有块“天心石”,只要你站在它的上面呼喊,你就会听到它传来明亮而清晰的回响,仿佛来自天上.就让我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栖息,朦胧的躺在星空下,听心灵撞击天坛的声音,丁丁当当.在这一刻,我获得丰收.
丰收的忧虑
夏收刚完毕,我在电话里问父亲今年收成如何.父亲说今年小麦收成不错,亩产可达800多斤,也算不错的年景了.他的话让我很高兴,对于丰收,对于粮食,我这个农民的儿子,永远的充满了对大地的感恩之情.
可是这种愉快的心情,没有保持多久,我就看到一则新闻.
它说安徽省夏粮总产预计80亿公斤,比上年增加10亿公斤,其中小麦总产75亿公斤,比上年增加10.7亿公斤.就目前来看,夏粮丰收已成事实,眼前对于农民来说,关键是粮食的增产能不能带来家庭的增收,会不会“谷贱伤农”.对于人民的疑惑,国家粮食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刘小南指出,粮食购销市场放开以后,粮食的价格主要是由市场供求形成,粮价一定程度的波动是正常的.
我知道刘副司长所说的市场是个什么东西,国家也正在努力和国际接轨,全面实行市场经济,让市场主导一切,像淘金一样,吹净黄沙始得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可是当一些人口口声声把市场当作流行语一样宣扬时,我想知道,我们政府何曾以市场为法则,引导过农民,让他们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觉得把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推下水无异于谋杀.所以,对于永远不会算计,不知道市场为何物,朴实的农民来说,丰收可能意味着一种灾难,就像我们从前学的叶圣陶先生写的《粜迷》一样.
所以周一,打电话回家对父亲说,如果要卖粮食的话,现在就卖吧,过阵子还不知道是什么行情呢.
去年以《中国农民调查》为热点,全社会关注三农问题,确实给农民、农村、农业带来一丝光明,再加上近几年的歉收,和农民抛荒撂田,造成当年的收成,不够当年消费的,去年年末的粮价有点像六月的天气看着涨,给城市造成不少恐慌,为了平衡粮价,国家不得不大量调集国库的存粮,同时也给一些麻木政府官员,敲响了警钟,敢情把城市建的再漂亮,没有粮食吃,市民也不会安稳在街道上看风景.
终于等来中央政府重视和改善农村税收政策,加大农村投入和引导,来重新振兴农村经济了.
可是我知道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很难有长记性的民族,从来都是脚疼了医脚,手疼了医手,好了疤忘了痛,好似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刚挨一巴掌,大人给一块小糖,就眉开眼笑,乐呵呵的自己玩去了.比如三年灾害,保守的估计,我们饿死了一千多万人,一千多万是什么概念,我们历代的封建王朝,也没有在三年内,让他的子民,死了这么多人啊!可是现在谁还记得,直到现在国家还遮遮掩掩的,把这一切归结于自然灾害,可是根据当时的气象数据表明,这根本就是推卸责任的结论.
没有粮食吃,在饥饿人的眼里,再伟岸的高楼,再宽阔的马路,再漂亮的女人,他远不如一个馒头更重要.
现在我真怕十几年的努力,会成为一个巨大绚烂的泡沫,还没来得及欢呼,它就轰然破灭.
但愿我不是杞人忧天!
穷困与丰收
对于农人来说,越是在穷困中便越是渴望丰收.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里,多数人的渴望有可能成为现实,其成份既有天从人愿,也有社会帮助,最主要的则是个人因渴望而激发出的努力,雪上加霜的事毕竟是较少发生的.
艺术创作也应当是这样.
有人说“青春是最为美好的诗篇”,有人说“愤怒出诗人”,“爱情出诗人”等,这些只是说明了诗歌可以生动地表现人类的各种感情;越是生动活泼的情感越是能够为诗歌这种艺术形式所表现.而最初的“诗人”却大都是为激情所驱使,青春年少正是激情勃发,是人生最为生动活泼的时期,才最易显现出“诗歌状态”,但要成为真正的诗人,恐怕还得经历种种“困”境,百炼成钢.
那些从事其它艺术(包括文学)形式创作的人则可能要比诗人更为艰苦,他们往往需要如农人一般加倍的努力,耕耘不缀,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著名音乐作曲家舒伯特的人生颇有意味.一直生活在穷困中的他,在31年的短暂人生中谱写了大量乐曲,其中名篇叠出,并凭此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他的创作灵感常常源自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是故有人断言,倘若舒伯特非常富有的话,他就很可能不能够成为著名的音乐家,名垂青史.也许是吧,但我以为倘若舒伯特生活状况比较好些,譬如能够达到小资或中资水准,或者得到的关心友爱更多一些,那么,他的艺术生命必将大大延展;凭借他具有的天分,极可能成为空前绝后的伟大音乐家呢!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鞋底鞋帮同时坏”,以便让物品在使用中达到较好的平衡,物尽其用.这在经济学中被称作“木桶效应”——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板.现在我们就很清楚了,舒伯特的艺术之水为他最短的那块即寿命限制死了,而他的生命之所以太过短暂,难道不是和贫困的生活状态密不可分吗?这是不是可悲又可叹呢?同样,做为绘画大师的梵高,似乎是命运太过坎坷,“李广数奇”,然而,他若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就可以自费办画展等,很可能早已成名,而决不会到死都没有能够卖出一幅画作.
眼下,我的处境有些不妙,失业已有颇长一段时日.好在我还能够得到亲朋好友的资助和鼓励.我想,我要比当初的舒伯特们幸运许多——生存和温饱毕竟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危机,或者说较为严重的危机.虽说自己已浪费了不少的人生岁月,但即便从现在起开始新的努力,仍较舒伯特的从艺时间长很多.当然,是不是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并不只是受时间的制约,经济的制约,还要受到时代赋予的机遇和个人天赋等因素的制约.有一点可以肯定,便是我的木桶能够盛多少艺术之水,一定不会取决于我的寿命,这是不是我和许多人的共同幸运呢?
云朵奔涌着,把一缕缕七彩光线流泄到玉米地上.鸟儿低旋在玉米棵上空歌唱,玉米和人们一起走进暮色.
路上洒满了欢歌笑语,老人的脸上盛开着菊花,少妇的白皙的脸上有芍药在摆动,而孩子们的脸上挂满了一个个的红透的苹果.惹得鸟儿放声歌唱,羊群也撒了欢,全然不顾头顶上那一记记清脆的鞭响.然而这一切都淹没在拖拉机的哒哒哒的忙碌之中,远远望去,一座座的小山犹如蜗牛一般缓缓的在乡间小路上移动.
拖着疲惫的身体,哼着不知名的小曲,我也踏上了回家的路.此时,才感到手在隐隐作痛,肿胀的不敢屈伸,似乎有千百只小虫在钻咬我的手心,好像手心被磨裂了千百个小口.一旦,有了放松的机会,疼痛便随之而来.拜这些玉米所赐,我的双手已经遍体鳞伤了.手疼了,胳膊酸了,腿麻了,脚也肿了,就连肚子都呱呱叫了.
今年的玉米太大了,一只手都握不过来,直愣愣的斜插在玉米杆上,还经常和你的脑袋过不去,一个不留神,脑袋便和玉米撞出火花.似乎生怕丰收篮里少了它的位置.
说也奇怪,一投入到劳动之中,虽然又已经通身是汗,但感觉自己还有使不完的劲头,好似暗中有神仙相助!掰玉米时,大家兴致勃勃,干劲冲天.装车时,大家可是傻了眼.老天呀,这么多,什么时候装玩呀!我不禁感叹.愁死我了!可是婆婆却身先士卒,我哪敢落后呀?牙一咬,眼一闭,心一横,满脑子就是一个念头:装车!
一场激烈的战斗结束,车已经高不可攀,玉米都已经就位,只剩车下的人两手撑着腰,仰着头,呵呵的笑了.
稍不留神,已经到了家门口.刚才还觉得回家的路那么漫长,而此刻却和扑鼻而来的饭香撞个满怀.
“奶奶,今天晚上,您准是炖的鸡,真香呀!我的腿都迈不动步了……”未进家门,我便大喊大叫.
“馋丫头!就知道吃!累了吧,细皮嫩肉的,快来我看看,”说着,拉着我的手“你看看把孩子累的,快进屋躺一会,奶奶给你盛肉吃!”
“奶奶,我不累.一闻到鸡味就不累了!”
“这个傻孩子……”.我傻傻的会心一笑,一股暖流以透遍全身.
暮色开始四合,月亮悄然的爬上树梢,我好像在海底漫步,突然想起苏轼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感觉惬意!一片寂静,白日的喧嚣被蟋蟀的歌声淹没了.
带着疲惫的笑涡我悍然进入了梦乡.
好一个金秋的季节,好一个金秋的收获!
丰收
历史上的国王、皇帝的战争、起义,很容易被忘记.然而,某天的一小块时光,犹如难得的宝石一样深藏在现代繁华的都市里,于是,我想起了天坛.虽然从未去过天坛,但我见过天坛,在电视里和书本里,雄伟壮观、庄严肃穆的样子.有人说:“凡是美好的东西都是实在的,而美好的东西永远不会消逝,整个宇宙保存着美好的东西,就好象把珍珠串在项链里.”天坛就是一粒珍珠,串在时间的项链里,越是久远它越是光彩夺目.天坛是专为祭祀上天和祈求丰收的场所,分“圜丘”、“祈谷”两坛,同建在一个园子内.圜丘坛在南部,是天神的地方.祈谷坛在北部,是祈求丰收的地方.从明朝到现在,天坛都是古老传统的样子,然而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怀着诚意向它祈福.任何时代的人都希望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天坛走到现在,它也许更能懂得人们的心思,懂得大家祈诚的祝愿.其实并没有古和今、传统和现代的区别,人们共同的目的只是希望美好和幸福罢了,这就是我们共同祈祷的丰收.
天坛围墙平面南部为方形,象征地象,北部为圆形,象征天象,此墙俗称天地墙.这是依照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观念来的.于是天坛就变得神圣和庄严.这是我们国家的传统,也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我们朝拜它是在朝拜我们的祖先,朝拜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因为只有国家富强才能社会安康、人们幸福.现代的人们啊,应该懂得感恩,感恩我们的民族,它赋予我们坚强不屈的精神;应该懂得珍惜,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应该懂得进取,只有这样天神才会赐予我们丰收.
听说天坛有块“天心石”,只要你站在它的上面呼喊,你就会听到它传来明亮而清晰的回响,仿佛来自天上.就让我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栖息,朦胧的躺在星空下,听心灵撞击天坛的声音,丁丁当当.在这一刻,我获得丰收.
丰收的忧虑
夏收刚完毕,我在电话里问父亲今年收成如何.父亲说今年小麦收成不错,亩产可达800多斤,也算不错的年景了.他的话让我很高兴,对于丰收,对于粮食,我这个农民的儿子,永远的充满了对大地的感恩之情.
可是这种愉快的心情,没有保持多久,我就看到一则新闻.
它说安徽省夏粮总产预计80亿公斤,比上年增加10亿公斤,其中小麦总产75亿公斤,比上年增加10.7亿公斤.就目前来看,夏粮丰收已成事实,眼前对于农民来说,关键是粮食的增产能不能带来家庭的增收,会不会“谷贱伤农”.对于人民的疑惑,国家粮食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刘小南指出,粮食购销市场放开以后,粮食的价格主要是由市场供求形成,粮价一定程度的波动是正常的.
我知道刘副司长所说的市场是个什么东西,国家也正在努力和国际接轨,全面实行市场经济,让市场主导一切,像淘金一样,吹净黄沙始得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可是当一些人口口声声把市场当作流行语一样宣扬时,我想知道,我们政府何曾以市场为法则,引导过农民,让他们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觉得把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推下水无异于谋杀.所以,对于永远不会算计,不知道市场为何物,朴实的农民来说,丰收可能意味着一种灾难,就像我们从前学的叶圣陶先生写的《粜迷》一样.
所以周一,打电话回家对父亲说,如果要卖粮食的话,现在就卖吧,过阵子还不知道是什么行情呢.
去年以《中国农民调查》为热点,全社会关注三农问题,确实给农民、农村、农业带来一丝光明,再加上近几年的歉收,和农民抛荒撂田,造成当年的收成,不够当年消费的,去年年末的粮价有点像六月的天气看着涨,给城市造成不少恐慌,为了平衡粮价,国家不得不大量调集国库的存粮,同时也给一些麻木政府官员,敲响了警钟,敢情把城市建的再漂亮,没有粮食吃,市民也不会安稳在街道上看风景.
终于等来中央政府重视和改善农村税收政策,加大农村投入和引导,来重新振兴农村经济了.
可是我知道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很难有长记性的民族,从来都是脚疼了医脚,手疼了医手,好了疤忘了痛,好似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刚挨一巴掌,大人给一块小糖,就眉开眼笑,乐呵呵的自己玩去了.比如三年灾害,保守的估计,我们饿死了一千多万人,一千多万是什么概念,我们历代的封建王朝,也没有在三年内,让他的子民,死了这么多人啊!可是现在谁还记得,直到现在国家还遮遮掩掩的,把这一切归结于自然灾害,可是根据当时的气象数据表明,这根本就是推卸责任的结论.
没有粮食吃,在饥饿人的眼里,再伟岸的高楼,再宽阔的马路,再漂亮的女人,他远不如一个馒头更重要.
现在我真怕十几年的努力,会成为一个巨大绚烂的泡沫,还没来得及欢呼,它就轰然破灭.
但愿我不是杞人忧天!
穷困与丰收
对于农人来说,越是在穷困中便越是渴望丰收.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里,多数人的渴望有可能成为现实,其成份既有天从人愿,也有社会帮助,最主要的则是个人因渴望而激发出的努力,雪上加霜的事毕竟是较少发生的.
艺术创作也应当是这样.
有人说“青春是最为美好的诗篇”,有人说“愤怒出诗人”,“爱情出诗人”等,这些只是说明了诗歌可以生动地表现人类的各种感情;越是生动活泼的情感越是能够为诗歌这种艺术形式所表现.而最初的“诗人”却大都是为激情所驱使,青春年少正是激情勃发,是人生最为生动活泼的时期,才最易显现出“诗歌状态”,但要成为真正的诗人,恐怕还得经历种种“困”境,百炼成钢.
那些从事其它艺术(包括文学)形式创作的人则可能要比诗人更为艰苦,他们往往需要如农人一般加倍的努力,耕耘不缀,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著名音乐作曲家舒伯特的人生颇有意味.一直生活在穷困中的他,在31年的短暂人生中谱写了大量乐曲,其中名篇叠出,并凭此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他的创作灵感常常源自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是故有人断言,倘若舒伯特非常富有的话,他就很可能不能够成为著名的音乐家,名垂青史.也许是吧,但我以为倘若舒伯特生活状况比较好些,譬如能够达到小资或中资水准,或者得到的关心友爱更多一些,那么,他的艺术生命必将大大延展;凭借他具有的天分,极可能成为空前绝后的伟大音乐家呢!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鞋底鞋帮同时坏”,以便让物品在使用中达到较好的平衡,物尽其用.这在经济学中被称作“木桶效应”——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板.现在我们就很清楚了,舒伯特的艺术之水为他最短的那块即寿命限制死了,而他的生命之所以太过短暂,难道不是和贫困的生活状态密不可分吗?这是不是可悲又可叹呢?同样,做为绘画大师的梵高,似乎是命运太过坎坷,“李广数奇”,然而,他若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就可以自费办画展等,很可能早已成名,而决不会到死都没有能够卖出一幅画作.
眼下,我的处境有些不妙,失业已有颇长一段时日.好在我还能够得到亲朋好友的资助和鼓励.我想,我要比当初的舒伯特们幸运许多——生存和温饱毕竟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危机,或者说较为严重的危机.虽说自己已浪费了不少的人生岁月,但即便从现在起开始新的努力,仍较舒伯特的从艺时间长很多.当然,是不是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并不只是受时间的制约,经济的制约,还要受到时代赋予的机遇和个人天赋等因素的制约.有一点可以肯定,便是我的木桶能够盛多少艺术之水,一定不会取决于我的寿命,这是不是我和许多人的共同幸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