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一篇不低于500字的科学24小时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9/25 08:26:44
一篇不低于500字的科学24小时读后感
一篇不低于500字的科学24小时读后感
三十年风花雪月,传说与写真同化;三十年春风化雨,Science in 24 hours伴随着青少年读者一起成长。 天地氤氲,风雅钱塘,“龙凤戏珠”给了人间天堂一个璀璨的明珠西湖;星转斗移,沧海桑田,“科学的春天”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催生了另一颗明珠——《科学24小时》。 三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三十年,对于《科学24小时》却是“播种芳菲朝复暮,汗水流尽花成树”。 三十而立,雄风乍起,看今朝浪遏飞巨轮。 ——题 记 量身裁衣的“发刊词” 宇宙间,似乎一直就在鸣奏着一种永远不会终了、却又听不见的奇妙乐曲。它用那强烈而轻快的旋律,伴和着所有星星自转与相互绕行的优美舞步…… 太阳是银河系一千多亿颗恒星当中一颗很普通的恒星;而我们所的居住的地球,则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中一颗极平凡的行星,她总是那么勤劳、愉快,默默地载负着人类沿着公转的轨道永不停息地向前飞奔,并且绕着自己的地轴不停旋转…… 地球在太阳面前自转一圈所花的时间,叫做“太阳日”。但是,一年之中那365.25个太阳日,时间长短并不完全相同,把它们平均一下,便称为“平均太阳日”。“24小时”就是一个“平均太阳日”。 …… 这是省科普作协首届副理事长、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物理系田志伟教授为会刊《科学24小时》写的发刊词的开头,寥寥数语,就点明了自然界一天“24小时”是怎么产生的;是“从宏观的宇宙变化理论和微观的生命生活规律来阐释《科学24小时》这一命题所含的深意,文章深入浅出,非常含有哲理”。这是一篇以优美的散文笔调写成的“科普范文”,题材新颖,主旨鲜明,娓娓道来,意动神飞,引领读者的思维翱翔在知识的宇宙间。 殊不知,《科学24小时》这个刊名也是田老师提出的。 田老师告诉我,起初大家提出的刊名有很多个,有的叫“科学文艺”,有的叫“科学之春”,有的叫“科苑”,也有的叫“科学时代”、“科学之光”等等,不下十来个。但是,他总觉得这几个刊名太普通、太平常了,没有什么特色,因此就提出了“科学24小时”这个名字。 当然,田老师继续道,有的同志说“科学24小时”这个名字好是好,只是字数长了叫起来有点拗口,后来,它连同其他所提出的刊名,被放到“莫干山会议”上去讨论。 然而,由于北京有个会,田老师没能参加莫干山会议,待他从北京回来,别人告诉说,他提名的“科学24小时”通过了。 之后,他写的发刊词也通过了。 田老师说,当时他看了很多杂志的发刊词。他觉得,这些发刊词大多是大同小异,或者说,只要将文中的刊名换一下,那个发刊词便“放之四海而皆准”,即在任何一本杂志上都能用,没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所以,我们刊物的发刊词一定要写得与众不同,“唯我独尊”——只有《科学24小时》才能用。 最后,田老师写的这个发刊词得到了一致公认。纵然在今天,大家也还那么评价,说“科学24小时”这个名字取得好,很时尚,很现代,越品越有味,越叫越爱听,仿佛宇宙间的一种韵律,“永远不会终了”。 叶永烈与家乡刊物心连心 一说起叶永烈,无人不晓,从《十万个为什么》到《小灵通漫游世界》,从纪实文学“‘四人帮’列传”到《历史选择了毛泽东》等“红色系列”、“叶永烈‘周游列国’”等等,可你并不一定知道,叶永烈老师还是我们《科学24小时》创刊时期的编委呢。 早在1979年5月,浙江省科普创作协会成立之初,为了繁荣科普创作,推动四化建设,创办一种科普刊物作为发表会员作品的阵地的呼声很高,一个月后,理事会便成立了十五人组成的丛刊编委会。叶老师是其中编委之一,因而理所当然地参与了当年会刊拟定刊名及办刊宗旨的意见。 同时,他也积极地为《科学24小时》创刊号撰稿。据创刊人之一周文虎同志回忆:那时候,他“最难忘的是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知道科学文艺是我们的一个薄弱环节,就一连寄来数篇科幻小说,供我们选用。” 1985年7月,我在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进修编辑专业,其间我第一次上叶老师家约稿,那时他还住上海徐家汇漕溪新邨,我不知具体是哪幢,结果在附近邮电所一打听,谁都知道这位姓“科”的作家。从那以后,九十年代里我基本上一年半载登门拜访一次。有一次,因为我们是同乡,我给他母亲请去一尊工艺精致的“送子观音”,让这位老妈妈乐得合不拢嘴,原来她信菩萨。 然而,叶永烈老师信仰科学、崇拜科学家,与科学家广交朋友,把自己全部的智慧和热情献给了中国科普创作事业。并且责无旁贷地把笔触伸向为科学家树碑立传的报告文学领域。 我向叶老师约写这方面的报告文学作品。 叶老师是个有求必应的人。八十年后期九十年代初,他采写兼副省长与科学家于一身的杨纪珂的《爱,在这片土地上》、采写被英国圣三一学院破格选为院士并且是第一位中国籍院士的曹天予的《曹氏四兄妹》、采写我国著名化学家汪猷的《八十春秋赤子路》,连续在《科学24小时》上发表,深受读者欢迎。 不仅如此,他还帮助我约来世界著名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在中国大西北采写的特稿《中国的水土问题》,并亲自代写“编者按”(载《科学24小时》1988年第2期),引起国家有关方面的重视和注意。 叶老师对家乡的科普创作和科普杂志富有深厚的感情。 去年11月,我为省科普作协成立三十周年庆编辑纪念专刊向叶老师约请撰写“卷首语”,结果他如期发到了我的电子邮箱。今年适逢《科学24小时》创刊三十周年,制作纪念专刊时,叶老师不仅再次不吝赐作,而且欣然接受邀请出席我们刊庆大会作科普创作报告。 从办刊角度说,有无名人作品,是衡量一个刊物在社会上或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和份量的重大标志。许多杂志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影响和知名度,“名人效应”至关重要。叶永烈老师总是在关键的时刻为《科学24小时》举起了旗帜。 秦牧说:《科学24小时》办得很活 认识秦牧先生,那是我二十多年前的事。 1989年1 月,我被任命为科学24小时杂志社主要负责人,就稿子而言,当时脑子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要把《科学24小时》已编发的稿件撤掉再重来谈何容易,因为可用的稿子寥寥无几,更谈不上有什么质量了。 暮春,我到广州去组稿,先是拜访了浙江籍著名科普作家、《科学24小时》创刊人之一、暨南大学蛇类学者劳 再答: 精益求精,处处为读者着想。 我知道有一部长篇童话叫《小布头奇遇记》,非常受少年儿童欢迎,曾轰动一时,岂料它原是一个出版社的退稿,理由是不像童话。而叶至善先生在处理这部书稿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它像不像童话,而是它是否有益于少儿成长,是否符合我们时代的需要。当他发现这部书稿内容很好且形式上也有创新的时候,便竭尽全力投入这本书的编辑出版工作。他不但字斟句酌,一丝不苟地对文字进行修改加工,而且亲自找画家插图,为版面安排和装帧设计煞费苦心,以求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完美的统一。 后来,《小布头奇遇记》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荣获一等奖。前去领奖的虽然是作者孙幼军,但是我想,在这本书诞生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叶至善先生的心血和汗水。 在科普理念上,叶先生主张科普创作应挖掘科学本身的乐趣,而不是放在人为的设计噱头、夸张的语言、离奇的情节上。他认为科学本身就是充满乐趣的,要让小读者充分感受这种快乐。 凭着高深的学识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叶至善先生不但能够鉴赏和处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等各种稿件,而且善于在审读稿件的时候发现问题,找出差错。有一篇稿子中说军舰鸟是候鸟,说这种鸟很凶猛,有时候从别的鸟嘴里抢鱼吃。叶先生想到候鸟迁飞一般都是飞向食物丰富的地点,既然是候鸟,就不会靠从别的鸟嘴里抢东西吃为生,因而判断军舰鸟可能不是候鸟。经查资料,叶至善先生的判断是对的。 叶先生的这种编辑观对我们进一步办好《科学24小时》帮助很大。 告别了叶至善先生,返杭不到一周,我就接到了他题签的书名,并给我写来热情鼓励的信:“科普写作技巧还没有人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您完成了这样一部作品,并有出版社愿意接受,可喜可贺。……”永铭于心。 章道义说:《科学24小时》在全国颇有影响 我是1982年初调入省科协的,负责组织拍摄科教片工作,当年我们科协受中国科协的委托与浙江电影制片厂合作,摄制了《两栖树:池杉和落羽杉》,后来还独立与浙影拍摄了《刷牙与健康》。翌年11月,由于《科学24小时》将要从浙江科技出版社移交给省科普作协自行编辑出版,编辑部是省科协编制,且又缺少专职人手,故被调去当编辑。 诚然,尽管科教片与科普杂志同属于“科普”,尽管此前我一直从事文字工作,但对科普期刊的编辑却一窍不通。在我看来,编辑一种很受人尊敬的职业,一种神圣的职业,可我这个“半路出家”者怎能担待得起此重任呢。 说来有趣,我是从一本内部编的书上认识著名科普学者章道义先生的。 这本书叫《科普创作十三讲》,是中国科普创作协会根据1982年6月在宁波“全国第一期科普创作与科普编辑讲习班”的讲义编写而成的,后又以《科普创作概论》之书名正式出版了(章道义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9月第一版)。章道义为中国科普创作研究所所长。在当时,这本书是科普创作界最有权威的理论著作。很荣幸,那年冬天和浙影导演一起带科教片《两栖树》赴京去中国科协审片时,我看到了这本书,于是向中国科协的同志要了来,一翻阅我如获至宝。因为书中所述的科普和科普创作的内容正是我所需要和具备的。 五年后,章道义等主编的《科普编辑概论》也出版了(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年12月第一版)。 应该说,上述几本教科书是我从事科普编辑生涯的“启蒙老师”。 真正有机会拜识章道义先生的,是1989年11月中国科协在内蒙古呼尔浩特召开的全国科普报(刊)经验交流会上。此时,他已调任中国科协普及部部长,并担任中国科技报研究会会长。 我清晰地记得,大会休息间,他正从主席台上走下来,我迫不及待地跑向前去。他很喜欢和地方来的同志交谈。我简要地向他汇报了我们省科普创作和《科学24小时》的一些情况。他十分高兴地说,浙江的科普创作搞得很有起色,《科学24小时》也办得不错,有个性有特色,在全国颇有影响…… 短短几句话,这对当时刚走马上任的我来说是多么激动和受鼓舞啊。 1991年我写的《科学文艺写作技巧》出版了,便冒昧给章部长生寄书,希望能得到他的指点和帮助。没想到他真的给我回了信: “……首先,为你的勤奋治学精神所感动。列举出100种写作方法,每种选一段例文,再加以简析,这要花费多少心血。如果科普界能有更多的人像你这样潜心研究,我国的科普理论水平和创作水平都将会更好更快地提高。二是你的科学文艺观也比较全面而又实事求是,能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以这样的态度去研究问题,有助于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三是各种写作技巧也是值得研究、借鉴的。当然,有些例文,看来还不能是地道的‘科学文艺作品’。在当前一时还选不出合适的例文的情况下,借用一些文艺作品来说明,也是可以理解的。这就是我粗看以后的一些感受。再具体的意见,容读后再告。总之,我为这本书的出版而高兴,为你的成功而祝贺,希再接再厉,写出更多更有深度的理论著作来”,使我受到莫大的鼓励和鞭策。 此后,我们还在北京、湖南张家界、四川九寨沟、上海等地有关会议上多次际遇,每次见到他,他都非常关心《科学24小时》。有一年在张家界的那次讨论会上,大家踊跃发言,快要结束时,章部长还特地点名要我发言,说想听听《科学24小时》的情况。 那时候办刊正热火地“走市场”,在这种形势下要办好科普刊物确为不易。浙江省科协党组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成长,而《科学24小时》的读者对象又是青少年,因此科协领导一贯强调不惜财力要办好《科学24小时》,使之成为能影响年轻一代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科普读物。 听到这里,章部长说,如果全国各地都能像浙江省科协这么关心、这么支持《科学24小时》办刊,我们的科普刊物就会办得更好。 饶忠华是《科学24小时》的良师益友 也是从一本内部刊物上认识饶忠华老师的。 那本内部参考资料叫《评论与研究》(第5期),是中国科普创作研究所研究室1983年11月8日编的,上面有饶忠华老师写的《编创十功》。 八十年代初,饶老师根据他主编《科学画报》几十年的经验,把做好综合性科普期刊编辑应掌握的基本功,总结为“十字功”,即敏、通、博、积、检、捕、掂、点、添、创。由此引发了当时中国科普界广为传播的“编创十功”热潮。当时有不少地方的新闻出版部门
再答: 亲,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就给个好评吧。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跟我继续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