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能告诉我“崇”姓的由来和辈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21 00:41:19
哪位能告诉我“崇”姓的由来和辈分
《通假字字典》解释:“崇通终”.《说文通训定声》解释:“崇假借为终”.终姓、崇姓的起源是可考究的.
根据考证,夏桀时期,太史令终古曾泣谏暴君夏桀,但是头昏脑胀的夏桀却不予理置,伤心之余的终古,便出奔商汤,使夏桀的罪状更昭然若揭.终古的子孙后代便姓了终(崇).
更有一些姓氏学者认为,终姓家族可以推溯到上古时期祝融氏的儿子陆终身上.《姓纂》就指出:“陆终之后以王父字为氏,望出济南、南阳.”祝融氏是上古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高阳氏则是黄帝的裔孙.如此一步步往山推溯,终(崇)的家世背景,自然是更加悠久和光彩了.
秦朝末年,楚霸王项羽的麾下,有一位大将终(崇)公.汉代的终(崇)军、终(崇)带,更是大名鼎鼎、尽人皆知的人物.
崇[崇,古音读作sōng(ㄙㄨㄥ),亦可读作zhōng(ㄓㄨㄥ),今音读作chóng(ㄔㄨㄥ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妊姓,出自夏朝桀时期太史令终古,属于以先祖名称为氏.
夏桀时期,太史令终古曾泣谏暴君夏桀,但是头昏脑胀的夏桀却不予理置,伤心之余的终古,便出奔商汤,使夏桀的罪状更昭然若揭.终古的子孙后代便姓了终氏.古代“终”字通“崇”字,终氏亦称崇氏,读音作zhōng(ㄓㄨㄥ).
第二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上古有崇氏部落首领崇伯鲧,属于以氏族名称为氏.
虞舜时期,夏的前身有崇氏部落活动在今河南嵩山一带,其首领崇伯鲧帮助虞舜治理洪水.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的建立,从大禹开始,称夏禹.
大禹的父亲崇伯鲧,是雄据大河(今黄河)南岸位于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有崇氏与在大河(今黄河)北岸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经验的部落.在虞朝尧、舜时期,为了争夺王权,崇伯鲧与共工曾先后对尧、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但都失败了.史称崇伯鲧之妻食苡仁(薏米)后生禹.
由于崇伯鲧领导的水工在治水中以拦、堵为主要技术手段(墠渚),因而总是失败,境内总是洪涝灾害频繁.舜帝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议崇伯鲧之罪,杀之.但有崇氏力量鸿厚,故舜帝指定由崇伯鲧的长子禹继续领导治水.后来大禹得到伯益的帮助,确定了共主继承人的位置.
大禹联合共工氏以及其他众多的部落,在伊、洛、河、济一带,逐步展开治水的工作.大禹纠正了过去以拦堵为主的错误作法,改为以疏导为主,就是依据地势的高下,疏浚河流上游各支流的走向,构筑指定方向的人工沟渠,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使肥沃的平原逐渐减少了洪水泛滥的灾害.
经过治理之后,原来大都集中在大平原边沿地势较高地区的居民,纷纷迁移到比较低平的原野中,开垦那些肥沃的土地.那些草木茂盛、禽兽繁殖的薮泽地,成为人们乐于定居的地方.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为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条件.
崇伯鲧的有崇氏部落,大多以氏族名称“有崇”为姓氏,称有崇氏,读音作sōng(ㄙㄨㄥ),是十分古老的姓氏之一.
到商汤时期,自商朝开国以来,有崇氏就辅佐商王开创基业,为商朝平定北方犬戎叛乱立下汗马功劳.至商纣王帝辛执政,崇氏兄弟二人皆封爵位,成为纣王的重要羽翼.兄崇侯虎继父之位成为北伯侯,掌控北疆地区,阻挡北方犬戎族的入侵.弟崇黑虎,封爵冀州候.当时商王朝辖下共八百诸侯,崇氏兄弟二人就统领四百诸侯,可见其宠势之大.
西周中期以后,有崇氏族人按陕西方言,将姓氏读音改作chóng(ㄔㄨㄥˊ),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崇氏.
本书按:一些史料记载大禹为古涂山氏国人(今安徽怀远),是错误的.大禹由于治水有功于社稷,后被舜帝封赐于方国涂山,但不能因此就说明他是涂山国人,应该说,大禹是河南嵩山人.后来的南天竺婆罗门僧人菩提达摩,就是因崇敬大禹而万里迁涉,到其故居禹门创建了少林寺,将夷教——佛传禅宗带入中原.
另外,远古的大禹就已经总结出以防、拦、堵的技术手段是治理不了洪涝灾害的,只会加剧灾害的程度.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认真听取了一代抗日名将傅作义的意见,亲命其为水利部长,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了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的一系列庞杂的水利工程,直至前水利部长钱正英,仍然坚持以疏浚为主的水利建设原则,那些水利设施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无比的作用.
莫名的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中国全境放弃了正确的水利方测,诸省各自为是,一盘散沙,自拦自堵,构筑多年的水利设施多被荒废,因而自其以降,年年抗洪救灾,血汗涟涟,英雄无数!
依笔者看,不回头学学几千年前的大禹,打破行政壁垒,如此以往,自食其果,仍然要泽国泽民!
第三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熊氏楚国太子商臣之师傅潘崇,属于以先祖名称为氏.
传说五帝之一的颛顼后裔(姬姓)陆终娶鬼方氏女嬇为妻.女嬇怀孕三年,可是孩子总生不下来.最后陆终只好剖开女嬇的左胁下,取出了三个儿子,然后又剖开女嬇的右胁下,取出了三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季连的后代鬻熊很有学问,做过周文王的教师.到周成王时,追封前代功臣的后代,封鬻熊的曾孙熊绎在荆山(今湖北西部)一带建立荆国,称荆君,后来荆君的儿子建立了楚国,史称荆楚.
当时的楚国地域辽阔,包括今江苏、浙江、山东南部、河南中部、湖南洞庭湖等的广大地区.
到了春秋楚国楚成王熊恽执政时期(公元前?~前626年),出了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叫潘崇,是太子商臣的师傅.此前,楚成王欲立长子商臣为太子,征求令尹子上的意见.
子上说:“大王年纪不老,且后宫的宠姬很多,不必急于立储.一旦立了太子以后再想改换,那就容易引起内乱,国家就会不稳定,社稷就会难保.再说商臣长相特别,眼睛鼓鼓的像黄蜂,声音尖尖的像豺狼,这是心狠手辣的征兆,肯定是个狠毒的家伙.为楚国的江山考虑,不宜立商臣为太子.”
可是楚成王最终还是没能听取子上的建议,仍将商臣立为太子.
几年以后,楚成王年纪大了,宠爱妃子所生的小儿子职为太子,想废掉商臣.商臣听到了有关废立的风声,因为不知道是否属实,就去找潘崇商量.
潘崇建议他去有意得罪一下楚成王最宠爱的妹妹芈江,然后就可辨明废立的真假.商臣便依计而行,故意对江芈不恭敬.果然芈江发怒了,骂道:“你这个畜牲!怪不得父王要杀你呢!”
商臣把江芈说的话告诉了潘崇.潘崇说:“你甘心做职的臣吗?”
商臣说:“不甘心!”
潘崇又问:“你愿意逃走吗?”
商臣答:“不愿意!”
潘崇再问:“那么你敢做大事吗?”
商臣迟疑了一下说:“敢!”
于是,商臣在潘崇的授意策划下,立即召集东宫卫队包围了楚成王的住处,活捉了楚成王.楚成王知道难逃活命,因平时最喜欢吃熊掌,故要求临死之前再吃一次熊掌,以此拖延时间.
商臣冷酷地说:“熊掌难熟,烧起来很费时间,夜长梦多啊,我不能再等了!”
楚成王无奈,在长子的逼迫下只好自杀了.
商臣继位,即为楚穆王,他使楚国成为春秋时期华中、华南及至中原地区的霸主.
楚穆王十分感激老师潘崇,除了封潘崇为太师外,还对潘崇大加赏赐,把原来太子宫里的财物全都赏给了潘崇,以示恩宠.从此,潘崇一族在楚国成为有权有势的大家族,由于受到楚穆王的特别恩宠,故而在当时发展特别快,其衍播几乎遍布楚国各地.
在潘崇的后裔中,大多以“潘”为姓氏,称潘氏;但也有以“崇”为姓氏者,称崇氏,读音作chóng(ㄔㄨㄥˊ).今天江苏、浙江、河南等省均有许多潘崇的后裔.
第四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熊氏楚国将军崇公,属于以先祖名称为氏.
秦朝末年,西楚霸王项羽的麾下有一位赫赫有名的车骑大将崇公.其后代以先祖名号为氏,称崇氏,读音作chóng(ㄔㄨㄥˊ).
第五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金国时期金睿宗完颜氏后裔,属于避讳改名为氏.
据史籍《金史·宗端修传》记载,金国第六位君主章宗完颜璟(女真名麻达葛,公元1168~1208年)下诏,为避金睿宗完颜宗辅(女真名讹里朵,公元1096~1135年)名讳,凡太宗完颜晟(女真名吴乞买,金国第二代君主,公元1075~1135年)诸子之宗姓皆加“山”字头,改为崇氏,读音作chóng(ㄔㄨㄥˊ).
第六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崇果噜氏,以地为氏,世居崇果鲁(今黑龙江通河),后以姓氏首字的汉字谐音改为汉姓崇氏.满族崇吉喇氏,世居乌拉、虎尔哈、瓦尔喀、讷殷等地,后以姓氏首字的汉字谐音改为汉姓崇氏、丛氏,读音作chóng(ㄔㄨㄥˊ).
得姓始祖:终古.
崇姓的历史十分久远,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传说的融氏的儿子陆终.据《元和姓纂》上说,出自夏朝太史令终古,子孙以其名字中的“终”为姓,终、崇同字,亦即崇氏.终古是后世崇氏家族的始祖,在夏桀当政时官拜太史令,因劝谏夏桀不成而出奔商汤.崇氏后人尊终古为崇氏的得姓始祖.
至于辈分可见下面网址,有崇姓族谱
根据考证,夏桀时期,太史令终古曾泣谏暴君夏桀,但是头昏脑胀的夏桀却不予理置,伤心之余的终古,便出奔商汤,使夏桀的罪状更昭然若揭.终古的子孙后代便姓了终(崇).
更有一些姓氏学者认为,终姓家族可以推溯到上古时期祝融氏的儿子陆终身上.《姓纂》就指出:“陆终之后以王父字为氏,望出济南、南阳.”祝融氏是上古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高阳氏则是黄帝的裔孙.如此一步步往山推溯,终(崇)的家世背景,自然是更加悠久和光彩了.
秦朝末年,楚霸王项羽的麾下,有一位大将终(崇)公.汉代的终(崇)军、终(崇)带,更是大名鼎鼎、尽人皆知的人物.
崇[崇,古音读作sōng(ㄙㄨㄥ),亦可读作zhōng(ㄓㄨㄥ),今音读作chóng(ㄔㄨㄥ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妊姓,出自夏朝桀时期太史令终古,属于以先祖名称为氏.
夏桀时期,太史令终古曾泣谏暴君夏桀,但是头昏脑胀的夏桀却不予理置,伤心之余的终古,便出奔商汤,使夏桀的罪状更昭然若揭.终古的子孙后代便姓了终氏.古代“终”字通“崇”字,终氏亦称崇氏,读音作zhōng(ㄓㄨㄥ).
第二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上古有崇氏部落首领崇伯鲧,属于以氏族名称为氏.
虞舜时期,夏的前身有崇氏部落活动在今河南嵩山一带,其首领崇伯鲧帮助虞舜治理洪水.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的建立,从大禹开始,称夏禹.
大禹的父亲崇伯鲧,是雄据大河(今黄河)南岸位于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有崇氏与在大河(今黄河)北岸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经验的部落.在虞朝尧、舜时期,为了争夺王权,崇伯鲧与共工曾先后对尧、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但都失败了.史称崇伯鲧之妻食苡仁(薏米)后生禹.
由于崇伯鲧领导的水工在治水中以拦、堵为主要技术手段(墠渚),因而总是失败,境内总是洪涝灾害频繁.舜帝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议崇伯鲧之罪,杀之.但有崇氏力量鸿厚,故舜帝指定由崇伯鲧的长子禹继续领导治水.后来大禹得到伯益的帮助,确定了共主继承人的位置.
大禹联合共工氏以及其他众多的部落,在伊、洛、河、济一带,逐步展开治水的工作.大禹纠正了过去以拦堵为主的错误作法,改为以疏导为主,就是依据地势的高下,疏浚河流上游各支流的走向,构筑指定方向的人工沟渠,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使肥沃的平原逐渐减少了洪水泛滥的灾害.
经过治理之后,原来大都集中在大平原边沿地势较高地区的居民,纷纷迁移到比较低平的原野中,开垦那些肥沃的土地.那些草木茂盛、禽兽繁殖的薮泽地,成为人们乐于定居的地方.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为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条件.
崇伯鲧的有崇氏部落,大多以氏族名称“有崇”为姓氏,称有崇氏,读音作sōng(ㄙㄨㄥ),是十分古老的姓氏之一.
到商汤时期,自商朝开国以来,有崇氏就辅佐商王开创基业,为商朝平定北方犬戎叛乱立下汗马功劳.至商纣王帝辛执政,崇氏兄弟二人皆封爵位,成为纣王的重要羽翼.兄崇侯虎继父之位成为北伯侯,掌控北疆地区,阻挡北方犬戎族的入侵.弟崇黑虎,封爵冀州候.当时商王朝辖下共八百诸侯,崇氏兄弟二人就统领四百诸侯,可见其宠势之大.
西周中期以后,有崇氏族人按陕西方言,将姓氏读音改作chóng(ㄔㄨㄥˊ),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崇氏.
本书按:一些史料记载大禹为古涂山氏国人(今安徽怀远),是错误的.大禹由于治水有功于社稷,后被舜帝封赐于方国涂山,但不能因此就说明他是涂山国人,应该说,大禹是河南嵩山人.后来的南天竺婆罗门僧人菩提达摩,就是因崇敬大禹而万里迁涉,到其故居禹门创建了少林寺,将夷教——佛传禅宗带入中原.
另外,远古的大禹就已经总结出以防、拦、堵的技术手段是治理不了洪涝灾害的,只会加剧灾害的程度.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认真听取了一代抗日名将傅作义的意见,亲命其为水利部长,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了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的一系列庞杂的水利工程,直至前水利部长钱正英,仍然坚持以疏浚为主的水利建设原则,那些水利设施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无比的作用.
莫名的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中国全境放弃了正确的水利方测,诸省各自为是,一盘散沙,自拦自堵,构筑多年的水利设施多被荒废,因而自其以降,年年抗洪救灾,血汗涟涟,英雄无数!
依笔者看,不回头学学几千年前的大禹,打破行政壁垒,如此以往,自食其果,仍然要泽国泽民!
第三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熊氏楚国太子商臣之师傅潘崇,属于以先祖名称为氏.
传说五帝之一的颛顼后裔(姬姓)陆终娶鬼方氏女嬇为妻.女嬇怀孕三年,可是孩子总生不下来.最后陆终只好剖开女嬇的左胁下,取出了三个儿子,然后又剖开女嬇的右胁下,取出了三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季连的后代鬻熊很有学问,做过周文王的教师.到周成王时,追封前代功臣的后代,封鬻熊的曾孙熊绎在荆山(今湖北西部)一带建立荆国,称荆君,后来荆君的儿子建立了楚国,史称荆楚.
当时的楚国地域辽阔,包括今江苏、浙江、山东南部、河南中部、湖南洞庭湖等的广大地区.
到了春秋楚国楚成王熊恽执政时期(公元前?~前626年),出了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叫潘崇,是太子商臣的师傅.此前,楚成王欲立长子商臣为太子,征求令尹子上的意见.
子上说:“大王年纪不老,且后宫的宠姬很多,不必急于立储.一旦立了太子以后再想改换,那就容易引起内乱,国家就会不稳定,社稷就会难保.再说商臣长相特别,眼睛鼓鼓的像黄蜂,声音尖尖的像豺狼,这是心狠手辣的征兆,肯定是个狠毒的家伙.为楚国的江山考虑,不宜立商臣为太子.”
可是楚成王最终还是没能听取子上的建议,仍将商臣立为太子.
几年以后,楚成王年纪大了,宠爱妃子所生的小儿子职为太子,想废掉商臣.商臣听到了有关废立的风声,因为不知道是否属实,就去找潘崇商量.
潘崇建议他去有意得罪一下楚成王最宠爱的妹妹芈江,然后就可辨明废立的真假.商臣便依计而行,故意对江芈不恭敬.果然芈江发怒了,骂道:“你这个畜牲!怪不得父王要杀你呢!”
商臣把江芈说的话告诉了潘崇.潘崇说:“你甘心做职的臣吗?”
商臣说:“不甘心!”
潘崇又问:“你愿意逃走吗?”
商臣答:“不愿意!”
潘崇再问:“那么你敢做大事吗?”
商臣迟疑了一下说:“敢!”
于是,商臣在潘崇的授意策划下,立即召集东宫卫队包围了楚成王的住处,活捉了楚成王.楚成王知道难逃活命,因平时最喜欢吃熊掌,故要求临死之前再吃一次熊掌,以此拖延时间.
商臣冷酷地说:“熊掌难熟,烧起来很费时间,夜长梦多啊,我不能再等了!”
楚成王无奈,在长子的逼迫下只好自杀了.
商臣继位,即为楚穆王,他使楚国成为春秋时期华中、华南及至中原地区的霸主.
楚穆王十分感激老师潘崇,除了封潘崇为太师外,还对潘崇大加赏赐,把原来太子宫里的财物全都赏给了潘崇,以示恩宠.从此,潘崇一族在楚国成为有权有势的大家族,由于受到楚穆王的特别恩宠,故而在当时发展特别快,其衍播几乎遍布楚国各地.
在潘崇的后裔中,大多以“潘”为姓氏,称潘氏;但也有以“崇”为姓氏者,称崇氏,读音作chóng(ㄔㄨㄥˊ).今天江苏、浙江、河南等省均有许多潘崇的后裔.
第四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熊氏楚国将军崇公,属于以先祖名称为氏.
秦朝末年,西楚霸王项羽的麾下有一位赫赫有名的车骑大将崇公.其后代以先祖名号为氏,称崇氏,读音作chóng(ㄔㄨㄥˊ).
第五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金国时期金睿宗完颜氏后裔,属于避讳改名为氏.
据史籍《金史·宗端修传》记载,金国第六位君主章宗完颜璟(女真名麻达葛,公元1168~1208年)下诏,为避金睿宗完颜宗辅(女真名讹里朵,公元1096~1135年)名讳,凡太宗完颜晟(女真名吴乞买,金国第二代君主,公元1075~1135年)诸子之宗姓皆加“山”字头,改为崇氏,读音作chóng(ㄔㄨㄥˊ).
第六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崇果噜氏,以地为氏,世居崇果鲁(今黑龙江通河),后以姓氏首字的汉字谐音改为汉姓崇氏.满族崇吉喇氏,世居乌拉、虎尔哈、瓦尔喀、讷殷等地,后以姓氏首字的汉字谐音改为汉姓崇氏、丛氏,读音作chóng(ㄔㄨㄥˊ).
得姓始祖:终古.
崇姓的历史十分久远,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传说的融氏的儿子陆终.据《元和姓纂》上说,出自夏朝太史令终古,子孙以其名字中的“终”为姓,终、崇同字,亦即崇氏.终古是后世崇氏家族的始祖,在夏桀当政时官拜太史令,因劝谏夏桀不成而出奔商汤.崇氏后人尊终古为崇氏的得姓始祖.
至于辈分可见下面网址,有崇姓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