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尔斯泰 和 列夫•托尔斯泰 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20 05:55:15
阿•托尔斯泰 和 列夫•托尔斯泰 的区别是什么
1945年的今天,前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逝世
俄国有两个托尔斯泰,即老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和小托尔斯泰,阿列克寨.托尔斯泰.1945年2月23日,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逝世.(1883-1945),苏联作家.主要作品有《苦难的历程》、《阴暗的早晨》、《彼得一世》和剧本《伊凡雷帝》.
阿.托尔斯泰是一位跨越了沙俄和苏联两个历史时期的俄罗斯作家.阿.托尔斯泰善于描绘大规模的群众场面,安排复杂的情节结构,塑造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公认是俄罗斯文学的语言大师.
A·H·托尔斯泰,1882年12月29日生于萨马拉一贵族家庭.1901年入彼得堡工学院,后中途离校,在象征主义影响下开始文学创作.第一本诗集《抒情诗》(1907),作者自认是“颓废派”的作品.第二本诗集《蓝色河流后面》(1911)和童话集《喜鹊的故事》(1910),表明作者努力摆脱象征主义的影响,继承了俄罗斯民间文学和现实主义的传统.短篇小说集《伏尔加河左岸》(1910)、长篇小说《怪人》(1911)和《跛老爷》(1912),都描写俄罗斯贵族地主的经济破产和精神堕落.由于作者尚未完全摆脱象征主义的影响,这些作品写得并不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以战地记者身份上前线,到过英国和法国(1916),写了一些有关战争的随笔、特写以及小说和戏剧,如特写《途中寄语》(1915),短篇小说《美丽的夫人》(1916),和剧本《燕子》(1916)、《魔鬼》(1916)、《苦命的花》(1917)等.这些作品表明他的思想感情开始接近人民.
A·H·托尔斯泰热情地迎接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但对接着发生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却不理解;出于困惑和恐惧,于1918年秋离开祖国,流亡巴黎,1921年又移居柏林.流亡期间对祖国的怀念使他写出自传体中篇小说《尼基塔的童年》(1920-1922).他还写了后来作为《苦难的历程》三部曲第一部的《两姊妹》(1922),完成了长篇科学幻想小说《艾里达》(1922-1923).从1923年起,A·H·托尔斯泰的创作生活开始了新的阶段,他首先写出一系列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优秀作品,如短篇小说《海市蜃楼》(1924)、《五人同盟》(1925),长篇讽刺小说《涅夫佐罗夫的奇遇或伊比库斯》(1924),科学幻想小说《加林工程师的双曲线体》(1925-1927),反映现代生活的小说《蓝色的城》(1925)等.代表作三部曲《苦难的历程》的后两部《一九一八年》(1927-1928)、《阴暗的早晨》(1940-1941)也在这个时期完成.
后来,他还写了一些著名作品,如《粮食》等.
1945年2月23日病逝.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其他作品还有、、、等.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没成功.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是他前期的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库斯基、罗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小说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人民是推动历史的决定力量,肯定了1812年俄国人民反拿破仑入侵战争的正义性质.
☆交织着安娜追求爱情自由和列文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线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小说不仅形象地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变动,同时也鲜明地暴露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尖锐矛盾.
☆托尔斯泰在中,对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尖锐无比的批判,表达了他对国家、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看法.他以强烈的愤怒,揭发专制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主人公: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之中.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70年代未,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 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俄国有两个托尔斯泰,即老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和小托尔斯泰,阿列克寨.托尔斯泰.1945年2月23日,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逝世.(1883-1945),苏联作家.主要作品有《苦难的历程》、《阴暗的早晨》、《彼得一世》和剧本《伊凡雷帝》.
阿.托尔斯泰是一位跨越了沙俄和苏联两个历史时期的俄罗斯作家.阿.托尔斯泰善于描绘大规模的群众场面,安排复杂的情节结构,塑造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公认是俄罗斯文学的语言大师.
A·H·托尔斯泰,1882年12月29日生于萨马拉一贵族家庭.1901年入彼得堡工学院,后中途离校,在象征主义影响下开始文学创作.第一本诗集《抒情诗》(1907),作者自认是“颓废派”的作品.第二本诗集《蓝色河流后面》(1911)和童话集《喜鹊的故事》(1910),表明作者努力摆脱象征主义的影响,继承了俄罗斯民间文学和现实主义的传统.短篇小说集《伏尔加河左岸》(1910)、长篇小说《怪人》(1911)和《跛老爷》(1912),都描写俄罗斯贵族地主的经济破产和精神堕落.由于作者尚未完全摆脱象征主义的影响,这些作品写得并不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以战地记者身份上前线,到过英国和法国(1916),写了一些有关战争的随笔、特写以及小说和戏剧,如特写《途中寄语》(1915),短篇小说《美丽的夫人》(1916),和剧本《燕子》(1916)、《魔鬼》(1916)、《苦命的花》(1917)等.这些作品表明他的思想感情开始接近人民.
A·H·托尔斯泰热情地迎接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但对接着发生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却不理解;出于困惑和恐惧,于1918年秋离开祖国,流亡巴黎,1921年又移居柏林.流亡期间对祖国的怀念使他写出自传体中篇小说《尼基塔的童年》(1920-1922).他还写了后来作为《苦难的历程》三部曲第一部的《两姊妹》(1922),完成了长篇科学幻想小说《艾里达》(1922-1923).从1923年起,A·H·托尔斯泰的创作生活开始了新的阶段,他首先写出一系列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优秀作品,如短篇小说《海市蜃楼》(1924)、《五人同盟》(1925),长篇讽刺小说《涅夫佐罗夫的奇遇或伊比库斯》(1924),科学幻想小说《加林工程师的双曲线体》(1925-1927),反映现代生活的小说《蓝色的城》(1925)等.代表作三部曲《苦难的历程》的后两部《一九一八年》(1927-1928)、《阴暗的早晨》(1940-1941)也在这个时期完成.
后来,他还写了一些著名作品,如《粮食》等.
1945年2月23日病逝.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其他作品还有、、、等.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没成功.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是他前期的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库斯基、罗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小说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人民是推动历史的决定力量,肯定了1812年俄国人民反拿破仑入侵战争的正义性质.
☆交织着安娜追求爱情自由和列文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线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小说不仅形象地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变动,同时也鲜明地暴露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尖锐矛盾.
☆托尔斯泰在中,对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尖锐无比的批判,表达了他对国家、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看法.他以强烈的愤怒,揭发专制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主人公: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之中.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70年代未,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 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