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环境下如何把握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2 13:22:01
“新课改”环境下如何把握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重庆黔江区水田小学 徐光远 龚明开内容摘要: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教学中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起着主导的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只有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把握好教学目标中的“三个维度”,正确把握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着力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讨,主动获得发展的能力,从而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真正实现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 教与学的关系 近年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我认为,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只有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小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抓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这一关键问题,着力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讨,主动获得发展的能力,从而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研究性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前提下,语文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如何把握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呢?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认识: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作为面向世纪的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己任的新型教师,角色必须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传授者的身份正在淡化,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A、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组织者就是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组织教师的含义应是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的心理氛围等.B、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一个教师应该是学习的引导者.引导者的含义是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C、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师生同属于课程的构成因素,与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在参与中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认识,寻找真理,勇敢地承认自己的过失与错误.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以教师为中心”居高临下,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构建学习的参与者.因此教师要打破“教师中心”的旧思想,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从居高临下的权威中走出来.二、变“被动”为“主动”,做好学生的学法指导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学习.而学生的自主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在以往的接受学习中,往往被教师剥夺了,现在要一一还给学生,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A、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创设一个发展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使这种兴趣长久的保持,学生就一定“爱学”语文.主动积极进入角色,主动寻找、思考和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是最好的动力,个个都是成功者,个个都企盼获得最大最多的成功.B、营造学习氛围,培养自信心.教师重视创设学习语文的环境,要营造宽松愉悦、融洽的学习的氛围,师生之间才极具亲和力.学生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师生平等对话,师生间无拘无束的交流,人人都全身心投入,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不断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特别是后进生,使他们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就会对语文学习充满自信,就一定能学好语文.C、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如果在大量的自主的语文实践中,渐渐领悟、积累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养成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学会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语文,学生就真正“会学”语文了.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指导和学习语文的习惯培养.三、正确把握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每一位教师都有教学的责任感,都希望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取得好的教学成绩.但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没有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没能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要提高教学质量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正确把握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举足轻重.A、搞清语文课的任务.叶圣陶指出:语文课的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收入小语教材的课文,均是古今中外文质俱佳的范文.它们融情境美、思想美、艺术美、语言美于一身.它们是进行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技能的依据和凭借.离开了这些佳作,阅读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时,读是思的凭借,读是悟的前提,读是说的储备,读是写的基础.语文课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培养和不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能力的.语文课不是一篇篇课文的学习课,灌输课,而应是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课.B、因材施教,逐渐提高.教学过程中,我们如果仅从大纲的教学要求出发,不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而采取同等坡度的教学方法,对待基础好及基础较差的学生“一刀切”,势必会导致学生的成绩差距越拉越大.教师如果不从主观上找原因去改进,这样下去就会在感情上对两个不同的学生有所亲疏,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压抑感.尽管教与学双方都出了较大的力气,还是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实际上,我们教者应从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对于自己任教的同一年级的学生在实施同一教学目标下,确定不同的教学坡度,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坡度应大些,少些铺设,多注意教学的深度,培养较高层次的能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坡度应该小些,多作铺设,注重“双基”的训练,查漏补缺,以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使其学有所获.C、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心理学研究显示:小学生往往会把对老师的喜爱感情迁移到学习上来,一些学生甚至会因为不喜欢某个教师而对他所讲授的这门课程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多运用营造氛围策略和情境创设策略多角度协调师生关系.只有让学生感到民主、宽松、融洽、自由和愉悦,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学生心理才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才能自由地思考、探究和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果断而自主地决策和实践.才可能真正实现自我超越和创新.心理学家指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神圣的、了不起的,他们常常无意识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模仿教师说话时的表情、动作、语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好“言传身教”.利用孩子表现欲强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我们要力求留给学生更多的角色表演和情境表演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特别是在情境表演中,学生在表演中展现自己的才华,从而提高语文综合水平.D、发扬民主,教学相长.陶行知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的创造力,而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高峰.”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尊重老师所给的答案,但又希望自己能发掘答案,不局限所给答案,能找到答案的来源.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他们学习的权利,发挥教学双方的民主精神.教师要在创造性的教学中,做一个称职的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修养,不断转变观念,不断地学习,甚至向学生学习,做到教学相长.总之:教学中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起着主导的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只有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把握好教学目标中的“三个维度”,一切从全体学生出发,处处为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着想,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虚心借鉴他人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树立新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才能上出一节又节成功的优质课.才能让学生感到民主、宽松、融洽、自由和愉悦,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才能让学生自由地思考、探究,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果断而自主地决策和实践,真正实现自我超越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晋城市教育局汇编的“教与学的革命”活动成果专辑《教学新视野》.2、中国教师资源《如何处理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