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唐朝时通过科举考试而选出来的名人及其成功经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0 18:00:19
唐朝时通过科举考试而选出来的名人及其成功经历
唐朝时通过科举考试而选出来的名人及其成功经历
科举考试,是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隋朝以前采用的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制度导致出身寒门的普通人无法步入仕途,隋朝开始盖为科举制,使得任何参加者都有成为官吏的机会.清代科举考试逐渐僵化,被称为八股文,后于20世纪初废除.
  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都有过科举生涯,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是极少数.科举产生出了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诗人、学者、教育家、科学家、外交家等等,如唐代的孙伏伽、王维、张九龄、韩愈、柳宗元、刘禹锡、颜真卿、柳公权、白居易,等等.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又称韩吏部.又称韩文公.
  韩愈初到长安谋考进士,在《答崔立之书》中说:“仆始年十六时,未知人事,读圣人之书,以为人之仕者,皆为人耳,非有利乎己也.及年二十时,苦家贫,衣食不足,谋于所亲,然后知仕之不唯为人耳.乃来京师,见有举进士者,人多贵之.仆诚乐之,就求其术.”但此后举进士,三次落第,终于寄食于人.
  直到贞元八年(792),韩愈二十五岁,始中进士.这次考试,由陆贽主考,梁肃、王础为佐,号称得人.“所与及第者,皆赫然有声”.除韩愈外,还有李观、李绛、崔群、欧阳詹、王涯、冯宿等,“皆天下之选”.韩愈此后又应吏部博学鸿词科考试,但前后三年,终于落选.此后,韩愈便上书宰辅,以求闻达.贞元十一年(795)三月之内三次上书,竟无消息.于是离开京师,到地方为佐吏,先佐汴州,又佐徐州.直到贞元十八年(802),韩愈才得国子监四门博士.贞元十九(803)年十月,又与柳宗元、刘禹锡等同为监察御史.
  韩愈以书生而得官,立即上书言事,却不料《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一奏,即得罪“专政者”,贬为连州阳山令.十年谋官,两月即贬.当“永贞革新”的期间,韩愈正在贬所.永贞元年(805)八月,宪宗即位,韩愈遇赦,移官江陵,为法曹参军.元和元年(806),奉诏回长安,充国子博士.因避谤毁,求为分司东都,移官洛阳.又因“日与宦者为敌”,降职河南县令.
  韩愈这几年的贬官生涯,对于思想文章都有裨益.可惜贬官不久,又回长安.元和六年(811),迁为尚书职方员外郎,坐论柳涧,调为国子博士.元和八年,迁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元和十二年,因附议裴度用兵淮西,被任为行军司马,功成之后,迁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正当宪宗妄图福田,迎接佛骨之时,他又上书直谏.《论佛骨表》一疏,引起宪宗震怒.一封朝奏,夕贬潮阳.一到贬所,他立即上表请罪,长庆元年(821)又返长安做官.由兵部侍郎转吏部侍郎、京兆尹.
  韩愈二十年间,两次贬官,都由极谏,说明其人确有正直的品质.但贬官不久而又升官,则是他的不幸.如果长期被贬,成就可能更高.晚岁定居长安,没有写出更好的文章.
  韩愈卒于长庆四年(824),终年五十七.韩愈的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六○、《新唐书》卷一七六及皇甫湜所撰《神道碑》、李翱所撰《行状》.著作有《昌黎先生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和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他是匈奴族后裔,七世祖刘亮随魏孝文帝迁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刘禹锡出生在嘉兴,19岁左右游学长安.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接着又登宏词科.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开始踏上仕途.贞元十六年入杜佑幕掌书记,参与讨伐徐州乱军.十八年调任渭南县主簿.次年任监察御史.贞元二十一年(当年八月改元永贞)一月,德宗死,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等人推行一系列改革弊政的措施.刘禹锡当时任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与王叔文、王□、柳宗元同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称为“二王刘柳”.革新只进行了半年,就遭到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顺宗被迫退位,宪宗即位.九月,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
  元和九年十二月,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刘禹锡写了《元和十一(一字衍)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得罪执政,被外放为连州刺史.后来又担任过夔州刺史、和州刺史.宝历二年冬,从和州奉召回洛阳.二十二年的贬谪生涯至此结束.
  后刘禹锡任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他一到长安,就写了《再游玄都观绝句》,表现了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以后历官苏州、汝州、同州刺史.从开成元年(836)开始,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会昌元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诗歌创作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刘禹锡在元和十三年曾自编其著述为“四十通”,又删取四分之一为“集略”.这是最早的刘禹锡集和选本,今都不传.《新唐书·艺文志》载《刘禹锡集》40卷.宋初亡佚10卷.宋敏求搜集遗佚,辑为《外集》10卷,但仍有遗漏.现存刘禹锡集古本主要有三种:①清代避暑山庄旧藏宋绍兴八年(1138)董□刻本,题为《刘宾客文集》,属小字本,今有徐鸿宝影印本.又淳熙十三年(1186)陆游据董本重刻,称“浙本”.明清以来通行的刻本,基本上属于这个系统.②日本平安福井氏崇兰馆所藏宋刻本,题为《刘梦得文集》,属蜀大字本,今有董康影印本、商务印书馆缩印本.③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刻残本《刘梦得文集》一至四卷,建安坊刻本.明、清两代的毛晋、惠栋、何焯、冯浩、黄丕烈等人曾对刘禹锡集作过初步的校勘工作,但多数是抄本,流传不广.现通行刘禹锡集版本:《四部丛刊》本《刘梦得文集》,《四部备要》本《刘宾客文集》,《丛书集成》本《刘宾客文集》.此外,尚有校点本《刘禹锡集》. 刘禹锡的生平事迹,见于新、
  刘禹锡墓
旧《唐书》本传,唐韦绚编《刘宾客嘉话录》(一称《刘公嘉话录》),记录了刘禹锡晚年有关创作、学问等方面的谈话,颇具资料价值.今人卞孝萱著有《刘禹锡年谱》,对刘禹锡的生平和各种史料多有考订.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其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他生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生地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县).11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少年时读书刻苦.贞元十六年(800年)中进士,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二人订交.以后诗坛元白齐名.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年),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县尉.作《观刈麦》《长恨歌》 《池上》.元和二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四年,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他此时仍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政.他能不畏权贵近臣,直言上书论事.元和六年, 他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职.十年,因率先上书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次年写下《琵琶行》.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元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还京,累迁中书舍人.因朝中朋党倾轧,于长庆二年(822年)请求外放,先后为杭州、苏州刺史,颇得民心,杭州人为了纪念他还把靠西湖边的一面,命名为白堤.文宗大和元年(827年),拜秘书监,明年转刑部侍郎,四年,定居洛阳.后历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年)以刑部尚书致仕.在洛阳以诗、酒、禅、琴及山水自娱,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会昌四年,出资开凿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民.75岁病逝,葬于洛阳龙门香山琵琶峰,李商隐为其撰写墓志铭.白居易是弥勒信徒,他组织了一个学会,叫一时上升会.希望大家共同上升到弥勒境界.为了往生弥勒,白居易写过一分决心书:仰慈氏形,称慈氏名,愿我来世,一时上升.慈氏就是弥勒,弥勒是音译,慈氏是意译.我敬仰慈氏菩萨的身形,我呼唤慈氏菩萨的名字,希望来世的我,一定要上升到弥勒菩萨的身边.
为官
  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的时候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喻诗.
之后
  贬官江州给白居易以沉重打击,他说自己是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三年后由于好友崔群的帮助他升任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但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穆宗长庆二年出任杭州刺史,杭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七十岁致仕.比起前期来,他消极多了,但他毕竟是一个曾经有所作为的、积极为民请命的诗人,此时的一些诗,仍然流露了他忧国忧民之心.他仍然勤于政事,作了不少好事, 如他曾经疏浚李泌所凿的六井,解决人民的饮水问题;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并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认为只要“堤防如法,蓄泄及时”, 就不会受旱灾之苦了.这就是有名的“白堤”.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和父亲白季庚都是诗人.在这种家庭背景下,白居易读书十分刻苦.但白居易和李白、杜甫一样,也嗜酒成性. 张文潜在《苕溪鱼隐丛话》中说:陶渊明虽然爱好喝酒,但由于家境贫困,不能经常喝美酒,与他喝酒的都是打柴、捉鱼、耕田的乡下人,地点在树林田野间,而白居易家酿美酒,每次喝酒时必有丝竹伴奏,僮妓侍奉.与他喝酒的都是社会上的名流,如裴度、刘禹锡等.
  每当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他邀客来家,先拂酒坛,次开诗箧,后捧丝竹.于是一面喝酒,一面吟诗,一面操琴.旁边有家僮奏《霓裳羽衣》,小妓歌《杨柳枝》,真是不亦乐乎.直到大家酩酊大醉后才停止.白居易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而返. 据《穷幽记》记载,白居易家里有池塘,可泛舟.他宴请宾客,有时在船上,他命人在船旁吊百余只空囊,里面装有美酒佳肴,随船而行,要吃喝时,就拉起,吃喝完一只再拉起一只,直至吃喝完为止. 方勺《泊宅编》卷上说:白乐天多乐诗,二千八百首中,饮酒者八百首.这个数字可不算小. 他喝酒时用酒来排遣,他是以一天酒醉来解除九天辛劳的.他说:“不要轻视一天的酒醉,这是为消除九天的疲劳.
  素口蛮腰,蓄妓(这里的妓,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妾或家庭歌舞妓)玩乐,始自东晋,唐代比较普遍.为了涤除人生烦恼,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纵自娱.他蓄妓与嗜酒无度,直到暮年.从他的诗中知姓名之妓便有十几个,最出名的是小蛮和樊素.唐孟棨《本事诗·事感》中记载:“白尚书(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现代人形容美女说樱桃嘴、小蛮腰或杨柳腰,就是从白居易那里学过来的.
  白居易后来老了,体弱多病,决定卖马和放妓,他不希望他们跟着自己吃苦.但是他心爱的马居然反顾而鸣,不忍离去.樊素和小蛮等对白居易还是蛮有感情的,都不忍离去.樊素感伤落泪地说:“主乘此骆五年,衔橛之下,不惊不逸.素事主十年,中擳之间,无违无失.今素貌虽陋,未至衰摧.骆力犹壮,又无虺愦.即骆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素之歌,亦可以送主一杯.一旦双去,有去无回.故素将去,其辞也苦;骆将去,其鸣也哀.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岂主君独无情哉?”白居易也长叹道:“骆骆尔勿嘶,素素尔勿啼;骆返庙,素返闺.吾疾虽作,年虽颓,幸未及项籍之将死,何必一日之内弃骓兮而别虞姬!素兮素兮!为我歌杨柳枝.我姑酌彼金缶,我与尔归醉乡去来.”
  当然最后樊素和小蛮还是走了.白居易思念中写道:“两枝杨柳小楼中,嫋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五年三月今朝尽,客散筵空掩独扉;病与乐天相共住,春同樊素一时归.”
  他在67岁时,写了一篇《醉吟先生传》.这个醉吟先生,当然就是他自己.他在《传》中说,有个叫醉吟先生的, 不知道姓名、籍贯、官职,只知道他做了30年官,退居到洛城.他的居处有个池塘、竹竿、乔木、台榭、舟桥等.他爱好喝酒、吟诗、弹琴,与酒徒、诗友、琴侣一起游乐.事实也是如此,洛阳城内外的寺庙、山丘、泉石,白居易都去漫游过.
  白居易自家酿的酒,质高出众,他为自家的酒作诗道:“开坛泻罇中,玉液黄金脂;持玩已可悦,欢尝有余滋;一酌发好客,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白居易卷》).白居易造酒的历史不但有记载,而且直到今天,还有“白居易造酒除夕赏乡邻”的故事在渭北一代流传.
再问: 可以根据题目简洁概括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