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一食或尽粟一石”中“食”该怎么解释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7 07:52:34
“一食或尽粟一石”中“食”该怎么解释
“一食或尽粟一石”中“食”该怎么解释
韩素静在韩愈的《马说》中,有这样一句话——“一食或尽粟一石”.在课堂上,有的老师把其中的“食”解释成“动词,吃”;有的老师解释成“量词,顿或者餐”.那么,“食”到底应该如何解释呢?出现上面第二种解释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这句话的翻译,这句话翻译成“一顿饭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根据这个翻译,于是,有的老师就把“食”理解成了“量词,顿”,这,其实是错误的.在文言文中,数量词有着特殊的用法.除了度量衡的单位必须用量词(例如上文中的“一石”的“石”;再如《口技》中的“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中的“尺”)外,其他情况一般无量词,而是数词直接与实词组合.例如《核舟记》里多次出现的“为人五,为窗八……”,就是典型的量词省略,这是古代汉语的一般用法.也许,您还会继续疑问,既然“食”是动词,那么为什么不说成“食一或尽粟一石”呢?这,又涉及到了古汉语的又一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说明动词的数词一般放在动词后面,例如,“我跑了三圈”.但在古汉语中,说明动词的数词却是放在动词前面,在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从后面调整到前面,并且再加上量词.例如:《公输》里的“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其中的“九”是说明“设”和“距”的,但却在这两个词语的前面,在翻译时要翻译成“公输盘一连使用了九次机巧多变的攻城方法,墨子抵挡了九次”.再例如,《劝学》中的“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一句,其中的“一”和“十”分别说明“跃”和“步”,翻译成“骐骥跳跃一次,也不能超过十步远”.所以,综上所述,“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的“食”,是应该解释成“动词,吃”,而不应该是“量词,顿、餐”.一食或尽粟一石”的翻译徐彦韩愈的短文《马说》中有一句“一食或尽粟一石”,通行的翻译法有两种,“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的粮食”;“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的粮食”,那么“食”是“吃”还是“顿”“餐”呢?教学中,部分师生还不甚清楚,有必要研究.
首先应该清楚的是,古人没有量词,所以“顿”“餐”是不正确的.
如果是名词,译为“食物”“饭”,那么,就可以翻译为“一顿饭”了,很通畅.《说文》有“食,饣米也.按,六谷之饭曰食.”但是,从使用对象上看,“饭”指人吃的食物,通常不用于动物.
确定为动词,翻译为“吃”,“一食”就是“吃一顿”.这种用法在我们现代汉语中很普遍,比如“一看”就是“看一眼”,“一听”就是“听一下”,“一跳”就是“跳一下”,“一喊”就是“喊一声”……
所以,这句的“一食”和“食不饱”的“食”读音和意义都是相同的.
《送东阳马生序》中,有“主人日再食”,就是“主人每天吃两顿”,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