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伏尔泰和雨果的简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5 19:11:25
求伏尔泰和雨果的简介!
字数:100字以内
要求:简要
字数:100字以内
要求:简要
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年):伏尔泰原名弗兰苏阿,马利·阿鲁埃(François-Marie Arouet);伏尔泰是他的笔名.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他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父亲是法律公证人,希望他将来做个法官,但他对文学发生兴趣,后来成了一名文人.伏尔泰经历了路易十四、十五、十六三个封建王朝的统治,目睹了封建专制主义由盛转衰,一亲身感安到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腐朽和反动.他深刻地;预见到革命必然到来,他对朋友说:“我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正在撤下革命的种子,尽管我自己未必成为革命的见证人,但它是必然要到来的.”
伏尔泰才思敏捷,一多才多艺.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专制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书被列为禁书,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国门.1725年他被迫流亡英国,对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研究英国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研究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
伏尔泰写过大量文学作品,其中著名的有史诗《亨利亚德》、《奥尔良少女》,悲剧《欧第伯》、喜剧《放荡的儿子》,哲理小说《老实人》.他又写过不少历史著作,如《路易十四时代》、《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等.在哲学方面,他的代表作有《哲学辞典》、《形而上学论》、(4牛顿哲学原理》等著作,其中最有影响的一本书是《哲学通信》被人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
伏尔泰非凡的才智,锐利的思想以及他对黑暗的封建专制主义所作的揭露,使他在人民中间享有崇高的声望.统治者也念利用他.路易十五请他当过宫廷史官,普鲁土国王腓特烈二世把他待为上宾,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曾接见过也,但最终都由他的叛逆由思想而不欢而散.痛苦的经历使他决心不再与任何君王往来.
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夫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他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狂热作斗争,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另一些人踩住他的肚子,还有一些人从远处痛骂他.”不过伏尔泰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县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认为要统治人民;宗教是不可缺少的.他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
伏尔泰信奉自然权利说,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他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又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他把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想化了,认为最理想的是由“开明”的君主按哲学家的意见来治理国家.在哲学上,他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肯定认识采源于感觉经验,但他又认为神是宇宙的“第一推动者他对劳动人民是十分鄙视的,认为他们只能干粗活,不能思考,说“当庶民都思考时,那一切都完了”.
伏尔泰作为资产阶级思想家,在他的各个方面都有局限性,这是毫不奇怪的.因为在他的身上也深深地打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和阶级的烙印.不过他在反封建的启蒙运动中作出的巨大的贡献,还是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
伏尔泰的文学观点和趣味,基本上承袭17世纪古典主义的余风,主要表现在诗歌和悲剧创作上.他的史诗《亨利亚德》(1728)以法国16世纪宗教战争为题材,写波旁王朝亨利四世在内战中取得胜利后登基为王,颁布南特赦令以保障新教徒的信仰自由.史诗中的亨利四世被当做开明君主的榜样来歌颂.伏尔泰的哲理诗说理透彻,讽刺诗机智冷隽,有独到之处.伏尔泰毕生主要从事戏剧创作,先后写了50多部剧本,其中大部分是悲剧.伏尔泰的文学作品中最有价值的是哲理小说.这是他开创的一种新体裁,用戏谑的笔调讲述荒诞不经的故事,影射和讽刺现实,阐明深刻的哲理.
伏尔泰晚年定居在法国和瑞士边境的费尔奈庄园.
其间,法国发生宗教上的派性斗争,造成大批逃亡者.伏尔泰在自己的庄园内,先后收留过上百户难民.他还多次打抱不平,替穷苦人伸张正义,平反冤案.影响最大的一次,莫过于卡拉事件.
1761年10月13日,图卢兹市菲拉蒂埃街的一个住家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悲剧.这家的主人让·卡拉是颇受人尊敬的胡格诺派的商人.当天深夜,让·卡拉发现长子马克—安东尼在店铺悬梁自尽,一时全家慌了手脚,母亲失声痛哭,惊动四邻.突然,在围观的人群中有人说道:“马克—安东尼是被他父母杀死的,因为他选择了天主教.”天主教与新教经历了16世纪的宗教战争,至今已有两百多年,但对立依然十分尖锐.图卢兹一位法官闻讯赶来,一不调查,二不审讯,甚至连现场也没看上一眼,便将“谋杀”事件那天晚上在家的人全部拘捕归案.马克·安东尼为什么自杀?原来,这位28岁的青年曾学过法律,一心想当律师,但因无法弄到天主教徒的证明书,被迫从事商业.他想从父亲那儿得到一笔钱作生意,遭父亲拒绝,失望之余,天天上咖啡馆借酒浇愁,后因债务缠身,更觉前途渺茫,一念之差便寻了短见.头发斑白、年近古稀的老人怎能吊死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谋杀”之罪显然难以成立.检察官迪库大义凛然,出庭替老卡拉辩护,却被停职三个月.律师絮德尔想阐明事实真相,但陷入狂热兴奋中的法官却不屑一听,反倒认为这位律师无能.审判长滥施权力,逼迫卡拉供出同谋,卡拉义正辞严,断然地说:“既然没有犯罪,何来同谋?”1762年3月10日,法庭不顾一切无罪的证据,粗暴地判决卡拉车裂之刑.临刑前,老卡拉悲愤地说:“我已经说明真相,我死得无辜……”事发不久,伏尔泰便听到各种传闻.他对教会历来持怀疑态度,认为无论天主教还是新教,都是无耻之徒.卡拉老汉的悲惨遭遇,激起了他对教会和司法当局的无比愤慨,他决心为维护人的尊严、为争取信仰自由而奋斗.他通过各种渠道,沉着冷静地亲自调查和搜集证据,并将被流放到日内瓦的卡拉的两个儿子召到费尔奈,根据他们两人提供的详情和从过往旅客中听到的反映加以比较,从而对整个事件作出个人的判断.其间,他发表了卡拉两兄弟的口供,写了揭露这起惨无人道的冤案的小册子,并为卡拉太太提供一切费用,把她接到巴黎,以引起舆论的注意.1763年2月3日,伏尔泰亲自写了上诉书,作出“我敢肯定这家人无辜”的结论.3月7日,枢密院下令重审此案,蒙受不白之冤的卡拉老汉及其一家终于得到昭雪.
这年年底,伏尔泰发表了著名的《论宗教宽容》,猛烈抨击反动教会的宗教迫害和专制政体草菅人命的黑暗现象,阐述了他的理想主义和唯物主义思想.
嗣后,他还曾为同样遭到教会迫害的一位19岁的骑士拉巴尔和一位年过半百的风水先生西尔旺奔走呼号,并使这两起冤案终于得到平反.
在整个晚年,伏尔泰以更加旺盛的斗志从事大量的创作,先后为《百科全书》撰写了613条辞目,并于1764年汇编成册,以“哲学辞典”为题公开发表.此外,他还出版了哲理小说《查第格》《天真汉》,历史著作《彼得大帝治下的俄罗斯史》和《论议会》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费尔奈定居期间,他一直与欧洲各国的各阶层人士保持频繁通信.据统计,仅保存下来的伏尔泰的信件就有一万多封,和他通信的计七百人之多.他利用这种方式,跟通信者讨论各种社会问题,宣传他反专制反教会的启蒙思想.伏尔泰所作的不倦斗争,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的名字响彻整个欧洲的上空,不少社会名流慕名而来费尔奈求见.费尔奈成了欧洲舆论的中心,当时的进步人士尊称伏尔泰为“费尔奈教长.”
1778年2月,84岁高龄的伏尔泰回到阔别28年的巴黎.消息一传开,全城都轰动起来.一些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年轻人更是欣喜若狂,纷纷涌到他的下榻处,使周围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妇女们趁他经过时,偷偷地从他的皮衣上拔下一两根毛,当做圣物保存.
到了巴黎,伏尔泰因过于激动,加之尿毒症发作,被迫卧床.但他仍然坚持口述最后一部五幕诗体悲剧《伊雷娜》.剧本虽写得平平,但演出时,巴黎和凡尔赛反应都十分强烈.王后出席了演出,伏尔泰也拖着病体临场领略这最后的荣誉和幸福.
教会人士心怀鬼胎,想利用伏尔泰的威望抬高自己的身价,因此趁伏尔泰病笃之机,企图从中捞点油水.
一天,一个神甫鬼鬼祟祟地窜入伏尔泰的病房,要求伏尔泰作临终忏悔.伏尔泰虽然不是无神论者,而是自然神论者,但他一贯与教会势不两立.他深知这位神甫的来意,毫不客气地把他打发走了.
没过几天,又有一位叫莫雷的修道院长重演故伎.伏尔泰一见他进来,便问:
“神甫,您从何处来?”
“啊,先生,我从上帝那里来!”
“真的?您能给我出示上帝的诏书吗?”
伏尔泰虽重病在身,但仍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他特有的辛辣讽刺,无情地揭露这些“披着僧衣的豺狼”的丑恶嘴脸.
5月12日,伏尔泰不住咯血,体温急剧上升,黎塞留公爵不忍看到自己的老朋友这般受苦,给他送来了阿片酊.伏尔泰糊里糊涂,竟把这种药效显著的镇静剂全喝下去了.三个神甫趁他昏迷之际闯了进来,待他稍为清醒后,问他是否承认基督的神圣.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本来已作了否定的回答,一听见“基督”“神圣”这两个字眼,他勃然大怒,做了个惊人的动作撑起病体,愤然地推了神甫一把,说:“让我安静地死去吧”.
1778年5月30日晚上11时,伏尔泰与世长辞.反动教会对这位亵渎宗教的宿敌恨之入骨,下令连夜将他的尸体运出巴黎,弃之荒冢.
可是,伏尔泰在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功绩是抹杀不了的.他大半生被公认为人民的领袖和导师.他的思想和学说将教育好几代人,为反封建斗争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武装了法国人民的头脑.
在资产阶级大革命后,伏尔泰的骨骸被移葬到伟人公墓.
启蒙运动是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所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自由,提倡科学技术,把理性推崇为思想和行为的基础.“启蒙”一词,德语为Aufkl?rung,英语为Enlightenment,意为启迪,在启蒙运动中引申为用近代哲学和文艺的文化知识的光辉照亮被教会和贵族专制的迷信与欺骗所造成的愚昧落后的社会,恢复理性的权威.启蒙运动不仅在文化部门展开,同时也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科学、哲学乃至社会制度和社会风尚等各个方面.
启蒙运动发生在法国路易十四逝世之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之前.文艺复兴虽然从13、14世纪到15、16世纪已将反对教会和封建统治的斗争进行了三、四百年,但是基督教会和封建贵族在欧洲统治了千余年,根深蒂固;当时工商业还没有大规模地发展,资产阶级还处于无权地位,力量薄弱,没有彻底的革命性,容易和反动势力妥协.西欧各国社会发展很不平衡.法国在17世纪处在所谓“伟大世纪”即路易十四的世纪,也是封建贵族和教会高级僧侣联合专制的势力最盛的世纪.资产阶级和平民合为“第三等级”,还处于无权地位.文化和教育完全掌握在天主教的耶稣会僧侣手里,独尊《圣经》和少数拉丁古典著作.一般民众处于相当愚昧的状态.这就是启蒙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18世纪,经济和政治的形势开始有很大的转变.法国和英国隔海相望,法国比英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落后了一个世纪.英国已拥有海上霸权,工商业发达;资产阶级已走上政治舞台,开始进行产业革命;工人阶级日渐活跃;政治上兴起宪章运动,奠定了议会民主制基础.文学上在莎士比亚之后出现了理查逊和斯特恩等人的以市民为主人公的新型小说.法国百科全书派领袖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曾留居英国.他们与英国经验派哲学家洛克和休谟等人结下亲密的友谊.他们都欣赏英国的三权鼎立和议会民主制.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编纂法国《百科全书》(即《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与手工艺大词典》)曾受到英国张伯斯主编的传播近代哲学科学知识的《百科全书》的启发.
在法国百科全书派活动的20年中,他们一直不断地受到反动势力的反击和迫害,有些人被关进监狱,有些人被迫流亡到国外.百科全书被禁止发行,或被烧毁.当时检察官在最高法院对百科全书派进行公诉中提出的罪名是“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但百科全书终于在1772年问世.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百科全书派领袖之一孔多塞参加了这次革命,被选入革命政府任法院议员,革命中两次“人权宣言”都宣布人权是人类自然的(即生而就有的)权利,包括“平等、自由、安全和财产”四大项,体现了百科全书派的理想.由此可见,启蒙运动为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作了必要的思想准备.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引论中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启蒙学者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
【身世】
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贝尚松城.祖父是木匠,父亲是共和国军队的军官,曾被拿破仑的哥哥西班牙王约瑟夫•波拿巴授予将军衔,是这位国王的亲信重臣.
雨果天资聪慧,9岁就开始写诗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写的《读书乐》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奖励,17岁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以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以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写有大量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出小说 .
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剧本虽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却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成为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献.它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830年,雨果的剧本《欧那尼》在法兰西院大剧院上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确立了浪漫主义在法国文坛上的主导地位.
《欧那尼》写的是16世纪西班牙一个贵族出身的强盗欧那尼反抗国王的故事,雨果赞美了强盗的侠义和高尚,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倾向.
1830年7月,法国发生了“七月革命”,封建复辟王朝被翻了.雨果热情赞扬革命,歌颂那些革命者,写诗哀悼那些在巷战中牺牲的英雄.
1831年发表的《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义小说.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紧张生动,变幻莫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
故事发生在中世纪.“愚人节”那天,流浪的吉卜赛艺人在广场上表演歌舞,有个叫埃斯梅拉达的吉卜赛姑娘吸引了来往的行人,她长得美丽动人舞姿也非常优美.
这时,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弗罗洛一下子对美丽的梅拉达着了迷,他内心燃烧着情欲之火,疯狂地爱上了她.于是他命令教堂敲钟人,相貌奇丑无比的伽西莫多把埃斯梅拉达抢来.结果法国国王的弓箭队长法比救下了埃斯梅拉达,抓住了伽西莫多.他把敲钟人带到广场上鞭笞,善良的吉卜赛姑娘不计前仇,反而送水给伽西莫多喝.
敲钟人虽然外貌丑陋,内心却纯洁高尚,他非常感激埃斯梅拉达,也爱上了她.天真的埃斯梅拉达对法比一见钟情,两人约会时,弗罗洛悄悄在后面跟着,出于嫉妒,他用刀刺伤了法比,然后逃跑了.埃梅斯拉达却因谋杀罪被判死刑.伽西莫多把埃斯梅拉达从绞刑架下抢了出来,藏在巴黎圣母院内,弗罗洛趁机威胁吉卜赛姑娘,让她满足他的情欲,遭到拒绝后,把她交给了国王的军队,无辜的姑娘被绞死了.伽西莫多愤怒地把弗罗洛推下教堂摔死,他拥抱着埃斯梅拉达的尸体也死去了.
小说表现了雨果对封建政府和教会的强烈憎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七月革命”之后,法国建立了以金融家路易•菲力浦为首的大资产阶级统治的“七月王朝.”七月王朝不断对雨果进拉拢,1841年雨果被选入法兰西学士院,1845年,路易•菲力浦封他为法兰西贵族世卿,还当上了贵族院议员.雨果创作中的斗争热情减弱了,1843年,他写了一个神秘主义剧本《卫戍官》,上演时被观众喝倒彩,遭到了失败.雨果为此沉默了将近10年没有写作.
1848年6月,巴黎人民举行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共和国.开始雨果对革命并不理解,但当大资产阶级阴谋消灭共和国时,雨果却成了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参加了共和党人组织的反政变起义.路易•波拿巴上台后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他实行恐怖政策,对反抗者无情镇压.雨果也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国外.
流亡期间,雨果一直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的斗争,他写政治讽刺小册子和政治讽刺诗,猛烈抨击拿破仑三世的独裁统治.这时期,他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和《笑面人》.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
【身世】
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贝尚松城.祖父是木匠,父亲是共和国军队的军官,曾被拿破仑的哥哥西班牙王约瑟夫•波拿巴授予将军衔,是这位国王的亲信重臣.
雨果天资聪慧,9岁就开始写诗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写的《读书乐》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奖励,17岁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以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以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写有大量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出小说 .
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剧本虽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却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成为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献.它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830年,雨果的剧本《欧那尼》在法兰西院大剧院上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确立了浪漫主义在法国文坛上的主导地位.
《欧那尼》写的是16世纪西班牙一个贵族出身的强盗欧那尼反抗国王的故事,雨果赞美了强盗的侠义和高尚,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倾向.
1830年7月,法国发生了“七月革命”,封建复辟王朝被翻了.雨果热情赞扬革命,歌颂那些革命者,写诗哀悼那些在巷战中牺牲的英雄.
1831年发表的《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义小说.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紧张生动,变幻莫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
故事发生在中世纪.“愚人节”那天,流浪的吉卜赛艺人在广场上表演歌舞,有个叫埃斯梅拉达的吉卜赛姑娘吸引了来往的行人,她长得美丽动人舞姿也非常优美.
这时,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弗罗洛一下子对美丽的梅拉达着了迷,他内心燃烧着情欲之火,疯狂地爱上了她.于是他命令教堂敲钟人,相貌奇丑无比的伽西莫多把埃斯梅拉达抢来.结果法国国王的弓箭队长法比救下了埃斯梅拉达,抓住了伽西莫多.他把敲钟人带到广场上鞭笞,善良的吉卜赛姑娘不计前仇,反而送水给伽西莫多喝.
敲钟人虽然外貌丑陋,内心却纯洁高尚,他非常感激埃斯梅拉达,也爱上了她.天真的埃斯梅拉达对法比一见钟情,两人约会时,弗罗洛悄悄在后面跟着,出于嫉妒,他用刀刺伤了法比,然后逃跑了.埃梅斯拉达却因谋杀罪被判死刑.伽西莫多把埃斯梅拉达从绞刑架下抢了出来,藏在巴黎圣母院内,弗罗洛趁机威胁吉卜赛姑娘,让她满足他的情欲,遭到拒绝后,把她交给了国王的军队,无辜的姑娘被绞死了.伽西莫多愤怒地把弗罗洛推下教堂摔死,他拥抱着埃斯梅拉达的尸体也死去了.
小说表现了雨果对封建政府和教会的强烈憎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七月革命”之后,法国建立了以金融家路易•菲力浦为首的大资产阶级统治的“七月王朝.”七月王朝不断对雨果进行拉拢,1841年雨果被选入法兰西学士院,1845年,路易•菲力浦封他为法兰西贵族世卿,还当上了贵族院议员.雨果创作中的斗争热情减弱了,1843年,他写了一个神秘主义剧本《卫戍官》,上演时被观众喝倒彩,遭到了失败.雨果为此沉默了将近10年没有写作.
1848年6月,巴黎人民举行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共和国.开始雨果对革命并不理解,但当大资产阶级阴谋消灭共和国时,雨果却成了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参加了共和党人组织的反政变起义.路易•波拿巴上台后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他实行恐怖政策,对反抗者无情镇压.雨果也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国外.
流亡期间,雨果一直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的斗争,他写政治讽刺小册子和政治讽刺诗,猛烈抨击拿破仑三世的独裁统治.这时期,他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和《笑面人》.
主要作品】
1827: 《克伦威尔》(Cromwell) (剧本)
1829:《东方诗集》(les Orientales) (诗)
1830:《欧那尼》 (Hernani) (戏本)
1831:《钟楼怪人》(即《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 (小说)
1838:《吕布拉》(Ruy Blas) (剧本)
1853:《惩罚集》 (les Chatiments) (诗)
1856:《沉思集》 (les Contemplations) (诗)
1862:《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 (小说)
1869:《笑面人》 (L’Homme qui Rit) (小说)
1859-1883:《世纪传说》(la Legende des siecles) (诗)
1874:《九三年》 (Quatre-Vingt-Treize) (小说)
伏尔泰才思敏捷,一多才多艺.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专制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书被列为禁书,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国门.1725年他被迫流亡英国,对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研究英国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研究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
伏尔泰写过大量文学作品,其中著名的有史诗《亨利亚德》、《奥尔良少女》,悲剧《欧第伯》、喜剧《放荡的儿子》,哲理小说《老实人》.他又写过不少历史著作,如《路易十四时代》、《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等.在哲学方面,他的代表作有《哲学辞典》、《形而上学论》、(4牛顿哲学原理》等著作,其中最有影响的一本书是《哲学通信》被人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
伏尔泰非凡的才智,锐利的思想以及他对黑暗的封建专制主义所作的揭露,使他在人民中间享有崇高的声望.统治者也念利用他.路易十五请他当过宫廷史官,普鲁土国王腓特烈二世把他待为上宾,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曾接见过也,但最终都由他的叛逆由思想而不欢而散.痛苦的经历使他决心不再与任何君王往来.
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夫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他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狂热作斗争,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另一些人踩住他的肚子,还有一些人从远处痛骂他.”不过伏尔泰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县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认为要统治人民;宗教是不可缺少的.他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
伏尔泰信奉自然权利说,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他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又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他把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想化了,认为最理想的是由“开明”的君主按哲学家的意见来治理国家.在哲学上,他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肯定认识采源于感觉经验,但他又认为神是宇宙的“第一推动者他对劳动人民是十分鄙视的,认为他们只能干粗活,不能思考,说“当庶民都思考时,那一切都完了”.
伏尔泰作为资产阶级思想家,在他的各个方面都有局限性,这是毫不奇怪的.因为在他的身上也深深地打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和阶级的烙印.不过他在反封建的启蒙运动中作出的巨大的贡献,还是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
伏尔泰的文学观点和趣味,基本上承袭17世纪古典主义的余风,主要表现在诗歌和悲剧创作上.他的史诗《亨利亚德》(1728)以法国16世纪宗教战争为题材,写波旁王朝亨利四世在内战中取得胜利后登基为王,颁布南特赦令以保障新教徒的信仰自由.史诗中的亨利四世被当做开明君主的榜样来歌颂.伏尔泰的哲理诗说理透彻,讽刺诗机智冷隽,有独到之处.伏尔泰毕生主要从事戏剧创作,先后写了50多部剧本,其中大部分是悲剧.伏尔泰的文学作品中最有价值的是哲理小说.这是他开创的一种新体裁,用戏谑的笔调讲述荒诞不经的故事,影射和讽刺现实,阐明深刻的哲理.
伏尔泰晚年定居在法国和瑞士边境的费尔奈庄园.
其间,法国发生宗教上的派性斗争,造成大批逃亡者.伏尔泰在自己的庄园内,先后收留过上百户难民.他还多次打抱不平,替穷苦人伸张正义,平反冤案.影响最大的一次,莫过于卡拉事件.
1761年10月13日,图卢兹市菲拉蒂埃街的一个住家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悲剧.这家的主人让·卡拉是颇受人尊敬的胡格诺派的商人.当天深夜,让·卡拉发现长子马克—安东尼在店铺悬梁自尽,一时全家慌了手脚,母亲失声痛哭,惊动四邻.突然,在围观的人群中有人说道:“马克—安东尼是被他父母杀死的,因为他选择了天主教.”天主教与新教经历了16世纪的宗教战争,至今已有两百多年,但对立依然十分尖锐.图卢兹一位法官闻讯赶来,一不调查,二不审讯,甚至连现场也没看上一眼,便将“谋杀”事件那天晚上在家的人全部拘捕归案.马克·安东尼为什么自杀?原来,这位28岁的青年曾学过法律,一心想当律师,但因无法弄到天主教徒的证明书,被迫从事商业.他想从父亲那儿得到一笔钱作生意,遭父亲拒绝,失望之余,天天上咖啡馆借酒浇愁,后因债务缠身,更觉前途渺茫,一念之差便寻了短见.头发斑白、年近古稀的老人怎能吊死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谋杀”之罪显然难以成立.检察官迪库大义凛然,出庭替老卡拉辩护,却被停职三个月.律师絮德尔想阐明事实真相,但陷入狂热兴奋中的法官却不屑一听,反倒认为这位律师无能.审判长滥施权力,逼迫卡拉供出同谋,卡拉义正辞严,断然地说:“既然没有犯罪,何来同谋?”1762年3月10日,法庭不顾一切无罪的证据,粗暴地判决卡拉车裂之刑.临刑前,老卡拉悲愤地说:“我已经说明真相,我死得无辜……”事发不久,伏尔泰便听到各种传闻.他对教会历来持怀疑态度,认为无论天主教还是新教,都是无耻之徒.卡拉老汉的悲惨遭遇,激起了他对教会和司法当局的无比愤慨,他决心为维护人的尊严、为争取信仰自由而奋斗.他通过各种渠道,沉着冷静地亲自调查和搜集证据,并将被流放到日内瓦的卡拉的两个儿子召到费尔奈,根据他们两人提供的详情和从过往旅客中听到的反映加以比较,从而对整个事件作出个人的判断.其间,他发表了卡拉两兄弟的口供,写了揭露这起惨无人道的冤案的小册子,并为卡拉太太提供一切费用,把她接到巴黎,以引起舆论的注意.1763年2月3日,伏尔泰亲自写了上诉书,作出“我敢肯定这家人无辜”的结论.3月7日,枢密院下令重审此案,蒙受不白之冤的卡拉老汉及其一家终于得到昭雪.
这年年底,伏尔泰发表了著名的《论宗教宽容》,猛烈抨击反动教会的宗教迫害和专制政体草菅人命的黑暗现象,阐述了他的理想主义和唯物主义思想.
嗣后,他还曾为同样遭到教会迫害的一位19岁的骑士拉巴尔和一位年过半百的风水先生西尔旺奔走呼号,并使这两起冤案终于得到平反.
在整个晚年,伏尔泰以更加旺盛的斗志从事大量的创作,先后为《百科全书》撰写了613条辞目,并于1764年汇编成册,以“哲学辞典”为题公开发表.此外,他还出版了哲理小说《查第格》《天真汉》,历史著作《彼得大帝治下的俄罗斯史》和《论议会》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费尔奈定居期间,他一直与欧洲各国的各阶层人士保持频繁通信.据统计,仅保存下来的伏尔泰的信件就有一万多封,和他通信的计七百人之多.他利用这种方式,跟通信者讨论各种社会问题,宣传他反专制反教会的启蒙思想.伏尔泰所作的不倦斗争,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的名字响彻整个欧洲的上空,不少社会名流慕名而来费尔奈求见.费尔奈成了欧洲舆论的中心,当时的进步人士尊称伏尔泰为“费尔奈教长.”
1778年2月,84岁高龄的伏尔泰回到阔别28年的巴黎.消息一传开,全城都轰动起来.一些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年轻人更是欣喜若狂,纷纷涌到他的下榻处,使周围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妇女们趁他经过时,偷偷地从他的皮衣上拔下一两根毛,当做圣物保存.
到了巴黎,伏尔泰因过于激动,加之尿毒症发作,被迫卧床.但他仍然坚持口述最后一部五幕诗体悲剧《伊雷娜》.剧本虽写得平平,但演出时,巴黎和凡尔赛反应都十分强烈.王后出席了演出,伏尔泰也拖着病体临场领略这最后的荣誉和幸福.
教会人士心怀鬼胎,想利用伏尔泰的威望抬高自己的身价,因此趁伏尔泰病笃之机,企图从中捞点油水.
一天,一个神甫鬼鬼祟祟地窜入伏尔泰的病房,要求伏尔泰作临终忏悔.伏尔泰虽然不是无神论者,而是自然神论者,但他一贯与教会势不两立.他深知这位神甫的来意,毫不客气地把他打发走了.
没过几天,又有一位叫莫雷的修道院长重演故伎.伏尔泰一见他进来,便问:
“神甫,您从何处来?”
“啊,先生,我从上帝那里来!”
“真的?您能给我出示上帝的诏书吗?”
伏尔泰虽重病在身,但仍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他特有的辛辣讽刺,无情地揭露这些“披着僧衣的豺狼”的丑恶嘴脸.
5月12日,伏尔泰不住咯血,体温急剧上升,黎塞留公爵不忍看到自己的老朋友这般受苦,给他送来了阿片酊.伏尔泰糊里糊涂,竟把这种药效显著的镇静剂全喝下去了.三个神甫趁他昏迷之际闯了进来,待他稍为清醒后,问他是否承认基督的神圣.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本来已作了否定的回答,一听见“基督”“神圣”这两个字眼,他勃然大怒,做了个惊人的动作撑起病体,愤然地推了神甫一把,说:“让我安静地死去吧”.
1778年5月30日晚上11时,伏尔泰与世长辞.反动教会对这位亵渎宗教的宿敌恨之入骨,下令连夜将他的尸体运出巴黎,弃之荒冢.
可是,伏尔泰在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功绩是抹杀不了的.他大半生被公认为人民的领袖和导师.他的思想和学说将教育好几代人,为反封建斗争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武装了法国人民的头脑.
在资产阶级大革命后,伏尔泰的骨骸被移葬到伟人公墓.
启蒙运动是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所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自由,提倡科学技术,把理性推崇为思想和行为的基础.“启蒙”一词,德语为Aufkl?rung,英语为Enlightenment,意为启迪,在启蒙运动中引申为用近代哲学和文艺的文化知识的光辉照亮被教会和贵族专制的迷信与欺骗所造成的愚昧落后的社会,恢复理性的权威.启蒙运动不仅在文化部门展开,同时也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科学、哲学乃至社会制度和社会风尚等各个方面.
启蒙运动发生在法国路易十四逝世之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之前.文艺复兴虽然从13、14世纪到15、16世纪已将反对教会和封建统治的斗争进行了三、四百年,但是基督教会和封建贵族在欧洲统治了千余年,根深蒂固;当时工商业还没有大规模地发展,资产阶级还处于无权地位,力量薄弱,没有彻底的革命性,容易和反动势力妥协.西欧各国社会发展很不平衡.法国在17世纪处在所谓“伟大世纪”即路易十四的世纪,也是封建贵族和教会高级僧侣联合专制的势力最盛的世纪.资产阶级和平民合为“第三等级”,还处于无权地位.文化和教育完全掌握在天主教的耶稣会僧侣手里,独尊《圣经》和少数拉丁古典著作.一般民众处于相当愚昧的状态.这就是启蒙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18世纪,经济和政治的形势开始有很大的转变.法国和英国隔海相望,法国比英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落后了一个世纪.英国已拥有海上霸权,工商业发达;资产阶级已走上政治舞台,开始进行产业革命;工人阶级日渐活跃;政治上兴起宪章运动,奠定了议会民主制基础.文学上在莎士比亚之后出现了理查逊和斯特恩等人的以市民为主人公的新型小说.法国百科全书派领袖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曾留居英国.他们与英国经验派哲学家洛克和休谟等人结下亲密的友谊.他们都欣赏英国的三权鼎立和议会民主制.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编纂法国《百科全书》(即《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与手工艺大词典》)曾受到英国张伯斯主编的传播近代哲学科学知识的《百科全书》的启发.
在法国百科全书派活动的20年中,他们一直不断地受到反动势力的反击和迫害,有些人被关进监狱,有些人被迫流亡到国外.百科全书被禁止发行,或被烧毁.当时检察官在最高法院对百科全书派进行公诉中提出的罪名是“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但百科全书终于在1772年问世.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百科全书派领袖之一孔多塞参加了这次革命,被选入革命政府任法院议员,革命中两次“人权宣言”都宣布人权是人类自然的(即生而就有的)权利,包括“平等、自由、安全和财产”四大项,体现了百科全书派的理想.由此可见,启蒙运动为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作了必要的思想准备.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引论中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启蒙学者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
【身世】
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贝尚松城.祖父是木匠,父亲是共和国军队的军官,曾被拿破仑的哥哥西班牙王约瑟夫•波拿巴授予将军衔,是这位国王的亲信重臣.
雨果天资聪慧,9岁就开始写诗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写的《读书乐》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奖励,17岁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以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以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写有大量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出小说 .
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剧本虽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却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成为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献.它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830年,雨果的剧本《欧那尼》在法兰西院大剧院上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确立了浪漫主义在法国文坛上的主导地位.
《欧那尼》写的是16世纪西班牙一个贵族出身的强盗欧那尼反抗国王的故事,雨果赞美了强盗的侠义和高尚,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倾向.
1830年7月,法国发生了“七月革命”,封建复辟王朝被翻了.雨果热情赞扬革命,歌颂那些革命者,写诗哀悼那些在巷战中牺牲的英雄.
1831年发表的《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义小说.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紧张生动,变幻莫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
故事发生在中世纪.“愚人节”那天,流浪的吉卜赛艺人在广场上表演歌舞,有个叫埃斯梅拉达的吉卜赛姑娘吸引了来往的行人,她长得美丽动人舞姿也非常优美.
这时,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弗罗洛一下子对美丽的梅拉达着了迷,他内心燃烧着情欲之火,疯狂地爱上了她.于是他命令教堂敲钟人,相貌奇丑无比的伽西莫多把埃斯梅拉达抢来.结果法国国王的弓箭队长法比救下了埃斯梅拉达,抓住了伽西莫多.他把敲钟人带到广场上鞭笞,善良的吉卜赛姑娘不计前仇,反而送水给伽西莫多喝.
敲钟人虽然外貌丑陋,内心却纯洁高尚,他非常感激埃斯梅拉达,也爱上了她.天真的埃斯梅拉达对法比一见钟情,两人约会时,弗罗洛悄悄在后面跟着,出于嫉妒,他用刀刺伤了法比,然后逃跑了.埃梅斯拉达却因谋杀罪被判死刑.伽西莫多把埃斯梅拉达从绞刑架下抢了出来,藏在巴黎圣母院内,弗罗洛趁机威胁吉卜赛姑娘,让她满足他的情欲,遭到拒绝后,把她交给了国王的军队,无辜的姑娘被绞死了.伽西莫多愤怒地把弗罗洛推下教堂摔死,他拥抱着埃斯梅拉达的尸体也死去了.
小说表现了雨果对封建政府和教会的强烈憎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七月革命”之后,法国建立了以金融家路易•菲力浦为首的大资产阶级统治的“七月王朝.”七月王朝不断对雨果进拉拢,1841年雨果被选入法兰西学士院,1845年,路易•菲力浦封他为法兰西贵族世卿,还当上了贵族院议员.雨果创作中的斗争热情减弱了,1843年,他写了一个神秘主义剧本《卫戍官》,上演时被观众喝倒彩,遭到了失败.雨果为此沉默了将近10年没有写作.
1848年6月,巴黎人民举行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共和国.开始雨果对革命并不理解,但当大资产阶级阴谋消灭共和国时,雨果却成了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参加了共和党人组织的反政变起义.路易•波拿巴上台后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他实行恐怖政策,对反抗者无情镇压.雨果也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国外.
流亡期间,雨果一直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的斗争,他写政治讽刺小册子和政治讽刺诗,猛烈抨击拿破仑三世的独裁统治.这时期,他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和《笑面人》.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
【身世】
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贝尚松城.祖父是木匠,父亲是共和国军队的军官,曾被拿破仑的哥哥西班牙王约瑟夫•波拿巴授予将军衔,是这位国王的亲信重臣.
雨果天资聪慧,9岁就开始写诗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写的《读书乐》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奖励,17岁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以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以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写有大量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出小说 .
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剧本虽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却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成为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献.它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830年,雨果的剧本《欧那尼》在法兰西院大剧院上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确立了浪漫主义在法国文坛上的主导地位.
《欧那尼》写的是16世纪西班牙一个贵族出身的强盗欧那尼反抗国王的故事,雨果赞美了强盗的侠义和高尚,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倾向.
1830年7月,法国发生了“七月革命”,封建复辟王朝被翻了.雨果热情赞扬革命,歌颂那些革命者,写诗哀悼那些在巷战中牺牲的英雄.
1831年发表的《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义小说.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紧张生动,变幻莫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
故事发生在中世纪.“愚人节”那天,流浪的吉卜赛艺人在广场上表演歌舞,有个叫埃斯梅拉达的吉卜赛姑娘吸引了来往的行人,她长得美丽动人舞姿也非常优美.
这时,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弗罗洛一下子对美丽的梅拉达着了迷,他内心燃烧着情欲之火,疯狂地爱上了她.于是他命令教堂敲钟人,相貌奇丑无比的伽西莫多把埃斯梅拉达抢来.结果法国国王的弓箭队长法比救下了埃斯梅拉达,抓住了伽西莫多.他把敲钟人带到广场上鞭笞,善良的吉卜赛姑娘不计前仇,反而送水给伽西莫多喝.
敲钟人虽然外貌丑陋,内心却纯洁高尚,他非常感激埃斯梅拉达,也爱上了她.天真的埃斯梅拉达对法比一见钟情,两人约会时,弗罗洛悄悄在后面跟着,出于嫉妒,他用刀刺伤了法比,然后逃跑了.埃梅斯拉达却因谋杀罪被判死刑.伽西莫多把埃斯梅拉达从绞刑架下抢了出来,藏在巴黎圣母院内,弗罗洛趁机威胁吉卜赛姑娘,让她满足他的情欲,遭到拒绝后,把她交给了国王的军队,无辜的姑娘被绞死了.伽西莫多愤怒地把弗罗洛推下教堂摔死,他拥抱着埃斯梅拉达的尸体也死去了.
小说表现了雨果对封建政府和教会的强烈憎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七月革命”之后,法国建立了以金融家路易•菲力浦为首的大资产阶级统治的“七月王朝.”七月王朝不断对雨果进行拉拢,1841年雨果被选入法兰西学士院,1845年,路易•菲力浦封他为法兰西贵族世卿,还当上了贵族院议员.雨果创作中的斗争热情减弱了,1843年,他写了一个神秘主义剧本《卫戍官》,上演时被观众喝倒彩,遭到了失败.雨果为此沉默了将近10年没有写作.
1848年6月,巴黎人民举行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共和国.开始雨果对革命并不理解,但当大资产阶级阴谋消灭共和国时,雨果却成了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参加了共和党人组织的反政变起义.路易•波拿巴上台后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他实行恐怖政策,对反抗者无情镇压.雨果也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国外.
流亡期间,雨果一直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的斗争,他写政治讽刺小册子和政治讽刺诗,猛烈抨击拿破仑三世的独裁统治.这时期,他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和《笑面人》.
主要作品】
1827: 《克伦威尔》(Cromwell) (剧本)
1829:《东方诗集》(les Orientales) (诗)
1830:《欧那尼》 (Hernani) (戏本)
1831:《钟楼怪人》(即《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 (小说)
1838:《吕布拉》(Ruy Blas) (剧本)
1853:《惩罚集》 (les Chatiments) (诗)
1856:《沉思集》 (les Contemplations) (诗)
1862:《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 (小说)
1869:《笑面人》 (L’Homme qui Rit) (小说)
1859-1883:《世纪传说》(la Legende des siecles) (诗)
1874:《九三年》 (Quatre-Vingt-Treize)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