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文化风俗我想研习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文化.比如说官职设定,禁军详情,兵种分类;贵族服饰,百姓服饰,游侠服饰,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4 10:00:09
唐朝文化风俗
我想研习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文化.
比如说官职设定,禁军详情,兵种分类;贵族服饰,百姓服饰,游侠服饰,军士穿戴;文化习俗,言语习惯等等.
哪位能帮我推荐书籍或是网站,能透彻地研习这些?
如果答案很好,
我想研习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文化.
比如说官职设定,禁军详情,兵种分类;贵族服饰,百姓服饰,游侠服饰,军士穿戴;文化习俗,言语习惯等等.
哪位能帮我推荐书籍或是网站,能透彻地研习这些?
如果答案很好,
唐初民间的人文、服饰、习俗.
唐朝民风尚武,讲究文武合一,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平时骑马射猎,习武刺击都是非常普遍,这习武之风在世家大族中更是被看重,这些家族人丁众多,实力雄厚,他们在张义潮起义和收复河西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第二,佛门的僧徒.虽然说佛家讲究远离红尘不问世事,但是不代表佛家要求人们不要爱国.少林寺的十二棍僧救唐王就开风气之先,也是后世僧人的榜样.河西的高僧洪辩虽然以高深的佛法被看重,被吐蕃授予了“知释门都法律兼摄行教授”的职位,但他“远怀故国,愿被皇风”,所以尽力帮助张义潮收复沙州.另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佛教进入吐蕃之前,吐蕃本身就有自己的本土宗教——本教.佛教传入之后,本教和佛教之间进行了一系列残酷的斗争,最后演变成达玛进行的灭法运动,几乎将佛教在吐蕃彻底铲除,佛教自此在西藏地区一蹶不振长达百年.最后达玛之所以被佛僧刺杀也是因为他的灭法运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僧人自然不愿意为吐蕃的统治者效力.本人前一篇的《大漠孤烟直》已经介绍过由于唐朝对西域的开发,西域的佛教极盛,高僧大德层出不穷,而沙洲(敦煌)乃当时的中西交通要冲,佛教自然也是极为兴盛,教徒数量庞大,广大的僧徒在百姓中有很大的号召力,在这些爱国僧人的宣传感召之下,对吐蕃的反抗精神深入人心;第三,豪杰义士.如后来张义潮的得力部下副使安景,部落使阎英达等等,都是当地著名的豪杰.
守 岁 习 俗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其于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古时,守岁也叫“照虚耗”,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炉团坐或者看电视,笑语连连.
拜 年 习 俗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帖”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倒贴福字的传说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唐王朝的长安城,很可能就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其规模与宏伟壮丽超过同一时代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和大食国的巴格达.长安,也是其他各大洲的主导国国王竞相前来进贡称臣的都城.当时,对外国人士(不包括西域已臣服及周边臣服各国)进唐王朝要求甚严.但凡来到唐王朝的外籍人士必须穿唐王朝指定服装,并不得擅自前往异地.而且国人对各国人士(不管是否是西域诸国的子民)一律统称为“胡人”,外国商贩称之为“胡商”.“胡贾”外国僧人统称为“胡僧”,外国女子统称为“胡姬”.由此可见,当时的中国国力,堪称“太平盛世”.史书也曾这样记载“京师斗米十三钱,青齐等州斗米仅值三钱,国无盗贼、野无饿莩、行千里者、不持兵.自长安西行至唐边境,凡一万二千里、沿途阎阁相望、桑麻翳野.”直到中唐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唯一有纸的国家.中国的丝绸沿着丝绸之路到了西方,马上就成为罗马贵族们手里比黄金还珍贵的奢侈品.许多来华的胡人乐不思蜀,不想回国,就留在了中国.当时西域少数民族向往东方乐土,都城长安更是众望所归的圣地,所以这里云集着数量惊人的西域胡人,有时可达20万之众.长安献艺的歌、舞、百戏、幻术(杂技)等高手,以及与他们相伴而来的是在长安开设饭铺酒肆、歌楼舞谢的胡商胡姬,他们很快就成为唐朝文化大视野中的一道新奇亮丽的风景线.
唐朝是一个我们民族充满阳刚之气的时代.他的自信、开放、宽宏、博大、发达,把我们民族的声威撒播四海,自唐以降,千百年来,欧洲的“老外”就是把我们叫唐人的.唐朝那种振奋人心,蓬勃向上的精神和气质,始终应该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脊梁.
大唐王朝沿着丝绸之路驱赶突厥人的同时疆域远及中亚、南亚、西亚.唐派遣政治使节前往塔里木盆地内外的西域各国.远及巴克特里亚(Bactria)大厦国和波斯国.这些使节的用意在于使各国知道大唐王朝国力强大和百姓富庶.
唐朝宫殿屋顶的建筑风格,大都舒展自如,两翼如同张翅飞翔的大鸟,又如同大书法家笔下极其夸张的一撇一捺,显示出不事精细雕琢但庄重威严、潇洒自信的风韵.电影《天地英雄》里那个唐朝宫殿绝非夸张.如今我们的唐式建筑风格,还能隐约在小日本和韩国的寺院和皇宫里见到.
唐代,也是我们民族文学艺术大发展的黄金时代.盛唐产生了上万名诗人,一部《全唐诗》就有2300余家,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王朝能够拥有如此众多的著名诗人名垂史册.唐诗被成为“唐诗气象”.
《中国历史通览》的对每个朝代的概括颇为别致:汉朝是“华夏方兴”,宋朝是“两京梦华”,清朝是“冷月清风”,汉朝是兴盛的开始.宋朝的文化经济空前繁盛,军事上却总是孱弱不堪一击,被其他民族排挤的抬不起头来.如今,我们面对宋朝数量惊人的文化成就,想想它却始终处于窘迫寡弱、惊弓之鸟的境地,让人感叹这看似繁华实际飘渺的梦幻.元朝呢,与宋朝恰恰相反,雄才大略被大量的投入无休止的征服和炫耀武功,而荒疏了一些精神层面的需求,使元朝如同贫血一般,这种社会对于历史难有深远的影响.至于清朝,撇开民族间的芥蒂,纵有励精图治的皇帝,纵有空前广阔的疆域,在与西方文明的冲撞中也在无奈的逼近着自己的终点,喧闹中掩藏着末路的危机,时时映现着落日前的悲壮与苍凉.于是,在这种比较中,我们发现唐朝不论从它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还是从它较为完善的社会结构来说,都是封建时代真正的颠峰,都是历史成熟的产物.
唐朝的自由坦荡,比起魏晋名士癫狂放纵却虚伪做作的“风度”,它要自然和潇洒的多.丰腴妇人们不必为“好细腰”的皇帝节食,并且可与男子一同骑马打球,甚至贵妃有失体统的“烂醉如泥”也成了佳话,还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女皇帝,这在其他任何一个对妇女有着苛刻禁令和病态标准的时代都是少有的.文人们更是“狂妄”.他们有的“笑入胡姬酒肆中”,有的“赢得青楼薄幸名”,最了不得的是敢于同权贵叫板:“天子呼来不上船”,一有不满索性挂印就走了,也没听说皇帝“龙颜大怒”的.这就是唐朝的人,上至王公仕子,下至布衣百姓,都表现出一种可贵的自由意识和开放观念,甚至是在张扬自己的个性;他们也常常显示出一种乐观和幽默的可爱气质,所以他们总是比较积极和振奋的.人们的思想状态和生活方式就折射出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和气氛,所以唐朝不像明朝,总弥漫着午门外杖毙尸体腥臭的味道;不像清朝,人们习惯使用谨慎的媚笑和隐讳的笔法;不像宋朝,人们用苟且的偏安麻醉自己,用威严的仪仗装裹枯槁残躯.唐朝当然也有政治威压也有特权阶层,但相对而言这种政治已经开明到允许人民发出一些自由的声音,这是可贵的.
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他的《世界简史》中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威尔斯是比较欧洲中世纪与中国盛唐时代的文明差异时,说这番话的.
关于唐朝对外国文化的接纳还有两则趣事.
一是玄宗把罗马拜占廷的凉殿,也搬到夏日酷暑难耐的长安.殿内四处积水,水激扇车,雨帘飞洒,座内藏冰,身临这样的所处,盛夏犹如凉秋.建凉殿后,京城重臣贵族纷纷效仿,建筑豪华住宅,宅内设“自雨亭子”,檐上飞流四注,宛如盛暑中的凉风秋雨.
更有甚者,为了追求时髦,也出于新鲜好奇的心理,一些长安贵族竟把西域民族的帐篷搭在了城市里.性情豪放浪漫的诗人李白也不甘落后,在自己的庭院里搭了两顶蓝色帐篷,还在帐篷里接待客人.唐太宗的儿子承干太子,干脆在皇宫空地上搭建了一座大帐篷,他本人则打扮成突厥可汗的模样,坐在帐前狼头下,亲手把煮熟的羊羔肉切成片大嚼大吃.连伺候他的奴仆,也都要穿着西域人衣裳.
长安妇女的化妆,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她们在眉间贴花钿,俗称“花子”,所谓“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在鬓畔画斜红;在脸上施胭脂,胭脂原名支,产于河西,是一些色彩艳丽的植物制成的化妆品.匈奴人在河西被汉朝军队击败,失地之后首先想到的是胭脂,痛心疾首地叹曰:“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胭脂的来历:到唐朝的时候,女人们已经开始流行胡人的红妆———胭脂.胭脂原本是西域的产品.胭脂原写作“焉支”)
盛唐的开放也表现在妇女的着装上.唐朝妇女以丰腴为美,衣着喜欢宽博.喜欢把长裙束在胸前腰下,造成“粉胸半掩疑暗雪”、“长留白雪在胸前”的审美效果.唐朝妇女不拘一格、突出个性的服饰妆扮,反映了唐代文化的博大和超前,社会经济的繁荣发达.这既是美化生活的需要,也展现了唐代社会开放的气度和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妇女在婚姻、社交等社会生活方面的获得各种自由最多的时代,这种相对开放自由的妇女观显示了唐朝盛世统治者的自信开放、务实进取的性格.
唐朝的文化显示无比的自信和海纳百川的气度;因其自信,所以唐朝能够对外部世界进行全方位的开放.唐代的统治阶级和知识分子,思想大都比较开明,对外来文化不是盲目排斥,而是积极学习、钻研、兼收并蓄,外来文化从来也不曾改变中华文化的主导地位,相反这些外来文化都或多或少地中国化了,被用来为中国文化服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是当时士大夫的治学传统.
曾经统治印度的印度佛教在中国流行的结果,是进行了中国化,印度佛教与中国魏晋玄学结合而形成了中国的禅宗.佛教的艺术和思想大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艺术作品的境界,以致到了“不懂禅不足以论书画”的地步,中国山水诗画派的“空灵”的境界,无疑正是禅学思想的贡献.
犹太文化是世界上最难被同化的文化,而且犹太文化曾经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国家依托而能独立存在的文化,一旦进入中国,却被中国文化所同化.唐太宗时期来华经商的犹太人,不但很多人放弃了犹太文化,甚至很多人改姓中国姓,娶妻生子,完全地汉化了.唐朝时期,每年都有数万波斯人来华经商,并有数万人长期定居长安,也逐渐汉化.
唐朝时期,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不仅表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同化和包容方面,而且还表现在从来不拒绝吸收外来文化的先进内容的方面.中华民族自信而不自大.玻璃是由公元前12世纪前北非的腓尼基人发明的,南北朝时传入中国,被视为珍宝,价值连城,然而到了唐朝,中国人就学会了自制玻璃.早在公元五世纪末,中国江南一些地方就掌握了用甘蔗制糖的方法,但是中国人并不拒绝外来的先进经验.公元647年,印度半岛上一小国叫摩揭陀的遣使来唐通好,向唐太宗夸耀其国砂糖色佳味美,太宗大为赞赏,当即派人前去学习.他们归国后,选用扬州甘蔗为原料进行熬制,结果砂糖的色味都超过了印度.唐代流行的音乐,几乎全是西域的胡乐,同时,胡舞、胡服风靡一时,连唐玄宗最喜爱的一种乐器--羯鼓,也是胡人发明的,甚至当时就曾有人惊叹中国胡风之盛.然而中国并没有被胡化,而是通过吸收、消化、升华,创造了辉煌的大唐文化.
唐朝的文化是活的文化,生机勃勃的文化,她从不拒绝吸收任何优秀的东西,从不拒绝改造自己,显示了最大程度的包容性和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当中国历史进入明朝以后,这种文化逐渐变质了,丧失了包容和吸收任何先进文化的能力,也丧失了自我改造的能力.
官职:
1.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1)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
(2)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
(3)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未废.
(4)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
(6)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隋改为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废,清有銮仪卫.
(7)鸿胪寺:秦曰典客,汉改大鸿胪,掌赞导相礼.鸿,声也,胪,传也,传声赞导,故曰鸿胪.至北齐曰鸿胪寺,清未废.
(8)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隋改为监,历代因之,明始废.
(9)太府寺:即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2)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提升官职.(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简称“相”.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刺使】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极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唐朝民风尚武,讲究文武合一,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平时骑马射猎,习武刺击都是非常普遍,这习武之风在世家大族中更是被看重,这些家族人丁众多,实力雄厚,他们在张义潮起义和收复河西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第二,佛门的僧徒.虽然说佛家讲究远离红尘不问世事,但是不代表佛家要求人们不要爱国.少林寺的十二棍僧救唐王就开风气之先,也是后世僧人的榜样.河西的高僧洪辩虽然以高深的佛法被看重,被吐蕃授予了“知释门都法律兼摄行教授”的职位,但他“远怀故国,愿被皇风”,所以尽力帮助张义潮收复沙州.另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佛教进入吐蕃之前,吐蕃本身就有自己的本土宗教——本教.佛教传入之后,本教和佛教之间进行了一系列残酷的斗争,最后演变成达玛进行的灭法运动,几乎将佛教在吐蕃彻底铲除,佛教自此在西藏地区一蹶不振长达百年.最后达玛之所以被佛僧刺杀也是因为他的灭法运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僧人自然不愿意为吐蕃的统治者效力.本人前一篇的《大漠孤烟直》已经介绍过由于唐朝对西域的开发,西域的佛教极盛,高僧大德层出不穷,而沙洲(敦煌)乃当时的中西交通要冲,佛教自然也是极为兴盛,教徒数量庞大,广大的僧徒在百姓中有很大的号召力,在这些爱国僧人的宣传感召之下,对吐蕃的反抗精神深入人心;第三,豪杰义士.如后来张义潮的得力部下副使安景,部落使阎英达等等,都是当地著名的豪杰.
守 岁 习 俗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其于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古时,守岁也叫“照虚耗”,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炉团坐或者看电视,笑语连连.
拜 年 习 俗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帖”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倒贴福字的传说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唐王朝的长安城,很可能就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其规模与宏伟壮丽超过同一时代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和大食国的巴格达.长安,也是其他各大洲的主导国国王竞相前来进贡称臣的都城.当时,对外国人士(不包括西域已臣服及周边臣服各国)进唐王朝要求甚严.但凡来到唐王朝的外籍人士必须穿唐王朝指定服装,并不得擅自前往异地.而且国人对各国人士(不管是否是西域诸国的子民)一律统称为“胡人”,外国商贩称之为“胡商”.“胡贾”外国僧人统称为“胡僧”,外国女子统称为“胡姬”.由此可见,当时的中国国力,堪称“太平盛世”.史书也曾这样记载“京师斗米十三钱,青齐等州斗米仅值三钱,国无盗贼、野无饿莩、行千里者、不持兵.自长安西行至唐边境,凡一万二千里、沿途阎阁相望、桑麻翳野.”直到中唐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唯一有纸的国家.中国的丝绸沿着丝绸之路到了西方,马上就成为罗马贵族们手里比黄金还珍贵的奢侈品.许多来华的胡人乐不思蜀,不想回国,就留在了中国.当时西域少数民族向往东方乐土,都城长安更是众望所归的圣地,所以这里云集着数量惊人的西域胡人,有时可达20万之众.长安献艺的歌、舞、百戏、幻术(杂技)等高手,以及与他们相伴而来的是在长安开设饭铺酒肆、歌楼舞谢的胡商胡姬,他们很快就成为唐朝文化大视野中的一道新奇亮丽的风景线.
唐朝是一个我们民族充满阳刚之气的时代.他的自信、开放、宽宏、博大、发达,把我们民族的声威撒播四海,自唐以降,千百年来,欧洲的“老外”就是把我们叫唐人的.唐朝那种振奋人心,蓬勃向上的精神和气质,始终应该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脊梁.
大唐王朝沿着丝绸之路驱赶突厥人的同时疆域远及中亚、南亚、西亚.唐派遣政治使节前往塔里木盆地内外的西域各国.远及巴克特里亚(Bactria)大厦国和波斯国.这些使节的用意在于使各国知道大唐王朝国力强大和百姓富庶.
唐朝宫殿屋顶的建筑风格,大都舒展自如,两翼如同张翅飞翔的大鸟,又如同大书法家笔下极其夸张的一撇一捺,显示出不事精细雕琢但庄重威严、潇洒自信的风韵.电影《天地英雄》里那个唐朝宫殿绝非夸张.如今我们的唐式建筑风格,还能隐约在小日本和韩国的寺院和皇宫里见到.
唐代,也是我们民族文学艺术大发展的黄金时代.盛唐产生了上万名诗人,一部《全唐诗》就有2300余家,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王朝能够拥有如此众多的著名诗人名垂史册.唐诗被成为“唐诗气象”.
《中国历史通览》的对每个朝代的概括颇为别致:汉朝是“华夏方兴”,宋朝是“两京梦华”,清朝是“冷月清风”,汉朝是兴盛的开始.宋朝的文化经济空前繁盛,军事上却总是孱弱不堪一击,被其他民族排挤的抬不起头来.如今,我们面对宋朝数量惊人的文化成就,想想它却始终处于窘迫寡弱、惊弓之鸟的境地,让人感叹这看似繁华实际飘渺的梦幻.元朝呢,与宋朝恰恰相反,雄才大略被大量的投入无休止的征服和炫耀武功,而荒疏了一些精神层面的需求,使元朝如同贫血一般,这种社会对于历史难有深远的影响.至于清朝,撇开民族间的芥蒂,纵有励精图治的皇帝,纵有空前广阔的疆域,在与西方文明的冲撞中也在无奈的逼近着自己的终点,喧闹中掩藏着末路的危机,时时映现着落日前的悲壮与苍凉.于是,在这种比较中,我们发现唐朝不论从它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还是从它较为完善的社会结构来说,都是封建时代真正的颠峰,都是历史成熟的产物.
唐朝的自由坦荡,比起魏晋名士癫狂放纵却虚伪做作的“风度”,它要自然和潇洒的多.丰腴妇人们不必为“好细腰”的皇帝节食,并且可与男子一同骑马打球,甚至贵妃有失体统的“烂醉如泥”也成了佳话,还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女皇帝,这在其他任何一个对妇女有着苛刻禁令和病态标准的时代都是少有的.文人们更是“狂妄”.他们有的“笑入胡姬酒肆中”,有的“赢得青楼薄幸名”,最了不得的是敢于同权贵叫板:“天子呼来不上船”,一有不满索性挂印就走了,也没听说皇帝“龙颜大怒”的.这就是唐朝的人,上至王公仕子,下至布衣百姓,都表现出一种可贵的自由意识和开放观念,甚至是在张扬自己的个性;他们也常常显示出一种乐观和幽默的可爱气质,所以他们总是比较积极和振奋的.人们的思想状态和生活方式就折射出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和气氛,所以唐朝不像明朝,总弥漫着午门外杖毙尸体腥臭的味道;不像清朝,人们习惯使用谨慎的媚笑和隐讳的笔法;不像宋朝,人们用苟且的偏安麻醉自己,用威严的仪仗装裹枯槁残躯.唐朝当然也有政治威压也有特权阶层,但相对而言这种政治已经开明到允许人民发出一些自由的声音,这是可贵的.
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他的《世界简史》中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威尔斯是比较欧洲中世纪与中国盛唐时代的文明差异时,说这番话的.
关于唐朝对外国文化的接纳还有两则趣事.
一是玄宗把罗马拜占廷的凉殿,也搬到夏日酷暑难耐的长安.殿内四处积水,水激扇车,雨帘飞洒,座内藏冰,身临这样的所处,盛夏犹如凉秋.建凉殿后,京城重臣贵族纷纷效仿,建筑豪华住宅,宅内设“自雨亭子”,檐上飞流四注,宛如盛暑中的凉风秋雨.
更有甚者,为了追求时髦,也出于新鲜好奇的心理,一些长安贵族竟把西域民族的帐篷搭在了城市里.性情豪放浪漫的诗人李白也不甘落后,在自己的庭院里搭了两顶蓝色帐篷,还在帐篷里接待客人.唐太宗的儿子承干太子,干脆在皇宫空地上搭建了一座大帐篷,他本人则打扮成突厥可汗的模样,坐在帐前狼头下,亲手把煮熟的羊羔肉切成片大嚼大吃.连伺候他的奴仆,也都要穿着西域人衣裳.
长安妇女的化妆,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她们在眉间贴花钿,俗称“花子”,所谓“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在鬓畔画斜红;在脸上施胭脂,胭脂原名支,产于河西,是一些色彩艳丽的植物制成的化妆品.匈奴人在河西被汉朝军队击败,失地之后首先想到的是胭脂,痛心疾首地叹曰:“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胭脂的来历:到唐朝的时候,女人们已经开始流行胡人的红妆———胭脂.胭脂原本是西域的产品.胭脂原写作“焉支”)
盛唐的开放也表现在妇女的着装上.唐朝妇女以丰腴为美,衣着喜欢宽博.喜欢把长裙束在胸前腰下,造成“粉胸半掩疑暗雪”、“长留白雪在胸前”的审美效果.唐朝妇女不拘一格、突出个性的服饰妆扮,反映了唐代文化的博大和超前,社会经济的繁荣发达.这既是美化生活的需要,也展现了唐代社会开放的气度和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妇女在婚姻、社交等社会生活方面的获得各种自由最多的时代,这种相对开放自由的妇女观显示了唐朝盛世统治者的自信开放、务实进取的性格.
唐朝的文化显示无比的自信和海纳百川的气度;因其自信,所以唐朝能够对外部世界进行全方位的开放.唐代的统治阶级和知识分子,思想大都比较开明,对外来文化不是盲目排斥,而是积极学习、钻研、兼收并蓄,外来文化从来也不曾改变中华文化的主导地位,相反这些外来文化都或多或少地中国化了,被用来为中国文化服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是当时士大夫的治学传统.
曾经统治印度的印度佛教在中国流行的结果,是进行了中国化,印度佛教与中国魏晋玄学结合而形成了中国的禅宗.佛教的艺术和思想大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艺术作品的境界,以致到了“不懂禅不足以论书画”的地步,中国山水诗画派的“空灵”的境界,无疑正是禅学思想的贡献.
犹太文化是世界上最难被同化的文化,而且犹太文化曾经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国家依托而能独立存在的文化,一旦进入中国,却被中国文化所同化.唐太宗时期来华经商的犹太人,不但很多人放弃了犹太文化,甚至很多人改姓中国姓,娶妻生子,完全地汉化了.唐朝时期,每年都有数万波斯人来华经商,并有数万人长期定居长安,也逐渐汉化.
唐朝时期,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不仅表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同化和包容方面,而且还表现在从来不拒绝吸收外来文化的先进内容的方面.中华民族自信而不自大.玻璃是由公元前12世纪前北非的腓尼基人发明的,南北朝时传入中国,被视为珍宝,价值连城,然而到了唐朝,中国人就学会了自制玻璃.早在公元五世纪末,中国江南一些地方就掌握了用甘蔗制糖的方法,但是中国人并不拒绝外来的先进经验.公元647年,印度半岛上一小国叫摩揭陀的遣使来唐通好,向唐太宗夸耀其国砂糖色佳味美,太宗大为赞赏,当即派人前去学习.他们归国后,选用扬州甘蔗为原料进行熬制,结果砂糖的色味都超过了印度.唐代流行的音乐,几乎全是西域的胡乐,同时,胡舞、胡服风靡一时,连唐玄宗最喜爱的一种乐器--羯鼓,也是胡人发明的,甚至当时就曾有人惊叹中国胡风之盛.然而中国并没有被胡化,而是通过吸收、消化、升华,创造了辉煌的大唐文化.
唐朝的文化是活的文化,生机勃勃的文化,她从不拒绝吸收任何优秀的东西,从不拒绝改造自己,显示了最大程度的包容性和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当中国历史进入明朝以后,这种文化逐渐变质了,丧失了包容和吸收任何先进文化的能力,也丧失了自我改造的能力.
官职:
1.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1)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
(2)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
(3)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未废.
(4)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
(6)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隋改为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废,清有銮仪卫.
(7)鸿胪寺:秦曰典客,汉改大鸿胪,掌赞导相礼.鸿,声也,胪,传也,传声赞导,故曰鸿胪.至北齐曰鸿胪寺,清未废.
(8)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隋改为监,历代因之,明始废.
(9)太府寺:即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2)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提升官职.(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简称“相”.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刺使】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极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