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昆虫记的蟋蟀是怎样建巢、管理家务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8 18:15:29
昆虫记的蟋蟀是怎样建巢、管理家务的?
书内是怎样写的?
昆虫记的蟋蟀是怎样建巢、管理家务的?
昆虫记 --蟋蟀
http://www.lhyc.com.cn/news2003/shownews.asp?id=649

J·H·法布尔[法]

一、家政
居住在草地里的蟋蟀,差不多和蝉是一样有名气的.它们在有数的几种模范式的昆
虫中,表现是相当不错的.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住所,还有它出色
的歌唱才华.只占有这其中的一项,是不足以让它们成就如此大的名气的.一位动物故
事学家拉封丹,对于它只谈了简单的几句,仿佛并没有注意到这种小动物的天才与名气.
另外,还有一位法国寓言作家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蟋蟀的寓言故事,但是很可惜,太
缺乏真实性和含蓄一些的幽默感.而且,这位寓言作家在这个蟋蟀的故事中写到:蟋蟀
并不满意,在叹息它自己的命运!事实可以证明,这是一个多么错误的观点.因为,无
论是什么样的人,只要曾经亲自研究过蟋蟀,观察过它们的生活情况,哪怕仅仅是一点
表面上的观察与研究,都会感觉到蟋蟀对于自己的住所,以及它们天生的歌唱才能,是
非常满意而又愉快的.是的,这两点所给它们带来的名气真的足以让它们感到庆幸了.
在这个故事的结尾处,他承认了蟋蟀的这种满足感.他写到:
“我的舒适的小家庭,是个快乐的地方,
如果你想要快乐的生活,就隐居在这里面吧!”
在我的一位朋友所做的一首诗中,给了我另一种感觉.我觉得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更
具有真实性,更加有力地表现出蟋蟀对于生活的热爱.
下面就是我的朋友写的这首诗:
曾经有个故事是讲述动物的,
一只可怜的蟋蟀跑出来,
到它的门边,
在金黄色的阳光下取暖,
看见了一只趾高气扬的蝴蝶儿.
她飞舞着,
后面拖着那骄傲的尾巴,
半月形的兰色花纹,
轻轻快地排成长列,
深黄的星点与黑色的长带,
骄傲的飞行者轻轻地拂过.
隐士说道:飞走吧,
整天到你们的花里去徘徊吧,
不论菊花白,
玫瑰红,
都不足与我低凹的家庭相比.
突然,
来了一阵风暴,
雨水擒住了飞行者,
她的破碎的丝绒衣服上染上了污点儿,
她的翅膀被涂满了烂泥.
蟋蟀藏匿着,
淋不到雨,
用冷静的眼睛看着,
发出歌声.
风暴的威严对于它毫不相关,
狂风暴雨从它的身边无碍地过去.
远离这世界吧!
不要过分享受它的快乐与繁华,
一个低凹的家庭,
安逸而宁静,
至少可以给你以不须忧虑的时光.
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认识一下可爱的蟋蟀了.
我经常可以在蟋蟀住宅的门口看到它们正在卷动着它们的触须,以便使它们的身体
的前面能够凉快一些,后面能更加暖和一些.它们一点儿也不妒嫉那些在空中翩翩起舞
的各种各样的花蝴蝶.相反的,蟋蟀反倒有些怜惜它们了.它们的那种怜悯的态度,就
好像我们常看到的一样,那种有家庭的人,能体会到有家的欢乐的人,每当讲到那些无
家可归,孤苦伶仃的人时,都会流露出一样的怜悯之情.蟋蟀也从来不诉苦、不悲观,
它一向是很乐观的、很积极向上的,它对于自己拥有的房屋,以及它的那把简单的小提
琴,都相当的满意和欣慰.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蟋蟀是个地道正宗的哲学家.
它似乎清楚地懂得世间万事的虚无漂渺,并且还能够感觉到那种躲避开盲目地、疯狂地
追求快乐的人的扰乱的好处.
对了,这样来描写我们的蟋蟀,无论如何,总应该是正确的.不过,仍然需要用几
行文字,以便把蟋蟀的优点公之于众.自从那个动物故事学家拉封丹,忽略了它们以后,
蟋蟀已经等待了很长的时间了,等待着人们对它加以描述,加以介绍,加以重视.它们
的朋友——人类忽略了它们.
对于我,一个自然学者而言,前面提到的两篇寓言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乃是蟋蟀
的窠穴,教训便建筑这在上面.
寓言作家在诗中谈到了蟋蟀的舒适的隐居地点;而拉封丹,也赞美了它的在他看来
是低下的家庭.所以,从这一点讲,最能引起人们注意的,毫无疑问,就是蟋蟀的住宅.
它的住宅,甚至吸引了诗人的目光来观察它们,尽管他们常常很少能做注意到真正存在
的事物.
确实,在建造窠穴以及家庭方面,蟋蟀可以算是超群出众的了.在各种各样的昆虫
之中,只有蟋蟀在长大之后,拥有固定的家庭,这也算是它辛苦工作的一种报酬吧!在
一年之中最坏的时节,大多数其它种类的昆虫,都只是在一个临时的隐避所里暂且躲避
身形,躲避自然界的风风雨雨.因此,它们的隐避场所得来的方便,在放弃它的时候,
也并不会觉得可惜.
这些昆虫在很多时候,也会制造出一些让人感到惊奇的东西,以便安置它们自己的
家.比如,棉花袋子,用各种树叶制做而成的篮子,还有那种水泥制成的塔等等.有很
多的昆虫,它们长期在埋伏地点伏着,等待着时机,以捕获自己等待已久的猎物.例如,
虎甲虫.它常常挖掘出一个垂直的洞,然后,利用它自己平坦的、青铜颜色的小脑袋,
塞住它的洞口.如果一旦有其它种类的昆虫涉足到这个具有迷惑性的、诱捕它们的大门
上时,那么,虎甲虫就会立刻行动,毫不留情地掀起门的一面来捕捉它.于是,这位很
不走运的过客,就这样落入虎甲虫精心伪装起来的陷阱里,不见踪影了.
另外一个例子,是蚁狮.它会在沙子上面,做成一个倾斜的隧道.这里的牺牲者是
蚂蚁.蚂蚁一旦误入歧途,便会从这个斜坡上不由自主地滑下去,然后,马上就会被一
阵乱石击死.这条隧道中守候猎物的猎者,把颈部做成了一种石弩.
但是,上面提到的例子统统都只是一种临时性的避难所或是陷阱而已,实在不是什
么长久之计.
经过辛辛苦苦的劳作构造出的家,昆虫住在里面,无论是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春
天,或者是在寒风刺骨、漫天雪飘的冬令时节,都让昆虫无比地依赖,不想迁移到其它
的任何地方去居住.这样一个真正的居住之所,是为了安全以及舒适而建筑的,是从长
远的角度考虑的,而并不是像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家是为了狩猎而建的.或是所谓的
“育儿院”之类的延期行为.那么,只有蟋蟀的家是为了安全和温馨而建造的了.在一
些有阳光的草坡上,蟋蟀就是这个隐逸者的场院的所有者.正当其它的或许正在过着孤
独流浪的生活,或许是卧在露天地里,或许是埋伏在枯树叶、石头和老树的树皮底下的
昆虫正为没有一个稳定的家庭而烦恼时,蟋蟀却成了大自然中的一个拥有固定居所的优
越的居民.由此可见,它是有远见意识的.
要想做成一个稳固的住宅,并不那么简单不过,现在对于蟋蟀、兔子,最后是人类,
已经不再是什么大问题了.在与我的住地相距不太远的地方,有狐狸和獾猪的洞穴,它
们绝大部分只是由不太整齐的岩石构建而成的,而且一看就知道这些洞穴都很少被修整
过.对于这类动物而言,只要能有个洞,暂且偷生,“寒窑虽破能避风雨”也就可以了.
相比之下,兔子要比它们更聪明一些.如果,有些地方没有任何天然的洞穴可以供兔子
们居住,以便躲避外界所有的侵袭与烦扰,那么,它们就会到处寻找自己喜欢的地点进
行挖掘.
然而,蟋蟀则要比它们中的任何一位更聪明得多.在选择住所时,它常常轻视那些
偶然碰到的以天然的隐避场所为家的种类.它总是非常慎重地为自己选择一个最佳的家
庭住址.它们很愿意挑选那些排水条件优良,并且有充足而温暖的阳光照射的地方.凡
是这样的地方.都被视为佳地,要优先考虑选取.蟋蟀宁可放弃那种现成的天然而成的
洞穴,因为,这些洞都不合适,而且它们都建造得十分草率,没有安全保障.有时,其
它条件也很差.总之这种洞不是首选对象.蟋蟀要求自己的别墅每一点都必须是自己亲
手挖掘而成的,从它的大厅一直到卧室,无一例外.
除去人类以外,至今我还没有发现哪种动物的建筑技术要比蟋蟀更加高超.即便是
人类,在混合沙石与灰泥使之凝固,以及用粘土涂抹墙壁的方法尚未发明之前,也不过
是以岩洞为隐避场所,和野兽进行战斗和大自然进行博击.那么,为什么这样一种非常
特殊的本能,大自然单单把它赋予了这种动物呢?最为低下的动物,但却可以居住得非
常完美和舒适.它拥有自己的一个家,有很多被文明的人类所不知晓的优点:它拥有安
全可靠的躺避隐藏的场所;它有享受不尽的舒适感,同时,在属于它自己的家的附近地
区,谁都不可能居住下来,成为它们的邻居.除了我们人类以外,没有谁可以与蟋蟀相
比.
令人感到不解和迷惑的是,这样一种小动物,它怎么会拥有这样的才能呢?难道说,
大自然偏向它们,赐予了它们某种特别的工具吗?当然,答案是否定的.蟋蟀,它可不
是什么掘凿技术方面的一流专家.实际上,人们也仅仅是因为看到蟋蟀工作时的工具非
常柔弱,所以才对蟋蟀有这样的工作结果,建造出这样的住宅感到十分惊奇的.
那么,是不是因为蟋蟀的皮肤过于柔嫩,经不起风雨的考验,才需要这样一个稳固
的住宅呢?答案仍然是否定的.因为,在它的同类兄弟姐妹中,也有和它一样,有柔美
的、感觉十分灵敏的皮肤,但是,它们并不害怕在露天底下呆着,并不怕暴露于大自然
之中.
那么,它建筑它那平安舒适的住所的高超才能,是不是由于它的身体结构上的原因
呢?它到底有没有进行这项工作的特殊器官呢?答案又是否定的.在我住所的附近地区,
分别生活着三种不同的蟋蟀.这三种蟋蟀,无论是外表、颜色,还是身体的构造,和一
般田野里的蟋蟀是非常相像的.在开始时,刚一看到它们,经常就把它们当成田野中的
蟋蟀.然而,就是这些由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同类,竟然没有一个晓得究竟怎样才能为自
己挖掘一个安全的住所.其中,有一只身上长有斑点的蟋蟀,它只是把家安置在潮湿地
方的草堆里边;还有一只十分孤独的蟋蟀,它自个儿在园丁们翻土时弄起的土块上,寂
寞地跳来跳去,像一个流浪汉一样;而更有甚者,如波尔多蟋蟀,甚至毫无顾忌,毫不
恐惧地闯到了我们的屋子里来,真是不请自来的客人,不顾主人的意愿.从八月份到九
月份,它独自呆在那些既昏暗又特别寒冷的地方,小心翼翼地唱着歌.
如果再继续前面已经提到过的那些问题,将是毫无意义的.因为那些问题的答案统
统都是否定的.蟋蟀自然形成的本能,从来也不为我们提供有关答案的原因所在.如果
寄希望于从蟋蟀的体态,身体结构,或是工作时所利用的工具上来寻找答案,来解释那
些答案,同样是不可能的.长在昆虫身上的所有的东西,没有什么能够提供给我们一些
满意的解释与答案,或者是能够让我们知晓一些原因,给不了我们任何有力的帮助.
在这四种相互类似的蟋蟀中,只有一种能够挖掘洞穴.于是,我们可以得知,蟋蟀
本能的由来,我们尚不可得知.
难道会有谁不晓得蟋蟀的家吗?哪一个人在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没有到过这位隐
士的房屋之前去观察过呢?无论你是怎样的小心,脚步是如何地轻巧,这个小小的动物
总能发觉,总能感觉到你的来访.然后,它立刻警觉起来,并且有所反映,马上躲到更
加隐避的地方去.而当你好不容易才接近这些动物的定居地时,此时此刻,这座住宅的
门前已经是空空如也了,很让人失望.
我想,凡是有过如此经历的人,谁都会知道,如何把这些隐匿者从躲藏处诱惑出来
的方法.你可以拿起一根草,把它放到蟋蟀的洞穴里去,轻轻地转动几下.这样一来,
小蟋蟀肯定会认为地面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这只已经被搔痒了,而且已经有些恼
怒了的蟋蟀,将从后面的房间跑上来.然后,停留在过道中,迟疑着,同时,鼓动着它
的细细的触须认真而警觉地打探着外面的一切动静.然后,它才渐渐地跑到有亮光的地
方来,只要这个小东西一跑到外面来,便是自投罗网,很容易就会被人捉到.因为,前
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已经把我们这只可怜的小动物的简单的小小头脑给弄迷糊了,毕
竞它的智力水平是何等低下啊!假如这一次,小蟋蟀逃脱掉了,那么,它将会很疑虑,
很机警,时刻提高它的警惕性,不肯再轻易地冒险,从躲避的地方跑出来.在这种情况
下,就不得不选择其它的应付手段了.比如,你可以利用一杯水,把蟋蟀从洞穴中冲出
来.
想起我们的孩童时代,那个时候真的是值得人怀念与羡慕.我们跑到草地里去,到
处捉拿蟋蟀这种昆虫.捉到以后,就把它们带回家里.就把它们放在笼子里供养.采来
一些新鲜的莴苣叶子来养活它们.这真是一种莫大的童趣啊!
现在,回过头来谈谈我这里的情况吧.为了能够更好地研究它们,我到处搜寻着它
们的窠穴.孩童时代发生的事情,就仿佛昨天刚刚发生过一般.当我的另一个小同伴—
—小保罗——一个在利用草须方面,可以称为专家级的孩子,在很长时间地实施他的战
略战术之后,忽然,他十分激动而兴奋地叫起来:“我捉住它了!我捉住它了!一只可
爱的小蟋蟀!”
“动作快一点儿,”我对小保罗说道,“我这里有一个袋子.我的小战俘,你快
跳进去吧,你可以在袋子里面安心居住.里面有充足的饮食.不过,有个条件,那就是,
你可一定不要让我们失望啊!你一定要赶快告诉我们一些事情,一些我们渴望知道而且
正在苦苦寻觅的答案.而这些事情中,需要你做的头一件便是:把你的家给我看一看.”
二、它的住屋
在那些青青的草丛之中,不注意的话,就会不为人知地隐藏着一个有一定倾斜度的
隧道.在这里,即便是下了一场滂沱的暴雨,也会立刻就干了的.这个隐蔽的隧道,最
多不过有九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隧道按照地形的情况和性质,
或是弯曲,或是垂直.差不多如同定律一样,总是要有一叶草把这间住屋半遮掩起来,
其作用是很明显的,如同一所罩壁一样,把进出洞穴的孔道遮避在黑暗之中.蟋蟀在出
来吃周围的青草的时候,决不会去碰一下这一片草.那微斜的门口,仔细用扫帚打扫干
净,收拾得很宽敝.这里就是它们的一座平台,每当四周的事物都很宁静的时候,蟋蟀
就会悠闲自在地聚集在这里,开始弹奏它的四弦提琴了.多么温馨的促夏消暑音乐啊!
屋子的内部并不奢华,有暴露的,但是并不粗糙的墙.房子的住户有很多空闲的时
间去修整太粗糙的地方.隧道的底部就是卧室,这里比别的地方修饰的略微精细些,并
且宽敞些.大体上说,这是个很简单的住所,非常清洁,也不潮湿,一切都符合卫生标
准.从另一方面来说,假如我们考虑到蟋蟀用来掘土的工具十分简单,那么可以说这真
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了.如果想要知道它是怎样做的,它是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大的工程的,
我们一定要回溯到蟋蟀刚刚下卵的时候.
蟋蟀像黑螽斯一样,只把卵产在土里,深约四分之三寸,它把它们排列成群,总数
大约有五百到六百个.这卵真是一种惊人的机器.孵化以后,它看起来很像一只灰白色
的长瓶子,瓶顶上有一个因而整齐的孔.孔边上有一顶小帽子,像一个盖子一样.去掉
盖子的原因,并不是蛴螬在里面不停地冲撞,把盖子弄破了,而是因为有一种环绕着的
线——一种抵抗力很弱的线,它自己会自动裂开.
卵产下两个星期以后,前端出现两个大的蛴螬,是一个呆在襁褓中的蛴螬,穿着紧
紧的衣服,还不能完全辨别出来.你应当记得,螽斯也以同样的方法孵化,当它来到地
面上时,也一样穿着一件保护身体的紧紧的外衣.蟋蟀和螽斯是同类动物,虽然事实上
并不需要,但它也穿着一件同样的制服.螽斯的卵留在地下有八个月之久,它要想从地
底下出来必须同已经变硬了的土壤搏斗一番,因此需要一件长衣保护它的长腿.但是蟋
蟀整体上比较短粗,而且卵在地下也不过几天,它出来时无非只要穿过粉状的泥土就可
以了.用不着和土地相抗挣.因为这些理由,它不需要外衣,于是它就把这件外衣抛弃
在后面的壳里了.
当它脱去襁褓时,蟋蟀的身体差不多完全是灰白色的,它开始和眼前的泥土战斗了.
它用它的大腮将一些毫无抵抗力的泥土咬出来,然后把它们打扫在一旁或干脆踢到后面
去,它很快就可以在土面上享受着阳光,并冒着和它的同类相冲突的危险开始生活,它
是这样弱小的一个可怜虫,还没有跳蚤大呢!
二十四小时以后,它变成了一个小黑虫,这时它的黑檀色足以和发育完全的蟋蟀相
媲美,它全部的灰白色到最后只留下来一条围绕着胸部的白肩带,它身上生有两个黑色
的点.在这两点中上面的一点,就在长瓶的头上,你可以看见一条环绕着的,薄薄的、
突起的线.壳子将来就在这条线上裂开.因为卵是透明的,我们可以看见这个小动物身
上长着的节.现在是应该注意的时候了,特别是在早上的时候.
好运气是关爱带来的,如果我们不断地到卵旁边去看,我们会得到报酬的.在突起
的线的四周,壳的抵抗力会渐渐消失,卵的一端逐渐分裂开,被里面的小动物的头部锥
动,它升起来,落在一旁,像小香水瓶的盖子一样,战俘就从瓶子里跳了出来.
当它出去以后,卵壳还是长形的,光滑、完整、洁白,馆子似的盖子挂在口上的一
端.鸡卵破裂,就是小鸡用嘴尖上的小硬瘤撞破的;蟋蟀的卵做得更加巧妙,和象牙盒
子相似,能把盖子打开.它的头顶,已经足可以做这件工作了.
我们上面说过,盖子去掉以后,一个幼小的蟋蟀跳出来,这句话还不十分精确.它
是非常灵敏和活泼的,不时用长的而且经常颤动的触须打探四周发生的情况,并且很性
急地跑来跳去.当有一天,它长胖了,不能如此放肆了,那才真有些滑稽呢!
现在我们要看一看母蟋蟀为什么要产下这么多的卵.这是因为多数的小动物是要被
处以死刑的.它们常遭到别的动物大量的残忍的大屠杀,特别是小形的灰螅蜴和蚂蚁的
杀害.蚂蚁这种讨厌的流寇,常常不留一只蟋蟀在我们的花园里.它一口就能咬住这可
怜的小动物,然后狼吞虎咽地将它们吞咽下去.
唉,这个可恨的恶人,请想想看,我们还将蚂蚁放在比较高级的昆虫当中,还为它
写了很多的书,更对它大加赞美.称赞之声,不绝于耳.自然学者对它们很推祟,而且
其名誉日益增加.这样看来,动物和人一样,引起人们注意的最绝妙的方法,就是损害
别人.
那些从事十分有益处的清洁工作的甲虫,并不能引来人们的注意与称赞,甚至无人
去理睬它们;而吃人血的蚊虫,却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同时人们也知道那些带着毒剑,
暴躁而又虚夸的黄蜂,以及专做坏事的蚂蚁.后者在我们南方的村庄中,常常会跑到人
们的家里面弄坏椽子,而且它们在做这些坏事时,还像品尝无花果一样高兴.
我花园里的蟋蟀,已经完全被蚂蚁残杀殆尽,这就使得我不得不跑到外面的地方去
寻找它们.八月里在落叶下,那里的草还没有完全被太阳晒枯干,我看到幼小的蟋蟀,
已经长得比较大了,全身已经都是黑色了,白肩带的痕迹一点也没有存留下来,在这个
时期,它的生活是流浪式的,一片枯叶,一块扁石头,已经足够它去应付大千世界中的
一些事情了.
许多从蚂蚁口中逃脱而残生的蟋蟀,现在又作了黄蜂的牺牲品.它们猎取这些旅行
者,然后把它们埋在地下.其实只要蟋蟀提前几个星期做好防护工作,它们就没有这种
危险了.但是它们从来也没想到过这点,总是死守着旧习惯,仿佛视死如归的样子.
一直要到十月末,寒气开始袭人时,蟋蟀才开始动手建造自己的巢穴.如果以我们
对养在笼子里的蟋蟀的观察来判断,这项工作是很简单的.挖穴并不在裸露的地面上进
行,而是常常在莴苣叶——残留下来的食物——掩盖的地点.或者是其它的能代替草叶
的东西,似乎为了使它的住宅秘密起见,这些掩盖物是不可缺少的.
这位矿工用它的前足扒着土地,并用大腮的钳子,咬去较大的石块.我看到它用强
有力的后足蹬踏着土地,后腿上长有两排锯齿式的东西.同时,我也看到它清扫尘土将
其推到后面,把它倾斜地铺开.这样,就可以知道蟋蟀挖掘巢穴的全部方法了.
工作开始做的很快.在我笼子里的土中,它钻在下面一呆就是两个小时,而且隔一
小会儿,它就会到进出口的地方来.但是它常常是向着后面的,不停地打扫着尘土.如
果它感到劳累了,它可以在还没完成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特别无力
地摆动,一副倦怠的样子.不久它又钻进去,用钳子和耙继续劳作.后来,休息的时间
渐渐加长,这使我感到有些不耐烦了.
这项工作最重要的部分已经完成了.洞口已经有两寸多深了,足够满足一时之需.
余下的事情,可以慢慢地做,今天做一点,明天再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
蟋蟀身体的长大而加大加深.如果冬天的天气比较暖和,太阳照射到住宅的门口,仍然
还可以看见蟋蟀从洞穴里面抛散出泥土来.在春天尽情享乐的天气里,这住宅的修理工
作仍然继续不已.改良和装饰的工作,总是经常地不停歇地在做着,直到主人死去.
四月的月底,蟋蟀开始唱歌,最初是一种生疏而又羞涩的独唱,不久,就合成在一
起形成美妙的奏乐,每块泥土都夸赞它是非常善于演奏动听的音乐的乐者.我乐意将它
置于春天的歌唱者之魁首.在我们的荒废了的土地上,在百里香和欧薄荷繁盛的开花时
节,百灵鸟如火箭般飞起来,打开喉咙纵情歌唱,将优美的歌声,从天空散布到地上.
而呆在下面的蟋蟀,它们也禁不住吸引,放声高歌一曲,以求与相知者相应和.它们的
歌声单调而又无艺术感,但它的这种艺术感和它生命复苏的单调喜悦相协调,这是一种
警醒的歌颂,为萌芽的种子和初生的叶片所了解、所体味.对于这种二人合奏的乐曲,
我们应该判定蟋蟀是优秀中的胜者.它的数目和不间断的音节足以使它当之无愧.百灵
鸟的歌声停止以后,在这些田野上,生长着青灰色的欧薄荷,这些在日光下摇摆着芳香
的批评家,仍然能够享受到这样朴实的歌唱家的一曲赞美之歌,从而伴它们度过每一刻
寂寞的时光.多么有益的伴侣啊!它给大自然以美好的回报.
三、它的乐器
为了科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很坦率地对蟋蟀说道:“把你的乐器给我们看看.”像
各种有价值的东西一样,它是非常简单的.它和螽斯的乐器很相像,根据同样的原理,
它不过是一只弓,弓上有一只钩子,以及一种振动膜.右翼鞘遮盖着左翼鞘,差不多完
全遮盖着,只除去后面和转折包在体侧的一部分,这种样式和我们原先看到的蚱蜢、螽
斯,及其同类相反.蟋蟀是右边的盖着左边的,而蚱蜢等,是左边的盖着右边的.
两个翼鞘的构造是完全一样的.知道一个也就知道另一个了.它们分别平铺在蟋蟀
的身上.在旁边,突然斜下成直角,紧裹在身上,上面还长有细脉.
如果你把两个翼鞘揭开,然后朝着亮光仔细地留意,你可以看到它是极其淡的淡红
色,除去两个连接着的地方以外,前面是一个大的三角形,后面是一个小的椭圆,上面
生长有模糊的皱纹,这两个地方就是它的发声器官,这里的皮是透明的,比其它的地方
要更加紧密些,只是略带一些烟灰色.
在前一部分的后端边隙的空隙中有五条或是六条黑色的条纹,看来好像梯子的台阶.
它们能互相磨擦,从而增加与下面弓的接触点的数目,以增强其振动.
在下面,围绕着空隙的两条脉线中的一条,呈肋状.切成钩的样子的就是弓,它长
着约一百五十个三角形的齿,整齐得几乎符合几何学的规律.
这的确可以说是一件非常精致的乐器.弓上的一百五十个齿,嵌在对面翼鞘的梯级
里面,使四个发声器同时振动,下面的一对直接摩擦,上面的一对是摆动摩擦的器具,
它只用其中的四只发音器就能将音乐传到数百码以外的地方,可以想象这声音是如何的
急促啊!
它的声音可以与蝉的清澈的鸣叫相抗衡,并且没有后者粗糙的声音.比较来说,蟋
蟀的叫声要更好一些,这是因为它知道怎样调节它的曲调.蟋蟀的翼鞘向着个不同的
方向伸出,所以非常开阔.这就形成了制音器,如果把它放低一点,那么就能改变其发
出声音的强度.根据它们与蟋蟀柔软的身体接触程度的不同,可以让它一会儿能发出柔
和的低声的吟唱,一会儿又发出极高亢的声调.
蟋蟀身上两个翼盘完全相似,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我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弓
的作用,和四个发音地方的动作.但下面的那一个,即左翼的弓又有什么样的用处呢?
它并不被放置在任何东西上,没有东西接触着同样装饰着齿的钩子.它是完全没有用处
的,除非能将两部分器具调换一下位置,那下面的可以放到上面去.如果这件事可以办
到的话,那么它的器具的功用还是和以前相同,只不过这一次是利用它现在没有用到的
那只弓演奏了.下面的胡琴弓变成上面的,但是所演奏出来的调子还是一样的.
最初我以为蟋蟀是两只弓都是有用的,至少它们中有些是用左面那一只的.但是观
察的结果恰恰与我的想象相反.我所观察过的蟋蟀(数目很多)都是右翼鞘盖在左翼鞘上
的,没有一只例外.
我甚至用人为的方法来做这件事情.我非常轻巧地,用我的钳子,使蟋蟀的左翼鞘
放在右翼鞘上,决不碰破一点儿皮.只要有一点技巧和耐心,这件事情是容易做到的.
事情的各方面都得很好,肩上没有脱落,翼膜也没有皱褶.
我很希望蟋蟀在这种状态下仍然可以尽情歌唱,但不久我就失望了.它开始回复到
原来的状态.我一而再而三地摆弄了好几回,但是蟋蟀的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