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损的手掌》中把‘哪里’比作‘太阳’和‘春’.说明‘哪里’具有怎样的特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6 20:22:40
《我用残损的手掌》中把‘哪里’比作‘太阳’和‘春’.说明‘哪里’具有怎样的特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恨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这是诗人1942年在日寇阴暗潮湿的土牢里写下的一首情真意切的诗篇,抒发了诗人对灾难祖国由衷的关切和真挚的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的向往.诗的前半部分写“我”用“残损的手掌”深情地抚摸在敌人的铁蹄蹂躏下的祖国广大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接着,诗人无形的手掌触到家乡一片湛蓝的湖水,现时“微凉”的湖水与昔日“堤上繁华如锦障”的美丽春光形成强烈反差,表现出诗人对敌人践踏故土的无比忧愤.为了使诗歌表达的主题不流于肤浅狭隘,诗人想象的世界由近拉远,由北到南,从长百山的雪峰、黄河的泥沙到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南海的海水.诗人选择每一地域中最典型的风景加以点染,它们既是人民的苦难与不幸的象征,又是侵略者罪恶的见证.“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两句既是对上半段的总结,又与开头三、四行遥相呼应.
诗的后半部分仍在想象的世界中展开,描绘的是与前面灾难景象形成极大反差的心中渴慕的图景:那虽是“辽远的一角”,但山河完整无损,没有阴暗和血污.而是充满了温暖、光明和生机,“那里是太阳,是春”.与前半部分的哀怨、忧伤的基调相比,这一部分跳动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快乐与激动;与前半部分意象快速流动的抒情相比,后半部分则显得安静而舒缓,使这首诗在感情的哀怨与欢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抒情风格显得变幻多姿.在那个以狂暴的吼叫代替艺术的凝想的年代里,这首诗像一朵美丽而永不凋落的奇葩:意象高度凝炼而不晦涩,感受细腻而不暗淡,深刻的现实内容与现代抒情方式完美地交融起来.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在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此诗借鉴了前苏联诗人沃兹涅先斯基《戈雅》中的圆周句式“我是戈雅,……我是……”,但又有创造性的发展.圆周句式大多出现在抒发强烈情绪的作品中,悲伤痛苦的情调最宜用它来渲染.舒婷写的是“我”与祖国的关系,用这种句式,增加了痛苦和挚爱的深度.第一节是对祖国历史的反思,精心选取五组意象,象征祖国千百年来落后、贫穷、灾难深重的面貌:前四行平稳深长,富有音响和色彩,给人以深思沉重之感;五、六行则短促,不事描绘;后三行又伸长,行短意紧,显示出情感的起伏,出现主词.第二节承上启下,揭示出蕴藏在中华民族灵魂中的希望之花从未消亡过,灾难虽重,理想永存,只是暂未实现.此节先短句后长句,然后主词复现,似意犹未尽,一种深深的遗憾之情便泻于笔端.第三节倾吐希望,激情昂扬,连用五组意象描绘出处于历史转折期的祖国百废待举的面貌.每一个意象有自己独特的意义,五组连用形成博喻排比,强化了亢奋热烈的情绪,表达出诗人欢欣鼓舞的情怀.第四节头两行用“十亿分之一”与“九百六十万平方”构成小与大的对比,寓意“我”是祖国的一分子,但“我”的胸中又包容着整个祖国.接着以乳房养“我”与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又成一对照,突出“我”同祖国的血乳关系;甚至迷惘、深思、沸腾,与富饶、荣光、自由,也是性质相反的对衬,以见出痛苦和欢欣的无限.如果前三节是写“我”与祖国的关系,第四节则是反过来写祖国和“我”的关系.句法参差正是心情激动至极的表现,在对主词的双重呼唤中结束全篇,达到最高潮.
全诗无一字议论,皆以意象描绘,以情贯穿.所选意象既质朴又鲜明,既独特又贴切,每一个词也都与被描绘的景象紧密契合.抒情又非一览无余的倾泻,而很注意其波动的节奏,由悲哀、低沉到欣喜、高昂,又由亢奋到深沉,其中纠结着悲怆、忧患、炽烈,失望与希望,叹息与追求等多种复杂而凝重的感情,体现出诗人独有的委婉幽深、柔美隽永的抒情个性
郭沫若《炉中煤》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诗人用拟物法把自己比作熊熊燃烧的“炉中煤”,又用拟人法把祖国比作“我心爱的”“年青的女郎”.全诗就建筑在这一组核心意象之上.“炉中煤”的意象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第一,“炉中煤”的熊熊燃烧象征诗人愿为祖国献身的激情;第二,“炉中煤”黑色外表下“火一样的心肠”象征劳苦大众“卑贱.”的地位和伟大的人格,“炉中煤”既指“小我”,也指“大我”——诗人所代言的劳动人民;第三,“炉中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活埋在地底多年”以后终于“重见天光”,象征诗人不愿庸碌一生而渴望有所作为的愿望,也象征劳苦大众中潜藏的改造世界的巨大能量将要释放出来.“女郎”这一意象暗示诗人对祖国的爱有如情爱一般热烈,“年青”一词则暗示了祖国在五四革命时代里充满蓬勃向上的生机.郭沫若在《创造十年》里说过:“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本诗中比拟的意义和作用.
“炉中煤”这一意象,熔物的特性、“我”的气质和时代精神于一炉;写“煤”之燃烧,即抒“我”之激情,亦抒人民之情、时代之情.艺术形式与所抒情思十分和谐.从章法看,首节总述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第二节侧重抒爱国之情,第三节侧重述报国之志,末节与首节取复叠形式,前后呼应,将全诗推向高潮.从格式、韵律看,每节5行,每行音节大体均齐;一、三、五行押韵,一韵到底;而各节均以“啊,我年青的女郎”一声亲切温柔而又深情的呼唤起唱,造成回环往复的旋律美.诗情随诗律跌宕起伏,韵味深长.
闻一多《太阳吟》(节选)
太阳啊——神速的金鸟——太阳!
让我骑着你每日绕行地球一周,
也便能天天望见一次家乡!
闻一多《太阳吟》(节选)
这是诗人在192—1925年赴美留学期间写下的诗.诗人由于对祖国的热切思念,竟产生出如此神奇瑰丽的想象.屈原《离骚》中有“驷玉虬以乘鷖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古今浪漫主义诗歌里的神奇想象一脉相承.不过,屈原还只是想象驾着凤凰鸟(“鷖’)在宇宙行车,而本诗的作者竟然要骑着太阳航行,其想象的大胆更超过了古人.
闻一多《一句话》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闻先生曾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1925年他留美回国,看到的是封建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民不聊生的景象,于是,赤诚爱心转化为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渴望改变旧中国的激情.这种情绪在这首诗中得到充分体现.全诗以“一句话”——“咱们的中国”为构思中心,运用写实和隐喻相结合的手法,反复咏叹,极力渲染烘托.第一节先用排比,通过“祸”与“火”的写实和比喻,揭露黑暗现实对民意的压制,也寓示着民众积蓄着的巨大的力量.接着进一步用火山作比,它虽然沉默了千百年,一旦突发就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力量.这一喻象表明诗人对人民反抗的力量充满信心.第二节针对一些对中国前途悲观、不相信民众者发出警告,用“铁树开花”比喻建设“咱们的中国”来之不易但终会成事实.通过“我”坚信与“你”不相信的对比,引发出不信者可能会产生的惊慌、反感等种种诧异的表现,从而进一步衬托出民众反抗的必然性和突发性,表明诗人对民众解放自己、改造旧中国的潜在力量坚信不疑,并衷心拥护.他将民众的反抗与呐喊比喻成“青天里一个霹雳”既呼应“火”的意象,显示出无穷的威力,又是一种盛赞的口吻乙“爆一声:/‘咱们的中国!’”的两次反复,强烈地表达出对理想中国的期望与追求.此诗语言平易,形式上整齐匀称,又自然天成,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
艾青《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诗篇开句即言“假如我是一只鸟”,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形象比附,而是一种情感上的虚拟.以鸟的种种愿望来表达诗人内心对祖国诚挚的爱,委婉的抒情手法中融汇着诗人深切的感受和真挚的情感.接着诗人排列了一组意象来表示自己歌唱的内容,诗人内心强烈激情的渗入使意象充满了生动丰富的内涵:“土地”是被暴风雨打击着的,“河流”是悲愤的,“风”是激怒的,“黎明”是温柔的.联系诗人写作的年代,我们可以意会到诗人笔下所展示的是一个山河破碎、国土沉沦的悲壮年代.可贵的是诗人并没有因此而绝望,他在黑暗中仍满怀希望,所以黎明是“温柔的”.“——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诗句巧妙地借用鸟儿自然、被动的结局来表现诗人主动的追求,更加真切地表现了诗人的献身精神.最后直截了当地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情和爱国之心,既点明了题旨,又与前半部分在逻辑上顺理成章地形成因果呼应.如果说前八句是感情的蓄积,最后两句便是感情闸门的打开,感情洪流的急冲而下
台湾]黄雍廉《唐人街》
是一所港湾
专泊中国人的乡音
无须叩问客从何处来
浅黄的肤色中亮着
扬州的驿马
长安的宫阙
湮远成为一种亲切之后
风是历史的萧声
倾听如
一首梦般柔细的歌
是一所永不屯兵的城堡
汇集着中国的二十四番花讯
你是不用泥土也能生根的兰草
饮霜雪的冰寒
绽东方的芬芳
鲜明矗立的旗 像
黄河的浪 东流 永远向着阳光的一面
是一座璀璨的浮雕
亮丽着殷墟仰韶的玄黄釉彩
烟云变幻
一如西出玉门关外的信使
海便是你的心中的丝路
孤帆远影
故乡的明月 是仰望北斗的磁场
你乃成为一位细心的收藏家
曾经也穷困过典当过手头的软细
就是不肯典当从祖国带过来的家私
五千年 不是一件可以随便拍卖的古董
而是一盏会带来幸福的神灯
诗人黄雍廉浪迹海外,心系祖国,苦于不能常与祖国厮守在一起,于是把一腔爱国情思移向唐人街,并以一副纯粹“唐人”的笔墨,构筑了这座诗的“唐人街”.诗人兼诗评家的赵国泰,对此诗曾有一段精辟的艺术分析.他说:“唐人街是中华历史文化在西方的一个窗口.要完成这一高度概括与条陈,艺术上非博喻、罗列莫办.此法的施用,使作品内涵饱满而不拥塞,典丽而不板滞.臻于此,又有赖于形式结构上取乎多视角掠美,使内蕴层嵌迭呈;广植东方情调的语象,又间以主客体转换之法,使情境跳脱空灵,其中以首节尤佳.全诗给人以宽银幕效果.”
多好听,“唐人街”,一所不冻的华夏乡音的港湾,一所和平的春兰秋菊的城堡,一座摧澡的东方文化的浮雕.以中国调寄中国情,以中国墨写中国意,盛唐罢相张九龄“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叹惋,南宋遗民郑所南兰草根下无土的画意,高人王维于朝雨渭城饯别好友西出阳关的怅惘,诗仙李白立扬子江畔目送故人孤帆远影的伤感,还有扬州驿马雄姿,长安宫阙风范,南国二十四番花讯的问候,殷墟仰韶陶釉的召唤……这一系列典型的中国情结的意象群的自然叠印,华美典雅,楚楚动人.一咏三叹中,愈升愈高的是海外炎黄子孙心向祖国的七彩虹桥
庞余亮《在玉米地的中央》
在玉米地的中央
我就是一位青春的将军
看满地的红缨子翻飞绿剑乱舞
果实就藏在红缨子和绿剑之下
露出它们的牙齿
我们能读懂它们的语言
平常的日子没有故人
只有风在吹,吹玉米不尽的长发
在玉米地的中央
我们就获得了战胜明天的力量
玉米叶仍在不停地抽打我
金色的玉米棒在开水中哗哗地滚动
多么美好的日子
就想起多么美好的共和国
在玉米地的中央
玉米地在共和国的版图上倾伏下去
无数个战斗和胜利
便永远地照耀我们
此诗借助于玉米这一普通而朴素的意象来展现爱国情怀.种玉米,看玉米,吃玉米,这是老百姓最基本的劳作和生活,很平淡,也很平静.那些习惯于在战争中挖掘爱国主题的人们,恐怕是想不到这里面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所以在诗的二、三节,作者两次直接点出“共和国”,明示主题.
其实,真正的爱国心就是一颗平常心,尤其是在和平年代里,没有敌人,没有血淋淋的厮杀,也没有豪迈的胜利与惨重的失败;没有这种种情形,而能保有爱国精神,这是不容易的,所以弥足珍贵.
最重要的战斗不是面对面的你死我活,而是没有敌人的战斗;或者说,那敌人只是时间.在和平时期,人们容易浑浑噩噩地混日子,不知不觉地被时间战胜,成为时间的俘虏.如我们总是推迟着一些行动,因为我们总是相信明天,相信明天会带来一切,会完成一切.而站在玉米地的中央,我们才有可能战胜时间,战胜自己,因为风中的玉米叶像鞭子一样,抽打着我们,使我们时刻警醒着,在和平的环境里,依然保持战斗的姿态和心态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那么敌人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刺刀
指着我们的骨头
说
看哪,
这是奴隶!
丘逢甲的一首爱国诗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1896年5月,台湾被日本强占一年后,诗人代表当时台湾岛上四百万同胞,写的这首以《春愁》为题的小诗,仅仅四句计二十八字,字字是血和泪写成的.
丘逢甲(公元1864年—1912年),台湾彰化人.光绪十五年(公元1888年)进士,曾任清政府工部主事.
1894年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向朝鲜发动侵略,并对中国的陆海军进行挑衅,中国军队英勇作战,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以及缺乏坚决反对侵略的准备,以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中国失败.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被迫割让台湾给日本.丘逢甲闻讯在台湾积极组织义军抗日保台,出任台湾抗日保台义军的大将军,指挥抗日.但终因寡不敌众,遭到失败,不得已离开台湾内渡到大陆.此后在广东创办学校,推行新学,并与同盟会有来往.他的诗,大多是为收复台湾、洗雪国耻而作,慷慨悲壮,雄健奋发,忧国忧民怀念台湾的心情始终未变,直到1912年临终前仍遗言:“吾不忘台湾也”,要求在他死后安葬时须面向台湾.
1.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祖国之秋
作者 曹宇翔
今日你徒步走进秋天的广场
深秋了,天已转凉,菊花开放
风把四个湛蓝的湖泊运向空中
空中,缓缓驶过云霞船队
空中,雁翅划动季节的双桨
用歌声迎接大地起伏的歌声
在澄明的秋天你看见所有人民
城市、乡村、太平洋的波浪
甚至看到你远逝的童年,祖母
干草垛,一个孩子摇响铃铛
这原野、河流,这落叶、果实
每天,广场升起一面旗帜
每天,土地长出一轮光芒
一切都是值得的,内心幸福
你笑了,想起曾有的一个梦想
谁能不爱自己的祖国呢
“祖国”,当你轻轻说出这个词
等于说出你的命运、亲人、家乡
而当你用目光说到“秋天”
那就是岁月,人生啊,远方
屈原·离骚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阝比〕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音“期”)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度蘅与方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山矣〕(音“四”)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女夸〕(音“夸”)以练要兮,长〔咸页〕(音“咸”)颔亦何伤;
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纟丽?/td>
参考资料:百度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恨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这是诗人1942年在日寇阴暗潮湿的土牢里写下的一首情真意切的诗篇,抒发了诗人对灾难祖国由衷的关切和真挚的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的向往.诗的前半部分写“我”用“残损的手掌”深情地抚摸在敌人的铁蹄蹂躏下的祖国广大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接着,诗人无形的手掌触到家乡一片湛蓝的湖水,现时“微凉”的湖水与昔日“堤上繁华如锦障”的美丽春光形成强烈反差,表现出诗人对敌人践踏故土的无比忧愤.为了使诗歌表达的主题不流于肤浅狭隘,诗人想象的世界由近拉远,由北到南,从长百山的雪峰、黄河的泥沙到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南海的海水.诗人选择每一地域中最典型的风景加以点染,它们既是人民的苦难与不幸的象征,又是侵略者罪恶的见证.“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两句既是对上半段的总结,又与开头三、四行遥相呼应.
诗的后半部分仍在想象的世界中展开,描绘的是与前面灾难景象形成极大反差的心中渴慕的图景:那虽是“辽远的一角”,但山河完整无损,没有阴暗和血污.而是充满了温暖、光明和生机,“那里是太阳,是春”.与前半部分的哀怨、忧伤的基调相比,这一部分跳动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快乐与激动;与前半部分意象快速流动的抒情相比,后半部分则显得安静而舒缓,使这首诗在感情的哀怨与欢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抒情风格显得变幻多姿.在那个以狂暴的吼叫代替艺术的凝想的年代里,这首诗像一朵美丽而永不凋落的奇葩:意象高度凝炼而不晦涩,感受细腻而不暗淡,深刻的现实内容与现代抒情方式完美地交融起来.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在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此诗借鉴了前苏联诗人沃兹涅先斯基《戈雅》中的圆周句式“我是戈雅,……我是……”,但又有创造性的发展.圆周句式大多出现在抒发强烈情绪的作品中,悲伤痛苦的情调最宜用它来渲染.舒婷写的是“我”与祖国的关系,用这种句式,增加了痛苦和挚爱的深度.第一节是对祖国历史的反思,精心选取五组意象,象征祖国千百年来落后、贫穷、灾难深重的面貌:前四行平稳深长,富有音响和色彩,给人以深思沉重之感;五、六行则短促,不事描绘;后三行又伸长,行短意紧,显示出情感的起伏,出现主词.第二节承上启下,揭示出蕴藏在中华民族灵魂中的希望之花从未消亡过,灾难虽重,理想永存,只是暂未实现.此节先短句后长句,然后主词复现,似意犹未尽,一种深深的遗憾之情便泻于笔端.第三节倾吐希望,激情昂扬,连用五组意象描绘出处于历史转折期的祖国百废待举的面貌.每一个意象有自己独特的意义,五组连用形成博喻排比,强化了亢奋热烈的情绪,表达出诗人欢欣鼓舞的情怀.第四节头两行用“十亿分之一”与“九百六十万平方”构成小与大的对比,寓意“我”是祖国的一分子,但“我”的胸中又包容着整个祖国.接着以乳房养“我”与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又成一对照,突出“我”同祖国的血乳关系;甚至迷惘、深思、沸腾,与富饶、荣光、自由,也是性质相反的对衬,以见出痛苦和欢欣的无限.如果前三节是写“我”与祖国的关系,第四节则是反过来写祖国和“我”的关系.句法参差正是心情激动至极的表现,在对主词的双重呼唤中结束全篇,达到最高潮.
全诗无一字议论,皆以意象描绘,以情贯穿.所选意象既质朴又鲜明,既独特又贴切,每一个词也都与被描绘的景象紧密契合.抒情又非一览无余的倾泻,而很注意其波动的节奏,由悲哀、低沉到欣喜、高昂,又由亢奋到深沉,其中纠结着悲怆、忧患、炽烈,失望与希望,叹息与追求等多种复杂而凝重的感情,体现出诗人独有的委婉幽深、柔美隽永的抒情个性
郭沫若《炉中煤》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诗人用拟物法把自己比作熊熊燃烧的“炉中煤”,又用拟人法把祖国比作“我心爱的”“年青的女郎”.全诗就建筑在这一组核心意象之上.“炉中煤”的意象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第一,“炉中煤”的熊熊燃烧象征诗人愿为祖国献身的激情;第二,“炉中煤”黑色外表下“火一样的心肠”象征劳苦大众“卑贱.”的地位和伟大的人格,“炉中煤”既指“小我”,也指“大我”——诗人所代言的劳动人民;第三,“炉中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活埋在地底多年”以后终于“重见天光”,象征诗人不愿庸碌一生而渴望有所作为的愿望,也象征劳苦大众中潜藏的改造世界的巨大能量将要释放出来.“女郎”这一意象暗示诗人对祖国的爱有如情爱一般热烈,“年青”一词则暗示了祖国在五四革命时代里充满蓬勃向上的生机.郭沫若在《创造十年》里说过:“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本诗中比拟的意义和作用.
“炉中煤”这一意象,熔物的特性、“我”的气质和时代精神于一炉;写“煤”之燃烧,即抒“我”之激情,亦抒人民之情、时代之情.艺术形式与所抒情思十分和谐.从章法看,首节总述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第二节侧重抒爱国之情,第三节侧重述报国之志,末节与首节取复叠形式,前后呼应,将全诗推向高潮.从格式、韵律看,每节5行,每行音节大体均齐;一、三、五行押韵,一韵到底;而各节均以“啊,我年青的女郎”一声亲切温柔而又深情的呼唤起唱,造成回环往复的旋律美.诗情随诗律跌宕起伏,韵味深长.
闻一多《太阳吟》(节选)
太阳啊——神速的金鸟——太阳!
让我骑着你每日绕行地球一周,
也便能天天望见一次家乡!
闻一多《太阳吟》(节选)
这是诗人在192—1925年赴美留学期间写下的诗.诗人由于对祖国的热切思念,竟产生出如此神奇瑰丽的想象.屈原《离骚》中有“驷玉虬以乘鷖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古今浪漫主义诗歌里的神奇想象一脉相承.不过,屈原还只是想象驾着凤凰鸟(“鷖’)在宇宙行车,而本诗的作者竟然要骑着太阳航行,其想象的大胆更超过了古人.
闻一多《一句话》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闻先生曾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1925年他留美回国,看到的是封建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民不聊生的景象,于是,赤诚爱心转化为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渴望改变旧中国的激情.这种情绪在这首诗中得到充分体现.全诗以“一句话”——“咱们的中国”为构思中心,运用写实和隐喻相结合的手法,反复咏叹,极力渲染烘托.第一节先用排比,通过“祸”与“火”的写实和比喻,揭露黑暗现实对民意的压制,也寓示着民众积蓄着的巨大的力量.接着进一步用火山作比,它虽然沉默了千百年,一旦突发就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力量.这一喻象表明诗人对人民反抗的力量充满信心.第二节针对一些对中国前途悲观、不相信民众者发出警告,用“铁树开花”比喻建设“咱们的中国”来之不易但终会成事实.通过“我”坚信与“你”不相信的对比,引发出不信者可能会产生的惊慌、反感等种种诧异的表现,从而进一步衬托出民众反抗的必然性和突发性,表明诗人对民众解放自己、改造旧中国的潜在力量坚信不疑,并衷心拥护.他将民众的反抗与呐喊比喻成“青天里一个霹雳”既呼应“火”的意象,显示出无穷的威力,又是一种盛赞的口吻乙“爆一声:/‘咱们的中国!’”的两次反复,强烈地表达出对理想中国的期望与追求.此诗语言平易,形式上整齐匀称,又自然天成,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
艾青《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诗篇开句即言“假如我是一只鸟”,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形象比附,而是一种情感上的虚拟.以鸟的种种愿望来表达诗人内心对祖国诚挚的爱,委婉的抒情手法中融汇着诗人深切的感受和真挚的情感.接着诗人排列了一组意象来表示自己歌唱的内容,诗人内心强烈激情的渗入使意象充满了生动丰富的内涵:“土地”是被暴风雨打击着的,“河流”是悲愤的,“风”是激怒的,“黎明”是温柔的.联系诗人写作的年代,我们可以意会到诗人笔下所展示的是一个山河破碎、国土沉沦的悲壮年代.可贵的是诗人并没有因此而绝望,他在黑暗中仍满怀希望,所以黎明是“温柔的”.“——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诗句巧妙地借用鸟儿自然、被动的结局来表现诗人主动的追求,更加真切地表现了诗人的献身精神.最后直截了当地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情和爱国之心,既点明了题旨,又与前半部分在逻辑上顺理成章地形成因果呼应.如果说前八句是感情的蓄积,最后两句便是感情闸门的打开,感情洪流的急冲而下
台湾]黄雍廉《唐人街》
是一所港湾
专泊中国人的乡音
无须叩问客从何处来
浅黄的肤色中亮着
扬州的驿马
长安的宫阙
湮远成为一种亲切之后
风是历史的萧声
倾听如
一首梦般柔细的歌
是一所永不屯兵的城堡
汇集着中国的二十四番花讯
你是不用泥土也能生根的兰草
饮霜雪的冰寒
绽东方的芬芳
鲜明矗立的旗 像
黄河的浪 东流 永远向着阳光的一面
是一座璀璨的浮雕
亮丽着殷墟仰韶的玄黄釉彩
烟云变幻
一如西出玉门关外的信使
海便是你的心中的丝路
孤帆远影
故乡的明月 是仰望北斗的磁场
你乃成为一位细心的收藏家
曾经也穷困过典当过手头的软细
就是不肯典当从祖国带过来的家私
五千年 不是一件可以随便拍卖的古董
而是一盏会带来幸福的神灯
诗人黄雍廉浪迹海外,心系祖国,苦于不能常与祖国厮守在一起,于是把一腔爱国情思移向唐人街,并以一副纯粹“唐人”的笔墨,构筑了这座诗的“唐人街”.诗人兼诗评家的赵国泰,对此诗曾有一段精辟的艺术分析.他说:“唐人街是中华历史文化在西方的一个窗口.要完成这一高度概括与条陈,艺术上非博喻、罗列莫办.此法的施用,使作品内涵饱满而不拥塞,典丽而不板滞.臻于此,又有赖于形式结构上取乎多视角掠美,使内蕴层嵌迭呈;广植东方情调的语象,又间以主客体转换之法,使情境跳脱空灵,其中以首节尤佳.全诗给人以宽银幕效果.”
多好听,“唐人街”,一所不冻的华夏乡音的港湾,一所和平的春兰秋菊的城堡,一座摧澡的东方文化的浮雕.以中国调寄中国情,以中国墨写中国意,盛唐罢相张九龄“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叹惋,南宋遗民郑所南兰草根下无土的画意,高人王维于朝雨渭城饯别好友西出阳关的怅惘,诗仙李白立扬子江畔目送故人孤帆远影的伤感,还有扬州驿马雄姿,长安宫阙风范,南国二十四番花讯的问候,殷墟仰韶陶釉的召唤……这一系列典型的中国情结的意象群的自然叠印,华美典雅,楚楚动人.一咏三叹中,愈升愈高的是海外炎黄子孙心向祖国的七彩虹桥
庞余亮《在玉米地的中央》
在玉米地的中央
我就是一位青春的将军
看满地的红缨子翻飞绿剑乱舞
果实就藏在红缨子和绿剑之下
露出它们的牙齿
我们能读懂它们的语言
平常的日子没有故人
只有风在吹,吹玉米不尽的长发
在玉米地的中央
我们就获得了战胜明天的力量
玉米叶仍在不停地抽打我
金色的玉米棒在开水中哗哗地滚动
多么美好的日子
就想起多么美好的共和国
在玉米地的中央
玉米地在共和国的版图上倾伏下去
无数个战斗和胜利
便永远地照耀我们
此诗借助于玉米这一普通而朴素的意象来展现爱国情怀.种玉米,看玉米,吃玉米,这是老百姓最基本的劳作和生活,很平淡,也很平静.那些习惯于在战争中挖掘爱国主题的人们,恐怕是想不到这里面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所以在诗的二、三节,作者两次直接点出“共和国”,明示主题.
其实,真正的爱国心就是一颗平常心,尤其是在和平年代里,没有敌人,没有血淋淋的厮杀,也没有豪迈的胜利与惨重的失败;没有这种种情形,而能保有爱国精神,这是不容易的,所以弥足珍贵.
最重要的战斗不是面对面的你死我活,而是没有敌人的战斗;或者说,那敌人只是时间.在和平时期,人们容易浑浑噩噩地混日子,不知不觉地被时间战胜,成为时间的俘虏.如我们总是推迟着一些行动,因为我们总是相信明天,相信明天会带来一切,会完成一切.而站在玉米地的中央,我们才有可能战胜时间,战胜自己,因为风中的玉米叶像鞭子一样,抽打着我们,使我们时刻警醒着,在和平的环境里,依然保持战斗的姿态和心态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那么敌人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刺刀
指着我们的骨头
说
看哪,
这是奴隶!
丘逢甲的一首爱国诗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1896年5月,台湾被日本强占一年后,诗人代表当时台湾岛上四百万同胞,写的这首以《春愁》为题的小诗,仅仅四句计二十八字,字字是血和泪写成的.
丘逢甲(公元1864年—1912年),台湾彰化人.光绪十五年(公元1888年)进士,曾任清政府工部主事.
1894年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向朝鲜发动侵略,并对中国的陆海军进行挑衅,中国军队英勇作战,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以及缺乏坚决反对侵略的准备,以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中国失败.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被迫割让台湾给日本.丘逢甲闻讯在台湾积极组织义军抗日保台,出任台湾抗日保台义军的大将军,指挥抗日.但终因寡不敌众,遭到失败,不得已离开台湾内渡到大陆.此后在广东创办学校,推行新学,并与同盟会有来往.他的诗,大多是为收复台湾、洗雪国耻而作,慷慨悲壮,雄健奋发,忧国忧民怀念台湾的心情始终未变,直到1912年临终前仍遗言:“吾不忘台湾也”,要求在他死后安葬时须面向台湾.
1.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祖国之秋
作者 曹宇翔
今日你徒步走进秋天的广场
深秋了,天已转凉,菊花开放
风把四个湛蓝的湖泊运向空中
空中,缓缓驶过云霞船队
空中,雁翅划动季节的双桨
用歌声迎接大地起伏的歌声
在澄明的秋天你看见所有人民
城市、乡村、太平洋的波浪
甚至看到你远逝的童年,祖母
干草垛,一个孩子摇响铃铛
这原野、河流,这落叶、果实
每天,广场升起一面旗帜
每天,土地长出一轮光芒
一切都是值得的,内心幸福
你笑了,想起曾有的一个梦想
谁能不爱自己的祖国呢
“祖国”,当你轻轻说出这个词
等于说出你的命运、亲人、家乡
而当你用目光说到“秋天”
那就是岁月,人生啊,远方
屈原·离骚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阝比〕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音“期”)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度蘅与方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山矣〕(音“四”)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女夸〕(音“夸”)以练要兮,长〔咸页〕(音“咸”)颔亦何伤;
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纟丽?/td>
参考资料: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