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注:翻译,心得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0 11:10:22
英语翻译
注:翻译,心得
注:翻译,心得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语出《论语》首篇《学而》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愉快吗?现在这句话经常被用以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欢迎.
理解这句话,必须弄清两个问题,一个是“朋”的意义,一个是“朋”“自远方来”的原因.
在古代,“朋友”一词是一个很庄重的称谓.“朋”是指有共同学习目的的人,“友”是指有共同人生志向的人,合而论之,“朋友”就是指在生活学习中互相切磋,互相促进,能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的人.
那么该怎样得到朋友,使他们“自远方来”呢?想让具有高尚修养的朋友“自远方来”,自己也必须具有好的人格魅力才行!
进入21世纪,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越发显示出自身的魅力,广交朋友,在相互学习切磋中不断提高自己,这必将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与我们相聚.2008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正是这样一个朋友相聚的盛会,也正是“有朋自远方来”的有力证明.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语出《颜渊》,是子夏劝慰同学司马牛的一句话
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四海”范指天下即全国.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相亲相爱,和睦共处.常用来形容无论到何处都有人愿意来帮助你.
司马牛是一个好学的人,但他心中却有一个难以抹去的隐痛,就是他的哥哥桓魋.桓魋是宋国的司马,常行恶事,且有作乱之心,甚至要杀害孔子.有这样一个哥哥,司马牛满心忧虑.虽然孔子用“君子不忧不惧”来劝慰他,但他仍伤心的认为“别人都有兄弟,偏偏我却没有.”于是子夏劝慰他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一个人只要认真谨慎,没有过失,待人谦恭有礼,那么普天下的人都会以兄弟之情来对待你.
在人际交往中,只要以诚相待,必然会换来别人的真心.孔子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述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语出《颜渊》、《卫灵公》
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这句话在论语中出现了两次.在《颜渊》篇,仲弓向老师请教什么是“仁”,孔子以此言相告;在《卫灵公》篇,子贡问老师“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吗?”孔子说:“其恕乎!”又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进一步阐释“恕”的意义,自己不喜欢做的,就不要强迫别人.
孔子重视这句话,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仁”的思想,即以仁爱宽厚之心去对待他人.在《论语》中,孔子多次表达了类似主张,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君子成人这美,不成人之恶”(《颜渊》).孔子也知道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公冶长》篇中,他就曾告诫子贡:“这还不是你能做到的!”因此,他要子贡终身奉行“恕”这个准则,而他自己也是认真遵循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在今天可以被看作“换位思考”.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想问题,充分尊重他人,如果能遵循这个原则,那么小到人际关系,大到国际事务,许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4.“德不孤,必有邻”——语出《里仁》篇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孔子把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人视为有德之人,但他们常常会遇到阻力,孔老夫子自己就是这样.他之所以周游列国,就是因为在自己的国家无用武之地.在周游途中,他遭受了匡人的武装围困,在宋国险遭桓魋毒手,在陈国断粮的窘迫.此外,还有接舆、长沮、桀溺等持不同政见者的嘲笑.其境遇,真是“若丧家之狗”.孔子老夫子也曾发出过悲叹,甚至产生过逃避念头,但他知道“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以天下为己任,以极大的勇气和信心来坚守自己的理想.在困苦的环境里,他能“乐亦在其中矣”;面对桓魋的迫害,他自信的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
“德不孤,必有邻”表现出对人生理想的执著和信心.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我们更需要营造精神家园,守住心中理想的净土.坚信“德不孤”,坚守自己美好的节操,坚持追求理想,这就是人生动力之源泉!
5.“礼之用,和为贵”——语出《学而》篇
孔老夫子对“礼”非常重视.所谓“礼”,是一种节制、一种约束,是实现“仁”的重要准则.而“和”则是指不同事物和谐共处的状态,既是一种人格理想和社会政治理想,又是一种方法论.
“礼”和“用”的结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和”是运用“礼”的最佳方法.孔子主张“礼让为国”,而古人又常用味道的调合来比喻治国.做一锅好菜,必须以从容不迫的态度,调合百味,使之和谐畅美,这就是“和”.以“和”的方式来运用礼节,就能保证从全局出发,不偏执、不拘泥,使之发挥最大的功效.另一方面,“和”又是“礼”的目的.孔子在重“礼”的同时,提倡“君子和而不同”,遵守礼节,能够与人和谐相处而不苟且求同,广泛吸收他人长处,提高自身的修养,成为既沉静、谦和,又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真君子.
而今,我们提倡建立和谐社会,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以兼容互补的态度吸收外来文化,不断提升自己.这正是“礼之用,和为贵”的表现.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愉快吗?现在这句话经常被用以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欢迎.
理解这句话,必须弄清两个问题,一个是“朋”的意义,一个是“朋”“自远方来”的原因.
在古代,“朋友”一词是一个很庄重的称谓.“朋”是指有共同学习目的的人,“友”是指有共同人生志向的人,合而论之,“朋友”就是指在生活学习中互相切磋,互相促进,能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的人.
那么该怎样得到朋友,使他们“自远方来”呢?想让具有高尚修养的朋友“自远方来”,自己也必须具有好的人格魅力才行!
进入21世纪,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越发显示出自身的魅力,广交朋友,在相互学习切磋中不断提高自己,这必将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与我们相聚.2008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正是这样一个朋友相聚的盛会,也正是“有朋自远方来”的有力证明.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语出《颜渊》,是子夏劝慰同学司马牛的一句话
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四海”范指天下即全国.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相亲相爱,和睦共处.常用来形容无论到何处都有人愿意来帮助你.
司马牛是一个好学的人,但他心中却有一个难以抹去的隐痛,就是他的哥哥桓魋.桓魋是宋国的司马,常行恶事,且有作乱之心,甚至要杀害孔子.有这样一个哥哥,司马牛满心忧虑.虽然孔子用“君子不忧不惧”来劝慰他,但他仍伤心的认为“别人都有兄弟,偏偏我却没有.”于是子夏劝慰他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一个人只要认真谨慎,没有过失,待人谦恭有礼,那么普天下的人都会以兄弟之情来对待你.
在人际交往中,只要以诚相待,必然会换来别人的真心.孔子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述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语出《颜渊》、《卫灵公》
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这句话在论语中出现了两次.在《颜渊》篇,仲弓向老师请教什么是“仁”,孔子以此言相告;在《卫灵公》篇,子贡问老师“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吗?”孔子说:“其恕乎!”又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进一步阐释“恕”的意义,自己不喜欢做的,就不要强迫别人.
孔子重视这句话,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仁”的思想,即以仁爱宽厚之心去对待他人.在《论语》中,孔子多次表达了类似主张,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君子成人这美,不成人之恶”(《颜渊》).孔子也知道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公冶长》篇中,他就曾告诫子贡:“这还不是你能做到的!”因此,他要子贡终身奉行“恕”这个准则,而他自己也是认真遵循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在今天可以被看作“换位思考”.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想问题,充分尊重他人,如果能遵循这个原则,那么小到人际关系,大到国际事务,许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4.“德不孤,必有邻”——语出《里仁》篇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孔子把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人视为有德之人,但他们常常会遇到阻力,孔老夫子自己就是这样.他之所以周游列国,就是因为在自己的国家无用武之地.在周游途中,他遭受了匡人的武装围困,在宋国险遭桓魋毒手,在陈国断粮的窘迫.此外,还有接舆、长沮、桀溺等持不同政见者的嘲笑.其境遇,真是“若丧家之狗”.孔子老夫子也曾发出过悲叹,甚至产生过逃避念头,但他知道“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以天下为己任,以极大的勇气和信心来坚守自己的理想.在困苦的环境里,他能“乐亦在其中矣”;面对桓魋的迫害,他自信的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
“德不孤,必有邻”表现出对人生理想的执著和信心.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我们更需要营造精神家园,守住心中理想的净土.坚信“德不孤”,坚守自己美好的节操,坚持追求理想,这就是人生动力之源泉!
5.“礼之用,和为贵”——语出《学而》篇
孔老夫子对“礼”非常重视.所谓“礼”,是一种节制、一种约束,是实现“仁”的重要准则.而“和”则是指不同事物和谐共处的状态,既是一种人格理想和社会政治理想,又是一种方法论.
“礼”和“用”的结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和”是运用“礼”的最佳方法.孔子主张“礼让为国”,而古人又常用味道的调合来比喻治国.做一锅好菜,必须以从容不迫的态度,调合百味,使之和谐畅美,这就是“和”.以“和”的方式来运用礼节,就能保证从全局出发,不偏执、不拘泥,使之发挥最大的功效.另一方面,“和”又是“礼”的目的.孔子在重“礼”的同时,提倡“君子和而不同”,遵守礼节,能够与人和谐相处而不苟且求同,广泛吸收他人长处,提高自身的修养,成为既沉静、谦和,又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真君子.
而今,我们提倡建立和谐社会,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以兼容互补的态度吸收外来文化,不断提升自己.这正是“礼之用,和为贵”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