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急需200个成语解释和用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01:07:45
我急需200个成语解释和用法!
成语不能很小儿科!(ps:成语要陌生的!)
成语不能很小儿科!(ps:成语要陌生的!)
1【一无是处】
解释: 是:对,正确.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没有一点用处.
出处: 明·张岱《与胡季望》:“是犹三家村子,使之治山珍海错,烹饪燔炙一无是处.明眼观之,只发一粲.”
2【十全十美】
解释: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出处:清·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3【完美无缺】
解释 完美:完整,完善.完善美好,没有缺点.
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小楷,微带行笔,共一百廿八行,前者十数行破裂者,而后幅完好无阙(缺).”
4【绰绰有余】
解释 绰绰:宽裕的样子.形容非常宽裕,富裕. 易错写成“绰绰有裕”.
出处 《诗经·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绰绰有余.”
5【入不敷出】
解释 收入不够开支. 敷:够,足.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7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
6【无忧无虑】
解释:没有丝毫忧愁和顾虑,形容心情安然自得. 无:没有.忧:担忧,忧愁.虑:顾虑,忧虑.
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来,来,来,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7【无牵无挂】
解释 形容没有拖累,非常放心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北侠原是无牵无挂之人,不能推辞,同上茉花村去了.”
8【牵肠挂肚】
释义: 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出处: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三折:“可怎生将俺孩儿一时勾去,害的俺张善友牵肠割肚.”
9【高枕无忧】
解释:垫高了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忧;或放松警惕,麻痹大意.
出处: 《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10【枕戈待旦】
释义: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成语:枕戈待旦
出处:《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11【醉生梦死】
释义: 生:活着.像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出处: 宋·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12【花天酒地】
解释:形容荒淫腐化、吃喝嫖赌的生活.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到京之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
13【一丝不苟】
解释: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14【小心翼翼】
释义:翼翼:比喻 恭敬慎重的样子.形容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出处:《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15【粗心大意】
解释:粗疏.指做事不细心,随便马虎.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这是我粗心大意.我若不进去,他怎得出来?'
16【马马虎虎】
解释: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出处: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17【无理取闹】
解释: 原谓蛙声只是没来由地喧闹.毫无理由地吵闹.指故意吵闹、捣乱. 出处: 唐·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诗:“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
18【息事宁人】
释义: 息:平息;宁:使安定.原指不生事,不骚扰百姓,后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
19【相安无事】
解释: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
出处:宋·邓牧《伯牙琴·吏道》:“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者,故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
20【惊涛骇浪】
解释: 涛:大波浪;骇:使惊怕.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出处: 唐《玉山常文集·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此所经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21【轩然大波】
解释:轩然:高高涌起的样子.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 指不好的影响.
出处: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
22【一箭双雕】
解释:雕:一种凶猛的大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出处:《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新唐书·高骈传》:“事朱叔明为司马,有二雕并飞,骈曰:‘我且贵,当中之.’一发贯二雕焉.”《续景德传灯录·慧海仪禅师》:“万人胆破沙场上,一箭双雕落碧空.”后因以比喻一举两得.
23【一举两得】
解释:举:做事.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出处:《晋书·束皙传》:“赐其十年之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24【事半功倍】
解释: 功:功效.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小,收效大.
出处: 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25【得不偿失】
注释: 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出处: 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26【全神贯注】
解释:贯注:集中.全神贯注: 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处: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27【目不转睛】
解释: 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出处: 晋·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老婆婆看着小官人,目不转睛,不觉两泪交流.”
28【专心致志】
解释: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神,聚精会神,把心思全放在上面. 致:尽,极;志:意志.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29【心不在焉】
解释: 焉:代词,相当这里.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30【心神不定】
解释: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出处:明·罗贯中《平妖传》第二回:“心神不定,谓之狐疑.”
31【表里不一】
释义: 表面与内在不一样.
出处: 《逸周书·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32【名不副实】
释义: 副:相称,相符合.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出处: 汉·祢衡《鹦鹉赋》:“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三国·魏·刘邵《人物志·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33【不厌其烦】
解释: 厌:嫌;烦:麻烦.不嫌烦琐与麻烦.
出处: 宋·袁燮《挈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
34【措手不及】
解释 :事出突然,来不及应付. 措手:着手处理,应付;不及:来不及. 出处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幺措手不及早撺过我? 《平鬼传》第六回:“不如俺先杀向前去,给他一个措手不及,杀他一个片甲不归,方知俺的厉害.”
35【手足无措】
释义: 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处: 《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36【退避三舍】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37【如火如荼】
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38【请君入瓮】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39【洛阳纸贵】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40【望梅止渴】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41【高山流水】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42【鸡呜狗盗】
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
43【草木皆兵】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44【探骊得珠】
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45【势如破竹】
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46【按图索骥】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47
故事见于《庄子·秋水》.成语“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48【唇亡齿寒】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49【枕戈待旦】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枕戈待旦”出自刘琨《与亲故书》,形象地写出了刘琨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决心.后来用作成语,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50【后来居上】
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51【掩耳盗铃】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52【闻鸡起舞】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53【抱薪救火】
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成语“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
54【邯郸学步】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55【指鹿为马】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56【百依百顺】
注释:一切顺从,对方怎么说就怎么做,
出处:《红楼梦》,造句:寡母独守此女,娇养溺爱,凡女儿一举一动,她母亲皆百依百顺.
57【背信弃义】
注释:不守信用和道义,
出处:《北史.周本纪》,造句:背信弃义的人永远不会有好的结果.
58【五花八门】
解释: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出处:《虞初新志·孙嘉淦》:“伏龙以西,群峰乱峙,四布罗列,如平沙万幕,八门五花.”
59【一成不变】
解释:成:形成.一经形成,不再改变.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形容一点没有变化.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60【原封不动】
解释: 原来贴的封口没有动过.比喻完全按照原样,一点不加变动.
出 处: 元·王仲文《救孝子》第四折:“是你的老婆,这等呵,我可也原封不动,送还你罢.” 【雕虎焦原】 《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而右搏雕虎.”又: “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溪,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后以“雕虎焦原”谓壮士履险.
【雕风镂月】 刻意吟风弄月.
【雕章镂句】 谓刻意雕琢词章.
【雕梁画栋】 雕花、彩绘的栋梁.亦借指有彩绘装饰的富丽堂皇的房屋.
【雕楹碧槛】 雕镂彩绘的柱子和碧色栏杆.
【雕盘绮食】 精美的器皿及食物.
【雕虫篆刻】 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 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按,“虫”指虫书,“刻”指刻符,各为一种字体.后以“雕虫篆刻”喻词章小技.南朝梁沈约《答陆厥问声韵书》:“是以子云譬之雕虫篆刻,云壮夫不为.”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然而不肖者,苟能雕虫篆刻之学,以此进至乎公卿.”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适承元明词敝甚,欲推尊斯道,一洗雕虫篆刻之讥.”亦作“雕虫刻篆”.明高濂《玉簪记·下第》:“不须泪涟.有日眉扬额点,且自雕虫刻篆,我这里侭清闲.”一说,“雕虫”犹“虫镂”(“彤镂”),“篆刻”犹“■刻”.参阅蒋礼鸿《义府续貂》.
【雕镂藻绘】 比喻刻意修饰文辞.
【双柑斗酒】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 曰:‘往听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后遂用为春日雅游的典故.
【双桂联芳】 比喻兄弟二人俱获功名.
【双凫一雁】 汉苏武出使匈奴被羁,归国时留别李陵的诗中有“双凫俱北飞, 一雁独南翔”之句.后以“双凫一雁”为感伤离别之词.
【双管齐下】 两手各握一支毛笔,同时作画.比喻两方面或两件事同时进行. 语本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於世.尤於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
【鸡犬升天】 比喻依附于有权势的家人、亲友而得势.语出汉王充《论衡· 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亦作“鸡犬升天”、“鸡犬升天.”
【鸡犬相闻】 谓人烟稠密.语出《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 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鸡犬桑麻】 鸡鸣犬吠,桑茂麻盛.古代多用以形容农村生活安定.
【鸡毛蒜皮】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之物.
【鸡皮鹤发】 皮肤起皱,头发变白.形容衰老.
【鸡争鹅斗】 比喻争吵.
【鸡骨支床】 谓瘦骨嶙峋,衰弱之至.
【鸡飞蛋打】 比喻两头落空,一无所得.
【鸡豚之息】 比喻微小的收益.
【鸡鸣戒旦】 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语本《诗·齐风·鸡鸣序》: “《鸡鸣》,思贤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
【鸡鸣狗吠】 亦作“鸡鸣犬吠”.①形容百姓安居乐业.语出《孟子·公孙 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焦循正义:“此必时俗语.故《老子》亦云:‘乐其俗,安其居,邻里相望,鸡犬之声相闻.’”②形容战乱,变乱.
【鸡鸣狗盗】 亦作“鸡鸣狗盗”.①学雄鸡啼明,装狗进行偷窃.语本《史 记·孟尝君列传》:“(秦昭王)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原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徧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藏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后用以称有卑微技能者.②形容行为低下卑劣.记·孟尝君列传》:“(秦昭王)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原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徧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藏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后用以称有卑微技能者.②形容行为低下卑劣.
【鸡鸣馌耕 比喻妇女勤俭治家.语本《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 鸡鸣,士曰昧旦.”又《豳风·七月》:“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鸡虫得失】 唐杜甫《缚鸡行》:“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 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於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后改变原意,以比喻无关紧要的细微得失.
【离心离德】 谓各有异心,行动不和谐一致.
【离世遁上】 超脱世俗,回避君上.
【离本趣末】 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离本徼末】 犹言舍本逐末.
【讽一劝百】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 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后遂以“讽一劝百”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谓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讽多要寡】 讽谕之言多,切要之言少.
【讽德诵功】 赞美、颂扬功德.
【谘经诹史】 谓商讨、研究经史.
【谛分审布】 仔细察看分布状况.
【喧客夺主】 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占了原有的、 主要的事物的地位.
【讳兵畏刑】 谓慎于用兵和用刑.
【讳莫如深】 本谓事情重大,提起来会令人痛心,故而隐瞒不言.深,深重. 《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公子庆父如齐.此奔也,其曰‘如’,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杨士勋疏:“深,谓君弑、贼奔之深重.以其深重,则为之隐讳.”后指把事情瞒得很紧,不肯走漏一点消息.
【讳疾忌医】 ①隐瞒疾病,不愿医治.②比喻掩饰缺点错误,害怕批评,不 愿改正.
【讳恶不悛】 隐恶不改悔.
【讳树数马】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建 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於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汉书·孔光传》:“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或问光:‘温室省中树皆何木也?’光嘿不应,更答以它语,其不泄如是.”遂以“讳树数马”表居官为人忠诚谨慎.
【謷牙诘屈】 同“诘屈聱牙”.謷,通“聱”.
【讲信修睦】 讲究信用,睦邻修好.
【哗世取宠】 犹言哗众取宠.
【哗世动俗】 用浮夸的言行去惊动世俗之人.
【谢庭兰玉】 《艺文类聚》卷八一引晋裴启《语林》:“谢太傅问诸子侄 曰:‘子弟何预人事,而政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生於阶庭耳.’”后遂用以“谢庭兰玉”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谢家活计】 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与从弟谢惠连俱以诗文著称,见《宋书·谢 惠连传》.后遂以“谢家活计”喻指赋诗.
【谢家宝树】 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谢馆秦楼】 指妓院.
【谢兰燕桂】 谢兰,系“谢庭兰玉”之省称;燕桂,《宋史·窦仪传》载: “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冯道与禹钧(窦仪父)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缙绅多讽诵之.”时称窦氏兄弟为燕山五龙.后遂以“谢兰燕桂”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辈.
【谦恭下士】 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士人.
【谦躬下士】 犹言谦恭下士.
【谦虚敬慎】 见“谦虚谨慎”.
【谦虚谨慎】 亦作“谦虚敬慎”.虚心、恭顺而慎重.
【谦尊而光】 谓尊者谦虚而显示其光明美德;谦虚.语本《易·谦》:“谦, 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孔颖达疏:“尊者有谦而更光明盛大,卑谦而不可逾越.”阮元校勘记:“《集解》作‘卑者有谦而不逾越’.”一说,尊,通“撙”.退让.
【谦谦君子】 谦虚谨慎、彬彬有礼的人.
【谨小慎微】 对待细小的事情谨慎小心.
【谨始虑终】 谓慎之于始并虑及其终.
【谨终如始】 谓谨慎小心、始终一致.
【谨谢不敏】 犹言敬谢不敏.用作自谦或推托之辞.不敏,不聪明,无能力.
【讴功颂德】 犹言歌功颂德.
【谩辞哗说】 谎言乱语.
【谩藏诲盗】 谓收藏东西不谨慎而招致盗贼.谩,通“慢”.语出《易·系 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谬托知己】 谓假托为知心朋友.
【谬妄无稽】 极端错误,毫无根据.
【谬采虚声】 错误地相信虚假的名声.有时用为谦词.
【谬种流传】 荒谬错误的东西辗转相传.
【警愦觉聋】 发出很大的声音,使昏愦的人警醒,耳聋的人感知.比喻用语 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谭言微中】 说话隐微曲折而切中事理.
【谮下谩上】 谗毁下级,欺谩上级.
【识明智审】 识见明敏,智虑周详.
解释: 是:对,正确.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没有一点用处.
出处: 明·张岱《与胡季望》:“是犹三家村子,使之治山珍海错,烹饪燔炙一无是处.明眼观之,只发一粲.”
2【十全十美】
解释: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出处:清·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3【完美无缺】
解释 完美:完整,完善.完善美好,没有缺点.
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小楷,微带行笔,共一百廿八行,前者十数行破裂者,而后幅完好无阙(缺).”
4【绰绰有余】
解释 绰绰:宽裕的样子.形容非常宽裕,富裕. 易错写成“绰绰有裕”.
出处 《诗经·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绰绰有余.”
5【入不敷出】
解释 收入不够开支. 敷:够,足.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7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
6【无忧无虑】
解释:没有丝毫忧愁和顾虑,形容心情安然自得. 无:没有.忧:担忧,忧愁.虑:顾虑,忧虑.
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来,来,来,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7【无牵无挂】
解释 形容没有拖累,非常放心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北侠原是无牵无挂之人,不能推辞,同上茉花村去了.”
8【牵肠挂肚】
释义: 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出处: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三折:“可怎生将俺孩儿一时勾去,害的俺张善友牵肠割肚.”
9【高枕无忧】
解释:垫高了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忧;或放松警惕,麻痹大意.
出处: 《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10【枕戈待旦】
释义: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成语:枕戈待旦
出处:《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11【醉生梦死】
释义: 生:活着.像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出处: 宋·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12【花天酒地】
解释:形容荒淫腐化、吃喝嫖赌的生活.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到京之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
13【一丝不苟】
解释: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14【小心翼翼】
释义:翼翼:比喻 恭敬慎重的样子.形容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出处:《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15【粗心大意】
解释:粗疏.指做事不细心,随便马虎.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这是我粗心大意.我若不进去,他怎得出来?'
16【马马虎虎】
解释: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出处: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17【无理取闹】
解释: 原谓蛙声只是没来由地喧闹.毫无理由地吵闹.指故意吵闹、捣乱. 出处: 唐·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诗:“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
18【息事宁人】
释义: 息:平息;宁:使安定.原指不生事,不骚扰百姓,后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
19【相安无事】
解释: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
出处:宋·邓牧《伯牙琴·吏道》:“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者,故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
20【惊涛骇浪】
解释: 涛:大波浪;骇:使惊怕.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出处: 唐《玉山常文集·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此所经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21【轩然大波】
解释:轩然:高高涌起的样子.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 指不好的影响.
出处: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
22【一箭双雕】
解释:雕:一种凶猛的大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出处:《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新唐书·高骈传》:“事朱叔明为司马,有二雕并飞,骈曰:‘我且贵,当中之.’一发贯二雕焉.”《续景德传灯录·慧海仪禅师》:“万人胆破沙场上,一箭双雕落碧空.”后因以比喻一举两得.
23【一举两得】
解释:举:做事.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出处:《晋书·束皙传》:“赐其十年之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24【事半功倍】
解释: 功:功效.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小,收效大.
出处: 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25【得不偿失】
注释: 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出处: 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26【全神贯注】
解释:贯注:集中.全神贯注: 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处: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27【目不转睛】
解释: 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出处: 晋·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老婆婆看着小官人,目不转睛,不觉两泪交流.”
28【专心致志】
解释: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神,聚精会神,把心思全放在上面. 致:尽,极;志:意志.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29【心不在焉】
解释: 焉:代词,相当这里.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30【心神不定】
解释: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出处:明·罗贯中《平妖传》第二回:“心神不定,谓之狐疑.”
31【表里不一】
释义: 表面与内在不一样.
出处: 《逸周书·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32【名不副实】
释义: 副:相称,相符合.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出处: 汉·祢衡《鹦鹉赋》:“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三国·魏·刘邵《人物志·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33【不厌其烦】
解释: 厌:嫌;烦:麻烦.不嫌烦琐与麻烦.
出处: 宋·袁燮《挈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
34【措手不及】
解释 :事出突然,来不及应付. 措手:着手处理,应付;不及:来不及. 出处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幺措手不及早撺过我? 《平鬼传》第六回:“不如俺先杀向前去,给他一个措手不及,杀他一个片甲不归,方知俺的厉害.”
35【手足无措】
释义: 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处: 《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36【退避三舍】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37【如火如荼】
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38【请君入瓮】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39【洛阳纸贵】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40【望梅止渴】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41【高山流水】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42【鸡呜狗盗】
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
43【草木皆兵】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44【探骊得珠】
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45【势如破竹】
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46【按图索骥】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47
故事见于《庄子·秋水》.成语“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48【唇亡齿寒】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49【枕戈待旦】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枕戈待旦”出自刘琨《与亲故书》,形象地写出了刘琨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决心.后来用作成语,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50【后来居上】
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51【掩耳盗铃】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52【闻鸡起舞】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53【抱薪救火】
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成语“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
54【邯郸学步】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55【指鹿为马】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56【百依百顺】
注释:一切顺从,对方怎么说就怎么做,
出处:《红楼梦》,造句:寡母独守此女,娇养溺爱,凡女儿一举一动,她母亲皆百依百顺.
57【背信弃义】
注释:不守信用和道义,
出处:《北史.周本纪》,造句:背信弃义的人永远不会有好的结果.
58【五花八门】
解释: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出处:《虞初新志·孙嘉淦》:“伏龙以西,群峰乱峙,四布罗列,如平沙万幕,八门五花.”
59【一成不变】
解释:成:形成.一经形成,不再改变.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形容一点没有变化.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60【原封不动】
解释: 原来贴的封口没有动过.比喻完全按照原样,一点不加变动.
出 处: 元·王仲文《救孝子》第四折:“是你的老婆,这等呵,我可也原封不动,送还你罢.” 【雕虎焦原】 《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而右搏雕虎.”又: “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溪,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后以“雕虎焦原”谓壮士履险.
【雕风镂月】 刻意吟风弄月.
【雕章镂句】 谓刻意雕琢词章.
【雕梁画栋】 雕花、彩绘的栋梁.亦借指有彩绘装饰的富丽堂皇的房屋.
【雕楹碧槛】 雕镂彩绘的柱子和碧色栏杆.
【雕盘绮食】 精美的器皿及食物.
【雕虫篆刻】 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 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按,“虫”指虫书,“刻”指刻符,各为一种字体.后以“雕虫篆刻”喻词章小技.南朝梁沈约《答陆厥问声韵书》:“是以子云譬之雕虫篆刻,云壮夫不为.”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然而不肖者,苟能雕虫篆刻之学,以此进至乎公卿.”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适承元明词敝甚,欲推尊斯道,一洗雕虫篆刻之讥.”亦作“雕虫刻篆”.明高濂《玉簪记·下第》:“不须泪涟.有日眉扬额点,且自雕虫刻篆,我这里侭清闲.”一说,“雕虫”犹“虫镂”(“彤镂”),“篆刻”犹“■刻”.参阅蒋礼鸿《义府续貂》.
【雕镂藻绘】 比喻刻意修饰文辞.
【双柑斗酒】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 曰:‘往听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后遂用为春日雅游的典故.
【双桂联芳】 比喻兄弟二人俱获功名.
【双凫一雁】 汉苏武出使匈奴被羁,归国时留别李陵的诗中有“双凫俱北飞, 一雁独南翔”之句.后以“双凫一雁”为感伤离别之词.
【双管齐下】 两手各握一支毛笔,同时作画.比喻两方面或两件事同时进行. 语本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於世.尤於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
【鸡犬升天】 比喻依附于有权势的家人、亲友而得势.语出汉王充《论衡· 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亦作“鸡犬升天”、“鸡犬升天.”
【鸡犬相闻】 谓人烟稠密.语出《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 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鸡犬桑麻】 鸡鸣犬吠,桑茂麻盛.古代多用以形容农村生活安定.
【鸡毛蒜皮】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之物.
【鸡皮鹤发】 皮肤起皱,头发变白.形容衰老.
【鸡争鹅斗】 比喻争吵.
【鸡骨支床】 谓瘦骨嶙峋,衰弱之至.
【鸡飞蛋打】 比喻两头落空,一无所得.
【鸡豚之息】 比喻微小的收益.
【鸡鸣戒旦】 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语本《诗·齐风·鸡鸣序》: “《鸡鸣》,思贤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
【鸡鸣狗吠】 亦作“鸡鸣犬吠”.①形容百姓安居乐业.语出《孟子·公孙 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焦循正义:“此必时俗语.故《老子》亦云:‘乐其俗,安其居,邻里相望,鸡犬之声相闻.’”②形容战乱,变乱.
【鸡鸣狗盗】 亦作“鸡鸣狗盗”.①学雄鸡啼明,装狗进行偷窃.语本《史 记·孟尝君列传》:“(秦昭王)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原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徧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藏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后用以称有卑微技能者.②形容行为低下卑劣.记·孟尝君列传》:“(秦昭王)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原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徧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藏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后用以称有卑微技能者.②形容行为低下卑劣.
【鸡鸣馌耕 比喻妇女勤俭治家.语本《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 鸡鸣,士曰昧旦.”又《豳风·七月》:“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鸡虫得失】 唐杜甫《缚鸡行》:“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 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於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后改变原意,以比喻无关紧要的细微得失.
【离心离德】 谓各有异心,行动不和谐一致.
【离世遁上】 超脱世俗,回避君上.
【离本趣末】 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离本徼末】 犹言舍本逐末.
【讽一劝百】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 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后遂以“讽一劝百”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谓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讽多要寡】 讽谕之言多,切要之言少.
【讽德诵功】 赞美、颂扬功德.
【谘经诹史】 谓商讨、研究经史.
【谛分审布】 仔细察看分布状况.
【喧客夺主】 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占了原有的、 主要的事物的地位.
【讳兵畏刑】 谓慎于用兵和用刑.
【讳莫如深】 本谓事情重大,提起来会令人痛心,故而隐瞒不言.深,深重. 《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公子庆父如齐.此奔也,其曰‘如’,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杨士勋疏:“深,谓君弑、贼奔之深重.以其深重,则为之隐讳.”后指把事情瞒得很紧,不肯走漏一点消息.
【讳疾忌医】 ①隐瞒疾病,不愿医治.②比喻掩饰缺点错误,害怕批评,不 愿改正.
【讳恶不悛】 隐恶不改悔.
【讳树数马】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建 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於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汉书·孔光传》:“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或问光:‘温室省中树皆何木也?’光嘿不应,更答以它语,其不泄如是.”遂以“讳树数马”表居官为人忠诚谨慎.
【謷牙诘屈】 同“诘屈聱牙”.謷,通“聱”.
【讲信修睦】 讲究信用,睦邻修好.
【哗世取宠】 犹言哗众取宠.
【哗世动俗】 用浮夸的言行去惊动世俗之人.
【谢庭兰玉】 《艺文类聚》卷八一引晋裴启《语林》:“谢太傅问诸子侄 曰:‘子弟何预人事,而政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生於阶庭耳.’”后遂用以“谢庭兰玉”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谢家活计】 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与从弟谢惠连俱以诗文著称,见《宋书·谢 惠连传》.后遂以“谢家活计”喻指赋诗.
【谢家宝树】 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谢馆秦楼】 指妓院.
【谢兰燕桂】 谢兰,系“谢庭兰玉”之省称;燕桂,《宋史·窦仪传》载: “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冯道与禹钧(窦仪父)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缙绅多讽诵之.”时称窦氏兄弟为燕山五龙.后遂以“谢兰燕桂”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辈.
【谦恭下士】 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士人.
【谦躬下士】 犹言谦恭下士.
【谦虚敬慎】 见“谦虚谨慎”.
【谦虚谨慎】 亦作“谦虚敬慎”.虚心、恭顺而慎重.
【谦尊而光】 谓尊者谦虚而显示其光明美德;谦虚.语本《易·谦》:“谦, 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孔颖达疏:“尊者有谦而更光明盛大,卑谦而不可逾越.”阮元校勘记:“《集解》作‘卑者有谦而不逾越’.”一说,尊,通“撙”.退让.
【谦谦君子】 谦虚谨慎、彬彬有礼的人.
【谨小慎微】 对待细小的事情谨慎小心.
【谨始虑终】 谓慎之于始并虑及其终.
【谨终如始】 谓谨慎小心、始终一致.
【谨谢不敏】 犹言敬谢不敏.用作自谦或推托之辞.不敏,不聪明,无能力.
【讴功颂德】 犹言歌功颂德.
【谩辞哗说】 谎言乱语.
【谩藏诲盗】 谓收藏东西不谨慎而招致盗贼.谩,通“慢”.语出《易·系 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谬托知己】 谓假托为知心朋友.
【谬妄无稽】 极端错误,毫无根据.
【谬采虚声】 错误地相信虚假的名声.有时用为谦词.
【谬种流传】 荒谬错误的东西辗转相传.
【警愦觉聋】 发出很大的声音,使昏愦的人警醒,耳聋的人感知.比喻用语 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谭言微中】 说话隐微曲折而切中事理.
【谮下谩上】 谗毁下级,欺谩上级.
【识明智审】 识见明敏,智虑周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