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些课外的人物传记文言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5 16:08:39
求一些课外的人物传记文言文
最好可以带上翻译的,
最好可以带上翻译的,
限于字数,发如下:
0036、班超
班超字仲升,扶风安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诸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其后行诣相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后坐事免官.
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目:“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呜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色动.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还奏于窦固,固大喜,具上超功效,并求更选使使西域.帝壮超节,诏固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为军司马,令遂前功.”超复受使,固欲益其兵,超曰:“愿将本所从三十余人足矣.如有不虞,多益为累.”
是时于窴王广德新攻破莎车,遂雄张南道,而匈奴遣使监护其国.超既西,先至于窴.广德礼意甚疏.且其俗信巫.巫言:“神怒何故欲向汉?汉使有騧马,急求取以祠我.”广德乃遣使就超请马.超密知其状,报许之,而令巫自来取马.有顷,巫至,超即斩其首以送广德,因辞让之.广德素闻超在鄯善诛灭虏使,大惶恐,即攻杀匈奴使者而降超.超重赐其王以下,因镇抚焉.(《后汉书•班超传》)
译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安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他为人有大志,不拘小节.可是内心孝顺恭谨,在家常勤勉地干些苦活儿,不以劳累下贱为耻辱.有善辩的口才,又喜欢浏览群书及传注,永平五年(公元63年),他的哥哥班固被征召任校书郎,班超和他的母亲一同到洛阳.家中贫困,常为官家雇用抄书,以其所得来供养母亲.长时间劳累辛苦,曾停下手头的工作,扔笔感叹道:“大丈夫没有其它志向才略,还应该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于异域,以获得封侯,怎么能长久地在笔砚间消磨时日呢?”同事们都取笑他.班超说:“小子怎能知道壮士的志向呢!”后来,他到看相的那儿去看相,看相的说:“先生,您现在不过是布衣之士罢了,可是将来必定封侯于万里之外.”班超询问他的形状,看相的说:“你额头如燕,颈项如虎,飞翔食肉,这是万里侯的相貌啊.”过了很久,显宗问班固:“你的弟弟在哪儿?”班固回答说:“他在为官府抄书,得点钱来供养老母.”显宗就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后来,班超因为有过失而被免了官.
永平十六年(公元74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匈奴,以班超作代理司马,让他率领一支军队攻打伊吾,在蒲类海作战,斩了敌人许多首级回来.窦固认为班超很有才能,派他与从事郭恂一道出使西域.
班超到了鄯善,鄯善国王广很恭敬而有礼貌地接待了他,后来忽然变得冷淡了.班超对他的部属说:“你们可曾感到广的礼敬之意淡薄了吗?这一定是有匈奴使者到来,他心怀犹豫不知所从的缘故.明智的人能够看出还没有露出苗头的事物,何况是明摆着的事实呢?”于是叫来侍候的胡人,吓诈他说:“匈奴使者来了好几天了,现在在哪儿?”侍者恐惧害怕,就吐露了全部情况.班超便把侍者关起来,把他的部属36人都召集起来一同喝酒.喝得高兴的时候,班超便用语言激怒他们道:“你们和我们都处在极偏远的地方,想立大功,以求富贵.现在匈奴使者来了才几天,而鄯善王广便取消礼敬,如果他把我们抓起来送给匈奴,那我们的骸骨就会永远喂豺狼了.你们看怎么办呢?”部属都说:“现在处在危险存亡的地方,死活都听从司马的吩咐.”班超说:“不到老虎洞里,就抓不到小老虎.目前的办法,只有趁夜晚用火攻击匈奴人,使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他们一定大为惊恐,我们就可以全部消灭他们.消灭了匈奴人,鄯善王会因此吓破了胆,大功就可告成,事业就可建立了.”部属们说:“应当跟从事商量一下.”班超怒道:“是吉是凶,决定在于今日.从事是文弱平庸的官吏,听了我们的计划必定会因害怕而泄露机密.死了不为人所称道,不是一个豪壮而勇敢的人.”大家说:“好!”天刚黑,班超便带领部属奔向匈奴使者的营房.这时正刮着大风,班超叫10个人拿着鼓躲藏在匈奴使者营房后面,约定说:“你们看到火烧起来了,就都击鼓大声呐喊.”其余的人都拿着武器弓箭,埋伏在营门两边.班超顺风放火,前后击鼓大叫,匈奴人吓得乱作一团.班超亲手杀死3个人,部属杀死了匈奴使者和随从士兵30多人,全都砍下了他们的脑袋.其余的100多人全被烧死.第二天,就回去把情况告知郭恂.郭恂开始大吃一惊,随即变了脸色.班超知道他的意思是想要分功,便举着手对郭恂说:“您虽然没有一同去破敌,我哪有心独占这份功劳呢?”郭恂这才高兴起来.班超于是叫来鄯善王广,把匈奴使者的首级给他看,鄯善国举国震惊.班超便把这件事告诉他们,并加以抚慰.于是鄯善国王便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汉朝做人质.班超回来向窦固禀报,窦固大喜,详细地把班超的功劳奏明皇帝,并且要求另外选派使者出使西域.汉明帝赞许班超的气节,下令给窦固说:“有班超那样的官吏,为什么不派遣而要另选他人呢?现在任命班超为军司马,让他去完成以前的功业.”班超再次受命出使西域.窦固想要多给些士兵给班超,班超说:“我只愿带上原来跟随我的30多个人就够了.如果有什么不测,人多了更是累赘.”
这时,于窴国王广德刚攻破莎车国,在西域南道称雄.而匈奴派了使者监护他们的国家.班超到西域,先到于窴国,广德王对他很冷淡,礼意极不周到.而且这个国家的风俗信巫.巫师说:“神人发脾气了,为什么要亲近汉朝?汉朝使者有一匹騧马,赶快牵来祭我.”广德王就派人到班超那里来要那匹马.班超暗地里了解了这个情况,便答应了把马给他,并要那个巫师亲自来牵马.一会儿,巫师来了,班超当即砍下他的头来送给广德王,并用言辞责备他.广德王早听说班超在鄯善国消灭匈奴使者的情况,非常害怕,便击杀匈奴使者向班超投降.班超重赏广德王及其下属,就此把于窴震慑安抚下来.
0037、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种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处.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称.他特别擅长书法,是古今以来的第一人.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警,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悦、王承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有一次,太尉都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都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都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郡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皆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样好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宴集,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时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笔,写好后把鹅装在笼子里回去了,一路上乐不可支.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篚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的书法注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瑶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象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声誉,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做了会稽内史,因为母亲去世,就辞职守丧,王羲之来接替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门.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连忙洒扫以待,这样过了一年,而王羲之竟然不顾,王述深以为遗憾.”
0038、徐绩
徐绩字元功,宣州南陵人.举进士,选桂州教授.王师讨交趾,转运使檄绩从军.饷路瘴险,民当役者多避匿,捕得千余人,使者使绩杖之,绩曰:“是固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亦可已.”使者怒,欲并劾绩,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舒亶闻其名,将以御史荐,绩恶亶为人,辞不答.通判通州,濒海有捍堤,废不治,岁苦漂溺.勃躬督防卒护筑之,堤成,民赖其利.徽宗立,迁中书舍人,修《神宗史》.时绍圣党与尚在朝,人怀异意,以沮新政.帝谓绩曰:“朕每听臣僚进对,非诈则谀;惟卿鲠正,朕所倚赖.”诏与蔡京同校《五朝宝训》.绩不肯与京联职,固辞.迁翰林学士.国史久不成,绩言:“《神宗正史》,今更五闰矣,未能成书.盖由元祜、绍圣史臣好恶不同,范祖禹等专主司马光家藏记事,蔡京兄弟纯用王安石《日录》,各为之说,故论议纷然.当时辅相之家,家藏记录,何得无之?臣谓宜尽取用,参订是非,勒成大典.”帝然之,命绩草诏戒史官,俾尽心去取,毋使失实.绩与何执申偕事帝于王邸,蔡京以宫僚之旧,每曲意事二人,绩不少降节.谒归视亲病,或言翰林学士未有出外者,帝曰:“绩谒告归尔,非去朝廷也,奈何轻欲夺之!”大观三年,知太平州.召入觐,极论茶盐法为民病,帝曰:“以用度不足故也.”对曰:“生财有道,理财有义,用财有法.今国用不足,在陛下明诏有司,推讲而力行之耳.”帝曰:“不见卿久,今日乃闻嘉言.”蔡京自钱塘召还,微言撼之曰:“元功遭遇在伯通右,伯通既相矣.”绩笑曰:“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京惭不能对,绩亦终不复用.以疾卒,年七十九.绩挺挺持正,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节选自《宋史•徐绩传》)
译文:
徐绩字元功,是宣州南陵人.推举他为进士,选任他做桂州教授.朝廷发兵讨伐交趾,转运使发公文,徐绩应命从军,由于运送粮饷的路上瘴气弥漫,应当服役的人大多逃避,抓了一千多人,使者让徐绩杖责他们,徐绩说:“他们确实有罪,可是他们都是饥饿体弱多病的人,不能承受杖责,姑且染黑他们的胳膊来警告他们,也就可以了.”使者非常生气,想一并弹劾徐绩,徐绩据理力争,丝毫不改变,使者也不能改变他.舒亶听说他的声名,要凭借御史的身份推荐(他),徐绩厌恶舒亶的为人,就推辞不答应.他担任通州通判时,靠近海的地方有个堤坝,废弃已久没有治理,百姓每年都遭受海水泛滥之苦,徐绩亲自督促士兵修筑海堤,堤坝修成后,百姓依靠它获利,徽宗即位,徐绩升职做中书舍人,修订《神宗史》.当时绍圣的党羽还在朝中,人们都怀有不同的想法,来阻止新政的实施,皇上对徐绩说:“我每次听大臣应对问话,不是欺骗就是谄媚,只是徐绩耿直,正是我依赖的.”于是下诏让徐绩与蔡京共同校对《五朝宝训》,徐绩不肯同蔡京合作,就坚持推辞.后升职翰林学士,国史很久都没修完,徐绩说:“《神宗正史》,现在已经修改五次了,还没能成书.大概因为元祜、绍圣这些史官好恶不相同,范祖禹等人专门负责司马光收藏的一些记事,蔡京兄弟纯粹用王安石《日录》,各执一词,所以议论纷纷.当时的辅相之家,每家都藏有记录,怎么能够说没有呢?我认为应该全部取用,参考修订对错之处,才能修成国史.”皇帝认为他说得对,命令徐绩草拟诏书告诫史官,让他们尽心去收集,不要让史实失真.徐绩与何执中共同在宫中侍奉皇上,蔡京凭借自己是老官僚,常常违心地奉承二人,徐绩并没有稍稍降低自己的品节.(徐绩)请求回家探望亲人的病情,有人说翰林学士中没有外出的规定,皇帝说:“徐绩请求回去,不是离开朝廷,怎么是他轻易改变这个规定呢!”大观三年,徐绩担任太平州知府.皇上召他进见,他极力陈述先行的茶盐法给百姓带来的痛苦,皇上说:“是因为资财不足的缘故啊.”
徐绩回答道:“获得钱财要有道,打理钱财时要讲义,花费钱财要得法,现在国家资财不足,陛下可召令全国有关官员,推广宣讲并亲力推行它.”皇上说:“不见你很久了,今日才听到好的建议.”蔡京从钱塘被召还,用隐晦的话语打动他说:“你的功劳在伯通之上,伯通已经是丞相了.”
徐绩笑着说:“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呢?”蔡京很惭愧无言以对,徐绩最终也没有再被重用.后因病而死,享年七十九岁.徐绩耿介正直,特别受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人议论为此感到惋惜.
0039、毕士安
毕士安字仁叟,代州云中人.乾德四年举进士.雍熙二年,诸王出阁①,慎择僚属,士安迁左拾遗兼冀王府记室参军.太宗诏谓曰:“诸子生长宫廷,未闲②外事,年渐成人,必资良士赞导,使日闻忠孝之道,卿等勉之.”端拱中,诏王府僚属各献所著文.太宗阅视累日,问近臣曰:“其才已见矣,其行孰优?”或以士安对.上曰:“正协朕意.”俄以本官知制诰,淳化二年,召入翰林学士.大臣以张洎荐,太宗曰:“洎视毕士安词艺践历固不减,但履行远在下尔.”
李沆卒,进士安吏部侍郎、参加政事,入谢,真宗曰:“未也,行且相卿.”士安顿首.真宗曰:“朕倚卿以辅相,岂特今日.然时方多事,求与卿同进者,其谁可?”对曰:“宰相者,必有其器,乃可居其位,臣驽朽③,实不足以胜任.
寇准兼资忠义,善断大事,此宰相才也.”真宗曰:“闻其好刚使气.”又对曰:
“准方正,慷慨有大节,望身殉国,秉道疾邪,此其素所蓄积,朝臣罕出其右者,第不为流俗所喜.今天下之民虽蒙休德,涵养安佚,而西北跳梁④为边境患,若准者正所宜用也.”真宗曰:“然,当藉卿宿德镇之.”未阅月,以本官与准同拜平章事.士安兼监修国史,居准上.准为相,守正嫉恶,小人日思所以倾之.有布衣申宗古告准交通安王元杰,准惶恐,莫知所自明.士安力辩其诬,下宗古吏,具得奸罔,斩之,准乃安.
士安端方沉雅,有清识,酝藉,美风采,善谈吐,所至以严正称.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
[注]①出阁:皇子离开都城前往自己的封地作藩王.?②闲:通"娴",熟习. ③驽朽:比喻才能低下.④跳梁:强横
译文:
毕士安字仁叟,代州云中人.宋太祖乾德四年中进士.太宗雍熙二年,皇子们离开都城前往自己的封地做藩王,太宗谨慎地为他们选择所属官吏,毕士安调任左拾遗兼任冀王府的记室参军.太宗下诏说:“皇子门生在宫廷中长在宫廷中,不了解外面的事情,年龄渐近成人,一定要借助贤良的人辅佐引导,使他们每天都能听到忠孝的道理,希望各位努力.”端拱年间,太宗下诏命王府的属官各自呈献自己撰写的文章.太宗阅览多日,问身边的臣子们说:“他们的才能已经展现出来了,他们的品行谁更优秀呢?”有人拿毕士安来对答.皇上说:“正符合我的心意.”不久以本官的身份兼任知制诰(为起草诏令画行),淳化二年,被召入作翰林学士.有大臣向皇帝推荐张洎,太宗说:“张洎与毕士安相比,文采阅历固然不差,但操行就差的远了.”
李沆卒,毕士安被提拔为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毕士安上朝谢恩,真宗说:“还没有结束,即将任命你为相.”毕士安叩头.真宗说:“我倚仗你来辅佐,哪只从今日开始.但现在正有很多事,寻找一个和你一起引荐的人,大概谁能胜任?”毕士安回答说:“做宰相的人,一定要具备这样的才能,才能够担当这样的职位,我才能低下,实在不能胜任.寇准兼而具备忠义,长于理断大事,这才是宰相的才能.”真宗说:“听说他喜欢强硬,意气用事.”毕士安又回答说:“寇准正直无私,意气风发,情绪激昂,具有高风亮节,盼望为国牺牲,操持正道憎恨奸邪,这是一向长期养成的,在朝的大臣很少有超过他的,只是不受世俗欢迎.现在天下的老百姓虽然承蒙皇上的美好恩德,滋润养育安闲逸乐,但西北强横的西夏是边境上的祸患,像寇准这样的人正是应该任用的人才.”真宗说:“既然这样,应当借你这样年老而有德望的人来压服他.”没过一个月,毕士安以本官身份和寇准一同受官为平章事.毕士安兼监管修撰本朝历史,官位在寇准之上.寇准做了宰相,坚守正道,憎恨邪恶,阴险小人天天想排挤他.有平民向宗古告寇准结交安王元杰,寇准惶恐不安,不知该如何表明自己.毕士安竭力辩明这里的诬陷,把宗古交法官审讯,详细获知奸邪的行为,斩杀,寇准才安心了.
毕士安方正沉静高雅,对人对事有很高的见识,含蓄宽容,外貌漂亮有风采,善于谈吐,所到之处,以严厉和正直著称.
0036、班超
班超字仲升,扶风安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诸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其后行诣相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后坐事免官.
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目:“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呜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色动.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还奏于窦固,固大喜,具上超功效,并求更选使使西域.帝壮超节,诏固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为军司马,令遂前功.”超复受使,固欲益其兵,超曰:“愿将本所从三十余人足矣.如有不虞,多益为累.”
是时于窴王广德新攻破莎车,遂雄张南道,而匈奴遣使监护其国.超既西,先至于窴.广德礼意甚疏.且其俗信巫.巫言:“神怒何故欲向汉?汉使有騧马,急求取以祠我.”广德乃遣使就超请马.超密知其状,报许之,而令巫自来取马.有顷,巫至,超即斩其首以送广德,因辞让之.广德素闻超在鄯善诛灭虏使,大惶恐,即攻杀匈奴使者而降超.超重赐其王以下,因镇抚焉.(《后汉书•班超传》)
译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安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他为人有大志,不拘小节.可是内心孝顺恭谨,在家常勤勉地干些苦活儿,不以劳累下贱为耻辱.有善辩的口才,又喜欢浏览群书及传注,永平五年(公元63年),他的哥哥班固被征召任校书郎,班超和他的母亲一同到洛阳.家中贫困,常为官家雇用抄书,以其所得来供养母亲.长时间劳累辛苦,曾停下手头的工作,扔笔感叹道:“大丈夫没有其它志向才略,还应该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于异域,以获得封侯,怎么能长久地在笔砚间消磨时日呢?”同事们都取笑他.班超说:“小子怎能知道壮士的志向呢!”后来,他到看相的那儿去看相,看相的说:“先生,您现在不过是布衣之士罢了,可是将来必定封侯于万里之外.”班超询问他的形状,看相的说:“你额头如燕,颈项如虎,飞翔食肉,这是万里侯的相貌啊.”过了很久,显宗问班固:“你的弟弟在哪儿?”班固回答说:“他在为官府抄书,得点钱来供养老母.”显宗就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后来,班超因为有过失而被免了官.
永平十六年(公元74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匈奴,以班超作代理司马,让他率领一支军队攻打伊吾,在蒲类海作战,斩了敌人许多首级回来.窦固认为班超很有才能,派他与从事郭恂一道出使西域.
班超到了鄯善,鄯善国王广很恭敬而有礼貌地接待了他,后来忽然变得冷淡了.班超对他的部属说:“你们可曾感到广的礼敬之意淡薄了吗?这一定是有匈奴使者到来,他心怀犹豫不知所从的缘故.明智的人能够看出还没有露出苗头的事物,何况是明摆着的事实呢?”于是叫来侍候的胡人,吓诈他说:“匈奴使者来了好几天了,现在在哪儿?”侍者恐惧害怕,就吐露了全部情况.班超便把侍者关起来,把他的部属36人都召集起来一同喝酒.喝得高兴的时候,班超便用语言激怒他们道:“你们和我们都处在极偏远的地方,想立大功,以求富贵.现在匈奴使者来了才几天,而鄯善王广便取消礼敬,如果他把我们抓起来送给匈奴,那我们的骸骨就会永远喂豺狼了.你们看怎么办呢?”部属都说:“现在处在危险存亡的地方,死活都听从司马的吩咐.”班超说:“不到老虎洞里,就抓不到小老虎.目前的办法,只有趁夜晚用火攻击匈奴人,使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他们一定大为惊恐,我们就可以全部消灭他们.消灭了匈奴人,鄯善王会因此吓破了胆,大功就可告成,事业就可建立了.”部属们说:“应当跟从事商量一下.”班超怒道:“是吉是凶,决定在于今日.从事是文弱平庸的官吏,听了我们的计划必定会因害怕而泄露机密.死了不为人所称道,不是一个豪壮而勇敢的人.”大家说:“好!”天刚黑,班超便带领部属奔向匈奴使者的营房.这时正刮着大风,班超叫10个人拿着鼓躲藏在匈奴使者营房后面,约定说:“你们看到火烧起来了,就都击鼓大声呐喊.”其余的人都拿着武器弓箭,埋伏在营门两边.班超顺风放火,前后击鼓大叫,匈奴人吓得乱作一团.班超亲手杀死3个人,部属杀死了匈奴使者和随从士兵30多人,全都砍下了他们的脑袋.其余的100多人全被烧死.第二天,就回去把情况告知郭恂.郭恂开始大吃一惊,随即变了脸色.班超知道他的意思是想要分功,便举着手对郭恂说:“您虽然没有一同去破敌,我哪有心独占这份功劳呢?”郭恂这才高兴起来.班超于是叫来鄯善王广,把匈奴使者的首级给他看,鄯善国举国震惊.班超便把这件事告诉他们,并加以抚慰.于是鄯善国王便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汉朝做人质.班超回来向窦固禀报,窦固大喜,详细地把班超的功劳奏明皇帝,并且要求另外选派使者出使西域.汉明帝赞许班超的气节,下令给窦固说:“有班超那样的官吏,为什么不派遣而要另选他人呢?现在任命班超为军司马,让他去完成以前的功业.”班超再次受命出使西域.窦固想要多给些士兵给班超,班超说:“我只愿带上原来跟随我的30多个人就够了.如果有什么不测,人多了更是累赘.”
这时,于窴国王广德刚攻破莎车国,在西域南道称雄.而匈奴派了使者监护他们的国家.班超到西域,先到于窴国,广德王对他很冷淡,礼意极不周到.而且这个国家的风俗信巫.巫师说:“神人发脾气了,为什么要亲近汉朝?汉朝使者有一匹騧马,赶快牵来祭我.”广德王就派人到班超那里来要那匹马.班超暗地里了解了这个情况,便答应了把马给他,并要那个巫师亲自来牵马.一会儿,巫师来了,班超当即砍下他的头来送给广德王,并用言辞责备他.广德王早听说班超在鄯善国消灭匈奴使者的情况,非常害怕,便击杀匈奴使者向班超投降.班超重赏广德王及其下属,就此把于窴震慑安抚下来.
0037、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种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处.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称.他特别擅长书法,是古今以来的第一人.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警,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悦、王承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有一次,太尉都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都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都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郡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皆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样好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宴集,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时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笔,写好后把鹅装在笼子里回去了,一路上乐不可支.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篚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的书法注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瑶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象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声誉,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做了会稽内史,因为母亲去世,就辞职守丧,王羲之来接替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门.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连忙洒扫以待,这样过了一年,而王羲之竟然不顾,王述深以为遗憾.”
0038、徐绩
徐绩字元功,宣州南陵人.举进士,选桂州教授.王师讨交趾,转运使檄绩从军.饷路瘴险,民当役者多避匿,捕得千余人,使者使绩杖之,绩曰:“是固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亦可已.”使者怒,欲并劾绩,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舒亶闻其名,将以御史荐,绩恶亶为人,辞不答.通判通州,濒海有捍堤,废不治,岁苦漂溺.勃躬督防卒护筑之,堤成,民赖其利.徽宗立,迁中书舍人,修《神宗史》.时绍圣党与尚在朝,人怀异意,以沮新政.帝谓绩曰:“朕每听臣僚进对,非诈则谀;惟卿鲠正,朕所倚赖.”诏与蔡京同校《五朝宝训》.绩不肯与京联职,固辞.迁翰林学士.国史久不成,绩言:“《神宗正史》,今更五闰矣,未能成书.盖由元祜、绍圣史臣好恶不同,范祖禹等专主司马光家藏记事,蔡京兄弟纯用王安石《日录》,各为之说,故论议纷然.当时辅相之家,家藏记录,何得无之?臣谓宜尽取用,参订是非,勒成大典.”帝然之,命绩草诏戒史官,俾尽心去取,毋使失实.绩与何执申偕事帝于王邸,蔡京以宫僚之旧,每曲意事二人,绩不少降节.谒归视亲病,或言翰林学士未有出外者,帝曰:“绩谒告归尔,非去朝廷也,奈何轻欲夺之!”大观三年,知太平州.召入觐,极论茶盐法为民病,帝曰:“以用度不足故也.”对曰:“生财有道,理财有义,用财有法.今国用不足,在陛下明诏有司,推讲而力行之耳.”帝曰:“不见卿久,今日乃闻嘉言.”蔡京自钱塘召还,微言撼之曰:“元功遭遇在伯通右,伯通既相矣.”绩笑曰:“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京惭不能对,绩亦终不复用.以疾卒,年七十九.绩挺挺持正,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节选自《宋史•徐绩传》)
译文:
徐绩字元功,是宣州南陵人.推举他为进士,选任他做桂州教授.朝廷发兵讨伐交趾,转运使发公文,徐绩应命从军,由于运送粮饷的路上瘴气弥漫,应当服役的人大多逃避,抓了一千多人,使者让徐绩杖责他们,徐绩说:“他们确实有罪,可是他们都是饥饿体弱多病的人,不能承受杖责,姑且染黑他们的胳膊来警告他们,也就可以了.”使者非常生气,想一并弹劾徐绩,徐绩据理力争,丝毫不改变,使者也不能改变他.舒亶听说他的声名,要凭借御史的身份推荐(他),徐绩厌恶舒亶的为人,就推辞不答应.他担任通州通判时,靠近海的地方有个堤坝,废弃已久没有治理,百姓每年都遭受海水泛滥之苦,徐绩亲自督促士兵修筑海堤,堤坝修成后,百姓依靠它获利,徽宗即位,徐绩升职做中书舍人,修订《神宗史》.当时绍圣的党羽还在朝中,人们都怀有不同的想法,来阻止新政的实施,皇上对徐绩说:“我每次听大臣应对问话,不是欺骗就是谄媚,只是徐绩耿直,正是我依赖的.”于是下诏让徐绩与蔡京共同校对《五朝宝训》,徐绩不肯同蔡京合作,就坚持推辞.后升职翰林学士,国史很久都没修完,徐绩说:“《神宗正史》,现在已经修改五次了,还没能成书.大概因为元祜、绍圣这些史官好恶不相同,范祖禹等人专门负责司马光收藏的一些记事,蔡京兄弟纯粹用王安石《日录》,各执一词,所以议论纷纷.当时的辅相之家,每家都藏有记录,怎么能够说没有呢?我认为应该全部取用,参考修订对错之处,才能修成国史.”皇帝认为他说得对,命令徐绩草拟诏书告诫史官,让他们尽心去收集,不要让史实失真.徐绩与何执中共同在宫中侍奉皇上,蔡京凭借自己是老官僚,常常违心地奉承二人,徐绩并没有稍稍降低自己的品节.(徐绩)请求回家探望亲人的病情,有人说翰林学士中没有外出的规定,皇帝说:“徐绩请求回去,不是离开朝廷,怎么是他轻易改变这个规定呢!”大观三年,徐绩担任太平州知府.皇上召他进见,他极力陈述先行的茶盐法给百姓带来的痛苦,皇上说:“是因为资财不足的缘故啊.”
徐绩回答道:“获得钱财要有道,打理钱财时要讲义,花费钱财要得法,现在国家资财不足,陛下可召令全国有关官员,推广宣讲并亲力推行它.”皇上说:“不见你很久了,今日才听到好的建议.”蔡京从钱塘被召还,用隐晦的话语打动他说:“你的功劳在伯通之上,伯通已经是丞相了.”
徐绩笑着说:“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呢?”蔡京很惭愧无言以对,徐绩最终也没有再被重用.后因病而死,享年七十九岁.徐绩耿介正直,特别受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人议论为此感到惋惜.
0039、毕士安
毕士安字仁叟,代州云中人.乾德四年举进士.雍熙二年,诸王出阁①,慎择僚属,士安迁左拾遗兼冀王府记室参军.太宗诏谓曰:“诸子生长宫廷,未闲②外事,年渐成人,必资良士赞导,使日闻忠孝之道,卿等勉之.”端拱中,诏王府僚属各献所著文.太宗阅视累日,问近臣曰:“其才已见矣,其行孰优?”或以士安对.上曰:“正协朕意.”俄以本官知制诰,淳化二年,召入翰林学士.大臣以张洎荐,太宗曰:“洎视毕士安词艺践历固不减,但履行远在下尔.”
李沆卒,进士安吏部侍郎、参加政事,入谢,真宗曰:“未也,行且相卿.”士安顿首.真宗曰:“朕倚卿以辅相,岂特今日.然时方多事,求与卿同进者,其谁可?”对曰:“宰相者,必有其器,乃可居其位,臣驽朽③,实不足以胜任.
寇准兼资忠义,善断大事,此宰相才也.”真宗曰:“闻其好刚使气.”又对曰:
“准方正,慷慨有大节,望身殉国,秉道疾邪,此其素所蓄积,朝臣罕出其右者,第不为流俗所喜.今天下之民虽蒙休德,涵养安佚,而西北跳梁④为边境患,若准者正所宜用也.”真宗曰:“然,当藉卿宿德镇之.”未阅月,以本官与准同拜平章事.士安兼监修国史,居准上.准为相,守正嫉恶,小人日思所以倾之.有布衣申宗古告准交通安王元杰,准惶恐,莫知所自明.士安力辩其诬,下宗古吏,具得奸罔,斩之,准乃安.
士安端方沉雅,有清识,酝藉,美风采,善谈吐,所至以严正称.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
[注]①出阁:皇子离开都城前往自己的封地作藩王.?②闲:通"娴",熟习. ③驽朽:比喻才能低下.④跳梁:强横
译文:
毕士安字仁叟,代州云中人.宋太祖乾德四年中进士.太宗雍熙二年,皇子们离开都城前往自己的封地做藩王,太宗谨慎地为他们选择所属官吏,毕士安调任左拾遗兼任冀王府的记室参军.太宗下诏说:“皇子门生在宫廷中长在宫廷中,不了解外面的事情,年龄渐近成人,一定要借助贤良的人辅佐引导,使他们每天都能听到忠孝的道理,希望各位努力.”端拱年间,太宗下诏命王府的属官各自呈献自己撰写的文章.太宗阅览多日,问身边的臣子们说:“他们的才能已经展现出来了,他们的品行谁更优秀呢?”有人拿毕士安来对答.皇上说:“正符合我的心意.”不久以本官的身份兼任知制诰(为起草诏令画行),淳化二年,被召入作翰林学士.有大臣向皇帝推荐张洎,太宗说:“张洎与毕士安相比,文采阅历固然不差,但操行就差的远了.”
李沆卒,毕士安被提拔为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毕士安上朝谢恩,真宗说:“还没有结束,即将任命你为相.”毕士安叩头.真宗说:“我倚仗你来辅佐,哪只从今日开始.但现在正有很多事,寻找一个和你一起引荐的人,大概谁能胜任?”毕士安回答说:“做宰相的人,一定要具备这样的才能,才能够担当这样的职位,我才能低下,实在不能胜任.寇准兼而具备忠义,长于理断大事,这才是宰相的才能.”真宗说:“听说他喜欢强硬,意气用事.”毕士安又回答说:“寇准正直无私,意气风发,情绪激昂,具有高风亮节,盼望为国牺牲,操持正道憎恨奸邪,这是一向长期养成的,在朝的大臣很少有超过他的,只是不受世俗欢迎.现在天下的老百姓虽然承蒙皇上的美好恩德,滋润养育安闲逸乐,但西北强横的西夏是边境上的祸患,像寇准这样的人正是应该任用的人才.”真宗说:“既然这样,应当借你这样年老而有德望的人来压服他.”没过一个月,毕士安以本官身份和寇准一同受官为平章事.毕士安兼监管修撰本朝历史,官位在寇准之上.寇准做了宰相,坚守正道,憎恨邪恶,阴险小人天天想排挤他.有平民向宗古告寇准结交安王元杰,寇准惶恐不安,不知该如何表明自己.毕士安竭力辩明这里的诬陷,把宗古交法官审讯,详细获知奸邪的行为,斩杀,寇准才安心了.
毕士安方正沉静高雅,对人对事有很高的见识,含蓄宽容,外貌漂亮有风采,善于谈吐,所到之处,以严厉和正直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