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民族文化 地域风光 饮食习惯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0 18:28:41
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民族文化 地域风光 饮食习惯
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民族文化 地域风光 饮食习惯
傣族,在民族识别以前又被称作摆夷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与百濮及百越中的滇越有关,与缅甸的掸族、老挝的主体民族佬族和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有历史和文化渊源,语言和习俗也与上述民族接近.
  主要分布
  傣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hù)族佤族自治县、景谷傣族佤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此外,在景东、普洱、思茅、腾冲、龙陵、双江、西盟、元阳、河口等30多个县市境内,也有傣族小块聚居或零散分部.散居于云南的大部分地方.傣族通常喜欢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大多是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流域的河谷坝地区傍水而居.西双版纳境内有景洪坝、勐海坝、勐遮坝、勐笼坝、勐罕坝等,德宏境内有勐焕坝(芒市)、勐那坝(盈江)、勐卯坝(瑞丽)、勐底坝(梁河)勐婉坝(陇川)等. 根据2006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傣族人口有126万.傣族历史悠久,与属壮洞语族的壮族、侗族、水族、布依族、立足、毛南族、仡佬族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都是“百越”民族的后裔.具有共同的分部区域、经济生活、文化习俗和民族特点,语言方面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的同源词和相同的语法结构. 傣族是一个跨境民族,与缅甸的掸(傣)族、老挝的主体民族佬族,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印度的阿萨姆邦的阿洪傣都有着渊源关系.全球傣(泰、掸)总人口6000万以上.大部分傣族自称为“傣”、“泰”,他称为“掸”、“阿萨”.
  宗教信仰
  傣族几乎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几乎都要到奘房中受戒修行,参加每年三个月的入夏安居,诵经赕佛.傣语称佛教为“洒散纳”,称释迦牟尼佛祖乔答摩·悉达多为“贡达玛”. 在西双版纳、景谷等地,傣族男子都要出家为僧一段时间,在佛寺内学习傣文、佛法、天文地理等知识.人们认为只有入寺做过和尚的人,才算有教化.因此,只有当过和尚的男子,才能得到姑娘的青睐.家境好的小男孩七、八岁入佛寺,三、五年后还俗.当他们穿戴一新由亲人护送,吹吹打打,在众人欢笑声中进入佛寺,便自豪地认为已经开始得到了佛的庇护,能长大成材了.然后他们剃去头发,披上袈裟,开始平静地诵读经书,学习文化,自食其力.而在现在,因为9年义务教育,小男孩们便白天上学校学习汉语等科学知识,晚上在佛寺学习傣族文化,十分辛苦.也有的人读完中学,大学毕业之后参加工作,然后再请一周或一个月的假,入寺学习.回家后仍然算是“康朗”,即还俗的僧人. 德宏及周边地区的傣族没有入寺为僧后又还俗的普遍情况.
  民族历史
  中华民族系列邮票——傣族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国西南部. 建国后,据考古工作者在云南省滇池、景洪、勐腊、孟连等地和其他省、区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以及近年来在泰国班清、北碧、黎府等地出土的大量石器、青铜器等历史文物证明,远古傣语各族的先民就生息在川南、黔西南、桂、滇东以西至伊洛瓦底江上游,沿至印度曼尼坡广阔的弧形地带,即我国云南、广西大部,四川、贵州一部和老挝、泰国北部、缅甸、印度阿萨姆广大区域,后渐向西南迁徒.他们是最早栽培稻谷和使用犁耕的民族. 史籍《史记· 大宛列传》、《汉书·张骞传》就有傣族的历史记载,皆称傣族为“滇越”,《后汉书·和帝本纪》等数称傣族先民为“掸”或“擅”.魏晋时期,称傣族为“僚”、“鸠僚”、“越”、“濮”;到了唐宋时期,傣族被称为“金齿”、“黑齿”、“膝齿”、“绣面”、“绣脚”、“白衣”等;元明清时期,都称傣族为“白夷”、“百夷”、“伯夷”、“摆夷”等. 以上称为都是他称,傣族自称都是“傣”,至于各地傣族自称又有所差别.
  民族文化
  历法 傣族有千余年的老傣文文献,有古老的贝叶经.傣族有自己独特的历法.傣历和公历纪元相差638年,即公历的639年为傣历元年.傣历的年是阳历年,月却是阴历月.傣历分为三季,一至四月为冷季,五至八月为热季,九至十二月为雨季.每隔三年的九月为闰月,这种历法现仍通用于泰缅等地. 文学 傣族文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古歌、神话、创世史诗产生和发达的时期;二是英雄史诗、传说、歌谣形成和昌盛的时期;三是故事、叙事长诗兴起和繁荣的时期;四是新文学蓬勃的时期. 著名的《傣族古歌谣》共收30首傣族古歌,反映了原始时期傣族先民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状况.天地起源神话有《英叭开天辟地》、《古老的荷花》、《费梅嘎帕》(《大火烧天》)等,人类起源神话有《葫芦人》、《葫芦生蛋》、《人类果》、《污垢泥人》等,洪水神话有《葫芦传人种》等,图腾神话有《鸟姑娘》、《象的女儿》、《神牛之女》等.史诗有《巴塔麻嘎捧尚罗》、《变扎贡帕》(《古老的荷花》)、《细木过》、《天地万物的来历》.英雄史诗有《厘俸》.歌谣主要是情歌、习俗歌、劳动歌、童谣等. 傣族人十分喜爱诗歌,尤其是叙述长诗.佛教的传入,傣文的创制,都对叙事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傣族民间艺人接受、翻译和传播外来的佛经文学,同时还把傣族民间故事吸纳进来,创作了大量的民间叙事长诗.据研究,仅阿銮叙事诗(即以佛本生经为核心内容的佛祖轮回转世的修行故事)的数目就多达550部. 总的来说,常见的傣族叙事诗有《金蛙阿銮》、《口袋阿銮》、《大叶子阿銮》、《金羚羊阿銮》、《香谷阿銮》、《酸鱼阿銮》、《十二位王妃的眼珠》、《朗兑罕》、《兰嘎西贺》、《相勐》、《召树屯与楠玛诺娜》、《娥并与桑洛》、《金皇冠》、《三牙象》、《七头七尾象》等作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戏剧 傣剧
  傣剧是云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市及保山部分傣族聚居区. 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清末,盈江干崖土司署组织了德宏历史上第一个傣戏班.不久,傣剧流传到德宏其他地区,德宏十个土司衙门先后建立傣戏班,建造戏楼.与此同时,傣剧从土司衙门扩散到民间,涌现出大量民间傣剧表演组织.新中国建立后,傣剧有了新的发展.1960年第一个专业演出团体潞西县傣剧团成立,1962年扩建为德宏州傣剧团. 1962年,《娥并与桑洛》参加西南区少数民族戏剧观摩演出引起轰动,被誉为“东南亚的明珠”.除德宏州傣剧团这样的专业团体以外,较大的傣族村寮几乎都有业余演出队伍.目前傣剧基本上只为老年人所喜爱,年轻人因为听不懂而对其没有多大兴趣.傣剧在传承方面的困难日益凸现[1]. 民歌舞蹈 傣族民歌曲调节奏灵活优美抒情.德宏民歌曲调鲜明重音突出,西双版纳民歌滑音装饰音较多,瑞丽山歌活泼爽朗各有特色.舞蹈种类很多,动作及内容主要模拟当地常见的动物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加以人格化.孔雀舞既来源于孔雀优美动作的模仿,也来源于傣族美丽动人的传说.著名舞蹈家刀美兰因表演孔雀舞而闻名中外. 节庆 著名舞蹈家——刀美兰(傣族)
  泼水节(傣历新年)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节期在傣历六月,相当于公历4月.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民居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 服饰 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傣族妇女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 饮食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制作方法是将新鲜的米装进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 普洱茶是云南西双版纳特产,唐代就远销中国各地,清代时远销东南亚及南亚,现已进入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成为中外驰名的名茶.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产非常丰富,仅水果就有110多种,这里动植物品种繁多,是有名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1991年,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正式向外界开放,人们可以亲身游历大自然的宝库,体味浓郁的亚热带风情.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我国于1953年1月24日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后又相继成立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53年7月24日)、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54年6月16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1955年10月16日)、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1980年11月22日)、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1980年11月25日).
  编辑本段民族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傣族社会是由封建领主经济向封建地主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在景东、新平、元江等地区,傣族和汉族交错杂居,吸收了汉族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生产力发展较快,较早地进入了封建地主经济,傣族人民直接遭受到民族内外地主阶级和国民党政府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西双版纳、德宏等边疆地区傣族社会的发展则相对的较为缓慢,特别是西双版纳地区还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封建领主经济. 新中国成立后,傣族人民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1953年建立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1953年建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1956年改为自治州.从1954年至1980年先后建立了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和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分别采取不同方式进行了土地改革和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经济、文化有了较大发展. 建国以来,大力兴修水利,加快农田基本建设,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粮食产量成倍增长名中外的“普洱茶”生产迅速发展,西双版纳种植橡胶树成功,橡胶增产显著.地方和乡村工业发展很快,先后建立了采矿、机械、电力、化学、陶瓷、皮革、造纸、制盐、食品加工、制茶、榨糖、制胶等厂矿企业.勐海茶厂、怒江坝糖厂、西双版纳的景德工厂、德宏的新华工厂、芒市机械厂都是云南省有名的企业,工业总产值不断增长.特别是电力工业发展很快,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各乡已建成上百座小型发电站[2]. 20世纪50年代前,傣族地区的交通非常闭塞,如今县县通汽车,绝大多数乡、村兴修了公路.从昆明到思茅、昆明到保山开辟了民用航空线.手工业、商业服务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各地普遍兴办了小学,不少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相继建立,许多学校以傣文教学.西双版纳和德宏自治州都办了傣文报纸,用傣语进行广播,并翻译出版了各类书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傣族聚居的边疆地区,疟疾、霍乱、伤寒、鼠疫等10多种烈性传染病流行,尤以疟疾为甚,广大傣族人民缺医少药,十分痛苦;现在医院、卫生防疫站、疟疾防治所以及妇幼保健机构迅速建立,乡有卫生院(所),许多村有医疗站,早已扑灭了鼠疫,控制了疟疾、霍乱、伤寒等传染病,人民的健康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编辑本段民族节日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入夏安居节(关门节)、出夏安居节(开门节).
  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先、堆沙、泼水、丢沙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节目.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关门节
  “关门节”傣语叫“进洼”,意为佛祖入寺.云南傣族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9月15日(农历7月中旬)开始举行,历时3个月. 相传,每年傣历9月,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3个月才能重返人间.有一次,正当佛到西天讲经期内,佛徒数千人到乡下去传教,踏坏了百姓的庄稼,耽误他们的生产,百姓怨声载道,对佛徒十分不满.佛得知此事后,内心感到不安.从此以后,每遇佛到西天讲经时,便把佛徒都集中起来,规定在这3个月内不许到任何地方去,只能忏悔,以赎前罪.故人们称之为“关门节”.
  开门节
  “开门节”,亦称“出洼”,傣语为“豪瓦萨”,我国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地区,源于古代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类似于中原佛教的解复.时间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约在农历九月中). 开门节,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表示解除“关门节”以来男女间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节日这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敬 献.祭把完毕,举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主要内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灯、唱歌跳舞.青年们还将舞着各种鸟、兽、鱼、虫等形状的灯笼环游村寨.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故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
  编辑本段民族禁忌
  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不能随便大声喧哗.
  【藏族】
  藏族主要是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操藏语的民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中国境内有人口约541万余人(2000年),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分布.藏族自称“蕃巴”(bod-pa),汉语的名称“藏”来自藏语gtsang“后藏”,gtsang这个名称的原来意义可能是“雅鲁藏布江yar-klungs gtsang-po流经之地”.
  民族概况
  分布地区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蕃”(音bo),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蕃巴”,意为农业人群.“蕃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堆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拉萨地区),“康巴”(四川西部地区),“安多洼”(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区). 藏医药学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藏药讲求炮制技术,尤对兽医有独到之处.医药学著作主要有《医方四续》.算学可以预测日、月蚀及地方近期气象.
  编辑本段民族历史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藏族具有悠久的历史,藏族的先民们自远古时就居住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据汉文史籍记载,藏族属于两汉时西羌人的一支.当时甘青一带西羌诸部已与汉朝发生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而西藏有“发羌”(发,古音读bod)、“唐牦”等部,与甘青诸部已有往来.据藏文史籍记载,吐蕃王室的始祖崛起于西藏山南地区的雅隆河谷,为“六牦牛”部的首领,在松赞干布以前已传20余世.当“六牦牛”部初兴时,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但从最初几代首领的母子连名中,还可以看到曾经历母系氏族阶段的痕迹.公元6世纪,山南号称“悉补野”部的首领与邻部结成联盟并尊为盟主.当时,西藏境内另外还有“羊同”、“澎波”、“苏毗”、“工布”等10余族部,均已进入奴隶制社会.雅隆部落首领成为部落联盟领袖,号称“赞普”(王),建成自称为“博”的奴隶制王朝.7世纪初,雅隆部落首领兼并了达布、工布、娘布、苏毗等诸部,第三十二代赞普松赞干布统一整个西藏地区,定都逻娑(今拉萨),建立了吐蕃王朝.始制藏文、藏历,创订法律、度量衡,分设文武各级官职.划分全境为四大军政区域,在西藏建成自称为“蕃”,汉籍称作“吐蕃”的奴隶王朝.公元641年,赞普松赞干布与唐朝的文成公主联姻,被唐封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公元710年,犀德祖赞又与唐朝的金城公主联姻,由于与东部中原地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使西藏社会逐步有了很大发展,由此揭开藏、汉文化交流史上的新篇章. 但从9世纪末开始,吐蕃内部矛盾逐步加深,藏区陷入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并形成“阿里王系”及(后藏)“亚泽”王系、(山南)“雅隆觉阿”王系和(前藏)“拉萨王系”等.它 西藏壁画
  们各自为政,不相统属,有时还常常为各自利益互相侵袭劫掠,大小战争频繁.这一时期,藏传佛教(也称喇嘛教)为藏区各阶层所接受,并逐步深入到藏族社会的各个领域,佛教上层人物往往和当地首领紧密结合,互为利用,在藏族历史上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封建体制.在宋代,藏族各地方政权又加强与内地的联系,有些地方首领受到中央政权的策封.“茶马互市”等藏、汉贸易有了较大发展. 元朝时期,藏族地区正式纳入了祖国版图,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初,设立总制院(后更名为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这是中央在西藏设官建制的开始.在藏区分设三个宣慰史司都元帅府,分别管辖西北、西南各省内的藏区以及西藏地区,还设立了十三万户府统一管理地方军民政教事务.元朝中央多次派员到卫藏统计土地、清查人口、建立驿站、厘定赋税、重新拟定差役制度.由中央颁发封地文书以确定各地封建领主对所属庄园的占有,封赐印信以确立各级官吏的职权.同时,元朝中央将刑法颁行藏区,并派军队驻扎在各战略要地,由此拉开了中央政权对藏区全面施政的序幕. 明朝继承了元朝对藏族地区的管理制度,除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外,对西藏地区佛教各派的首领先后分封三大法王和五个王爵.对西北、西南藏族地区,仍沿用元朝的土司制度进行管理. 清朝统一中国后,藏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更为密切,在中央设理藩院,负责西藏和蒙古地方事务.并正式策封了藏传佛教格鲁派两大活佛为达赖喇嘛(1653年)和班禅额尔德尼(1713年).此后,历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都须经中央政府策封方可承认.1717年,蒙古的准噶尔军占领西藏,清政府两次派大军入藏,驱除准噶尔军队,收复拉萨,彻底结束蒙古的诸部汗王长期统治西藏的局面,扶持了以达赖喇嘛为代表的黄教势力,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直接管理.1725年,清朝在西宁设置办事大臣,两年后又在拉萨设置驻藏办事大臣.1751年,清朝中央又在西藏设立了噶厦政府,政府中设四名噶伦,正式授权达赖喇嘛管理西藏地方行政事务,政教合一的制度从此正式确立. 1792年,清朝击退了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军.次年,清政府在西藏颁行了著名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对西藏地区的官制、军制、边防、财政、司法、户口、差役和涉外事宜等,都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确立了驻藏大臣监督办理西藏政务的职权.西北和西南的藏族地区历来与西藏关系密切,这些地方各民族杂居,清朝政府分别命西宁办事大臣和四川总督直接统辖,管理方法仍沿用元、明土司制度,以后又在西南藏族地区推行了改土归流. 鸦片战争以后,西藏地区成了英、俄、法、日等国角逐的场所,1888年,英国侵略军发动对西藏隆吐山的武装进攻,西藏地方政府派遣藏军和英军展开激战;1904年,英国军队又侵占了西藏的江孜,西藏人民奋起反抗,由于敌强我弱,江孜保卫战失利,英军长驱直入,一度占领了拉萨.进入19世纪,清朝政府开始腐朽没落,面对帝国主义对我西藏的武装入侵已无力抵抗,取而代之的是同入侵者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如《中英会议藏印条约》、《中英会议藏印续约》、《拉萨条约》、《中英续订藏印条约》等.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在北京设有管理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地方事务的专门行政机构.1929年,国民政府在南京设立蒙藏委员会,是年,建青海省.1934年,国民党政府在拉萨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是中央派驻地方的专门机构.1939年,建西康省.至此,西北、西南的藏族地区分属青、甘、川、康、滇五省管辖.1940年,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在拉萨成立,西藏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得到很大改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根据西藏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采取和平解放的方针.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 1954年,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联袂赴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分别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和委员.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达赖喇嘛就任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 1965年9月,正式成立了西藏自治区.此外,西南、西北藏族聚居区也相继成立了自治州、自治县和自治乡.
  编辑本段宗教信仰
  藏族信仰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仪式和内容,形成具有藏族色彩的“藏传佛教”.藏族对活佛高僧尊为上人,藏语称为喇嘛,故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喇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公元13至16世纪中叶,佛教日益盛行,佛事活动频繁,佛教寺庙遍及西藏各地.著名的寺庙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 藏传佛教主要教派:公元10世纪后,随着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开始,陆续出现了许多教派,早期的有宁瑞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当派,噶举派(俗称“白教”)等.15世纪初,宗喀巴实施宗教改革,创建格鲁派(俗称“黄教”).此外藏传佛教还有一些独立的教派:息学派,希解派,觉宇派,觉囊派,廓扎派,夏鲁派等.
  编辑本段民族文化
  藏族有自已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方、安多三种方言.现行藏文是7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藏文的使用,加强了藏族与祖国中原地区经济的联系. 10世纪到16世纪,是藏族文化兴盛时期.几百年间,藏族文化大放异彩.结构宏伟、卷帙浩繁的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王传》,多少世纪以来,就一直在西藏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的藏族地区广为流传.还有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以及有关于韵律、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历算、医药等专著.
  编辑本段饮食习惯
  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农忙或劳动强度较大时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习惯.绝大部分藏族以糌粑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特别是在牧区,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食用糌粑时,要拌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糌粑既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食用时也很方便.在藏族地区,随时可见身上带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饿了随时皆可食用. 藏族过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藏族食用牛、羊肉讲究新鲜,在牛羊宰杀之后,立即将大块带骨肉入锅,用猛火炖煮,开锅后即可捞出食用,以鲜嫩可口为最佳.民间吃肉时不用筷子,而是将大块肉盛入盘中,用刀子割食.牛、羊血则加碎牛羊肉灌入牛、羊的小肠中制成血肠,四川、云南等地的藏族多将猪肉用来制成猪膘,便于保存.肉类的储存多用风干法.一般在入冬后宰杀的牛、羊肉一时食用不了,多切成条块,挂在通风之处,使其风干.冬季制作风干肉既可防腐,又可使肉中的血水冻附,能保持风干肉的新鲜色味. 最常见的是从牛、羊奶中提炼的酥油,除饭菜都用酥油外,还大量用于制作酥油茶.酸奶、奶酪、奶疙瘩和奶渣等也是经常制作的奶制品,作为小吃或其他食品搭配食用. 在藏族民间,无论男女老幼,都把酥油茶当作必须的饮料,此外也饮奶.酥油茶和奶茶都用茯茶熬制.茯茶巾含有维生素和茶碱,可以补充由于食蔬菜少而引起的维生素不足,帮助消化.藏族普遍喜欢饮用青稞制成的青稞酒.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尤甚. 藏族的炊餐灶具自成一体.在藏族地区,家家都备有酥油茶筒、奶茶壶.大部分地区的藏族都以干牛粪为燃料,以铁三角架为灶.云南藏族茶具、酒具、餐具喜用铜制.其他地区的藏族喜用木碗并漆上红、黄、橙色的油漆.比较讲究的还要在碗上包银.牧区的藏族都要随身配带一把精制的藏刀,主要用来切割食物,还用于宰羊、剥皮、削帐房厥子等劳动,藏刀的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典型食品: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还有很多,例如:足玛米饭,藏族传统宴席食品,用足玛、大米、酥油等煮制而成.血肠,藏族传统菜肴,用牛(羊)血为主要原料制成.奶酪,藏族传统菜肴,用牛、羊奶发酵后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