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求一篇《通过社会学去思考》读后感!1000字左右就行.灰常感激!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2 07:05:32
求一篇《通过社会学去思考》读后感!1000字左右就行.灰常感激!
求一篇《通过社会学去思考》读后感!1000字左右就行.灰常感激!
读《通过社会学去思考》第一章,感觉绝对是清新可喜.鲍曼没有像想象中一样,使用一连串艰深的学术名词,来表达抽象的理念.也没有像密集轰炸一般旁征博引,抛出一个又一个学者或专著的名字.他压根就像一个和善的老师,以一种舒服的姿态坐在沙发里面,神态轻松地在和你面谈.
  
  作者也没有从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入手,进而阐述基本原理和逻辑方法,迫不及待地试图建立精密森严的理念的大厦.他是从个人的(甚至就是我们学生的)生存处境出发,分析了个人的自由状态、所处群体、社会化过程.我们似乎看到了诸如“自由”、“本我”等抽象名词在现实世界里的投影,理解作者的意思变得不是一件难事.
  
  不过从第二章开始,行文依旧生动,翻译忽然生硬了很多.译者完全沿用英文的句式,看着中文句子,读者简直可以想象到原文的英文句子是什么结构、甚至用哪个单词.
  
  没有纠结于研究那些本初和原始的状态,作者直接从个体的选择出发,描述了群体内关系和群体间关系、个人与集体、国家和民族等关系.
  
  有意思的是,在第三章,作者提到了群体之间的隔离.他认为在过去,“有特权的人”通过“华丽的和精工制作的衣服”,将自己区别于其他人群.这或许能够解释中国的一部分现实——即在物欲遮掩下,中国各个社会阶层严重分隔的现实.
  
  第四章以后,翻译水准非常明显地急转直下,生硬得很,读起来相当痛苦.整篇就像是用金山词霸翻译出来然后再稍稍修改一下.该章译者是否真正理解原著的意思?是否真的用心?相当可疑.
  
  读到后来,还有这样的句子,比如“大部分的宗教教条鼓励把它看做是付出天职的某种互换,即作为一个忏悔自己的罪过,并且在来生中得到幸福的途径,被需要一种权利的办法所刺激——即为了拯救其他人,则好的事迹被需要.”实在是不可忍受.在百度谷歌上搜索译者的工作单位,打算寄一本英语语法书过去羞辱一下.可惜人肉水平不高,没找到,只得作罢.
  
  第五章“天赋与交换”,作者似乎提到了爱与交易的关系,和各自的特点.从爱与交易这两个维度,来勾画人际关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
  
  第六章一开始被再次雷倒,“为什么那里有延着大路盖的房子?这里有一个解释,即因为那里是有一个气体的管道泄漏了.很好,气体是一种高度可燃烧的物质,并且一个火星足够点燃它.”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气体”就是gas了,而gas其实就是煤气……“我匆忙地到这个指导者面前,是因为我错过了最后的一个被这个指导者所斥责的机会”,“指导者”大概就是instructor,而instructor在北美其实是讲师的意思.其他的错或许我不确定,但这两例明显让人质疑译者的诚意.
  
  万晓利有首有趣的歌叫《七扎》,我终于也只能看到第七章,再也读不下去了.
  
  我想很多有志于社会学研究的读者读完此书,他们会得到两个自信:第一是他们会觉得原来自己的英语水平也足够翻译一本原著了,这本社会学知名作品的翻译水平也不过如此,要我说仅仅略高于金山词霸的水平;第二是这本书阐述的内容,其实也不是特别深奥,有些章节甚至是浅显的.只是艰涩、糟糕的翻译让这本书显得分外可畏,读者会因为读不懂而肃然起敬.假如说自己用明白晓畅的中文,去阐述同样的一些社会学的原理,写出一本书,肯定会获得更多的读者.
  
  “有这样一种可以被广泛得到的和在人口中增长的替代品,即通过互惠的爱,由于解决自我识别的问题的驱动所要求的努力,这种努力已经有一种永久的成功更小的机会”,这样支离破碎的句子在全书比比皆是.我是如此无奈,甚至不惜把这篇读书感想写成翻译课讲评.四个译者的名字是:高华,吕东,徐庆,薛晓源.或许其中有一个是被冤屈的,但另三个应该为自己羞愧.
就像大家说的,不是人家鲍曼写得不好,而实在是翻译太差.
  
  我要贡献出来的一点意见就是,社科文献出版的社会学引进版,买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克制再克制,买了也会读不下去,实在浪费.
  
  社科文献的社会学系列,选了多少好书来引进啊,可实在——反正我买过的,都是翻译滥得不行的,读不下去的,也实在读不明白的.
  
  其实即使是这个社出版的国内作者的书,编辑工夫上也实在臭得可以.比如孙立平在这社出版的每年一本随笔结集,随处都看得到重复的段落,编辑从不做下处理的.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触,要有一种适合、平衡和规律,才能使社会关系协调,才有社会运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如果一旦失去适合、平衡和规律,就会出现社会问题.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等人总结了40年代以来的社会问题研究,提出社会问题应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社会期望或愿望的事物安排的中断;社会规定的正当东西的破坏;社会所珍视的社会模式与关系的脱节.依据这种理解,他们认为社会问题有社会解组和离轨行为两种类型.因此,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创造一种理性的社会秩序是人类社会需要深思的.《社会学之思》便是以我们所生活的的社会环境为切入点,从普通人过日子所面临的选择、挑战与各种约束展开讨论,让我们了解社会学所涉及的领域和研究方法.在本书中,两位不同时代的作者将主要理论家的贡献和对社会学重要概念的介绍编织在一起,以其新鲜而有穿透力的视角一一解读生活话题,从而帮助人们重新理解与他人的交往经验,并启发人们思考,而这也正是社会学的最大魅力所在.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给社会学定义为: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也就是说社会学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广泛的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各种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形成对社会整体的认知的一门学科.人类对由自身活动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及其思考,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是源远流长的.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荀子就曾论述过“人生不能无群”的思想,他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群”即“社会”.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和A.奥古斯丁从宗教神学立场也曾对此做出过论证.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个性解放取代封建专制、用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在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宗法制度的斗争中形成了一整套市民阶级的社会伦理观.从社会学的学科历史上考察,这些理论观点都属于社会学史前阶段.社会学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以后,它的产生有其直接的社会历史背景.
  
  《社会学之思》的独特之处,除了社会学包含一些列人类现有的学科化时间并体现出历经学科发展积累起来的一整套蔚为可观的知识,更在于其与所谓的“常识”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渗透着对自身立场和实践而言很重要的一些议题.因为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与他人的共处之中,都会彼此发生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展现出数量惊人的默含知识,这些知识使我们有能力应对日常生活中的事务,指导我们作为个体与其他个体以及整个社会如何接触,而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事情是超出作为个体的我们的,所以社会学之思就是要在倡扬个体的前提下,让我们充分理解周围的人们,理解他们的欲求、忧虑和关切,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更好的用宽容的态度、自由的理念面对世界,学得去尊重每一个文明社会为了维持自身都在打造的美好愿景.而这样的同时,我们个人也就有了更多行事的权利,选择生活规划、捍卫个人尊严、拥有更多的自由.
《社会学之思》是一本社会学教材,它对于我这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社会学的人来说还是有那么点艰深的,虽然它的语言流畅、分析系统、理论也比较深入浅出,但二百多页的书我还是读了好几天.这倒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一句话:书的深度和厚度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读这本社会学的时候,我的脑海里经常出现的是《小王子》里面的“驯服与被驯服”理论——“你驯服了我的同时,你自己也在被驯服”.社会学是把人定位在社会的角度去考虑的,所以我们的每一个行动都伴随着主动与被动两个方面.用社会学的术语说,“自我”包括“主我”和“客我”两个方面,一个人既是主动行为的施与者,同时又是社会评判的接受者.事实上,我们生活当中的很多行为都是既主动也被动、既在选择也在被选择.比如,当我们选择爱情的同时,也在被爱情选择;我们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也在被工作选择;即使是我们的着装,看似那么多的衣服你可以“随便穿”,但是你穿什么衣服也要受到场合的限制:去拜会父母、去约会女友和去公司上班,你要穿的衣服都会有各种限制,一旦你无视这种限制你至少会被评判为“不得体”,严重些还会得到一个“无知”的“美名”.
   即使曾一再要“反传统”张扬个性的八零后,张扬来张扬去,最后所有的“个性化”都变成了同一个模样.当一代人都在整齐划一地“反传统”的时候,“反传统”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传统来限制这些人.“边界内”的空间是有限的,同时“边界外”的选择也并不多.规则在建立的同时,就建立了反规则;同样,“反规则”也会应运而生另外一些规则.当九零后的小女生都狠命瞪大眼睛又用力努起嘴巴而美其名曰“非主流”的时候,其实她们已经掉进了另外一种“主流”,进而,这种主流又变为陈流.
   在日益商品化的今天,即使是我们吃什么这种完全“个体”化、只对我们自己的身体负责的事情,我们的选择也在“被选择”,且不说我们用餐的场合,单说在家里吃饭的情况,我们吃什么也不是完全能够自己说了算.各种媒体上铺天盖地的食品广告和“反广告”——即某些食品不能吃的警示——都在引导着我们吃什么并限制着我们不要吃什么.试着看看你的餐桌,有哪些东西是完全摆脱了社会的束缚的?即使是那些在农村吃着自种的粮食和蔬菜的人们,他们对食物的选择依然受到社会的各种限制.
   那么,我们不能摆脱社会的限制吗?我觉得问题不在这里,而是我们为什么要摆脱限制?人是社会的动物,那么在社会的各种规则下生活其实是很天然的事情,就好像作为地球人我们无法摆脱地球的引力一样的自然.即使是叔齐伯夷那样试图摆脱社会的人物,其实说到底他们被社会的限制更大——这可能就是“小隐隐于野”的根源.所以,想要摆脱限制的提法是很愚蠢的.我们不仅不能摆脱,相反,还要和“限制”和睦相处,要利用社会的限制发展自身.而所谓“发展”,就是取得社会的各种资源,当你的权利很大,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的自由的时候,其实你的限制也就更多.也就是说,你驯服社会越成功,同时“被驯服”也就越成功,你在社会上的定型也就更明确,到那个时候,你穿什么衣服就更不随便了.
   行文至此,忽然想到我朋友对社会学的一句看法,她说:社会学很容易把自己绕进去.看来,我也快把自己绕进去了.
   所以,再引用《社会学之思》里的两句话,借以结束我这篇“思考”.一句出现在该书最后一段里:“我们如何看待问题,将会影响到什么样的解答会被视为合宜的解决之道.”另一句是该书作者引用的培根的话,放到这里刚好扣住本文的题目并收束文章,并进而引发另一种思考,这句话是——“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其实人家鲍曼写的蛮用心的,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介绍社会学常识,但是被翻译给搞烂了.
  
  200多页的一本书,竟然4个人翻译.不知道他们4个翻译的分工是怎样的.
  
  第一章翻译得还不错,看着不费劲.但第二章实在读不进去了,译得让人心情烦躁.翻翻后面吧,第九章开头竟然“您”和“你”翻来覆去地混用.要知道人家鲍曼是英国人啊,英语分不分“您”和“你”呢?(见第165页第一节)
  
  更晕的是,竟然把Emile Durkheim的名字译作“艾米丽·德克海姆”!(第254页倒数第8行)看来翻译不仅不是学“社会学”的,还很可能根本就不是学“社会科学”的.
  
  真让人质疑社科文献出版社的工作态度.
  
  要不是鲍曼写的认真,真想给个“很差”的评价.
其实人家鲍曼写的蛮用心的,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介绍社会学常识,但是被翻译给搞烂了.
    
    200多页的一本书,竟然4个人翻译.不知道他们4个翻译的分工是怎样的.
    
    第一章翻译得还不错,看着不费劲.但第二章实在读不进去了,译得让人心情烦躁.翻翻后面吧,第九章开头竟然“您”和“你”翻来覆去地混用.要知道人家鲍曼是英国人啊,英语分不分“您”和“你”呢?(见第165页第一节)
    
    更晕的是,竟然把Emile Durkheim的名字译作“艾米丽·德克海姆”!(第254页倒数第8行)看来翻译不仅不是学“社会学”的,还很可能根本就不是学“社会科学”的.
    
    真让人质疑社科文献出版社的工作态度.
    
    要不是鲍曼写的认真,真想给个“很差”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