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些兄弟情深的故事啊?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0 07:02:38
有那些兄弟情深的故事啊?
1.舜和象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桃园三结义
《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三兄弟感情深厚,至死不渝.
3.苏轼苏辄兄弟情深.
苏轼兄弟的手足情,与他们的文学成就一样,永远是悠悠历史中璀璨夺目的华章.而苏轼将这种并肩携手、患难与共的手足亲情,用他最擅长的词的形式表现出来,便形成了那一首首发自肺腑、贯注着充沛真情实感的关于兄弟亲情的词.
苏轼中秋怀人之作,为兄弟而发,其中一首《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更是成为千古绝唱.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成为千古佳句.
苏轼兄弟情意甚笃,写作此词时,他与苏辙已有六年没见面了.时至中秋,苏轼望月思弟,生出无穷悲欢之感,故有此作.全词以明月为线索,处处咏月,同时也处处在抒发人的主观情感,生发人生感慨,是对人生宇宙哲理的深深思考. 词中贯穿着情感与理智的矛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最后以旷达情怀收尾,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境界壮美,融抒情、写景、说理于一炉,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正所谓“兄唱弟随”,在苏轼写了《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也就是神宗熙宁十年,苏辙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徐州中秋》来回赠其兄.当时苏轼出任徐州知府, 四月离家赴任.苏辙与之偕行,并在徐州停留百余日.临别之际,适逢中秋佳节,他们一同泛舟赏月,苏辙就写了这首词来告别其兄.苏轼读了也即席写了一首同调和韵之作,序中云:“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词中抒写二人久别重逢接着又将分别的依依难舍之情.全篇语调凄凉,笼罩着浓厚的“愁”与“忧”的气氛,生动地表现出苏轼兄弟亲密无间的手足之情.
自从踏上官宦仕途之路,苏轼兄弟二人的命运就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的政治见解相同,也都敢于直言极谏.他们因才略而被任用,也因才略而罹难.当兄长被一贬再贬时,弟弟也因为受牵连而日子很不好过,但做弟弟的从来未有过丝毫怨言.
在勘问“乌台诗案”的过程中,苏辙愿意以自己的官爵为长兄苏轼赎罪,结果被贬为筠州监酒.常言道:“患难见真情”,兄弟间的手足真情在患难时更显得弥足珍贵.后来苏轼第三次被贬,居于儋州,位于海南,而苏辙也因为哥哥而受牵连被贬雷州.东坡居海南,子由居雷州,正是一南一北隔海相望.
兄弟二人同时遭贬,患难与共,倍觉情笃.“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兄弟之情见于末句之间矣.由此不难看出,在中国古代作家中,大、小苏不愧为一对情深似海的模范兄弟.
4.班固班超兄弟情深
班氏兄弟和兄妹之间一向手足情深.班固为了继承父志,立志续写《汉书》这一著作,但是却遭到一群小人的诬陷:“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班固被以“私改国史”的罪名关进了监狱,写的书也被没收.
这时候班超得知消息后,生怕碰上个地方上的昏官一下子就“葫芦僧判葫芦案”般地胡判了,于是星夜驰回京师,亲自向皇帝上书说明.皇帝看了班超的奏折,让地方官呈上班固的史书看了后,不但没有责怪,反而很欣赏,当场赐于班固修史的权利.这样班固一下子变为“中央文献研究室”人员一样的身份了,倒是因祸得福,给《汉书》的问世起到了促进作用.这其中班超功不可没,若非班超亲自上书皇帝,碰上个昏官错判错杀了,那《汉书》就此湮灭无闻了.
而到了班超晚年,班小妹又为自己的哥哥讨了一次公道,班超在西域已久,年纪也很大了,他起了思乡之情,想乞求皇帝恩准他还乡终老.但是皇帝没有准,班昭又代兄上书,有理有据,入情入理地请求皇帝恩准其兄回乡.这篇文章也写得很有水平,原文太长,我们择精要处一观:
“妾同产兄西域都护定远侯超,幸得以微功特蒙重赏……天恩殊绝……”,这段上来先感谢皇帝的恩赐,俗话说“高帽子人人喜欢戴”,想来皇帝见了夸他的这些话,就算不“龙颜大悦”,肯定也会“甚和”.
“……超以一身转侧绝域,晓譬诸国,因其兵觽,每有攻战,辄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赖蒙陛下神灵,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积三十年.骨肉生离,不复相识.……超年最长,今且七十.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扶杖乃能行……”
这里倍言班超为国尽忠的情形,把大好青春都献给了平定西域事业的精诚,接着笔锋一转,又着力描绘班超的衰老之态,从这一侧面说明班超即便想为国尽力,也是有心无力了.
然后班小妹又写道:“蛮夷之性,悖逆侮老,……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便为上损国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力之用,诚可痛也……”. 是说西域的少数民族野蛮无情,一向欺负老弱,一旦他们见班超老弱而兴了作乱之心,既有损于国家,又让班超不能善始善终.从国家利益的高度说明让班超回乡也是恰当的.
最后班小妹又用古来仁君一向怜老重孝来说服皇帝,进一步委婉地请求:“……缘陛下以至孝理天下,得万国之欢心,不遗小国之臣,况超得备侯伯之位,故敢触死为超求哀……”
正是由于班昭这封丝丝入扣、情理俱全的奏疏打动了皇帝,于是班超才得以叶落归根,于垂暮之年回到了故乡.班昭这篇文字也为后人所赞赏,被收入《古文析义》等书中.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桃园三结义
《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三兄弟感情深厚,至死不渝.
3.苏轼苏辄兄弟情深.
苏轼兄弟的手足情,与他们的文学成就一样,永远是悠悠历史中璀璨夺目的华章.而苏轼将这种并肩携手、患难与共的手足亲情,用他最擅长的词的形式表现出来,便形成了那一首首发自肺腑、贯注着充沛真情实感的关于兄弟亲情的词.
苏轼中秋怀人之作,为兄弟而发,其中一首《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更是成为千古绝唱.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成为千古佳句.
苏轼兄弟情意甚笃,写作此词时,他与苏辙已有六年没见面了.时至中秋,苏轼望月思弟,生出无穷悲欢之感,故有此作.全词以明月为线索,处处咏月,同时也处处在抒发人的主观情感,生发人生感慨,是对人生宇宙哲理的深深思考. 词中贯穿着情感与理智的矛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最后以旷达情怀收尾,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境界壮美,融抒情、写景、说理于一炉,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正所谓“兄唱弟随”,在苏轼写了《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也就是神宗熙宁十年,苏辙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徐州中秋》来回赠其兄.当时苏轼出任徐州知府, 四月离家赴任.苏辙与之偕行,并在徐州停留百余日.临别之际,适逢中秋佳节,他们一同泛舟赏月,苏辙就写了这首词来告别其兄.苏轼读了也即席写了一首同调和韵之作,序中云:“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词中抒写二人久别重逢接着又将分别的依依难舍之情.全篇语调凄凉,笼罩着浓厚的“愁”与“忧”的气氛,生动地表现出苏轼兄弟亲密无间的手足之情.
自从踏上官宦仕途之路,苏轼兄弟二人的命运就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的政治见解相同,也都敢于直言极谏.他们因才略而被任用,也因才略而罹难.当兄长被一贬再贬时,弟弟也因为受牵连而日子很不好过,但做弟弟的从来未有过丝毫怨言.
在勘问“乌台诗案”的过程中,苏辙愿意以自己的官爵为长兄苏轼赎罪,结果被贬为筠州监酒.常言道:“患难见真情”,兄弟间的手足真情在患难时更显得弥足珍贵.后来苏轼第三次被贬,居于儋州,位于海南,而苏辙也因为哥哥而受牵连被贬雷州.东坡居海南,子由居雷州,正是一南一北隔海相望.
兄弟二人同时遭贬,患难与共,倍觉情笃.“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兄弟之情见于末句之间矣.由此不难看出,在中国古代作家中,大、小苏不愧为一对情深似海的模范兄弟.
4.班固班超兄弟情深
班氏兄弟和兄妹之间一向手足情深.班固为了继承父志,立志续写《汉书》这一著作,但是却遭到一群小人的诬陷:“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班固被以“私改国史”的罪名关进了监狱,写的书也被没收.
这时候班超得知消息后,生怕碰上个地方上的昏官一下子就“葫芦僧判葫芦案”般地胡判了,于是星夜驰回京师,亲自向皇帝上书说明.皇帝看了班超的奏折,让地方官呈上班固的史书看了后,不但没有责怪,反而很欣赏,当场赐于班固修史的权利.这样班固一下子变为“中央文献研究室”人员一样的身份了,倒是因祸得福,给《汉书》的问世起到了促进作用.这其中班超功不可没,若非班超亲自上书皇帝,碰上个昏官错判错杀了,那《汉书》就此湮灭无闻了.
而到了班超晚年,班小妹又为自己的哥哥讨了一次公道,班超在西域已久,年纪也很大了,他起了思乡之情,想乞求皇帝恩准他还乡终老.但是皇帝没有准,班昭又代兄上书,有理有据,入情入理地请求皇帝恩准其兄回乡.这篇文章也写得很有水平,原文太长,我们择精要处一观:
“妾同产兄西域都护定远侯超,幸得以微功特蒙重赏……天恩殊绝……”,这段上来先感谢皇帝的恩赐,俗话说“高帽子人人喜欢戴”,想来皇帝见了夸他的这些话,就算不“龙颜大悦”,肯定也会“甚和”.
“……超以一身转侧绝域,晓譬诸国,因其兵觽,每有攻战,辄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赖蒙陛下神灵,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积三十年.骨肉生离,不复相识.……超年最长,今且七十.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扶杖乃能行……”
这里倍言班超为国尽忠的情形,把大好青春都献给了平定西域事业的精诚,接着笔锋一转,又着力描绘班超的衰老之态,从这一侧面说明班超即便想为国尽力,也是有心无力了.
然后班小妹又写道:“蛮夷之性,悖逆侮老,……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便为上损国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力之用,诚可痛也……”. 是说西域的少数民族野蛮无情,一向欺负老弱,一旦他们见班超老弱而兴了作乱之心,既有损于国家,又让班超不能善始善终.从国家利益的高度说明让班超回乡也是恰当的.
最后班小妹又用古来仁君一向怜老重孝来说服皇帝,进一步委婉地请求:“……缘陛下以至孝理天下,得万国之欢心,不遗小国之臣,况超得备侯伯之位,故敢触死为超求哀……”
正是由于班昭这封丝丝入扣、情理俱全的奏疏打动了皇帝,于是班超才得以叶落归根,于垂暮之年回到了故乡.班昭这篇文字也为后人所赞赏,被收入《古文析义》等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