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明君明臣的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2 20:34:27
中国历史上明君明臣的故事
要开明的,不是有名的
要开明的,不是有名的
魏征与唐太宗
自李唐以降,李世民和魏征这两个人,一个作为能够虚心听取不同意见的“明君”形象,一个作为敢于直言的“谏臣”形象,已经被固定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君贤臣直”的一个样板. 众所周知,在他们君臣之间,有着很多十分感人的“段子”.其最高潮的部分则发生在魏征生前和病逝后的那些岁月.在魏征得病之后,李世民派出去询问病情和送药的人“相望于道”.在魏征弥留之际.李世民甚至和太子等家眷亲自到魏征府上探望,并且当着魏征的面许诺要把衡山公主嫁给魏征的儿子叔玉为妻.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逝.李世民命令百官中九品以上者都要去参加吊唁活动,特别准许魏征在昭陵下葬.同时,还亲自给魏征书写了碑文.叙述至此,《资治通鉴》甚至非常煽情地写道:“上思魏征不已.谓群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以镜矣!’” 一个做大臣的竟然能够在其晚年享受到皇帝如此高的礼遇,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有句古语云:“伴君如伴虎”,其含义无非是说君主都是些喜怒无常的家伙,弄不好就会以身饲虎,落得个身首异处、家破人亡的下场.但是,看看魏征所享受到的这些隆遇,这“伴君如伴虎”的铁规似乎有打破的可能,但真的如此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所能接触到的被史书所大力宣扬的李世民和魏征君臣之间的这些“感人”故事,仅仅只是全剧的“上半截”,并不是这个故事的最后结局,也并不是这个故事最富有戏剧性的部分!这个故事最耐心寻味的还在于其“下半截”. 李世民和魏征这个君臣故事的“下半截”发生在魏征死后,其转折点在于魏征生前极力向皇帝推荐的两个人物——侯君集和杜正伦的身上.这两人一武一文,魏征在生前都曾经极力地向李世民推荐过,说他们有“宰相之才”,应当加以重用云云.可是,在魏征死后不久,这两个人先后都出了问题:侯君集因为谋反的罪名而被诛杀;杜正伦也因为向太子透露了皇帝要他暗中监督太子的秘密而被李世民赶出了长安. 魏征生前所器重的这两个人先后出了问题,魏征显然要负起“识人不周”的责任.而且,更为要命的是,种种迹象显示:这两个人之间私下里交往十分密切.这就不能不让李世民开始怀疑在世时对他们两人极力推荐的魏征,很可能和他们两人是声气相投的私党. 在中国的专制王朝体制下,任何一个皇帝的身边最不缺乏的就是那些善于察言观色、测度上意的小人.即令是英明如唐太宗者,也概莫能外.看到皇帝开始对魏征有了些看法,立刻就有人出来告诉皇帝说:魏征在世时经常把他的一些向皇帝进谏的言辞,给负责记录皇帝言行的官员褚遂良看.事惰也是明摆着的,褚遂良的那些皇帝“起居注”是将来写史书的重要资料,魏征把自己的谏辞给他看,无非是想增加自己在历史上的砝码,而这种行为不免有沽名钓誉和诋毁皇帝的嫌疑. 于是,李世民立刻发动了对死后的魏征的大清算:首先,收回了在魏征死前允诺的要把公主嫁给魏征的儿子叔玉的婚约,然后,亲自跑到魏征的墓前,砸掉了载有他亲自为魏征所写的碑文的石碑. 至此,一段所谓的“谏臣”“明君”的故事才算彻底拉上了大幕.(虽然有人说,后来李世民征辽不如意,想起魏征的种种好处,又竖起那块碑,但我以为丝毫也改变不了事件的性质.这样的一个结果,看似很富有戏剧性,大大地出人意表之外.其实,只要是洞悉人性的弱点和专制独裁体制的特点,就可以知道魏征最后的这个下场,并不是一次偶然的事件,而是多少带有一些必然的因素. 从表面上看,魏征自从玄武门之变由旧主子李建成归顺到新主子李世民之后,其做事风格一直是犯颜直谏,很喜好在大庭广众之下和皇帝唱“对台戏”.而皇帝本人呢,好像也很喜欢这样直言不讳的作风,每次都“虚心”接受了这个臣子的意见. 但是,人性的弱点和专制独裁者的本性,决定了皇帝的这种胸怀绝对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而只是被迫地在装装样子而已! 实际上,李世民想对魏征动手也绝对不是一天两天了,譬如,《资治通鉴》就公开透露说:“上尝罢朝,怒曰:‘会须杀此田舍翁.’后问为谁,上曰:‘魏征每廷辱我.’后退,具朝服立于庭,上惊问其故.后曰:‘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 ’上乃悦.” 这段记载说得再明白不过了.李世民对于“谏臣”魏征,绝对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喜欢”.他之所以迟迟没有动手,主要是因为他被长孙皇后这样的身边人,架到了要做“千古明君”的宏伟构想中而不能自拔的缘故.很显然,保留这个“乌鸦嘴”魏征,就是证明自己清明的一面旗帜;而杀死这个魏征,笼罩在自己头上的那些苦心经营了很久的好名声,就有可能扫地以尽.两者孰轻孰重,只要李世民的理性还在发挥着作用,他是很容易就能算清楚这笔账目的.
由李世民最后对待魏征的态度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我们大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来:在独裁专制的体制下,是根本不可能有善终的直言进谏者存在的.在这种一人说了算的语境下,没有一个独裁者真的喜欢那种经常给自己提意见的人,他们打心眼里喜欢的注定是那种阳奉阴违、“当面喊万岁,背后下毒手”的奸佞小人.明乎此,也就可以明白,那些所谓的“谏臣”“明君”的故事,不过就是一些被夸大的神话而已.
自李唐以降,李世民和魏征这两个人,一个作为能够虚心听取不同意见的“明君”形象,一个作为敢于直言的“谏臣”形象,已经被固定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君贤臣直”的一个样板. 众所周知,在他们君臣之间,有着很多十分感人的“段子”.其最高潮的部分则发生在魏征生前和病逝后的那些岁月.在魏征得病之后,李世民派出去询问病情和送药的人“相望于道”.在魏征弥留之际.李世民甚至和太子等家眷亲自到魏征府上探望,并且当着魏征的面许诺要把衡山公主嫁给魏征的儿子叔玉为妻.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逝.李世民命令百官中九品以上者都要去参加吊唁活动,特别准许魏征在昭陵下葬.同时,还亲自给魏征书写了碑文.叙述至此,《资治通鉴》甚至非常煽情地写道:“上思魏征不已.谓群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以镜矣!’” 一个做大臣的竟然能够在其晚年享受到皇帝如此高的礼遇,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有句古语云:“伴君如伴虎”,其含义无非是说君主都是些喜怒无常的家伙,弄不好就会以身饲虎,落得个身首异处、家破人亡的下场.但是,看看魏征所享受到的这些隆遇,这“伴君如伴虎”的铁规似乎有打破的可能,但真的如此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所能接触到的被史书所大力宣扬的李世民和魏征君臣之间的这些“感人”故事,仅仅只是全剧的“上半截”,并不是这个故事的最后结局,也并不是这个故事最富有戏剧性的部分!这个故事最耐心寻味的还在于其“下半截”. 李世民和魏征这个君臣故事的“下半截”发生在魏征死后,其转折点在于魏征生前极力向皇帝推荐的两个人物——侯君集和杜正伦的身上.这两人一武一文,魏征在生前都曾经极力地向李世民推荐过,说他们有“宰相之才”,应当加以重用云云.可是,在魏征死后不久,这两个人先后都出了问题:侯君集因为谋反的罪名而被诛杀;杜正伦也因为向太子透露了皇帝要他暗中监督太子的秘密而被李世民赶出了长安. 魏征生前所器重的这两个人先后出了问题,魏征显然要负起“识人不周”的责任.而且,更为要命的是,种种迹象显示:这两个人之间私下里交往十分密切.这就不能不让李世民开始怀疑在世时对他们两人极力推荐的魏征,很可能和他们两人是声气相投的私党. 在中国的专制王朝体制下,任何一个皇帝的身边最不缺乏的就是那些善于察言观色、测度上意的小人.即令是英明如唐太宗者,也概莫能外.看到皇帝开始对魏征有了些看法,立刻就有人出来告诉皇帝说:魏征在世时经常把他的一些向皇帝进谏的言辞,给负责记录皇帝言行的官员褚遂良看.事惰也是明摆着的,褚遂良的那些皇帝“起居注”是将来写史书的重要资料,魏征把自己的谏辞给他看,无非是想增加自己在历史上的砝码,而这种行为不免有沽名钓誉和诋毁皇帝的嫌疑. 于是,李世民立刻发动了对死后的魏征的大清算:首先,收回了在魏征死前允诺的要把公主嫁给魏征的儿子叔玉的婚约,然后,亲自跑到魏征的墓前,砸掉了载有他亲自为魏征所写的碑文的石碑. 至此,一段所谓的“谏臣”“明君”的故事才算彻底拉上了大幕.(虽然有人说,后来李世民征辽不如意,想起魏征的种种好处,又竖起那块碑,但我以为丝毫也改变不了事件的性质.这样的一个结果,看似很富有戏剧性,大大地出人意表之外.其实,只要是洞悉人性的弱点和专制独裁体制的特点,就可以知道魏征最后的这个下场,并不是一次偶然的事件,而是多少带有一些必然的因素. 从表面上看,魏征自从玄武门之变由旧主子李建成归顺到新主子李世民之后,其做事风格一直是犯颜直谏,很喜好在大庭广众之下和皇帝唱“对台戏”.而皇帝本人呢,好像也很喜欢这样直言不讳的作风,每次都“虚心”接受了这个臣子的意见. 但是,人性的弱点和专制独裁者的本性,决定了皇帝的这种胸怀绝对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而只是被迫地在装装样子而已! 实际上,李世民想对魏征动手也绝对不是一天两天了,譬如,《资治通鉴》就公开透露说:“上尝罢朝,怒曰:‘会须杀此田舍翁.’后问为谁,上曰:‘魏征每廷辱我.’后退,具朝服立于庭,上惊问其故.后曰:‘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 ’上乃悦.” 这段记载说得再明白不过了.李世民对于“谏臣”魏征,绝对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喜欢”.他之所以迟迟没有动手,主要是因为他被长孙皇后这样的身边人,架到了要做“千古明君”的宏伟构想中而不能自拔的缘故.很显然,保留这个“乌鸦嘴”魏征,就是证明自己清明的一面旗帜;而杀死这个魏征,笼罩在自己头上的那些苦心经营了很久的好名声,就有可能扫地以尽.两者孰轻孰重,只要李世民的理性还在发挥着作用,他是很容易就能算清楚这笔账目的.
由李世民最后对待魏征的态度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我们大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来:在独裁专制的体制下,是根本不可能有善终的直言进谏者存在的.在这种一人说了算的语境下,没有一个独裁者真的喜欢那种经常给自己提意见的人,他们打心眼里喜欢的注定是那种阳奉阴违、“当面喊万岁,背后下毒手”的奸佞小人.明乎此,也就可以明白,那些所谓的“谏臣”“明君”的故事,不过就是一些被夸大的神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