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炼字”的故事(100字,越少越好)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1 04:42:01
诗文“炼字”的故事(100字,越少越好)
1.“推敲”一词的典故, 贾岛(779-84³)是唐代诗人,屡次应试没有考中,一度出家当和尚,后来听从韩愈劝
告还了俗,当过小官.
他作诗时,非常讲究铸字炼句,反复苦吟思索,为此传下来一个生动的故事:有一天,他骑驴访问隐居的友人李凝,正好友人外出未归,他便在门墙上题诗一首(即《题李凝幽居》),共八句,描绘李凝隐居地的幽静景色,叙述自己来访不遇,以后再来,一同隐居.
从李凝隐居地往回走,贾岛一直觉得这首诗的三四句有个字似乎应该改一改,原诗是这样:“岛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想:究竟用“推”字好呢?还是改为“敲”字好?
贾岛在驴背上反复思索,总是犹豫不决,不知不觉间用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想把这个字定下来.这样一直走到长安城里,他还是做着手势不断苦吟.这时,当时任长安地方长官的韩愈出门办事,贾岛由于太专心了,一头撞进韩愈的仪仗队还不觉得.仪仗队的士兵见贾岛这么放肆,已经冲进了第三节还要向前闯,便不客气地把他揪下驴来,推到韩愈跟前.韩愈问贾岛,为什么无缘无故冲撞他的车骑?贾岛这时已回过神来,连忙说明是由于在驴背上做诗,神情恍惚的缘故,并非有意冲撞.韩愈是有名的文字家,对贾岛的问题也发生了兴趣,不但没责备他,反而立马想了很久,然后说:“用‘敲’字好!”于是,这两句就最后定下来,成为: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朝任蕃夜宿台州巾子峰禅寺,在寺墙上题诗“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映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他走出几十里路后,觉得“半江水”要比“一江水”,更贴切,更符合现实.忙返回寺院修改,谁知到了寺院,他发现早有人把“一”字改为“半”字了.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北宋范仲淹曾写过“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来为东汉隐士严子陵的祠堂作记.友人李泰伯看后,夸云山、江水等句立意宏伟,气势不凡.但“德”字略显局促,换“风”字会更协调.范仲淹反复吟咏,果真韵昧无穷,大喜而改之.
有一天,苏轼被贬,王安石为其饯行.其中有一句“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苏轼一看,心想,明显的有错误嘛:明月怎么会叫呢,黄狗再小,也不能卧在花心上啊!这与事实不符,所以改成了“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后来,苏轼得知当地有种小鸟叫明月,有一种小虫被称为黄犬,才知自己改错了,于是登门致歉,一时传为佳话.
其实,好些诗人、作家都注意锤炼词句.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境界全出.还有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曾打动了多少读者!张先的“沙地并禽池上眠,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把景物写的活灵活现.
除了写诗外,锤词炼句还能帮人打赢官司呢.古时有个县官最讨厌啰嗦,断案也因此有偏向.有一位妇女丧夫后想改嫁,婆家竭力劝阻.这时有人帮妇女写了一份诉状,县官当时就下了判词:“嫁”.原来诉状上只有八个字:夫死,无嗣,翁鳏,叔壮.这四个原因清清楚楚地摆出了这位妇女的为难处境.可谓字字如金.
其实,炼字还能救人性命呢!从前,某县尉查案卷,看到他的一个朋友的案卷.上面有一句“某盗大门而入”,这是强盗所为,按律当斩,县尉想帮熟人减轻罪行,就在这句话的某一个字上加了一笔,定案时,此人由死罪改为流放三年,究竟是哪个字改动,竟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原来是“大”字改为“犬”字.“大门而入”的强盗行为变成,“犬门而入”的小偷小摸,一字之差竟“生死有别”呀.
2.
(一)
王荆公(王安石)绝句云:“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洪迈《诗词改字》)
(二)
任翻(人名)题台州寺壁诗曰:“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既去,有观者,取笔改“一”为“半”字.翻(任翻)行数十里,乃得“半”字,亟欲回易之,则见所改字,因叹曰:“台州有人.”——(李东阳《麓堂诗话》)
第一个故事是同学们所熟悉的,王安石开始用的“到”、“过”、“入”都是动词,只是客观地说明春风来了,没有其他内容;后来用的“满”、“绿”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满”仅仅描写了春风吹拂的范围之广、面积之大,而“绿”字则把春风吹来大自然发生的可喜变化描绘出来了,当然“绿”字要好得多.
第二段写的是唐代诗人任翻为改一个字,跑了数十里的故事,也很动人.“前峰月照”一定会出现“峰掩月”的情况,月光不会照遍一江流水,改为“半江水”既符合实际,又诗味含蓄.
1.“春风又绿江南岸”(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传说,王安石在写这句诗句时,在原稿上曾经换过许多字,先用“到”,又改作“过”,后改作“入”,再改作“满”,都不合意,修改了好多次,最后才选定了这个“绿”字.这个“绿”字用得很好,一个“绿”字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地写出来了,给人以动的感觉.这句诗是写景,触景生情,为下句的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2.“云破月来花弄影”(宋•张先•《天仙子》).这句词词少意丰,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字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3.“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宋•周邦彦•《满庭芳》).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以作动词,且一作就作得鲜活生动,呼之欲出.想那黄口雏鸟从昂首待哺的娇憨,慢慢丰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离巢,不是一天一日的时光,更待其中亲鸟的辛劳,形态种种,时日漫漫,到后来只得了一个“老”字,当真浓酽醉人.我们的思想就在“老”字中徜徉,不留神便过足了几个月的时光.又一个雨“肥”梅子,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青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轻轻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润,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
4.相传,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的思索后,得意的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我们不妨也来玩味一番.“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惟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 、“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5.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6.王驾写《晴景》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7.身轻一鸟过
北宋汴京有个陈舍人,偶然得到一部旧本的《杜甫诗集》,他如获至宝.但由於这本书保管不善,致使有不少诗句中的字都脱落了.有一次,陈舍人读到《送蔡都尉诗》时,发现「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一句的「鸟」字后面少了一个字,他反复斟酌,始终不能断定那是什麼字.有一天,他和几位诗友谈论诗文时,提出了这个问题,希望大家能补上一个最恰当的字.有人写出一个「疾」字,认为「疾」字最能表现蔡都尉轻快迅速的纵跳功夫.有人认为不好,因为「身轻一鸟疾,枪急万人呼」上句的「疾」字与下句的「急」字,无论在读音或意思上都太接近,显得有点重复.又有人写出「度」字,但陈舍人认为「度」字用在此处显得太生硬,也显不出身轻如鸟的特点.有人更提出用「落」、「起」、「下」等字,但大家都不满意.后来,陈舍人在别处找到了一本比较完整的《杜甫诗集》,翻到《送蔡都尉诗》一看,原来那句是「身轻一鸟过」.用「过」字来形容蔡都尉跳得又高又快,像一只鸟在眼前飞过一样,确实恰当不过.
8. 1957年1月,毛泽东让袁水拍约臧克家去他那里谈谈.席间,谈及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臧克家问毛泽东,“原驰腊象”的“腊”字应该怎么讲,并说现在各人的理解不同.毛泽东听了,谦虚而又有点疑问地征询他的意见:“你看应该怎么样?” 臧克家答道,“腊”字不好讲,改成“蜡”字就好了,“蜡象”与上面的“银蛇”正好相对.毛泽东欣然接受:“那你就给我改过来吧.”
9. 唐朝任蕃夜宿台州巾子峰禅寺,在寺墙上题诗“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映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他走出几十里路后,觉得“半江水”要比“一江水”,更贴切,更符合现实.忙返回寺院修改,谁知到了寺院,他发现早有人把“一”字改为“半”字了.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10.北宋范仲淹曾写过“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来为东汉隐士严子陵的祠堂作记.友人李泰伯看后,夸云山、江水等句立意宏伟,气势不凡.但“德”字略显局促,换“风”字会更协调.范仲淹反复吟咏,果真韵昧无穷,大喜而改之.
11.张籍《秋思》赏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颇能道出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甘苦.诗以秋风起兴,这是自《诗经》以来常用的手法.秋风一起,北雁南飞,他乡羁旅,易触归思.例如刘禹锡的《秋风引》就曾说:“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我们再来看看诗人的历史,原来他本籍吴中(今江苏苏州),这又使人想起晋人张翰的故事.据《晋书•张翰传》说:“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张籍与张翰异代同里,且俱宦游北方.张翰因预测到齐王司马冏即将作乱,知机引退,张籍未必有什么政治上的原因,但在见秋风而思故乡这一点上,却极其相似.他虽不能象张翰那样马上“命驾而归”,但却把一腔思乡之情倾泻在纸上.这种感物缘情的创作冲动,虽然用的是传统的手法“起兴”,但其中包括如许丰富的内涵,不能不是此诗的一个特色.
第二句“欲作家书意万重”,其中的“欲”字紧承“见秋风”.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象一泓清水.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行文顺畅自如,一气流贯,然而句末“意万重”三字,忽又来一个逆折,犹如书法上的无垂不缩.因此这里诗人的感情并未顺流而下,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开掘.这种手法,看似寻常,实极高超.我们细玩诗意:诗人因见秋风而生乡思,于是欲作家书,可是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写起.“意万重”,乃是以虚带实.刘禹锡《视刀环歌》云:“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万重心”、“万重意”,俱是极言思想感情的复杂.其中究竟有多少心意,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读者,都能体会得到.因为是“意万重”,这家书怎么写呢?写了没有?作者没有明言,让读者去想象,这就叫做含蓄不尽,耐人寻味.三、四两句,又作转折.尽管“意万重”,无从下笔,但就文意看,家书还是写了,问题在于匆匆着笔,意犹未尽.“匆匆”二字,生动如画,既写了自己一方,也反映出捎信者一方.联系下文来看,那个捎信人是在行期在即时遇到的:也许就要上马、上船,即便不象岑参与入京使“马上相逢”那样急迫,总还是行色匆匆不能久停的.由于捎信人是这样行色匆匆,写信人不得不匆匆落笔.由于匆匆落笔,万重心意一下子很难表达清楚.在这种符合逻辑的描绘之中,诗人的急遽之情,匆忙之色,栩栩然如在目前.“说不尽”三字,也与上文“意万重”紧相呼应,由于“意万重”,所以才“说不尽”.而“意万重”也与“见秋风”引起的乡思相关联.黄叔灿《唐诗笺注》说:“首句羁人摇落之意已概见,正家书所说不尽者.‘行人临发又开封’,妙更形容得出.试思如此下半首如何领起,便知首句之难落笔矣.”说明下半首的起头与全诗的起句,环环紧扣,首尾相应.
结句更是造语入妙,写情入微,可称一篇之警策.近人俞陛云评论说:“已作家书,而长言不尽,临发开封,极言其怀乡之切.”又说:“此类之诗,皆至性语也.”(《诗境浅说续编》)所谓“至性语”,就是说写出了最真挚的人类共有的感情,而且达于极致.在结构上,上句说“匆匆说不尽”,下句说“临发又开封”,渲染足了“匆匆”的气氛.
12.《长相思》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身向榆关(这里借指山海关)那畔行”是使命在身行色匆匆.“夜深千丈灯”则是康熙帝一行人马夜晚宿营,众多帐篷的灯光在漆黑夜幕的反衬下在所独有的壮观场景.“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自然是眼界开阔、见解非凡,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定会比别人更强烈.可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身份反而形成了他拘谨内向的性格,有话不能正说,只好借助于儿女情长的手法曲折隐晦地反映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
“夜深千丈灯”既是上阙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阙之间的自然转换.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
“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愈是路途遥远、风雪交加,就愈需要亲人关爱之情的鼓舞.因为她是搏击人生风浪的力量源泉,有了她,为了她,就不怕千难万险,就一定会迎来团聚的那一天.从“夜深千丈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此创造美、抒发美的敏锐高超艺术智慧的自然流露.
告还了俗,当过小官.
他作诗时,非常讲究铸字炼句,反复苦吟思索,为此传下来一个生动的故事:有一天,他骑驴访问隐居的友人李凝,正好友人外出未归,他便在门墙上题诗一首(即《题李凝幽居》),共八句,描绘李凝隐居地的幽静景色,叙述自己来访不遇,以后再来,一同隐居.
从李凝隐居地往回走,贾岛一直觉得这首诗的三四句有个字似乎应该改一改,原诗是这样:“岛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想:究竟用“推”字好呢?还是改为“敲”字好?
贾岛在驴背上反复思索,总是犹豫不决,不知不觉间用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想把这个字定下来.这样一直走到长安城里,他还是做着手势不断苦吟.这时,当时任长安地方长官的韩愈出门办事,贾岛由于太专心了,一头撞进韩愈的仪仗队还不觉得.仪仗队的士兵见贾岛这么放肆,已经冲进了第三节还要向前闯,便不客气地把他揪下驴来,推到韩愈跟前.韩愈问贾岛,为什么无缘无故冲撞他的车骑?贾岛这时已回过神来,连忙说明是由于在驴背上做诗,神情恍惚的缘故,并非有意冲撞.韩愈是有名的文字家,对贾岛的问题也发生了兴趣,不但没责备他,反而立马想了很久,然后说:“用‘敲’字好!”于是,这两句就最后定下来,成为: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朝任蕃夜宿台州巾子峰禅寺,在寺墙上题诗“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映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他走出几十里路后,觉得“半江水”要比“一江水”,更贴切,更符合现实.忙返回寺院修改,谁知到了寺院,他发现早有人把“一”字改为“半”字了.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北宋范仲淹曾写过“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来为东汉隐士严子陵的祠堂作记.友人李泰伯看后,夸云山、江水等句立意宏伟,气势不凡.但“德”字略显局促,换“风”字会更协调.范仲淹反复吟咏,果真韵昧无穷,大喜而改之.
有一天,苏轼被贬,王安石为其饯行.其中有一句“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苏轼一看,心想,明显的有错误嘛:明月怎么会叫呢,黄狗再小,也不能卧在花心上啊!这与事实不符,所以改成了“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后来,苏轼得知当地有种小鸟叫明月,有一种小虫被称为黄犬,才知自己改错了,于是登门致歉,一时传为佳话.
其实,好些诗人、作家都注意锤炼词句.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境界全出.还有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曾打动了多少读者!张先的“沙地并禽池上眠,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把景物写的活灵活现.
除了写诗外,锤词炼句还能帮人打赢官司呢.古时有个县官最讨厌啰嗦,断案也因此有偏向.有一位妇女丧夫后想改嫁,婆家竭力劝阻.这时有人帮妇女写了一份诉状,县官当时就下了判词:“嫁”.原来诉状上只有八个字:夫死,无嗣,翁鳏,叔壮.这四个原因清清楚楚地摆出了这位妇女的为难处境.可谓字字如金.
其实,炼字还能救人性命呢!从前,某县尉查案卷,看到他的一个朋友的案卷.上面有一句“某盗大门而入”,这是强盗所为,按律当斩,县尉想帮熟人减轻罪行,就在这句话的某一个字上加了一笔,定案时,此人由死罪改为流放三年,究竟是哪个字改动,竟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原来是“大”字改为“犬”字.“大门而入”的强盗行为变成,“犬门而入”的小偷小摸,一字之差竟“生死有别”呀.
2.
(一)
王荆公(王安石)绝句云:“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洪迈《诗词改字》)
(二)
任翻(人名)题台州寺壁诗曰:“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既去,有观者,取笔改“一”为“半”字.翻(任翻)行数十里,乃得“半”字,亟欲回易之,则见所改字,因叹曰:“台州有人.”——(李东阳《麓堂诗话》)
第一个故事是同学们所熟悉的,王安石开始用的“到”、“过”、“入”都是动词,只是客观地说明春风来了,没有其他内容;后来用的“满”、“绿”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满”仅仅描写了春风吹拂的范围之广、面积之大,而“绿”字则把春风吹来大自然发生的可喜变化描绘出来了,当然“绿”字要好得多.
第二段写的是唐代诗人任翻为改一个字,跑了数十里的故事,也很动人.“前峰月照”一定会出现“峰掩月”的情况,月光不会照遍一江流水,改为“半江水”既符合实际,又诗味含蓄.
1.“春风又绿江南岸”(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传说,王安石在写这句诗句时,在原稿上曾经换过许多字,先用“到”,又改作“过”,后改作“入”,再改作“满”,都不合意,修改了好多次,最后才选定了这个“绿”字.这个“绿”字用得很好,一个“绿”字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地写出来了,给人以动的感觉.这句诗是写景,触景生情,为下句的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2.“云破月来花弄影”(宋•张先•《天仙子》).这句词词少意丰,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字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3.“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宋•周邦彦•《满庭芳》).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以作动词,且一作就作得鲜活生动,呼之欲出.想那黄口雏鸟从昂首待哺的娇憨,慢慢丰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离巢,不是一天一日的时光,更待其中亲鸟的辛劳,形态种种,时日漫漫,到后来只得了一个“老”字,当真浓酽醉人.我们的思想就在“老”字中徜徉,不留神便过足了几个月的时光.又一个雨“肥”梅子,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青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轻轻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润,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
4.相传,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的思索后,得意的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我们不妨也来玩味一番.“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惟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 、“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5.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6.王驾写《晴景》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7.身轻一鸟过
北宋汴京有个陈舍人,偶然得到一部旧本的《杜甫诗集》,他如获至宝.但由於这本书保管不善,致使有不少诗句中的字都脱落了.有一次,陈舍人读到《送蔡都尉诗》时,发现「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一句的「鸟」字后面少了一个字,他反复斟酌,始终不能断定那是什麼字.有一天,他和几位诗友谈论诗文时,提出了这个问题,希望大家能补上一个最恰当的字.有人写出一个「疾」字,认为「疾」字最能表现蔡都尉轻快迅速的纵跳功夫.有人认为不好,因为「身轻一鸟疾,枪急万人呼」上句的「疾」字与下句的「急」字,无论在读音或意思上都太接近,显得有点重复.又有人写出「度」字,但陈舍人认为「度」字用在此处显得太生硬,也显不出身轻如鸟的特点.有人更提出用「落」、「起」、「下」等字,但大家都不满意.后来,陈舍人在别处找到了一本比较完整的《杜甫诗集》,翻到《送蔡都尉诗》一看,原来那句是「身轻一鸟过」.用「过」字来形容蔡都尉跳得又高又快,像一只鸟在眼前飞过一样,确实恰当不过.
8. 1957年1月,毛泽东让袁水拍约臧克家去他那里谈谈.席间,谈及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臧克家问毛泽东,“原驰腊象”的“腊”字应该怎么讲,并说现在各人的理解不同.毛泽东听了,谦虚而又有点疑问地征询他的意见:“你看应该怎么样?” 臧克家答道,“腊”字不好讲,改成“蜡”字就好了,“蜡象”与上面的“银蛇”正好相对.毛泽东欣然接受:“那你就给我改过来吧.”
9. 唐朝任蕃夜宿台州巾子峰禅寺,在寺墙上题诗“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映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他走出几十里路后,觉得“半江水”要比“一江水”,更贴切,更符合现实.忙返回寺院修改,谁知到了寺院,他发现早有人把“一”字改为“半”字了.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10.北宋范仲淹曾写过“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来为东汉隐士严子陵的祠堂作记.友人李泰伯看后,夸云山、江水等句立意宏伟,气势不凡.但“德”字略显局促,换“风”字会更协调.范仲淹反复吟咏,果真韵昧无穷,大喜而改之.
11.张籍《秋思》赏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颇能道出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甘苦.诗以秋风起兴,这是自《诗经》以来常用的手法.秋风一起,北雁南飞,他乡羁旅,易触归思.例如刘禹锡的《秋风引》就曾说:“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我们再来看看诗人的历史,原来他本籍吴中(今江苏苏州),这又使人想起晋人张翰的故事.据《晋书•张翰传》说:“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张籍与张翰异代同里,且俱宦游北方.张翰因预测到齐王司马冏即将作乱,知机引退,张籍未必有什么政治上的原因,但在见秋风而思故乡这一点上,却极其相似.他虽不能象张翰那样马上“命驾而归”,但却把一腔思乡之情倾泻在纸上.这种感物缘情的创作冲动,虽然用的是传统的手法“起兴”,但其中包括如许丰富的内涵,不能不是此诗的一个特色.
第二句“欲作家书意万重”,其中的“欲”字紧承“见秋风”.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象一泓清水.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行文顺畅自如,一气流贯,然而句末“意万重”三字,忽又来一个逆折,犹如书法上的无垂不缩.因此这里诗人的感情并未顺流而下,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开掘.这种手法,看似寻常,实极高超.我们细玩诗意:诗人因见秋风而生乡思,于是欲作家书,可是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写起.“意万重”,乃是以虚带实.刘禹锡《视刀环歌》云:“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万重心”、“万重意”,俱是极言思想感情的复杂.其中究竟有多少心意,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读者,都能体会得到.因为是“意万重”,这家书怎么写呢?写了没有?作者没有明言,让读者去想象,这就叫做含蓄不尽,耐人寻味.三、四两句,又作转折.尽管“意万重”,无从下笔,但就文意看,家书还是写了,问题在于匆匆着笔,意犹未尽.“匆匆”二字,生动如画,既写了自己一方,也反映出捎信者一方.联系下文来看,那个捎信人是在行期在即时遇到的:也许就要上马、上船,即便不象岑参与入京使“马上相逢”那样急迫,总还是行色匆匆不能久停的.由于捎信人是这样行色匆匆,写信人不得不匆匆落笔.由于匆匆落笔,万重心意一下子很难表达清楚.在这种符合逻辑的描绘之中,诗人的急遽之情,匆忙之色,栩栩然如在目前.“说不尽”三字,也与上文“意万重”紧相呼应,由于“意万重”,所以才“说不尽”.而“意万重”也与“见秋风”引起的乡思相关联.黄叔灿《唐诗笺注》说:“首句羁人摇落之意已概见,正家书所说不尽者.‘行人临发又开封’,妙更形容得出.试思如此下半首如何领起,便知首句之难落笔矣.”说明下半首的起头与全诗的起句,环环紧扣,首尾相应.
结句更是造语入妙,写情入微,可称一篇之警策.近人俞陛云评论说:“已作家书,而长言不尽,临发开封,极言其怀乡之切.”又说:“此类之诗,皆至性语也.”(《诗境浅说续编》)所谓“至性语”,就是说写出了最真挚的人类共有的感情,而且达于极致.在结构上,上句说“匆匆说不尽”,下句说“临发又开封”,渲染足了“匆匆”的气氛.
12.《长相思》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身向榆关(这里借指山海关)那畔行”是使命在身行色匆匆.“夜深千丈灯”则是康熙帝一行人马夜晚宿营,众多帐篷的灯光在漆黑夜幕的反衬下在所独有的壮观场景.“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自然是眼界开阔、见解非凡,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定会比别人更强烈.可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身份反而形成了他拘谨内向的性格,有话不能正说,只好借助于儿女情长的手法曲折隐晦地反映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
“夜深千丈灯”既是上阙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阙之间的自然转换.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
“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愈是路途遥远、风雪交加,就愈需要亲人关爱之情的鼓舞.因为她是搏击人生风浪的力量源泉,有了她,为了她,就不怕千难万险,就一定会迎来团聚的那一天.从“夜深千丈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此创造美、抒发美的敏锐高超艺术智慧的自然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