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考试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地理作业 时间:2024/11/10 07:34:03
老师您好,我马上就升高二了,我是学理的,所以文科老师有些知识不会说的很清楚,因为高二有会考,所以希望老师给归纳一下地理会考知识点,谢谢!
解题思路: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它位于金星和火星轨道之间。
解题过程:
同学你好: 【答案】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①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a) 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图示( c )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它位于金星和火星轨道之间。 读图要求:识别地球在八大绕日行星中的位置、运动方向、相邻行星的名称。 2、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b)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充足的水分。 原因:(1)地球处于一个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2)距日远近适宜,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3)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形成适中的大气层,有以氮、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4)地球内部水汽的生成及外逸凝结导致了液态水的存在。 3、太阳辐射与地球 ①太阳辐射的含义及能量分配(a)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太阳辐射可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约50%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区。 ②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b)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的活动和变化,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能量的主要来源,如煤炭、石油、水能等。 4、太阳活动与地球 ①太阳活动的类型(a) 太阳活动的类型:黑子、耀斑、日冕、太阳风。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和日冕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②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b) 影响气候:一般来说,太阳活动极大年,地球上反常气候出现的概率明显增大;太阳活动极小年,地球上气候相对比较平稳。如黑子数目变化的周期为11年,黑子数目多少与地球气候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影响短波通讯:耀斑导致地球大气中电离层受破坏从而造成短波通讯受干扰甚至中断。 影响地球磁场:当太阳活动强烈时,太阳大气向外抛射大量的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干扰,产生“磁暴”现象。 极光现象:太阳风导致地球高纬地区大气出现电离,产生极光。 5、地球自转 ①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a) 自转基本要素 基本内容 特征 方向 自西向东绕地轴转 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 恒星日 即23小时56分4秒,真正的自转周期 速度 线速度 1670cosа千米/时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 150/小时 除南北极点为零外,都一样 ②昼夜更替现象(b) 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任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样就形成了昼夜现象。向着太阳的半球叫昼半球,而背着太阳的半球叫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有一个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地球自转运动导致了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拓展提示]晨昏圈与太阳光线相垂直,平分赤道,自东向西运动。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叫太阳高度。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0。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及经过该点的经线)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及经过该点的经线)为18时。 ③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转(a)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相关时间计算(c) 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叫地方时。地方时是东边地点时刻比西边地点时刻要早,表现为时间值要大。经度相差150,时间相差1小时。 国际上规定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0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区时,又叫标准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差一个小时。中国统一用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0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计算;第三步: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知西(时区)求东(时区)用加, 知东(时区)求西(时区)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小时,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⑤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b) 向东(一般指从东十二时区到西十二时区)经过日界线减去一天,向西(一般指从西十二时区到东十二时区)经过日界线加一天,时刻保持不变。1800经线与日界线不完全重合。 6.地球公转: ①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a)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1年(恒星年—约365日6时9分;太阳年(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速度: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 读图要求:(1)了解地球公转轨道的特点; (2)识记近日点、远日点位置,并注意与冬至日、夏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的差异; (3)把握公转方向; (4)正确理解公转速度变化的规律。 ②地球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及图示(c) 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转的平面叫黄道平面(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其中一个焦点上。)两个面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约为23.50,地轴垂直于赤道面,所以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50。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公转运动形式的综合体现,即地球总是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 读图要求:(1)地轴的空间位置不变,一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2)找出黄道面与赤道面; (3)识记黄赤交角、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大小。 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c) 地方时为12点时,太阳光线相对于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叫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纬度变化 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季节变化 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冬半年较小 具体变化 春分、秋分日 由赤道向两侧递减 夏至日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 冬至日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直射,赤道在春分、秋分日达最大值 ④昼夜长短的变化(c)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相反) 夏半年(3.31---9.23) 1.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2.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 冬半年(9.23---3.21) 1.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2.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春分日与秋分日 全球昼夜等长:各12小时 赤道 全年昼夜等分 [拓展提示]光照图的判断方法: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的依据为: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分、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50;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50。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0,时间相差1小时,每隔10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所求地=900-(所求地纬度和直射点纬度之差)。先求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点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点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和,再用900减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⑤四季变化规律和五带的分布特征(b) 四季的更替: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夏季为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四季更替的原因是:地球公转,直射点的移动造成的;黄赤交角的存在是产生四季的根本原因。 五带的划分: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到的地方); 南北温带(回归线至极圈之间,无极昼极夜无直射)、南北寒带(南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 8.地球的内部圈层 ①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的特点(a) 范围 基本特征 划分依据 地壳 地壳至莫霍面(17、6、33km) 坚硬、由岩石组成 地震波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地幔 莫霍面至古登堡面(2900km) 分上下地幔 地核 古登堡面至地心 分内、外核 ①岩石圈的范围(a) 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平均厚度为100-110千米。 7.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及特点(a) 外部圈层 概念 组成 其他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 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氧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圈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海洋水、陆地水(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岩石圈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地壳的物质组成 ①地壳的物质组成(a) 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由矿物组成,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②矿物与岩石的关系(b) 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矿物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基本存在形式。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固态矿物集合体。 ③三大类岩石的成因(b) 岩石可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形成。可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和喷出岩(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 沉积岩是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受到风化、沉积和固结作用而形成的;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和存在化石两大特征。主要有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变质岩是原有岩石存在条件产生变化导致其结构、矿物成分随之变化而形成的; 主要有片麻岩、石英岩、板岩、大理岩等。 2、地壳的物质循环 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b) 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变质岩),在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又成为新的岩浆回到地球内部。岩石的转化过程表明,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②地壳的物质循环及图示(c) 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就是地壳的物质循环(即地质循环)。推动这种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所释放的热量。 “三类岩石转化示意” 读图要求: 1、找到岩浆岩(分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在图示转化中的所处位置。 2、关注岩石转化中能量的来源:地球内部的放射热和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 3、注意各类岩石之间的内外力作用。 3、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a) 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造成地表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 地球各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力和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某一时期以某种力为主,如目前珠峰升高以内力作用为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外力流水侵蚀造成的。 4、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的分布(a)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岩石圈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处于相对运动状态;板块之间呈现两种基本关系:互相挤压碰撞(消亡边界)或彼此分离(生长边界)。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 ②运用板块运动原理解释世界主要地形的成因(c) 在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的地带形成山脉和高原(如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造成的,南美洲安第斯山是由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造成的,阿尔卑斯山是由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造成的)。 在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的地带形成海沟、山脉和岛弧(太平洋中的深海沟、美洲西岸的山脉、亚洲东部的岛弧)。(注:落基山脉是由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所形成。) 在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裂谷(东非大裂谷)。 ③地质构造的类型(a) 地质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主要类型有褶皱和断层。 褶皱由强烈的碰撞和水平挤压使沉积岩发生弯曲而形成;褶皱可分为背斜和向斜这两种形态。 断层是岩层受力发生断裂,两侧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位移而形成的。 ④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c) 背斜、向斜与断层图。 读图要求: 1、能够根据图中地层的弯曲方向判断属于何种构造。 构造名称 岩层形态(较可靠) 地表形态 新老关系(最可靠判断依据) 背斜 向上弯曲 早期为山岭 晚期可能成山谷 中间老两翼新 向斜 向下弯曲 早期为山谷 以后可能为山岭 中间新两翼老 2、理解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原因。 背斜成谷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内力)作用,常常发生断裂,易被外力侵蚀破坏,而形成山谷。 向斜成山原因:向斜槽部岩石受挤压,比较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5、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①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a)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②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c) 流水侵蚀:地面在内力抬升基础上,经流水的侵蚀切割形成我国横断山地的“山高水深”峡谷和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流水沉积:河流上游山前冲积扇,在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内力作用使基底缓慢下沉,泥沙沉积形成开阔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风力沉积:在干旱地区,风速变化使沙粒堆积成为沙丘,沙丘移动会带来流沙危害。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读图要求: 1、能够判断图中所示的地表形态属于何种类型。 2、根据地表形态判断其主要成因(外力作用)。 6、人类活动和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b)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多种多样,有的是合理、有利的,有的是不合理、有害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因时、因地进行分析。如缓坡发展梯田,合理;围湖造田不合理。 7、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①大气的垂直分层(a) 大气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三层。 高度 温度 特点 对流层 地面到 12千米 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人类活动和云、雨等天气现象大多发生在此层 平流层 12千米到50千米 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气流稳定 高层大气 50千米以上 随着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 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选择性吸收(选择性)、散射(选择性)和反射(无选择性)。 干洁空气基本上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 大气中的臭氧能够大量吸收紫外光;空气分子能散射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水汽、云和浮尘可阻挡、反射和吸收部分可见光;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水汽、云和浮尘可直接吸收部分红外光。 ③大气的温室效应(b) 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对流层大气,特别是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能够吸收大部分长波辐射,把地面辐射的大部分热量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归还给地面,直接补偿地面的热量损失。这样,对流层大气就可以延缓地面温度下降的趋势,使得地面因昼夜交替而导致的温度波动趋于和缓。这就是大气对地面所起到到的保温作用。 ④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b)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和下垫面因素。 纬度因素:由于不同纬度地区的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太阳辐射经过的路程、太阳光线照射的角度不同,导致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纬向两极高纬度递减,所产生的地面辐射也随之由低纬向两极高纬度递减。 下垫面因素:下垫面的性质不同,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的状况也就不同,导致地面辐射大小不同。 其他因素:气候因素(如某地的年日照时间长短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也就影响该地地面辐射的大小)。 8、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①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c)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热的地方空气垂直上升运动,冷的地方空气垂直下沉,导致热的地方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而冷的地方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造成空气的水平移动,形成了热力环流。(先垂直再水平运动) 读图要求: 1、比较A、B、C三地受热状况的差异。 2、分析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的分布差异。 3、把握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的分布特点 4、得出热力环流中空气流动的规律。 ②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a) 地面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③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特点(a)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④大气水平运动的形成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形成了大气的水平运动 ⑤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c) 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和极地高气压带(2个)。 近地面风带:信风带(2个)、西风带(2个)和极地东风(2个)。 形成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主要因素有: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 由于热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由于动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注:多雨的气压带是低压带,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多雨的风带为盛行西风带。) 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分布与太阳直射点密切相关。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有规律地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则相反。 “北半球三圈环流和风带示意” 读图要求: 1、了解地球上7个气压带所分布的大致纬度位置,理解各自的成因。 2、了解6个风带所处的位置,理解各风带风向产生偏向的原因。 3、了解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中南北移动的规律及其原因。 4、能分析具体的变式图。 9、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b) 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的宏观背景下,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 由于大陆增温和降温都比海洋快,因而在大陆上,夏季形成热低压,冬季形成冷高压。 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存在高压区域;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以亚洲高压最为强大,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也仅保留在大洋上。 季风是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有显著改变的现象。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东亚季风,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南亚季风,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注季风影响大气污染企业的布局位置。) 10、常见的天气系统 ①冷暖锋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状况(b) 锋面的特点:冷气团在锋面的下方,暖气团在锋面的上方。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都有显著的差别,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注意锋面与气团的概念区别,一个锋面包括了冷气团和暖气团) 锋面一般分为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和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降雪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晴。 暖锋所产生的降水多发生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多与锋面活动有联系(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都是冷锋活动形成的)。 ②低气压(气旋)系统与高气压(反气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及天气状况(b) 低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向外逐渐增高;气流水平运动方向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旋转(南半球呈顺时针旋转)。从大气垂直运动方向看是辐合上升的,易成云致雨。(画气旋图掌握台风东南西北方向的具体风向,及逆时针旋转特点。) 高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向外逐渐降低;气流水平运动方向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旋转(南半球呈逆时针旋转)。从大气垂直运动方向看是下沉辐散的,不易成云致雨。 ③地面天气形势图(c) “锋面气旋系统示意” 读图要求: 1、了解气旋常常和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理解其成因。 (气旋,即低压槽中由于气压比两边低,导致冷暖气团的汇合,形成锋面。) 2、了解锋面气旋系统经常出现在中纬地区;分析锋面气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冷锋为锋后降水,暖锋为锋前降水,降水都在冷气团一侧;北半球,锋线的北侧为冷气团,南半球,锋线的北侧为暖气团。) 3、了解表示冷锋和暖锋的图上符号;并能在锋面图上画出。 4、能分析具体示意图。 11、水循环 ①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a) 水循环是指水体的空间位置移动及其运动形态、物理状态的变化。太阳能和地球重力是推动水循环的动力。海陆间水循环是最重要的水循环的类型。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 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b) 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中通过吸收和释放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水循环的意义:使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地运动,塑造了多种地表形态(流水侵蚀、沉 积地貌);使能量(太阳能、热能、重力能、势能)在地理环境中不断转化和交换。 12、洋流 ①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图示(c) 洋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的稳定流动。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见下表: 环流中心 流向 主要洋流 副热带环流 南、北纬25°~30°海域 北顺南逆 北赤道洋流、赤道逆流、南赤道洋流、西风漂流 副极地环流 北纬60附近海域 北逆南无 —— “南北半球洋流模式” 读图要求: 1、了解南、北半球海域中副热带环流的位置,理解其成因。 2、了解北半球副极地环流的大致位置,理解为何南半球海域不存在副极地环流。 3、关注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和西岸附近洋流的冷暖性质,分析其对陆地沿岸地区气候的不同影响。 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b) 1、对气候的影响:洋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的水热输送和全球的热量平衡;对沿岸地区气候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如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气候受寒流影响较大。 2、对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的影响:寒暖流交汇为鱼类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形成渔场,如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英国北海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场。 3、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可使污染范围扩大。 4、对海洋航海事业的影响:顺水航行可以节省油料、时间,逆水反之。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生物进化对地球环境的改造: (1)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使大量的自由氧释放到环境中,改变了大气的性质,促使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对地表环境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2)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因为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加速了自由氧在海洋和大气中的积累,也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大大减弱,扩大了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3)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由此揭开了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的序幕。 环境突变对地球生物的生存威胁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等)灭绝了,脊椎动物中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则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在中生代末期,除了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销声匿迹外,海洋中有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①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a) 人类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人类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并且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力,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地理要素的最显著特点。因此,人类又是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要素。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愈来愈大。 ②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b) 作为人地关系的主导因素,人类既可以通过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又能给自然环境带来各种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拓展提示]分析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等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我国沙尘暴天气多发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b) 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具体表现为:(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3)某一要素的变化,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②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a) 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这些地理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大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如海洋与陆地之间的关系。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土壤圈等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和生物循环联系在一起。 小尺度范围而言,某一要素的变更容易对其他要素产生连锁反应,导致整个环境的变化。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系统。系统内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可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决定我国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主导因素是水,西北地区的植被、地貌、土壤以及河流特征都与干旱的气候相一致。 在各地区内环境要素之间有一种协调或平衡关系。如果某个要素的变化超过了其限度,就会导致彼此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有时甚至带来环境灾害,因此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环境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 4、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①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a) 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人类活动,其中成土母质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②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性状的作用(b). 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生物: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如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或因坡度、坡向的变化,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如农业生产活动。 [拓展提示]人类对土壤形成的影响表现为:积极影响是培育一些肥沃、高产的土壤,如水稻土;消极影响主要是导致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浙江省山地、丘陵上自然存在的红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肥力不高。 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资源利用对环境整体性的影响(b)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资源开发利用改变了某一种自然资源或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种成分,这必然影响到周围的其他环境要素。如采伐森林,不仅改变植被状况,还会引起土壤和径流变化,破坏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对小气候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6、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b)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性,既有大尺度的,也存在小尺度的差异。例如: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区(100N-100S),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赤道附近东部地区)为热带草原区(100-200N),撒哈拉沙漠为热带荒漠区。 7、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①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b) (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逐渐减少,导致热量从低纬向高纬地区减少,形成大体沿纬线方向延伸(东西延伸),沿纬度变化方向更替(南北更替)的自然带分布规律。以低纬、高纬地区最为典型。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热量条件。 [拓展提示]探究以下案例中的主导因素:(1)我国海南岛到黑龙江漠河的自然带变化: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带;(2)赤道到两极地区自然带变化(非洲中部→亚洲北部):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 (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形成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南北延伸),沿经度变化方向更替(东西更替)的“经度地带分异”规律。以亚洲大陆中纬地区最为典型。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条件。 [拓展提示]欧洲西海岸沿400N向东的自然带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3)垂直分异规律: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干湿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形成了相应的由气候、植被、土壤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带,表现为随等高线延伸(水平延伸),从山麓到山顶更替(垂直更替)的现象。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拓展提示]珠峰南坡自然带谱较北坡复杂的成因:南坡朝向印度洋,夏季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且南坡为阳坡,热量条件较好。南坡的相对高度大,带谱较北坡复杂。 (4)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在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岩性、土质、地貌部位等不同的条件下,自然带发生一定变化的规律,它具有重复性、有序性的规律,是属于一种小尺度的地域分异。 [拓展提示]天山南坡山麓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有利于棉花种植)、南半球缺失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海陆分布)等。 ②产生地表不同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b)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主导因素——热量;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水分;垂直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水热条件的组合;地方性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水热、坡向、岩性、土质等情况。 8、主要陆地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P书85、P图册29、30)及其特征(a) 陆地自然带 基本类型 分 布 特 征 森林自然带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等 湿润、半湿润地区 (1)生产量较大;(2)赤道到两极热量差异 草原自然带 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1)降水量差异;(2)以草本植物为主 荒漠自然带 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 干旱地区 (1)降水量少;(2)植物少,消费者的种类和数量少,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寒带自然带 冰原、苔原带 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北部等 全年严寒,植被很少,被冰雪覆盖 读图要求:(1)知道世界著名城市的自然带类型,北京、纽约、华盛顿、伦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新加坡为热带雨林带,杭州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罗马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读图时结合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定位。 (3)注意区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大陆东)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大陆西)分布差异。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①聚落的概念、分类(a) 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分类: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②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C) 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比较多。 山地和丘陵:规模一般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的人口比较少。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c) 地 形 密 度 布局形态 走 向 工程造价 平原 大 网状 顺直 低 山地、丘陵 小 单一线状或带状 较弯曲,多呈“之”字形 高 [拓展提示]在进行交通线路的选线时,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有利的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青藏铁路的建设,要克服高寒、缺氧、冻土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3、全球气候变化 ①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a) 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近5000年来,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一次是公元前5000年到前1500年的温暖期,当时年均气温比现在高3—4度;另一次是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其中1550—1850年属于十分寒冷的阶段。 ②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与图示(c) 全球气温变化:自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全球陆地降水量变化: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降水量,平均每10年增加了0.5%—1%,热带地区平均每10年增加了0.2%—0.3%,亚热带地区则平均每10年减少了0.3%左右;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20世纪南北极以外地区的高山冰川普遍退缩;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不须死记,通过图得出结论即可) 读图要求(必修IP98图4-21):从“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可得出结论——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20世纪有两个时期增幅最大(1910-1945年、1976-2000年)。 读图要求(必修IP98图4-22):从“1900-2000年全球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图,可得出结论——北半球中高纬度、热带地区降水量在上升,亚热带地区降水量在下降。 读图要求(必修IP99图4-23):从“因气候变暖首先可能被淹没的地区”图,可得出结论——平均海平面在上升,太平洋、印度洋岛国及北美、西欧、西非海岸可能部分被淹没。 4、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b) 第一,使资源条件发生变化,改变了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 第二,加剧了自然灾害。 第三,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使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 第四,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林、牧、渔等部门的影响更显著。如农业,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的稳定性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五,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热浪、洪涝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拓展提示]把现代气候变暖和一些地势较低的岛国(如图瓦卢)举国迁移等联系起来。要用唯物辫证法的观点去评价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利弊影响。 5、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a) 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分类:按自然属性—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按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6、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①不同历史阶段,世界能源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变化(b) 前煤炭时期:人类以木柴、水力等作为基本能源。此时被称为能源的“木柴时代”。 煤炭时期: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摸开发和利用。至20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了以煤为主的“煤炭时代”。 后煤炭时期:随着内燃机的问世,汽车、飞机、船舶制造业的兴起,各工业部门和运输业相继采用石油产品作为燃料.致使石油消费量显著增加。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世界能源进人“石油时代”。 ②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图示(c)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的特点是:当前中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但煤和石油的生产比例下降,天然气、水电的生产和消费比例上升,尤其是石油的消费比例增加很快。 原因:能源生产的增长受到中国自然资源和开发能力的限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也逐步提高,发展电力和清洁能源成为当务之急。环境保护促使能源结构发生变化,即由煤炭消费转向石油、天然气消费。 读图要求必修IP104图4-29:(1)原煤生产和煤炭消费的变化及生产和消费大小的关系;(2)石油生产和石油消费的变化及生产和消费大小的关系;(3)天然气和水电的生产和消费的变化;(4)分析石油和煤炭比例大小和我国能源储藏和开发的关系。(注意消费结构下降,并不一定导致产量的下降。) [拓展提示]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与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大而石油储量相对较少的国情有关。我国的煤炭生产和消费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有所下降,但2000年以后又有所回升,石油、天然气、水电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呈现上升态势,其中煤炭和石油的生产消费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石油的生产和消费比重曲线大约在1993年相交,而后石油的生产比重小于消费比重,石油需要进口,在1993年以后我国成为石油进口国,现在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能源安全问题已日益成为我国经济能否良好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7、自然资源对人类适动的影响 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b) (1)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依赖程度很大,在一部分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形成和发展。 (2)工业社会阶段: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煤、铁、石油、天然气、铜、铝等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如大庆、克拉玛依、东营—石油工业;鞍山、本溪、攀枝花—钢铁工业;金昌、铜陵、个旧—有色金属。 (3)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后期,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人才科技、网络信息等)地位迅速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影响也日趋弱化。 8、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a) 概念: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分类: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 9、自然灾害的危害 自然灾害的主要危害(b) 危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10、中国的洪涝灾害 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b)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我国洪涝灾害具有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受灾人口多,成灾面积大,死亡人口多,经济损失惨重的特点。 原因: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国家之一。因夏季风各年强弱不一,导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在冬夏季风交汇处,形成锋面雨带,洪涝灾害与雨带的推移关系密切;夏季由于热带气旋或台风的影响,常带来狂风暴雨;长期以来毁林开荒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严重,造成排水不畅;围湖造田,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率和危害性。 [拓展提示]影响洪涝灾害的因素有:气候因素(降水量)、水系水文因素、地貌形态、植被覆盖率、人类活动等。其中气候因素是主要因素,降水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是关键。 洪涝灾害治理措施:工程措施—建设水利枢纽,建设分洪、蓄洪区,修筑河堤,疏浚河道,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等。非工程措施—建立监测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应急对策方案等。
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1、人口增长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a) 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的净增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之比,多用百分比或千分比表示。一般情况下也可以用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 ②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b)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有很多,如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受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但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因素中需要特别强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出生率的影响,可以为后面的人口增长模式做好铺垫,也为分析具体区域的人口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2、人口增长模式 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b) “高-高-低“模式: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可分为:(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表现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表现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高-低-高“模式:表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低-低-低“模式: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是一种现代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基本步入现代人口增长模式,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本知识点上主要掌握两点:1、当前世界各地人口的增长特点与影响因素2、能对关于人口增长的相关图表作出正确分析,相对来说要求考察的是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中国人口在很早以前就居世界各国之首。在1760年为2亿,1900年为4亿,1954年为6亿,1969年为8亿,1981年已达到10亿,人口增长呈快速增长态势。实行了计划生育国策后,人口增长放缓。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表明中国人口达到12。9亿。估计到21世纪中叶达15-16亿。中国人口状况对世界人口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读图要求(P2图1—1、P10图1—5):读出历史时期地球人口的增长情况,可分为公元开始以前、中世纪、现代三个阶段;通过近现代人口增长可看出人口的倍增速度的大小。 3、环境的限制性 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b) 自然资源是人口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口的快速增长,资源的需求量和消耗量也快速增加。虽然人类社会在发展,科技水平在进步,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非再生资源的数量不断减少甚至枯竭,可再生资源在一定时间、空间内数量也是有限的。因此环境条件的限制性决定了地球人口不能无限增长。 4、人口的合理容量 ①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b) 环境承载力: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这个人口规模指的是特定的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以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指在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范围内,并且人口、资源、、环境处于可持续发展下的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的根本区别在于“最适宜人口数量”和“最大人口数量”,显然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要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②人口容量的特点及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b) 人口容量的特点:一为临界性;二为相对性;三为警戒性。 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资源(首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注意其中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与人口合理容量呈反比,其余成正比。 5、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a) 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县级及以上),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一年及以上)地改变。 人口迁移类型:按地理范围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按迁移方向可分为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农村、城市到城市、农村到农村4种。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拓展提示]要注意人口迁移所包含的三大要素:空间移位、定居地改变、一定的时间性。 6、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b)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如爱尔兰历史上人口外迁、楼兰古城的消亡) (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开发、交通条件等(如我国涌向东部沿海地区的民工潮)。 (3)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难民潮、战俘遣返)等。 (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家庭、个人动机和需求等。 原因:不同地区的生存环境存在差异,这种地区间生存环境的差异是由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综合作用形成的,在某一特定的情景下,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又可能是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但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和普遍的人口迁移的因素是,经济因素。 ②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a) 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迁移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迁移到人口稀少国家。具体可有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三种。由农村到城市是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中西部省区;主要流入省区是东部沿海省区等。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地区和工矿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原因:以自发性迁移为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 7、外国文化与人口 ①地域文化的概念(a)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即在一定的地域内,人类在长时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②外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b) 文化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程度)和宗教(为扩大势力,世界上主要宗教不反对人口增殖,如天主教影响下的拉丁美洲和宗教众多的南亚地区)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8、中国文化与人口 ①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a) 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生育---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1、城市土地利用 ①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a) 按土地利用方式,城市用地可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等。 2、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①城市功能区的分类(a) 城市的三种基本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其他还可以有市政与公共服务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城市绿化区、特殊功能区等。各种功能分区相对集中,但是没有绝对界线。 ②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c)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天安门、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经济发展水平(当前最主要因素)、交通运输状况。一般而言,从市中心向郊区的功能区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3、中心地理论的含义及运用(c) 含义: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运用:根据中心地理论,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圆形商业区域的中心,在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核心的正六边形;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六边形数目少;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小,彼此相距近,六边形数目多;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4、城市化含义(b)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村人口,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 城市化的三大标志: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5、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b)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其中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又促进了城市化。 6、城市化的特点 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同特点及原因(b)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英国已达到90%。但现在城市化速度较慢,许多国家已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 逆城市化的原因:(1)市中心环境污染严重;(2)乡村地区基础设施改善。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比较低;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发展不合理,如拉美的“虚假城市化”,亚洲的“滞后城市化”。 差异的原因: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化起步早,因此城市化起步早,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发展中国家长期政治上不独立,经济发展不快,城市化水平不高,20世纪中期以来, 发展中国家获得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胜利,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 ②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b)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显著拉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数量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城市化水平和密度东部沿海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城市带逐步形成和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主要靠工业化带动,具体特点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相符。 7、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b) 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要素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评价 地形 对原来的地形进行改造,使之趋向平坦或起伏更大(如摩天大楼) 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等地质灾害 气候 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气温、降水等要素发生变化,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也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形成城市热岛效应,将城市大气污染带到郊区,也将郊区大气污染带到城区,扩大了污染物的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 水文 市政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区水系出现紊乱,也使降水、蒸发、径流出现再分配 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出现变化;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 生态 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交通工具、尤其是工业“三废”,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也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 城市生态系统成为一个脆弱的系统。城市是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和改变最大的地方 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要素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村 转 变 为 城市 土地利用方式 农业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 居民就业方式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景观特征 乡村景观 城市景观 人口 分散、农业人口 密集、非农业人口 经济开放程度 低 高 信息、交通 欠发达 发达 文化、观念 受教育程度低,整体文化素质较低 受教育程度高,整体文化素质较高 8、城市环境问题(可对比必修3 P69页工业化、城市化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c) 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1)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2)中心区人口密集;(3)交通拥挤;4、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5、失业人口增多;(6)社会秩序混乱。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扩大绿化面积。 9、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b) 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化表现为加速趋势,这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切关联的。现阶段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要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 (1)城市经济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3、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造和谐的人居环境;4、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5、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6、运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
很高兴为你解答,如有疑问请留言,谢谢! \(^o^)/ 祝学习进步(*^__^*)
最终答案:略
解题过程:
同学你好: 【答案】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①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a) 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图示( c )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它位于金星和火星轨道之间。 读图要求:识别地球在八大绕日行星中的位置、运动方向、相邻行星的名称。 2、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b)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充足的水分。 原因:(1)地球处于一个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2)距日远近适宜,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3)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形成适中的大气层,有以氮、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4)地球内部水汽的生成及外逸凝结导致了液态水的存在。 3、太阳辐射与地球 ①太阳辐射的含义及能量分配(a)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太阳辐射可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约50%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区。 ②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b)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的活动和变化,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能量的主要来源,如煤炭、石油、水能等。 4、太阳活动与地球 ①太阳活动的类型(a) 太阳活动的类型:黑子、耀斑、日冕、太阳风。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和日冕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②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b) 影响气候:一般来说,太阳活动极大年,地球上反常气候出现的概率明显增大;太阳活动极小年,地球上气候相对比较平稳。如黑子数目变化的周期为11年,黑子数目多少与地球气候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影响短波通讯:耀斑导致地球大气中电离层受破坏从而造成短波通讯受干扰甚至中断。 影响地球磁场:当太阳活动强烈时,太阳大气向外抛射大量的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干扰,产生“磁暴”现象。 极光现象:太阳风导致地球高纬地区大气出现电离,产生极光。 5、地球自转 ①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a) 自转基本要素 基本内容 特征 方向 自西向东绕地轴转 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 恒星日 即23小时56分4秒,真正的自转周期 速度 线速度 1670cosа千米/时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 150/小时 除南北极点为零外,都一样 ②昼夜更替现象(b) 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任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样就形成了昼夜现象。向着太阳的半球叫昼半球,而背着太阳的半球叫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有一个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地球自转运动导致了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拓展提示]晨昏圈与太阳光线相垂直,平分赤道,自东向西运动。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叫太阳高度。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0。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及经过该点的经线)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及经过该点的经线)为18时。 ③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转(a)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相关时间计算(c) 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叫地方时。地方时是东边地点时刻比西边地点时刻要早,表现为时间值要大。经度相差150,时间相差1小时。 国际上规定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0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区时,又叫标准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差一个小时。中国统一用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0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计算;第三步: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知西(时区)求东(时区)用加, 知东(时区)求西(时区)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小时,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⑤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b) 向东(一般指从东十二时区到西十二时区)经过日界线减去一天,向西(一般指从西十二时区到东十二时区)经过日界线加一天,时刻保持不变。1800经线与日界线不完全重合。 6.地球公转: ①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a)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1年(恒星年—约365日6时9分;太阳年(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速度: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 读图要求:(1)了解地球公转轨道的特点; (2)识记近日点、远日点位置,并注意与冬至日、夏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的差异; (3)把握公转方向; (4)正确理解公转速度变化的规律。 ②地球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及图示(c) 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转的平面叫黄道平面(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其中一个焦点上。)两个面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约为23.50,地轴垂直于赤道面,所以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50。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公转运动形式的综合体现,即地球总是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 读图要求:(1)地轴的空间位置不变,一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2)找出黄道面与赤道面; (3)识记黄赤交角、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大小。 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c) 地方时为12点时,太阳光线相对于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叫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纬度变化 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季节变化 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冬半年较小 具体变化 春分、秋分日 由赤道向两侧递减 夏至日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 冬至日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直射,赤道在春分、秋分日达最大值 ④昼夜长短的变化(c)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相反) 夏半年(3.31---9.23) 1.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2.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 冬半年(9.23---3.21) 1.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2.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春分日与秋分日 全球昼夜等长:各12小时 赤道 全年昼夜等分 [拓展提示]光照图的判断方法: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的依据为: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分、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50;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50。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0,时间相差1小时,每隔10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所求地=900-(所求地纬度和直射点纬度之差)。先求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点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点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和,再用900减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⑤四季变化规律和五带的分布特征(b) 四季的更替: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夏季为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四季更替的原因是:地球公转,直射点的移动造成的;黄赤交角的存在是产生四季的根本原因。 五带的划分: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到的地方); 南北温带(回归线至极圈之间,无极昼极夜无直射)、南北寒带(南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 8.地球的内部圈层 ①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的特点(a) 范围 基本特征 划分依据 地壳 地壳至莫霍面(17、6、33km) 坚硬、由岩石组成 地震波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地幔 莫霍面至古登堡面(2900km) 分上下地幔 地核 古登堡面至地心 分内、外核 ①岩石圈的范围(a) 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平均厚度为100-110千米。 7.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及特点(a) 外部圈层 概念 组成 其他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 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氧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圈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海洋水、陆地水(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岩石圈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地壳的物质组成 ①地壳的物质组成(a) 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由矿物组成,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②矿物与岩石的关系(b) 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矿物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基本存在形式。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固态矿物集合体。 ③三大类岩石的成因(b) 岩石可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形成。可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和喷出岩(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 沉积岩是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受到风化、沉积和固结作用而形成的;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和存在化石两大特征。主要有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变质岩是原有岩石存在条件产生变化导致其结构、矿物成分随之变化而形成的; 主要有片麻岩、石英岩、板岩、大理岩等。 2、地壳的物质循环 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b) 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变质岩),在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又成为新的岩浆回到地球内部。岩石的转化过程表明,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②地壳的物质循环及图示(c) 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就是地壳的物质循环(即地质循环)。推动这种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所释放的热量。 “三类岩石转化示意” 读图要求: 1、找到岩浆岩(分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在图示转化中的所处位置。 2、关注岩石转化中能量的来源:地球内部的放射热和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 3、注意各类岩石之间的内外力作用。 3、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a) 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造成地表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 地球各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力和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某一时期以某种力为主,如目前珠峰升高以内力作用为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外力流水侵蚀造成的。 4、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的分布(a)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岩石圈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处于相对运动状态;板块之间呈现两种基本关系:互相挤压碰撞(消亡边界)或彼此分离(生长边界)。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 ②运用板块运动原理解释世界主要地形的成因(c) 在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的地带形成山脉和高原(如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造成的,南美洲安第斯山是由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造成的,阿尔卑斯山是由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造成的)。 在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的地带形成海沟、山脉和岛弧(太平洋中的深海沟、美洲西岸的山脉、亚洲东部的岛弧)。(注:落基山脉是由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所形成。) 在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裂谷(东非大裂谷)。 ③地质构造的类型(a) 地质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主要类型有褶皱和断层。 褶皱由强烈的碰撞和水平挤压使沉积岩发生弯曲而形成;褶皱可分为背斜和向斜这两种形态。 断层是岩层受力发生断裂,两侧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位移而形成的。 ④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c) 背斜、向斜与断层图。 读图要求: 1、能够根据图中地层的弯曲方向判断属于何种构造。 构造名称 岩层形态(较可靠) 地表形态 新老关系(最可靠判断依据) 背斜 向上弯曲 早期为山岭 晚期可能成山谷 中间老两翼新 向斜 向下弯曲 早期为山谷 以后可能为山岭 中间新两翼老 2、理解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原因。 背斜成谷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内力)作用,常常发生断裂,易被外力侵蚀破坏,而形成山谷。 向斜成山原因:向斜槽部岩石受挤压,比较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5、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①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a)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②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c) 流水侵蚀:地面在内力抬升基础上,经流水的侵蚀切割形成我国横断山地的“山高水深”峡谷和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流水沉积:河流上游山前冲积扇,在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内力作用使基底缓慢下沉,泥沙沉积形成开阔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风力沉积:在干旱地区,风速变化使沙粒堆积成为沙丘,沙丘移动会带来流沙危害。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读图要求: 1、能够判断图中所示的地表形态属于何种类型。 2、根据地表形态判断其主要成因(外力作用)。 6、人类活动和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b)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多种多样,有的是合理、有利的,有的是不合理、有害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因时、因地进行分析。如缓坡发展梯田,合理;围湖造田不合理。 7、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①大气的垂直分层(a) 大气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三层。 高度 温度 特点 对流层 地面到 12千米 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人类活动和云、雨等天气现象大多发生在此层 平流层 12千米到50千米 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气流稳定 高层大气 50千米以上 随着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 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选择性吸收(选择性)、散射(选择性)和反射(无选择性)。 干洁空气基本上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 大气中的臭氧能够大量吸收紫外光;空气分子能散射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水汽、云和浮尘可阻挡、反射和吸收部分可见光;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水汽、云和浮尘可直接吸收部分红外光。 ③大气的温室效应(b) 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对流层大气,特别是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能够吸收大部分长波辐射,把地面辐射的大部分热量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归还给地面,直接补偿地面的热量损失。这样,对流层大气就可以延缓地面温度下降的趋势,使得地面因昼夜交替而导致的温度波动趋于和缓。这就是大气对地面所起到到的保温作用。 ④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b)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和下垫面因素。 纬度因素:由于不同纬度地区的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太阳辐射经过的路程、太阳光线照射的角度不同,导致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纬向两极高纬度递减,所产生的地面辐射也随之由低纬向两极高纬度递减。 下垫面因素:下垫面的性质不同,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的状况也就不同,导致地面辐射大小不同。 其他因素:气候因素(如某地的年日照时间长短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也就影响该地地面辐射的大小)。 8、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①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c)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热的地方空气垂直上升运动,冷的地方空气垂直下沉,导致热的地方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而冷的地方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造成空气的水平移动,形成了热力环流。(先垂直再水平运动) 读图要求: 1、比较A、B、C三地受热状况的差异。 2、分析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的分布差异。 3、把握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的分布特点 4、得出热力环流中空气流动的规律。 ②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a) 地面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③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特点(a)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④大气水平运动的形成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形成了大气的水平运动 ⑤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c) 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和极地高气压带(2个)。 近地面风带:信风带(2个)、西风带(2个)和极地东风(2个)。 形成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主要因素有: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 由于热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由于动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注:多雨的气压带是低压带,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多雨的风带为盛行西风带。) 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分布与太阳直射点密切相关。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有规律地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则相反。 “北半球三圈环流和风带示意” 读图要求: 1、了解地球上7个气压带所分布的大致纬度位置,理解各自的成因。 2、了解6个风带所处的位置,理解各风带风向产生偏向的原因。 3、了解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中南北移动的规律及其原因。 4、能分析具体的变式图。 9、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b) 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的宏观背景下,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 由于大陆增温和降温都比海洋快,因而在大陆上,夏季形成热低压,冬季形成冷高压。 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存在高压区域;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以亚洲高压最为强大,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也仅保留在大洋上。 季风是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有显著改变的现象。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东亚季风,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南亚季风,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注季风影响大气污染企业的布局位置。) 10、常见的天气系统 ①冷暖锋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状况(b) 锋面的特点:冷气团在锋面的下方,暖气团在锋面的上方。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都有显著的差别,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注意锋面与气团的概念区别,一个锋面包括了冷气团和暖气团) 锋面一般分为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和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降雪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晴。 暖锋所产生的降水多发生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多与锋面活动有联系(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都是冷锋活动形成的)。 ②低气压(气旋)系统与高气压(反气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及天气状况(b) 低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向外逐渐增高;气流水平运动方向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旋转(南半球呈顺时针旋转)。从大气垂直运动方向看是辐合上升的,易成云致雨。(画气旋图掌握台风东南西北方向的具体风向,及逆时针旋转特点。) 高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向外逐渐降低;气流水平运动方向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旋转(南半球呈逆时针旋转)。从大气垂直运动方向看是下沉辐散的,不易成云致雨。 ③地面天气形势图(c) “锋面气旋系统示意” 读图要求: 1、了解气旋常常和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理解其成因。 (气旋,即低压槽中由于气压比两边低,导致冷暖气团的汇合,形成锋面。) 2、了解锋面气旋系统经常出现在中纬地区;分析锋面气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冷锋为锋后降水,暖锋为锋前降水,降水都在冷气团一侧;北半球,锋线的北侧为冷气团,南半球,锋线的北侧为暖气团。) 3、了解表示冷锋和暖锋的图上符号;并能在锋面图上画出。 4、能分析具体示意图。 11、水循环 ①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a) 水循环是指水体的空间位置移动及其运动形态、物理状态的变化。太阳能和地球重力是推动水循环的动力。海陆间水循环是最重要的水循环的类型。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 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b) 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中通过吸收和释放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水循环的意义:使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地运动,塑造了多种地表形态(流水侵蚀、沉 积地貌);使能量(太阳能、热能、重力能、势能)在地理环境中不断转化和交换。 12、洋流 ①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图示(c) 洋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的稳定流动。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见下表: 环流中心 流向 主要洋流 副热带环流 南、北纬25°~30°海域 北顺南逆 北赤道洋流、赤道逆流、南赤道洋流、西风漂流 副极地环流 北纬60附近海域 北逆南无 —— “南北半球洋流模式” 读图要求: 1、了解南、北半球海域中副热带环流的位置,理解其成因。 2、了解北半球副极地环流的大致位置,理解为何南半球海域不存在副极地环流。 3、关注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和西岸附近洋流的冷暖性质,分析其对陆地沿岸地区气候的不同影响。 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b) 1、对气候的影响:洋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的水热输送和全球的热量平衡;对沿岸地区气候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如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气候受寒流影响较大。 2、对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的影响:寒暖流交汇为鱼类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形成渔场,如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英国北海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场。 3、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可使污染范围扩大。 4、对海洋航海事业的影响:顺水航行可以节省油料、时间,逆水反之。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生物进化对地球环境的改造: (1)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使大量的自由氧释放到环境中,改变了大气的性质,促使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对地表环境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2)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因为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加速了自由氧在海洋和大气中的积累,也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大大减弱,扩大了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3)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由此揭开了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的序幕。 环境突变对地球生物的生存威胁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等)灭绝了,脊椎动物中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则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在中生代末期,除了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销声匿迹外,海洋中有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①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a) 人类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人类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并且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力,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地理要素的最显著特点。因此,人类又是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要素。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愈来愈大。 ②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b) 作为人地关系的主导因素,人类既可以通过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又能给自然环境带来各种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拓展提示]分析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等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我国沙尘暴天气多发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b) 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具体表现为:(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3)某一要素的变化,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②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a) 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这些地理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大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如海洋与陆地之间的关系。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土壤圈等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和生物循环联系在一起。 小尺度范围而言,某一要素的变更容易对其他要素产生连锁反应,导致整个环境的变化。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系统。系统内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可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决定我国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主导因素是水,西北地区的植被、地貌、土壤以及河流特征都与干旱的气候相一致。 在各地区内环境要素之间有一种协调或平衡关系。如果某个要素的变化超过了其限度,就会导致彼此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有时甚至带来环境灾害,因此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环境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 4、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①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a) 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人类活动,其中成土母质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②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性状的作用(b). 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生物: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如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或因坡度、坡向的变化,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如农业生产活动。 [拓展提示]人类对土壤形成的影响表现为:积极影响是培育一些肥沃、高产的土壤,如水稻土;消极影响主要是导致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浙江省山地、丘陵上自然存在的红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肥力不高。 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资源利用对环境整体性的影响(b)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资源开发利用改变了某一种自然资源或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种成分,这必然影响到周围的其他环境要素。如采伐森林,不仅改变植被状况,还会引起土壤和径流变化,破坏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对小气候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6、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b)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性,既有大尺度的,也存在小尺度的差异。例如: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区(100N-100S),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赤道附近东部地区)为热带草原区(100-200N),撒哈拉沙漠为热带荒漠区。 7、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①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b) (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逐渐减少,导致热量从低纬向高纬地区减少,形成大体沿纬线方向延伸(东西延伸),沿纬度变化方向更替(南北更替)的自然带分布规律。以低纬、高纬地区最为典型。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热量条件。 [拓展提示]探究以下案例中的主导因素:(1)我国海南岛到黑龙江漠河的自然带变化: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带;(2)赤道到两极地区自然带变化(非洲中部→亚洲北部):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 (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形成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南北延伸),沿经度变化方向更替(东西更替)的“经度地带分异”规律。以亚洲大陆中纬地区最为典型。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条件。 [拓展提示]欧洲西海岸沿400N向东的自然带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3)垂直分异规律: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干湿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形成了相应的由气候、植被、土壤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带,表现为随等高线延伸(水平延伸),从山麓到山顶更替(垂直更替)的现象。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拓展提示]珠峰南坡自然带谱较北坡复杂的成因:南坡朝向印度洋,夏季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且南坡为阳坡,热量条件较好。南坡的相对高度大,带谱较北坡复杂。 (4)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在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岩性、土质、地貌部位等不同的条件下,自然带发生一定变化的规律,它具有重复性、有序性的规律,是属于一种小尺度的地域分异。 [拓展提示]天山南坡山麓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有利于棉花种植)、南半球缺失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海陆分布)等。 ②产生地表不同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b)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主导因素——热量;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水分;垂直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水热条件的组合;地方性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水热、坡向、岩性、土质等情况。 8、主要陆地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P书85、P图册29、30)及其特征(a) 陆地自然带 基本类型 分 布 特 征 森林自然带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等 湿润、半湿润地区 (1)生产量较大;(2)赤道到两极热量差异 草原自然带 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1)降水量差异;(2)以草本植物为主 荒漠自然带 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 干旱地区 (1)降水量少;(2)植物少,消费者的种类和数量少,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寒带自然带 冰原、苔原带 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北部等 全年严寒,植被很少,被冰雪覆盖 读图要求:(1)知道世界著名城市的自然带类型,北京、纽约、华盛顿、伦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新加坡为热带雨林带,杭州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罗马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读图时结合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定位。 (3)注意区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大陆东)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大陆西)分布差异。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①聚落的概念、分类(a) 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分类: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②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C) 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比较多。 山地和丘陵:规模一般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的人口比较少。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c) 地 形 密 度 布局形态 走 向 工程造价 平原 大 网状 顺直 低 山地、丘陵 小 单一线状或带状 较弯曲,多呈“之”字形 高 [拓展提示]在进行交通线路的选线时,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有利的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青藏铁路的建设,要克服高寒、缺氧、冻土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3、全球气候变化 ①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a) 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近5000年来,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一次是公元前5000年到前1500年的温暖期,当时年均气温比现在高3—4度;另一次是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其中1550—1850年属于十分寒冷的阶段。 ②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与图示(c) 全球气温变化:自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全球陆地降水量变化: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降水量,平均每10年增加了0.5%—1%,热带地区平均每10年增加了0.2%—0.3%,亚热带地区则平均每10年减少了0.3%左右;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20世纪南北极以外地区的高山冰川普遍退缩;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不须死记,通过图得出结论即可) 读图要求(必修IP98图4-21):从“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可得出结论——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20世纪有两个时期增幅最大(1910-1945年、1976-2000年)。 读图要求(必修IP98图4-22):从“1900-2000年全球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图,可得出结论——北半球中高纬度、热带地区降水量在上升,亚热带地区降水量在下降。 读图要求(必修IP99图4-23):从“因气候变暖首先可能被淹没的地区”图,可得出结论——平均海平面在上升,太平洋、印度洋岛国及北美、西欧、西非海岸可能部分被淹没。 4、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b) 第一,使资源条件发生变化,改变了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 第二,加剧了自然灾害。 第三,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使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 第四,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林、牧、渔等部门的影响更显著。如农业,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的稳定性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五,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热浪、洪涝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拓展提示]把现代气候变暖和一些地势较低的岛国(如图瓦卢)举国迁移等联系起来。要用唯物辫证法的观点去评价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利弊影响。 5、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a) 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分类:按自然属性—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按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6、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①不同历史阶段,世界能源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变化(b) 前煤炭时期:人类以木柴、水力等作为基本能源。此时被称为能源的“木柴时代”。 煤炭时期: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摸开发和利用。至20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了以煤为主的“煤炭时代”。 后煤炭时期:随着内燃机的问世,汽车、飞机、船舶制造业的兴起,各工业部门和运输业相继采用石油产品作为燃料.致使石油消费量显著增加。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世界能源进人“石油时代”。 ②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图示(c)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的特点是:当前中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但煤和石油的生产比例下降,天然气、水电的生产和消费比例上升,尤其是石油的消费比例增加很快。 原因:能源生产的增长受到中国自然资源和开发能力的限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也逐步提高,发展电力和清洁能源成为当务之急。环境保护促使能源结构发生变化,即由煤炭消费转向石油、天然气消费。 读图要求必修IP104图4-29:(1)原煤生产和煤炭消费的变化及生产和消费大小的关系;(2)石油生产和石油消费的变化及生产和消费大小的关系;(3)天然气和水电的生产和消费的变化;(4)分析石油和煤炭比例大小和我国能源储藏和开发的关系。(注意消费结构下降,并不一定导致产量的下降。) [拓展提示]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与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大而石油储量相对较少的国情有关。我国的煤炭生产和消费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有所下降,但2000年以后又有所回升,石油、天然气、水电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呈现上升态势,其中煤炭和石油的生产消费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石油的生产和消费比重曲线大约在1993年相交,而后石油的生产比重小于消费比重,石油需要进口,在1993年以后我国成为石油进口国,现在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能源安全问题已日益成为我国经济能否良好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7、自然资源对人类适动的影响 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b) (1)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依赖程度很大,在一部分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形成和发展。 (2)工业社会阶段: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煤、铁、石油、天然气、铜、铝等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如大庆、克拉玛依、东营—石油工业;鞍山、本溪、攀枝花—钢铁工业;金昌、铜陵、个旧—有色金属。 (3)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后期,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人才科技、网络信息等)地位迅速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影响也日趋弱化。 8、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a) 概念: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分类: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 9、自然灾害的危害 自然灾害的主要危害(b) 危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10、中国的洪涝灾害 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b)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我国洪涝灾害具有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受灾人口多,成灾面积大,死亡人口多,经济损失惨重的特点。 原因: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国家之一。因夏季风各年强弱不一,导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在冬夏季风交汇处,形成锋面雨带,洪涝灾害与雨带的推移关系密切;夏季由于热带气旋或台风的影响,常带来狂风暴雨;长期以来毁林开荒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严重,造成排水不畅;围湖造田,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率和危害性。 [拓展提示]影响洪涝灾害的因素有:气候因素(降水量)、水系水文因素、地貌形态、植被覆盖率、人类活动等。其中气候因素是主要因素,降水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是关键。 洪涝灾害治理措施:工程措施—建设水利枢纽,建设分洪、蓄洪区,修筑河堤,疏浚河道,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等。非工程措施—建立监测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应急对策方案等。
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1、人口增长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a) 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的净增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之比,多用百分比或千分比表示。一般情况下也可以用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 ②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b)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有很多,如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受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但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因素中需要特别强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出生率的影响,可以为后面的人口增长模式做好铺垫,也为分析具体区域的人口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2、人口增长模式 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b) “高-高-低“模式: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可分为:(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表现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表现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高-低-高“模式:表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低-低-低“模式: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是一种现代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基本步入现代人口增长模式,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本知识点上主要掌握两点:1、当前世界各地人口的增长特点与影响因素2、能对关于人口增长的相关图表作出正确分析,相对来说要求考察的是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中国人口在很早以前就居世界各国之首。在1760年为2亿,1900年为4亿,1954年为6亿,1969年为8亿,1981年已达到10亿,人口增长呈快速增长态势。实行了计划生育国策后,人口增长放缓。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表明中国人口达到12。9亿。估计到21世纪中叶达15-16亿。中国人口状况对世界人口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读图要求(P2图1—1、P10图1—5):读出历史时期地球人口的增长情况,可分为公元开始以前、中世纪、现代三个阶段;通过近现代人口增长可看出人口的倍增速度的大小。 3、环境的限制性 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b) 自然资源是人口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口的快速增长,资源的需求量和消耗量也快速增加。虽然人类社会在发展,科技水平在进步,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非再生资源的数量不断减少甚至枯竭,可再生资源在一定时间、空间内数量也是有限的。因此环境条件的限制性决定了地球人口不能无限增长。 4、人口的合理容量 ①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b) 环境承载力: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这个人口规模指的是特定的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以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指在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范围内,并且人口、资源、、环境处于可持续发展下的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的根本区别在于“最适宜人口数量”和“最大人口数量”,显然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要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②人口容量的特点及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b) 人口容量的特点:一为临界性;二为相对性;三为警戒性。 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资源(首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注意其中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与人口合理容量呈反比,其余成正比。 5、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a) 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县级及以上),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一年及以上)地改变。 人口迁移类型:按地理范围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按迁移方向可分为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农村、城市到城市、农村到农村4种。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拓展提示]要注意人口迁移所包含的三大要素:空间移位、定居地改变、一定的时间性。 6、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b)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如爱尔兰历史上人口外迁、楼兰古城的消亡) (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开发、交通条件等(如我国涌向东部沿海地区的民工潮)。 (3)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难民潮、战俘遣返)等。 (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家庭、个人动机和需求等。 原因:不同地区的生存环境存在差异,这种地区间生存环境的差异是由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综合作用形成的,在某一特定的情景下,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又可能是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但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和普遍的人口迁移的因素是,经济因素。 ②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a) 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迁移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迁移到人口稀少国家。具体可有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三种。由农村到城市是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中西部省区;主要流入省区是东部沿海省区等。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地区和工矿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原因:以自发性迁移为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 7、外国文化与人口 ①地域文化的概念(a)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即在一定的地域内,人类在长时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②外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b) 文化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程度)和宗教(为扩大势力,世界上主要宗教不反对人口增殖,如天主教影响下的拉丁美洲和宗教众多的南亚地区)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8、中国文化与人口 ①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a) 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生育---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1、城市土地利用 ①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a) 按土地利用方式,城市用地可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等。 2、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①城市功能区的分类(a) 城市的三种基本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其他还可以有市政与公共服务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城市绿化区、特殊功能区等。各种功能分区相对集中,但是没有绝对界线。 ②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c)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天安门、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经济发展水平(当前最主要因素)、交通运输状况。一般而言,从市中心向郊区的功能区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3、中心地理论的含义及运用(c) 含义: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运用:根据中心地理论,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圆形商业区域的中心,在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核心的正六边形;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六边形数目少;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小,彼此相距近,六边形数目多;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4、城市化含义(b)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村人口,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 城市化的三大标志: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5、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b)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其中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又促进了城市化。 6、城市化的特点 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同特点及原因(b)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英国已达到90%。但现在城市化速度较慢,许多国家已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 逆城市化的原因:(1)市中心环境污染严重;(2)乡村地区基础设施改善。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比较低;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发展不合理,如拉美的“虚假城市化”,亚洲的“滞后城市化”。 差异的原因: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化起步早,因此城市化起步早,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发展中国家长期政治上不独立,经济发展不快,城市化水平不高,20世纪中期以来, 发展中国家获得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胜利,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 ②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b)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显著拉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数量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城市化水平和密度东部沿海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城市带逐步形成和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主要靠工业化带动,具体特点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相符。 7、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b) 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要素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评价 地形 对原来的地形进行改造,使之趋向平坦或起伏更大(如摩天大楼) 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等地质灾害 气候 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气温、降水等要素发生变化,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也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形成城市热岛效应,将城市大气污染带到郊区,也将郊区大气污染带到城区,扩大了污染物的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 水文 市政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区水系出现紊乱,也使降水、蒸发、径流出现再分配 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出现变化;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 生态 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交通工具、尤其是工业“三废”,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也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 城市生态系统成为一个脆弱的系统。城市是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和改变最大的地方 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要素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村 转 变 为 城市 土地利用方式 农业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 居民就业方式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景观特征 乡村景观 城市景观 人口 分散、农业人口 密集、非农业人口 经济开放程度 低 高 信息、交通 欠发达 发达 文化、观念 受教育程度低,整体文化素质较低 受教育程度高,整体文化素质较高 8、城市环境问题(可对比必修3 P69页工业化、城市化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c) 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1)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2)中心区人口密集;(3)交通拥挤;4、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5、失业人口增多;(6)社会秩序混乱。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扩大绿化面积。 9、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b) 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化表现为加速趋势,这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切关联的。现阶段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要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 (1)城市经济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3、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造和谐的人居环境;4、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5、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6、运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
很高兴为你解答,如有疑问请留言,谢谢! \(^o^)/ 祝学习进步(*^__^*)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