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千年一叹》读后感4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1 07:58:52
老师您好,我需要一篇关于《千年一叹》的读后感,这篇读后感是写《千年一叹》这本书的前半部分的,后半部分的我自己已经写好了,请老师帮我一下,谢谢。 这里的前半部分就是:把书分成上下两部的话,就是书的上部,我介绍清楚了,拜托您了!
《千年一叹》读后感400字?
解题思路: 读后感就要先读在有感,先对原文内容介绍,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角度表达自己的见解。两篇范文供你写作时参考。
解题过程:
           《千年一叹》读后感
《千年一叹》是一本考察日记,记录了作者余秋秋雨先生在千年之交随某电视台“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途经的几个国家大都是古文明的发祥地,在这几个文明繁盛的同时,中华文明也同样发达起来,甚至到了其他的古文明都已衰落的今天,中华文明仍在延续,尽管已不见当年的风光,借用文中的一个比喻:“我们的祖先,自有独特的天下观念,对同时处于一个地球的其他文明不太在意。史记中也留下了大秦大侵、条支、安息等地名,但他们不知道,正是这些奇怪的地方,与中华文明进行着着生命力的竞赛,而这种竞赛的每一个周期都很长,需千年长度。”
作者所探访的几大文明发祥地无一例外地衰落了,使作者的部分注意力转移到这些地区的现实状况上。由于不甚了解,我对曾经辉煌的古文明除了敬畏之外再无其他,然而因为身处中国。对几个文明的衰落除了惋惜还有反思。书中所描绘的种种壮丽的古文明遗迹,虽然语言和照片也的确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但无法获得全面的感知。反而对各国的现实状况有比遗迹更多的感想。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最后,当我发现已经在这个地区(从巴基斯坦奎宁到伊斯兰堡的途中)整整行驶了一千五百多公里,就不能不做出判断:不管我们尚未抵达的这个国家的首都如何漂亮,辽阔的印度河平原的极大部分,无可掩饰地呈现出一各最惊人的整体性贫困。对于贫困我并不孤陋寡闻,中国西北和西南最贫困的地区我也曾一再深入。但那种贫困,至少有辛勤的身影,奋斗的意图,管理的痕迹,救助的信号,但这一切在这里很难发现。因此,惊人的不是贫困本身。” 那么,惊人的是什么呢?是无序而不知整顿,是极度贫困而已经麻木,是曾经辉煌的文明茫然无存。要知道,这些贫困地区所在的印度河流域曾经是多么富饶,有过多么灿烂的文化啊!如果说文化的消亡恐怕还在继续。同样在印度文明浸润下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围绕克什米尔的归宿问题,吵吵打打很多年了,然而他们不知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也不懂得吸取斯巴达人与雅典人的争战造成的两败俱伤的教训。于是在一九九八年五月,先是印度后是巴基斯坦分别进行了五次和六次核试验。从连续试验的次数来看,差不多是疯了尤其是印度,不仅是始作俑者,而且公开宣布在必要进将“毫不犹豫地动用核武器。”这无疑是人类听到过的最恐怖声音的民族,曾经用同样的嗓门诵唱过天下最慈悲、最悦耳的经文。
这真是悲哀,莫大的悲哀。好在中国秉承了中华文明一贯的理性和勤奋,继续着它的精耕细作和安分守已。读完这本书,我为自己曾有过的还负责任的言行感到深深的自责。我们一直都接受着中华文明无私、无声的滋养,却往往责任它的世故和中庸,从未意识到它一路起来的艰辛和延续至今的不易。余秋雨先生在旅程接近尾声的时候写着:“中华文明的弱点和弊病,当然还应该继续研究,批判和揭示,但此时此刻正是千年之交,千年文明只有它还在延续,说几句好话还不应该吗?“
有人说历史是沉重的包袱,或许有他的道理。但是,我们是不能选择历史的,源远流长的文明在赠予我们遗产的同时也赋予了沉重。这种沉重与那些文化遗产一样,是一大笔伟大的财富。中华文明延续的途中,当人们重新拾起沉重,哪怕以千年为周期,也应该进行反思,以使中华文明长盛不衰。
“千年一叹“为谁?是为曾经兴盛的古文化之地重现荒蛮而哀叹,还是为不曾间断发展的中华文明而惊叹?
            
            《千年一叹》读后感
  假期逛书店,一眼就看到了那本我渴慕已久的《千年一叹》,拿起书,找个地方便坐下来读,因为这是我的偶像的书。在这个人人都追星、粉丝泛滥的年代,我也算个小小的粉丝吧,我崇拜余秋雨老师,他有丰富渊博的知识,独特睿智的思想,当代文人特有的胸怀和气节。
《千年一叹》是一本散文集,记录了二十世纪末作者考察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基斯坦、印度等一些曾经有文明古国遗迹的土地,所记录的日记,读着一篇篇文笔独到的日记,仿佛我也随时光倒流,跟随秋雨老师做了一次对文明故地的探访。走出国门,领略异域文化的魅力,在我的意识里,哪里本该是水草丰美,生态宜人,发达富裕,但是,我看到的却是,几千年前就滋润和养育了一代代人的土地如今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令我不禁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
恒河在古代历史上为人类作出的贡献应该是举足轻重的。早在千年前,恒河流域就已经是文明的区域了,可如今呢?竟然让秋雨老师拒绝说它美丽。污浊不堪的水面上漂浮着死臭动物的尸体,早晨沿河洗漱的人们,岸边拥挤的“乞丐寓”(如果死在恒河岸边,政府会免费安葬,所以那些老弱病残都涌在了恒河岸边),到处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这一切令我们匪夷所思,要知道这里曾经可是一颗耀眼的明珠,人类文明不是在进步么?为什么发展至今,这里会变成这样一种景象?这不是小小的我能左右的,只是作为同样文明古国的后代,认为实在不该是这样的。
文明要想留存难乎其难,要想毁灭却轻而易举,所以有太多的荒凉代替了曾经的灿烂辉煌,在这世纪交替的路口,只留下了轻轻一声叹息。
我想起了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丝绸之路,那曾经清脆的驼铃声,那络绎不绝的商队,那繁华昌盛的敦煌,如今已不见其踪影,那曾经的世界七大奇迹,如今又有几个保存完好如初?人类啊,善待我们的曾经的文明!
同学:你好!如有不同意见,可在下面的继续讨论中留言,我们可以再次交流。祝:假期愉快,学习进步!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