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朗诵爱国为主题的诗歌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0 13:58:51
求朗诵爱国为主题的诗歌
我要参加朗诵比赛,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我想找一篇以爱国为主题的诗歌朗诵,需要朗诵音频、视频
我要参加朗诵比赛,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我想找一篇以爱国为主题的诗歌朗诵,需要朗诵音频、视频
1 爱国诗歌鉴赏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恨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这是诗人1942年在日寇阴暗潮湿的土牢里写下的一首情真意切的诗篇,抒发了诗人对灾难祖国由衷的关切和真挚的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的向往.诗的前半部分写“我”用“残损的手掌”深情地抚摸在敌人的铁蹄蹂躏下的祖国广大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接着,诗人无形的手掌触到家乡一片湛蓝的湖水,现时“微凉”的湖水与昔日“堤上繁华如锦障”的美丽春光形成强烈反差,表现出诗人对敌人践踏故土的无比忧愤.为了使诗歌表达的主题不流于肤浅狭隘,诗人想象的世界由近拉远,由北到南,从长百山的雪峰、黄河的泥沙到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南海的海水.诗人选择每一地域中最典型的风景加以点染,它们既是人民的苦难与不幸的象征,又是侵略者罪恶的见证.“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两句既是对上半段的总结,又与开头三、四行遥相呼应.
诗的后半部分仍在想象的世界中展开,描绘的是与前面灾难景象形成极大反差的心中渴慕的图景:那虽是“辽远的一角”,但山河完整无损,没有阴暗和血污.而是充满了温暖、光明和生机,“那里是太阳,是春”.与前半部分的哀怨、忧伤的基调相比,这一部分跳动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快乐与激动;与前半部分意象快速流动的抒情相比,后半部分则显得安静而舒缓,使这首诗在感情的哀怨与欢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抒情风格显得变幻多姿.在那个以狂暴的吼叫代替艺术的凝想的年代里,这首诗像一朵美丽而永不凋落的奇葩:意象高度凝炼而不晦涩,感受细腻而不暗淡,深刻的现实内容与现代抒情方式完美地交融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郭沫若《炉中煤》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诗人用拟物法把自己比作熊熊燃烧的“炉中煤”,又用拟人法把祖国比作“我心爱的”“年青的女郎”.全诗就建筑在这一组核心意象之上.“炉中煤”的意象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第一,“炉中煤”的熊熊燃烧象征诗人愿为祖国献身的激情;第二,“炉中煤”黑色外表下“火一样的心肠”象征劳苦大众“卑贱.”的地位和伟大的人格,“炉中煤”既指“小我”,也指“大我”——诗人所代言的劳动人民;第三,“炉中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活埋在地底多年”以后终于“重见天光”,象征诗人不愿庸碌一生而渴望有所作为的愿望,也象征劳苦大众中潜藏的改造世界的巨大能量将要释放出来.“女郎”这一意象暗示诗人对祖国的爱有如情爱一般热烈,“年青”一词则暗示了祖国在五四革命时代里充满蓬勃向上的生机.郭沫若在《创造十年》里说过:“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本诗中比拟的意义和作用.
“炉中煤”这一意象,熔物的特性、“我”的气质和时代精神于一炉;写“煤”之燃烧,即抒“我”之激情,亦抒人民之情、时代之情.艺术形式与所抒情思十分和谐.从章法看,首节总述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第二节侧重抒爱国之情,第三节侧重述报国之志,末节与首节取复叠形式,前后呼应,将全诗推向高潮.从格式、韵律看,每节5行,每行音节大体均齐;一、三、五行押韵,一韵到底;而各节均以“啊,我年青的女郎”一声亲切温柔而又深情的呼唤起唱,造成回环往复的旋律美.诗情随诗律跌宕起伏,韵味深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气歌-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这首诗为作者临死绝笔,然字里行间洋溢着的爱国热情,绝非一般人所能达到.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有这么一个故事,讲到一个人的学文(学问和文采)越高,睡时散发的光芒就越高(学如郑孔,文如屈宋班马者,(睡中光芒)上烛霄汉,与星月争辉;次者数丈,次者数尺,以渐而差).读这首诗的时候,就能感觉到那种正气“沛乎塞苍冥”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乐可以是::(1)琵琶语 http://220.189.251.235/pipayu.mp3 细腻的琵琶之声,宛如闺苑女子的愁思与哀怨,声声的凄楚,夹杂着无奈和叹息,久伫朱窗,独自等待,孤独守望,怎奈遥遥无期.《百家讲坛》李清照所用配乐,就是这首林海大师的琵琶语,人难言,何处消愁,知心唯有琴,一曲诉衷情,想来,易安失去丈夫后的生活与唐婉也有[颇有几分相似,在雨送黄昏花易落的时代背景下,有爱又何如,即使咫尺之间的距离,两人也只能默默相视,缄口难言.或许,陆游和唐婉亦如这琵琶语中的愁绪与无奈,仿佛着凄美的前奏,而永不能相交.
(2)a water lily http://xinxin.xs2046.com/music/qingshang.mp3 晴朗之夜,一伦孤月悬挂晴空,这清冷的月光,亦如我孤寂而脆弱的心,在这充满相思之意的乐声中,怎不催人思念欲断肠,然而,今夜萧然的夜色,连这乐声也增添了更多的苍茫悲凉,让这段情暗淡无光.二胡,哀怨缠绵,亦如唐婉这一女子,细腻的情思中,无不透露出凄惘,哀伤.可是,这些又有谁人能知呢?将这段思意寄托于素月,也许,那边的人也会感受到这月中的私语.洞箫,惆怅而悠远,亦如陆游,有苦难言.洞箫与二胡,深情的对话,一问一答,凄凉而动人心肠,两人的命运,总是这样,无奈于上天的捉弄.、
(3)杨柳 http://aqiang.yesi.net/music/yangliu.mp3 微风轻盈吹动着窗外的杨柳丝,在月的笼罩下,散落着斑驳的倩影.声声哀凄的乌啼,更刺痛我久伤不愈的内心.石壁上你曾今写下的诗词,诵读着,在如水的月光中,泪水早已模糊了视线.钢琴声,挣扎着,亦如陆游和唐婉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强烈对抗;大提琴,痛斥着,亦如他俩对封建制度深刻的批判.可是,当钢琴与大提琴都已声嘶力竭的是时候,他们也无力于抗争了,封建制度的摧残,亦如这伤感的乐音,通彻了心扉.此时,月已阑珊,两人也已心力衰竭,在悲伤中,最后的终结.
————————————————————————————————
http://v.ku6.com/show/4AIYzmI6NUS5yz4M.html《望大陆》视屏挺清晰的!(推荐)
望大陆
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评论:
于右任的著名爱国诗作《望大陆》(又名《国殇》)发表于1964年11月10日先生在台北谢世后.晚年在台湾的于右任先生非常渴望叶落归根,但终未能如愿.1962年1月12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高者,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之后不久,1962年1月24日于右任先生就写下了感情真挚沉郁的诗作《望大陆》.
这是他眷恋大陆家乡所写的哀歌,其中怀乡思国之情溢于言表,是一首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1949年,于右任被裹挟到台湾,而结发妻子和儿子却留在大陆,从此天各一方.所以,他的《望大陆》并非泛泛的家国之情,而是深藏了刻骨铭心的身世之痛.祖国统一,是诗人一生所志追求的.
阅读此诗,给人一种悲怆深沉、爱国情挚的感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于先生久居台湾,不能回归桑梓,但是海峡波涛却隔不断、阻不了他望大陆、念故乡、思亲人的深情.
诗的前两节采用重章复踏的手法,反复咏唱,抒发对大陆、对故乡深切向往、眷恋的情怀,是诗人真情实感的强烈表露,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正是这真挚强烈的情感和刻骨铭心的思念,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引起读者感情与思想上的共鸣.诗的最后一节开头两句借用了北朝民歌《敕乐歌》里的两句话,采用叠字,状物形象而生动!最后两句“山之上,有国殇!”语意双关而寓意丰富.《国殇》出自屈原楚辞《九歌》.《九歌》是屈原流放途中模仿楚国南方的祭歌而创作的一组诗篇,《国殇》是其中一首,是追悼将士的挽歌,所谓“殇”,《小尔雅》说:“无主之鬼之为殇.”诗人巧借“国殇”,抒写自己死后不能葬在大陆,不能魂归故里的遗憾.古人云:“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兽犹如此,人何以堪?人为的阻挠,使亲人分聚、骨肉离散,死后尚不能魂归故里,不得安宁,读来怎能不令人怆然而泪下?诗人借助这两句诗,表达出许许多多和诗人有着相同经历的人们的心:他们魂牵梦萦、心中无法忘却的正是祖国的统一!先生生前见不到祖国的统一,死后还要葬于高岗,向大陆遥望,真是死不瞑目啊!
如今,香港和澳门已回归,我们正企盼阻隔半个世纪的台湾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相信,一个统一富强,繁荣昌盛的中国不久将屹立于世界东方!到此,于右任先生将会含笑九泉!于右任临终之谜
1964年8月中旬,于右任因病住院.9月的一天,于右任的老部下杨亮功到台北荣民总医院去探望他.于右任很高兴,但由于病重及喉咙发炎,想讲的话又无法讲出来.杨亮功于是拉着他的手问道:“院长有什么事情吩咐我?”于右任略思片刻,伸出一个指头.杨亮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过了一会,于右任又向杨亮功伸出三个指头,杨亮功猜测了几个答案都被于右任摇头否定了.杨亮功只好说:“院长,等你身体好一些后,再来问你刚才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行不行?”于右任点了点头.此后,于右任的病一天比一天重,并陷于昏迷.1964年11月10日晚上8:08,于右任与世长辞,终年86岁.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人们便把他的《望大陆》一诗,当作他的遗嘱.遗体被埋葬在台北最高的观音山上,并在海拔3997米的玉山顶峰(我国东南诸省最高峰)竖立起一座面向大陆的半身铜像.玉山山势险峻,4米高的铜像和建材全是由台湾登山协会的会员们一点一点背负上去的.于右任终于了却了登高远眺故土的心愿.
一个指头、三个指头是什么意思,一直是一个谜.后来,资深报人陆铿觉得应该这样去理解于右任的“一个指头、三个指头”:将来中国统一了,将他的灵柩运回大陆,归葬于陕西三原县故里.
“三间老屋一古槐,落落乾坤大布衣.”这是人们对先生的评价.位于三原的故居和那株三百多年的老槐树也在深深的感念先生.
于右任青年时追随孙中山先生,为推翻满清封建统治立下卓越功勋;他积极倡导国共两党合作,兴办教育、兴修水利,是真诚的爱国者;他是南社早期的诗人,一生写下诗词近900首.他的诗、词、曲均有很高的造诣,曾写下不少寄托国家民族兴衰之情的诗篇,著有《右任文存》、《右任诗书》等,他还是著名书法家,创立了“于体”书法艺术.林语堂曾说过:“当代书法家中,当推监察院长于右任的书品为最好模范,于院长获有今日的地位,也半赖于其书法的成名.”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恨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这是诗人1942年在日寇阴暗潮湿的土牢里写下的一首情真意切的诗篇,抒发了诗人对灾难祖国由衷的关切和真挚的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的向往.诗的前半部分写“我”用“残损的手掌”深情地抚摸在敌人的铁蹄蹂躏下的祖国广大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接着,诗人无形的手掌触到家乡一片湛蓝的湖水,现时“微凉”的湖水与昔日“堤上繁华如锦障”的美丽春光形成强烈反差,表现出诗人对敌人践踏故土的无比忧愤.为了使诗歌表达的主题不流于肤浅狭隘,诗人想象的世界由近拉远,由北到南,从长百山的雪峰、黄河的泥沙到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南海的海水.诗人选择每一地域中最典型的风景加以点染,它们既是人民的苦难与不幸的象征,又是侵略者罪恶的见证.“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两句既是对上半段的总结,又与开头三、四行遥相呼应.
诗的后半部分仍在想象的世界中展开,描绘的是与前面灾难景象形成极大反差的心中渴慕的图景:那虽是“辽远的一角”,但山河完整无损,没有阴暗和血污.而是充满了温暖、光明和生机,“那里是太阳,是春”.与前半部分的哀怨、忧伤的基调相比,这一部分跳动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快乐与激动;与前半部分意象快速流动的抒情相比,后半部分则显得安静而舒缓,使这首诗在感情的哀怨与欢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抒情风格显得变幻多姿.在那个以狂暴的吼叫代替艺术的凝想的年代里,这首诗像一朵美丽而永不凋落的奇葩:意象高度凝炼而不晦涩,感受细腻而不暗淡,深刻的现实内容与现代抒情方式完美地交融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郭沫若《炉中煤》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诗人用拟物法把自己比作熊熊燃烧的“炉中煤”,又用拟人法把祖国比作“我心爱的”“年青的女郎”.全诗就建筑在这一组核心意象之上.“炉中煤”的意象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第一,“炉中煤”的熊熊燃烧象征诗人愿为祖国献身的激情;第二,“炉中煤”黑色外表下“火一样的心肠”象征劳苦大众“卑贱.”的地位和伟大的人格,“炉中煤”既指“小我”,也指“大我”——诗人所代言的劳动人民;第三,“炉中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活埋在地底多年”以后终于“重见天光”,象征诗人不愿庸碌一生而渴望有所作为的愿望,也象征劳苦大众中潜藏的改造世界的巨大能量将要释放出来.“女郎”这一意象暗示诗人对祖国的爱有如情爱一般热烈,“年青”一词则暗示了祖国在五四革命时代里充满蓬勃向上的生机.郭沫若在《创造十年》里说过:“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本诗中比拟的意义和作用.
“炉中煤”这一意象,熔物的特性、“我”的气质和时代精神于一炉;写“煤”之燃烧,即抒“我”之激情,亦抒人民之情、时代之情.艺术形式与所抒情思十分和谐.从章法看,首节总述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第二节侧重抒爱国之情,第三节侧重述报国之志,末节与首节取复叠形式,前后呼应,将全诗推向高潮.从格式、韵律看,每节5行,每行音节大体均齐;一、三、五行押韵,一韵到底;而各节均以“啊,我年青的女郎”一声亲切温柔而又深情的呼唤起唱,造成回环往复的旋律美.诗情随诗律跌宕起伏,韵味深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气歌-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这首诗为作者临死绝笔,然字里行间洋溢着的爱国热情,绝非一般人所能达到.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有这么一个故事,讲到一个人的学文(学问和文采)越高,睡时散发的光芒就越高(学如郑孔,文如屈宋班马者,(睡中光芒)上烛霄汉,与星月争辉;次者数丈,次者数尺,以渐而差).读这首诗的时候,就能感觉到那种正气“沛乎塞苍冥”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乐可以是::(1)琵琶语 http://220.189.251.235/pipayu.mp3 细腻的琵琶之声,宛如闺苑女子的愁思与哀怨,声声的凄楚,夹杂着无奈和叹息,久伫朱窗,独自等待,孤独守望,怎奈遥遥无期.《百家讲坛》李清照所用配乐,就是这首林海大师的琵琶语,人难言,何处消愁,知心唯有琴,一曲诉衷情,想来,易安失去丈夫后的生活与唐婉也有[颇有几分相似,在雨送黄昏花易落的时代背景下,有爱又何如,即使咫尺之间的距离,两人也只能默默相视,缄口难言.或许,陆游和唐婉亦如这琵琶语中的愁绪与无奈,仿佛着凄美的前奏,而永不能相交.
(2)a water lily http://xinxin.xs2046.com/music/qingshang.mp3 晴朗之夜,一伦孤月悬挂晴空,这清冷的月光,亦如我孤寂而脆弱的心,在这充满相思之意的乐声中,怎不催人思念欲断肠,然而,今夜萧然的夜色,连这乐声也增添了更多的苍茫悲凉,让这段情暗淡无光.二胡,哀怨缠绵,亦如唐婉这一女子,细腻的情思中,无不透露出凄惘,哀伤.可是,这些又有谁人能知呢?将这段思意寄托于素月,也许,那边的人也会感受到这月中的私语.洞箫,惆怅而悠远,亦如陆游,有苦难言.洞箫与二胡,深情的对话,一问一答,凄凉而动人心肠,两人的命运,总是这样,无奈于上天的捉弄.、
(3)杨柳 http://aqiang.yesi.net/music/yangliu.mp3 微风轻盈吹动着窗外的杨柳丝,在月的笼罩下,散落着斑驳的倩影.声声哀凄的乌啼,更刺痛我久伤不愈的内心.石壁上你曾今写下的诗词,诵读着,在如水的月光中,泪水早已模糊了视线.钢琴声,挣扎着,亦如陆游和唐婉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强烈对抗;大提琴,痛斥着,亦如他俩对封建制度深刻的批判.可是,当钢琴与大提琴都已声嘶力竭的是时候,他们也无力于抗争了,封建制度的摧残,亦如这伤感的乐音,通彻了心扉.此时,月已阑珊,两人也已心力衰竭,在悲伤中,最后的终结.
————————————————————————————————
http://v.ku6.com/show/4AIYzmI6NUS5yz4M.html《望大陆》视屏挺清晰的!(推荐)
望大陆
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评论:
于右任的著名爱国诗作《望大陆》(又名《国殇》)发表于1964年11月10日先生在台北谢世后.晚年在台湾的于右任先生非常渴望叶落归根,但终未能如愿.1962年1月12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高者,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之后不久,1962年1月24日于右任先生就写下了感情真挚沉郁的诗作《望大陆》.
这是他眷恋大陆家乡所写的哀歌,其中怀乡思国之情溢于言表,是一首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1949年,于右任被裹挟到台湾,而结发妻子和儿子却留在大陆,从此天各一方.所以,他的《望大陆》并非泛泛的家国之情,而是深藏了刻骨铭心的身世之痛.祖国统一,是诗人一生所志追求的.
阅读此诗,给人一种悲怆深沉、爱国情挚的感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于先生久居台湾,不能回归桑梓,但是海峡波涛却隔不断、阻不了他望大陆、念故乡、思亲人的深情.
诗的前两节采用重章复踏的手法,反复咏唱,抒发对大陆、对故乡深切向往、眷恋的情怀,是诗人真情实感的强烈表露,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正是这真挚强烈的情感和刻骨铭心的思念,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引起读者感情与思想上的共鸣.诗的最后一节开头两句借用了北朝民歌《敕乐歌》里的两句话,采用叠字,状物形象而生动!最后两句“山之上,有国殇!”语意双关而寓意丰富.《国殇》出自屈原楚辞《九歌》.《九歌》是屈原流放途中模仿楚国南方的祭歌而创作的一组诗篇,《国殇》是其中一首,是追悼将士的挽歌,所谓“殇”,《小尔雅》说:“无主之鬼之为殇.”诗人巧借“国殇”,抒写自己死后不能葬在大陆,不能魂归故里的遗憾.古人云:“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兽犹如此,人何以堪?人为的阻挠,使亲人分聚、骨肉离散,死后尚不能魂归故里,不得安宁,读来怎能不令人怆然而泪下?诗人借助这两句诗,表达出许许多多和诗人有着相同经历的人们的心:他们魂牵梦萦、心中无法忘却的正是祖国的统一!先生生前见不到祖国的统一,死后还要葬于高岗,向大陆遥望,真是死不瞑目啊!
如今,香港和澳门已回归,我们正企盼阻隔半个世纪的台湾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相信,一个统一富强,繁荣昌盛的中国不久将屹立于世界东方!到此,于右任先生将会含笑九泉!于右任临终之谜
1964年8月中旬,于右任因病住院.9月的一天,于右任的老部下杨亮功到台北荣民总医院去探望他.于右任很高兴,但由于病重及喉咙发炎,想讲的话又无法讲出来.杨亮功于是拉着他的手问道:“院长有什么事情吩咐我?”于右任略思片刻,伸出一个指头.杨亮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过了一会,于右任又向杨亮功伸出三个指头,杨亮功猜测了几个答案都被于右任摇头否定了.杨亮功只好说:“院长,等你身体好一些后,再来问你刚才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行不行?”于右任点了点头.此后,于右任的病一天比一天重,并陷于昏迷.1964年11月10日晚上8:08,于右任与世长辞,终年86岁.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人们便把他的《望大陆》一诗,当作他的遗嘱.遗体被埋葬在台北最高的观音山上,并在海拔3997米的玉山顶峰(我国东南诸省最高峰)竖立起一座面向大陆的半身铜像.玉山山势险峻,4米高的铜像和建材全是由台湾登山协会的会员们一点一点背负上去的.于右任终于了却了登高远眺故土的心愿.
一个指头、三个指头是什么意思,一直是一个谜.后来,资深报人陆铿觉得应该这样去理解于右任的“一个指头、三个指头”:将来中国统一了,将他的灵柩运回大陆,归葬于陕西三原县故里.
“三间老屋一古槐,落落乾坤大布衣.”这是人们对先生的评价.位于三原的故居和那株三百多年的老槐树也在深深的感念先生.
于右任青年时追随孙中山先生,为推翻满清封建统治立下卓越功勋;他积极倡导国共两党合作,兴办教育、兴修水利,是真诚的爱国者;他是南社早期的诗人,一生写下诗词近900首.他的诗、词、曲均有很高的造诣,曾写下不少寄托国家民族兴衰之情的诗篇,著有《右任文存》、《右任诗书》等,他还是著名书法家,创立了“于体”书法艺术.林语堂曾说过:“当代书法家中,当推监察院长于右任的书品为最好模范,于院长获有今日的地位,也半赖于其书法的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