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练习题集及答案并带有详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2 13:04:12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集及答案并带有详解
要准确
要准确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
1. 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
2. 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珍贵的食品.
3.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指的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4.患:祸患,灾难.
5. 辟:同“避”,躲避.
6. 如使:如果,假使,下文“使”同义.
7. 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在这里指代办法.
8.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9.由是则生而又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的人不用.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10. 非独:不单,不仅.
11. 勿丧:不丢掉.
12. 豆:古代一种木制盛食物的器具.
13. 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
14. 蹴cù:用脚踢.
15.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16.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种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高位的俸禄.钟,古代的量器,六斛四升为一钟.则,连词,这里表示假设,翻译成如果.辩,同“辨”,辨别.
17. 何加:(有)什么益处.
18.奉:侍奉.
19.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
21. 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同“向”,从前.
22. 已:放弃,停止.
23. 本心:天性,天良.
24.是故:所以
25.能:保持
26舍生而取义者也:而,表并列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舍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舍弃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所追求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什么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坚持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如果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走投无路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为了大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一箪食一豆羹),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万钟俸禄);先前(有人为了大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一箪食一豆羹),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万钟俸禄);先前(有人为了大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一箪食一豆羹),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万钟俸禄).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做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天良.
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近“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因此,放到《告子下》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有损于人格的事来.
文章第一段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是故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第一层中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引出论点,虽然很巧妙,但比喻毕竟不是严密的论证,第二层就直接对论点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与阐释了.
作者先从正面来讲: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因此即使是死亡之患,我有时也不避开它.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所说的“甚于死者”就是“不义”.于是,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
接着,作者又从反面来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因为暗含了这样的意思,因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两句话,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又举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一箪食,一豆羹”虽然比“万钟”少得多,可是“弗得则死”,看来更为重要.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按财富的数量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通过这种对比,既让人认识到将“礼义”抛到脑后,贪求富贵的行为是多么地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二、问题研究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前面已讲过,放到《告子上》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亏心事来.其实,仅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一番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它的主旨是讲每个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简要分析如下:在第1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行文至“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对这个观点的论述就结束了.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人人都有“是心”(即本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它.第2段就是对这个命题的论说和阐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需要注意的是,作者举的失去“本心”的事例,并不牵涉生死,而只是富贵与“义”之间的矛盾与对立,所以,它和“舍生取义”的说法没有什么关系.从课文整体上看,人应该保有“本心”是本文论述的中心.“舍生取义”的观点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反面论证.
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还是比较恰切的.
练习说明
一、背诵全文.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而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而取义”是最高要求.你的看法呢?与同学讨论一下.
此题意在让学生注意本文的结构与思路,从而大致理解本文主旨.
参见“课文研讨”中之“问题研究”.不过若有的学生坚持认为是“舍生而取义”,并能说出一定的理由,也没必要坚持让他放弃自己的意见.
二、说说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或用法是否相同.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题意在让学生积累常用实词、虚词.
1.与,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
与,给.
2.而,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
而,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却”的意思.
3.于,介词.表示比较.
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4.是,指示代词.这个,这样.
是,这样看来,由此看来.
三、结合本文及《〈孟子〉二章》谈谈《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此题意在让学生留心《孟子》文章之美,对《孟子》散文艺术特色有粗浅的体会.
1.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
2.大量使用排偶句.这样就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3.善于比喻,这些比喻大多是根据生活常理设计的.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举的战争中的事例,《鱼我所欲也》中举的“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例子.这种取义浅近的比喻,即使他所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
教学建议
一、孟子的文章语言自然流畅,善用排比句式,节奏感强,富有气势,适合朗读、背诵.可以在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字词句后,让学生自己大致疏通文意并熟读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后,列出结构提纲,再背诵全文.
二、对于文中的重要概念,如“义”“本心”等,既要基本理解它们的主要意思,也要结合实际生活赋予它们以新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主要采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切忌只停留在概念上、书本中.
一、通假字
1.辟:“避”,躲避
2.辩:“辨”,辨别
3.得:“德”,感激
4.与:“欤”,吗
5.乡:“向”,从前
• 二、一词多义
• 1.与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欤”语气词,“吗”
• 蹴尔而与之: 给予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
2.而 ①修饰:蹴尔而与之
呼尔而与之
笑而应曰
杂然而前陈者
②顺接:乡为身死而不受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
1. 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
2. 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珍贵的食品.
3.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指的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4.患:祸患,灾难.
5. 辟:同“避”,躲避.
6. 如使:如果,假使,下文“使”同义.
7. 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在这里指代办法.
8.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9.由是则生而又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的人不用.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10. 非独:不单,不仅.
11. 勿丧:不丢掉.
12. 豆:古代一种木制盛食物的器具.
13. 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
14. 蹴cù:用脚踢.
15.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16.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种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高位的俸禄.钟,古代的量器,六斛四升为一钟.则,连词,这里表示假设,翻译成如果.辩,同“辨”,辨别.
17. 何加:(有)什么益处.
18.奉:侍奉.
19.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
21. 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同“向”,从前.
22. 已:放弃,停止.
23. 本心:天性,天良.
24.是故:所以
25.能:保持
26舍生而取义者也:而,表并列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舍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舍弃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所追求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什么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坚持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如果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走投无路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为了大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一箪食一豆羹),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万钟俸禄);先前(有人为了大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一箪食一豆羹),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万钟俸禄);先前(有人为了大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一箪食一豆羹),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万钟俸禄).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做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天良.
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近“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因此,放到《告子下》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有损于人格的事来.
文章第一段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是故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第一层中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引出论点,虽然很巧妙,但比喻毕竟不是严密的论证,第二层就直接对论点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与阐释了.
作者先从正面来讲: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因此即使是死亡之患,我有时也不避开它.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所说的“甚于死者”就是“不义”.于是,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
接着,作者又从反面来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因为暗含了这样的意思,因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两句话,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又举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一箪食,一豆羹”虽然比“万钟”少得多,可是“弗得则死”,看来更为重要.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按财富的数量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通过这种对比,既让人认识到将“礼义”抛到脑后,贪求富贵的行为是多么地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二、问题研究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前面已讲过,放到《告子上》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亏心事来.其实,仅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一番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它的主旨是讲每个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简要分析如下:在第1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行文至“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对这个观点的论述就结束了.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人人都有“是心”(即本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它.第2段就是对这个命题的论说和阐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需要注意的是,作者举的失去“本心”的事例,并不牵涉生死,而只是富贵与“义”之间的矛盾与对立,所以,它和“舍生取义”的说法没有什么关系.从课文整体上看,人应该保有“本心”是本文论述的中心.“舍生取义”的观点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反面论证.
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还是比较恰切的.
练习说明
一、背诵全文.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而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而取义”是最高要求.你的看法呢?与同学讨论一下.
此题意在让学生注意本文的结构与思路,从而大致理解本文主旨.
参见“课文研讨”中之“问题研究”.不过若有的学生坚持认为是“舍生而取义”,并能说出一定的理由,也没必要坚持让他放弃自己的意见.
二、说说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或用法是否相同.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题意在让学生积累常用实词、虚词.
1.与,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
与,给.
2.而,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
而,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却”的意思.
3.于,介词.表示比较.
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4.是,指示代词.这个,这样.
是,这样看来,由此看来.
三、结合本文及《〈孟子〉二章》谈谈《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此题意在让学生留心《孟子》文章之美,对《孟子》散文艺术特色有粗浅的体会.
1.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
2.大量使用排偶句.这样就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3.善于比喻,这些比喻大多是根据生活常理设计的.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举的战争中的事例,《鱼我所欲也》中举的“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例子.这种取义浅近的比喻,即使他所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
教学建议
一、孟子的文章语言自然流畅,善用排比句式,节奏感强,富有气势,适合朗读、背诵.可以在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字词句后,让学生自己大致疏通文意并熟读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后,列出结构提纲,再背诵全文.
二、对于文中的重要概念,如“义”“本心”等,既要基本理解它们的主要意思,也要结合实际生活赋予它们以新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主要采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切忌只停留在概念上、书本中.
一、通假字
1.辟:“避”,躲避
2.辩:“辨”,辨别
3.得:“德”,感激
4.与:“欤”,吗
5.乡:“向”,从前
• 二、一词多义
• 1.与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欤”语气词,“吗”
• 蹴尔而与之: 给予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
2.而 ①修饰:蹴尔而与之
呼尔而与之
笑而应曰
杂然而前陈者
②顺接:乡为身死而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