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11/17 22:54:14
高二历史选修考点
解题思路: 谢谢你的提问 这个知识点是我整理出来的 学生也在用
解题过程: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农业、工业的发展。使俄国走向近代化。 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经济现代化:农奴制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上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机构。 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私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重工业迅速发展;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走上对外扩张之路。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中国: 管仲改革实现了齐国的富国强兵,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鲁国“初税亩”取得了预期效果,鲁国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诸侯列国纷纷仿效。从税制改革的角度看它达到了预期目的,所以可以说是成功的。 魏文侯改革:通过李悝变法,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 楚国吴起变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段时间内,楚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连连获胜,成为战国中的强国。 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3)失败的改革 外国: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 中国:魏文侯改革(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5.改革的认识和启示 ①改革的必要性。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和变法不会一帆风顺,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③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 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2、经济发展: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 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梭伦改革: 1、内容:“颁布解负令”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恢复公民大会权力 建立“四百人会议”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 三、梭伦改革的评价 1、历史意义:①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②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③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④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总之,其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历史局限: 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 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 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二、商鞅变法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政治改革: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加强集权、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制定连坐法 3、文化风俗改革:“燔诗书、明法令”;改革社会风尚习俗、父子分居、一夫一妻 三、评价:秦国强盛、意义深远 1、作用:废除旧制度,创建新制度;促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2、表现 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就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设中央集权制度 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合国力:公元前343年,秦国已经成为富强之国,周天子派人送礼,各诸侯派人来称贺 3、局限性 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划清界限 4、消极影响:推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导致了秦朝的暴政,对后世影响消极。 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倡导君主独裁专制,选错了政治体制的方向为后世君主专制埋下了祸根; 改革不彻底,所以在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特别是秦汉时期存在大量奴隶制残余。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背景: 1、东晋时建代国,拓跋珪建魏,统一黄河流域 影响:社会安定,经济恢复,推动了畜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国家机构日益完备,民族融合 2、鲜卑文明与汉文明冲突,社会矛盾尖锐,改革迫在眉睫 宗主督护制,豪强地主隐瞒人口,逃避赋税、徭役 广大农民赋税赋税负担沉重,农民起义不断 民族矛盾激化,北魏统治者未处理好民族关系,激化矛盾 3、冯太后与孝文帝注重汉化,改革条件具备 二、改革内容: 1、创新制:制定俸禄制、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 2、迁都:目的——强化中原统治、避开鲜卑族旧势力;原都城偏穷、交通不便、不如洛阳;北受柔然威胁、南为经略中原 3、移风易俗:汉服、汉话、汉姓、通汉婚、改汉籍 三、评价:促进民族大融合 1、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2、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3、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鲜卑游牧民族的农耕化 汉族人民生活的鲜卑化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一、背景: 1、北宋中期社会危机严重 (1)土地兼并,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反抗斗争不断 (2)极贫积弱局面: 财政困难,入不敷出;辽和西夏威胁北宋安全 2、庆历新政:以整顿整治为中心,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推行一年多夭折 二、内容: 1、富国之法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免役法 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 2、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 整顿太学 改革官吏选拔 3、强兵之法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设军器监 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三、评价: 1、结果:新法被废止,变法失败。 原因:新法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强烈反对 失去宋神宗的支持 新法推行中的缺陷,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 2、变法的历史作用 理财: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 (作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 军事:加强军事实力。(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作用: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减少军费开支,提高军队战斗力。) 教育:培养、选拔人才(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作用:选官贯彻择优录取的原则,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 第五单元 宗教改革 一、背景: ①经济根源(根本原因):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天主教地位:经济上是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政治上,教权高于世俗王权,至高无上;思想文化上,支配文化教育,钳制人们思想;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广大人民深受教会束缚。) ②直接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 ③政治因素: 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 ④文化因素: 文艺复兴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以兜售赎罪券的形式对德意志进行勒索 主要改革: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瑞士日内瓦加尔文宗教改革、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二、宗教改革: 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社会原因 根本原因: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阻碍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国进行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 主观原因:马丁?路德立志宗教改革 直接原因:天主教兜售赎罪券 (2)标志:“九十五条论纲”发表 (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理论基础——因信称义 《圣经》是信仰的惟一权威 世俗的统治权力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建立本民族教会 (4)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圣经》翻译成德文,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最终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 确立新教,冲击了罗马教会在德国的神权统治,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2、加尔文宗教改革 (1)原因条件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加尔文深入研究《圣经》 (2)内容 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简化宗教仪式;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宗教精神;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和弃民;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具有节制、忍耐等美德;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政权 (3)作用 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天主教对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 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 社会各阶层反对教会情绪的不断高涨 日益集权的英国君主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 (2)内容 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纳年贡 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联系 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 保留天主教主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3)结果 伊丽莎白一世进一步巩固了宗教改革成果 确立了英国基督教为英国国教 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三、历史作用 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精神文化:1、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 2、帮助新教徒阅读《圣经》,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3、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尼、英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 四、实质:是一场西欧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 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一、历史背景: 1. 必要性: (1)埃及国力的衰弱:奥斯曼素丹的政治、经济统治和马木路克的反动统治——经济凋敝、政局动荡——国力削弱。 政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征服 派遣总督(帕夏) 建立近卫军 保留马木路克 经济:包税制 埃及形势:恶化 马木路克的统治 经济凋敝 西方经济势力入侵 (2)面临民族危机:英法列强的殖民侵略 原因:埃及战略地位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发展地需要 条件:18世纪后期埃及国力衰弱、局势动荡 英法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强大 (3)埃及独立民族意识形成 2.可能性:阿里政权的建立(原因:埃及人民反侵略斗争和独立民族意识的形成;开罗三次起义,穆罕默德?阿里取得政权(1805年);阿里政权面临的形势:国外—英国等西方列强侵略,国内—面临奥斯曼帝国和马木路克反动势力的威胁) 拿破仑在的近代化措施的诱导 二、内容: 1、改革土地制度 没收不向政府纳税的包税人土地;没收了违规的宗教地产;废除包税制,将全部包税地收归国有;改革赋税制度,征收单一的土地税;确定了土地私有制度 2、促进经济发展 (1)农业 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经济作物; 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各地农作物的种植品种和面积; 重要经济作物实行国家专卖制度; 向贫苦农民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贷款 (2)工业 限制私营手工业生产,发展官办工厂; 引进西欧国家的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创办民用工业 (3)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 商业中心:开罗 地中海东部贸易中心:亚历山大 3、政治 内容 中央设立国务会议、咨议会 地方建立了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目地: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实质:维护专制集权 4、文化 创办学校,培养人才; 聘请外国专家讲学和传授技术,选派埃及青年去欧洲留学; 建立印刷厂、出版读物、翻译著作、创办报纸 5、军事 废除雇佣兵制度,实行征兵制; 按照法国模式组织和训练新式军队 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军队 三、评价: 1、局限 ①建立并巩固了封建的中央集权统治,农民和工人受到沉重的剥削和掠夺 ②残暴统治和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2、意义 1、政治上结束了埃及长期动乱、分裂、割据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 2、经济上推进了近代化进程,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了农业、商业,建立了近代工厂,使长期停滞的埃及社会焕发了生机活力,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这些都为埃及的经济独立、制止西方资本的大规模渗透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3、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壮大了国力,使之成为维护独立主权的坚强后盾。使埃及实际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4、文化上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促进了文化繁荣。 四、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败 1、内忧 根本原因:阿里政权的封建专制性、扩张性 具体原因:税收加重 战事不止、征兵频繁 表现:土地荒芜、工厂停工 父母残子 武装起义不断 2、外患 原因:英国等列强进行殖民扩张,助土反埃 结果:埃及战败、阿里身死、埃及沦为半殖民地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背景: 1、俄国农奴制的建立 15、16世纪,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建立过程中,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农奴制开始形成。 17世纪中期正式建立。 2、农奴制下的社会关系 (1)封建地主拥有土地和农奴。 (2)农奴是封建地主的私有财产,可随便处理,生活悲惨。 (3)自由农民耕种公地,向国家纳税、不准离开土地。 3、19世纪中叶的俄国农奴制危机 (1)19世纪中期,农奴反抗斗争不断,农奴制危机加剧。 (2)俄国工业步履维艰 特点:发展缓慢、落后。 表现:①仍然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②蒸汽动力很少。③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远远落后于英法。 原因:农奴制度的严重阻碍 (3)反对农奴制的新思潮: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激进派 基本主张:都反对沙皇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 产生背景:都受西方社会进步影响 不同点:主要活动内容不同。 十二月党人为推翻沙皇封建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而发动武装起义。 知识分子激进派活动主要是集中在对革命思想的宣传上。 (4)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俄国发动战争目的:①扩大地在中海和西亚的势力②转移国内矛盾 俄国失败原因:英、法势力强大、先进;俄国政府腐败、社会落后 对俄国国内影响:加剧了农奴制危机,推动了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二、改革: 1、改革的酝酿 (1)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国内:局势动荡 国外:国际地位下降 (2)特点:缓慢而谨慎 (3)表现:通过舆论减轻阻力;先秘密后公开;成立委员会 (4)原因:阻力大;借鉴以前改革失败教训 (5)结果:通过了改革法案 2、内容: “二一九法令” ①政治上: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②经济上:土地仍旧归地主所有,农民可获得块份地;农民需缴纳高额赎金赎买份地 ③组织管理:强化村社对农民的管理 ④时限安排:规定前两年是改革过渡期 三、改革的进步性与局限 1、进步性: 表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影响:俄国历史上重要转折点,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局限: 表现:农民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实际上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原因:①封建地主主持下进行的②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四、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1、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原因:农奴制改革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表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成为俄国农业主要组成部分 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产量大幅增加 特点:落后于西欧;对外国资本严重依赖;发展不平衡 2、推动政治缓慢变革 目的: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以维护其统治 主要措施:政治体制方面改革:设立选举产生的城市和地方自治机构,但有财产限制 司法制度方面改革:废除等级审理制,实行公开审理制,但农村照旧 军事、教育方面:略 反映的问题:农奴制改革实际上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影响:推动了俄国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的转变;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步伐 3、推动矛盾向深层次发展——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原因:改革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表现: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农民贫困,反抗斗争不断 民粹派——基本主张: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否认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活动:到农村发动农民革命被镇压 暗杀亚历山大二世 第八单元 明治维新 一、历史条件: (1)幕府统治危机(内忧外患); 内忧: 政治上,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经济上,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得到发展;改革力量形成: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商人、资本家) 外交上,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 外患:1853黑船事件,各国签约(通商、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日本沦为半殖民地。 (2)武装倒幕成功; (3)明治政府建立; 二、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措施简表 项目 内容 目的 政治 (1)废藩置县 (2)四民平等 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 (1)土地、地税改革 (2)殖产兴业 拓展海内外市场 改革币制 发展资本主义 文化 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派遣留学生,社会生活习俗“西化” 发展近代教育 军事 实行征兵制 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 三、成功原因: 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②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 ③倒幕派建新政权后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改革 ④列强集中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四、历史影响: 进步性:内:使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资本主义道路); 外: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东方强国。 为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提供了改革的经验 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突出表现:掌权多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阶层)。 推行军国主义,开始了对亚洲邻国的侵略扩张。 五、日本近代化的表现: 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民主化的历程) 经济上:初步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工业化的历程) 文化上:文明开化(西学东渐的历程) 军事上:建立了现代化军队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一、变法的历史根源: 1、社会根源——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2、经济根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加剧,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扩大 爱国工商人士“实业救国”主张的推动 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放松限制,允许民间设厂, 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积极投资新式企业 3、阶级根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根源——早期改良思潮出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目的:解救民族危难和缓和社会矛盾 早期改良思潮主张思想:兼采西学,变法自强 经济: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动脉义进行竞争 政治: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设立议院。 影响: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形成社会思潮,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百日维新: (1)内容 政治方面:广开言路,精简机构等 经济方面: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等 文化教育方面:提倡西学,废除八股,培养人才等 军事方面:改革军制,精练陆海军,按新法练兵等 (2)内容评价: 未实行的措施:“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 进步意义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三、变法失败原因与历史意义 1、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维新派势力弱小,守旧势力过于强大 (2)维新派采取的方式和手段缺陷 ①缺乏坚持的组织领导②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皇帝 ③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④企图用“和平”“合法”的手段 2、历史意义 ①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②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③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一、洛克 主要观点:(1)天赋人权;(2)自由和法律不可分割,提倡法治;(3)实行分权; 练习 1、洛克的人权包括: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 2、下列属于洛克的观点的是:①②③④⑤⑥ ①第一次系统提出天赋人权; ②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 ③财产是通过劳动获得的; ④财产权是上帝赋予的基本权利,是神圣不可剥夺的; ⑤立法权属于人民,行政权属于君主;⑥提出自由、法治与分权的政治原则 二、卢梭 主要观点:(1)平等是他追求的首要目标,不仅要求法律时间的平等,而且主张事实上的经济平等。(2)社会契约、人民主权(3)民主共和制 练习 3、关于卢梭的观点正确的是:①②④ ①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私有制; ②主张大体平均的小私有者社会; ③和孟德斯鸠一样,都主张君主立宪制 ④强调公共意志 4、下列属于卢梭的代表作品的是:③④⑤⑥ ①《政府论》 ②《论法的精神》 ③《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④《爱弥尔》 ⑤《新爱洛绮丝》 ⑥《社会契约论》 三、《大抗议书》与内战 1、1640年,英国新议会召开的直接原因是: 解决财政危机;这届议会于1641年通过了《大抗议书》,其内容:历数国王在内政外交上的弊端,提出废除 封建特权,进行 改革的要求。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为什么做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标志:提出了限制专制王权的要求。为什么把光荣革命作为其完成的标志:资产阶级完成了夺取政权的任务。 2、英国资产阶级的过程: 1640-1642 议会斗争;1642-1648 内战阶段;1649-1660 共和国时期;1660-1688 复辟时期;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 3、1653年,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其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希望建立强有力的政权,巩固其统治,维护其利益。实质是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 4、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说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势力的妥协;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建立正常的资产阶级统治秩序的要求的反映。 5、新贵族和旧贵族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采用资本主义性质的经营方式;新贵族能与资产阶级结盟的主要原因是:两者有共同的经济利益。新贵族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圈地运动。 6、1649年被议会审判并处死的国王是 查理一世;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的国王是 查理二世;被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了的国王是 詹姆斯二世。 四、《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其内容有:①宣告美国成为独立和自由的合众国;②用天赋人权和民主原则来阐述独立的理由,也阐述了新国家的基本原则。其人权主要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2、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其主要内容有:自由平等、主权在民、天 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的核心是人权、民主和法治,尤其强调了平等。 3、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重要内容有:①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国家体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②确立责任内阁制,③确认了保护私有财产和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原则;④宣布国家主权在民,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其中最能体现约束袁世凯权力的内容是:建立责任内阁制; 其性质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其直接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其根本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五、法国大革命和法国政体的变迁 1、法国大革命: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制宪议会于1789年通过《人权宣言》,于1791年通过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1792年,法国人民再次起义,把吉伦特派推上了历史舞台。1792年,国民公会宣布法国为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并于 年,处死路易十四。1793年,法国人民把雅各宾派推上了政治舞台,公安委员会在国民公会的支持下推行恐怖政策。1794年,发生“热月政变”,标志法国革命高潮阶段的结束。 2、关于恐怖政策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②③④ ①有利于稳定政局,平息叛乱,打退外来侵略;②打击了资产阶级的利益;③造成了人人自危,众叛亲离;④ 不利于资产阶级正常统治秩序的建立。 3、1799年,发生“雾月政变”,拿破仑夺取政权。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被法兰西第一帝国所取代。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波旁王朝复辟,当时的国王是路易十八。 4、拿破仑顺利夺取政权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希望建立强有力的政权来维护其既得的利益;拿破仑迅速建立百日政权的主要原因是人民把他看成革命成果和民族利益的捍卫者;拿破仑对外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战争的侵略性,同时也说明了当时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很强大。拿破仑最引以为荣的是《法兰西民法典》,它基本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确认了自由、平等的原则,但法律限制言论自由,限制妇女和未成年人的权利。 5、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当时的国王是查理十世,导火线是《七月敕令》),把路易•菲利浦推上了王位,建立了七月王朝。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三色旗为国旗,镇压了法国里昂工人第二次起义。 6、1848年“二月起义”,推翻了七月王朝,路易•菲利浦逃亡英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临时政府镇压了法国“六月起义”。1848年“六月起义”的导火线是解散国家工场。1848年12月,路易•波拿巴成为法国第一个普选产生的总统。他上台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法国的阶级斗争形势决定的。 7、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军事政变,解散了议会。1852年,他用公民投票的方式恢复了帝制,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政治上,用高压和怀柔政策稳定了法国的局势;经济上,采取一系列促进法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法国经济呈现繁荣景象;军事上,志大才疏,败于1870年的普法战争。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共和国的最终确立得益于君主派的内讧。制定了1875年宪法;1877年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法国国歌。 六、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1、康有为:托古改制--------《孔子改制考》 主张:(1)近代西方自由平等理论在中国“古已有之”。(2)用儒家语言为政治制度的变革提供了一种进化论的依据(古代儒家把历史发展划分为依次发展的“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阶段。康有为用进化论的观点重新解释“三世说”);(3)坚持渐进变革,只能先实行君主立宪,将来再实行民主共和。 评价:(1)减少变法阻力,是比较可行的策略;(2)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梁启超:从兴民权到新民 主张:(1)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2)有建立“新”的中国,必须先培养“新”的国民。“新民”是指有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的 新国民。(3)君主立宪政体是世界上最好的政体,要实现立宪政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制定一部宪法和培养有资格的国民;(4)中国立宪不可操之过急;(5)宪法的权威高于一切。 3、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主张:(1)三民主义;(2)新三民主义;(3)五权分立)(五权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 七、辛亥革命前后反专制的斗争 1、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 论战涉及到革命的对象和任务,论战的中心是要不要“反满”和暴力推翻清王朝。 2、《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 在立宪派的推动下,清政府顺应民情,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其内容:①司法与行政权分离;②在保证“君上大权”的前提下,臣民有言论、出版、著作、集会的自由;认识:①清庭开始了实质性的宪政改革;②人民的合法权利和政治地位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得到极其有限的认可;③但与立宪派的要求相差甚远。④1911年,清政府成立了第一届责任内阁,史称“皇族内阁”,使立宪派中的一部分人开始转向革命。 3、帝制终结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宣告了中国2000多年帝制的终结,也是辛亥革命胜利的重要标志。 排列先后顺序:①②③④⑤⑥ ①武昌起义 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③南北议和④清帝退位⑤孙中山辞职⑥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袁世凯的专权 表现:(1)唐绍仪内阁垮台;(2)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3)解散国民党和国会;(4)颁布《中华民国约法》(5)称帝 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①②③④⑤⑥ ① 刺杀宋教仁 ②解散国民党 ③解散国会 ④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⑤袁世凯复辟帝制 ⑥护国运动 5、辛亥革命的失败 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资产阶级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辛亥革命主要的历史功绩: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袁世凯称帝说明: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 袁世凯称帝失败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八、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政策--------“三三制”(1940年实行),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了普选制度,使地方政权成为真正的人民民主政权。 3、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标榜“和平建国”,而实际上坚持内战独裁的方针。在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呼声下,1945年10月,国共双方签定了《双十协定》,确定了坚决避免内战、建设民主国家的原则。但《双十协定》签定后不久,国民党违背和平民主原则,制造了一系列暴行(如:一二•一血案)。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但国民党反动派最终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共在国统区领导了以学生运动为中坚,各阶层爱国人士广泛参与的人民民主运动,形成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4、土地改革 (1)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为了团结一切力量支持抗战,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 (2)1946年5月,中共发表《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变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3)1947年,中共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认识:土地政策的变法反映了中共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适时调整土地政策。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5、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正式提出打倒国民党独裁政府,建立民主联合政权,指明了民主斗争的目标。 九、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一)宪章运动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赋予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权利,工人却没有。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的工人领袖与一些激进派议员共同起草了“人民宪章”。“人民宪章”反映了工人阶级要求获得普选权的要求,以及反对选举财资格限制和议员支薪等主张。宪章运动有三次请愿(1839年,1842年,1848年)。在宪章运动中,工人独立地提出了选举权的要求,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第一国际 1、条件 ①随着工业革命在欧洲普遍展开,各国工人为改善自己处境的斗争不断高涨,他们在斗争中认识到工人阶级相互支持的重要性。②直接原因:声援波兰人民起义。 2、标志:时间 1864年 地点:伦敦 名称:国际工人协会 3、对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与支持 (1)有力地支持各国的罢工,使工人的斗争得到圆满的结果; (2)领导英国工人参加选举改革运动,推动了英国的民主进程; (3)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组织各国工人支持波兰和爱尔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第二国际 1、建立: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成立第二国际。 2、作用:第二国际通过的决议,推动了欧美工人政党的合法斗争,推动了欧美工人运动的发展。 3、第二国际指导下的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合法斗争取得重大成果: (1)工人的工作时间普遍缩短;(2)一些国家的政府颁布了有利于保护工人利益的法律; (3)赢得了日益多的选票和席位; 思考:第一国际与第二国际的异同点。 (1)相同点:①它们都是国际性的工人组织。②它们的建立都处于工人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的阶段。③马克思、恩格斯都积极参与了对两个国际的领导。 (2)不同点:①第一国际由各国工人团体组成,而第二国际主要由社会主义政党组成。②参加第一国际的主要是少数欧洲国家的工人组织,它还只是一个宣传和鼓动的团体;而第二国际的活动范围已扩大到整个欧洲和北美,它的活动已经同各国工人的斗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③在组织上,加入第一国际的各工人团体是它领导下的一个支部,第二国际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它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党指明方向。④在思想上,第一国际时期,社会主义思潮还未被广大工人群众所接受;而第二国际时期,社会主义已成为群众运动。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
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⑸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两大阵营:三国同盟:德、奥、意 三国协约:英、法、俄
⒉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
⑵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 战;
⑶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⒊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
⒏为什么在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
⑴美国与英法存在着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
⑵美国与协约国之间巨大的贸易贷款联系
⑶俄国二月革命后的战争形势变化
⑷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参战契机
⒐分析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⑴经济实力处于劣势;
⑵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⑶内部与国内矛盾的尖锐;
⑷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⒑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来分析原因)
⒒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⑴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
西欧的相对衰落体现在:①经济受重创:曾经领先世界的西欧,生产水平远低于战前,相对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战; ②精神遭打击: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
③英国更衰落:战前已丧失工业第一强国地位
美日的崛起体现在:①美国:战后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纽约
②日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由债务国变债权国
⑵战争引起革命与独立的浪潮
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①原因:列强的奴役与掠夺,激化民族矛盾;宗主国放松控制引起的本国新兴阶级力量的壮大;
②影响:奠定了二战后摧毁殖民体系的基础;
⑶战争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① 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飞机进入实用阶段、汽车取代马车、缺乏原料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等等;
② 一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职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加强;
③ 一战改变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人民要求和平的反战运动高涨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的影响。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㈠巴黎和会
⒈背景 (1)同盟国战败投降,成为战胜国宰割的对象。
(2)战胜的协约国之间,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
⒉时间:1919年初——6月28日
⒋参加国:27个战胜国的代表。
⒌操纵国:美、英、法:英国劳合乔治、美国威尔逊、法国克里蒙梭
⒍各国目的:(1)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会议,企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建立国联,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2)英国奉行“势力均衡”政策,既要削弱德国海军力量,剥夺它的海外殖民地,勒索战争赔款,维护其庞大的殖民帝国及海上优势。在欧洲联合美国遏制法国称霸,因此英国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在东亚支持日本以牵制美国。
(3)法国为重建欧洲霸权,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索取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坚决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乃至肢解德国。
(4)意大利希望落实参战时协约国的承诺,扩大领土。
(5)日本企图使它战时从德国手中夺取的太平洋岛屿和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合法化。
⒎主要问题:对德和约问题(中心)、中国问题(山东问题)、建立国联问题。
⒏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⒐结果:签订《凡尔赛和约》
(1)时间:1919年6月28日。
(2)内容:①领土:重新划分德国疆界;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划定非武装区。
②殖民地:德国放弃海外殖民地,由英法等战胜国瓜分;
③军事:德国废除义务兵役制,只保留10万陆军;
④赔款:德国要支付大量赔款给协约国(未确定总额)。
(3)性质: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
⒑影响:(1)暂时调整了列强在西方的统治秩序,开始建立凡尔赛体系
(2)严厉限制和削弱了战败国德国,引起德国的复仇情绪,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
(3)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4)英法获利最大
(5)美国受到抑制
(6)民族自决权得到一定的肯定
(7)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
㈡凡尔赛体系的构成与国际联盟
⒈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凡尔赛和约》和对奥、保、匈、土的和约和国联盟约(已列入了《凡尔赛和约》)。
⒉影响:(1)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2)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上述地区的矛盾,使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3)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国家;
(4)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欧洲地位削弱,美苏日崛起;
(5)其中又隐含了很多矛盾,不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
⒊系内的矛盾:(1)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性的惩罚:德国滋生强烈复仇情绪;
(2)战胜国列强之间:分赃不均:美意不满;
(3)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与列强矛盾: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中国“五四”爱国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等。
⒋新的民族矛盾:列强主要考虑削弱战败国和实现自己的利益来安排领土,没有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
⒌实质:是帝国主义战胜国掠夺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
⒍国际联盟:
(1)背景:①一战的巨大损失使人们渴望建立能维护和平的国际体系;
②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倡导建立国际联盟盟约,以此领导世界;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2)时间:1919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并被列入《凡尔赛和约》。1920年生效正式建立
(3)总部:瑞士的日内瓦
(4)主要机构: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国联行政院;秘书处
(5)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并且声称要裁减军备,制裁侵略
(6)盟约原则: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委任统治。
(7)操纵:英法。由于美政治军事实力有限,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落空加上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强大。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也拒绝参加国联。
(8)解散:二战时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1946年宣告解散
(9)实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10)性质: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11)活动:①1924年组织缔结了和平解决争端议定书《日内瓦协定》;
②在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其有关机构或组织发挥了大量;
③用30年代英法控制的国联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12)评价:①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为以后联合国提供了多方面有益的经验;
②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③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阻止新的世界大战(原因)
㈢华盛顿会议
⒈背景(1)巴黎和会留下遗缺,亚太地区的矛盾没有真正缓和;
(2)战后美日英国在亚太地区的争夺发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
(3)为争夺霸权,美、英、日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
(4)中国掀起反帝爱国运动
⒉发起国:美国
⒊目的:为了缓和它们之间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平息中国反帝怒潮。
⒋时间:1921年11月—1922年2月。
⒌参加国:美、英、日、中、法、意、比、荷、葡九个国家。
⒍操纵国:美、英、日。
⒎主要议题:英日同盟问题、海军军备竞赛问题、中国问题
⒏内容:⑴《四国条约》
(1)签订国:美、英、法、日。
(2)内容:A缔约各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
B英日同盟终止。
(3)影响:①对美:拆散了英日同盟,扫除了在太平洋的称霸障碍。
②对英:维持了与美日的表面关系,后英日矛盾日渐激化。
③对日:同盟解散利益受损,但一战的获利大多承认,也获得与欧美列强平起平坐地位。
⑵《五国条约》
(1)签订国:美、英、日、法、意
(2)内容:分别规定了它们各自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
(3)影响:①对美: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并驾齐驱,抑制日本势力膨胀
②对英:丧失了海上霸权
③对日:受到抑制,但英美不得在其附近建立海军基地,实际了日本在这一区域内拥有战术上的优势。
总评:是第一个裁军协定,暂时缓和了大国的海军军备竞赛,但没有根本解决问题,不能制止战争
⑶《九国公约》
(1)签订国:美英法日中意荷比葡九国。
(2)内容:①形式上宣称“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②再次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3)影响:实质上“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进一步侵略中国创造了条件
⒐影响:(1)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补充和继续,,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华盛顿体系。
(2)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的海军力量并驾齐驱,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又达到抑制日本势力膨胀的目的。
(3)日本,英等国受到抑制。
(4)中国是最大的受害国。
(5)最终形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华体系。
⒑中国山东问题的解决:日中在会外签订条约,把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归还中国
⒒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异同
⑴相同点:①背景:在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召开的世界性会议。
②过程:会议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的,充满矛盾和斗争。
③结果:会议签订了带有大国强权色彩的一系列条约;都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中国主权;条约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决原则,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
④作用:新的国际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
⑵不同点:巴黎和会是一战的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成立了新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矛盾,形成了凡尔赛体系,英国和法国成为会议的胜利者;华盛顿会议遏制了日本在远东的侵略势头,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形成了华盛顿体系,美国成为会议的主导者和胜利者。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⒈原因:⑴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⑵具体原因:①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供需矛盾扩大
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市场供需矛盾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③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掩盖了生产和销售之间矛盾,增加了市场的不稳定(直接原因)
⒉爆发标志与表现:1929年10月,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股价狂跌,大量股票被抛售;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猛跌,大量农产品被销毁
⒊特点:⑴范围特别广(地区从美——世界;部门从金融——工农各部门)
⑵持续时间特别长(1929~1933年)破坏性特别大
⒋影响:⑴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①广大人民强烈要求改变生活状况,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
⑵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扩大政治影响⑵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加紧在国际市场上争夺,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日趋尖锐
② 各国为尽快摆脱困境,还进一步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⒌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⑴原因:①历史原因:A缺乏民主传统,专制主义、军国主义势力非常强大;
B掠夺性的《凡尔赛和约》,激发了其民族复仇情绪
②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严重,垄断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的强权政府
③直接原因:纳粹党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招牌,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获得人民、军队、资产阶级广泛的支持。
⑵建立:①时间:1933年初,
②标志:希特勒正式出任德国总理
③影响: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的道路。标志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⑶内外政策(1)政治①一党独裁统治
②1934年,兴登堡总统去世,希特勒集总统、总理和军队最高统帅于一身,成为国家元首,实行个人独裁。德国成为“德意志第三帝国”
③迫害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⑵经济: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及与之相关的民用工业,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⑶军事:撕毁《凡尔赛和约》,重建了空军,扩充陆军,建造军舰
⑷对外关系:1933年退出国联;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⑸文教领域:进行严密控制,用纳粹党的说教钳制人们的思想。
⒍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⑴原因:①历史原因 A缺乏民主传统,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建立强权政治。
B不满华盛顿体系对其的压制
②现实原因: 经济危机的打击沉重(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国内市场狭小,资源极度贫乏)阶级矛盾尖锐,引发政治危机。统治阶级亟需。
③直接原因: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军部法西斯分子发动了侵略,制造了一连串暗杀事件、加强了左右政局的能力。
⑵建立:①时间:1936年。
②标志: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受军部控制)
③影响:推行对外扩张、对内独裁的政策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
⑶内外政策:①政治:禁止工人罢工,限制人民言论、结社、新闻和出版自由。
②军事:加紧扩军备战。
③外交:制定《基本国策纲要》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
⒎对比日本和德国在建立法西斯专政有何异同?
⑴相同点:都利用了经济危机这一有利时机;
都有军事封建性的历史传统;
都是垄断资本家的需要和选择;
都对内独裁对外扩张,都有冲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⑵不同点:德国有一个法西斯政党——纳粹党;有一个突出的领袖——希特勒;通过国会大选的方式夺取政权。日本既没有法西斯政党、也没有突出的领袖,而是依靠军部法西斯势力在天皇的支持下控制政权。
㈡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⒈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
⑴原因: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后,于1935年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埃塞俄比亚发动侵略
⑵时间:1935年——1936年
⑶结果: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
⑷失败原因:①意强大装备先进,准备充分,训练有素,埃弱小埃塞俄比亚武器装备极其落后。抗意战争领导方面有错误
②西方大国绥靖政策的影响
⒊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
⑴背景:①西班牙人民阵线1936年在大选中获胜、成立共和国后,采取了一些进步措施,打击法西斯势力。
②佛朗哥等反动军官发动叛乱,内战开始。
③德意全力援助叛军,公开进行武装干涉,使原来的内战变成了一场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战争
⑵时间:1936年——1939年。
⑶各方政策和态度:①英、法等——“不干涉政策”,
②苏联、国际纵队——国际援助。
⑷结果:共和国政府被颠覆,建立了以佛朗哥为首的法西斯独裁政权。
⑸败因:内:力量有限 外:西方绥靖政策。
⒋特点:反法西斯侵略为中心各国纷纷建立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主要特点)
⒌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⑴背景:①法西斯国家获得了巨大的财力、人力资源,占据了许多战略要地,实力大增。
②由于英、法、美等国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也使法西斯国家更加有恃无恐。
⑵原因: 在侵略扩张过程中,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与英法美等国的矛盾日益加剧。出于共同的利益需要,法西斯国家进一步勾结,互相支持利用.
⑶结盟招牌:“反共”(利用与苏联的矛盾欺骗英法美等国)
⑷过程: 1936年德意签订《德意志议定书》形成柏林—罗马轴心,1936年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加入。形成轴心国集团。
⑸影响: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从此,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持,肆意扩大侵略战争,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㈢走向世界大战
⒈英、法、美的绥靖政策
⑴目的:①,避免战争,保住既得利益
②祸水东引。
⑵实质:自私自利,姑息养奸(利己主义)
⑶主要推行者:英、法、美
⑷对象:德意日法西斯国家
⑸表现:①对1931年日入侵中国,国联未真正制裁日本
②对意入侵埃塞俄比亚,国联只进行有限的制裁,美推行“中立”
③对德意入侵西班牙,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美推行“中立”政策
④对德破坏《凡尔赛和约》听之任之1935年起,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又吞并苏台德区。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⑤制造幕尼黑阴谋,使绥靖政策达到最顶峰(为何这样说)
⑥二战爆发后,进行奇怪战争
⑹影响:①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埃塞俄比亚亡国了,西班牙共和国政权被颠覆了,中国东北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
②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增强了法西斯的实力;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③使许多反对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如苏联对英、法等国心存芥蒂,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对敌
④最后英、法等国不得不首先吞下这枚自己种的苦果
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⑴原因:①英法与苏社会制度矛盾尖锐
②《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集体安全落空
⑵目的:苏联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全; 德为了避免两线作战,解除后顾之忧。
⑶时间:1939年8月,
⑷内容:双方互不侵略者对方,并划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⑸后果影响:①对苏联:A使其赢得了备战的时间
B苏联靠牺牲东欧小国换取了自己暂时的和平,这是对法西斯势力的又一次绥靖,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
C一定程度上麻痹了苏联,使其未作充分的战前准备。
②对德国: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⒈全面爆发——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1939年9月)
⒉波兰溃败原因:①法西斯德国发动突袭:闪电战,军事力量强大。准备充分
②波军武器装备陈旧,战术落后、布署失当并依赖英法
③英法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军奋战④苏联趁火打劫,建立东方战线,入侵波兰
⒊法国溃败原因:(1940年6月)①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德国侵略扩张而自身士气低落,自食其果;军事回想落后对装甲兵和航空兵的战术熟视无睹;对德进攻方向判断失误;统治集团的失败主义和投降主义占据主导地位;不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
②德使用闪电战;采用曼施坦因方案,出其不意;单线作战
③意大利趁火打劫
⒋敦刻尔克撤退:1940年5月底6月初。德使用闪电战;采用曼施坦因方案,英法军队被困,后大部分撤回英国,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⒌不列颠之战(1940年7月—10月)主要是空战,最终粉碎了德国的阴谋,10月间,希特勒取消了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使其侵略计划首次受挫。
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⒈苏德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⑴原因:①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决定性的步骤;
②1940年9月签订了日德意三国军事同盟;
③控制了欧洲14个国家和地区,占有了强大的军事资源
⑵时间:1941年6月22日
⑶影响: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的扩大。战争初期,德军进展顺利,到11月,占领了苏联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⑴原因:①侵占中国和东南亚是日本长期发以来的既定目标
②法西斯德国在欧洲的一系列胜利刺激了日本的动野心
③欧洲战事正酣为其提供了大好机会
④1940年8月,日本公开提出 “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日本的政策严重损害了美英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
⑤1940—1941年,日本占领了印度支那,美英等国宣布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严重打击日本。美日矛盾激化
⑥日本军部决定趁美国尚未准备就绪,发动突然袭击,取得战争主动权。日本把美国太平洋舰队看作是日本“南进”的最大障碍,认为只有消灭这支舰队,才可放心大胆地南进
⑵时间:1941年12月7日
⑶影响:日本以微小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与此同时,日本出动陆军,向东南亚各国和西南太平洋各岛发动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⒊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意义。
⑴原因: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构成严重威胁,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
②苏德战争的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直接促成
⑵目的:联合行动,抗击侵略,捍卫独立与自由
⑶过程:①1939年通过新的《中立法》
②1941年3月通过《租借法案》,加强了对英国等国的援助
③美英确定“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④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立即宣布支持苏联
⑤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表示了两国反对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⑥9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议定书三国开始联合行动。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初, 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各国保证用自己全部的经济、军事力量来对法西斯国家作战,不与敌人单独媾和。《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⑷性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⑸意义:①大大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人力,物力)
②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团结协作、互相支援和配合,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
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⒈莫斯科战役:⑴时间:1941年9月底-------第二年初。
⑵结果: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
⑶胜利原因:①莫斯科军民团结一致,在斯大林领导下英勇抗击
②苏联从东部大量增援部队
③天气严寒,德军缺乏御寒设备。
⑷影响:消灭苏联的“闪电战”计划破产了。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全世界人民受到鼓舞,德军无力发动全面进攻,苏德战争开始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⒉斯大林格勒战役:
⑴原因: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是苏联欧洲部分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也是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和石油中转站。莫斯科战役后,受到重大损失的德军无力再发动全面攻势。希特勒决定集中力量进攻南线,企图占领斯大林格勒,以便夺取苏联南方重要的粮食、工业及石油产区,进而北取莫斯科,南出波斯湾
⑵时间:1942年7月-----1943年2月。
⑶结果:德军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
⑷胜利原因:①苏联守军进行殊死抵抗
②巷战不利于德军先进武器作用的发挥
③天气严寒,德军缺乏御寒设备
④德军后援困难⑤苏军采用了正确的战备战术
⑸影响: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在这场战役中德军被歼33万人,损失了大批武器装备,丧失了战场主动权,从此,苏军开始转入反攻。这大大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的瓦解。
⒊中途岛战役:⑴原因:1942年美国舰载飞机对日本的东京等城市进行了轰炸,日本举国震动,决定消灭太平洋舰队。
⑵时间:1942年6月
⑶结果:美国以少胜多,取得了重大胜利,日军损失惨重。
⑷胜利原因:①战前美军成功地截获了日军的作战计划密码,察觉了日本的作战计划,集中有限兵力,伺机歼敌;
②日本分散了绝对优势兵力。战术陈旧,特混舰队担负攻击中途岛和引诱美军舰队的双重任务,错失战机。
⑸影响:使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重大转折,日军被迫由进攻转为防御,美军由防御转为进攻
⒋阿拉曼战役:⑴时间:1942年秋。
⑵结果:德意军队大败,被迫西撤。
⑶胜利原因:①德意由于战线过长,给养出现困难;
②英军给养充分,同时有兵力优势。
⑷影响: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⒈瓜岛战役:1942年,太平洋战场的美军率先反攻,攻占瓜岛,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到1945年初,收复了马岛和菲律宾,日军的海空主力基本被消灭。
⒉意大利投降:1942年11月,美英联军在西北非两栖登陆,东西夹击德意军队,
1943年5月,北非德、意军降。北非战场结束。
⒊库尔斯克会战:1943年7月,苏德库尔斯克战役,德军损失惨重,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1944年苏军发动十次打击,收复了全部国土,并攻入东南欧。
⒋诺曼底战役:1944年6月6日凌晨,在欧洲成功地开辟了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
盟军两面夹击德军,加速了德法西斯的灭亡。
⒌开罗会议:⑴时间:1943年冬。
⑵参加者: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
⑶地点:开罗。⑷内容:《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⑸意义:协同了三国对日作战。
⒍德黑兰会议:⑴时间:1943年11月。
⑵参加者: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⑷内容:①通过了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宣言。
②会议还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
⑸意义:协同了三国对德作战。
⒎雅尔塔会议:⑴时间:1945年2月。
⑵参加者: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⑷内容:①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
②准备成立联合国
③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⑸意义:加速了德国的灭亡;大国初分了世界。
⒏波茨坦会议:⑴时间:1945年夏。
⑵参加者:杜鲁门、丘吉尔、斯大林。
⑷内容:①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
②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⑸意义:加速了日本的灭亡。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⒈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战造成的危害:给人类造成空前的浩劫。在战争中丧生的人数约5 000万。直接军费消耗达1.1万亿美元,还有4万多亿美元的物质财富被毁坏。在这次战争中,法西斯屠杀无辜平民,毁灭人类文明,残暴本性暴露无遗。举“纳粹残杀犹太”和“南京大屠杀”。
⒉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意义:
① 战争使人类理性得到张扬,人权与和平思想深入人心,维持和平的联合国随之诞生;
② 二战改变了世界格局,美苏成为两个世界一流大国,西欧的世界中心地位继续衰落(人教:已不复存在),世界重心向太平洋地区转移(美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霸主);
③ 二战促进了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欧亚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④ 二战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第三次)的兴起。
⒊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提供了哪些宝贵的经验教训?
⑴警惕法西斯势力抬头,对法西斯主义绝不能姑息养奸
⑵面对法西斯势力的进攻,要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
⑶建立相对合理,公正、平等的国际秩序,和平共处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
⑷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
⑸处理好经济纠纷,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防止其引发战争
⑹落后就容易挨打,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雅尔塔体制: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所谓的雅尔塔体系。
(1)主要内容
(2)评价
积极:有利于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它将苏联与美苏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关系体系)共处与合作以共同维护战后战后和平的精神,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具有一定进步性。
消极:建立在美苏战时实力均势的基础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安排战后世界两分天下,使雅尔塔体制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实质: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它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雅尔塔体制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的结束,为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二战后初期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全球对峙局面;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所代替)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全球战略矛盾对立。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挑起了针对弈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主要斗争方式。
2、冷战的形成
(2)“冷战”序幕——1946.3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3)“冷战”的全面开始——1947.3杜鲁门主义提出
政治上对抗:1947.9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上对抗:马歇尔计划1947.6:根本目的:稳定和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共产主义”)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
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1949.9
军事上对峙: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北约)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华约)——标志着战后欧洲正式出现了两个敌对的军事集团。随着美国遏制政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展开,到1955年,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4)美苏争霸(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所代替,美苏争霸日益成为“冷战”的主旋律)
美苏争霸的原因:
美苏实力对比的变化;
苏联外交战略的变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主要原因)
决定事件发生发展的是内因,苏联外交战略的变化是主要的(同时也是主观原因),而双方实力对比变化是客观因素,可能性。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
争霸态势:缓和与紧张并存,以紧张为主,争霸的优势的美国。
表现:缓和:外交上“和解”——戴维营会议
紧张:军事上的对抗——第二次柏林危机(“柏林墙”的修筑)
古巴导弹危机(战略优势在美国)
美苏争霸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争霸态势:苏攻美守,优势在苏联方面。
美国:尼克松主义(缓和政策)苏联:积极进攻战略
缓和:
(1)1972年尼克松访苏(缓和高潮)
(2)1975年,欧安会召开,签署《赫尔辛基宣言》
对抗: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美苏争霸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
争霸态势:美攻苏守,优势在美国方面。
对抗:1980年“卡特主义”提出:重新强调实力和军事遏制
1981年里根新遏制政策: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星球大战计划,逼苏联搞军备竞赛,以此拖垮经济实力相对落后的苏联。
缓和:标志:1987年《消除中程导弹条约》签署(标志美苏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有限缓和时期,即所谓“第二次缓和”)
(5)、冷战结束——苏联解体
1991.12.8,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签署明斯克协定,宣布成立“独立体”。(初步解体)
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独联体扩大到苏联绝大部分加盟共和国。苏联作为国际法一个主体停止存在。苏联完全解体。
东欧剧变原因
内因:
历史原因:袭用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经济政治原因:改革成效不大——经济政治危机
外因
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影响
西方因素: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其目标是使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私有化、政治多元化、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西方化,最终使社会主义国家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以美国为领导的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
苏联剧变和最终解体的原因
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 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全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本单元三位人物都是中国古代政治家、封建皇帝。秦始皇是统一的中国封建中央集权的开创者;唐太宗是把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推向高峰的皇帝;康熙帝是把统一的多民族中国发展到鼎盛同时又开始下坡的皇帝。
第1课 “千古一帝”秦始皇 ★注意问题: 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又在历史上以“暴君”形象著称,注意功过评价。
1、秦统一的原因:①时代趋势;②国力基础;③个人条件;④重用人才
2、主要业绩:①政治制度:建立皇帝制度、中央集权制度。③经济制度:土地私有合法化;奖励移民垦荒;统一货币、度量衡。④拓疆、交通和文字: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征岭南,修灵渠,设三郡;修驰道、直道,规定车同轨;统一文字。
3、功过评价:①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②建立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③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④广建宫殿陵墓,劳民伤财;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注意问题: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唐朝实行的开明的对内对外政策
1、贞观之治出现原因:①主观上:吸取隋亡教训;唐太宗个人作用;②客观上:隋朝的经济繁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2、贞观之治的内容及作用:①政治: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率。②法律:重视法制,颁行《唐律》,惩治贪赃枉法。③科举:发展隋朝科举制,重视进士科,扩大了统治基础。④经济: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经济逐步复苏。⑤民族关系:开明的民族政策。
3、开明君主和开放时代:①吸取教训——心存百姓;② 广揽人才——知人善任;③广开言路——兼听纳谏;④民族关系——民族平等。
第3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注意问题: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评价康熙帝的历史贡献;康熙帝与秦始皇、唐太宗相比,突出贡献是捍卫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1、面临的问题:①地方割据实力的威胁尚未清除;②对边疆的有效控制尚未完成;③沙俄势力东进。
2、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和影响:①平定三藩,有利于安定统一;②收复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正式隶属于中央管辖。促进台湾开发,巩固海防。③抗击沙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④三征噶尔丹,打击新疆蒙古分裂力量。⑤册封五世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3、评价:①功绩: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和影响;②消极: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
第二单元 东西方先哲
第1课 先师孔子 ★注意问题: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孔子既是中国古代大教育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 》,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2、主要思想:①政治思想,主张“仁”(核心)和“克己复礼”。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②教育思想,在中国开办私人办学先河,主张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3、地位和影响:①孔子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渗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孔子被神圣化;②儒家思想传到亚洲各国,成为东方文化的主干,与西方文化并称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种文化形态;③儒家文化对法、德等国西方哲学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注意问题: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孔子思想比较。
1、主要思想:①哲学思想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精神世界不可分割;②政治思想革命的原因在于不平等、法治优于人治;③伦理思想:中道理论;④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别具一格。
2、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①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三段论”、“中道”、“法治”;③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科学探求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政治家
第2课 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 ★注意问题:概述华盛顿的主要事迹,评价其历史贡献。
1、主要事迹:①领导独立:1774年,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任大陆军总司令;1776年宣布独立;1781年,英军投降,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②开国立制: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任第一届美国总统。③确立国策:制定了许多开创性的政策;功成身退,不迷恋权势。
2、评价:①华盛顿是美国开国元勋,在独立战争期间,华盛顿身为大陆军总司令,功绩卓著。②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为美国民主制度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③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两任总统届满后,坚决不再次连任,为以后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树立了范例。④华盛顿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美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第3课 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 ★注意问题:拿破仑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1主要活动:①军事起家:独特的性格;军事生涯的开始;在土伦战役、保卫巴黎和远征意大利过程中展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法国的最高军事统帅。②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雾月政变和拿破仑称帝;《法国民法典》。③从帝国皇帝到孤岛囚徒:扫荡封建势力称霸欧洲大陆;两次退位。
2、评价:①拿破仑是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②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③领导法国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挽救了法国的危机。④颁布《拿破仑法典》,体现法律平等,严格规定私有财产的合法性,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通过征服战争,将民法典的精神带到各国,沉重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⑤拿破仑不断发动的对外征服战争,整个欧洲大陆陷入战争深渊,也破坏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也导致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第四单元
第1课 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注意问题:孙中山主要活动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作用。
1、主要活动:①辛亥革命前: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②辛亥革命中: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辛亥革命后:坚持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发动“二次革命”和两次护法运动。④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决定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收回部分“关余”斗争。
2、评价:①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②甲午战争后,孙中山上书遭拒绝后,认识到必须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③创办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④为了维护共和,从护法到北伐,坚持斗争。⑤改组国民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行三大政策,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成立,开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新局面
第2课 圣雄甘地 ★注意问题:“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评价。
1、主要活动:①早期斗争;②宣传甘地主义思想;③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调解印度各教派的矛盾。
2、评价:①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人,被尊为“圣雄”。②进步性: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一生多次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③局限性:采用非暴力手段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崇尚印度传统文明,反对工业文明是历史的倒退。
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
第1课 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 ★注意问题: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1、理论贡献:①《神圣家族》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标志在创立科学理论方面迈出重要大步。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系统地提出了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的学说。③《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提出历史唯物主义,还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性。④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⑤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秘密。⑥1871年马克思发表《法兰西内战》,认真总结公社经验教训。
2、革命实践:①积极投入到1848年的欧洲革命中,动员工人参加起义。②领导第一国际支持欧洲各国工会反对雇主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③巴黎公社成立后,提供各种帮助。④第一国际解散后,恩格斯继续领导工人运动。
3、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国际无产阶级的领袖。他们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成为是指引人民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行动指南。他们把一生的智慧和精力献给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以伟大的人格被世人铭记和颂扬。
第2课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 ★注意问题:结合史实,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1、主要活动:①建党工作:创建布尔什维克党,形成列宁主义。②领导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后,发表《四月提纲》号召人民武装夺取政权;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③巩固苏维埃政权。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④晚年对十月革命和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评价:①列宁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俄国实际创立列宁主义。②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③用自己的智慧、果敢和革命的灵活性为俄国、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④用实践经验证明了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经济,对于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3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注意问题:认识毛泽东创新精神;历史地位评价。
1、主要活动:①民主革命时期:参加中共一大;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领导长征;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亲赴重庆谈判;领导三大战役;建立新中国。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建成;晚年错误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革”,造成了很大损失。
2、评价:①毛泽东是伟大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②领导全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③领导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④晚年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运动,使中国许多方面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⑤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不可争论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
第4课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注意问题:毛泽东是让中国的站起来,而邓小平则是让中国人富、强起来。这也是时代给两位伟人赋予的使命。
1、主要活动: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文革后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邓小平理论;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评价:①邓小平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20世纪继孙中山、毛泽东之后对中国历史命运有重大影响的伟大人物。②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③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成功地探索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④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成功地解决港、澳问题,逐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3课 “地质之光”李四光
1、主要成就:①地质力学:进行石油勘探,摘掉贫油帽子;发展核能事业;地震预测。②冰川学: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③古生物学:创立蜓科化石鉴定标准;寻找开发煤炭资源。
2、评价: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他把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给祖国人民,他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他打破两个“洋神话”,提出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中国不是贫油国,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他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第4课 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 主要贡献:牛顿是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他在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研究方面都做出了划时代的发明和发现,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发现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把天体力学和地面上的物体力学统一起来,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的综合。牛顿是17世纪科学革命中所涌现出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第5课 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
1、主要成就: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2、评价:爱因斯坦是历史上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标志着物理学的重大突破,是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矗立起的一座新的里程碑。狭义相对论的创立,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广义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在这一理论指引下,天体和宇宙演化的观测研究及理论探讨前所未有地蓬勃开展起来。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坚定的和平捍卫者,关心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事业,并为之进行不懈的奋斗。
最终答案:略
解题过程: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农业、工业的发展。使俄国走向近代化。 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经济现代化:农奴制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上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机构。 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私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重工业迅速发展;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走上对外扩张之路。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中国: 管仲改革实现了齐国的富国强兵,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鲁国“初税亩”取得了预期效果,鲁国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诸侯列国纷纷仿效。从税制改革的角度看它达到了预期目的,所以可以说是成功的。 魏文侯改革:通过李悝变法,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 楚国吴起变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段时间内,楚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连连获胜,成为战国中的强国。 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3)失败的改革 外国: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 中国:魏文侯改革(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5.改革的认识和启示 ①改革的必要性。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和变法不会一帆风顺,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③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 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2、经济发展: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 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梭伦改革: 1、内容:“颁布解负令”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恢复公民大会权力 建立“四百人会议”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 三、梭伦改革的评价 1、历史意义:①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②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③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④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总之,其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历史局限: 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 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 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二、商鞅变法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政治改革: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加强集权、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制定连坐法 3、文化风俗改革:“燔诗书、明法令”;改革社会风尚习俗、父子分居、一夫一妻 三、评价:秦国强盛、意义深远 1、作用:废除旧制度,创建新制度;促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2、表现 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就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设中央集权制度 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合国力:公元前343年,秦国已经成为富强之国,周天子派人送礼,各诸侯派人来称贺 3、局限性 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划清界限 4、消极影响:推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导致了秦朝的暴政,对后世影响消极。 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倡导君主独裁专制,选错了政治体制的方向为后世君主专制埋下了祸根; 改革不彻底,所以在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特别是秦汉时期存在大量奴隶制残余。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背景: 1、东晋时建代国,拓跋珪建魏,统一黄河流域 影响:社会安定,经济恢复,推动了畜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国家机构日益完备,民族融合 2、鲜卑文明与汉文明冲突,社会矛盾尖锐,改革迫在眉睫 宗主督护制,豪强地主隐瞒人口,逃避赋税、徭役 广大农民赋税赋税负担沉重,农民起义不断 民族矛盾激化,北魏统治者未处理好民族关系,激化矛盾 3、冯太后与孝文帝注重汉化,改革条件具备 二、改革内容: 1、创新制:制定俸禄制、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 2、迁都:目的——强化中原统治、避开鲜卑族旧势力;原都城偏穷、交通不便、不如洛阳;北受柔然威胁、南为经略中原 3、移风易俗:汉服、汉话、汉姓、通汉婚、改汉籍 三、评价:促进民族大融合 1、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2、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3、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鲜卑游牧民族的农耕化 汉族人民生活的鲜卑化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一、背景: 1、北宋中期社会危机严重 (1)土地兼并,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反抗斗争不断 (2)极贫积弱局面: 财政困难,入不敷出;辽和西夏威胁北宋安全 2、庆历新政:以整顿整治为中心,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推行一年多夭折 二、内容: 1、富国之法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免役法 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 2、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 整顿太学 改革官吏选拔 3、强兵之法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设军器监 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三、评价: 1、结果:新法被废止,变法失败。 原因:新法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强烈反对 失去宋神宗的支持 新法推行中的缺陷,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 2、变法的历史作用 理财: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 (作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 军事:加强军事实力。(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作用: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减少军费开支,提高军队战斗力。) 教育:培养、选拔人才(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作用:选官贯彻择优录取的原则,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 第五单元 宗教改革 一、背景: ①经济根源(根本原因):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天主教地位:经济上是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政治上,教权高于世俗王权,至高无上;思想文化上,支配文化教育,钳制人们思想;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广大人民深受教会束缚。) ②直接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 ③政治因素: 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 ④文化因素: 文艺复兴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以兜售赎罪券的形式对德意志进行勒索 主要改革: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瑞士日内瓦加尔文宗教改革、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二、宗教改革: 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社会原因 根本原因: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阻碍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国进行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 主观原因:马丁?路德立志宗教改革 直接原因:天主教兜售赎罪券 (2)标志:“九十五条论纲”发表 (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理论基础——因信称义 《圣经》是信仰的惟一权威 世俗的统治权力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建立本民族教会 (4)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圣经》翻译成德文,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最终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 确立新教,冲击了罗马教会在德国的神权统治,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2、加尔文宗教改革 (1)原因条件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加尔文深入研究《圣经》 (2)内容 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简化宗教仪式;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宗教精神;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和弃民;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具有节制、忍耐等美德;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政权 (3)作用 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天主教对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 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 社会各阶层反对教会情绪的不断高涨 日益集权的英国君主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 (2)内容 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纳年贡 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联系 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 保留天主教主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3)结果 伊丽莎白一世进一步巩固了宗教改革成果 确立了英国基督教为英国国教 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三、历史作用 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精神文化:1、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 2、帮助新教徒阅读《圣经》,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3、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尼、英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 四、实质:是一场西欧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 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一、历史背景: 1. 必要性: (1)埃及国力的衰弱:奥斯曼素丹的政治、经济统治和马木路克的反动统治——经济凋敝、政局动荡——国力削弱。 政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征服 派遣总督(帕夏) 建立近卫军 保留马木路克 经济:包税制 埃及形势:恶化 马木路克的统治 经济凋敝 西方经济势力入侵 (2)面临民族危机:英法列强的殖民侵略 原因:埃及战略地位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发展地需要 条件:18世纪后期埃及国力衰弱、局势动荡 英法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强大 (3)埃及独立民族意识形成 2.可能性:阿里政权的建立(原因:埃及人民反侵略斗争和独立民族意识的形成;开罗三次起义,穆罕默德?阿里取得政权(1805年);阿里政权面临的形势:国外—英国等西方列强侵略,国内—面临奥斯曼帝国和马木路克反动势力的威胁) 拿破仑在的近代化措施的诱导 二、内容: 1、改革土地制度 没收不向政府纳税的包税人土地;没收了违规的宗教地产;废除包税制,将全部包税地收归国有;改革赋税制度,征收单一的土地税;确定了土地私有制度 2、促进经济发展 (1)农业 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经济作物; 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各地农作物的种植品种和面积; 重要经济作物实行国家专卖制度; 向贫苦农民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贷款 (2)工业 限制私营手工业生产,发展官办工厂; 引进西欧国家的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创办民用工业 (3)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 商业中心:开罗 地中海东部贸易中心:亚历山大 3、政治 内容 中央设立国务会议、咨议会 地方建立了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目地: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实质:维护专制集权 4、文化 创办学校,培养人才; 聘请外国专家讲学和传授技术,选派埃及青年去欧洲留学; 建立印刷厂、出版读物、翻译著作、创办报纸 5、军事 废除雇佣兵制度,实行征兵制; 按照法国模式组织和训练新式军队 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军队 三、评价: 1、局限 ①建立并巩固了封建的中央集权统治,农民和工人受到沉重的剥削和掠夺 ②残暴统治和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2、意义 1、政治上结束了埃及长期动乱、分裂、割据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 2、经济上推进了近代化进程,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了农业、商业,建立了近代工厂,使长期停滞的埃及社会焕发了生机活力,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这些都为埃及的经济独立、制止西方资本的大规模渗透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3、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壮大了国力,使之成为维护独立主权的坚强后盾。使埃及实际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4、文化上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促进了文化繁荣。 四、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败 1、内忧 根本原因:阿里政权的封建专制性、扩张性 具体原因:税收加重 战事不止、征兵频繁 表现:土地荒芜、工厂停工 父母残子 武装起义不断 2、外患 原因:英国等列强进行殖民扩张,助土反埃 结果:埃及战败、阿里身死、埃及沦为半殖民地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背景: 1、俄国农奴制的建立 15、16世纪,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建立过程中,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农奴制开始形成。 17世纪中期正式建立。 2、农奴制下的社会关系 (1)封建地主拥有土地和农奴。 (2)农奴是封建地主的私有财产,可随便处理,生活悲惨。 (3)自由农民耕种公地,向国家纳税、不准离开土地。 3、19世纪中叶的俄国农奴制危机 (1)19世纪中期,农奴反抗斗争不断,农奴制危机加剧。 (2)俄国工业步履维艰 特点:发展缓慢、落后。 表现:①仍然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②蒸汽动力很少。③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远远落后于英法。 原因:农奴制度的严重阻碍 (3)反对农奴制的新思潮: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激进派 基本主张:都反对沙皇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 产生背景:都受西方社会进步影响 不同点:主要活动内容不同。 十二月党人为推翻沙皇封建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而发动武装起义。 知识分子激进派活动主要是集中在对革命思想的宣传上。 (4)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俄国发动战争目的:①扩大地在中海和西亚的势力②转移国内矛盾 俄国失败原因:英、法势力强大、先进;俄国政府腐败、社会落后 对俄国国内影响:加剧了农奴制危机,推动了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二、改革: 1、改革的酝酿 (1)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国内:局势动荡 国外:国际地位下降 (2)特点:缓慢而谨慎 (3)表现:通过舆论减轻阻力;先秘密后公开;成立委员会 (4)原因:阻力大;借鉴以前改革失败教训 (5)结果:通过了改革法案 2、内容: “二一九法令” ①政治上: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②经济上:土地仍旧归地主所有,农民可获得块份地;农民需缴纳高额赎金赎买份地 ③组织管理:强化村社对农民的管理 ④时限安排:规定前两年是改革过渡期 三、改革的进步性与局限 1、进步性: 表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影响:俄国历史上重要转折点,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局限: 表现:农民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实际上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原因:①封建地主主持下进行的②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四、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1、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原因:农奴制改革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表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成为俄国农业主要组成部分 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产量大幅增加 特点:落后于西欧;对外国资本严重依赖;发展不平衡 2、推动政治缓慢变革 目的: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以维护其统治 主要措施:政治体制方面改革:设立选举产生的城市和地方自治机构,但有财产限制 司法制度方面改革:废除等级审理制,实行公开审理制,但农村照旧 军事、教育方面:略 反映的问题:农奴制改革实际上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影响:推动了俄国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的转变;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步伐 3、推动矛盾向深层次发展——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原因:改革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表现: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农民贫困,反抗斗争不断 民粹派——基本主张: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否认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活动:到农村发动农民革命被镇压 暗杀亚历山大二世 第八单元 明治维新 一、历史条件: (1)幕府统治危机(内忧外患); 内忧: 政治上,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经济上,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得到发展;改革力量形成: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商人、资本家) 外交上,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 外患:1853黑船事件,各国签约(通商、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日本沦为半殖民地。 (2)武装倒幕成功; (3)明治政府建立; 二、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措施简表 项目 内容 目的 政治 (1)废藩置县 (2)四民平等 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 (1)土地、地税改革 (2)殖产兴业 拓展海内外市场 改革币制 发展资本主义 文化 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派遣留学生,社会生活习俗“西化” 发展近代教育 军事 实行征兵制 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 三、成功原因: 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②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 ③倒幕派建新政权后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改革 ④列强集中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四、历史影响: 进步性:内:使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资本主义道路); 外: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东方强国。 为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提供了改革的经验 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突出表现:掌权多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阶层)。 推行军国主义,开始了对亚洲邻国的侵略扩张。 五、日本近代化的表现: 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民主化的历程) 经济上:初步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工业化的历程) 文化上:文明开化(西学东渐的历程) 军事上:建立了现代化军队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一、变法的历史根源: 1、社会根源——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2、经济根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加剧,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扩大 爱国工商人士“实业救国”主张的推动 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放松限制,允许民间设厂, 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积极投资新式企业 3、阶级根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根源——早期改良思潮出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目的:解救民族危难和缓和社会矛盾 早期改良思潮主张思想:兼采西学,变法自强 经济: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动脉义进行竞争 政治: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设立议院。 影响: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形成社会思潮,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百日维新: (1)内容 政治方面:广开言路,精简机构等 经济方面: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等 文化教育方面:提倡西学,废除八股,培养人才等 军事方面:改革军制,精练陆海军,按新法练兵等 (2)内容评价: 未实行的措施:“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 进步意义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三、变法失败原因与历史意义 1、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维新派势力弱小,守旧势力过于强大 (2)维新派采取的方式和手段缺陷 ①缺乏坚持的组织领导②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皇帝 ③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④企图用“和平”“合法”的手段 2、历史意义 ①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②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③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一、洛克 主要观点:(1)天赋人权;(2)自由和法律不可分割,提倡法治;(3)实行分权; 练习 1、洛克的人权包括: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 2、下列属于洛克的观点的是:①②③④⑤⑥ ①第一次系统提出天赋人权; ②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 ③财产是通过劳动获得的; ④财产权是上帝赋予的基本权利,是神圣不可剥夺的; ⑤立法权属于人民,行政权属于君主;⑥提出自由、法治与分权的政治原则 二、卢梭 主要观点:(1)平等是他追求的首要目标,不仅要求法律时间的平等,而且主张事实上的经济平等。(2)社会契约、人民主权(3)民主共和制 练习 3、关于卢梭的观点正确的是:①②④ ①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私有制; ②主张大体平均的小私有者社会; ③和孟德斯鸠一样,都主张君主立宪制 ④强调公共意志 4、下列属于卢梭的代表作品的是:③④⑤⑥ ①《政府论》 ②《论法的精神》 ③《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④《爱弥尔》 ⑤《新爱洛绮丝》 ⑥《社会契约论》 三、《大抗议书》与内战 1、1640年,英国新议会召开的直接原因是: 解决财政危机;这届议会于1641年通过了《大抗议书》,其内容:历数国王在内政外交上的弊端,提出废除 封建特权,进行 改革的要求。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为什么做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标志:提出了限制专制王权的要求。为什么把光荣革命作为其完成的标志:资产阶级完成了夺取政权的任务。 2、英国资产阶级的过程: 1640-1642 议会斗争;1642-1648 内战阶段;1649-1660 共和国时期;1660-1688 复辟时期;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 3、1653年,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其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希望建立强有力的政权,巩固其统治,维护其利益。实质是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 4、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说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势力的妥协;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建立正常的资产阶级统治秩序的要求的反映。 5、新贵族和旧贵族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采用资本主义性质的经营方式;新贵族能与资产阶级结盟的主要原因是:两者有共同的经济利益。新贵族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圈地运动。 6、1649年被议会审判并处死的国王是 查理一世;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的国王是 查理二世;被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了的国王是 詹姆斯二世。 四、《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其内容有:①宣告美国成为独立和自由的合众国;②用天赋人权和民主原则来阐述独立的理由,也阐述了新国家的基本原则。其人权主要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2、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其主要内容有:自由平等、主权在民、天 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的核心是人权、民主和法治,尤其强调了平等。 3、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重要内容有:①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国家体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②确立责任内阁制,③确认了保护私有财产和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原则;④宣布国家主权在民,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其中最能体现约束袁世凯权力的内容是:建立责任内阁制; 其性质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其直接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其根本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五、法国大革命和法国政体的变迁 1、法国大革命: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制宪议会于1789年通过《人权宣言》,于1791年通过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1792年,法国人民再次起义,把吉伦特派推上了历史舞台。1792年,国民公会宣布法国为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并于 年,处死路易十四。1793年,法国人民把雅各宾派推上了政治舞台,公安委员会在国民公会的支持下推行恐怖政策。1794年,发生“热月政变”,标志法国革命高潮阶段的结束。 2、关于恐怖政策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②③④ ①有利于稳定政局,平息叛乱,打退外来侵略;②打击了资产阶级的利益;③造成了人人自危,众叛亲离;④ 不利于资产阶级正常统治秩序的建立。 3、1799年,发生“雾月政变”,拿破仑夺取政权。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被法兰西第一帝国所取代。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波旁王朝复辟,当时的国王是路易十八。 4、拿破仑顺利夺取政权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希望建立强有力的政权来维护其既得的利益;拿破仑迅速建立百日政权的主要原因是人民把他看成革命成果和民族利益的捍卫者;拿破仑对外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战争的侵略性,同时也说明了当时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很强大。拿破仑最引以为荣的是《法兰西民法典》,它基本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确认了自由、平等的原则,但法律限制言论自由,限制妇女和未成年人的权利。 5、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当时的国王是查理十世,导火线是《七月敕令》),把路易•菲利浦推上了王位,建立了七月王朝。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三色旗为国旗,镇压了法国里昂工人第二次起义。 6、1848年“二月起义”,推翻了七月王朝,路易•菲利浦逃亡英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临时政府镇压了法国“六月起义”。1848年“六月起义”的导火线是解散国家工场。1848年12月,路易•波拿巴成为法国第一个普选产生的总统。他上台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法国的阶级斗争形势决定的。 7、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军事政变,解散了议会。1852年,他用公民投票的方式恢复了帝制,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政治上,用高压和怀柔政策稳定了法国的局势;经济上,采取一系列促进法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法国经济呈现繁荣景象;军事上,志大才疏,败于1870年的普法战争。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共和国的最终确立得益于君主派的内讧。制定了1875年宪法;1877年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法国国歌。 六、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1、康有为:托古改制--------《孔子改制考》 主张:(1)近代西方自由平等理论在中国“古已有之”。(2)用儒家语言为政治制度的变革提供了一种进化论的依据(古代儒家把历史发展划分为依次发展的“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阶段。康有为用进化论的观点重新解释“三世说”);(3)坚持渐进变革,只能先实行君主立宪,将来再实行民主共和。 评价:(1)减少变法阻力,是比较可行的策略;(2)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梁启超:从兴民权到新民 主张:(1)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2)有建立“新”的中国,必须先培养“新”的国民。“新民”是指有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的 新国民。(3)君主立宪政体是世界上最好的政体,要实现立宪政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制定一部宪法和培养有资格的国民;(4)中国立宪不可操之过急;(5)宪法的权威高于一切。 3、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主张:(1)三民主义;(2)新三民主义;(3)五权分立)(五权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 七、辛亥革命前后反专制的斗争 1、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 论战涉及到革命的对象和任务,论战的中心是要不要“反满”和暴力推翻清王朝。 2、《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 在立宪派的推动下,清政府顺应民情,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其内容:①司法与行政权分离;②在保证“君上大权”的前提下,臣民有言论、出版、著作、集会的自由;认识:①清庭开始了实质性的宪政改革;②人民的合法权利和政治地位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得到极其有限的认可;③但与立宪派的要求相差甚远。④1911年,清政府成立了第一届责任内阁,史称“皇族内阁”,使立宪派中的一部分人开始转向革命。 3、帝制终结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宣告了中国2000多年帝制的终结,也是辛亥革命胜利的重要标志。 排列先后顺序:①②③④⑤⑥ ①武昌起义 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③南北议和④清帝退位⑤孙中山辞职⑥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袁世凯的专权 表现:(1)唐绍仪内阁垮台;(2)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3)解散国民党和国会;(4)颁布《中华民国约法》(5)称帝 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①②③④⑤⑥ ① 刺杀宋教仁 ②解散国民党 ③解散国会 ④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⑤袁世凯复辟帝制 ⑥护国运动 5、辛亥革命的失败 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资产阶级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辛亥革命主要的历史功绩: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袁世凯称帝说明: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 袁世凯称帝失败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八、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政策--------“三三制”(1940年实行),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了普选制度,使地方政权成为真正的人民民主政权。 3、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标榜“和平建国”,而实际上坚持内战独裁的方针。在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呼声下,1945年10月,国共双方签定了《双十协定》,确定了坚决避免内战、建设民主国家的原则。但《双十协定》签定后不久,国民党违背和平民主原则,制造了一系列暴行(如:一二•一血案)。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但国民党反动派最终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共在国统区领导了以学生运动为中坚,各阶层爱国人士广泛参与的人民民主运动,形成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4、土地改革 (1)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为了团结一切力量支持抗战,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 (2)1946年5月,中共发表《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变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3)1947年,中共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认识:土地政策的变法反映了中共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适时调整土地政策。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5、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正式提出打倒国民党独裁政府,建立民主联合政权,指明了民主斗争的目标。 九、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一)宪章运动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赋予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权利,工人却没有。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的工人领袖与一些激进派议员共同起草了“人民宪章”。“人民宪章”反映了工人阶级要求获得普选权的要求,以及反对选举财资格限制和议员支薪等主张。宪章运动有三次请愿(1839年,1842年,1848年)。在宪章运动中,工人独立地提出了选举权的要求,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第一国际 1、条件 ①随着工业革命在欧洲普遍展开,各国工人为改善自己处境的斗争不断高涨,他们在斗争中认识到工人阶级相互支持的重要性。②直接原因:声援波兰人民起义。 2、标志:时间 1864年 地点:伦敦 名称:国际工人协会 3、对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与支持 (1)有力地支持各国的罢工,使工人的斗争得到圆满的结果; (2)领导英国工人参加选举改革运动,推动了英国的民主进程; (3)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组织各国工人支持波兰和爱尔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第二国际 1、建立: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成立第二国际。 2、作用:第二国际通过的决议,推动了欧美工人政党的合法斗争,推动了欧美工人运动的发展。 3、第二国际指导下的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合法斗争取得重大成果: (1)工人的工作时间普遍缩短;(2)一些国家的政府颁布了有利于保护工人利益的法律; (3)赢得了日益多的选票和席位; 思考:第一国际与第二国际的异同点。 (1)相同点:①它们都是国际性的工人组织。②它们的建立都处于工人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的阶段。③马克思、恩格斯都积极参与了对两个国际的领导。 (2)不同点:①第一国际由各国工人团体组成,而第二国际主要由社会主义政党组成。②参加第一国际的主要是少数欧洲国家的工人组织,它还只是一个宣传和鼓动的团体;而第二国际的活动范围已扩大到整个欧洲和北美,它的活动已经同各国工人的斗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③在组织上,加入第一国际的各工人团体是它领导下的一个支部,第二国际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它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党指明方向。④在思想上,第一国际时期,社会主义思潮还未被广大工人群众所接受;而第二国际时期,社会主义已成为群众运动。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
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⑸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两大阵营:三国同盟:德、奥、意 三国协约:英、法、俄
⒉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
⑵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 战;
⑶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⒊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
⒏为什么在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
⑴美国与英法存在着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
⑵美国与协约国之间巨大的贸易贷款联系
⑶俄国二月革命后的战争形势变化
⑷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参战契机
⒐分析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⑴经济实力处于劣势;
⑵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⑶内部与国内矛盾的尖锐;
⑷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⒑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来分析原因)
⒒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⑴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
西欧的相对衰落体现在:①经济受重创:曾经领先世界的西欧,生产水平远低于战前,相对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战; ②精神遭打击: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
③英国更衰落:战前已丧失工业第一强国地位
美日的崛起体现在:①美国:战后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纽约
②日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由债务国变债权国
⑵战争引起革命与独立的浪潮
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①原因:列强的奴役与掠夺,激化民族矛盾;宗主国放松控制引起的本国新兴阶级力量的壮大;
②影响:奠定了二战后摧毁殖民体系的基础;
⑶战争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① 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飞机进入实用阶段、汽车取代马车、缺乏原料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等等;
② 一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职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加强;
③ 一战改变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人民要求和平的反战运动高涨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的影响。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㈠巴黎和会
⒈背景 (1)同盟国战败投降,成为战胜国宰割的对象。
(2)战胜的协约国之间,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
⒉时间:1919年初——6月28日
⒋参加国:27个战胜国的代表。
⒌操纵国:美、英、法:英国劳合乔治、美国威尔逊、法国克里蒙梭
⒍各国目的:(1)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会议,企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建立国联,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2)英国奉行“势力均衡”政策,既要削弱德国海军力量,剥夺它的海外殖民地,勒索战争赔款,维护其庞大的殖民帝国及海上优势。在欧洲联合美国遏制法国称霸,因此英国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在东亚支持日本以牵制美国。
(3)法国为重建欧洲霸权,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索取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坚决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乃至肢解德国。
(4)意大利希望落实参战时协约国的承诺,扩大领土。
(5)日本企图使它战时从德国手中夺取的太平洋岛屿和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合法化。
⒎主要问题:对德和约问题(中心)、中国问题(山东问题)、建立国联问题。
⒏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⒐结果:签订《凡尔赛和约》
(1)时间:1919年6月28日。
(2)内容:①领土:重新划分德国疆界;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划定非武装区。
②殖民地:德国放弃海外殖民地,由英法等战胜国瓜分;
③军事:德国废除义务兵役制,只保留10万陆军;
④赔款:德国要支付大量赔款给协约国(未确定总额)。
(3)性质: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
⒑影响:(1)暂时调整了列强在西方的统治秩序,开始建立凡尔赛体系
(2)严厉限制和削弱了战败国德国,引起德国的复仇情绪,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
(3)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4)英法获利最大
(5)美国受到抑制
(6)民族自决权得到一定的肯定
(7)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
㈡凡尔赛体系的构成与国际联盟
⒈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凡尔赛和约》和对奥、保、匈、土的和约和国联盟约(已列入了《凡尔赛和约》)。
⒉影响:(1)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2)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上述地区的矛盾,使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3)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国家;
(4)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欧洲地位削弱,美苏日崛起;
(5)其中又隐含了很多矛盾,不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
⒊系内的矛盾:(1)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性的惩罚:德国滋生强烈复仇情绪;
(2)战胜国列强之间:分赃不均:美意不满;
(3)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与列强矛盾: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中国“五四”爱国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等。
⒋新的民族矛盾:列强主要考虑削弱战败国和实现自己的利益来安排领土,没有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
⒌实质:是帝国主义战胜国掠夺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
⒍国际联盟:
(1)背景:①一战的巨大损失使人们渴望建立能维护和平的国际体系;
②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倡导建立国际联盟盟约,以此领导世界;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2)时间:1919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并被列入《凡尔赛和约》。1920年生效正式建立
(3)总部:瑞士的日内瓦
(4)主要机构: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国联行政院;秘书处
(5)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并且声称要裁减军备,制裁侵略
(6)盟约原则: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委任统治。
(7)操纵:英法。由于美政治军事实力有限,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落空加上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强大。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也拒绝参加国联。
(8)解散:二战时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1946年宣告解散
(9)实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10)性质: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11)活动:①1924年组织缔结了和平解决争端议定书《日内瓦协定》;
②在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其有关机构或组织发挥了大量;
③用30年代英法控制的国联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12)评价:①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为以后联合国提供了多方面有益的经验;
②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③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阻止新的世界大战(原因)
㈢华盛顿会议
⒈背景(1)巴黎和会留下遗缺,亚太地区的矛盾没有真正缓和;
(2)战后美日英国在亚太地区的争夺发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
(3)为争夺霸权,美、英、日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
(4)中国掀起反帝爱国运动
⒉发起国:美国
⒊目的:为了缓和它们之间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平息中国反帝怒潮。
⒋时间:1921年11月—1922年2月。
⒌参加国:美、英、日、中、法、意、比、荷、葡九个国家。
⒍操纵国:美、英、日。
⒎主要议题:英日同盟问题、海军军备竞赛问题、中国问题
⒏内容:⑴《四国条约》
(1)签订国:美、英、法、日。
(2)内容:A缔约各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
B英日同盟终止。
(3)影响:①对美:拆散了英日同盟,扫除了在太平洋的称霸障碍。
②对英:维持了与美日的表面关系,后英日矛盾日渐激化。
③对日:同盟解散利益受损,但一战的获利大多承认,也获得与欧美列强平起平坐地位。
⑵《五国条约》
(1)签订国:美、英、日、法、意
(2)内容:分别规定了它们各自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
(3)影响:①对美: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并驾齐驱,抑制日本势力膨胀
②对英:丧失了海上霸权
③对日:受到抑制,但英美不得在其附近建立海军基地,实际了日本在这一区域内拥有战术上的优势。
总评:是第一个裁军协定,暂时缓和了大国的海军军备竞赛,但没有根本解决问题,不能制止战争
⑶《九国公约》
(1)签订国:美英法日中意荷比葡九国。
(2)内容:①形式上宣称“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②再次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3)影响:实质上“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进一步侵略中国创造了条件
⒐影响:(1)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补充和继续,,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华盛顿体系。
(2)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的海军力量并驾齐驱,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又达到抑制日本势力膨胀的目的。
(3)日本,英等国受到抑制。
(4)中国是最大的受害国。
(5)最终形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华体系。
⒑中国山东问题的解决:日中在会外签订条约,把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归还中国
⒒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异同
⑴相同点:①背景:在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召开的世界性会议。
②过程:会议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的,充满矛盾和斗争。
③结果:会议签订了带有大国强权色彩的一系列条约;都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中国主权;条约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决原则,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
④作用:新的国际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
⑵不同点:巴黎和会是一战的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成立了新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矛盾,形成了凡尔赛体系,英国和法国成为会议的胜利者;华盛顿会议遏制了日本在远东的侵略势头,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形成了华盛顿体系,美国成为会议的主导者和胜利者。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⒈原因:⑴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⑵具体原因:①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供需矛盾扩大
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市场供需矛盾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③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掩盖了生产和销售之间矛盾,增加了市场的不稳定(直接原因)
⒉爆发标志与表现:1929年10月,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股价狂跌,大量股票被抛售;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猛跌,大量农产品被销毁
⒊特点:⑴范围特别广(地区从美——世界;部门从金融——工农各部门)
⑵持续时间特别长(1929~1933年)破坏性特别大
⒋影响:⑴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①广大人民强烈要求改变生活状况,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
⑵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扩大政治影响⑵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加紧在国际市场上争夺,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日趋尖锐
② 各国为尽快摆脱困境,还进一步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⒌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⑴原因:①历史原因:A缺乏民主传统,专制主义、军国主义势力非常强大;
B掠夺性的《凡尔赛和约》,激发了其民族复仇情绪
②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严重,垄断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的强权政府
③直接原因:纳粹党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招牌,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获得人民、军队、资产阶级广泛的支持。
⑵建立:①时间:1933年初,
②标志:希特勒正式出任德国总理
③影响: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的道路。标志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⑶内外政策(1)政治①一党独裁统治
②1934年,兴登堡总统去世,希特勒集总统、总理和军队最高统帅于一身,成为国家元首,实行个人独裁。德国成为“德意志第三帝国”
③迫害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⑵经济: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及与之相关的民用工业,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⑶军事:撕毁《凡尔赛和约》,重建了空军,扩充陆军,建造军舰
⑷对外关系:1933年退出国联;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⑸文教领域:进行严密控制,用纳粹党的说教钳制人们的思想。
⒍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⑴原因:①历史原因 A缺乏民主传统,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建立强权政治。
B不满华盛顿体系对其的压制
②现实原因: 经济危机的打击沉重(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国内市场狭小,资源极度贫乏)阶级矛盾尖锐,引发政治危机。统治阶级亟需。
③直接原因: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军部法西斯分子发动了侵略,制造了一连串暗杀事件、加强了左右政局的能力。
⑵建立:①时间:1936年。
②标志: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受军部控制)
③影响:推行对外扩张、对内独裁的政策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
⑶内外政策:①政治:禁止工人罢工,限制人民言论、结社、新闻和出版自由。
②军事:加紧扩军备战。
③外交:制定《基本国策纲要》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
⒎对比日本和德国在建立法西斯专政有何异同?
⑴相同点:都利用了经济危机这一有利时机;
都有军事封建性的历史传统;
都是垄断资本家的需要和选择;
都对内独裁对外扩张,都有冲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⑵不同点:德国有一个法西斯政党——纳粹党;有一个突出的领袖——希特勒;通过国会大选的方式夺取政权。日本既没有法西斯政党、也没有突出的领袖,而是依靠军部法西斯势力在天皇的支持下控制政权。
㈡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⒈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
⑴原因: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后,于1935年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埃塞俄比亚发动侵略
⑵时间:1935年——1936年
⑶结果: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
⑷失败原因:①意强大装备先进,准备充分,训练有素,埃弱小埃塞俄比亚武器装备极其落后。抗意战争领导方面有错误
②西方大国绥靖政策的影响
⒊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
⑴背景:①西班牙人民阵线1936年在大选中获胜、成立共和国后,采取了一些进步措施,打击法西斯势力。
②佛朗哥等反动军官发动叛乱,内战开始。
③德意全力援助叛军,公开进行武装干涉,使原来的内战变成了一场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战争
⑵时间:1936年——1939年。
⑶各方政策和态度:①英、法等——“不干涉政策”,
②苏联、国际纵队——国际援助。
⑷结果:共和国政府被颠覆,建立了以佛朗哥为首的法西斯独裁政权。
⑸败因:内:力量有限 外:西方绥靖政策。
⒋特点:反法西斯侵略为中心各国纷纷建立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主要特点)
⒌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⑴背景:①法西斯国家获得了巨大的财力、人力资源,占据了许多战略要地,实力大增。
②由于英、法、美等国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也使法西斯国家更加有恃无恐。
⑵原因: 在侵略扩张过程中,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与英法美等国的矛盾日益加剧。出于共同的利益需要,法西斯国家进一步勾结,互相支持利用.
⑶结盟招牌:“反共”(利用与苏联的矛盾欺骗英法美等国)
⑷过程: 1936年德意签订《德意志议定书》形成柏林—罗马轴心,1936年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加入。形成轴心国集团。
⑸影响: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从此,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持,肆意扩大侵略战争,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㈢走向世界大战
⒈英、法、美的绥靖政策
⑴目的:①,避免战争,保住既得利益
②祸水东引。
⑵实质:自私自利,姑息养奸(利己主义)
⑶主要推行者:英、法、美
⑷对象:德意日法西斯国家
⑸表现:①对1931年日入侵中国,国联未真正制裁日本
②对意入侵埃塞俄比亚,国联只进行有限的制裁,美推行“中立”
③对德意入侵西班牙,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美推行“中立”政策
④对德破坏《凡尔赛和约》听之任之1935年起,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又吞并苏台德区。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⑤制造幕尼黑阴谋,使绥靖政策达到最顶峰(为何这样说)
⑥二战爆发后,进行奇怪战争
⑹影响:①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埃塞俄比亚亡国了,西班牙共和国政权被颠覆了,中国东北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
②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增强了法西斯的实力;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③使许多反对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如苏联对英、法等国心存芥蒂,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对敌
④最后英、法等国不得不首先吞下这枚自己种的苦果
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⑴原因:①英法与苏社会制度矛盾尖锐
②《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集体安全落空
⑵目的:苏联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全; 德为了避免两线作战,解除后顾之忧。
⑶时间:1939年8月,
⑷内容:双方互不侵略者对方,并划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⑸后果影响:①对苏联:A使其赢得了备战的时间
B苏联靠牺牲东欧小国换取了自己暂时的和平,这是对法西斯势力的又一次绥靖,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
C一定程度上麻痹了苏联,使其未作充分的战前准备。
②对德国: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⒈全面爆发——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1939年9月)
⒉波兰溃败原因:①法西斯德国发动突袭:闪电战,军事力量强大。准备充分
②波军武器装备陈旧,战术落后、布署失当并依赖英法
③英法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军奋战④苏联趁火打劫,建立东方战线,入侵波兰
⒊法国溃败原因:(1940年6月)①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德国侵略扩张而自身士气低落,自食其果;军事回想落后对装甲兵和航空兵的战术熟视无睹;对德进攻方向判断失误;统治集团的失败主义和投降主义占据主导地位;不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
②德使用闪电战;采用曼施坦因方案,出其不意;单线作战
③意大利趁火打劫
⒋敦刻尔克撤退:1940年5月底6月初。德使用闪电战;采用曼施坦因方案,英法军队被困,后大部分撤回英国,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⒌不列颠之战(1940年7月—10月)主要是空战,最终粉碎了德国的阴谋,10月间,希特勒取消了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使其侵略计划首次受挫。
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⒈苏德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⑴原因:①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决定性的步骤;
②1940年9月签订了日德意三国军事同盟;
③控制了欧洲14个国家和地区,占有了强大的军事资源
⑵时间:1941年6月22日
⑶影响: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的扩大。战争初期,德军进展顺利,到11月,占领了苏联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⑴原因:①侵占中国和东南亚是日本长期发以来的既定目标
②法西斯德国在欧洲的一系列胜利刺激了日本的动野心
③欧洲战事正酣为其提供了大好机会
④1940年8月,日本公开提出 “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日本的政策严重损害了美英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
⑤1940—1941年,日本占领了印度支那,美英等国宣布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严重打击日本。美日矛盾激化
⑥日本军部决定趁美国尚未准备就绪,发动突然袭击,取得战争主动权。日本把美国太平洋舰队看作是日本“南进”的最大障碍,认为只有消灭这支舰队,才可放心大胆地南进
⑵时间:1941年12月7日
⑶影响:日本以微小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与此同时,日本出动陆军,向东南亚各国和西南太平洋各岛发动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⒊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意义。
⑴原因: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构成严重威胁,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
②苏德战争的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直接促成
⑵目的:联合行动,抗击侵略,捍卫独立与自由
⑶过程:①1939年通过新的《中立法》
②1941年3月通过《租借法案》,加强了对英国等国的援助
③美英确定“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④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立即宣布支持苏联
⑤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表示了两国反对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⑥9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议定书三国开始联合行动。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初, 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各国保证用自己全部的经济、军事力量来对法西斯国家作战,不与敌人单独媾和。《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⑷性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⑸意义:①大大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人力,物力)
②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团结协作、互相支援和配合,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
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⒈莫斯科战役:⑴时间:1941年9月底-------第二年初。
⑵结果: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
⑶胜利原因:①莫斯科军民团结一致,在斯大林领导下英勇抗击
②苏联从东部大量增援部队
③天气严寒,德军缺乏御寒设备。
⑷影响:消灭苏联的“闪电战”计划破产了。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全世界人民受到鼓舞,德军无力发动全面进攻,苏德战争开始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⒉斯大林格勒战役:
⑴原因: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是苏联欧洲部分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也是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和石油中转站。莫斯科战役后,受到重大损失的德军无力再发动全面攻势。希特勒决定集中力量进攻南线,企图占领斯大林格勒,以便夺取苏联南方重要的粮食、工业及石油产区,进而北取莫斯科,南出波斯湾
⑵时间:1942年7月-----1943年2月。
⑶结果:德军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
⑷胜利原因:①苏联守军进行殊死抵抗
②巷战不利于德军先进武器作用的发挥
③天气严寒,德军缺乏御寒设备
④德军后援困难⑤苏军采用了正确的战备战术
⑸影响: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在这场战役中德军被歼33万人,损失了大批武器装备,丧失了战场主动权,从此,苏军开始转入反攻。这大大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的瓦解。
⒊中途岛战役:⑴原因:1942年美国舰载飞机对日本的东京等城市进行了轰炸,日本举国震动,决定消灭太平洋舰队。
⑵时间:1942年6月
⑶结果:美国以少胜多,取得了重大胜利,日军损失惨重。
⑷胜利原因:①战前美军成功地截获了日军的作战计划密码,察觉了日本的作战计划,集中有限兵力,伺机歼敌;
②日本分散了绝对优势兵力。战术陈旧,特混舰队担负攻击中途岛和引诱美军舰队的双重任务,错失战机。
⑸影响:使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重大转折,日军被迫由进攻转为防御,美军由防御转为进攻
⒋阿拉曼战役:⑴时间:1942年秋。
⑵结果:德意军队大败,被迫西撤。
⑶胜利原因:①德意由于战线过长,给养出现困难;
②英军给养充分,同时有兵力优势。
⑷影响: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⒈瓜岛战役:1942年,太平洋战场的美军率先反攻,攻占瓜岛,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到1945年初,收复了马岛和菲律宾,日军的海空主力基本被消灭。
⒉意大利投降:1942年11月,美英联军在西北非两栖登陆,东西夹击德意军队,
1943年5月,北非德、意军降。北非战场结束。
⒊库尔斯克会战:1943年7月,苏德库尔斯克战役,德军损失惨重,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1944年苏军发动十次打击,收复了全部国土,并攻入东南欧。
⒋诺曼底战役:1944年6月6日凌晨,在欧洲成功地开辟了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
盟军两面夹击德军,加速了德法西斯的灭亡。
⒌开罗会议:⑴时间:1943年冬。
⑵参加者: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
⑶地点:开罗。⑷内容:《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⑸意义:协同了三国对日作战。
⒍德黑兰会议:⑴时间:1943年11月。
⑵参加者: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⑷内容:①通过了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宣言。
②会议还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
⑸意义:协同了三国对德作战。
⒎雅尔塔会议:⑴时间:1945年2月。
⑵参加者: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⑷内容:①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
②准备成立联合国
③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⑸意义:加速了德国的灭亡;大国初分了世界。
⒏波茨坦会议:⑴时间:1945年夏。
⑵参加者:杜鲁门、丘吉尔、斯大林。
⑷内容:①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
②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⑸意义:加速了日本的灭亡。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⒈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战造成的危害:给人类造成空前的浩劫。在战争中丧生的人数约5 000万。直接军费消耗达1.1万亿美元,还有4万多亿美元的物质财富被毁坏。在这次战争中,法西斯屠杀无辜平民,毁灭人类文明,残暴本性暴露无遗。举“纳粹残杀犹太”和“南京大屠杀”。
⒉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意义:
① 战争使人类理性得到张扬,人权与和平思想深入人心,维持和平的联合国随之诞生;
② 二战改变了世界格局,美苏成为两个世界一流大国,西欧的世界中心地位继续衰落(人教:已不复存在),世界重心向太平洋地区转移(美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霸主);
③ 二战促进了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欧亚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④ 二战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第三次)的兴起。
⒊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提供了哪些宝贵的经验教训?
⑴警惕法西斯势力抬头,对法西斯主义绝不能姑息养奸
⑵面对法西斯势力的进攻,要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
⑶建立相对合理,公正、平等的国际秩序,和平共处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
⑷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
⑸处理好经济纠纷,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防止其引发战争
⑹落后就容易挨打,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雅尔塔体制: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所谓的雅尔塔体系。
(1)主要内容
(2)评价
积极:有利于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它将苏联与美苏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关系体系)共处与合作以共同维护战后战后和平的精神,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具有一定进步性。
消极:建立在美苏战时实力均势的基础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安排战后世界两分天下,使雅尔塔体制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实质: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它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雅尔塔体制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的结束,为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二战后初期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全球对峙局面;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所代替)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全球战略矛盾对立。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挑起了针对弈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主要斗争方式。
2、冷战的形成
(2)“冷战”序幕——1946.3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3)“冷战”的全面开始——1947.3杜鲁门主义提出
政治上对抗:1947.9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上对抗:马歇尔计划1947.6:根本目的:稳定和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共产主义”)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
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1949.9
军事上对峙: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北约)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华约)——标志着战后欧洲正式出现了两个敌对的军事集团。随着美国遏制政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展开,到1955年,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4)美苏争霸(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所代替,美苏争霸日益成为“冷战”的主旋律)
美苏争霸的原因:
美苏实力对比的变化;
苏联外交战略的变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主要原因)
决定事件发生发展的是内因,苏联外交战略的变化是主要的(同时也是主观原因),而双方实力对比变化是客观因素,可能性。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
争霸态势:缓和与紧张并存,以紧张为主,争霸的优势的美国。
表现:缓和:外交上“和解”——戴维营会议
紧张:军事上的对抗——第二次柏林危机(“柏林墙”的修筑)
古巴导弹危机(战略优势在美国)
美苏争霸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争霸态势:苏攻美守,优势在苏联方面。
美国:尼克松主义(缓和政策)苏联:积极进攻战略
缓和:
(1)1972年尼克松访苏(缓和高潮)
(2)1975年,欧安会召开,签署《赫尔辛基宣言》
对抗: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美苏争霸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
争霸态势:美攻苏守,优势在美国方面。
对抗:1980年“卡特主义”提出:重新强调实力和军事遏制
1981年里根新遏制政策: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星球大战计划,逼苏联搞军备竞赛,以此拖垮经济实力相对落后的苏联。
缓和:标志:1987年《消除中程导弹条约》签署(标志美苏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有限缓和时期,即所谓“第二次缓和”)
(5)、冷战结束——苏联解体
1991.12.8,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签署明斯克协定,宣布成立“独立体”。(初步解体)
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独联体扩大到苏联绝大部分加盟共和国。苏联作为国际法一个主体停止存在。苏联完全解体。
东欧剧变原因
内因:
历史原因:袭用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经济政治原因:改革成效不大——经济政治危机
外因
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影响
西方因素: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其目标是使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私有化、政治多元化、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西方化,最终使社会主义国家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以美国为领导的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
苏联剧变和最终解体的原因
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 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全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本单元三位人物都是中国古代政治家、封建皇帝。秦始皇是统一的中国封建中央集权的开创者;唐太宗是把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推向高峰的皇帝;康熙帝是把统一的多民族中国发展到鼎盛同时又开始下坡的皇帝。
第1课 “千古一帝”秦始皇 ★注意问题: 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又在历史上以“暴君”形象著称,注意功过评价。
1、秦统一的原因:①时代趋势;②国力基础;③个人条件;④重用人才
2、主要业绩:①政治制度:建立皇帝制度、中央集权制度。③经济制度:土地私有合法化;奖励移民垦荒;统一货币、度量衡。④拓疆、交通和文字: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征岭南,修灵渠,设三郡;修驰道、直道,规定车同轨;统一文字。
3、功过评价:①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②建立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③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④广建宫殿陵墓,劳民伤财;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注意问题: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唐朝实行的开明的对内对外政策
1、贞观之治出现原因:①主观上:吸取隋亡教训;唐太宗个人作用;②客观上:隋朝的经济繁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2、贞观之治的内容及作用:①政治: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率。②法律:重视法制,颁行《唐律》,惩治贪赃枉法。③科举:发展隋朝科举制,重视进士科,扩大了统治基础。④经济: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经济逐步复苏。⑤民族关系:开明的民族政策。
3、开明君主和开放时代:①吸取教训——心存百姓;② 广揽人才——知人善任;③广开言路——兼听纳谏;④民族关系——民族平等。
第3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注意问题: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评价康熙帝的历史贡献;康熙帝与秦始皇、唐太宗相比,突出贡献是捍卫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1、面临的问题:①地方割据实力的威胁尚未清除;②对边疆的有效控制尚未完成;③沙俄势力东进。
2、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和影响:①平定三藩,有利于安定统一;②收复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正式隶属于中央管辖。促进台湾开发,巩固海防。③抗击沙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④三征噶尔丹,打击新疆蒙古分裂力量。⑤册封五世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3、评价:①功绩: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和影响;②消极: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
第二单元 东西方先哲
第1课 先师孔子 ★注意问题: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孔子既是中国古代大教育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 》,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2、主要思想:①政治思想,主张“仁”(核心)和“克己复礼”。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②教育思想,在中国开办私人办学先河,主张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3、地位和影响:①孔子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渗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孔子被神圣化;②儒家思想传到亚洲各国,成为东方文化的主干,与西方文化并称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种文化形态;③儒家文化对法、德等国西方哲学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注意问题: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孔子思想比较。
1、主要思想:①哲学思想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精神世界不可分割;②政治思想革命的原因在于不平等、法治优于人治;③伦理思想:中道理论;④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别具一格。
2、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①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三段论”、“中道”、“法治”;③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科学探求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政治家
第2课 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 ★注意问题:概述华盛顿的主要事迹,评价其历史贡献。
1、主要事迹:①领导独立:1774年,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任大陆军总司令;1776年宣布独立;1781年,英军投降,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②开国立制: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任第一届美国总统。③确立国策:制定了许多开创性的政策;功成身退,不迷恋权势。
2、评价:①华盛顿是美国开国元勋,在独立战争期间,华盛顿身为大陆军总司令,功绩卓著。②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为美国民主制度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③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两任总统届满后,坚决不再次连任,为以后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树立了范例。④华盛顿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美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第3课 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 ★注意问题:拿破仑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1主要活动:①军事起家:独特的性格;军事生涯的开始;在土伦战役、保卫巴黎和远征意大利过程中展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法国的最高军事统帅。②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雾月政变和拿破仑称帝;《法国民法典》。③从帝国皇帝到孤岛囚徒:扫荡封建势力称霸欧洲大陆;两次退位。
2、评价:①拿破仑是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②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③领导法国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挽救了法国的危机。④颁布《拿破仑法典》,体现法律平等,严格规定私有财产的合法性,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通过征服战争,将民法典的精神带到各国,沉重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⑤拿破仑不断发动的对外征服战争,整个欧洲大陆陷入战争深渊,也破坏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也导致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第四单元
第1课 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注意问题:孙中山主要活动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作用。
1、主要活动:①辛亥革命前: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②辛亥革命中: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辛亥革命后:坚持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发动“二次革命”和两次护法运动。④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决定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收回部分“关余”斗争。
2、评价:①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②甲午战争后,孙中山上书遭拒绝后,认识到必须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③创办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④为了维护共和,从护法到北伐,坚持斗争。⑤改组国民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行三大政策,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成立,开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新局面
第2课 圣雄甘地 ★注意问题:“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评价。
1、主要活动:①早期斗争;②宣传甘地主义思想;③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调解印度各教派的矛盾。
2、评价:①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人,被尊为“圣雄”。②进步性: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一生多次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③局限性:采用非暴力手段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崇尚印度传统文明,反对工业文明是历史的倒退。
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
第1课 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 ★注意问题: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1、理论贡献:①《神圣家族》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标志在创立科学理论方面迈出重要大步。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系统地提出了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的学说。③《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提出历史唯物主义,还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性。④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⑤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秘密。⑥1871年马克思发表《法兰西内战》,认真总结公社经验教训。
2、革命实践:①积极投入到1848年的欧洲革命中,动员工人参加起义。②领导第一国际支持欧洲各国工会反对雇主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③巴黎公社成立后,提供各种帮助。④第一国际解散后,恩格斯继续领导工人运动。
3、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国际无产阶级的领袖。他们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成为是指引人民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行动指南。他们把一生的智慧和精力献给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以伟大的人格被世人铭记和颂扬。
第2课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 ★注意问题:结合史实,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1、主要活动:①建党工作:创建布尔什维克党,形成列宁主义。②领导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后,发表《四月提纲》号召人民武装夺取政权;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③巩固苏维埃政权。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④晚年对十月革命和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评价:①列宁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俄国实际创立列宁主义。②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③用自己的智慧、果敢和革命的灵活性为俄国、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④用实践经验证明了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经济,对于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3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注意问题:认识毛泽东创新精神;历史地位评价。
1、主要活动:①民主革命时期:参加中共一大;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领导长征;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亲赴重庆谈判;领导三大战役;建立新中国。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建成;晚年错误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革”,造成了很大损失。
2、评价:①毛泽东是伟大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②领导全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③领导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④晚年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运动,使中国许多方面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⑤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不可争论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
第4课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注意问题:毛泽东是让中国的站起来,而邓小平则是让中国人富、强起来。这也是时代给两位伟人赋予的使命。
1、主要活动: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文革后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邓小平理论;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评价:①邓小平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20世纪继孙中山、毛泽东之后对中国历史命运有重大影响的伟大人物。②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③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成功地探索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④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成功地解决港、澳问题,逐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3课 “地质之光”李四光
1、主要成就:①地质力学:进行石油勘探,摘掉贫油帽子;发展核能事业;地震预测。②冰川学: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③古生物学:创立蜓科化石鉴定标准;寻找开发煤炭资源。
2、评价: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他把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给祖国人民,他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他打破两个“洋神话”,提出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中国不是贫油国,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他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第4课 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 主要贡献:牛顿是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他在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研究方面都做出了划时代的发明和发现,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发现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把天体力学和地面上的物体力学统一起来,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的综合。牛顿是17世纪科学革命中所涌现出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第5课 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
1、主要成就: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2、评价:爱因斯坦是历史上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标志着物理学的重大突破,是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矗立起的一座新的里程碑。狭义相对论的创立,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广义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在这一理论指引下,天体和宇宙演化的观测研究及理论探讨前所未有地蓬勃开展起来。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坚定的和平捍卫者,关心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事业,并为之进行不懈的奋斗。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