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1.秦朝、西汉、明朝、清朝统治者为加强思想统治各采取什么措施根本目的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11/10 18:19:18
1.秦朝、西汉、明朝、清朝统治者为加强思想统治各采取什么措施根本目的是什么?
2.自秦朝至清朝我国中央机构有何变革?有何趋势?
3.我国科举制何时创建?何时完善?隋朝科举制于明清科举制有何不同?
(一定要答详细准确,不会的别来凑热闹...)
1.秦朝、西汉、明朝、清朝统治者为加强思想统治各采取什么措施根本目的是什么?
秦:尊崇法家,法家并非我们现在的意义上的依法治国,乃是以君王意志为中心的学派.而焚书坑儒,乃是秦始皇对于儒家不满的一种表现,事实上儒家的经典全都备份在了阿房宫,后来被项羽烧了,而坑儒实际上是那些儒生说要分封,被秦始皇所厌恶,所以杀了.
所以,秦朝的思想控制其实不严,只是过分强调对君王的尊崇,你爱信仰什么就信仰什么,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不违背君王的意志就可以了.
影响,就是被儒家借口法家不可以治国,就算治理好了,也不会长久.同时也被后来的君王们所借口用来加强思想控制.
汉:汉朝在武帝以前,是无为而治,思想控制并不严,也只是延续秦的治国理念,但是降低的要求,只要求大家不造反就可以了.武帝独尊儒学,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而是内圣外王.所以整个社会环境的主流文化是在尊儒意,而在各家族流派中,各种思想还是得以传承,并有所发展.
影响:只能说是加强了儒家的统治地位,对礼法的要求开始严了,思想上进一步强调君主的意志.
明:明朝是八股取士,以至于明朝的举人秀才都变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可事实上,在进士以上,从中央到地方官吏,基本上所有的文人都不信奉八股,只是当做进士的手段罢了.思想上在明洪武年间才最是苛刻,过分强调礼仪,要求三纲五常,而且文字狱也多在这一朝发生,但是仁宣之后,明朝的思想日益开放,到正德年间,王阳明提出了心学,解放思想,在明末,更是有哲人提出早期的民主思想.
清:清朝实际上是延续明洪武时期的政策,在思想上被死死的要求在八股上,凡是跳出的基本就被杀戮了(注意,明朝多数时期是不以言杀人的) ,文字狱唯康熙和乾隆两朝最为严重,以至于,在嘉庆以后,整个社会都变的死气沉沉,唯有在鸦片战争以后,国人的思想才开始重新走向解放.至于影响,你自己看着吧.
1.萌芽(战国):商鞅建立县制.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建立.
2.确立(秦朝):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3.巩固(西汉):①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三乱.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专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完善(隋唐):①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相当于宰相.相互牵制和制约.避免宰相的专权.又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②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5.加强(北宋):采取[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
6.发展(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保证了中央统一政令的实行.在地方设[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也影响深远.
7.强化衰落(明清):明朝废丞相.形成君主独裁的局面.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还遍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强化的突出表现.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君权空前加强.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
发展趋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发展和加强一直在推动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从历史上可以看出,每一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尤其是皇权的加强,都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次重要发展,最终以清朝军机处的设立作为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也发展到了自身的最高点.先是秦朝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以后各朝都在不断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到清朝雍正时期建立了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科举制度的建立:西周乡举里选-------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由来:西周时期,大夫以上的爵位和官职是世袭的,大夫以下的低级职务才是挑选士来担任的.西周的士是贵族的最低层,是军队的骨干,是武士的通称.选士的基本方法是乡里来荐举,就是所谓的乡举里选.被乡里荐举出来的人叫秀士.秀士由诸侯贡献于天子,入大学学习.学成以后,天子考试其射艺,然后授予官爵.
战国时期的士,主要指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人,与西周的武士有所区别.士的来源有推荐、自荐等不同的途径.能否大胆使用有才干的士人担任重要职务,是各国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
汉代对士人采取培养和使用的政策.京师开办太学,由郡国选送博士弟子入太学学习,由太常选拔.然后据考试优劣授予郎中、文学掌故等官职.选士的另一条途径是察举,即由公卿、列侯、郡国守相等经过考察后向朝廷推荐.察举的科目,常见的有贤良方正、秀才、孝廉、明经等.汉代的察举,实权掌握在公、卿、守、相手里,所举的科目,又以道德品行为重,考试虽间有使用,但不受重视.此种方法易产生流弊.第三条途径是征辟.某些有名望的士人,皇帝不经荐举,直接征聘,多授予博士或待诏的称号,侍从左右,备顾问.
魏晋以后,察举制度发展为九品中正制,即将察举的对象分为九等,政府按等录用,叫做“九品官人法”.中正,是推选朝官中有声望的人,担任州、郡的中正,负责对士人品级的评定.九品中正制初实行时,继续贯彻曹操“唯才是举”的原则,评定人物主要看才能,在当时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和辟举制,大小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命,选士既不须州郡的荐举,也不经中正的评定,而是由朝廷用公开考试的方法甄别选用.这便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
唐代继承并大大发展了隋代创置的科举制度.考试科目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是皇帝临时诏令设置的科目.
隋代正式确立科举制:
背景:①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他为世家大族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保证,堵塞了庶族地主做官了道路;②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人数比士族多的庶族地主,经济实力日渐壮大,要求掌握政治权力的愿望越来越强烈;③世家大族操纵地方政权,称霸一方,对中央集权的加强极为不利.
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合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继续下去.为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基础,逐步实行了适应新形势的选官制度---科举制,这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
沿革: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废九品中正制,开科考,但没有形成制度.----隋炀帝史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式.
科举制度的影响:
它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抑制门阀的作用;
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了政权,扩大封建王朝统治基础,也使士族制度逐渐消亡;
科举考试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促成了社会向学风气的形成,推动了文化知识的传播.
消极作用:
内容上以文学性为主,导致社会知识分子多为文人,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科举制也造成使人把精力集中于应付考试,忽视了实用性的学问;
科举制在明清后期逐步僵化,丧失活力,八股取士和文字狱使得这一制度失去其原本的积极作用.
传播了儒家的思想文化,鄙视劳动;
科举制使得士子入仕成为可能,也导致了教育的功利主义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