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所有文言文有翻译最好,尽快.题目和内容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1 17:21:38
中小学所有文言文
有翻译最好,尽快.
题目和内容
有翻译最好,尽快.
题目和内容
2003——2004年中考文言文归纳
1——4册文言文
文章 2003年出题省份 2004年出题省份
〈为学〉 泉州P80
〈桃花源记〉 海淀P40、北京P65
〈爱莲说〉 维坊P13
〈公输〉 桂林P20、福州P52
〈三峡〉 益阳P25 吉林P31、南京P85
〈记承天寺夜游〉 广东P30、呼和浩特P76
〈五柳先生传〉 安徽P36、山西P62 维坊P17、河北P61、广州P66
〈孙权劝学〉 上海P41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南宁P50 广东P18、包头P21、安徽P39
〈核舟记〉 南昌P55
〈马说〉 厦门P77 福州P42
〈与朱元思书〉 南通P86
〈小石潭记〉 吉林P31
〈唐雎不辱使命〉 黄冈P77
第五册文言文
文章 2003年 2004年
〈始得西山宴游记〉 广州P2、南京P4 济南P72
〈醉翁亭记〉 安徽P36、天津P44 哈尔滨P5、温州P61、长沙P75、南京P8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嘉兴P89 烟台P1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重庆P47 四川P33
〈岳阳楼记〉 辽宁P27、呼和浩特P76 海淀P3、长沙P75、大连P82
第六册文言文
文章 2003年 2004年
《鱼我所欲也》 桂林P80
《出师表》 镇江P18、上海P41、兰州P73、黑龙江P90、哈尔滨P92 四川P35、厦门P56、沈阳P70
《曹刿论战》 桂林P20、嘉兴P89 重庆P27、黑龙江P29
《上枢密韩太尉书》 大连P57、济南P69 南昌P12、济宁P23、昆明P45
《送东阳马生序》 天门P83 佛山P55、广州P66
诗词鉴赏题
题目 2003年 2004年
《泊秦淮》 广州P3
〈渔家傲〉 桂林P21
《题破山寺后禅院》 河南P34
《破阵子》 天门P83
〈春望〉 四川P35、扬州P48
〈浣溪沙〉 广州P66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黄冈P7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桂林P81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中考必争之分.历届中考证明,凡是文言文分数高的考生,其中考语文分数都比较高.但同学们在复习文言文上往往有一个误区:因为老师已经不同程度地领着学生对文言文进行了复习,这使得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已经复习得差不多了,不需要再下什么功夫了.殊不知这正是“半瓶之水”,大多数同学只是在“面”上掌握了些许知识,而真正落实到“点”上,许多同学还是会因为知识掌握不准确、不细致而败下阵来.如果你有兴趣,不妨在复习中按照5天计划再进一步.
第一天:专攻背诵默写
文言文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较多,以H版为例,古文19篇,古诗32首,同学们基本上能够背出,但要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颠倒语序、不写错别字就没那么容易了,更不用提对一些语句的理解性记忆了.所以把默写功夫做到细致准确、一字不差、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才能达到中考要求.
第一步:大声诵读.诵读确实是背诵的好方法,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你不妨大声诵读古文古诗,每篇连续诵读五遍以上,一方面通过诵读可以强化你对文章的再熟悉,另一方面随着诵读数的增加会逐渐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即自己对文章的感悟、体会,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另外,随着诵读的深入,你对每句话的意思也会更明白,有的同学读完一句古文,这句话的意思也会马上在他的眼前出现,这就是对古文相当熟悉的结果,这个步骤做得好,也会为下面的句子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出声背诵.在前面大声诵读的基础上,现在可以完全抛开书本,出声背诵,每篇连续背诵五遍以上,你会发现在第一、二遍时你有一些生硬,到三、四遍时你已相当流利了,到五、六遍时你已完全熟练地掌握了全文,而且不会发生漏字、添字和语序颠倒的情况了,这时候让你背错都难了.这两个步骤中,出声是关键,因为读出声音来是对人的记忆功能的再重复,能起到在心里默背的双重功效,而且出声也使得同学能随时发现、检查自己的错误.尤其对一些背诵准确度不高的同学而言,出声背诵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第三步:背熟文章之后,便是保证字的正确率.这时候,你可以再拿起书本,一行一行看下去,将容易写错的字多练几遍,保证不改字,不写错别字,这一步骤是收尾工作,如果做不好,前面的努力将前功尽弃,所以要认真对待.
第四步:勾画出每一篇古文、古诗的名言警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揭示主题、中心的关键性语句(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等)、描写山水环境的语句(如“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等)和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如“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等).将这些句子重点背诵,并理解它在文中的作用,以备理解性记忆之需.
第五步:做一些理解性背诵的题目,仔细咀嚼题干的要求,抓住关键字来思考该回答哪些内容,注意在回答题目时有可能要作一些细微变化.如“安陵君拒绝秦王易地要求的理由的句子”和“唐雎拒绝秦王易地要求的理由的句子”是不相同的,同学很容易混淆.这道题要抓住“理由”二字回答,答案应是“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和“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其它的话均不是理由,所以不应写.
第六步:对于某一篇古文、古诗的理解性背诵,理解起来还是较简单的;而对于在所有学的文章中搜索符合题干要求的语句,难度就大多了.这只能要求同学多积累,多贯通,如积累一些描写山水景色、战争残酷、爱好和平、悠闲自得的心境、自然环境、友情等方面的句子,给它们加以归类,有意识地逐渐扩大你收集的范围,在答题时可多想几个诗句,然后选择最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保证万无一失.
第二天:文言实词的掌握
文言实词一向是文言考试较容易得分的部分,一些同学已掌握了大多数的实词解释,可是还会在准确度上打折扣,不妨自己动手一课一课地整理归纳一下.首先,调理一些特殊的实词:通假字、典型的古今异义、词性活用和一词多义现象,这样整理下来一是拓宽思路,提高迁移能力,二是掌握扎实,记忆深刻.其次,整理一些虽不特殊但却很重要的实词: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仍在使用的实词和书下注释中的实词.
这一部分的整理很关键,因为实词的掌握不仅是读懂课内文言文所必需的,也是阅读课外文言文所必需的,只有扎扎实实地掌握每个实词的确切意义,了解它的一词多义,我们的文言语感才会逐渐形成,才能在阅读课外文言文时举一反三,为今后高中的进一步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整理实词解释时,要依据课本中的书下注释为准,绝不能模棱两可.
第三天:文言语句的翻译
文言语句的翻译实际上是在整篇文章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第一天朗读文章的时候,就给句子翻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句子翻译又要特别注重句中关键实词的理解,所以第二天的实词整理又为它打下一层基础,那么,句子翻译就显得轻松多了.在全面翻译课文的基础上,同学不妨再一课一课地重点整理这些文言语句:首先,整理课文当中的句言警句,体现中心主题的关键性句子.其次,整理课文中带有句式变换的句子,如倒装句、省略句.再次,整理句中含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的实词的句子.最后,整理文中有固定格式、常见格式的句子.
值得一提的是,句子翻译是以文言实词的掌握为基础的,句中的几个重点实词的意思理解了,这句话的翻译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基本功要掌握扎实.句子翻译还重在培养语感,只有课内有了一定的基础,才能在课外文言阅读中以不变应万变.
第四天:课内语段阅读的把握
语段阅读也是在整篇课文的理解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第一天的课文诵读已让同学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我们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整理:首先,概括每篇课文的中心,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并概括段意.其次,找出文中重点段落(能反映中心或体现作者心情的段落),体会它带给人们的启示、蕴涵的深刻哲理.再次,找出文章中心句和重点段落中的关键句,并体会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最后,把握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语言的特点等.
这一部分中的中心句、关键句可以和理解性背诵的语句联系起来,它们是相通的.答题时只要把文章的大方向(中心、写作目的、思想感情)把握住了,其它的题也就不会难倒我们了.
第五天:课外语段阅读的把握
不要被课外语段所吓倒,其实有很多课外语段并不比课内所学的难,只要我们循序渐进,掌握一定量的文言文实词的含义,具有了一定的文言语感,相信同学会轻松度过这一关.
首先,同学需要有一定量的简单的课外语段的积累,以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为主,如《东施效颦》、《守株待兔》、《画蛇添足》、《郑人买履》等,了解这些文章中的重点实词(以课内有的为主),会翻译文中能揭示哲理或含有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现象的句子,并理解故事的主旨、寓意或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积累一些故事,名言(如“业精于勤,荒于嬉”等),也可作为议论文的论据,何乐而不为?
其次,你还要找10篇未读过的文言短文,开始强化训练.拿来一篇从未阅读过的短文,先不要慌,先把文章浏览一遍,一边浏览一边将你知道的翻译出来,而不翻译的词先抛到一边,一遍下来,文章大致写的内容应该理解得差不多了.然后第二遍再仔细阅读,这回要字斟句酌,仔细推敲,遇到熟悉的实词可以好好想一想在哪篇文章中学过,遇到一词多义的实词可以比较一下用哪一个意思在此处最恰当.读完后如还有看不明白的地方,那就要上下句联系,推测它的大致意思.读完第二遍后,就可以做习题了,最难的容易失分的习题莫过于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即挖掘短文的寓意或主旨,同学应注意要将文中的某个人的某种行为加以概括引申,进而扩展到“告诉人们做事要怎样,不要怎样.”
如果这五天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循序渐进地将文言文基础知识整理归纳之后,相信你的文言阅读能力将飞跃一个层次.最主要的是,你的思路理顺了,对整个文言部分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就能更好地跟随老师进行下一轮的深入复习,相信今后的学习会轻松得多.我们还需看到,这种自我归纳整理不仅让同学在中考前受益匪浅,更会将打好的坚实的文言基础带到高中2005年中考亮点之九: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成为新的趋势
课标相关要求:
课标直接针对文言文阅读的规定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但是提请大家注意,课标关于阅读能力的要求同样适用于文言文,“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能力都在考查范围之内.
2005年各地考查情况:
从2005年各地中考试卷来看,除了对具体字词语句的语法功能以及理解翻译这类基础能力的常规考查之外,对于整篇文章的理解性阅读考查有所加强,几乎所有的试卷都设计了诸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对文中人物有何评价”、“从文中领悟了什么道理(得到哪些启示)”这样的问题,涉及了品味、鉴赏、拓展等方面.文言文的比较阅读也继续升温,有将同一类型文章进行比较的(山东临沂),有将同一人物的不同事迹进行比较的(浙江台州),还有将不同人物如何对待同一问题放在一起比较的(四川资阳),等等等等,这样的考查方式增大了考生的阅读量,对考生综合理解与分析把握的能力要求也有所提高,难度也就相应提高了.上述事实表明,文言文的命题思路有向现代文贴近的迹象,广大备考师生对此应当重视起来.
中考版对这一内容的关注:
文言文阅读是阅读的一大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我们特意策划了2004年7-8月的文言文专号,既涵盖了字词、文学文化常识等基础知识,又对理解、鉴赏等高层次能力做了指导,并且配制了相应的中考训练题,其中就包括比较阅读这样的考查方式,对文言文进行了集中细致的梳理.在正常版面,我们也对这一部分内容作了关注,在2005年第118期报纸的头版我们刊登了海南省苏盛葵老师关于文言文阅读所作的述评以及预测,指出了文言文比较阅读这一新的热点.
1——4册文言文
文章 2003年出题省份 2004年出题省份
〈为学〉 泉州P80
〈桃花源记〉 海淀P40、北京P65
〈爱莲说〉 维坊P13
〈公输〉 桂林P20、福州P52
〈三峡〉 益阳P25 吉林P31、南京P85
〈记承天寺夜游〉 广东P30、呼和浩特P76
〈五柳先生传〉 安徽P36、山西P62 维坊P17、河北P61、广州P66
〈孙权劝学〉 上海P41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南宁P50 广东P18、包头P21、安徽P39
〈核舟记〉 南昌P55
〈马说〉 厦门P77 福州P42
〈与朱元思书〉 南通P86
〈小石潭记〉 吉林P31
〈唐雎不辱使命〉 黄冈P77
第五册文言文
文章 2003年 2004年
〈始得西山宴游记〉 广州P2、南京P4 济南P72
〈醉翁亭记〉 安徽P36、天津P44 哈尔滨P5、温州P61、长沙P75、南京P8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嘉兴P89 烟台P1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重庆P47 四川P33
〈岳阳楼记〉 辽宁P27、呼和浩特P76 海淀P3、长沙P75、大连P82
第六册文言文
文章 2003年 2004年
《鱼我所欲也》 桂林P80
《出师表》 镇江P18、上海P41、兰州P73、黑龙江P90、哈尔滨P92 四川P35、厦门P56、沈阳P70
《曹刿论战》 桂林P20、嘉兴P89 重庆P27、黑龙江P29
《上枢密韩太尉书》 大连P57、济南P69 南昌P12、济宁P23、昆明P45
《送东阳马生序》 天门P83 佛山P55、广州P66
诗词鉴赏题
题目 2003年 2004年
《泊秦淮》 广州P3
〈渔家傲〉 桂林P21
《题破山寺后禅院》 河南P34
《破阵子》 天门P83
〈春望〉 四川P35、扬州P48
〈浣溪沙〉 广州P66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黄冈P7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桂林P81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中考必争之分.历届中考证明,凡是文言文分数高的考生,其中考语文分数都比较高.但同学们在复习文言文上往往有一个误区:因为老师已经不同程度地领着学生对文言文进行了复习,这使得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已经复习得差不多了,不需要再下什么功夫了.殊不知这正是“半瓶之水”,大多数同学只是在“面”上掌握了些许知识,而真正落实到“点”上,许多同学还是会因为知识掌握不准确、不细致而败下阵来.如果你有兴趣,不妨在复习中按照5天计划再进一步.
第一天:专攻背诵默写
文言文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较多,以H版为例,古文19篇,古诗32首,同学们基本上能够背出,但要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颠倒语序、不写错别字就没那么容易了,更不用提对一些语句的理解性记忆了.所以把默写功夫做到细致准确、一字不差、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才能达到中考要求.
第一步:大声诵读.诵读确实是背诵的好方法,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你不妨大声诵读古文古诗,每篇连续诵读五遍以上,一方面通过诵读可以强化你对文章的再熟悉,另一方面随着诵读数的增加会逐渐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即自己对文章的感悟、体会,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另外,随着诵读的深入,你对每句话的意思也会更明白,有的同学读完一句古文,这句话的意思也会马上在他的眼前出现,这就是对古文相当熟悉的结果,这个步骤做得好,也会为下面的句子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出声背诵.在前面大声诵读的基础上,现在可以完全抛开书本,出声背诵,每篇连续背诵五遍以上,你会发现在第一、二遍时你有一些生硬,到三、四遍时你已相当流利了,到五、六遍时你已完全熟练地掌握了全文,而且不会发生漏字、添字和语序颠倒的情况了,这时候让你背错都难了.这两个步骤中,出声是关键,因为读出声音来是对人的记忆功能的再重复,能起到在心里默背的双重功效,而且出声也使得同学能随时发现、检查自己的错误.尤其对一些背诵准确度不高的同学而言,出声背诵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第三步:背熟文章之后,便是保证字的正确率.这时候,你可以再拿起书本,一行一行看下去,将容易写错的字多练几遍,保证不改字,不写错别字,这一步骤是收尾工作,如果做不好,前面的努力将前功尽弃,所以要认真对待.
第四步:勾画出每一篇古文、古诗的名言警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揭示主题、中心的关键性语句(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等)、描写山水环境的语句(如“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等)和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如“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等).将这些句子重点背诵,并理解它在文中的作用,以备理解性记忆之需.
第五步:做一些理解性背诵的题目,仔细咀嚼题干的要求,抓住关键字来思考该回答哪些内容,注意在回答题目时有可能要作一些细微变化.如“安陵君拒绝秦王易地要求的理由的句子”和“唐雎拒绝秦王易地要求的理由的句子”是不相同的,同学很容易混淆.这道题要抓住“理由”二字回答,答案应是“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和“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其它的话均不是理由,所以不应写.
第六步:对于某一篇古文、古诗的理解性背诵,理解起来还是较简单的;而对于在所有学的文章中搜索符合题干要求的语句,难度就大多了.这只能要求同学多积累,多贯通,如积累一些描写山水景色、战争残酷、爱好和平、悠闲自得的心境、自然环境、友情等方面的句子,给它们加以归类,有意识地逐渐扩大你收集的范围,在答题时可多想几个诗句,然后选择最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保证万无一失.
第二天:文言实词的掌握
文言实词一向是文言考试较容易得分的部分,一些同学已掌握了大多数的实词解释,可是还会在准确度上打折扣,不妨自己动手一课一课地整理归纳一下.首先,调理一些特殊的实词:通假字、典型的古今异义、词性活用和一词多义现象,这样整理下来一是拓宽思路,提高迁移能力,二是掌握扎实,记忆深刻.其次,整理一些虽不特殊但却很重要的实词: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仍在使用的实词和书下注释中的实词.
这一部分的整理很关键,因为实词的掌握不仅是读懂课内文言文所必需的,也是阅读课外文言文所必需的,只有扎扎实实地掌握每个实词的确切意义,了解它的一词多义,我们的文言语感才会逐渐形成,才能在阅读课外文言文时举一反三,为今后高中的进一步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整理实词解释时,要依据课本中的书下注释为准,绝不能模棱两可.
第三天:文言语句的翻译
文言语句的翻译实际上是在整篇文章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第一天朗读文章的时候,就给句子翻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句子翻译又要特别注重句中关键实词的理解,所以第二天的实词整理又为它打下一层基础,那么,句子翻译就显得轻松多了.在全面翻译课文的基础上,同学不妨再一课一课地重点整理这些文言语句:首先,整理课文当中的句言警句,体现中心主题的关键性句子.其次,整理课文中带有句式变换的句子,如倒装句、省略句.再次,整理句中含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的实词的句子.最后,整理文中有固定格式、常见格式的句子.
值得一提的是,句子翻译是以文言实词的掌握为基础的,句中的几个重点实词的意思理解了,这句话的翻译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基本功要掌握扎实.句子翻译还重在培养语感,只有课内有了一定的基础,才能在课外文言阅读中以不变应万变.
第四天:课内语段阅读的把握
语段阅读也是在整篇课文的理解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第一天的课文诵读已让同学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我们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整理:首先,概括每篇课文的中心,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并概括段意.其次,找出文中重点段落(能反映中心或体现作者心情的段落),体会它带给人们的启示、蕴涵的深刻哲理.再次,找出文章中心句和重点段落中的关键句,并体会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最后,把握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语言的特点等.
这一部分中的中心句、关键句可以和理解性背诵的语句联系起来,它们是相通的.答题时只要把文章的大方向(中心、写作目的、思想感情)把握住了,其它的题也就不会难倒我们了.
第五天:课外语段阅读的把握
不要被课外语段所吓倒,其实有很多课外语段并不比课内所学的难,只要我们循序渐进,掌握一定量的文言文实词的含义,具有了一定的文言语感,相信同学会轻松度过这一关.
首先,同学需要有一定量的简单的课外语段的积累,以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为主,如《东施效颦》、《守株待兔》、《画蛇添足》、《郑人买履》等,了解这些文章中的重点实词(以课内有的为主),会翻译文中能揭示哲理或含有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现象的句子,并理解故事的主旨、寓意或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积累一些故事,名言(如“业精于勤,荒于嬉”等),也可作为议论文的论据,何乐而不为?
其次,你还要找10篇未读过的文言短文,开始强化训练.拿来一篇从未阅读过的短文,先不要慌,先把文章浏览一遍,一边浏览一边将你知道的翻译出来,而不翻译的词先抛到一边,一遍下来,文章大致写的内容应该理解得差不多了.然后第二遍再仔细阅读,这回要字斟句酌,仔细推敲,遇到熟悉的实词可以好好想一想在哪篇文章中学过,遇到一词多义的实词可以比较一下用哪一个意思在此处最恰当.读完后如还有看不明白的地方,那就要上下句联系,推测它的大致意思.读完第二遍后,就可以做习题了,最难的容易失分的习题莫过于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即挖掘短文的寓意或主旨,同学应注意要将文中的某个人的某种行为加以概括引申,进而扩展到“告诉人们做事要怎样,不要怎样.”
如果这五天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循序渐进地将文言文基础知识整理归纳之后,相信你的文言阅读能力将飞跃一个层次.最主要的是,你的思路理顺了,对整个文言部分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就能更好地跟随老师进行下一轮的深入复习,相信今后的学习会轻松得多.我们还需看到,这种自我归纳整理不仅让同学在中考前受益匪浅,更会将打好的坚实的文言基础带到高中2005年中考亮点之九: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成为新的趋势
课标相关要求:
课标直接针对文言文阅读的规定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但是提请大家注意,课标关于阅读能力的要求同样适用于文言文,“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能力都在考查范围之内.
2005年各地考查情况:
从2005年各地中考试卷来看,除了对具体字词语句的语法功能以及理解翻译这类基础能力的常规考查之外,对于整篇文章的理解性阅读考查有所加强,几乎所有的试卷都设计了诸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对文中人物有何评价”、“从文中领悟了什么道理(得到哪些启示)”这样的问题,涉及了品味、鉴赏、拓展等方面.文言文的比较阅读也继续升温,有将同一类型文章进行比较的(山东临沂),有将同一人物的不同事迹进行比较的(浙江台州),还有将不同人物如何对待同一问题放在一起比较的(四川资阳),等等等等,这样的考查方式增大了考生的阅读量,对考生综合理解与分析把握的能力要求也有所提高,难度也就相应提高了.上述事实表明,文言文的命题思路有向现代文贴近的迹象,广大备考师生对此应当重视起来.
中考版对这一内容的关注:
文言文阅读是阅读的一大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我们特意策划了2004年7-8月的文言文专号,既涵盖了字词、文学文化常识等基础知识,又对理解、鉴赏等高层次能力做了指导,并且配制了相应的中考训练题,其中就包括比较阅读这样的考查方式,对文言文进行了集中细致的梳理.在正常版面,我们也对这一部分内容作了关注,在2005年第118期报纸的头版我们刊登了海南省苏盛葵老师关于文言文阅读所作的述评以及预测,指出了文言文比较阅读这一新的热点.
中小学所有文言文有翻译最好,尽快.题目和内容
关于马的文言文题目和文言文,最好有翻译
求初中和小学的所有文言文.内容和出自哪里.最好有作者.
文言文启蒙读本21.22原文及翻译,尽快,急用!最好还有注释和练习题!急用
文言文启蒙读本21.22原文及翻译,尽快,急用!最好还有注释和练习题!
初中语文书中诗词要书中的所有诗词,不要文言文,要题目和内容
我想知道2010年初一语文书上册里的所有文言文的题目和内容
文言文唐雎说信陵君最好有翻译
初中语文的课外文言文最好有原文和翻译
急需初中所有文言文翻译和课外阅读
初中所有文言文题目
小学到初中有哪些文言文,我要具体点的,最好还要有翻译,还要有题目,答案也要有(题目和答案没有也没关系,不过一定要有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