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三线建设指什么(关于国防)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0 19:46:06
新中国三线建设指什么(关于国防)
三线建设政策的确立
三线地区,是1964年至1978年那个特殊年代,由中国大陆的国境线依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即受外敌侵袭的可能性)向内地收缩,划三道线形成的地区.用今天的区域概念来说,三线地区基本上就是不包括新疆、西藏、内蒙古的中国中西部内地.
1964年8月2日夜里,在北部湾,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与越南海军鱼雷艇发生激战.8月4日,海战进一步扩大.早在4月就已制定了扩大侵略越南战争的“37号作战方案”的美国,立即抓住这一机会,悍然派出第七舰队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越南战争的战火燃到了中国的南部边界,中越边境地区、海南岛和北部湾沿岸都落下了美国的炸弹和导弹,中国军民也倒在了血泊之中.
毛泽东彻夜未眠,紧张地关注着战争的态势.6日清晨6点,他在中国政府抗议美国侵犯越南的声明稿上批示说:“要打仗了,我的行动得重新考虑.”这个行动指的是他的一个多年宿愿----骑马沿黄河考察,既有浪漫的诗情驱动,又有现实的经济目的,可惜就此中断.
8月17日、20日,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两次指出,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这次会议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第一线能搬迁的项目要搬,明后年不能见效的项目一律缩小规模.于是,调整后的“吃穿用+三线”的“三五”计划指导思想再度发生变化,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终于确立.“三线”,成为当时使用最频繁的一个新名词,向各个方面部署和宣讲.
1964年8月12日,毛泽东将总参谋部作战部关于对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问题的专门报告退回给罗瑞卿、杨成武,批示说:“此件很好,要精心研究,逐步实施.”他还关切地问道:“国务院组织专案小组,已经成立,开始工作没有?”
8月19日,李富春、薄一波、罗瑞卿联名向毛泽东和中央提出了《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说:我们召集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开了会,会议决定:
(一)在国务院成立专案小组.建议由李富春、李先念、谭震林、薄一波、罗瑞卿、谢富治、杨成武、张际春、赵尔陆、程子华、谷牧、韩光、周荣鑫十三人组成,李富春任组长,薄一波、罗瑞卿任副组长.
(二)各个方面的防备措施,除作战部提的四条外,还应包括大专院校、科学研究、设计机构、仓库、机关、事业单位等,以及城市、矿山的人防措施.各有关方面,都必须按照主席指示的“精心研究,逐步实施”的原则,尽快进行研究,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切新的建设项目,不在第一线,特别是十五个一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建设.
(2)第一线,特别是十五个大城市的现有续建项目,除明年、后年即可完工投产见效的以外,其余一律要缩小规模,不再扩建,尽早收尾.
(3)在第一线的现有老企业,特别是工业集中的城市的老企业,要把能搬的企业或一个车间、特别是有关军工和机械工业的,能一分为二的,分一部分到三线、二线,能迁移的,也应有计划地有步骤地迁移.
(4)从明年起,不再新建大中水库.
(5)在一线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设计机构,凡能迁移的,应有计划地迁移到三线、二线去,不能迁移的,应一分为二.
(6)今后,一切新建项目不论在哪一线建设,都应贯彻执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不得集中在某几个城市或点.
报告将各项工作进行了分工,参加专案小组的各个部门负责人负责相应的工业、国防、农业、教育、铁道、城市等方面,提出具体方案,纳入明年计划和“三五”计划.报告还建议恢复人民防空委员会,周恩来任主席,谢富治任秘书长,日常工作由公安部负责.同时,恢复北京地下铁道建设筹备处,积极准备北京地下铁道的建设,并考虑上海、沈阳两市地下铁道的建设,通由铁道部负责.
8月30日,邓小平批示将报告印发中央工作会议,以后又发给各中央局、部委、省委执行.关于三线建设,中央和国务院曾经发出过多种文件,但从时间和内容看,这份报告可以说是确立三线建设决策的第一份,具有最重要的意义.
首先,报告确立了今后不在一线,而是转入三线、二线建设的战略方针.
其次,报告制定了一线的重要工厂、学校、机关向三线迁移的重大措施.
最后,报告提出了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选址原则.
9月5日,中央书记处作出关于计划工作的指示,主要内容是:
(一)三线建设要落实.铁路建设队伍要在9月底到达工地,计委、经委成立落实小组,楼堂馆所要利用起来为三线建设服务.
(二)三线的调整要立即行动.留下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保证提高产量.
(三)基本建设投资,首先要保证三线建设的需要,其他方面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四)工业生产,不论三线还是一线,都要发展.三线建设的中心是成昆线,要成立铁路指挥部、西南筹建处、后方支援小组,要什么给什么.西南建设以攀枝花为中心,重庆周围搞成一个小体系.在后方搞的厂子,一定要采用新技术.
以上这些指示表现出,中央书记处已经彻底放弃了6月试图将抓“吃穿用”和三线建设并重的最后努力,不遗余力、急如星火地把重点转移到三线建设上来了.
10月30日,中央工作会议通过并下发了国家计委提出的《1965年计划纲要(草案)》.这个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争取时间,积极建设三线战略后方,防备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提出的三线建设总目标是:“要争取多快好省的方法,在纵深地区建立起一个工农业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基地.”
在1965年的基本建设总投资133.99亿元中(中央投资89.7亿元,地方投资44.29亿元),三线建设占42亿元,约三分之一;初步安排的690个大中型项目中三线占187个,不到三分之一.但在实际中按照这个安排,包括生产建设各个方面在内,木材不足150亿立方米,水泥不足80万吨,设备中的短线产品缺口也很大,在尽量安排国防和三线建设需要后,则难以照顾其他方面的需要.
阵阵袭来的战争阴云,使祖国广袤的西部地区,通过三线建设的特殊方式,第一次在国家计划中占有空前的重要位置.
基本定义:
1964年到1978年,在中国中西部的十三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称为三线建设.它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投入资金2052亿元,投入人力高峰时达400多万,安排了1100个建设项目.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对以后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所谓"三线"的范围,一般的概念是,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三道线.一线指位于沿海和边疆的前线地区;三线指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西部省区及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后方地区,共13个省区;二线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其中川、贵、云和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的腹地俗称小三线.根据当时中央军委文件,从地理环境上划分的三线地区是:甘肃乌鞘岭以东、京广铁路以西、山西雁门关以南、广东韶关以北.这一地区位于我国腹地,离海岸线最近在700公里以上,距西面国土边界上千公里,加之四面分别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等连绵山脉作天然屏障,在准备打仗的特定形势下,成为较理想的战略后方.用今天的区域概念来说,三线地区实际就是除新疆、西藏之外的中国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
作出三线建设的决策在当时有其必然性.首先,国际环境的紧张使长期没有战略后方的中国感到十分不安全.有人现在从世界大战最终没有爆发认为:三线建设是没有必要的,造成了严重的国防经费超支和效益浪费,延误了发展时机.这种看法没有考虑到近现代历史和国际环境对中国领导人心理的巨大压力.从1840年至1945年中国遭到七次大规模入侵战争--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入侵战争、中法战争、日清战争、八国联军入侵战争、日俄战争、中日战争,平均不到15年中国就要遭遇一次大战,共死亡五千万人以上,国家几乎被瓜分;加上二战后最大的两次局部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又都发生在中国的友邻.作为一个落后大国的领导人,没有强烈的抵御战争估计、即使是过度的估计倒是不可理解的了.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完全用今天的国际形势来理解昨天.况且,建设一个战略后方基地是迟早要进行的任务、迟早要付出的代价.至于造成的浪费和损失,经济学家马洪同意这样的见三线工业建设即使从经济学观点看的效率与效益损失,也类似于为预防不幸事故和自然灾害而设置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是暂时性的,属于国家经济安全与国防安全支出成本.
其次,三线建设虽然是以战备为中心,但客观上初步改变了国家工业东西部布局的不合理状况,建成了一批以能源交通为基础、国防科技为重点、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相配套、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战略后方基地,建成了一批重要的铁路、公路干线和支线,促进了内地省区的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给西部以后的建设提供了条件.如果没有当年的大规模建设改善了西部的工业、交通和科技基础状况,今天中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别将更加悬殊,西部大开发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和困难.
三线地区,是1964年至1978年那个特殊年代,由中国大陆的国境线依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即受外敌侵袭的可能性)向内地收缩,划三道线形成的地区.用今天的区域概念来说,三线地区基本上就是不包括新疆、西藏、内蒙古的中国中西部内地.
1964年8月2日夜里,在北部湾,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与越南海军鱼雷艇发生激战.8月4日,海战进一步扩大.早在4月就已制定了扩大侵略越南战争的“37号作战方案”的美国,立即抓住这一机会,悍然派出第七舰队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越南战争的战火燃到了中国的南部边界,中越边境地区、海南岛和北部湾沿岸都落下了美国的炸弹和导弹,中国军民也倒在了血泊之中.
毛泽东彻夜未眠,紧张地关注着战争的态势.6日清晨6点,他在中国政府抗议美国侵犯越南的声明稿上批示说:“要打仗了,我的行动得重新考虑.”这个行动指的是他的一个多年宿愿----骑马沿黄河考察,既有浪漫的诗情驱动,又有现实的经济目的,可惜就此中断.
8月17日、20日,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两次指出,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这次会议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第一线能搬迁的项目要搬,明后年不能见效的项目一律缩小规模.于是,调整后的“吃穿用+三线”的“三五”计划指导思想再度发生变化,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终于确立.“三线”,成为当时使用最频繁的一个新名词,向各个方面部署和宣讲.
1964年8月12日,毛泽东将总参谋部作战部关于对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问题的专门报告退回给罗瑞卿、杨成武,批示说:“此件很好,要精心研究,逐步实施.”他还关切地问道:“国务院组织专案小组,已经成立,开始工作没有?”
8月19日,李富春、薄一波、罗瑞卿联名向毛泽东和中央提出了《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说:我们召集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开了会,会议决定:
(一)在国务院成立专案小组.建议由李富春、李先念、谭震林、薄一波、罗瑞卿、谢富治、杨成武、张际春、赵尔陆、程子华、谷牧、韩光、周荣鑫十三人组成,李富春任组长,薄一波、罗瑞卿任副组长.
(二)各个方面的防备措施,除作战部提的四条外,还应包括大专院校、科学研究、设计机构、仓库、机关、事业单位等,以及城市、矿山的人防措施.各有关方面,都必须按照主席指示的“精心研究,逐步实施”的原则,尽快进行研究,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切新的建设项目,不在第一线,特别是十五个一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建设.
(2)第一线,特别是十五个大城市的现有续建项目,除明年、后年即可完工投产见效的以外,其余一律要缩小规模,不再扩建,尽早收尾.
(3)在第一线的现有老企业,特别是工业集中的城市的老企业,要把能搬的企业或一个车间、特别是有关军工和机械工业的,能一分为二的,分一部分到三线、二线,能迁移的,也应有计划地有步骤地迁移.
(4)从明年起,不再新建大中水库.
(5)在一线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设计机构,凡能迁移的,应有计划地迁移到三线、二线去,不能迁移的,应一分为二.
(6)今后,一切新建项目不论在哪一线建设,都应贯彻执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不得集中在某几个城市或点.
报告将各项工作进行了分工,参加专案小组的各个部门负责人负责相应的工业、国防、农业、教育、铁道、城市等方面,提出具体方案,纳入明年计划和“三五”计划.报告还建议恢复人民防空委员会,周恩来任主席,谢富治任秘书长,日常工作由公安部负责.同时,恢复北京地下铁道建设筹备处,积极准备北京地下铁道的建设,并考虑上海、沈阳两市地下铁道的建设,通由铁道部负责.
8月30日,邓小平批示将报告印发中央工作会议,以后又发给各中央局、部委、省委执行.关于三线建设,中央和国务院曾经发出过多种文件,但从时间和内容看,这份报告可以说是确立三线建设决策的第一份,具有最重要的意义.
首先,报告确立了今后不在一线,而是转入三线、二线建设的战略方针.
其次,报告制定了一线的重要工厂、学校、机关向三线迁移的重大措施.
最后,报告提出了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选址原则.
9月5日,中央书记处作出关于计划工作的指示,主要内容是:
(一)三线建设要落实.铁路建设队伍要在9月底到达工地,计委、经委成立落实小组,楼堂馆所要利用起来为三线建设服务.
(二)三线的调整要立即行动.留下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保证提高产量.
(三)基本建设投资,首先要保证三线建设的需要,其他方面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四)工业生产,不论三线还是一线,都要发展.三线建设的中心是成昆线,要成立铁路指挥部、西南筹建处、后方支援小组,要什么给什么.西南建设以攀枝花为中心,重庆周围搞成一个小体系.在后方搞的厂子,一定要采用新技术.
以上这些指示表现出,中央书记处已经彻底放弃了6月试图将抓“吃穿用”和三线建设并重的最后努力,不遗余力、急如星火地把重点转移到三线建设上来了.
10月30日,中央工作会议通过并下发了国家计委提出的《1965年计划纲要(草案)》.这个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争取时间,积极建设三线战略后方,防备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提出的三线建设总目标是:“要争取多快好省的方法,在纵深地区建立起一个工农业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基地.”
在1965年的基本建设总投资133.99亿元中(中央投资89.7亿元,地方投资44.29亿元),三线建设占42亿元,约三分之一;初步安排的690个大中型项目中三线占187个,不到三分之一.但在实际中按照这个安排,包括生产建设各个方面在内,木材不足150亿立方米,水泥不足80万吨,设备中的短线产品缺口也很大,在尽量安排国防和三线建设需要后,则难以照顾其他方面的需要.
阵阵袭来的战争阴云,使祖国广袤的西部地区,通过三线建设的特殊方式,第一次在国家计划中占有空前的重要位置.
基本定义:
1964年到1978年,在中国中西部的十三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称为三线建设.它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投入资金2052亿元,投入人力高峰时达400多万,安排了1100个建设项目.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对以后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所谓"三线"的范围,一般的概念是,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三道线.一线指位于沿海和边疆的前线地区;三线指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西部省区及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后方地区,共13个省区;二线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其中川、贵、云和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的腹地俗称小三线.根据当时中央军委文件,从地理环境上划分的三线地区是:甘肃乌鞘岭以东、京广铁路以西、山西雁门关以南、广东韶关以北.这一地区位于我国腹地,离海岸线最近在700公里以上,距西面国土边界上千公里,加之四面分别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等连绵山脉作天然屏障,在准备打仗的特定形势下,成为较理想的战略后方.用今天的区域概念来说,三线地区实际就是除新疆、西藏之外的中国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
作出三线建设的决策在当时有其必然性.首先,国际环境的紧张使长期没有战略后方的中国感到十分不安全.有人现在从世界大战最终没有爆发认为:三线建设是没有必要的,造成了严重的国防经费超支和效益浪费,延误了发展时机.这种看法没有考虑到近现代历史和国际环境对中国领导人心理的巨大压力.从1840年至1945年中国遭到七次大规模入侵战争--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入侵战争、中法战争、日清战争、八国联军入侵战争、日俄战争、中日战争,平均不到15年中国就要遭遇一次大战,共死亡五千万人以上,国家几乎被瓜分;加上二战后最大的两次局部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又都发生在中国的友邻.作为一个落后大国的领导人,没有强烈的抵御战争估计、即使是过度的估计倒是不可理解的了.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完全用今天的国际形势来理解昨天.况且,建设一个战略后方基地是迟早要进行的任务、迟早要付出的代价.至于造成的浪费和损失,经济学家马洪同意这样的见三线工业建设即使从经济学观点看的效率与效益损失,也类似于为预防不幸事故和自然灾害而设置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是暂时性的,属于国家经济安全与国防安全支出成本.
其次,三线建设虽然是以战备为中心,但客观上初步改变了国家工业东西部布局的不合理状况,建成了一批以能源交通为基础、国防科技为重点、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相配套、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战略后方基地,建成了一批重要的铁路、公路干线和支线,促进了内地省区的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给西部以后的建设提供了条件.如果没有当年的大规模建设改善了西部的工业、交通和科技基础状况,今天中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别将更加悬殊,西部大开发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