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一些能表现某名人道德高尚的事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01:42:33
急求一些能表现某名人道德高尚的事例
沈从文(1903~1988)成名之前,吃过不少苦.数九寒东,大雪飘飘,趴在桌上写作,常常被冻得瑟瑟发抖.当时沈从文并没多少钱,买不起足够的煤,屋里常不生炉子,潮湿阴冷,寒气逼人.为了御寒,他用棉被包着腿和脚,不过手却因为要写东西而被冻得红肿.
在某天,突然有个陌生人来到他的住所,这人和善的问:“请问沈从文先生在这儿吗?”
“我就是.”
“哎呀,你就是沈从文……你原来这么年轻.我是郁达夫,我看过你的文章.”
在之后的聊天过程中郁达夫看了看沈从文样子,连忙解下自己脖子上的围巾,给他围上,并请他到附近饭馆吃了顿,临走前把自己身上仅有的三元钱也资助给了沈从文,并鼓励他说:“好好的写下去,我还会再来看你的.”
只因为对对方文章的欣赏而前去拜访,并在看到对方的情况下对一个后生加以帮助,既不是因为对方出名(因为他还没出名),也不是因为是老朋友(因为才刚认识),且当时的郁达夫经济上也不宽裕应该算是个道德故事.
下面是我从网上找的,比较详细
1923年8月,20岁的沈从文离开湖南来到北平.他来北平的本意,是进一所大学读书,然后再图发展.但是,他当时仅有高小文化水平,外语一窍不通,虽然也读了一些新书报,却连标点符号也不会使用.他参加燕京大学国文班的入学考试,竟一问三不知,得了个零分,自然无法正式进入大学学习.他只好独自住在前门外杨梅竹斜街的酉西会馆里,开始第一阶段的自学,立志靠自己的努力闯入文坛.
沈从文每天早上吃一点冷馒头、泡咸菜,就走出酉西会馆到宣武门,跑进京师图书馆看书,一直到闭馆才返回住处.
同许多初出茅庐的文学青年一样,沈从文最初的习作,投寄报刊犹如泥牛入海,杳无消息.在窘迫与贫困中,沈从文以一个文学青年的身份,向社会发出了呼救.他曾经用书信的形式,描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文学青年的处境,但因无钱买邮票而没有付邮.后来发表在1924年12月22日《晨报副刊》上的散文《一封没有付邮的信》,是沈从文正式发表的第一篇作品.1924年11月,沈从文也曾向在京的几位知名作家写信,倾诉自己的艰难处境.当时受聘于北大的创造社著名作家郁达夫,接到沈从文的来信后,便去”窄而霉小斋“,看望了这个尚不知名的文学青年.
11月13日,大雪纷纷扬扬,寒气逼人.沈从文正用棉被裹着双腿坐在桌前写作,听见门响,走进来一个身材瘦削、面庞清癯的30多岁的年轻人,他就是郁达夫.沈从文向他诉说自己来北平后的境遇.郁达夫扫了一眼小房间里的寒酸,一切都明白了.当他知道沈从文尚未吃饭时,便邀他到附近一家餐馆吃了饭.郁达夫拿出5块钱付了账,将找回的3块多钱全给了沈从文.他还将自己脖子上一条浅灰色羊毛围巾摘下来,掸去上面的雪花,披在了沈从文的肩上.回到住处,沈从文禁不住哭了起来.直到晚年,沈从文回忆起这段往事,还眼里充满了泪花.
郁达夫看望沈从文回去的当天,写下了著名的文章《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针对沈从文想进大学读书及其目前的境况,郁达夫发出了愤激之辞:“我真佩服你的坚忍不拔的雄心,不过佩服虽可佩服,但你的思想的简单愚直,也却是一样的可惊可异.”因为“像你这样一个白脸长身,一无依靠的文学青年,即使将面包和泪吃,勤勤恳恳在大学窗下住它五六年,难道你拿到毕业文凭的那一天,天上就忽而会下珍珠白米的雨来吗?”文中,郁达夫为文学青年设计了摆脱目前困境的上中下三策:去外面找工作,或者去革命,去制造炸弹;想法弄几个路费,返回湖南故土;去应募当兵,或者做贼去偷.
毛泽东向教师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席间毛泽东热情地向老师敬酒,毛禹珠老先生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笑着回答:“敬老敬贤,应该应该!”
周恩来向老师赠款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然患脑血栓逝世,周恩来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伯苓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苓逝世后,周恩来一直掂记着张家的生活.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周恩来给张伯苓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币,并嘱咐交际处要加倍关照张夫人和子女.
朱德给老师敬礼
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边观众谈话.这时,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上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叶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才坐下.
彭德怀穿便服会见教师
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穿军服才好.”彭德怀说:“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应穿便服.如今有些人受旧思想的影响,瞧不起中小学教师,我们应改变这种不良风气.”接见时彭德怀频频向老师们问好.
鲁迅尊敬老师
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时间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鲁迅在日本还拜章太炎先生为师学文字学.章太炎先生逝世后,他连续撰文两篇纪念.
江泽民在百忙中看望老师
江泽民同志尽管工作很忙,但一直惦记着曾教育过自己的老师.1990年9月13日上午,江泽民同志乘车到当年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去看望老师,紧紧握住严竣教授的手说:“严老师您好!”并询问了教师们的身体状况、工作和生活情况.学校的钟教授住院期间,他多次到医院看望.1995年,当江泽民同志得知老师沈教授去世的消息,心情十分悲痛,当即请沈教授的妹妹转达他对老师亲属的亲切慰问.江泽民同志访美时,在百忙中,带着珍贵礼物,亲自登门去看望拜见他的老师顾教授及师母.
在某天,突然有个陌生人来到他的住所,这人和善的问:“请问沈从文先生在这儿吗?”
“我就是.”
“哎呀,你就是沈从文……你原来这么年轻.我是郁达夫,我看过你的文章.”
在之后的聊天过程中郁达夫看了看沈从文样子,连忙解下自己脖子上的围巾,给他围上,并请他到附近饭馆吃了顿,临走前把自己身上仅有的三元钱也资助给了沈从文,并鼓励他说:“好好的写下去,我还会再来看你的.”
只因为对对方文章的欣赏而前去拜访,并在看到对方的情况下对一个后生加以帮助,既不是因为对方出名(因为他还没出名),也不是因为是老朋友(因为才刚认识),且当时的郁达夫经济上也不宽裕应该算是个道德故事.
下面是我从网上找的,比较详细
1923年8月,20岁的沈从文离开湖南来到北平.他来北平的本意,是进一所大学读书,然后再图发展.但是,他当时仅有高小文化水平,外语一窍不通,虽然也读了一些新书报,却连标点符号也不会使用.他参加燕京大学国文班的入学考试,竟一问三不知,得了个零分,自然无法正式进入大学学习.他只好独自住在前门外杨梅竹斜街的酉西会馆里,开始第一阶段的自学,立志靠自己的努力闯入文坛.
沈从文每天早上吃一点冷馒头、泡咸菜,就走出酉西会馆到宣武门,跑进京师图书馆看书,一直到闭馆才返回住处.
同许多初出茅庐的文学青年一样,沈从文最初的习作,投寄报刊犹如泥牛入海,杳无消息.在窘迫与贫困中,沈从文以一个文学青年的身份,向社会发出了呼救.他曾经用书信的形式,描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文学青年的处境,但因无钱买邮票而没有付邮.后来发表在1924年12月22日《晨报副刊》上的散文《一封没有付邮的信》,是沈从文正式发表的第一篇作品.1924年11月,沈从文也曾向在京的几位知名作家写信,倾诉自己的艰难处境.当时受聘于北大的创造社著名作家郁达夫,接到沈从文的来信后,便去”窄而霉小斋“,看望了这个尚不知名的文学青年.
11月13日,大雪纷纷扬扬,寒气逼人.沈从文正用棉被裹着双腿坐在桌前写作,听见门响,走进来一个身材瘦削、面庞清癯的30多岁的年轻人,他就是郁达夫.沈从文向他诉说自己来北平后的境遇.郁达夫扫了一眼小房间里的寒酸,一切都明白了.当他知道沈从文尚未吃饭时,便邀他到附近一家餐馆吃了饭.郁达夫拿出5块钱付了账,将找回的3块多钱全给了沈从文.他还将自己脖子上一条浅灰色羊毛围巾摘下来,掸去上面的雪花,披在了沈从文的肩上.回到住处,沈从文禁不住哭了起来.直到晚年,沈从文回忆起这段往事,还眼里充满了泪花.
郁达夫看望沈从文回去的当天,写下了著名的文章《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针对沈从文想进大学读书及其目前的境况,郁达夫发出了愤激之辞:“我真佩服你的坚忍不拔的雄心,不过佩服虽可佩服,但你的思想的简单愚直,也却是一样的可惊可异.”因为“像你这样一个白脸长身,一无依靠的文学青年,即使将面包和泪吃,勤勤恳恳在大学窗下住它五六年,难道你拿到毕业文凭的那一天,天上就忽而会下珍珠白米的雨来吗?”文中,郁达夫为文学青年设计了摆脱目前困境的上中下三策:去外面找工作,或者去革命,去制造炸弹;想法弄几个路费,返回湖南故土;去应募当兵,或者做贼去偷.
毛泽东向教师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席间毛泽东热情地向老师敬酒,毛禹珠老先生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笑着回答:“敬老敬贤,应该应该!”
周恩来向老师赠款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然患脑血栓逝世,周恩来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伯苓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苓逝世后,周恩来一直掂记着张家的生活.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周恩来给张伯苓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币,并嘱咐交际处要加倍关照张夫人和子女.
朱德给老师敬礼
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边观众谈话.这时,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上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叶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才坐下.
彭德怀穿便服会见教师
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穿军服才好.”彭德怀说:“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应穿便服.如今有些人受旧思想的影响,瞧不起中小学教师,我们应改变这种不良风气.”接见时彭德怀频频向老师们问好.
鲁迅尊敬老师
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时间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鲁迅在日本还拜章太炎先生为师学文字学.章太炎先生逝世后,他连续撰文两篇纪念.
江泽民在百忙中看望老师
江泽民同志尽管工作很忙,但一直惦记着曾教育过自己的老师.1990年9月13日上午,江泽民同志乘车到当年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去看望老师,紧紧握住严竣教授的手说:“严老师您好!”并询问了教师们的身体状况、工作和生活情况.学校的钟教授住院期间,他多次到医院看望.1995年,当江泽民同志得知老师沈教授去世的消息,心情十分悲痛,当即请沈教授的妹妹转达他对老师亲属的亲切慰问.江泽民同志访美时,在百忙中,带着珍贵礼物,亲自登门去看望拜见他的老师顾教授及师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