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吃老鼠吗?(就是国宝:大熊猫)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9 05:04:48
熊猫吃老鼠吗?(就是国宝:大熊猫)
学 名:Ailuiopodidae melanoleuca
别 名:花熊 华熊 竹熊 花头熊 银狗 大浣熊 峨曲 杜洞尕 执夷 貊 猛豹 猛氏兽 貘 食铁兽 猫熊
英文名:Giant Panda
分类位置:食肉目 Carnivora、大熊猫科 Ailuiopodidae
濒危等级:
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
IUCN濒危等级: 濒危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濒危
外形特征: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但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
分布范围:只限于我国长江上游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深谷地带,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秦岭山系分布于南麓,主要分布的县是佛坪,一般分布的县是洋县,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太白、宁陕、周至等.岷山系除甘肃文县为一般分布外,其余都分布于四川.在四川主要分布的县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县,一般分布的有南坪、松潘、茂汶等县,少量分布的县有安县、绵竹、彭县、什邡和都江堰市.邛崃山系主要分布的县有宝兴、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县有大邑和芦山,仅少量分布的县有邛崃、崇庆、康定、泸定等.大小相岭除洪雅和冕宁为一般分布县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荥经、石棉、汉源、九龙等.大小凉山除马边、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数量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甘洛、峨边和雷波等(潘文石,1988;马国瑶,1988;胡锦矗,1985). 生境与习性 大熊猫栖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故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
生活习性:除发情期外,常过着独栖生活,昼夜兼行.巢域面积为3.9-6.4km2不定,个体之间巢域有重叠现象,雄体的巢域略大于雌体.雌体大多数时间仅活动于30-40公顷的核域内,雌体间的核域不重叠(胡锦矗等,1985).食物主要是高山、亚高山约50种竹类,偶食其它植物,甚至动物尸体.日食量很大,每天还到泉水或溪流饮水.性成熟期是6.5-7.5岁,多于4月发情.一般于当年9月初在古树洞巢内产仔,每胎多产1仔,偶尔也产2仔.幼仔随母体一岁半后才离开母体.野外雌雄性比约为1:1(梁齐慧,1993;魏辅文,1994).
现状及至危因素:
现状:大熊猫分布区域内共有37个县,若按主产、一般和少量等三级划分,主产县每县约有100只左右,共有7个县;一般产县每县约50只以上,共11个县;少产县每县常在50只以下,计有19个县.据此推算,大熊猫野生数量总计约有一千余只,圈养的数量约为100只(AAZPA Communique,1993).大熊猫的净生殖率为1.0672,种群增长缓慢(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队,1977;毕凤洲等,1989).
至危因素:1、森林采伐.大熊猫栖息地每年的采伐面积达到至少1万公顷.其栖息地每年以大约2.5 km2的速度在消失(Kleiman et al,1991).近30多年来,陕、甘、川三省大熊猫分布区内人口倍增,已达43万余人,大型森工企业自1950-1985年共达27个(不含县属伐木场),采伐的森林核实面积为42万多公顷,年均伐木面积为2万多公顷,致使栖息地由70年代初31,450km2,经过15年后,已锐减至13,921.52km2,减少面积达17528.48km2,占原栖息地的56%,并造成6个伐区内熊猫消失,10个伐区内仅残存极少数熊猫,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胡锦矗,1993); 2、捕捉过多.如在解放前汶川县草坡,英、美等西方国家,在那时收购捕捉活体达20多只(猎杀者在外),致使那里的大熊猫种群,迄今已逾50余年,数量仍然很少,尚未恢复.又如宝兴县从1963年迄今,仅在一个县内,捕捉的大熊猫就达113只以上.从50年代中期开始,从野外捕捉的熊猫已超过240只到国内外展出,其中又集中在宝兴110余只,平武60余只,致使这两个县种群结构被破坏,数量大幅度下降(胡锦矗,1993).根据大熊猫生命表分析,它们一个世代约需12年,种群增长很慢,如大量捕捉,即使在保护得好的情况下,也需几十年才能恢复; 3、近些年来,盗猎走私大熊猫皮张标本尚时有发生; 4、大熊猫种群分布在25个以上岛状隔离的生境中.这些隔离的生境区大小为205km2(30-2384km范围),其中大多数(67%)的面积少于350km2(Kleiman et al.,1991).这种种群的孤立和分割则是长期威胁其种群的重要因素,小群体的近交衰退现象将降低繁殖力、幼体成活率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最终"岛状"成员将消失.据潘文石等(1988)对秦岭熊猫种群的遗传分析,那里有200余只大熊猫,可构成一个约90只的繁殖群体,其世代杂合率递减率为0.54%,经过12代后即140年后,每个成员都将有1/8的基因相同,相当于表(堂)兄妹的亲缘关系; 5、由于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大熊猫被迫退缩于山顶,竹种十分单纯,一遇竹子开花,将无回旋余地,仅1975年岷山地区箭竹开花,死亡达138只以上;80年代邛崃山冷箭竹大面积开花,灾后发现大熊猫尸体108具,抢救无效死亡33只,共计141只(胡锦矗,1993); 6、在大熊猫栖息地存在未经政府允许的矿产开发、污染以及矿工的伐树和捕猎也是威胁之一(Kleiman et al.,1991).
大熊猫自然历史:大熊猫是一种有着独特黑白相间毛色的活泼动物.它的拉丁名:Ailuropodamelanoleuca,指的就是它黑白相间的外表.大熊猫的种属是一个争论了一个世纪的问题:它究竟是属于熊科,或象小熊猫一样接近浣熊科,还是自成一种?最近的DNA分析表明,大熊猫属于熊科,代表了熊科的早期分支.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独特的特征包括:大而平的臼齿,它的一根腕骨已经发育成了"伪拇指"这都是为了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与其他六种熊类不同,大熊猫和太阳熊都没有冬眠行为.
大熊猫的幼崽出生时非常小,通常只有100-200克,大概只有母熊重量的1/900.圈养大熊猫可以存活30年或更长,但野生大熊猫的寿命通常只在20年左右.在秦岭山区,在黑白色大熊猫中发现过棕色大熊猫.
食物特性:大熊猫的食谱非常特殊,几乎包括了在高山地区可以找到的各种竹子,大熊猫也偶尔食肉(通常是动物的尸体).大熊猫独特的食物特性使它被当地人称作"竹熊".竹子缺乏营养,只能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营养,大熊猫逐步进化出了适应这一食谱的特性.在野外,除了睡眠或短距离活动,大熊猫每天取食的时间长达14个小时.一只大熊猫每天进食12-38公斤食物,接近其体重的40%.大熊猫喜欢吃竹子最有营养,含纤维素最少的部分,即嫩茎,嫩芽,和竹笋.大熊猫栖息地通常有至少两种竹子.当一种竹子开花死亡时(竹子每30-120年会周期性地开花死亡),大熊猫可以转而取食其他的竹子.但是,栖息地破碎化的持续状态增加了栖息地内只有一种竹子的可能,当这种竹子死亡时,这一地区的大熊猫便面临饥饿的威胁.
圈养及社会行为:"繁殖困难"被作为新闻标题来描述大熊猫的繁殖状况.但是,野外的研究表明虽然大熊猫在圈养状态下寿命更长,但野外的繁殖成功率更高.在野外,成年熊猫不论雄雌都参与繁殖.雌性可以和几只争偶的雄性交配,同时一只雄性会寻找处于发情期的不同的雌性.交配的季节在春季三至五月份,通常不超过2-4天.怀孕期大约为5个月.野外偶尔会有孪生的情况出现,但是雌性熊猫一般只喂养一只幼崽.圈养种群中,孪生的情况较多.分娩之前,雌性个体寻找空树的根部和洞穴生产.它在这种庇护所里和附近要呆上三个月,用它宽大的手掌小心地照料幼崽.在大熊猫幼仔出生几天到一个月之后,母熊猫会把幼仔独自留在洞中或树洞里外出觅食.母兽有时会离开2天或者更长时间.这并不意味它t丢弃幼仔,而是养育幼仔过程中很自然的一部分.幼仔在12个月左右开始吃竹子,但是在此之前,它们完全依赖于母亲.野外的幼仔死亡率比圈养要低,约40%左右(潘文石等,正在编印).
在秦岭地区的长期研究表明大熊猫的繁殖率大概是0.654幼仔/雌性/每年(潘文石等,正在编印),与北美棕熊的一些自然种群类似(Stringham1990).
大熊猫是独居动物,每个成体的巢域明确,雄性个体的巢域通常很大,接近30平方公里,一般和多个雌性个体的巢域重叠.当雄性大熊猫在同一巢域相遇时,如发情期在雌性熊猫周围,它们之间有明显的等级,为争偶会导致争斗.占优势的雄性个体有和雌性交配的优先权,但其它雄性也还有机会.雌性个体在3-4岁时性成熟,雄性个体5岁左右.年轻的雄性个体在等级中位置较低,到7-8岁时才有机会交配.雌性个体从4岁到20岁,通常每2-3年产仔一次.
虽然大熊猫唯一的家庭结构只存在母兽和不到一岁半的幼仔之间,大熊猫之间也会通过声音和气味经常交流,即使不是在发情期.大熊猫幼仔在一岁左右断奶,并一直和母亲在一起到一岁半左右,直至母亲再次怀孕.如果母兽未怀孕,幼仔会和母亲一起生活到两岁半,这时母亲将它赶走.独立之后,大多数的幼仔在母亲的附近居住,另一些,尤其是雌性,会远离出生地生活.大熊猫的行为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历史及目前分布: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夏勒,1993).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大熊猫栖息地的巨大变化近代才发生.近几百年中国人口激增和占用土地,很多栖息地消失了.以前,大熊猫曾经生活的在低山河谷,现在已经成了居民点.大熊猫只能生活在竹子可以生长的海拔1200-3400米之间.
野外到底有多少只大熊猫?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居住在高山区陡坡的密竹林中,大熊猫的统计成为一项很艰苦的工作.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曾经有过两次调查,估计野外有约1000只大熊猫,这个数字可能偏低.自1999年起进行的第三次全国大熊猫调查有希望提供一个更可靠的答案.这此调查是十年来最新的一次,由WWF与国家林业局合作进行,是WWF的一项重点工作.
大熊猫是熊科家族中最为珍稀,也是受到最大生存威胁的哺乳动物之一.大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竹子是这里主要的林下植物.大熊猫的栖息地集中在六个独立的山系:陕西的秦岭山脉,甘肃和四川的岷山山脉,四川的邛崃,大小相岭和凉山山脉.八十年代调查统计的栖息地的面积约为13000平方公里(Reid and Gong 1999).
主要种群:根据目前的资料,大熊猫的最大种群是在横贯四川的岷山山脉,约有600只.岷山和秦岭山脉可能是种群密度最高的地区.对目前数据的缺乏阻碍了对大熊猫种群和分布进一步研究的可能.
别 名:花熊 华熊 竹熊 花头熊 银狗 大浣熊 峨曲 杜洞尕 执夷 貊 猛豹 猛氏兽 貘 食铁兽 猫熊
英文名:Giant Panda
分类位置:食肉目 Carnivora、大熊猫科 Ailuiopodidae
濒危等级:
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
IUCN濒危等级: 濒危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濒危
外形特征: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但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
分布范围:只限于我国长江上游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深谷地带,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秦岭山系分布于南麓,主要分布的县是佛坪,一般分布的县是洋县,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太白、宁陕、周至等.岷山系除甘肃文县为一般分布外,其余都分布于四川.在四川主要分布的县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县,一般分布的有南坪、松潘、茂汶等县,少量分布的县有安县、绵竹、彭县、什邡和都江堰市.邛崃山系主要分布的县有宝兴、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县有大邑和芦山,仅少量分布的县有邛崃、崇庆、康定、泸定等.大小相岭除洪雅和冕宁为一般分布县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荥经、石棉、汉源、九龙等.大小凉山除马边、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数量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甘洛、峨边和雷波等(潘文石,1988;马国瑶,1988;胡锦矗,1985). 生境与习性 大熊猫栖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故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
生活习性:除发情期外,常过着独栖生活,昼夜兼行.巢域面积为3.9-6.4km2不定,个体之间巢域有重叠现象,雄体的巢域略大于雌体.雌体大多数时间仅活动于30-40公顷的核域内,雌体间的核域不重叠(胡锦矗等,1985).食物主要是高山、亚高山约50种竹类,偶食其它植物,甚至动物尸体.日食量很大,每天还到泉水或溪流饮水.性成熟期是6.5-7.5岁,多于4月发情.一般于当年9月初在古树洞巢内产仔,每胎多产1仔,偶尔也产2仔.幼仔随母体一岁半后才离开母体.野外雌雄性比约为1:1(梁齐慧,1993;魏辅文,1994).
现状及至危因素:
现状:大熊猫分布区域内共有37个县,若按主产、一般和少量等三级划分,主产县每县约有100只左右,共有7个县;一般产县每县约50只以上,共11个县;少产县每县常在50只以下,计有19个县.据此推算,大熊猫野生数量总计约有一千余只,圈养的数量约为100只(AAZPA Communique,1993).大熊猫的净生殖率为1.0672,种群增长缓慢(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队,1977;毕凤洲等,1989).
至危因素:1、森林采伐.大熊猫栖息地每年的采伐面积达到至少1万公顷.其栖息地每年以大约2.5 km2的速度在消失(Kleiman et al,1991).近30多年来,陕、甘、川三省大熊猫分布区内人口倍增,已达43万余人,大型森工企业自1950-1985年共达27个(不含县属伐木场),采伐的森林核实面积为42万多公顷,年均伐木面积为2万多公顷,致使栖息地由70年代初31,450km2,经过15年后,已锐减至13,921.52km2,减少面积达17528.48km2,占原栖息地的56%,并造成6个伐区内熊猫消失,10个伐区内仅残存极少数熊猫,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胡锦矗,1993); 2、捕捉过多.如在解放前汶川县草坡,英、美等西方国家,在那时收购捕捉活体达20多只(猎杀者在外),致使那里的大熊猫种群,迄今已逾50余年,数量仍然很少,尚未恢复.又如宝兴县从1963年迄今,仅在一个县内,捕捉的大熊猫就达113只以上.从50年代中期开始,从野外捕捉的熊猫已超过240只到国内外展出,其中又集中在宝兴110余只,平武60余只,致使这两个县种群结构被破坏,数量大幅度下降(胡锦矗,1993).根据大熊猫生命表分析,它们一个世代约需12年,种群增长很慢,如大量捕捉,即使在保护得好的情况下,也需几十年才能恢复; 3、近些年来,盗猎走私大熊猫皮张标本尚时有发生; 4、大熊猫种群分布在25个以上岛状隔离的生境中.这些隔离的生境区大小为205km2(30-2384km范围),其中大多数(67%)的面积少于350km2(Kleiman et al.,1991).这种种群的孤立和分割则是长期威胁其种群的重要因素,小群体的近交衰退现象将降低繁殖力、幼体成活率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最终"岛状"成员将消失.据潘文石等(1988)对秦岭熊猫种群的遗传分析,那里有200余只大熊猫,可构成一个约90只的繁殖群体,其世代杂合率递减率为0.54%,经过12代后即140年后,每个成员都将有1/8的基因相同,相当于表(堂)兄妹的亲缘关系; 5、由于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大熊猫被迫退缩于山顶,竹种十分单纯,一遇竹子开花,将无回旋余地,仅1975年岷山地区箭竹开花,死亡达138只以上;80年代邛崃山冷箭竹大面积开花,灾后发现大熊猫尸体108具,抢救无效死亡33只,共计141只(胡锦矗,1993); 6、在大熊猫栖息地存在未经政府允许的矿产开发、污染以及矿工的伐树和捕猎也是威胁之一(Kleiman et al.,1991).
大熊猫自然历史:大熊猫是一种有着独特黑白相间毛色的活泼动物.它的拉丁名:Ailuropodamelanoleuca,指的就是它黑白相间的外表.大熊猫的种属是一个争论了一个世纪的问题:它究竟是属于熊科,或象小熊猫一样接近浣熊科,还是自成一种?最近的DNA分析表明,大熊猫属于熊科,代表了熊科的早期分支.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独特的特征包括:大而平的臼齿,它的一根腕骨已经发育成了"伪拇指"这都是为了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与其他六种熊类不同,大熊猫和太阳熊都没有冬眠行为.
大熊猫的幼崽出生时非常小,通常只有100-200克,大概只有母熊重量的1/900.圈养大熊猫可以存活30年或更长,但野生大熊猫的寿命通常只在20年左右.在秦岭山区,在黑白色大熊猫中发现过棕色大熊猫.
食物特性:大熊猫的食谱非常特殊,几乎包括了在高山地区可以找到的各种竹子,大熊猫也偶尔食肉(通常是动物的尸体).大熊猫独特的食物特性使它被当地人称作"竹熊".竹子缺乏营养,只能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营养,大熊猫逐步进化出了适应这一食谱的特性.在野外,除了睡眠或短距离活动,大熊猫每天取食的时间长达14个小时.一只大熊猫每天进食12-38公斤食物,接近其体重的40%.大熊猫喜欢吃竹子最有营养,含纤维素最少的部分,即嫩茎,嫩芽,和竹笋.大熊猫栖息地通常有至少两种竹子.当一种竹子开花死亡时(竹子每30-120年会周期性地开花死亡),大熊猫可以转而取食其他的竹子.但是,栖息地破碎化的持续状态增加了栖息地内只有一种竹子的可能,当这种竹子死亡时,这一地区的大熊猫便面临饥饿的威胁.
圈养及社会行为:"繁殖困难"被作为新闻标题来描述大熊猫的繁殖状况.但是,野外的研究表明虽然大熊猫在圈养状态下寿命更长,但野外的繁殖成功率更高.在野外,成年熊猫不论雄雌都参与繁殖.雌性可以和几只争偶的雄性交配,同时一只雄性会寻找处于发情期的不同的雌性.交配的季节在春季三至五月份,通常不超过2-4天.怀孕期大约为5个月.野外偶尔会有孪生的情况出现,但是雌性熊猫一般只喂养一只幼崽.圈养种群中,孪生的情况较多.分娩之前,雌性个体寻找空树的根部和洞穴生产.它在这种庇护所里和附近要呆上三个月,用它宽大的手掌小心地照料幼崽.在大熊猫幼仔出生几天到一个月之后,母熊猫会把幼仔独自留在洞中或树洞里外出觅食.母兽有时会离开2天或者更长时间.这并不意味它t丢弃幼仔,而是养育幼仔过程中很自然的一部分.幼仔在12个月左右开始吃竹子,但是在此之前,它们完全依赖于母亲.野外的幼仔死亡率比圈养要低,约40%左右(潘文石等,正在编印).
在秦岭地区的长期研究表明大熊猫的繁殖率大概是0.654幼仔/雌性/每年(潘文石等,正在编印),与北美棕熊的一些自然种群类似(Stringham1990).
大熊猫是独居动物,每个成体的巢域明确,雄性个体的巢域通常很大,接近30平方公里,一般和多个雌性个体的巢域重叠.当雄性大熊猫在同一巢域相遇时,如发情期在雌性熊猫周围,它们之间有明显的等级,为争偶会导致争斗.占优势的雄性个体有和雌性交配的优先权,但其它雄性也还有机会.雌性个体在3-4岁时性成熟,雄性个体5岁左右.年轻的雄性个体在等级中位置较低,到7-8岁时才有机会交配.雌性个体从4岁到20岁,通常每2-3年产仔一次.
虽然大熊猫唯一的家庭结构只存在母兽和不到一岁半的幼仔之间,大熊猫之间也会通过声音和气味经常交流,即使不是在发情期.大熊猫幼仔在一岁左右断奶,并一直和母亲在一起到一岁半左右,直至母亲再次怀孕.如果母兽未怀孕,幼仔会和母亲一起生活到两岁半,这时母亲将它赶走.独立之后,大多数的幼仔在母亲的附近居住,另一些,尤其是雌性,会远离出生地生活.大熊猫的行为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历史及目前分布: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夏勒,1993).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大熊猫栖息地的巨大变化近代才发生.近几百年中国人口激增和占用土地,很多栖息地消失了.以前,大熊猫曾经生活的在低山河谷,现在已经成了居民点.大熊猫只能生活在竹子可以生长的海拔1200-3400米之间.
野外到底有多少只大熊猫?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居住在高山区陡坡的密竹林中,大熊猫的统计成为一项很艰苦的工作.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曾经有过两次调查,估计野外有约1000只大熊猫,这个数字可能偏低.自1999年起进行的第三次全国大熊猫调查有希望提供一个更可靠的答案.这此调查是十年来最新的一次,由WWF与国家林业局合作进行,是WWF的一项重点工作.
大熊猫是熊科家族中最为珍稀,也是受到最大生存威胁的哺乳动物之一.大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竹子是这里主要的林下植物.大熊猫的栖息地集中在六个独立的山系:陕西的秦岭山脉,甘肃和四川的岷山山脉,四川的邛崃,大小相岭和凉山山脉.八十年代调查统计的栖息地的面积约为13000平方公里(Reid and Gong 1999).
主要种群:根据目前的资料,大熊猫的最大种群是在横贯四川的岷山山脉,约有600只.岷山和秦岭山脉可能是种群密度最高的地区.对目前数据的缺乏阻碍了对大熊猫种群和分布进一步研究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