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的名言2:字数要少3:名言多给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1 00:22:27
论语里的名言
2:字数要少
3:名言多给点
2:字数要少
3:名言多给点
论 语 名 言(一)
【原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
【译文】 朋友从远方来了一起切磋交流知识,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原文】 有教无类.-<卫灵公>
【译文】 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原文】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译文】 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原文】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 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原文】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译文】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原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 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本事.
【原文】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 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我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原文】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原文】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译文】 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原文】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张>
【译文】 子张说:“实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实坚定,怎么能说有,又怎么说他没有?”
【原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选择对的一面学习,看到他不对的地方就改正它.
【原文】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译文】 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原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译文】 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原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
【译文】 暂时没有长远的困难,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原文】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译文】 在考虑自己站得住时,也要想到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这是一个做仁者的处世态度.
【原文】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译文】 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
【原文】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原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 孔子称赞卫国大夫孔圉,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
【原文】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 求知时在心里要有一种生怕追赶不上那样的感觉,对学过的又好像有一种生怕丢掉什么的感觉.
【原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 只读,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原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译文】 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的吗
【原文】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 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那么他就可以当老师了.
【原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译文】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原文】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
【译文】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原文】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为政》
【译文】 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
【原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译文】 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举一反三,那就不再教他了.
【原文】 君子不器.-《为政》
【译文】 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原文】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译文】 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原文】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为政》
【译文】 提拔正直无私的人,摒弃邪恶不正的人,老百姓就会服从了;反之,则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原文】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静默思考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困难呢?
【原文】 过则勿惮改.-《学而》
【译文】 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原文】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 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原文】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
【译文】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原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
【译文】 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
【原文】 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尧曰>
【译文】 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五种从政美德: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
【原文】 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尧曰>
【译文】 四种从政恶习: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样是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小气.
【原文】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原文】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君子明白大的道义,小人只知道图小利.
【原文】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地方.
【原文】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地方.
【原文】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 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原文】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 不怕没有位置,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原文】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译文】 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原文】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 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
【原文】 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原文】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译文】 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原文】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译文】 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原文】 食不语,寝不言.-<乡党>
【译文】 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原文】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译文】 没能事奉好人,怎么能事奉鬼呢?.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原文】 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译文】 如果不沿着前人的脚印走,其学问和修养就不到家.
【原文】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 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原文】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译文】 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原文】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译文】 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
【原文】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译文】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原文】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原文】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 君子说话要谨慎稳妥,而行动要敏捷.
【原文】 礼之用,和为贵.-《学而》
【译文】 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原文】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译文】 君子不会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会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原文】 放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 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原文】 有德者必言有,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 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德.
【原文】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损矣.-<季氏>
【译文】 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骄傲,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原文】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译文】 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原文】 六言六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译文】 爱好仁德而不爱学习,其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学习,其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学习,其弊病是危害亲人;爱直率却不爱学习,其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勇敢却不爱学习,其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狂妄自大.
【原文】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原文】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 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原文】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 为官者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脚踏实地,做好本职份内的事情.
【原文】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文】 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孔子看不起夸夸其谈之人,希望人们少说多做,而不要只说不做或多说少做.
【原文】 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译文】 不预先怀疑别人欺诈,也不猜测别人不诚实,然而能事先觉察别人的欺诈和不诚实,这就是贤人了.
【原文】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学而》
【译文】 老师具备了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
【原文】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译文】 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原文】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 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原文】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
【译文】 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原文】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译文】 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原文】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译文】 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原文】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译文】 君子只谋求道行道,...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
【原文】 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第十四第三十七节
【译文】 贤人逃避动荡的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再次一点的逃避别人难看的脸色,再次一点的回避别人难听的话.
【原文】 知其不可而为之.
-第十四第三十八节
【译文】 当时有一些人对孔子的看法是,认为他是一个明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
【原文】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卫灵公>第十五 第三十四节
【译文】 君子不能让他们做那些小事,但可以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但可以让他们做那些小事.
【原文】 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第十五 第三十六节
【译文】 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原文】 道不同,不相为谋.
-<卫灵公>第十五 第四十节
【译文】 主张不同,不能相互在一起共事.
【原文】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第十六第一节
【译文】 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
【原文】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季氏>第十六第八节
【译文】 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原文】 割鸡焉用牛刀?
-第十七第四节
【译文】 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
【原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
【译文】 朋友从远方来了一起切磋交流知识,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原文】 有教无类.-<卫灵公>
【译文】 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原文】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译文】 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原文】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 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原文】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译文】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原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 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本事.
【原文】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 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我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原文】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原文】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译文】 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原文】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张>
【译文】 子张说:“实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实坚定,怎么能说有,又怎么说他没有?”
【原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选择对的一面学习,看到他不对的地方就改正它.
【原文】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译文】 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原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译文】 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原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
【译文】 暂时没有长远的困难,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原文】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译文】 在考虑自己站得住时,也要想到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这是一个做仁者的处世态度.
【原文】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译文】 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
【原文】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原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 孔子称赞卫国大夫孔圉,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
【原文】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 求知时在心里要有一种生怕追赶不上那样的感觉,对学过的又好像有一种生怕丢掉什么的感觉.
【原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 只读,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原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译文】 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的吗
【原文】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 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那么他就可以当老师了.
【原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译文】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原文】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
【译文】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原文】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为政》
【译文】 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
【原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译文】 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举一反三,那就不再教他了.
【原文】 君子不器.-《为政》
【译文】 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原文】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译文】 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原文】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为政》
【译文】 提拔正直无私的人,摒弃邪恶不正的人,老百姓就会服从了;反之,则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原文】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静默思考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困难呢?
【原文】 过则勿惮改.-《学而》
【译文】 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原文】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 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原文】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
【译文】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原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
【译文】 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
【原文】 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尧曰>
【译文】 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五种从政美德: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
【原文】 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尧曰>
【译文】 四种从政恶习: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样是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小气.
【原文】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原文】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君子明白大的道义,小人只知道图小利.
【原文】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地方.
【原文】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地方.
【原文】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 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原文】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 不怕没有位置,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原文】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译文】 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原文】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 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
【原文】 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原文】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译文】 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原文】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译文】 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原文】 食不语,寝不言.-<乡党>
【译文】 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原文】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译文】 没能事奉好人,怎么能事奉鬼呢?.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原文】 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译文】 如果不沿着前人的脚印走,其学问和修养就不到家.
【原文】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 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原文】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译文】 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原文】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译文】 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
【原文】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译文】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原文】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原文】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 君子说话要谨慎稳妥,而行动要敏捷.
【原文】 礼之用,和为贵.-《学而》
【译文】 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原文】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译文】 君子不会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会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原文】 放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 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原文】 有德者必言有,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 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德.
【原文】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损矣.-<季氏>
【译文】 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骄傲,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原文】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译文】 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原文】 六言六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译文】 爱好仁德而不爱学习,其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学习,其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学习,其弊病是危害亲人;爱直率却不爱学习,其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勇敢却不爱学习,其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狂妄自大.
【原文】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原文】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 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原文】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 为官者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脚踏实地,做好本职份内的事情.
【原文】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文】 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孔子看不起夸夸其谈之人,希望人们少说多做,而不要只说不做或多说少做.
【原文】 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译文】 不预先怀疑别人欺诈,也不猜测别人不诚实,然而能事先觉察别人的欺诈和不诚实,这就是贤人了.
【原文】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学而》
【译文】 老师具备了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
【原文】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译文】 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原文】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 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原文】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
【译文】 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原文】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译文】 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原文】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译文】 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原文】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译文】 君子只谋求道行道,...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
【原文】 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第十四第三十七节
【译文】 贤人逃避动荡的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再次一点的逃避别人难看的脸色,再次一点的回避别人难听的话.
【原文】 知其不可而为之.
-第十四第三十八节
【译文】 当时有一些人对孔子的看法是,认为他是一个明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
【原文】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卫灵公>第十五 第三十四节
【译文】 君子不能让他们做那些小事,但可以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但可以让他们做那些小事.
【原文】 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第十五 第三十六节
【译文】 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原文】 道不同,不相为谋.
-<卫灵公>第十五 第四十节
【译文】 主张不同,不能相互在一起共事.
【原文】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第十六第一节
【译文】 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
【原文】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季氏>第十六第八节
【译文】 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原文】 割鸡焉用牛刀?
-第十七第四节
【译文】 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